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法师:见性成佛 第七天
第七天 诸位观众、诸位菩萨大家好: 如本常说一句话,你要修行就要论及「见性」,如果修道人远离见性,而能成佛的话,皆为魔说。所以无论是任何一宗一派,都必须以「见性」为要旨,哪怕只是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求生西方净土,终归是要以见性为宗。因为见性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必然要经过的阶段。也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各个皆以见性而成佛。 所以你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修行未开悟证果,未见性,纵然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老人家也会劝你要见性成佛。诸位,若是如此,那见性重不重要呢?非常重要。而且这是在你修行的过程中,不能不经过的一关。所以如本千说万说都苦劝你要见性成佛,道理在此。我引用一位开悟证果的圣僧,所开悟证果的法语。他说: 「大道从来不言物,何有十界依正名, 只为众生被业系,四圣六凡油然生。」 好庄严的四句偈颂。前二句他告诉你「大道从来不言物,何有十界依正名。」就是说见性以后,心里完全远离一切法,万法不立,一尘不染的境界。他说「大道从来不言物」以禅宗而言,大道就是见性,当你见性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此情况之下,根本不是用嘴说说而已。你开悟证果,明心见性以后,如果还能用语言去说,用文字去表达,即不能言之为大道从来不言物。所以大道从来不言物,就是指称你的佛性,不能说性是黑的、红的、青的、白的、四方形、三角形、长方形,都不能用任何一个物品来安立,来表达、来形容的。如果说性是一种东西,是黑的红的,可见你未悟性,因为「性」是从来不言物啊!开悟圣僧六祖说:「说似一物即不中。」说似一物即不中的意思,是说你若说性是一种东西,并未说中,没有说中佛性。因为,既然性不是黑的、红的、青的、白的,若说性是一样东西,即不名为大道。大道是指性而言,是我们本来的面目、如来藏性、一真法界、大圆镜智、妙觉。 实相无相无无相。所谓「实相」就是「佛性」,无法用语言文字去形容,若用语言文字去形容去表述的话,这是方便再方便之下下策。开悟证果的圣者,你问他:「请问圣僧,开悟证果以后意境如何?」他会说:「把嘴巴挂在墙上,不可言宣啊!」佛性长得什么样子?意境如何?说来听听!他默然无语啊!一句话也不说,因为性是大道从来不言物啊! 接着又说「何有十界依正名」既然佛性是光明解脱,不可言宣的,哪里还有十界和依正?十界就是十法界,四圣加六凡,四圣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加上六道众生,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牲、饿鬼,四圣六凡加起来刚好是十法界。我们有开悟也好,未开悟也好,有证果也好,未证果也好,是凡夫也好、圣人也好,加起来都不出于此十法界,这十法界就是业报。既然业因都净化了,达到究竟的果地,远离绝待的境界,入大光明藏了。所以十法界在他心目中已经不存在,心如虚空,不可言说,大道从来不言物了,哪还有十界不十界的道理呢? 接着又说,没有依正之名,依报和正报完全不存在于他心中,如果仍有依报和正报,那么此人尚未见性。所以开悟证果的人,心里没所谓净土或是秽土。乃至诸佛菩萨也不会执着法尘、执著名相。因为性本来是方便而言,既然是方便来说,无非是要你契会而已,若见性以后,还有佛相、菩萨相的话,则不能名为见性之人。所以依报也好、正报也好,开悟圣者也好,这些都是假名施设,一个假相而已,都是佛为方便度众生所安立的。成佛后并无佛相,成佛后并无佛味,成佛后并无佛这个形态存在,如果仍有形态形相,有佛味佛相的话,那你并未见性。所以开悟圣僧才说「大道从来不言物,何有十界依正名。」道理在此。 他又说「只为众生被业系,四圣六凡油然生。」好庄严啊!论庄严这两句就表示出来了。前二句是指一个有见性的人说:「大道从来不言物,何有十界依正名。」后二句是指众生因为未见性,被贪、瞋、痴无明烦恼之业绑住。因此才有四圣六凡的名称存在,所以达到成佛之时,连佛这个名相都不存在,但不存在并非意味无佛,是假名施设。 佛说一切诸佛无佛可得,无佛可得之得才是真正的大得特得。众生就是被业绑住了,被贪瞋痴绑住,被嫉妒心绑住,被吃醋之心绑住了,会起贪心,会起忿怒心,起恶毒心,因此被业所系缚,才做标准的凡夫众生。如果没有这些种种不平衡的心态,这些妄想意识的心都净化了,哪里还有所谓的六凡呢?当下就不见踪影了。正所谓「大道从来不言物,何有十界依正名。」而不再是「只为众生被业系,四圣六凡油然生。」所以我们要听,就要听这种了义之法,要依法不依人啊!所以开悟圣僧开悟以后,说出了这么庄严解脱,了义圆满的见性成佛之道。我们应该在空闲时多思惟,想想这个问题,怎么可以再散漫无事呢?这四句偈语,平时就要背起来,重复念、多参究,参久了总有见性的时候啊!所以如本将这四句开悟证果成佛的偈语再念一遍,常常去参悟,参久了就会悟入自性,最后开悟证果成佛者非你莫属啊! 「大道从来不言物,何有十界依正名, 只为众生被业系,四圣六凡油然生。」 我苦口婆心的劝大家,闲暇时要参悟本性,性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是存在。虽然不能说性是几斤重几两重,但仍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为你服务,和你擦身而过却没看见。所以你闲暇时要参悟本性,无性谁能讲话?无性谁能比手划脚?无性谁能够看?无性谁能听声音?要参究这个道理,要回光返照,照见本性,若无自性的话,谁能施为动作?若无自性时,请问是谁在吃饭?谁在讲话?心要收回来参悟本性,不要心外求法,心不要总是观看一切外在的人事物,那些和你见性都了无关系。 所以「见性法门」是要回光返照见自性,否则,你若不参悟自性,开悟本性的话,则会随业投胎转世轮回生死。因此见性之人是「无事道人」,没有见性的人事情可多了,被业所牵引东南西北、纵贯线跑来跑去,迷妄没有人生的方向,可怜度过一生,何况岁月不留人人自老。 最近我有一个机会和二、三十年不曾见面的亲戚、朋友见面,一见面大家很伤感,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郁闷心酸,说不出的人生无常,岁月不留人的感慨。看到三十年前的朋友,在印象中仍停留在他年轻时,那样的青春貌美,庄严英俊,三十年后见面已经呈现出老人的面容,稍微有皱纹了,真是感触万千哪!感伤再感伤,非常感叹和伤心。但是感叹伤心又能如何呢?真是无奈再无奈,无奈最无情哪!所以人生无常、国土危脆实在有道理。我看到三十年前的亲戚朋友,各个都渐渐呈现老人的面貌,在还未见面时,仍停顿在三十年前的印象,朋友是那么的青春貌美可爱,经过三十年岁月的洗礼再度见面,一见之下不知要哭还是要笑,一切人事物变化那么大,他的脸庞渐渐呈现出一副苦命人的脸,一副老人的脸,乍看之下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人生无常啊!在他的脸庞看出了他的人生充满着喜怒哀乐,充满了情绪化,历尽沧桑,吃尽苦楚,感触真是无量无边,真是无常,无常最无奈,无奈又能如何?要起来跳脚吗?看到三十年前的亲朋好友,内心一股冲动和感慨。三十年没见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看到三十年前的亲戚朋友难道没有感慨?没有感触吗?老人面貌了。让我联想到善导大师,他是一位开悟证果的圣僧,他告诉你:若未开悟证果,可以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所以善导大师普劝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偈颂,我一看之下觉得很亲切,北京语叫做「非常贴切」: 善导大师普劝念佛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直饶金玉满堂,岂免残衰老病;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真的感触良多,善导大师告诉你经过岁月的洗礼,无情的光阴流逝,渐渐剥夺了你的生命。二十年未见、三十年未见甚至四十年未见,你已经鸡皮鹤发,你也知道鸡皮是皱巴巴的,充满了纵横的皱纹,你看脸上已出现有横的、有直的皱纹。鹤发是指头发变白了,鹤的羽毛是雪白的,表示此人已经渐渐老了,五六十岁、六七十岁、八九十岁了,皮肤也不像年轻时那么漂亮,白里透红可爱动人了,然后老人的皮肤像鸡皮窊皱,而须发像白鹤的羽毛般的雪白了。这句话听起来非常贴切。三十年未见的亲戚一见面乍看之下惊呼:你怎么变得那么老?脸上流露出一副苦命人的模样,渐渐老了,不论你如何装饰,如何打扮都无法掩饰你一生的沧桑。他才说:「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人一老什么都不行啰!走起路来跛跛颠颠不会平稳,看看行步龙钟啊! 他又说:「直饶金玉满堂,岂免残衰老病。」纵然一辈子打拚,为了要光宗耀祖,对祖先有交代,对父母有交代,在台湾闯出一片天,在世界有一片天,国际上有一片天,你又能奈何老吗?打拚了一辈子拥有一片江山,哪怕名闻利养充满三千大千世界,黄金、钻石、玛瑙、宝玉充满整屋,你能奈何老化吗?能奈何光阴的逝去吗?能奈何无常的岁月吗?能奈何你的脸渐渐呈现出老人面貌吗?百病丛生病魔缠身?这些话是针对较忧愁,较不如意的来说。后面的二句是指较称心如意、较快乐的事,他说「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哪怕你非常快乐,哪怕是称心如意,哪怕是天下江山都是你的,无常终是到来啊! 人生无常不是佛陀申请的专利品,是世间的真相,你快乐,世间是无常;你悲哀痛苦,每天闷闷不乐,世间也无常,因为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无常终会到来啊!所以善导大师大慈大悲教大家「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好慈悲的一位大师,他说:诸位啊!诸位!不论你和我是否认识,这是所有普天之下的人都要了解的,无常终会到来。唯有不二法门,唯一的途径,你要好好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绝对错不了,最后往生净土,亲近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身边,精进修行,最后转凡入圣,开悟证果成佛就非你莫属。 就前两天,我看见多年未见的亲戚朋友,突然见面后,真是感慨无量无边啊!说不尽讲不完,他的面容在我印象中,还停顿在三十年前那么年轻,那么英俊挺拔,如今却变成老人脸了,感触非常多啊!这才让我联想到善导大师所说的这些话,将这公式套用进去,刚刚好不增不减非常贴切。再念一遍记下来,我相信你会有所感应,有所契会,相信你的感触会比我还多。可能在你心里会想:「如本法师你让我讲几句话好吗?」你一讲就说得淋漓尽致,说到骨髓里去了,非常贴切啊!确实如此,和如本法师的感触一样。三十年前的亲戚朋友突然见面,不知要哭还是要笑,变成「这样啊!」这一句「这样啊!」包含的意义很广,有的是变成老人脸,变成苦命脸,变成富贵脸,本来年轻现在变老了,变成中年人了比较成熟,总是变化多端呀!再念一次: 善导大师普劝念佛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直饶金玉满堂,岂免残衰老病;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所以如本常说,要听就听和我们修行有关系的,要用功就要依这种了义、不啰嗦,每一句话讲出来都针对我们心里的需要,和我们修行有关系的才不会浪费光阴啊!在旁边有一位开悟圣僧有话要说了:「如本法师啊!你不要顾此失彼,要有平等心,一样是圣僧,那一尊讲完了,换我讲几句话?」好啊!好事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请圣僧道出法语: 「有是如幻有,空是毕竟空, 空有俱不着,入大光明藏。」 诸位看到了吗?我们要听,就要听这个道理。要看,就要看这了义的法语。他说「有是如幻有」百分之百正确,佛陀说尽了所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说尽一切空门的道理,说尽一切有门的道理。有是如幻有,没有一切法不是如幻的有,有是因缘和合,和合的因缘全都是空幻不实的。何况空是建立在万有的一切法说空,离开万有,一切法不能存在,诸位了解吗?法者因缘法,因缘法者是无常空性,没有自性的,所以若了解「空、有」的实相是不二法时,当下俱不着,离开空并无有;离开有并无空,空和有是一体两面之说而已。 我常说拳头是空性的,空性未离开拳头,拳头当下是假相,这假相又是空性的,空有不二。所以有是如幻有,空是毕竟空,空有当下非两极化而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我们自然就不会对一切法产生执着。 「空有俱不着,入大光明藏。」说空只是道出一切法本来的面目而已,并非顽空断灭空,是教你顿断对一切法的执着,只是说出世间法的真相。空的本意就是如此,说空不是一时兴起、说着玩的、说学术化的,空是一切法的本来面目,当了解诸法是空性后,自然不会对法执着,若不执着,你的心就会慢慢净化,不会爱染,不会留恋,渐渐入大光明藏,自性解脱,佛性显露了,入大光明藏见性的时候了,空有俱不着。 所以龙树菩萨才说:「破二不着一。」我们不执着空,也不执着有,空有都不执着,渐渐进入大光明藏。二就是指「空、有」这两个法门,说空不执着;说有也不执着,难道还有一个可得、不二法门可得、实相可得吗?实相不可得,不二法门不可得,中道也不可得。得那种不可得的东西,得那种住无所住的东西,那种看不到、听不到的深深意境,不可思议的佛性,这才是大得特得啊!空有俱不着啊!入大光明藏,这样才有见性可言。 你不用因缘观去透视一切万法,就不能了解诸法的本来面目,这让我联想到【大智度论】龙树菩萨他老人家也有话要讲了。 【大智度论】云:「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 他说「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不论法便罢,法者因缘法,离开因缘一切法不能诞生。所以如来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千言万语,正说反说,都说因缘法,离开因缘法一切法不可得。所以论法者,法者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一切法,法法皆空,没有一法不空的,不空不是诸法本来面目,不空不是因缘法,凡所有法皆是因缘法,因缘法者没有一法是不空的,这才是讲入佛法了。 「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这是加重语气,是肯定的话。若说这个法不是空性,这样很抱歉,不从因缘有。因为论法,法法皆是因缘法,既然此法不空,不是无常的,不是因缘法,说它不空的话,可见不是因缘所生。不论色法是因缘和合,乃至构成起心动念的法,这些看不见的精神界,唯心的东西也是因缘和合,构成缘起。既然构成缘起,缘起的一切法全都是空幻不实,当下是空性的。 而龙树菩萨这些话,说出了佛陀讲经四十九年的精髓。所以如本说:「因缘法就是佛法的大本营,法法皆是因缘法。」离开因缘法并无佛法,在这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说一切法是因缘法,纵然他方无量世界以外还有一法的存在,那个法也是因缘法,因为离开因缘法并无佛法,法者皆是因缘所生。所以世间找不到一样东西,说此物不是因缘和合,若不是因缘法,是找不到的。 你说这间房屋,房屋也是因缘所生啊!日光灯也是因缘所生,这些庄严的花朵也是因缘所生,我的身体也是因缘和合的,地球也是地水火风所和合,他方世界的日月星也是因缘和合的。所以不论法便罢,法者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一切法,法法皆空,法法皆是假有的,即空、即假、即中是诸法的本来面目。如本说得如此深刻,你想开悟要经过这一关。现在再念一次【大智度论】这句话: 【大智度论】云:「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 好庄严啊!过去所有诸佛示现人间讲经说法度众生,令众生转凡入圣,令众生开悟证果,都要说诸法空性,未来一切诸佛要令众生转凡入圣关键所在,必然要说诸法空性,因为诸法空性是一切法的本来面目。同时十方三世所有诸佛也是要经过空性的洗礼,才有办法入大光明藏,见到佛性。 所以论空不要观念硬邦邦,以为是顽空、断灭空,别误会了,越空越有,空是讲出一切法的本来面目,无自性,无自性不是否认佛性的存在,不要变成了外道,那样就成为可怜愍者,诸佛菩萨会对你摇头说无药可救了。这样并不能了解「空」的真正意义了,越空越有,空掉一切无明烦恼,其本质是空性的,不是意味没有佛性了。空是一切起心动念当下无我,在无我的当下顿断无明烦恼,这样诸位了解吗?越空越有;不空就不有。说到这里,我们来印证「空」就是转凡入圣成佛必然经过的阶段。【大般若经】释迦佛陀这么说: 【大般若经】云:「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住十方界,为诸有情宣说正法,无不用此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佛眼。」 庄严吗?比什么都庄严啊!可贵吗?比世间一切财物更可贵。所以他告诉你:「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在十方世界为众生讲经说法,除非不论正法、不度众生就无话说,若要度众生没有不说诸法空性的。所以世间法空性,出世间法何曾不是空性;凡夫法是空性,圣人法何曾不是空性。 「无不用此本性空」因为本性空当下就是诸佛之眼,正法眼藏。所以本性空就是佛眼、是如来正法,你欲成佛要经过证悟空性,甚至你成佛以后,为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讲经说法、弘法布教,必然要说出诸法本来面目,诸法空性,本性空是诸佛之眼。再念一遍: 【大般若经】云:「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住十方界,为诸有情宣说正法,无不用此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佛眼。」 所以我们要听要看就要看了义之法,欲证入圣人之位,要依此了义之法去下功夫。说到这里,我再引用【大般若经】佛陀又说话了: 【大般若经】云:「诸佛出世,皆说本性空义,化导有情,要闻佛说本性空义,乃入圣道得圣道果;离本性空,无别方便。」 释迦佛陀说「诸佛」,当然不只一尊佛,最少要二尊、三尊以上才叫做诸佛,诸佛就是指所有的佛。佛陀来人间度化众生,都说本性空义,法法皆空,所以一切法不空无道无果,佛陀才说若没有见空,此人无法转凡入圣,若不悟空无法远离三界,未证得空不能出离六道,没有证入空性的道理,想要成佛遥遥无期啊!所以说十方诸佛来人间,都说本性空义。 何谓本性?是指一切法的本来之性。本来面目,以本性空来化导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超凡入圣,得圣道果。所以你要听佛陀讲经说法,就要听佛陀讲本性空义哦!如果有佛来人间说一切法不空,这尊佛是冒牌的;说一切法是实有,这尊佛有可能是魔化身的;说一切法都是永恒不变的,这尊佛可能是天魔外道,化作佛陀的形相来讲经说法。任你怎么听都无法开悟证果,怎么修都无法入圣人之流,永远停顿在天魔外道的思想里。 所以你要听佛陀讲经说法,就要听本性空义,因为本性空义,是入圣道、证圣道果之根本,他又说离本性空义,无别方便。所以,说空是方便,说空能令众生悟入本来面目,如果你离开诸法本来空性,想要开悟证果,没有其他的方便法门了。 释迦佛陀来世间讲经说法,都是说诸法空性的道理,哪怕无量世界的他方佛讲经说法,要令众生达到转凡入圣,他必然也要讲诸法空性的道理。因为诸法空性是诸法本来的面目,诸法的实相,既然如此,十方三世诸佛皆以悟空来成就佛道,不论是你老人家乃至如本也一样,以后要成佛必然要经过空的洗礼,也就是证悟诸法空性的道理,才能达到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来无去实相中道的境界。 总而言之,开悟证果后你要怎么修都可以,但你既然想开悟证果就先要悟空证空,所以【大般若经】的精华,它的精髓、核心,如本把它抄下来,让你我大家可以分享,要开悟证果这是必经的过程。再念一遍: 【大般若经】云:「诸佛出世,皆说本性空义,化导有情,要闻佛说本性空义,乃入圣道得圣道果,离本性空,无别方便。」 我出家前心里总是存在些无明、不了解、不清楚,但看到这些经文马上恍然大悟,证入空性,当下就悟入。以后出家遇到境界便能四两拨千斤,修行不费吹灰之力,悟诸法的空性,悟诸法无我,悟诸法无自性。我们修行就能轻轻松松,不用搞得满身大汗、汗流浃背,像吃冰淇淋一样轻松自在,修行不费吹灰之力啊!要悟诸法本性空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