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佛说清净心经》讲记


 2011/4/16    下载DOC文档    


佛说清净心经  (共一集)  1992/1  美国旧金山大觉莲社  档名:15-03

(佛说清净心经15-03-01a)

(佛说清净心经15-03-01b)

  诸位同修,今天我们有机会在大觉莲社来讲一部小经,这是前几天叶居士给我打了个电话,要我到这边来跟同修们讲一部经,结结法缘。我说时间很匆促,这次各地方讲经时间都已经安排好了,我说只有今天下午有一点时间,大概两个小时,他说两个小时也好。

  两个小时讲一部经,正好这几天,我一部《大藏经》从洛杉矶运过来,翻翻经题翻到一部《佛说清净心经》,我看这个经文很短,两小时很合适,就采取了这部小经,我们共同来读诵。这个题目非常的清楚,内容也不难懂,这是佛教给我们怎样才能够得到清净心,教给我们一个方法。在此地的同修多半都是修净土的,净土法门我们都知道,心净则土净。由此可知,清净心对修净土是特别的重要。翻译是「施护」,施护是北印度人,他在北宋时代到中国来弘法。我们看经文:

  佛世尊。一时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苾刍众俱。】

  这段文上面缺少「如是我闻」的字样,这是早期翻经没有依照正规的体例,但是六种成就在这边同样的具足。「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佛世尊』是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这个地方我们很熟悉,《弥陀经》是在这儿翻的。『与苾刍众俱』是众成就。所以在此地这六种成就具足。

  第二段是本经的正宗分,正宗分第一句话是佛说的,这在翻经体例上来讲,经题就冠上「佛说」。凡是经题冠上「佛说」,就是正宗分第一句话是佛自己说的,不是别人启请的。这部经我们一看,是无问自说,跟《阿弥陀经》完全一样,没有人启请,佛自己说的。凡是没有人启请,佛自己说的,这经都相当重要。

  在整个佛法的教学当中,实在说清净心是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可以说无论是哪一宗、哪一个法门,我们只可以说它的方法、手段不相同,它修学的目标完全是一致的,那就是要修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净土宗里面讲的一心不乱,也就是禅家所讲的禅定,教下所讲的止观,乃至於密教里面所讲的三密相应,全都是清净心的别名而已。所以纵然没有人来启请,佛也特别提出来教导。

  佛告诸苾刍言。】

  这是对出家众说的。

  汝等谛听。】

  『谛听』就是仔细的听、认真的听。

  若诸声闻修习正行。欲得清净心者。】

  这是把教学的题目宣说出来了。『诸声闻』是小乘的学者,从初果到四果,统统包括在其中。『修习正行』,我们知道小乘人的「正行」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的重心是八正道,这是小乘人的成就。实在说,三十七道品不限於小乘,大乘人也不例外。天台大师所著《四念处》是依据藏、通、别、圆四教来讲,藏教的四念处是小乘,通教、别教、圆教就是大乘。小乘有四念处,大乘也有四念处;小乘有八正道,大乘何尝没有八正道?由此可知,三十七道品通一切佛法,不仅是大、小乘,宗门、教下、显、密统统圆满具足。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佛的这个开示既深又广,不限於小乘的声闻,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到。

  『欲得清净心』,这是这部经的重点,怎样才能得「清净心」?我们的修学也是希望得清净心,今天这番开示对我们来说就非常的重要。

  当断五法。修习七法。而令圆满。】

  特别要注意的就是『而令圆满』,如果到圆满了,这个教义就达到圆教,就不是纯粹的声闻法了,要达到圆满。『当断五法』,佛教我们这个「五法」要断。什么叫『五法』?

  一贪欲。二瞋恚。三昏沈睡眠。四掉悔。五疑。此五盖障应当除断。】

  『盖』是盖覆,『障』是障碍。换句话说,这五样东西把我们的清净心盖覆住了,好像茶碗有盖,盖住了。清净心不能现前是被它障碍住了,这五样东西一定要把它断掉,我们一一的来说明。第一个『贪欲』,「贪」大多是对顺境来说的,在称心如意的时候,无论是人事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顺自己的意思就起贪爱之心。「欲」是欲望,佛家讲的五欲,世间讲的七情,七情五欲,世间人谁不贪爱?正因为贪爱七情五欲,这就出不了轮回,学佛也不能成就,学禅不能得定,念佛不要说一心不乱了,连功夫成片也不能成功,学教不能开悟,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七情五欲放不下。

  性德是本性的显露,本性的起用就叫做性德。本性是圆满的,性德也是圆满的,性德里面的布施供养,性德里面的戒定慧三学,戒学就是样样都如法。所以大乘法门里面讲的戒定慧三学,诸位要知道,说到戒,绝对不是只拘束在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菩萨戒,那个范围太小了。圆满的戒学是什么?佛对我们所有的教训都是戒学,我们都要遵守,那是性德的流露,换句话说,处事待人接物如理如法。贪欲就不如理、不如法,为什么?他有私心,有私心就不能守法,性德就不能现前,因为这个原因,佛教给我们要把它断除,这一条说起来满有道理的。想想佛教给我们很有道理,应当要断,能不能断得掉?很难。为什么断不掉?我执没有打破。起心动念为「我」,我贪、我痴,我就迷在欲望上。

  『断』是放下,放下的凭依是看破,先要看破,然后自然就放下了。所以学佛,大抵是两种人决定有成就,一种是非常聪明的人,佛门讲的上根利智。这种人一听佛说,他马上就觉悟,觉悟之后,他真正能够依教奉行,这种人能成就,上上根人。另外一种是善根深厚的人,他对於佛菩萨的教训必然会认真的去奉行。你问他理论,他不见得懂理论,佛教我这样做,我就这么做,这就很老实,老实人,这种人能成就。老实人不简单,往往上上根人都比不上老实人。老实人何以有那样殊胜的成就?我们念了大经大论才明了,原来这些人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积无量的善根,在这一生遇到缘成熟了,对於佛菩萨的话是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他怎么会不成就?上上根人我们学不来,绝顶聪明智慧不是一般人学得来的,这老实人我们应该学学,可以学得到的。他为什么那么听话,我们为什么不听话?我们听了佛在经上的教训,总是要打很大的折扣,这个就不能成就了。人家能够完全依教奉行,这一点我们要记住,我们要认真去学习。

  所以贪欲,我们生生世世被这个东西害苦了、害惨了,这一生如果还不能把它舍弃,我们求生净土必定受障碍。一个人要真正成就,对於世出世间法决定没有贪心,少欲知足。那个欲望少到什么程度?不要说世间东西我们没有贪求,人在这个世间,我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避风雨,够了,这就足了。无量无边的法门,我只取一个法门,一切经典我只学一部经典,这叫少欲。你看莲池大师到晚年,就一本《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其他都不要了,少欲知足真做到圆满了,他才能成功。

  法门、经典很多,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这不行,那就太苦了。我再告诉诸位同修,给你定定心,我给你做证明,我们常听佛门讲一经通一切经通,只听说这么一句话,没见过这个人。一部经真行吗?真行。我今天来给你做证明,我也是今年才入这个境界。你看我以前不管在哪里讲经,自己要带一个经本,经本上有些自己的小注,今年没有了,今年不要了。所以你们找我讲经,《大藏经》上随便抽一本出来,我就可以跟你讲了,我也不要看,也不要预备。这证明古人讲的,一经通一切经都通了,这真的不是假的。你要学得很多,那就苦了,恐怕你这一生一部经也通不了,为什么不把精力集中起来学一样?一样通了,样样都通了,我现在讲的,胆子是愈讲愈大了,为什么?我证实了,确实如此。古圣先贤讲的话一点都不错,不当贪欲。

  第二『瞋恚』,「瞋恚」是对於逆境,就是对於不如意的境界,人事也好,环境也好,不喜欢的、不如意的事情,心里就不高兴了。瞋恚不但障碍性德当中大圆满的慈悲、忍辱,这是本性的性德,而且是地狱道的业因。贪欲是饿鬼道的业因,舍掉贪欲,本性里面大圆满的布施、供养、持戒统统现前。如果不能舍弃,不但性德不能现前,还要到饿鬼道里面去做饿鬼。这个果报实在讲,差距没有办法去比的,不止天上、地下。断除了瞋恚,大圆满性德里面的慈悲、忍辱自然流露现前,不至於再堕三途恶道。

  第三『睡眠』,这个「睡眠」就是懒惰、贪睡、精神提不起来,所谓是意识昏沈,精神不能振作,眼耳鼻舌身,这五根的作用自自然然的衰退。眼见,见能力衰退,耳听也衰退,这五根的能力都衰退,障碍性德大圆满的精进。在我们凡夫位,睡眠不能没有,而且还非常重要,比饮食都重要,一餐饭不吃还没有什么,睡眠不好,精神就不振了,没有精神做事情。睡眠要好,睡眠时间要短,不要太长。

  怎样才能离开睡眠?实在说修行人在修行功夫不得力,得不到法喜,他就懈怠、就懒惰,就有这个障碍。我们俗话常讲「人逢喜事精神爽」,你要是遇到高兴的事情,你把睡眠都忘了。我们今天学佛、念佛、修行得不到法喜,觉得修行很痛苦,愈修愈困难,愈学愈觉得苦闷,那他怎么不堕落?这是一定的道理。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就是刚才讲的,没有得到法喜。换句话说,你用的功夫不如法,功夫不得力,道理在此地。就以念佛来讲,念佛功夫得力是愈念愈欢喜,如果你很疲倦,念几声佛号,精神就振作起来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它里头有义味。义是义理,味是法味,他得到义理,得到法味,这是最高的营养。

  上供念的供养咒,「禅悦为食」,禅悦是禅定里面得到的法喜,那是最好的养分。清净心是养分,是最好的营养,得到这个,其他什么都可以不要了,你的精神饱满,体力充沛。一个人学佛,实在讲,要学得一年比一年年轻,一年比一年强壮,这个学佛功夫得力了,这个如法,这个真正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如果眼前这种利益都得不到,说将来要得什么好的果报,这很难叫人相信。佛法里面叫花报、果报,现前得到的是花报,将来是果报。花开得不好,果怎么会结得好?果好,现前的花一定好。今天这个问题,怎么样如理如法?这是当前最重要的课题。

  我在台北,有一位开计程车的同修常常来听经,许秋雄居士,他得的好像是肝癌,年岁大概四十岁左右。得病之后,他就发愿念佛,常常跑到杭州南路那个小佛堂。他一念,初念的时候是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时,念一段时期,现在他一念是二天二夜,四十八小时,他跟我讲念得精神饱满。念了二天二夜,再出去开车做生意,他说只需要休息两个小时;精神饱满,驾车做生意,这是得法喜。如果不得法喜,决定做不到,念二、三个小时就累了,就想睡觉,那怎么能谈得上精进?

  所以我们能够离开睡眠,现在我们要把睡眠减少,愈少愈好。佛当年在世,这是对出家人说的这部经,出家人的睡眠是四个小时,就是中夜。古印度一天是六个时辰,分为昼三时、夜三时,中夜就是夜晚十点钟到两点钟,这是他们睡眠的时间,两点钟起来就做早课,一天只睡眠四个小时。我们现在业障重,西洋人提倡的是八小时,超过八小时就不如法,如果能够减少一、二个小时,我想六小时应该很够了。一分光阴是一分命光,比什么都重要,一定要把握宝贵的光阴,认真的来念佛,来修行。

  第四是『掉悔』,「掉、悔」是两桩事情。掉是掉举,就是心不安,心里面妄想很多,七上八下的念头,有这个现象。通常坐禅的人,这是两大障碍。我们念佛人打佛七,一止静,大家坐在那里,不是心里七上八下,就是打瞌睡,打瞌睡是昏沈,心里定不下来,妄念纷飞,这是掉举,就这两种现象。

  悔是悔过,就是后悔,如果对於过失后悔,这是好事情,假如你做了些好事情也后悔,那就不是好事情,何况佛教给我们不要后悔,为什么?后悔一次,实际上你又造了一次。我们要想消罪业,自己把那个罪业又想一遍,想一遍是意业在造,就又多造一遍,这哪里能消得掉?悔是障碍我们的清净心,心里七上八下,这个也后悔,那个也后悔,你的心怎能得清净?清净心就是禅定,在六波罗蜜里面障碍禅定。

  凡是学佛的同修,无论是初学、是老修,别的事情总没有比要求消业障、消灾免难这个问题看得严重。我有很多业障,我要想尽方法消业障,这个愿望是好的,但往往做的是错误的。你所用的那些方法是消不了业障,有时候还搞错了,不但消不了业障,还增加业障,我们要是追根究柢的问一句,原因何在?愚痴、迷惑,没有找到正法。

  所有一切经法皆是消业障的。如果业障很重,所有一切经法都失效了,消不了,干隆年间慈云灌顶法师说过,一切消不了的罪障,最后只有念阿弥陀佛可以真正消除。这句话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面讲的,《观经直指》,慈云灌顶法师作的。我们才真正了解这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知道的人很少。

  这些年来,我讲《无量寿经》,偶尔也看看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他的注解很好,他的注解是《无量寿经》大辞典,里面所解释的,可以说是古来中国、外国这些祖师大德们所说的。我看到他引用隋唐时代的高僧大德们对於整个佛法的观察,他的结论说,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做个比较,哪一部经是第一?比来比去,大家公认《华严经》第一。《华严经》跟《无量寿经》做个比较,大家承认《无量寿经》第一,这把《华严》比下去了。为什么《无量寿经》是第一?因为《华严经》到最后的圆满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不能到极乐世界,《华严经》就不圆满;《无量寿经》就是极乐世界,是《华严》的归宿,这才知道这个第一。古人只比到这里。

  我们接著再追,《无量寿经》有四十八品,哪一品第一?第六品第一。第六品是四十八愿,是净土宗根本的依据,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全经这一品最重要。四十八愿有四十八条,哪一条第一?古德公开承认第十八愿第一。十八愿是什么?十八愿是执持名号。这一比出来才晓得,原来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第一。这一下才知道,为什么所有经论消不了的罪,灭不了的障碍,这一句阿弥陀佛能灭、能消,这么个拐弯抹角才把它找到,也把慈云灌顶法师所讲的这句话证实了,他这句话讲得没错。所以真正念佛人,尤其在这个时代,业障深重,不用这个法门,你用什么法门?

  要知道一句阿弥陀佛涵盖无量无边一切法门,宗门、教下、显教、密宗,统统包括在里面。这句佛号是大圆满、大总持的法门,所以它真的有效果。受持的人依照这个方法要死心塌地,决定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那个效果非常快。你用功得力的话,三个月就看到效果,什么效果?面孔不一样了,用现代的话来讲,体质改变了,你的言行、举止、身体、面貌,统统会改变,快的三个月,慢的半年就见效。

  睡眠是可以减少的,不要认为睡眠不够,身体不好。有这个念头,你睡眠不够,身体一定不好。什么原因?一切法从心想生。人为什么老?年岁一年比一年大了,老了,他天天在想老,在念老,他一定会老。天天在想死,在念死,他非死不可。一切法从心想生,心里为什么不想健康?为什么不想清净?诸佛菩萨、天人都不要睡眠,精神那么饱满,我们为什么不想他们?首先我们把这个观念换过来。

  第五是『疑』,就是疑惑,疑惑里面最大的是对於诸佛菩萨的教训怀疑,不能够深信,不能够决定信,这是障碍智慧。所以佛跟我们讲这五样东西,障碍自性大圆满的布施持戒,这第一个(贪欲),第二个(瞋恚)是障碍自性大圆满的慈悲忍辱,睡眠是障碍自性大圆满的精进,掉悔是障碍禅定,疑是障碍智慧。我们要想得到圆满的六波罗蜜,你有这五样东西存在,六波罗蜜是没分,所以佛跟我们讲应当断除,非去掉不可。我们修行从哪里修?就从这个地方修,这是要断的。另外有七个是要我们学习的,要我们修,要我们习。

  何等七法。一择法觉支。二念觉支。三精进觉支。四喜觉支。五轻安觉支。六定觉支。七舍觉支。如是七法应当修习。】

  『修』是修学,『习』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把它做到。「习」是实习,叫我们要修习、修学,叫我们要实习,要认真把它做到。这个就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七菩提分」,在此地不是跟三十七道品连起来讲的,所以它的意思也就非常的圆满了,非常的广大。

  首先讲『择法』,「择」是选择,「法」是法门。我们今天学佛,学佛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是为了身心健康、家庭美满,那选择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的法门。但是这些法门里面,你要注意,要选择正法你才能达到,你选择的是邪法就达不到。特别在末法时期,《楞严经》上说得很好,我们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现在世间人我看十之八九,他学佛什么目的?发财。於是有很多法师大德教给你修发财的法门,修学的结果怎么样?破财,没有发财。听说传法都要钱的,传你一个法要收费的,所以传法的那个人发财,大家破财。

  我一个月以前在迈阿密,曾宪炜居士告诉我,他说还有法师,不是密教的,密教法师灌顶收钱,这是大家已经知道的。显教的法师到那里传授三皈,五十块,都有价钱的,受五戒一百块,他们来问我,他说:法师,你到此地来传授三皈五戒,价钱如何?我说:我的价钱比他高多了,不然不值钱。这成什么话!颠倒了。花五十块钱买皈依就真皈依了吗?花一百块钱买五戒,五戒真得到了吗?我看不见得,破了财也消不了灾,冤不冤枉?世法常说破财消灾,财破了,灾消不掉。

  选择法门,邪正要特别注意,不要选错了。通常一般的求自己的功德利益,目标更远大的,我想来生生天,人间福报我不愿意享受,我要去享天福,那在经典里面有专门教给你生天的法门。天有二十八层天,每一层天有每一层天修学的方法。眼光更远大一点的人,纵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还是出不了轮回,天福享尽了,还要搞轮回,还要堕落,这个事情不干,不干就出三界。出三界有出三界的法门、方法,凡是一切大乘经典都是叫我们超越三界、了生死的法门,但是这许多法门决定是平等的,是可以达到同样目标、效果的。但是我们的根性不相同,假如不对根性,这个法门我们修起来觉得有困难,在这一生当中就不见得会有成就,因此要选择法门。这一生当中修行成败关键所在,就看你选择的法门恰不恰当,适不适合自己修学。如果要求生西方净土,你就选择净宗法门。每个法门在今日之下都有邪正、都有真假、都有半满,有的是得一半利益,有的是得圆满利益,这是不能不注意的,你要懂得这些方法。

  第二个是『念』,这个「念」是指的用功夫,用功的时候要懂得调心,要懂得调身。每个人的身心状况都不一样,你遇到高明的老师,老师、师父就好像大夫,我们是病人,他给我们诊断,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调养身心,使我们得到真正健康,得到强壮,我们修行才有本钱。你没有好的身体,你修行就没有本钱。念佛一天一夜,假如我们没有这个精神,这个修行法就办不到。所以严格来讲,修行要靠年轻,年轻人有体力、有精神,那是真正好本钱的时候。年岁大了,体力衰了,比起年轻人总要差一些,这是真的。

  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会集的《无量寿经》,是五种原译本里面确实做到了精简的集大成,这个难得。他的传人是黄念祖老居士,时时提示后学,今天真正修行,同修贵精不贵多,我们假如要想真正有成就,你要记住这个话。如果说打个佛七念佛,我以前亲近李老师的时候,我还没有出家,还做居士的时候,民国四十七年,李老师当时告诉我,精进佛七绝对不能超过十个人,超过十个人,主七师的精神照顾不过来。他说他在台中办了两次精进佛七都出了毛病,一次精进佛七是一位张老太太,出了事情,李老师自己主持的,第二次佛七就是朱斐的太太,两个人都不在了,李老师告诉我,他用一年的时间才把她调整过来,这个我们讲著魔,从此以后,他再不打精进佛七了。所以他那时候特别警告我,要我小心注意。

  普通这种佛七没有关系,连打七个七也不会出问题,为什么?那叫佛七法会,热热闹闹,杂心闲话,不会著魔。真正用功的时候是很麻烦,不是一个过来人在那里照顾就难,以李老师他自己那样修行的功夫,照顾十个人还出麻烦,你就晓得这个事情不容易。所以今天我们念佛,念一日一夜大概没有问题,二天二夜、三天三夜还可以,四天四夜恐怕就要出毛病了,我都不敢保障。我们在一起念佛念三天三夜,我很勉强,再多了我也不敢。所以要懂得调心、调身。

  这个法门实在讲,真正是方便,真正是简单,不拘形式。你念佛,你经行念,经行就是散步、绕佛,绕佛是散步。你拜佛念,拜佛念不要出声音,出声音伤气,心里面默念。坐著念可以出声音。用这个方法,身不容易疲劳。除这个方法之外,通常我们用七觉支后面的这六条来调心。心在昏沈的时候,要用什么方法对治?昏沈的时候我选择拜佛。昏沈时候坐在那里会打瞌睡,我来拜佛,或者绕佛,精进,法喜充满,精神就提起来了。如果心里面妄念很多,我就要放下,把一切的事情暂时放下,什么都不要想,专注在佛号上,或者坐在那个地方用观想,观佛也好,观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都好,把妄念息掉,这就是调适身心。

  我前几年在屏东讲几天经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居士,他也八十多岁快九十岁,从前学禅、学密,钟景德老居士,从前我在佛光山教书的时候,我们住在一起,他也在那边上课。老居士来看我,我看他红光满面,身体很好,我说难得,这么大年岁。他告诉我,他说:我现在知道了,我从前搞的禅、密,功夫完全不得力,我现在念佛。我说:好!难得。他说:我现在一天念三万声佛号。怎么念?散步。屏东那个乡下,他每天转几个大圈,我走一步念一声佛号,一天要走三万步,他身体怎么不好?老年人运动量非常重要,老年人最好的运动就是散步。散步念佛,一步一声佛号,每天念三万声佛号,走三万步,我说:难怪你满面红光,精神那么好。八十多岁快九十岁,声音洪亮,不减当年,得力於念佛。

  第三『精进』,在这个地方,我特别提醒同修们,要把这两个字看得清楚,「进」是进步,「精」是精纯,这样进步才得力。我们一般人,学佛的人也天天在求进步,他不是精进,他是杂进,因为他学得很多、很杂,杂进、乱进,所以功夫不得力,光阴浪费了,很可惜,不懂得佛跟我们讲的精进这两个字是成功的秘诀。实在讲,我很佩服钟景德老居士,他每天也不要念经,他连经都放下了,真的是万缘放下,他就一句佛号,一天保持三万声,走三万步,真正名符其实的精进,他怎么会不成就?他将来往生,我想他一定不会生病,一定预知时至,说走就走。

  这是诸位同修必须要记住的,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在专精。我们看西方这些大科学家,一生当中也是专攻一科,一点,所以他能够突破,他有发明,他有发现。他要是学得很杂、很多,决定没有这样的成就。能够成为一代的权威,无不是专攻一个科目。我们学佛也不例外,经论有那么多,选择之后就要懂得一门深入。

  在中国历史上,有成就的这些大师们,像清凉大师一生就在《华严》上,《华严经》他老人家一生讲了五十遍,五十遍《华严经》怎么讲法?《华严》我过去讲过十七年,十七年只讲了一半,他那个五十遍怎么讲的?我过去讲经的经验,要依照钟点来说,一部《华严经》从头讲到尾,八十卷的《华严》要三千个小时。三千个小时,如果每天讲八小时,行,一年一部圆满。从前讲经确实是每天讲八小时,他在寺庙里面讲,寺庙上课,上午四小时,下午四小时,他上课,一年一部,五十部就是五十年,清凉大师活了一百多岁,长寿,专。

  他的学生宗密大师,这是跟他学《华严》的,自己不晓得哪一部经契合自己的根性,到《大藏经》面前去拈阄,求佛菩萨给他指引,结果他一抽,抽到《圆觉经》,他老人家一生就用在《圆觉》上,将《华严》用在《圆觉》上发挥。《圆觉经》的注解,《圆觉经大疏》、《略疏》、《大疏之钞》、《略疏之钞》,都是他一个人写的。一直到今天,一千多年,后人讲《圆觉经》的注解,都出不了他的注解,真正是权威。专,就是一个专精。

  莲池大师到晚年,我跟诸位报告很多次,一部《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而且是念四个字不念六个字。《竹窗随笔》上有记载,有人问他老人家,你教别人念佛怎么教法?他说我教人家念南无阿弥陀佛。你自己怎么念?我自己念阿弥陀佛,念四个字。就不一样了,别人就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别人未必真的有心在这一生当中求生净土,所以加个「南无」客气一点。南无是印度话,中文意思是皈依、礼敬,皈依阿弥陀佛,礼敬阿弥陀佛,这说个客气话。我自己发愿这一生决定往生,所有一切客气话都不要说了。《弥陀经》上执持名号,名号就四个字,所以客气话都不要讲了。你就想到,愈是到晚年愈精,专精,所以他才有那样殊胜的成就。

  第四个『喜觉支』,「喜」是法喜,学佛最初得的利益就是这个境界,一定会觉得轻安、自在。平常我们因为烦恼很重,身体就很重,功夫一得力,身体就轻了,烦恼少了,智慧增长了,身体轻了。身体轻了,走路都不累,特别是爬楼梯比别人快。过去我在台中,李老师办慈光讲座,寒暑假大专学生的佛学讲座,结业的时候,老师都会办一次郊游,像到八卦山去玩玩,带著学生去。他那时候七十多岁,学生二十几岁,上山,老师第一个爬上去,学生在后头喘气,比不上。什么原因?老师身体轻。我那时候身体也很轻,能追得上老师,其他同学追不上,轻安。『轻安』、法喜,你一定会得到这样的境界,但是要记住,得到这个境界不要生欢喜心,不要生傲慢心,觉得自己有点功夫,很了不起,那就坏了,这是特别要注意的。要真正觉悟,不可以颠倒,不能从这个地方再生烦恼,又堕落了,那就坏了。所以轻安跟法喜可以合起来看。

  第六是『定』,「定觉支」,「支」是讲的部分,「觉」是讲的觉悟。我们这个道场叫大觉,这是觉的一部分,七个觉合起来就是圆满的大觉,所以每一个法门都叫觉支,是觉的支分。定是修行的枢纽,戒定慧三学,戒学目的是得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是目的,是我们真正要求的。慧从哪里来?慧从定来,所以定才是枢纽;慧是学不到的。要用什么方法得到定?要守法。你看世间人,一个规矩的人,守法的人,他心安定,他不犯法,他不做亏心事,他的心情是安定的。不守法的人心就不安定,为什么?天天要想一些点子,如何能逃避法律制裁,他身心不安,佛法修学也离不开这个原理。

  所以戒学是手段,很多戒持得很好的人得不到定,原因在哪里?他戒持得很好,戒学里面有过失,什么过失?看到这个人没有持戒,他很烦恼,看到心里不痛快;看到那个人破戒,他也很烦恼。或者起贡高我慢的心,我修持比他好,他们这些人不如我,生了是非人我、贡高我慢,所以不能得定。怎样持戒才能得定?六祖大师讲得很好,因为禅宗,修学禅定是他主要的修学目标,六祖教诫学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那个持戒就能得定。为什么?没有看到世间人的过失,看到的是自己的过失。别人没有过失,我自己一身的过失,这种修行人会得定。

  如果看到自己没有过失,样样都如法,很好,依教奉行,看到别人都是过失,他怎么能得定?那个戒律修学的是人天福报,如果人天因缘没修好,那到恶道里面去得福报,福报是一定有的。你看美国的畜生就很享福,你看美国人养的小猫、小狗真有福报,照顾得无微不至,死了之后还有坟墓,还有公墓,常常还到墓上去插个花,这我都看过,真有福报。饿鬼道里有福报,做这些鬼王,山神、土地,在台湾还有千岁宫、王爷宫,这都是有福报的鬼神,你看多少人去祭拜、供养他,那个福报修了的时候,将来就这样去享受。这个我们要知道,才晓得如何修定真正能得定。

  念佛人这个定就是念佛三昧,也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叫做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古大德几乎共同承认是三昧中王。我们今天听这个话不会怀疑,为什么?因为我们晓得这个法门是第一法门,是无比殊胜的法门,这个法门里面的定功当然是三昧中之王。尤其世尊在《无量寿经》里面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赞叹的,所以念佛三昧是真正不可思议。

  怎样才能得到念佛三昧?念佛堂里主七师常常有一句口头禅,我们听的耳熟,但是没有真正去做,「放下万缘,提起正念」,正念就是一句佛号,你就可以做到。换句话说,身心世界什么都不要去想,统统放下。今日之下,什么对我们最重要?就是这句阿弥陀佛。除这句阿弥陀佛,什么都不要,这个世间一切是非人我与我统统不相干,我去管它干什么?把你心里面一切的分别、一切执著、一切忧虑、一切牵挂统统放下,念佛三昧对你就不难了。一定要这样修学,自己才能得到大自在、大轻安、大法喜,这真正能得到。

  念佛三昧以外的种种禅定三昧,实在讲都不容易得到。就像过去倓虚老法师所说的,往年我在此地讲经的时候,甘贵穗送我一个小的录音带,倓虚老法师在香港打佛七的开示。那个带子我听了五、六十遍,我现在没事情还常常听。这个带子里面,他老人家讲得很清楚,他一生当中见到过学禅的人,他说得禅定的他见过,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他一个也没见到。得禅定就相当不容易,盘腿面壁一入定,一个星期、二个星期,几个月不出定的,这个功夫就相当深了,他见过。他们将来结果在哪里?老法师说,结果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色界天。色界天没出三界,还要搞六道轮回,那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真正得初禅的人,诸位要晓得,初禅天是色界不是欲界,前面跟我们讲的五盖障,五欲这里头有不少条,财色名食睡,他确实不动念,心里头没有这个念头才能到色界天。假如他虽然有禅定功夫,能够坐上一、二个星期,还有财色名食睡的意念,还没有断干净,那么他将来的结果是在欲界天,不在色界天。

  欲界天上面四层都要有禅定的功夫,单单凭五戒十善只能够到忉利天,欲界的第二天。再往上面去,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四层都要有禅定。得禅定,但是他的欲没有断干净,还在这个境界里头,你就想这是多么难的事情。我们自己冷静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能力来修这个法门?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真的不动心了吗?真的不起念头了吗?这一反省,才知道这个法门,我们学非常困难,回过头来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是带业往生,有这个念头也能往生,这是我们真正可以修学的,真正可以依靠的,真正在这一生可以成就的,这才选择这个法门。所以三昧有无量三昧,定有无量的禅定,你要有智慧,能够辨别,能够选择,选择了一门,要修精进,要一门精进,这个才行。

  最后一条『舍觉支』,「舍」是什么?当然世间法要舍,出世间法也要舍,我们自己修学得到的境界还是要舍。譬如你得到法喜,法喜要舍;你得到轻安,轻安要舍,为什么?你如果不舍,在这里就生贪爱、起执著,那就是麻烦。譬如我们上一个高楼,我们上到第一层了,你要舍掉,舍了怎么样?我才会上第二层;上了第二层,第二层舍掉,我才可以上第三层,就这个意思。等觉菩萨要不舍他证入的境界,他就不能圆满成佛,所以佛跟我们讲舍得。平常你们都说你舍得、舍不得,舍得是佛教的名词。你舍就得了,舍了一层,一定得到上面一层,再舍一层又得上面一层。我们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功夫成片是最浅的念佛三昧。假如我们把念佛三昧分做九品来讲,下下品的念佛三昧,这就决定往生,你只要得到,往生就有把握。功夫再稍微增进一点,往生就能自在,那个自在就真的了生死,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多住几年绝不碍事。

  凡圣同居土里面,四土每一土都有九品,我们讲最低的,凡圣同居土上三品就往生自在了,这就是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修得到的。方便土、实报土,实在讲我们未必有能力,我们这一生未必能成功,但是凡圣同居土我们是绝对有能力,绝对可以做得到。李老师以前教导我们、勉励我们,他就跟我们说,他说:我可以做到,你们也可以做到。他说:我没有学佛,跟你们完全一样。他老人家现身说法,拿自己来给我们做证明,这就不是假的,也证明佛在经上教给我们的话句句真实。问题的症结就是我们今天能不能将万缘放下,关键在此地。谁要能舍,谁就得到;谁要不肯舍,那就得不到。得到、得不到,这个权在自己手上,不在别人手上,不在佛菩萨手上,在我们自己手上。舍得愈干净愈好,为什么?愈干净愈专、愈精,得到成功的成分就愈大。

  抉择之后绝不后悔,我今天选择念佛法门,我就选择这句阿弥陀佛,其他的什么都不要了。假如佛来了,佛告诉你,我还有个法门比这个法门还要好、还要快,成就还要大,你见到佛也谢谢佛,我已经决定了,我就这个法门好了,再好的法门我也不要,要有这样的信心才决定成功。能放下,绝不后悔,绝不追忆。

  这个七法,佛教给我们应当修习。修,通常我们讲修行,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行为。我们过去不会选择,现在我们学到会选择,把不会的变成会,把不能的变成能,这就是择法。这就是修正我们这个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这叫修行。从今以后,依照正确的想法、看法、做法去实行,这叫习。所以读经,读诵大乘,这个在我们初学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科目。为什么要读诵大乘?因为我们自己一身的毛病,自己不知道,读了佛经这才发现,自己对这桩事情也看错了,那个事情也想错了,这才发现自己的错误。所以你读经会开悟,悟什么?悟自己一身的错误,这个是开悟了。绝对不是见鬼见神叫开悟,见鬼见神就坏了,那就完了,没救了。几时见到自己想错了、看错了、做错了,这开悟了,这是真正佛弟子。知道错了就改,改就是修行,我把它改过来,修正,修正之后要保持,永远不会再错了,这叫修习。所以修习跟修持的意思完全相同。这是佛把修清净心的方法全都说出来了。我们再看底下第三段:

  诸苾刍。所言清净心者。】

  这是佛跟我们讲什么叫『清净心』。

  当知即是心解脱增语。慧解脱增语。】

  这两句话用最简单、最浅显的言词来说,「清净心」就是心里解脱了,心解脱了,慧解脱了。心怎么解脱?解脱是形容、是比喻,譬如我们一个人被重重绳索捆绑,这个不自在、不自由,现在有人把它解开,我们得自在了。你现在心不自在,心为什么不自在?就好像有很多绳索把你捆绑起来,哪些绳索?妄想是一条绳索,烦恼是一条绳索,忧虑是绳索,牵挂是绳索,你这个心里头不晓得被多少绳索捆绑起来了,你的心怎么会自在?慧是心的作用,心不自在,慧就没有了,心得自在,慧就现前。

  佛常常在大乘经里面说到五浊恶世,今天的社会可以说浊恶到极处。《无量寿经》说,也是指我们现前这个社会,「剧恶极苦」,是这么一个世界。浊就是污染,我们的心,实在讲今天所遭遇的,有史以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染浊,这个严重到了极处。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乃至於身体的污染,身体污染是从饮食上来的,这个世界有什么乐趣!大家都在讲环境保护,要环保,能达到目标吗?我看是永远达不到,为什么达不到?佛在经上讲「依报随著正报转」,环境是依报,人心是正报,人心不清净,环境怎么可能清净?要想环境清净,先要求人心清净,要达到人心清净,唯一的方法,最有效果的方法是佛法。佛法确实能够净化身心,教我们心得解脱。清净心就是『心解脱』的意思。『增语』拿现在话讲就是「这个意思」。心清净了,清净心起作用就是真实智慧。下面讲:

  由贪染污心不清净。由无明染污慧不清净。】

  这是一语道破,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了。我们今天讲环境保护,聪明人就知道应当从这里下手。怎样把心地的贪染洗干净?怎样把无明的染污去除?那就一定要依照佛前面给我们讲的,应当断除五盖,应当修习七法,这个非常具体,句句话落实不落空。

  若诸苾刍断除贪染即得心解脱。断除无明即得慧解脱。】

  前面在修学七法里面,我给同修们推荐、介绍的是念佛法门,择法我们择念佛法门,因为这句佛号不但是断除五种盖障,同时也破无明。这句佛号,我专心念佛的时候,五种盖障都不会现行,一句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不堕无明,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再看末后这一段:

  又诸苾刍。离贪染污得心解脱者。是名身作证。】

  身怎么作证?『身作证』这三个字怎么讲?健康、长寿、不老、不病,这就「身作证」,他真有效果,不需要用吃药。什么这东西补、那个东西有营养,给诸位说,都带来染污,带来疾病。什么东西最有营养?什么东西最补?清净心最有营养,阿弥陀佛最补,你们老实念佛就是天天在进补,时时刻刻在进补。夏莲居老居士,你看在《无量寿经》前面几首偈子讲,「佛说难信真难信,亿万人中一二知」,真的一点都不假,没人知道,摆在面前也不知道,你说这多可惜!

  我今天到这儿来两个钟点没有白来,给你们最好的补品,最好的营养。知道了,最好的营养是清净心。心清净、身清净,身心清净怎么会衰老?怎么会有病?所以净土法门,我常常讲不老、不病、不死,最后真的不死,因为你往生的时候,你看到阿弥陀佛来接,跟大家讲拜拜,我跟阿弥陀佛走了,活著走的,不是死的走的。

  前年华盛顿D.C.周广大居士的往生,这次我又到D.C.去,遇到当时一批亲眼看到的同修,助念的那些同修告诉我,这一点都不假。人家念多久的佛?三天。因为他从前不信佛,就是在临命终的前三天才遇到龚振华居士劝他念佛,当时一听,他就接受,叫他太太、儿子、女儿统统念佛求往生,不要求病好,这个是觉悟,真正觉悟。D.C.那边同修也派了几个人帮他助念,念到第三天见到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他说从云端里面下降接他往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得的是血癌,三天往生。所以是活著走的,不是死了走的,这不死的法门,这叫身作证。

  断除无明得慧解脱者。是名无学。】

  『无学』就是没有东西再学了,毕业了,圆满了,智慧圆满了,就是我们教下讲的大开圆解。大开圆解就毕业了,就叫「无学」了。小乘法里面的无学是阿罗汉,大乘法里面的无学是法云地菩萨(十地菩萨),这叫无学,『慧解脱』了。这是给我们讲的果报,修因证果。

  永离贪爱。了知真实正智。】

  这句话很重要。『正智』是佛知佛见,《法华经》上讲的「入佛知见」,正知正见。现在知道了,什么东西障碍正知正见?『贪爱』。离开「贪爱」,正知正见就现前。

  现前取证自果。尽苦边际。】

  『现前』是不要到来生,「现前」就证果,证的是圆满之果。这个证果是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尽苦边际』,「苦边际」是指六道轮回,永脱轮回,不再轮回流转,超越三界,成为法身大士。末后,佛在此地再劝勉我们:

  诸苾刍。如是所说。汝等应学。】

  『如是所说』,前面所讲的,如理如法,句句话是真实的,没有一句是虚妄的。整个佛法跟我们说的什么?就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人生就是本人,就是说的我们本人,说我们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一切经就说这个。『汝等应学』,应当要好好的学习。《佛说清净心经》,我们就讲到这儿。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