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空观开示(40~49)
空观开示(40) ◎傅味琴 讲于 2001.4.18 忙鬼的,把佛教变成鬼教; 提要: 把锡箔烧给菩萨的地方,佛教就灭了 那一年上海有一家,请来几位比丘尼,两个是年老的,两个是年轻的,我跟她们谈谈叫她们去佛学苑多学佛法,年轻的听了高兴啊,却偷偷跟我说:我师父可能不同意。他们在为这一家忙折锡箔,这家主人给我介绍,这是烧给菩萨的,名称叫保平安。我说“菩萨还要烧锡箔?”他说:“这是师父规定的,你别说别说。”菩萨也成了得人钱财,为人消灾,简直是笑话。 没有法,佛教就灭了。这种现象普遍得很,使社会上的人认为这就是佛教。败坏了佛教形象,到底是有功德还是有罪过啊? 忙鬼的,把佛教变成鬼教;忙神的,把佛教 忙鬼的,把佛教变了鬼教;忙神的,把佛教变了神教;要忙法,才是真正的佛教。佛没有涅槃时,你只要到佛那里去,佛会给你讲法的。现在佛涅槃了,你再不依靠法,怎么办?所以你要请师给你讲法,要到善知识那里去听法。你不听不学,你仍然没得法呀。 不想出离的人,学了出离法也不会去实践 苦谛集谛是生死流转法,知道流转的苦,就要把流转的因找出来,要把烦恼断掉。灭谛道谛是出离法,能够出离生死轮回。假如不修苦集二谛,只要灭谛道谛法,那你不知道生死流转的苦,你会去断烦恼吗?可能还认为烦恼也有好处,贪心一来,多吃一点,享受享受不好吗?不想出离的人,学了出离法也不会去实践的。 朝山却不知学法断烦恼,把烦恼一刀切断, 现在是有很多人名义上在研究佛法,可是从不断烦恼,从来没有观过苦。有人告诉我,他四大名山已经朝了七次,今年发心要朝第八次。朝山能叫修行吗?既不懂佛法,又不学佛菩萨的修行功德,这种朝山成了佛门的旅游。拿这个时间来学学法不好吗?学了佛法好好思惟,起了烦恼冷静冷静,把烦恼一刀切断,这才是走上了修行的路。 朝山得不到境界,想起了“走穿草鞋, 我四大名山全都朝过,一点境界都没有,我想可能佛菩萨看见我去朝山不高兴。从前老修行也说:走穿草鞋,无量罪过。还不如你花一天时间去修座禅定,所谓“坐破蒲团,无量功德”。你不修苦谛集谛,哪来灭谛道谛?你不断烦恼,当然也不会要断烦恼的方法。比如你不想铺路,就不会去拿铺路的工具。所以学佛法,要照佛法去修,一定要学圆满,修全面,这才有希望。 观苦谛,才能断贪欲, 即使苦谛明白了,你修了没有,观察了没有?内心生了根没有?如果生了根,什么五欲的快乐你也起不来喽。 集谛呢?说某某人脾气最坏,我一看见他发脾气就讨厌。却从来不看自己的脾气,看不到自己的脾气,不断自己烦恼,怎么了生死啊?那么一来,灭道二谛就根本就行不起来,所以不要以为苦集二谛不重要。 断掉烦恼总要有方法,要有工具,所以要修道谛,道谛修成就了就是灭谛,所以要“知苦思断集,慕灭乃修道”。 空观开示(41) ◎傅味琴 讲于 2001.4.18 修四谛法,行菩萨道,才是圆满的大乘佛法。 提要: 修四谛法,行菩萨道,才是圆满的大乘佛法 你们假如肯发大心,悲悯娑婆世界众生,你想修菩萨法度众生出苦海,这好得很啊,佛最赞叹大乘功德,所以佛到后来讲大乘法门。大乘经典你只要肯听一听,学一学,这个功德也极大。可是别忘了先把四谛法修好,这是根本法。有人说四谛法是小乘,你修四谛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度众生,这个四谛法就是大乘,这个灭谛就是大乘的涅槃,道谛的三十七道品就成了大乘的三十七菩提分。心有大小,法无高下,所以叫不二法门。 苦集二谛就在人世间,镜子能照自己才叫修行 不论哪本经典,全是根据四谛法讲的,极乐世界的鸟,还会说苦空无常,就是世间法,照样可以讲出佛法来。人世间经常说:“做人苦啊,做人难啊”,就看你悟不悟。我五二年初进佛门,有一天在电车站等车,一个单位的大铁门里边绑着一头肥猪,所以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话真有道理。它也懂的肯定没好事,哇哇叫啊。我看了真难过,谁逃得过死亡?这就是死的苦。生有生苦,死有死苦。 集谛呢?人常会说:这个人尽是扰乱人,这种脾气真坏,没得好报。如果你说自己呢,你就在修行了。镜子老是去照人,应该照照自己才对,看看自己有什么不对,擦擦干净。照自己才叫修行。 佛教流传到今天,是从佛在 佛去鹿野苑度五比丘,说四谛法,五比丘个个证果成阿罗汉,从此三宝依次兴隆,佛宝释迦佛,法宝四谛法,僧宝五比丘。僧宝这两个字起源从五比丘来。佛教流传到今天,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是从五比丘开始的。 佛陀常讲的法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阿说示告舍利弗”,那时舍利弗是印度很有名的一个外道,手下有五百个弟子,在路上遇到阿说示尊者,看他威仪非常好。舍利弗就问他,你师父佛陀,平时跟你们讲些什么?回答说:佛陀常讲的法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人世间的一切,包括整个宇宙所有的现象都叫法,都是因缘而生。因缘所生法,也从因缘灭,因缘具足就出生,因缘分散就灭,所以叫“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生是由于聚合的关系,灭是由于分散的关系。 要有处所,要有发心,要有法, 我们办佛学苑,也是因缘所生法。一要有房子,有课堂,这是环境;二要你自己要发心来学;三要有法。三个因缘具足才有你们每天的学法,缺少一个都不行。 条件具足了还会发生变化,有一个条件变化,你就学不成了。比如你来了后,心不定,又想走了,老师同学总是鼓励你留下来,可是你还是扭不过来,走的人就学不到法了。所以条件变化,事物就要变化。好比这一只香炉,人们称一鼎三足,三只脚坏了一只脚,摆来摆去摆不平,所以戒定慧三者不可缺少一样。 今天下课。 空观开示(42) ◎傅味琴 讲于 2001.4.19 生灭是相对的,修行就是要 提要: 一切法性空 性空故缘生~缘即条件,因缘具足事物决定出生,因缘不足,则不出生,条件变化事物也变化,条件分散事物就要灭,既然能变能灭,故缘生性空,缘聚即生,缘散即灭,故佛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上次讲到缘起法,“一切皆是缘起安立”。舍利弗有一天路遇佛的弟子阿说示,他问:“你的师父佛陀经常跟你们说什么法?”阿说示说:佛陀常讲的法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缘聚合则生,分散则灭。生跟灭是相对的,我们修行就是要进入没有生灭的绝对的真理境界。世间上一切都是生灭法,有生必有灭,有乐必有苦。 人生下来,究竟是喜事还是悲哀?世间上都认为是喜事,父母有了孩子,总是欢欢喜喜的,祖母有了孙子,更欢喜。可是对孩子本身来说,生下来了,只是又一世开始了,从生下来第一天开始,就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没有一个人逃得脱死。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生生世世,了脱不了。 生和死都靠缘促成, 生和死,都是靠缘促成。缘就是条件,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我跟他有缘。那必须要有他,才有这个缘啊,如果没有他呢?即使过去世你们两个人认得,可是今世没有碰到,这个缘也不成立啊。一定要碰到了,才会做好朋友好同学,所以人就是完成我们自身因果的一个缘。 能悟诸行无常,即能见如来, 假如缘变化了呢?事物也变化了。两个人见面了,出生了感情,这个缘变化了,感情就变成了痛苦。世间上一切法都是这样,不是什么神在主宰,也不是上帝的意志。 不断生灭,就出现了形相,佛说一切有相皆虚妄 悟就是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了又灭,灭了又生,你说它灭,它又生,你说它生,它又要变。因为连续不断的生灭生灭,就出生了一个形相,人们就以为这是真实,佛说出了实质:这是虚妄,一切有相皆虚妄。真实的面貌就是要知道这是缘生法,是生灭法。 佛心平等,娑婆与极乐也是平等, 极乐世界的鸟儿尚且会讲佛法,你们说说娑婆世界的鸟儿会不会讲佛法啊?你们听过鸟儿讲话吗?鸟不会讲话,只会叫,是吧?鸟儿怎么叫的啊?“啾,啾,啾啾”,这就是流转,这就是无常。声音出来了,一会儿又没了,又出来,又没了。懂佛法的人就知道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平等平等,因为佛跟佛的心是平等的,只有众生的心不平等,所以出现的环境也有区别。 空观开示(43) ◎傅味琴 讲于 2001.4.19 能悟世间生灭法,世间法也成了佛法, 提要: 能悟世间生灭法,世间法也成了佛法, 其实娑婆世界非但鸟儿会讲佛法,连这只钟也在讲佛法,你听钟的声音,刹那刹那在变。你看这个秒针,不断在跳过去,诸行无常,刹那生灭,“嘀嗒嘀嗒”。时间靠这样维持,人也是靠这样维持,一呼一吸,一呼一吸,一样的道理嘛。这就是佛法,你能够悟到这个,世间上一切法都是佛法,你悟不到,你学到的佛法也变了世间法,因为你不解如来真实义。 流转生死就是生灭法,灭了生灭法就不再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把生灭法灭掉了,没有生就没有灭。流转生死就是生灭法,怎么灭啊?因为生下来才有死亡,正好像痛苦从快乐来,因为离开了快乐就叫痛苦。如果不生呢?也就没有死亡。因为有我这个人,才有我现在的老,没我这个人也就没有什么老,有老就决定有死。修行人就要灭掉生灭,这一生生下来,没有办法了,那么赶快学佛法的智慧,修行,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等到死了以后别再去投生喽。你再去生又有老死了。 永远不生不灭、完全寂灭的境界,就是彼岸 尤其是出家人,出家人了不脱生死,真是可惜。出家的目的就是了脱生死,证阿罗汉果到彼岸,这是释迦佛亲口讲的。从律仪戒开始,最后进入涅槃城,那是永远不生不灭,完全寂灭的境界,就叫彼岸。 对释迦佛的话不要修改,佛法里没有修正主义,修改了佛法,就离开了如来当初讲的话,那就不像样。 离开世俗的污染、世事的繁忙、及对 释迦佛只给居士们五戒,五戒清净,佛保你下世继续得人身。可是没有了脱生死啊,你仍然生下来。释迦佛给出家人的是两百五十条戒,那是保解脱,包你解脱到彼岸。因为出家人的条件好,离开世俗的污染,离开世事的繁忙,离开种种五欲的贪瞋痴,完全有条件达到涅槃的境界。 涅槃的常就是永恒,涅槃的乐就是没有苦的极乐, 涅槃就是常乐我净,常是永恒,乐是没有苦的极乐;我,遍虚空都是一个我,大我;净,没有烦恼的染污称净,这才是修行人自己的极乐世界。 有戒的方便能直通彼岸,也就不必再绕道了 释迦佛说了那么多名词,形形色色的相貌,全是方便啊。释迦佛是专心一意要使出家弟子了脱生死证阿罗汉果到彼岸。既然有佛法,有释迦佛给的戒,又打了保票,有这么好的条件,何必再要到他方世界去做众生呢?太可惜了吧?难道释迦佛给出家众的戒不是方便法门?比丘戒就是两百五十个方便法门,所有的戒定慧全是方便。因为个别人厌恶娑婆世界,而且快要到临命终了,没时间再继续修下去了,那么满他的愿,你要到他方净土,就给你指条路。出家弟子有出家弟子的方便,可以通过这么多的方便一直到彼岸,永远了脱生死,那就没必要去拐弯了。 空观开示(44) ◎傅味琴 讲于 2001.4.19 功德圆满、烦恼寂灭, 提要: 功德圆满、烦恼寂灭, 修行要修到什么程度才圆满?就是生灭灭已,再也不生死轮回了,人们称为圆寂。圆,功德圆满,寂,烦恼寂灭。“寂灭为乐”,修行人只朝一个目标,就是烦恼寂灭,修就是修这个灭。灭掉烦恼,就灭掉了生死,没有烦恼,那是非常寂静极其快乐的境地,这不是人世间庸俗的快乐、包含着痛苦的快乐、恶劣的快乐,而是清净的快乐、智慧的快乐、没有烦恼的快乐。没有比寂灭更快乐的东西,释迦佛希望佛弟子都能够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能悟一切法实无主宰的主体, 舍利弗原来是印度的婆罗门,路上听到阿说示比丘说佛的偈,“诸法因缘生,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理”,这可能是过去法师的翻译不同,意义一样的,一切诸法的根本的道理是因缘而生,它自己没有一个主宰的主体,如果你能够了解这种道理,那么你就得到了真实的道,这条道不虚妄的。 舍利弗一听之下就证了须陀恒果,因为他是外道中最有智慧的一个。所以如果外道肯转过来,成就非常快,但是外道是很难转。如果他肯听法能转过来,就有大成就。 听佛法就会有智慧,学愚的人比外道更难转 我们进佛门,听听法就会有智慧,即使没有大智慧,智慧也在一天一天增长。智慧增长一分,愚痴就消除一分。可是现在出现相反的情况,有人进佛门多少年还是愚痴,听到的法也不起作用。因为他两只耳朵听不同的法,一只耳朵听佛的智慧的话,一只耳朵听别人的话,“要学愚,越有智慧越不好。”这怎么能搞得好呢?像这样乱七八糟的佛弟子比外道更难转过来。 有人看学智慧的人不学愚, 有一年我的学生留我在深圳过春节,有一个学生给我看一封信,这封信我还保存着。我也不要全唸了,提两三句就可以了,“我是欲哭无泪啊”,意思就是大年初一我替你悲哀,想哭,哭不出眼泪来。你竟然跟傅老师学法,要不了多少时候你就变成一个有智慧的人啦,唉,太可惜太可惜。 “小智不及愚”,当然大智慧更不及愚了, 后面又说:“你难道不知道吗?北京有个老居士说过:小智不及愚啊”,你怎么抛弃了愚去求智慧呢?他想不通,心里难过,哭嘛又哭不出眼泪来。 小智慧还比不上愚,当然大智慧更比不上愚喽,那么佛大智慧就错了?法都是给人家智慧,从来也没有给人家愚过,那么也错了?善知识讲法讲的是佛法智慧,那么善知识也错了?这是谤佛谤法谤僧的话。现在佛门里的佛弟子受了这种影响很难转过来。 钝根人学愚,不是越学越钝了吗 八十年代各地请我去办禅定班,来听课的很多都是外道气功,有很多学气功的听了我讲课还转过来了。可是现在听了那些话的佛弟子,我即使跟他讲了很多的话,他也转不过来。说到后来他就说,“这是根器不同,老师讲的话也没错,因为他是利根,我们也没错,因为我们是钝根。”也不知道他怎么知道我是利根。释迦佛从来也没有叫钝根的人去愚呀,钝根人学愚那不是越学越钝了嘛。这是把根机作为一个挡箭牌。 空观开示(45) ◎傅味琴 讲于 2001.4.19 提要: 舍利弗有智慧,所以证了阿罗汉果, 后来舍利弗归依了佛陀,很快就证了阿罗汉果,而且在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连外道的修行人还在求智慧,咱们是佛陀的弟子,竟然不求智慧!对那些人来说,证果证道是没希望了,因为他们不接受佛的话。 听到我这些话,可能他们肚子里还在打主意:我早就知道自己不会证果的,求了智慧有啥用?还不如愚一点头脑简单一点好,我是一心求往生。也不想想:你谤了佛谤了法,还能往生得了吗?《佛说无量寿经》里面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有法师说:犯了五无间罪的人还有希望往生,唯有谤法绝对不可能往生。愚到已经在谤法了,他还不知道。 年轻人求知欲很强,所以容易接受佛法 所以你们今天能够到佛学苑里来学习,你们心里有一个最珍贵的东西,还没有被扑灭,年轻人有,老年人已经很少有了,叫“求知欲”:想求得一点智慧,不懂的想学懂。我在福鼎两年半,原来居士林一直请我去讲法,后来在咱们佛协文教部讲。开始都是老年人来,老太太普通话听不懂,佛法也搞不清楚,叫她们提提问题也提不出来,最多提“米虫、蟑螂怎么办?”慢慢年轻人来了,年龄的成分就变掉了。从这个现象来看,年轻人的求知欲很强啊,所以都来求懂了。 因缘具足,事物决定出生, “一切法性空,性空故缘生”,昨天下了场雨,外面那些纸花都不像样了,(众笑)就一个晚上,都断掉,瘪掉了,这就是一切法性空。一朵纸花,它的性也是无常,也是要变的,空就是要变。 “性空故缘生”,这些纸买来都是平的,可是剪出来的纸花没有一个是平的,白纸怎么会折得起来?因为白纸性空,靠两只手的缘一折,就折出来了。小孩子不会折也来帮忙,搞得来乱七八糟,只好丢掉,也就缘生了破纸、废纸、垃圾。好的也是缘生,坏的也是缘生,全是缘生。能够缘生,就由于它性空。水即使有,太阳一晒就没有了,也是性空。太阳光抓也抓不着,本身就是性空。水分、阳光合起来,种子就出芽了。所以有空才能缘生,有空才能够长大。 妇女怀孕,肚子里有了孩子,那么肚子里怎么会装得下孩子?因为子宫是空的。如果子宫里长了一个瘤,孩子就长不大了,因为性空所以才会缘生。我们将来证初果,证二果,乃至证四果阿罗汉,也是从空缘生,你把烦恼空掉,阿罗汉果就缘生出来了。 “缘即条件,因缘具足,事物决定出生,因缘不足则不出生,条件变化,事物也变化,条件分散事物就要灭”,这些话都是能海上师讲的,这些我前两天都已经给你们讲过了。 六道轮转,实是形象的改变, “既然能变能灭,故缘生性空”,既然这些事物能够变化,能够灭掉,因缘分散,事物就没有了。一支粉笔,原来那么长,写到后来变短了──能变;最后没有了,变了粉末了,粉笔就灭掉了。可是物质不灭,所谓的灭只是形象的改变,粉末仍然是存在。你把粉末聚集起来,仍然变成粉笔。因为性空,物质不断地缘生出来;由于缘生,所以物质的自性是空,又不断地要坏。六道轮转,就是形象的改变,我们烦恼种子可没有灭掉。 空观开示(46) ◎傅味琴 讲于 2001.4.19 具足菩提心、出离心、正知正见, 提要: 缘聚即生,缘散即灭 “缘聚即生,缘散即灭”,各种条件聚合在一起,事物就产生了,各种条件分散了,事物就灭了。这间房间原是书画院,我初来的时候,这里有方桌,有很多书画,那么现在变成课堂了,会变的。怎么个变法?你先要把书画、方桌搬出去,首先要空。怎么会搬空的?它本来就是搬进来的嘛,既然可以搬进来,也可以搬出去啊。这儿空掉了,再把课桌都搬进来,人们就不说这是书画院,而说这是课堂,课堂就缘生了。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可是灭后仍会缘生 性空缘起,缘起性空,我们每天都在缘生法里。上课时间没到,大家还没有进课堂。班长一摇铃,由于这个缘,大家就进来上课了,否则这还是空课堂,摇铃就表示时间到喽,时间的因缘成熟喽。等会又要摇铃下课,讲课也只好停止,人又分散了。天天在缘起性空、性空缘起里生活。所以佛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有因有缘诸法方才能生,也由于分散的因、分散的缘,诸法就灭掉了,可是灭掉了以后仍然会缘生。 一切法不生,缘起而生,缘生中不可忘性空 “一切法不生而生,所谓缘生,最要者,缘起中不可忘性空”,“一切法不生”,本来就是不生的,怎么会生呢?因为缘起而生。一个女的本来不会生孩子的,因为喜欢了一个男的,本来不生的,碰到一个野小子的缘就生了啦。(笑声)这就是一切法无生的道理。这样讲能听得懂吗?谁说佛法难懂?摇头晃脑只会背书,这样的讲法当然人家难懂喽。佛法好懂,不过是有人悟得出来,有人想不出来而已。 一切法本无生,语言也是因缘而生 “一切法不生”,我们这个法流,第一步就是修一切法不生。文殊心咒五个字,第一个就是“阿”,又表中央毗卢遮那佛,又表法界体性智,又表一切法无生,首先就要懂得这个甚深甚深的道理。 阿,这个音极其原始也是根本。打一个比方,有两种人是不会说话的,哪两种人?(下答:哑巴)哑巴?(笑声)还有一种呢?还有是未学会说话的小孩儿?可是即使他不会说话,有一种功能与生俱来,就是会发一个“阿”字音。哑巴也会,“啊,啊啊——”,因为他发音器官坏了,所以话讲不出来。即使语言会失去,“阿”字不会失去,哑巴也都会发“阿”。 小孩子如果他父母是哑巴,从小没有碰到会说话的人,长大也只会“啊啊啊”,不会说话的。 所以一切法无生,由缘而生,会说话也是缘生法,因为父母说话他听到了,听久了,熟悉了,父母再教他怎么说怎么说,那么才会讲,也是缘生的。 具足菩提心、出离心、正知正见, 一切法不生,偏偏生了,这是缘生。条件具足了,事物就要出生。你们在厨房里看得很清楚,加什么条件,事物就变成什么样:米放好了,水加得特别多,就成稀粥;水加得少,变成干饭;米饭煮好了,再加水再煮煮,又变泡饭,这些都是缘生。什么条件具足就出生什么事物。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也是缘生,具足菩提心、出离心、正知正见,就缘生了一个真正的能够成就的修行人。 有是假有,空是真空, 最要紧的是,我们看到种种缘起的事物,心里别忘记这个缘起的东西是性空。修行修来修去就是修一个空,在见到有的时候,不能忘记“有”本身是性空。过去的老法师讲经有讲,“有是假有,空是真空”,不要被“有”的假相迷惑了。 性空不忘缘生,为度众生,必须缘起种种菩萨法 “性空中不可忘缘生,”你证了空性也别忘了缘生,如果偏于空寂,那变成小乘的涅槃,永远在空寂里。你是解脱了,可是还有这么多众生要度啊,所以还要学菩萨法,菩萨法就是缘起种种度众生的方法。 有人说是发菩提心的,可是心里却想:这个同学脾气太坏,就不想管了,这就退了菩提心,所以要常听法。法上讲一切法性空,烦恼也是性空,不能把他看死,他会变好的。怎么变好啊?要你缘生呀,你要缘生种种的法去度他,帮助他,启发他。如果你不肯缘生菩萨法,“你叫别人去好了,我不去。”人人都像你这样,菩萨法就没有了。所以发了心要有行动,了解性空以后还要修缘生法。 诸法名相虽各各不同,而体性空则相同 “诸法虽有各各名,名异而体则同也”,各种法虽然名相不同,譬如这叫茶杯,这叫桌子,这叫眼镜,这叫书,各有各的名相。虽然名相不同,而体则相同也。你们说说看,相同在哪里啊?(下答:性空),它们都是缘生,它们都是性空。所以诸法性空,这句话要记住了,记住这句话你就会放得下,不执著了。现在下课。 空观开示(47) ◎傅味琴 讲于 2001.4.23 “自性无我,当体即空”是事物的真相 提要: ~缘起(色)安立(名),无量缘起,无量安立 “自性无我,当体即空”是事物的真相 “一切皆是缘起安立,是故远离断常等边,自性无我,当体即空”,这几句话就是我们禅定空观的理论基础,也是一切事物的真相,也是你们以后成就的基础。 无量缘起,无量安立 “缘起安立,无量缘起,无量安立”,无量就是说不清多少,没有一个数字。缘起就是缘起事物,只要条件具足,事物就缘起。人们发现了,就给它安立一个名字,安立就是安立名相。 没有缘就没有缘起,没有缘起就无法安立名相, 前几年晚报上有则消息,科学家发现宇宙有一种光体,没有强弱,是遍布的、永恒的。我们眼睛能看到的光是太阳光,太阳光并不遍布,也不永恒。太阳光有强弱,你越靠近太阳,光线越强;距离越远,光线越弱。地球绕着太阳转,面朝太阳就见到阳光,称白天;背着太阳见不到阳光,就称黑夜。白天、黑夜这两个名词,也是人安立的。我们人世间的白天黑夜,是根据太阳和地球的转动,它不是宇宙的真相。 如今科学家发现的这种光是永恒的,没有强弱,没有强弱那就等于没有来去。譬如手电筒一照,光从这儿到那儿,这儿就强,越是远的地方就越微弱,因为它有来去。但是宇宙这种光体没有强弱,科学家从各个角度测量,这个光都是一样。科学家就给它取一个名称,叫宇宙光。 人们怎么会发现宇宙光?因为科学家有各种仪器,有了这些仪器,这个光就被发现了,这就叫缘起。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呢?很长的年代,科学家还不知道有宇宙光。所以缘很重要,没有缘就没有缘起,没有缘起就无法安立名相。好比没有父母就没有孩子,没有孩子就不可能给孩子取名字。 “一切皆是缘起安立”, 人世间所有的名词,所有的记载、发现、发明、创造,全是缘起安立。佛讲得非常圆满透彻,“一切皆是缘起安立”,这一句话就总括了。 明白了缘起安立,就应远离、放下断见常见 “是故远离断常等边”,我们明白了一切都是缘起安立,由于这样的缘故,我们应该远远离开也就是放下,断见常见。“边”是边见。 贪方便、简单,执著自己的知见, 常见跟断见都是片面看问题,都是不正确的。看问题必须要全面看、全过程看。假如看问题离开了佛的教导,自己去抓片面,哪怕是在佛法里抓片面,也很难起到圆满的解脱作用。即使你得到一点智慧,也是片面的智慧,你想在片面里成就圆满,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自己把片面改变成圆满。一直片面下去,圆满怎么来呢?要圆满的果,必须种下圆满的因,凡事不能违反因果。贪方便、贪简单,抓自己的知见,掉在片面里,非但自己没有成就的希望,而且害了很多人。 空观开示(48) ◎傅味琴 讲于 2001.4.23 缘起性空是根本法,悟到了能证阿罗汉果 提要: 无知的人听了佛法还会知,佛门里的人有了邪见, 佛门里的人把佛法搞成片面,那是邪见,比佛门外边的人说佛法是迷信还要可怕。说信佛迷信的人是无知;无知的人将来听了佛法还会知,有了邪见如果不纠正,会一直邪下去。 哪怕正知正见尚存在星星之火, 如今这种搞片面的风气扩大得很快,很使人担忧,对于佛法未来总是觉得没有办法。但是我们反过来应该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圆满佛法的正知正见还存在,哪怕是星星之火,好好地保护,好好地引导,它照样能发展起来。 从前有位老医生说,病人即使病重,医生如果能找到他体内一点生命力,还是有希望的,赶快把它保护起来,让它慢慢发展开去。 同样,现在末法时期的佛门毛病非常严重,有正知正见的佛弟子哪怕是星星之火,应以全力保护,如果任凭腐朽的细菌去污染它,就是活人也要死了。 缘起性空是根本法,悟到了能证阿罗汉果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是根本的法,是如来正法,如来所悟到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初鹿野苑五比丘能够证阿罗汉果,也就是这个道理。 事物不可能一直存在下去, 什么叫做常见?他认为事物可以一直存在下去。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可是人们偏偏去追求这种虚妄不实的东西,作为无聊的精神寄托。人们到现在还在热衷于听好话、讨口彩,这在我们信佛、懂法的人看来全叫迷信。 哪有天天“花好月圆”的, 譬如“花好月圆”,月亮一个月只圆一天,哪有天天月圆的?而且圆了就要缺。迷信的人不尊重现实,只凭自己心里希望,自我陶醉,这就是从前批判的唯心主义。那可不是佛经里的“一切唯心造”的“唯心”,意义两样的。 “花好”,花不可能不枯,除非秋天不来,秋天会不来吗?如果花一直好下去,种子哪里来?苹果花一直开下去,你苹果也吃不到。一切都无常,刹那刹那在变,哪有天天月圆?天天花好? “鲜花只是迎春笑,岁月天天催人老”,我年轻时写的这两句话,就把花好月圆否定了,所谓“花好月圆”全是哄人! 听好话高兴,听丑话生气, 哄人的时候尽说好话。听到一句好话人就高兴,就相信好事一定会来;听到一句坏话,就生气冒火,好像被他这么一说,今天晚上肯定死了,哪有这种事情?人家说你长命百岁,你也不见得活到一百岁;人家说你要死了,你今天也不见得死。如果你不相信这些话,你生什么气?高兴什么?听好话高兴,听丑话生气,就因为你相信这些话了嘛。 说死却没死,说归天了,谁看见了? 我常说我快要死了,可说了多少年到现在还没死,所以事实证明,不灵的。 这个人死了,假如人家说他下地狱了,嚯!家属就要冒起火来了;人家说他归天了,家属高兴。说死了归天,你看见了? 被语言名相勾住了,人就会起贪瞋痴 人们就是利用语言的名相去给他人刺激,引起人家的烦恼;有的佛弟子心里没有佛法的智慧,只有迷信的种子,常被语言的名相所迷惑。 空观开示(49) ◎傅味琴 讲于 2001.4.23 听了佛法不实践,“保证”能得解脱吗? 提要: 离开缘起性空的佛法,你信谁,就迷信谁 懂得佛法就知道,“一切皆是缘起性空”。条件不具足,事物决定不出生,随便你从早说到晚,也不会变成你说的那样。条件具足,事物决定出生,挡也挡不住的。 婆婆对媳妇第一胎生了女儿很不高兴,她盼望第二胎是个儿子。你再盼望,不会因为你盼望是儿子而生儿子。有人说佛是万能的,那么佛怎么不保佑你生个儿子啊?离开了缘起性空的佛法,你相信谁就是迷信谁。 时候不到,生不下来;时候一到,想别生也得生。 媳妇怀胎五个月,婆婆催媳妇:“快生吧,我要抱孙子了,急死了。”五个月生得下来吗?急死了也生不下来啊。儿子却天天发愁:再生下来,计划生育超标可不得了,要罚多少钱,快别生吧。你想别生,到时候仍然生下来。 人们常说“保证”,一旦事物发生了变化,谁能保证谁呢?法虽能使众生得解脱,但你不听法,或听了法不去实践,又怎能保证你得解脱呢?骗子常说“我保证”,这种保证能算数吗? 不要相信人说的话,上当受骗就因为心会变的 还有一句话,比保证还厉害,就是:“你为什么不相信我?”这么一说人家只好相信了,结果上当受骗。所以佛说:不要相信人说的话。即使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是不假,可是心要变的,也许到明天就变掉了,又怎能相信呢? 文人跟画家差不多, 还有许多好话,都是文人玩弄笔墨上的花巧。譬如“寿比南山”,南山再高也高不到天上去,还是有顶啊;“福如东海”,掉在东海里不要淹死啊?文人跟画家差不多,就是涂涂颜色罢了,这叫修饰名词美。画中的树可不是真树,画中的月亮到了黑夜也不会放光。 修饰名字美,并非真修行, 在名字上做修辞,可不是修行人干的事!有些出家人,没出家之前是读书人,出家了以后,仍喜欢作诗、写书法,从前还有下棋弹琴的。其实出家了这些就不应该搞了!出家人讲究威仪,讲究清净,可不是讲究文人雅事。 如今有些年轻的出家人已不再写字、弹琴,是不是在修行?不是,比当年会写诗作画的更糟糕了!他们写的字像蚯蚓,写的诗是打油诗。 在僧团里作客,竟然满盆烟头, 我曾住在一个寺院里,隔壁客房里的客人都是年轻的出家人。我每次路过,看到每个门口放个凳子,不知是否是坐观山景用的;有时门开着,还有人仰天躺着;门口放个大篓子,丢的都是垃圾;还有一只面盆,面盆里放点水,水里是烟头,这还是请来的客人。都是来参加本院老和尚的圆寂追悼会,因为老和尚颇有名望。 追悼会上,台下居士都排得好好的,台上面有不少是年轻的出家人,开始是一个人东看看西看看,随便说话,慢慢说话的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还嘻嘻哈哈笑,这叫沉痛哀悼吗? 一会儿又有人靠在旁边一个年轻比丘身上,一会儿用手臂去搂着他,一会儿半躺着,一会儿两只脚翘得高高的,这像什么呀?这些来参加的人都是比较有关系的,我眼睛盯着看他们,看久了,我就一只手伸过去,朝他指,意思叫他腿放下来,没用,他们没看见我。(众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忙神的,把佛教变成神教;
忙法的,才是真正的佛教
·把锡箔烧给菩萨的地方,佛教就灭了
·忙鬼的,把佛教变成鬼教;忙神的,把佛教变成神教;忙法的,才是真正的
佛教
·不想出离的人,学了出离法也不会去实践
·朝山却不知学法断烦恼,把烦恼一刀切断,这才是走上了修行的路
·朝山得不到境界,想起了“走穿草鞋,无量罪过,坐破蒲团,无量功德”
·观苦谛,才能断贪欲,修好道谛,才有灭谛的成就
变成神教;忙法的,才是真正的佛教
这才是走上了修行的路
无量罪过;坐破蒲团,无量功德”
修好道谛,才有灭谛的成就
苦集二谛就在人世间,镜子能照自己才叫修行
·修四谛法,行菩萨道,才是圆满的大乘佛法
·苦集二谛就在人世间,镜子能照自己才叫修行
·佛教流传到今天,是从佛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的
·佛陀常讲的法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要有处所,要有发心,要有法,三个因缘具足就能学到法,少一个就
学不到法
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的
三个因缘具足就能学到法,少一个就学不到法
进入没有生灭的绝对的境界
·生灭是相对的,修行就是要进入没有生灭的绝对的境界
·生和死都靠缘促成,人就是完成我们自身因果的一个缘
·能悟诸行无常,即能见如来,连如来都见不到,怎能成佛
·不断生灭,就出现了形相,佛说一切有相皆虚妄
·佛心平等,娑婆与极乐也是平等,众生心有分别,所以出现的环境也有区别
~一切法不生而生,所谓缘生,最要者,缘起中不可忘性空,性空中不可忘缘生,诸法虽有各各名,名异而体则同也。
生灭是相对的,修行就是要进入
没有生灭的绝对的境界
人就是完成我们自身因果的一个缘
连如来都见不到,怎能成佛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一切都在行,一切都在运转,由于行、由于运转,事物就不会永恒。做人从小长到大,这就是行;长大了又变老,也在行;老了又死了,也在行;中有身又去投胎了,又是行,只要有行,就不会停止。都是刹那刹那在运动,刹那刹那在变化,所以称无常。无就是没有,常就是永恒不变,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佛法就是讲的这个。你能悟到这个,就能解脱生死,就能见如来,否则你是见不到的。连如来都见不到,你怎么成佛啊?
众生心有分别,所以出现的环境也有区别
不解如来真实义,佛法也成了世间法
·能悟世间生灭法,世间法也成了佛法,不解如来真实义,佛法也成了世间法
·流转生死就是生灭法,灭了生灭法就不再有流转生死的苦,所以说“生灭
灭已,寂灭为乐”
·永远不生不灭、完全寂灭的境界,就是彼岸
·离开世俗的污染、世事的繁忙、及对五欲的贪瞋痴,完全有条件达到涅槃
的境界
·涅槃的常就是永恒,涅槃的乐就是没有苦的极乐,涅槃的我就是遍虚空的
大我,涅槃的净就是没有烦恼的染污
·有戒的方便能直通彼岸,也就不必再绕道了
不解如来真实义,佛法也成了世间法
有流转生死的苦,所以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五欲的贪瞋痴,完全有条件达到涅槃的境界
涅槃的我就是遍虚空的大我,涅槃的净就是没有烦恼的染污
才是非常寂静、极其快乐的境界
·功德圆满、烦恼寂灭,才是非常寂静、极其快乐的境界
·能悟一切法实无主宰的主体,外道也能转得快
·听佛法就会有智慧,学愚的人比外道更难转
·有人看学智慧的人不学愚,会悲哀得哭不出眼泪来
·“小智不及愚”,当然大智慧更不及愚了,那么佛也错了、法也错了、善知
识也错了
·钝根人学愚,不是越学越钝了吗
才是非常寂静、极其快乐的境界
外道也能转得快
会悲哀得哭不出眼泪来
那么佛也错了、法也错了、善知识也错了
舍利弗有智慧,所以证了阿罗汉果,
愚人谤了法,自己还不知道
·舍利弗有智慧,所以证了阿罗汉果,愚人谤了法,自己还不知道
·年轻人求知欲很强,所以容易接受佛法
·因缘具足,事物决定出生,条件变化,事物也变化
·六道轮转,实是形象的改变,烦恼种子可没有灭掉
愚人谤了法,自己还不知道
条件变化,事物也变化
烦恼种子可没有灭掉
就缘生了一个真正能成就的修行人
·缘聚即生,缘散即灭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可是灭后仍会缘生
·一切法不生,缘起而生,缘生中不可忘性空
·一切法本无生,语言也是因缘而生
·具足菩提心、出离心、正知正见,就缘生了一个真正能成就的修行人
·有是假有,空是真空,不要被“有”的假相迷惑了
·性空不忘缘生,为度众生,必须缘起种种菩萨法
·诸法名相虽各各不同,而体性空则相同
就缘生了一个真正能成就的修行人
不要被“有”的假相迷惑了
·“自性无我,当体即空”是事物的真相
·无量缘起,无量安立
·没有缘就没有缘起,没有缘起就无法安立名相,“宇宙光”也是靠缘起而
发现的
·“一切皆是缘起安立”,就把人世间的一切总括了
·明白了缘起安立,就应远离、放下断见常见
·贪方便、简单,执著自己的知见,掉在片面里,非但没有成就,还害了
很多人
是故远离断常等边
~缘起非断,性空非常,一切缘起不执断常见
“宇宙光”也是靠缘起而发现的
就把人世间的一切总括了
掉在片面里,非但没有成就,还害了很多人
·无知的人听了佛法还会知,佛门里的人有了邪见,不纠正就一直邪下去
·哪怕正知正见尚存在星星之火,好好引导也能发展起来
·缘起性空是根本法,悟到了能证阿罗汉果
·事物不可能一直存在下去,人们偏偏热衷以听好话,讨口彩作精神寄托
·哪有天天“花好月圆”的,“鲜花只是迎春笑,岁月天天催人老”
·听好话高兴,听丑话生气,全是因为你相信了这些话
·说死却没死,说归天了,谁看见了?
·被语言名相勾住了,人就会起贪瞋痴
不纠正就一直邪下去
好好引导也能发展起来
人们偏偏热衷以听好话,讨口彩作精神寄托
“鲜花只是迎春笑,岁月天天催人老”
全是因为你相信了这些话
·离开缘起性空的佛法,你信谁,就迷信谁
·时候不到,生不下来;时候一到,想别生也得生。听了佛法不实践,
“保证”能得解脱吗?
·不要相信人说的话,上当受骗就因为心会变的
·文人跟画家差不多,画中的月亮到了黑夜也不会放光
·修饰名字美,并非真修行,出家了,就不能再爱好琴棋书画
·在僧团里作客,竟然满盆烟头,追悼会上嘻笑轻浮,却无半点沉痛哀悼
听了佛法不实践,“保证”能得解脱吗?
画中的月亮到了黑夜也不会放光
出家了,就不能再爱好琴棋书画
追悼会上嘻笑轻浮,却无半点沉痛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