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动静皆自在


 2024/8/24    下载DOC文档    

动静皆自在 
 
圣严法师著
 
 
目录 
自序 
禅的修行与证悟 
禅学与正信之佛教 
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 
禅与精神健康 
禅与现代生活 
禅与心灵环保 
禅修与环保生活 
宗教.禅.佛法与邪魔 
无我与真我 
妄念不起.万缘不拒 
妄念.杂念与正念 
明心见性 
谈心 
平常心 
心如日轮在虚空 
零缺点 
从有到无.从无到有 
共修的力量与共修的功能 
平常人的禅 
禅修之道 
 
 
 
 
自序
 
  中国禅宗的修行,是最人性化的。
 
  中国禅宗的观念,是最人间化的。
 
  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是最人格化的。
 
  中国禅宗的风格,是最平易近人的。
 
  中国禅宗史上的许多祖师,都以为平常日用即禅。不论出家在家,若能将禅宗的观念和方法,用之于日常生活,纵然处身于万丈的红尘之中,也会体验到安定洒脱又活泼自然的人生境界。
 
  中国的禅宗,不是宗教的信仰,不是哲学的理论,更不是神奇古怪的法术;乃是生活的智慧、身心的修养、开发精神领域的指导原则、影响环境净化的不二法门。
 
  中国正统的禅宗修行,不以神迹显灵作号召、不以身心的异象为着眼、不以急功好利作目标,乃以平实的人生为基础、少烦少恼为宗旨,轻松自在过生活。对于过去,无怨无悔;对于未来,积极准备;对于现在,步步踏实,这些便是修 习中国正统禅法的好处。
 
  二十多年以来,我写禅、讲禅、教禅,主要是为了修学禅法、实用禅法,固然利益了不少的弟子、学生、读者、听众,获益最多的,应该是我自己。所以年届古稀,依旧乐此不倦,而且越来越觉得自己获得的太多,付出的不多,所以对三宝感恩,也对成就我的师友大众感谢。又由于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所知所学所能极其有限,佛法的大海深广无底无边,所以不敢师心自用,自以为是的大言不惭。虽然我以现代的语言文字,将禅法介绍给现代人来应用,但是我的观点,必定不敢离开佛言祖语的源头依据。不像一般野狐禅客,动辄超佛越祖,满口狂语,连篇诃骂,俨然古佛再世,那不仅使禅宗蒙尘,也让众生受害。
 
  本书是由法鼓文化的编辑群策画集成,是就我自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八年之间,发表于《人生》及《法鼓》两份月刊的文章中,将跟禅及禅修指导有关的各篇筛选出来。其中大部分的篇章,在刊出之前,曾经我的修润,也有不少篇章,因我抽不出时间,弟子们就将录音带上的原味抄录成稿,刊了出来,未免过于粗疏,而且文义不清,讲出时的现场听众不致误会,阅读时可能引生错乱,故于出版成册之前,亲自做了补救的工作。
 
  关于禅修系列的书,英文的我已出版九种,其中数种已被译成十来种欧亚语文,在世界各地流通,而仅两种译成了中文。禅修系列的中文著作,也已出版了十种,其中仅有一种译成了英文。并不是因为我在东西方所传的禅法有何差异,乃由于用中英两种语文,同时不断地出版新书,就无暇再去做交互翻译出版的工作了。
 
  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迄今我的各类著作,已出版了六十多种,禅系列的诸书,不仅畅销,而且常销。我的英文禅修指导诸书,原先是由我们纽约的法鼓出版社(Dharma Drum Publications)发行,今(一九九八年)起,已有ShambhalaPublications,以及Double day Publications等著名出版公司,主动要求出版我的禅修书籍。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自序于纽约东初禅寺
 
 
 
禅的修行与证悟
 
  一、禅是什么?
  
  「禅」究竟是什么呢?事实上,「禅」是不着语言、不立文字的,能够用语言文字来解说的,就不是禅。若真要说禅的话,我一站上台就应该立即下台的。因为「禅」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一经书写或口说即成废话。
  
  然而我却不得不说,因为禅门有个「以指标月」的譬喻:对于一个从来不知月亮为何物的人,在苍茫的星空中,不知那一个叫作月亮,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认识月亮的人,用手指着月亮说:「那就是月亮!」。
  
  所以,语言、文字只是个标示工具,真正的「禅」是要靠自己去体会的。
  
  如果说此刻我是手指,那么,请问诸位:月亮在何处呢?
  
  「无处不在。」(听众回答)
  
  「该打!」(作者回答)
  
  「第三十层楼。」(听众回答)
  
  「这个答案也不对,因为动念即乖,开口就错!」(作者回答)
  
  二、禅学的基本概念
  
  (一)「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楞伽经》
  
  上一句话是说,佛所说的法是告诉我们,一切以心为根本,句句都是从清净的心性中流露出来的;语言是虚假的,唯有心性才是真实不变的。
  
  下句指出,欲达开悟见性的境界,应以「无门」为入门的方法,所谓「无门」是指没有特定门路的意思;如同有些学校并没有特定的大门,要走入校园内,四通八达,并不一定得要通过某个特殊的大门一样。
  
  宋代有一本慧海禅师编集的公案书就叫《无门关》,里面记载的都是以无门为入门,因而开悟的故事,有兴趣的人,可以去参阅。
  
  (二)「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六祖坛经》
  
  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门路,但是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即是:对内需胸无成见,不得执着,对外不能有任何的分别心。这种情形叫作「无念」。
  
  无念并不是没有念头,而是这个「心」,内不受自我所束缚,外不被环境而动摇。以此为基准,就能够找到一个修行的门路了。
  
  (三)「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六祖坛经》
  
  禅学与世间一般的学问不太一样。一般的学问乃至哲学,是要靠自己的思考,以及知识经验的累积而成。「禅」却是要在放下内在及外在的一切知见之后,才能激出无漏的真实智慧,那即是开悟。
  
  所以有人主张,最笨、最懒于做学问的人,应该来学禅,因为禅宗既不需要世智辩聪,同时也不要求博学强记。
  
  但是相反的,也有人认为只有聪明利根的人,才够资格问津禅学。因为有大智慧的人,可以随时吸收,随时放下,因而得以日新又新。这样的人,才可能开悟。
  
  (四)「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六祖坛经》一般求道学法的人,总以为「道」或「法」是实有之物,因此,不断向外寻求,不是向佛求,就是向师求。但是禅宗却要人打破这种观念上的牢笼,直指本心,禅宗认为心外别无一法。
  
  (五)「离性别无佛」、「见性成佛」-《六祖坛经》
  
  中国的禅宗特别重视开悟见性,然而「自性」是什么呢?六祖惠能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又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指出佛与凡夫的不同,只在前者悟,而后者迷罢了。如果能够到达「无念、无忆、无着、内外不住,来去自由」的境界,即是「见性成佛」。
  
  三、禅宗如何修行?
  
  (一)静坐不是禅,枯坐也不会开悟
  
  释迦牟尼佛在证悟之前,曾于雪山下坐了六年,而达摩祖师初入中国之时,也曾在嵩山面壁九年,由此可见打坐的重要性;因此,中国初期的禅师们,都仍沿用印度的传统方式,特别偏重禅坐的工夫。这种情形一直沿袭到惠能大师,尤其是南岳怀让禅师时,才出现了一番变革,那就是重悟不重定。
  
  有一个公案便是个中代表,当年马祖道一禅师在南岳怀让座下的时候,十分用功,整天都在蒲团上打坐。但是怀让看在眼里却颇不以为然,于是捡起一块砖头,到马祖面前用力的在石头上磨起来;由于声音很大,惊扰了正在打坐的马祖,开口问说:「和尚磨砖作什么?」
  
  南岳说:「磨来作镜子啊!」
  
  马祖失笑说:「砖头怎么可能磨成镜子!」
  
  南岳反问:「磨砖不能作镜,打坐又岂能成佛!」
  
  马祖听了这些话,当下便开悟了。
  
  开悟在于放下自我执着,打坐只是身体不动,如果内心思绪汹涌如波涛起伏,或如躲在黑山鬼窟,无所事事,坐得再久,也是白费工夫。
  
  (二)静坐时能觉察心中有烦恼,便是修行
  
  《圆觉经》中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但也切忌抗拒烦恼,希企开悟,否则,喜静厌闹,欣净拒染,便不能悟。
  
  (三)平常生活即是禅的修行
  
  禅宗有一个故事说到,有一天有位僧人向赵州请法而问:「学人迷昧,乞师指示。」
  
  州云:「吃粥也未?」
  
  僧答:「吃粥也。」
  
  州云:「洗?;去。」
  
  这也就是说,该吃粥时去吃粥,吃完了粥应洗?,该如何就如何,便是佛法。
  
  许多发心学佛的人,常误以为,只有在佛前上香、礼拜、诵经,或是到深山古洞去闭关打坐才是修行,殊不知生活就是修行。禅宗主张应该将修行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日常一举一动的每一个念头,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管是行、住、坐、卧、吃饭、穿衣、待人接物都是修行。
  
  所以,有一次有源律师向大珠慧海禅师请教:「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慧海禅师答说:「用功。」
  
  又问:「如何用功?」
  
  禅师云:「饥来吃饭困来眠。」
  
  有源律师问:「一切人总如同师用功否?」
  
  慧海云:「不同。」
  
  曰:「何故不同?」
  
  慧海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可知,心无杂念妄想,不打坐也是修行,心有杂念妄想,打坐也不能开悟。
  
  (四)执着修行便不是真修行,不注意修行更不是真修行
  
  现在我们再回到「磨砖不能作镜」的公案上。马祖知道执着于形式上的修行没有用,因而开悟。那么,是否便意味着,不曾练过打坐,或从来不注意修行,也一样可以开悟?当然是不可能的!
  
  许多年轻气盛的人,往往以为:「成佛也不过如此,开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对我而言,开不开悟,没有什么不同!」然而一旦困境现前,烦恼缠绕时,就不免于挣扎之苦了。
  
  (五)经常保持一直心和平常心,便是修行
  
  《维摩经》中有两句话:「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所谓直心,就是平常心,也就是完全没有主观的分别和执着,但有超越主客观的清净心,那就是有大智慧的人。经常保持直心,当下就是在清净的佛国里。不过要有这种工夫颇不容易,所以,需要不停地练习。
  
  有些人会自以为他们的心,已经不具任何主观意识,也不带半点分别执着,其实这很可能是自欺欺人。因为凡是没有大彻悟的人,都还有我执未消融,自然会有人、我之别,乃至不免于内在感情的冲动。
  
  (六)清清楚楚的不思善、不思恶,便是修行,便是开悟
  
  远在四祖道信的时候,他就曾提出如下的看法:「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他认为不用任何方法,不须行善去恶,该怎么就怎么,不作主观的分别,当下就是佛性的显现。
  
  又《六祖坛经》里也有一段有趣的公案:当初六祖惠能为了避开夺法争衣的纠缠,向南潜逃,却被惠明追到。六祖于是对有意夺他衣?的惠明说:「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便于言下有悟。
  
  (七)参话头,坐疑情,破疑团时即为开悟
  
  我有个学生是澳洲人,他经过长达八年的修行,功力已达某种程度,可以连续打坐数小时而不起座。他自以为已入无我之境,因此十分自得且执着。直到有一天看到我所写的书,才惊觉原来他对自我的执着仍然牢不可破。因此,特地到台湾,跟我打了一次禅七,我教他用参公案的方法来淡化自我;七天下来,他觉得自我的意识果然比较淡了。
  
  所谓参话头、参公案,就是用紧迫盯人的工夫,把参禅人的心逼得进退无路,而又非走不可;无开口处,却又不得不开口。所以,参公案就是叫人生起大疑情,把妄想杂念,通通逼进死巷,继之一网成擒,兜底捣成粉身碎骨,便是悟境现前了。
  
  四、禅宗如何开悟?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禅宗的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请法云:「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云:「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慧可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遍寻不见心,便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
  
  诸位也可以参一参这种安心之法,先把身体坐直,轻轻靠着椅背,将全身肌肉放松,脸部放松,眼球放松,头脑也跟着放松。
  
  然后注意你的心在想什么?能否不想?不想的时候,你的心在那里?正在做什么?是不是还有一个「心」呢?如果没有了心,不就成了死人;若还有心,便是妄念。
  
  无心不是死亡,有心不是妄念,不生亦不灭,才是安心。如果大家全都同慧可一样,觅取不宁的妄想心而了不可得,那就是开悟了。尽管这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经由不断的练习,人人都可能从分别执着的不宁心,逐渐到达没有分别执着的无心。
  
  (二)心无所住便开悟
  
  中国禅宗史上最重要的一位祖师,是第六祖惠能大师,他是听到《金刚经》里的两句话而豁然开悟的。这两句话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说心已经没有了分别和执着,但仍有其随缘度化的作用。
  
  惠能了悟一切万法不离清净的自性,未悟时以万法为烦恼的渊薮,悟后则以万法为行道的工具。
  
  (三)心无所求便开悟
  
  大珠慧海禅师求见马祖道一时,马祖问他:「从何处来?」
  
  答说:「越州大云寺来。」
  
  「来此拟须何事?」
  
  「来求佛法。」
  
  马祖说:「自家宝藏不顾,拋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
  
  慧海作礼又问:「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
  
  马祖说:「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于言下自识本心。
  
  (四)不污染即开悟
  
  南岳怀让参六祖经八载,忽然有悟,乃白祖曰:「某甲有个会处。」
  
  祖曰:「作么生?」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祖问:「还假修证否?」
  
  曰:「修证则不无,污染则不得。」
  
  祖曰:「祇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
  
  在禅门中,类似的公案很多,有的须经过长期的苦修,仍是不得力,却往往在不经意的剎那,因为听到一句毫不相干的话,或是见到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动作,突然开悟了。所以,击竹、渡水、看花,都可以开悟,闻雷鸣、受喝斥,乃至闻青蛙入水声,都可以悟道。
  
  例如:古代有一位灵云禅师,是见到桃花怒放而开悟的,另有一位禅师是在扫地之际,听到,飞石击竿的声音悟道。至于我的师祖虚云老和尚则是在接热开水之际,因茶杯摔落地而觉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也有一位禅师在经过多年的修行还没有见性,一天清晨,在起床的时候,不小心让鼻头撞到了门框,因为突如其来的剧痛,使他不觉失声大叫说:「哇!原来鼻子是向下长的!」当下,他开悟了。
  
  五、禅宗的棒喝功能
  
  (一)德山棒打新罗僧
  
  有一个新罗僧渡海到中国,依止德山禅师座下。德山一见到他就说:「今天不许发问!」这个韩国和尚就趋前下拜。
  
  结果德山说:「赏他三十棒。」
  
  新罗僧急急抗辩:「我并未出声啊!」
  
  德山喝说:「你未离开新罗之前,就该先吃三十棒了!」
  
  这位新罗僧在挨了三十棒后,究竟开悟了没有,书上没有记载。假如他因此开悟,尽管挨了三十棒,其实还是很划算的。打的功能是在于逼得参禅者的攀缘妄想心,没有躲避处,结果就能帮助你的悟境现前。
  
  (二)云门文偃参睦州道明禅师
  
  道明禅师一见云门便把门关起来。云门扣门。睦州问说:「是谁?来作什么?」
  
  云门说:「有事理不明白,请师开示。」
  
  睦州开了门,见是云门,便又「呼」的一声,将门关上,云门于是不断扣门。
  
  一直到第三日,睦州又开了门,云门赶紧夺门而入,一只脚跨进房里,这个时候,书上记说:「睦州遂掩门,损师一足,师忍痛作声,忽然大悟。」
  
  虽然打断了一只脚,但是因而得以大彻大悟,一点也不冤枉。
  
  不过大家不必害怕,上述情形只是特例中的特例,不是工夫到了家,也还用不上这个方法。禅师更不会随便动手揍人,否则的话,禅堂岂不成了疯人院,那里还是修行的地方?
  
  (三)临济三问三遭打
  
  临济义玄往参黄檗希运,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话声未了,棒子便落在身上,他问了三次,挨打三次。于是告别黄檗禅师,临走前,黄檗指示他去参访马祖的嫡法孙大愚禅师。
  
  义玄向大愚禅师细述三问三遭打的经过。
  
  大愚听了说:「黄檗怎么老婆,为汝得彻困,犹觅意在!」
  
  义玄听了大悟,便向大愚肋下打一拳。大愚说:「汝师黄檗,非干我事。」
  
  义玄回到黄檗处,被问:「何回太速?」
  
  义玄说:「只为老婆心切!」
  
  黄檗云:「这大愚老汉,待见与打一顿。」
  
  义玄说:「说什么待见,即今便打。」遂鼓黄檗一掌,黄檗哈哈大笑。
  
  (四)临济遇着便打
  
  临济义玄的宗风,是能活用禅机,棒喝并行。在《天圣广灯录》卷一○里有如下的记载:
  
  一僧来见,师举拂子,僧礼拜,师便打。
  
  一僧来见,师举拂,僧不顾,师亦打。
  
  一僧来参,师举拂,僧曰:「谢和尚见示!」师亦打。
  
  此皆以这些人的心中有物有碍,所以遇着义玄禅师,便是遭打。
  
  六、结语
  
  今天,我在这里放了一把「星星之火」,待它燎原后,再让高明者来「救火」。谢谢贵校的邀请,谢谢Zysk教授的安排,谢谢诸位老师及同学们的出席指教,并为大家祝福。(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讲于美国纽约大学,游果育整理)
 
 
 
禅学与正信之佛教
  
  一、禅即是佛教
  
  佛教的产生,起源自禅修,故有「从禅出教」及「藉教悟宗」两种说法。(一)从禅出教:一般人均存有错误观念,以为修禅是专为禅宗而设的法门,只有禅宗才需要禅修。实际上,原始佛教和佛教理论的出现,都是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透过修行禅定而创立。直至后期,历代祖师们亦同样经历着深厚的禅修基础和体验,实证实修,新的见地不断涌现,才分支出各种宗派的理论和修行方法。
  
  因此,禅便是佛教,禅修亦非禅宗专有的法门。(二)藉教悟宗:藉教悟宗是指依据教义理论指引的方法、观念而修行、开悟;如果缺乏方法和理论,修行便显得无从着力。
  
  佛陀在成佛以前,曾经体验诸多的修行方法而致开悟,之后则继续在当时的印度说法。佛陀曾说过,在有佛法的时期,没有人能够不依据佛教的教理和修行便能开悟。因此,如果有人主张不需依据佛法也能开悟,并且自称是佛教徒,甚至吹嘘自己已经开悟成佛,这都不是真正的佛教徒或佛教,只能称为附佛法外道。真正的佛教徒,必定以佛经、佛教的观念及方法,作为标准和修行。
  
  二、佛教的基本原则
  
  某些宗教名义上宣扬佛教,但偏离佛教的原则和理念,这是其他宗教自己的理论而非佛教。同时,如果只空谈佛法,研究佛经、引用佛经却缺乏实际禅修的基础和体验,则是在数他家宝。
  
  至于如何分辨是否合乎佛法原则,可用「三法印」来印证,「三法印」分别是:(一)诸行无常:一切心理的行为都在不停的变动。(二)诸法无我:是指一切的生理、物理、自然、社会等现象及至心理现象,均没有不变的自我存在。(三)涅槃寂静:「涅槃」是不动、空的意思,也是宇宙人生的根本。「空」是指一切现象皆由于因缘的不同在不断变化,在变迁不已的当中,唯有「空」永恒不变。所以,「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静止不动。
  
  佛法的基本,必须合乎「三法印」的原则;实践修行,则应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方针。
  
  「戒」是生活的规范,作用是保护身心不受污染;能够持戒清净,便不易落入魔障;从持「戒」达到内心安「定」而产生「慧」。
  
  由于禅宗是以心为本,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因此真正的禅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文字表达。但是,禅仍然需要以文字来指导修行,就如同以手指指月,手指虽非月亮,但能让我们循着它看见月亮;只有明心见性,真正开悟的人才能完全不需要文字。
  
  三、正统的伟大宗教
  
  一个正统的宗教,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历史悠久的背景:有史以来,地球上有不少的宗教产生及灭亡,其中许多宗教只局限于某一个区域或某个时间,幻起幻灭,不能源远流长。也有些宗教只是随创始人而兴起,当创始人过世后,其宗教亦告没落消失,经不起时间及空间的考验。凡此种种,皆不能称为伟大的宗教。(二)历久常新的教理:所有的教义及方法,随着时间的增长,无论在任何时刻,仍能不断产生新的观念及方法,而不违背基本的原则。(三)适时适地的道德:伟大的宗教,必须不论处于任何时间、地点,均能合乎当时、当地的道德标准。
  
  健康的宗教精神还应包括人间性、关怀性、理智性和超越性。人间性、关怀性、理智性是属于人间层次;宗教层次则再加上超越性,也就是包容而不执着。
  
  四、什么是正信的佛教?
  
  (一)不是世俗化,但是人间化:人与人之间,彼此互相真诚关怀,但不会情绪化和涉入私人感情的恩怨是非。(二)不是鬼神教,但有人天教:承认和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不依赖鬼神。知道人死后能生天界,但不以生天为依归。无论在人间或天上,均须合乎相当的道德标准。(三)不是厌世的,但是出世的:无限制地对社会付出关怀、贡献,但不期待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回馈。(四)不是恋世的,但是入世的: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人,参与社会世间的一切,但不贪恋执着。
  
  世间、出世间、入世、化世、救世的层次,也就是人间、天神、阿罗汉、菩萨和佛五个层次。
  
  人间是从做人的基础开始,履行应尽的义务,合乎人间的道德标准;如果一切贡献和付出超越于人的层次,便可得生天界的果报;阿罗汉虽然付出对于社会的关怀,但是从不寄望自己的成就有所报酬或回馈,并且也不执着、留恋这世间,因此证入涅槃,从此不再生于人间,称为出世。
  
  菩萨由于慈悲的愿心,发愿生生世世在人间帮助、关怀一切众生,因此并不以小乘的涅槃为依归;直至慈悲与智慧修行圆满,也就是菩萨道的完成,便成佛道。
  
  因此,要发愿成佛,首先要尽人的义务,把做人的本分做好,从人间的层次顺次提升;否则,人间的责任尚未完成却终日指望生天或成佛,那是不切实际。
  
  由此可知,行菩萨道的开始,是以尽人的责任为目标。因此,菩萨会以种种不同的身分示现;而且菩萨是入世的而不恋世,所以他们只管承担责任,不断努力提供世间所有人的便利和度脱各种苦难,不在乎一切权利和物质的享受。当然,如果是实至名归,必须要接受的,接受了亦无妨,例如今天我被安排在这高位置上,是因为演讲的需要,而我本人却并非为了追求这个位置而来演讲的。
  
  佛与菩萨都是从帮助众生而成的,没有众生,所有菩萨终不能成佛,因此,行菩萨道的人会对被他帮助的人心存感激,感谢被帮助的人成就自己的修行。假如一个家庭,其中一位成员发菩提心,修行菩萨道,这个家庭必然很有福报。
  
  五、佛教的禅修方法及目的
  
  许多慢性病,都是由于生活压力和精神紧张所引起,透过禅修,能令身心放松、平衡和促进健康。简单的禅修方法为:(一)放松身心:采取自然舒适的坐姿,身体放松,双手垂下放大腿上,脚部平放地上。闭上眼睛,眼球不要用力,身体靠往椅背。让脸部肌肉放松,然后,慢慢往下移,放松肩膀、双手、大腿,最后是小腹,以至身体全部放松。心中不存任何念头,轻轻注意呼吸,但不刻意控制呼吸,只是享受这种很舒畅的感觉。(二)统一身心:当身体的感觉不再构成内心的负担,只是知道身体的存在,但不在乎身体所引起的反应;对于周围环境感到很亲切、和谐,如同与整个宇宙合而为一。这时候,自我中心仍然存在,唯有进一步放下身心,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三)放下身心:放下并非放弃,身体、念头依然存在,正常运作,只是不再执着自我中心。这是从修行的经验上,逐步渐修而进入无我的境界,与观念上的无我不大相同。现代人往往追求速成效果,希望能从知识及观念上的认知,达到顿悟、开悟。其实,在观念上认识「无我」,只能有助于经验上实证「无我」,但无法代替修行者达到开悟的境界。因此如果要实证佛法,必得要经过修行,否则,仅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正确的修行态度与观念应该是重视内心的自在,但是,现今社会上依然有很多人,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是着迷于神通本领。
  
  曾经有一位喇嘛,希望到西方国家弘法,他的师父劝告他要先修行神通力以便接引信众,弘法较为方便。于是,他夜以继日努力,终于练就了一种「神通」本领,可以帮人把遗失的物件寻回,原意是以此作为弘法方便的工具;不料很多人纷纷慕名而至,目的只是为了从他施展的神通当中获得个人的好处,而非为了听闻佛法,这就是本末倒置了。(一九九五年四月三十日,讲于佛州Tampa南佛大学USF管理学系,李果嵩整理)
 
 
 
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
  
  一、佛法、佛教、佛学
  
  佛法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所说的,包括成佛的观念、成佛的目的,以及如何成佛的方法。
  
  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后,把自己的经验和自己所发现的宇宙人生道理告诉别人,这些人后来就成为他的弟子,而这些弟子们渐渐形成了一个团体,这就是佛教形成的过程;因此,佛教就宗教的形式来说,包括了信仰的成员、团体的制度,以及团体成员所做的事情。
  
  为什么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佛教还能够继续在我们人间流传那么久?甚至流行于全世界各地?因为它具备了三个条件:1.有一个人格非常健全的教主释迦牟尼佛;2.有相当高深的理论基础和教理;3.有高度道德标准的信徒所组成的团体。也就是说,因为佛教具备教主、教理、教团这三个要素,所以才能够成为一个可大可久的宗教。
  
  佛学就是对于佛法、佛教的内容,以及它的教徒、教理、教团的哲学思想、行为现象及其历史文化的各种研究。佛学有点类似西方的「神学」,凡是研究西方基督教理论的学问,都属于哲学的范围;因此,佛学也可说是以研究佛教为主的哲学。不过,现在佛学探讨的领域越来越广,凡是研究佛教的学问都可以叫作佛学。
  
  佛法、佛教和佛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否则,佛教就不能成为一个可大可久、世界性的伟大宗教。从历史来看,凡是对于世界有贡献的佛教徒,他一定不仅仅是位宗教家,同时也是一位学问家、一位大修行人及社会工作者。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还能受到广大世界的欢迎和重视。
  
  二、禅与净土都是整体的佛法
  
  禅,在印度就是禅定,在中国才形成禅宗。其实不管佛教的那一宗、那一派,禅定都是共同修行的项目,凡是能够使心清净及安静且生出智慧的,那就是禅。
  
  净土则是佛教对这个世界教化的理想境界。以宗教的信仰来说,除了我们人间的净土之外,还有天上的净土和佛国的净土;而在佛国的净土之中,也有许多不同的佛及不同的净土。净土的共同性是没有犯罪的行为,也没有烦恼的现象。至于另一种自心净土,则是在各人内心的体验。
  
  我在美国南方弘法时,曾经有一位怀抱移民美梦的旅馆老板告诉我,他经营这个旅馆非常辛苦。我说那是很正常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辛苦的地方;老板娘则很感叹地说,美国和其他地方一样,也是一个娑婆世界,一样非常的辛苦。
  
  那么,在佛国净土是不是也很辛苦呢?不会的!因为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必以工作去换取。在净土中只有精神体而没有肉体,所以很多因肉体才有的问题都会消失。不过这种净土的景况,当信仰非常坚定,并且有工夫把心安定下来的时候,在我们人间也可以体会得到。
  
  三、禅与净土都是佛学
  
  禅宗和净土宗都是以佛法为根据,而且都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却各有不同的理论和修行方法,很多人都在研究,所以也算是一种佛学。
  
  经常有人在介绍我的时候,都会提到我有一个博士学位。但是也有人批评说:「做个和尚那里需要博士学位!」或是说:「那里需要那么多学问啊!」其实,不但在今天或是在历史上,凡是很有贡献的出家人,多半都有很好的学问。如果我没有学问,或许今天我就没有办法对诸位知识分子做这样的演讲。
  
  也有很多人认为禅宗不立文字,所以不需要学问,而且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就是个不识字的人,其实,这未必是事实。因为《六祖坛经》中就引用了至少五、六种以上的佛经;由此可知六祖虽然不是一位学问家,但他对佛教的经论却是懂得很多。事实上,虽然禅宗不立文字,但在中国的八大宗派之中,禅宗留下的文字著述最多,这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另外,也有人说:「既然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西方,净土宗也就不需要有什么学问,一句阿弥陀佛,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这些都是懒人讲的懒话。净土宗的很多大德,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修行人,都留下了许多的文字,引经据典说明净土是非常重要、非常可靠的修行方法;净土宗的经典,甚至有很多是需要对照梵文才能够理解的。因此,净土宗也有很高深的学问。
  
  我是一个研究佛学的文学博士,对佛学各宗派不敢说全懂,不过我也出版了一册《念佛生净土》,欢迎诸位参考。
  
  四、禅的修行方法
  
  禅的修行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用「五停心观」,让我们的心先安定下来,进而达到解脱的目的。
  
  第二类是用中国禅宗「参话头」的方法,把我们的妄想心全部粉碎,在去掉自我中心后,智慧就会显现出来,这便是开悟。
  
  不论是用那一种,禅的修行方法,首先要让身体、头脑和心情放松,然后才能够安定下来。我常常教人简易的放松方法,就是注意自己的呼吸,在紧张的时候、有烦恼的时候都可以因此得到纾解。这一简单的方法在平常的生活中已是够用的,但是如果要继续深入,则要请老师另外指导。
  
  五、净土的修行方法
  
  净土念佛而独立成宗,是只有中国和日本才有的;它重视信仰、发愿以及修行;修行的方法又分两种:一种是专心念佛,一种是要修发菩提心等三种清净的福业。
  
  信,是信阿弥陀佛发的愿,即任何人相信且发愿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就能够去。修行的方法,就是要专心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听你自己在念佛的名号,让你的心不断专注在佛的洪名圣号上,这和禅宗看呼吸的方法是类似的。
  
  但是除了念佛以外,自己在这个世界身、口、意的行为也要清净,还要修三福净业,否则仍然是不能去净土的。当然,如果修行不足,光靠愿生,即使因为佛的慈悲而勉强去了西方净土,还是不能立即面见阿弥陀佛。
  
  很多人以为,修净土法门只要念佛就够;事实上,还要做很多慈善事业。而且佛教的精神就是要学佛和成佛,如果要学佛,就要先从菩萨做起。菩萨的精神就是不为自己享福,只是帮助众生离苦。因此,为求生净土,首先就要发起这种利他的菩提心。也就是说,先要尽力照顾人间,同时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比较可靠。
  
  过去,欧美西方人士愿意接受禅的修行方法和观念,但是很不容易接受净土宗,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似佛国净土的基督教天国思想和信仰;可是依我所解释的净土思想,相信西方人士也可以接受的。因为念佛可以使心安静下来,使身体减少痛苦,进而生出智慧;有了智慧便能消融烦恼、排除困难、解决矛盾冲突。所以,念佛虽然能生西方,但不一定为了生西方才需要念佛。
  
  曾经有一位婆婆老嫌媳妇不孝顺,常常数落儿子和媳妇的不是;她的媳妇听了很烦,所以也常常诉说婆婆的不领情以及顽固,甚至想要把婆婆请出去,让她一个人自己住。结果,她们两个人一前一后都来见我。
  
  我劝那位婆婆从今以后不要再叨念儿子和媳妇,越念会越倒楣,要念还不如念阿弥陀佛,念佛会愈念愈有智慧、愈有福报。
  
  至于那位媳妇来找我抱怨婆婆的时候,我也劝她不要老是埋怨她的婆婆,要念就念阿弥陀佛。后来,由于婆媳都念佛,两人从此相安无事,可见念佛是可以化解烦恼,得现世利益的。
  
  法鼓山<四众佛子共勉语>的最后一句话是「声声阿弥陀佛」,如果你把对别人讲坏话、说闲话的时间,都用来念「阿弥陀佛」,你一定会有很好的人缘、很高的智慧,也就没有烦恼了。
  
  六、禅和净土都是实用的法门
  
  禅和净土都是实用的法门,在修行的过程中,就已经可以得到很大的身心利益。过去,很多人都误解,以为学禅就是为了开悟,不开悟就等于白费;修净土就是为了了生死,未去极乐世界之前就以为没有用。
  
  其实,不管是学禅还是学净土,都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得到好处,而且也能开悟,也能往生到净土。
  
  开悟的人一定可生净土,未开悟而愿生净土的人,也可以生净土,生到净土的人也必定能开悟。
  
  七、法鼓山的理念
  
  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这与今天的主题有关。因为在我们未成佛之前,先要把人做好;在未到西方净土之前,必须先做好关怀人间社会的工作。法鼓山用各种方式的教育来做好关怀的工作,同时以关怀人间社会的方式,来达成教育的目的。
  
  我们这个娑婆世间不是净土,常常有暴力、犯罪、灾难的情况;如果自己不得已遇到一些不幸的事件,那正是让我们成长的因缘,得到更多经验的机会。不过我们也不要老是只关心自己的安全与幸福,而忽略了社会的安全与安乐,还是要照顾别人。更进一步,我们除了希望得到佛、菩萨的帮助,其实也应该学一学佛及菩萨,让别人遇到我们,也像遇到佛、菩萨一样,而得到帮助。
  
  我们佛教徒,不管是修禅还是净土,都是在学菩萨、学佛,否则的话,就不能开悟、就不能见佛成佛。也就是说,对他人和社会大众没有关怀、没有慈悲,想要修行佛道成功是不可能的。所以,信佛就是学佛,终究要使自己的人格和佛一样。学习佛的智慧与慈悲,才是信仰佛教的目的。
  
  佛教是以学法为目的,法是佛所说的,例如禅和净土等的修行观念及修行方法。而法是从佛而来,再经过僧团的人一代一代从印度传承到现在。如果有人说他自己没有传承,自己就是佛,那是有问题的;那也许是另外的一种新宗教,但绝不是佛教。
  
  我则是经由我的老师传授和证明,把佛所说的修行方法和修行观念介绍给大家,这才是佛法。(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九日,讲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中部大学,曹永祥整理)
 
 
 
 
禅与精神健康
  
  一、物质的享受不可靠
  
  物质的享受是永远无法使人的心或精神感到满足与安定,但是,人们却经常都是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企图让自己感觉安全和可靠;而所追求的内容,都离不开衣、食、住、行、男女感情等。偏偏这些东西追求越多,给人们增加的麻烦和困扰也越多。
  
  这就像口渴的时候用盐水或海水来解渴,越喝越渴,越渴越想喝;虽然喝盐水止渴这种经验大多数人没有,但是生活里感觉不安全和不满足却是事实,否则大家今天晚上也不会来听这场演讲了。
  
  我有一位信众,他有两幢房子,在没有买房子以前,生活过得很快乐;现在有了两幢房子,他变得非常担心。尤其最近房地产走下坡,他很想贱价卖掉房子,但又舍不得;不卖呢,贷款的负担又很重;于是患得患失,内心充满了不安,毫无安全感可言。所以说,追求物质的享受,绝对是不可靠也不究竟的。
  
  二、心灵的追求不容易
  
  我们应该把生命的重心朝精神层面追求,因为那会使我们感觉有依靠、有寄托;但要在精神层面求得安全的保障,也是不容易的。
  
  例如:有些人信仰宗教非常虔诚,也有人对自己的哲学思想深信不疑,有了这种精神上的依靠和寄托,是可以让他们安身立命、身心健康。
  
  当有的人在艺术方面,或在工作上有很大的成就、很顺利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生活的安全和生命的充实。但如果这份成就在他的生命中并未得到客观环境的肯定,他还会感觉到生命是很有意义的吗?这就值得怀疑了。
  
  我认识一位很优秀、很努力的艺术家,但是他的画就是不卖钱。我对他说:「你的画很好,或许是现在的人还不懂得欣赏,你千万不要失望。」
  
  他很沮丧的说:「我不知道自己的艺术生命将来会不会有人欣赏?」
  
  我说:「没有关系,等你死了以后,也许就会有人懂得你的画,像梵谷那样不是也很好吗?」
  
  他说:「像梵谷那样很可怜,自己没有发财却让后人发了财。」
  
  可见这位画家并未肯定自己的努力,所以在不顺利的时候,就对自己的生命产生怀疑。
  
  三、禅法即是安心的方法
  
  禅法,就是用来安心的观念和方法。释迦牟尼佛年轻时,因为看到人有生老病死之苦,不知如何解脱,所以出家修行,悟得安心之道;他说法四十九年,都是专为人类做安心的服务。他告诉我们,身体需要物质来帮助,需要医药来治疗,但心要依靠佛法的救济。
  
  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可是如果心理不健康,即使外表看起来健康,也仍是一个有病的人。通常自认为身体健康的人很多,因为他们不知道身体是否有病,如果没有感觉不舒服,就认为是健康的;可是,自以为心理完全健康、完全没有问题、很正常的,恐怕就没几个了。
  
  如果想要身体的健康必须要有适度的运动,可是心理的健康正好相反,必须要有适当的安静;身体最好每天都有运动时间,心灵则最好每天都有安静的时候;通常,人们可能每天有运动的习惯,却很少有让心安静一段时间的习惯。
  
  禅的心理治疗,即是为人安心的方法,其中包括两项:一是放松身心;二是放下心中的牵挂。这需要练习,如果仅是知道而不去练习,是没有用的。但是,这种放松和放下也只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因为一般人做不到一次放下就永远放下,可能可以放下一、两分钟,但之后还是放不下。不过,人们多半需要先练习暂时的放下,然后才能永久的放下;也就是说,永久的放下,通常是从暂时的放下开始。
  
  中国禅宗有顿悟与渐悟之说,「渐」是经由方法的不断练习而让心理越来越健康;而「顿」是不需要用方法,一下子就开悟,一下子就放下牵挂,所以很多人喜欢「顿悟」。
  
  不需修行而突然顿悟是有的,但非常稀有难得,一般人还是需要在平常生活中练习方法。例如:在一天中找出几个时段,或者当知道自己心理发生问题的时候,就用放松身心的方法来帮助自己。
  
  四、禅宗的安心故事
  
  顿悟虽然不容易,但它却是非常的迷人。一个人顿悟以后,他一定是个心理健康的人。中国禅宗有很多有名顿悟的故事,例如:
  
  曾经有一位出家人去向曹洞宗的第二代曹山本寂请法。那位出家人说:「弟子通身是病,请和尚替我医。」
  
  曹山本寂说:「我不医。」
  
  那位出家人说:「你为什么不医。」
  
  曹山本寂说:「我就是要教你求生不得,求死不得。」于是这位出家人就开悟了。
  
  这个故事的涵义是什么?求生求死,就是有生有死,是两个极端,如能既没有生也没有死,那还要医什么病?
  
  云门文偃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云门宗第一代祖师。他还未开悟以前,内心很不安宁,有一天他去参访他的老师睦州道明禅师,希望得到帮助,但是当云门敲门,道明禅师开门一见是云门,马上就把门关起来,一连数日都是如此;到最后,云门学乖了,当道明禅师一开门,他马上把一只脚跨进门里,道明禅师就抓住他说:「你说!你说!」那时候云门不知要说什么好,道明禅师就赶他走,但他不肯走,道明将门用力一关,结果把他一只脚关断了,就在那一刻,云门心中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看起来好象很容易,被门关断一只脚就开悟了,其实云门心里本来有很多很多的问题,经过很长时间都找不到答案,当他想请求禅师帮忙的时候,禅师却把问题交回给他自己去解决,由此令他发现,想求得一个安心的法门是多余的。
  
  所以他的开悟并不是因为脚断了,但如果脚不断,他却也开不了悟。
  
  这个故事里的云门是渐悟还是顿悟?有人说渐悟,有人说顿悟,两种都对,为什么?依故事的事实来看,他是顿悟;但这之前他心中的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甚至在他出生之前就已存在,因为有问题,所以才到处寻访明师来帮助他,一直到遇到睦州道明禅师时,才得到了解决,这也不能说不是「渐」。
  
  五、安心的基本态度
  
  从禅的立场来谈心理治疗,也就是安心的方法与过程。人们心理不安定的原因,其实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如果长大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大问题。在这个世界上,心理完全没有病的人是没有的,既然大家会来听这场演讲,就表示你自己或他人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从这点来看,你已经是一个正常、健康的人。
  
  基本上当你发现自己有问题、有病,而不隐藏自己的问题和病,这种态度就是一种健康的行为。
  
  平常生活中,禅如何教人安心呢?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无论遭遇何种状况,都不会认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经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如意的事,能让它不发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发生,担心又有什么用?担心、忧虑不仅帮不了忙,可能还会令情况变得更严重,唯有面对它才是最好的办法。
  
  经常有一些患了癌症的病人来看我,因为医生已经宣布他们的生命快结束了,他们好象是来向我求救,又好象是来向我告别。
  
  我给他们的建议是:一,不要怕死;二,不要等死。需要治疗就要接受治疗,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吃什么就吃什么,过正常的生活;不勉强自己,也不要对自己的生命完全失望,这种态度就是禅的态度。
  
  生活很重要,生命很可贵,不要被别人吓坏,也不要自己吓自己。偏偏很多人情况明明没那么糟,或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能面对接受,还要担心忧虑,结果反而是被吓死的,或忧愁而死的。所以,用禅来安定心的方法,就是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禅宗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次,赵州在寺里见到一个僧人,就问他:「你在这里住了很久吧?」那僧人答:「是的。」赵州说:「那你喝茶去。」然后他又见到另外一位僧人,问他:「你在这里住了很久吗?」那僧人答:「不,我是新来的。」赵州说:「那你喝茶去。」寺里的院主看到这情形很不明白,就问赵州:「怎么和尚对于旧住众、新来众,都叫他们喝茶去?」赵州就跟他说:「你也喝茶去。」
  
  这就是非常有名的「赵州茶」公案。这个故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很多人都在猜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因为那时候刚好是喝茶时间,赵州禅师遇见任何人都请他去喝茶。也就是说,生活就是生活,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体验生活,享受生活,认真的生活,是很重要的。
  
  六、禅宗的安心层次
  
  从渐悟的法门来看,修行过程中禅的安心方法是有层次的。首先要把许多复杂的念头从外面、从各种各样的对象上收回来。这好比两个人在吵架,要有第三个人把他们分开,或把其中一人拉走。
  
  曾经有位居士住在我们寺院中,这位居士经常发脾气,我的一位出家弟子每次看到这位居士发脾气,就马上注意自己的呼吸,马上注意自己的心为什么会觉得很烦?这就是把心从外面的对象收回来。
  
  当你不想跟别人吵架,对方偏要找你吵架的时候,无法避免,逃也逃不掉的时候,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注意自己的呼吸,注意自己的心念。当然,如果你很喜欢吵架,或认为吵架是一种享受,那就另当别论了。
  
  今天我从报上看到一则报导,有一对八十岁的老夫妻,每天都吵架。他们二十岁的时候就结婚,到现在已经吵了六十年,他们认为吵架是一种健康的沟通。如果不能像他们一样,对吵架有另外一番看法,那么最好还是用收心的方法,把心从外境收回来。
  
  当你把心收回来后,就要令它平静。令它住于方法,这叫作摄心。摄心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数呼吸、参话头和只管打坐。我们每个人都有呼吸,随时随地都在呼吸,因此数呼吸是最好用的方法,至于参话头和只管打坐则属于禅宗的专修法门。
  
  当你经由修行,而令自己的心安定之后,必须连这个安定的心也不要执着。因为如果只是一味令心安定下去,到后来可能变成一个很消极的人,可能随时随地只希望打坐,不想跟任何人接触。唯有能够做到连安定的心也不执着,也能放下的时候,才算达到真正的心理健康。
  
  这个从收心、摄心到放心的修行过程,也就是从散心、专心、统一心到无心的过程,可以用人骑马来作譬喻:
  
  (一)散心修:第一阶段,骑马的时候,知道有马,知道马很不好骑,因为那还是一匹未经训练的野马。这里所说的马,是指我们充满杂念妄想的心,这些杂念妄想一刻不停,不受控制,正如一匹野马。(二)专心修:逐渐地,进入第二个阶段。骑马的时候,知道有马,但马已能够听从自己的指挥。这表示你的心已比较安定,表示你已能够照顾自己的心,如果有人找你吵架,或批评你,让你感觉不舒服,你也已能够做到不太受影响。(三)统一心修:第三个阶段,骑马的时候,不再感觉有马。这就像最好的骑士骑在马上,马跑得很快,人已忘了马,马也忘了人,而到达人马一体的境界。修行到这个阶段,周围环境里的任何人、任何事对你来说都是一体的,不是分割开来的。这时候,你对一切人、一切东西都感觉到很亲切,因为它就是你,你就是它。(四)无心修:但到达了统一心,还不是最好的,第四个阶段叫作无心修,这时候,不觉得有马,也不觉得有人。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不执着心理的安定或不安定。但是,这并不等于什么事都不做、什么事都不管了,而是生活就是道场。这时候,你会活得更正常、更平和、更有爱心。
  
  黄檗希运禅师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这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没有喜欢或不喜欢,只是那么自然的生活着,这就是自在,就是得解脱。
  
  如果我们能够以这样的态度来生活,来适应我们的环境以及环境里的人,我们便会减少很多麻烦;但是,还是要有自己的立场,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立场,例如:我是一个和尚,没有老婆才是对的;你们是在家居士,有老婆则是对的。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应该被尊重。人与人之间有许多问题的发生,多半是因为我们经常站在自己的立场而否定别人的看法和想法,才引来很多的困扰,最后演变成心理的不健康。
  
  七、问答讨论
  
  问:如果一个人对心灵方面的追求,已经有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但仍然觉得内心充满烦恼。他该怎么办?是否应该继续追求下去?
  
  答:烦恼原来是虚妄的,心中无执着,烦恼便消失。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观念不是那么正确,方法不是那么有用;也可能烦恼事实上已减少了,但自己却不知道,或对自己的进步不满足。
  
  我借用一个譬喻,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如果觉得一片漆黑,可能离天亮已经不远了。(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六日,讲于纽约台北剧场,听众全为西方人士,朱碧玲整理)
 
 
禅与现代生活
  
  禅是智慧的、安定的、清净的。智慧是不被环境所困扰;安定是不被环境所混乱;清净则是内心不随外境的杂乱而杂乱,不随外境的污染而污染。
  
  一、禅修与忙碌的现代生活-忙而不乱,享受呼吸
  
  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的懒散者之外,大家都在忙碌过日子。
  
  忙碌的原因是什么?多数人只是为了个人糊口,或为家庭生计,或为事业打拼,少数有理想抱负的人,几乎都是为社会大众的安全幸福而忙。不仅是为目前,也为未来。
  
  我是一个非常忙的人,但不会忙得心头发慌,心慌则烦乱,心乱即烦恼。从禅的立场来看,如果处理得当,忙也可以当作消除烦恼的修行方法。所以菩萨越忙,道心越高。
  
  一般人在不忙的时候,不是空虚无聊,就是胡思乱想;可是忙的时候,又觉得头昏眼花,甚至手忙脚乱,那也不好。所以当你正忙得起了烦恼时,不妨用禅修的基本方法,放松身心,注意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享受呼吸、体验呼吸,没有多久,就能够心平气和,头脑清醒了。
  
  二、禅修与紧张的现代生活-放松身心,体验感受
  
  现代人的生活,无时无刻、无方无处,不是在紧张中度过。不论是吃饭、睡觉、逛街,甚至到海滩游泳、山上渡假,都是紧紧张张的。
  
  最近我去了一趟罗马,吃午饭时由于要赶时间,必须在半小时内,进出餐厅、点菜、吃饭,可是等饭菜都到齐之后,时间已所剩无几,只得草草了事将食物往嘴里塞,那已经不是在咀嚼、欣赏、品味,而是将食物囫囵吞下肚子里去。
  
  现代社会中,需要看心理医生的人越来越多,主要原因就是使人紧张的情况太多了。例如:家族间的关系,轻松的时间少,紧张的时间多;在工作场合、社交场合,与人相处的关系也是轻松的时候少,紧张的时候多;即使在休闲活动、出外旅行时,随时随地都会让人担心安全没有保障,害怕可能被喝醉酒的人驾车撞上,担心一个不小心皮包可能会被人抢走了。举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家族,乃至人与自己身心状况的不平衡,都会造成身心的紧张,轻者觉得无奈无助,重者变成焦虑恐惧,躁郁症的精神病现象,便很普遍地发生了。
  
  容易紧张的人很可怜,可是偏偏我们多数的人只要事情稍多,时间较少,或者工作较重而又所知不多时,就会开始紧张了。如果是有精神病倾向的人,更难放松他们的身心,不论白天或夜间,可能都是紧绷着的,严重者必须靠镇静剂来帮助精神暂时得到舒缓。
  
  因此从禅修的立场来看,只要在平常生活中发现有紧张状况时,便应随时将头脑放松、肌肉放松;假如无法放松身心,也可以转而将自己放在客观的立场,体验身体的情况,感受心念的状况,也可达到放松的目的。
  
  三、禅修与快速的现代生活-赶而不急,动中有静
  
  现代人的生活,样样都是快速的。乘的是快速度的飞机、船只及车辆,用的是快速运作的工具及机械,吃的是速制速食的快餐,连结婚、离婚也都是闪电式的。
  
  「快」究竟对不对呢?虽不能说有错,但是一般人在赶工作的时候,很容易是紧张的,会失去自我主宰而变得随境而转,只知道跟着环境的人事物,快!快!快!并未思考为什么要跟着大家那么快。虽然工作的效率快,竞争力就会提高,但在快速之中,可能也会着急,一急之下,情绪容易失控而生气,一生了气,就很可能捅出漏子来了。
  
  不过,人在一生之中,纵然活到一百岁,也仅三万六千五百天,一天之中能工作的时间也是很有限的,想把工作做得既多且好,不快不赶也是不行的。如能计画明确、步骤清楚的赶工作,就不会紧张;唯有毫无头绪、急急忙忙的抢时间,才会造成紧张。因此我主张:应当忙中有序的赶工作,不可紧张兮兮的抢时间。
  
  禅修者的生活态度是精进不懈、为法忘躯,愿度无边众生,愿断无尽烦恼,愿学无量法门,愿成无上佛道,那得赶、忙、快的进行,但仍须经常保持轻松愉快。
  
  我有两位性格完全不同的弟子,一位是慢手、慢脚、慢脾气,不论是双手的动作及走路的动作,都是慢慢吞吞的,永远不急也不生气,但是,他的工作效率并不差。另一位弟子则是整天看他忙东忙西,忙得团团转,而且老是在埋怨着说他只有两手两脚,工作又这么多,因此,经常是又焦急又生气,工作品质也只是普通。第一位采用的是禅修者的心态和方法,另一位对禅修方法,尚未用上力。
  
  对这两种状况,我的建议是,能够做到赶和快而不着急,当然很好,否则宁可工作效率低一些,也要保持身心的轻松愉快。
  
  四、禅修与疏离的现代生活-人人是佛,血肉同体
  
  疏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互不关心、不相往来。譬如说,现代家庭的夫妇,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孩子在不同程度的班级读书,甚至一家人都在外地就学、就业,不仅白天不易见面,连睡觉或休息的时间,也有差异,一天之中夫妻俩可能讲不到半句话。父母和幼小的儿女之间,也好不了多少,孩子被送到托儿所,或由褓母照顾,能每天早晚相聚已很难得,有的在一星期之中仅见数面。至于住在高楼公寓中的现代人,对隔壁的邻居是谁漠不关心,能于上下电梯中相见打一声招呼,已觉多余,彼此姓什么?做什么?更无暇知道,古代守望相助的邻里感情已不再见。
  
  最近我在乘飞机的途中,有一位服务了十二年的空中小姐,希望我替她算命,让她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结婚。她是找错人了,但是我问她说:「你天天在飞机上飞来飞去,接触的人那么多,怎么会遇不到一位可以嫁的人呢?」其实,她每天面对的对象虽然不少,却都是陌生人,没有一位是她认为可以谈心的人。
  
  若以禅修的立场来看,应该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在佛国净土中佛和菩萨的关系一样。我们虽然有认识及不认识的不同,但是互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世界上,连彼此的呼吸都是息息相关的,虽不是血肉相连,却是声气相通的;如果心中产生这样的亲切感时,接触到任何一个人,岂非都像是自己的亲戚和朋友?
  
  若能再进一步用禅修的方法,将小我扩大提升到大我,便会知道,所有的人都跟自己密不可分,那么,对任何人都不会觉得是那么疏离而陌生了。
  
  五、禅修与物质的现代生活-需要不多,知足常乐
  
  现代人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生活环境却因此而变得极为复杂。因为物质越丰富,人类的欲望就越强烈,见到人家有的,自己也希望拥有;已经便利的,希望更便利。由于这些欲望,使得我们的生活被物质所引诱,而丧失独立自主的判断力和自信心。
  
  有人形容物质文明和人类欲望的关系,就像一个人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因为一下来就会被老虎吃掉,他只能骑在虎背上,老虎跑得越快,骑在虎背上的人也越紧张,但无论如何紧张,也不敢让老虎的脚步停下来。作为一名现代人,似乎经常是处于这样的心情中。
  
  对物质丰富的现代环境,不必努力抗拒,而要做到不受诱惑。如果用禅修的观念来过生活,就不会由于物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苦恼。因为禅修的目的,是重于精神的自在和解脱,而且如能从中获得平安,便不会以追求物质的享受,作为生活的指标。所以应该从精神层面多深入、多体验、多努力,对于物质条件的诱惑,便有免疫的能力了。
  
  我曾提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这两句话,「想要」是贪欲的烦恼,「需要」只是生存的最低条件;「想要」的可以不要,「需要」的不是问题。禅修的人因为内心不会感到空虚不安,欲望必定减少,就能「少欲知足,知足常乐」了。
  
  二十多年前我在台北出席一项重要的会议,与会的人士都是有钱的商人及有地位的官员,开完会之后,服务人员来问我:「请问法师,您的车子停在那儿?我们代您把司机请来!」
  
  我说:「我的车子停得满远的,你叫它来,它是不会来的,因为那是公共汽车!」
  
  这位服务人员替我委屈的说:「法师!您怎么没有自己的车子啊!」
  
  当时如果我真的认为参加这样的会议,非要有一辆自己的车子不可,岂不就是受了环境影响,而失去自我了吗?
  
  六、禅修与污染的现代生活-知福惜福,净化环境
  
  大家都希望这个世间的环境,能越来越安静、越来越清净、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有安全的保障;可是由于大家只知道追求个人环境的美好,却忽略了整个地球的环境正在急速的遭受破坏。
  
  生活环境中的污染有四大来源:1.每个家庭每天都要制造很多的垃圾;2.医院的医疗处理之后,也会产生很多的垃圾;3.为了农产品的化肥、用药及养植,使得土地环境受到污染;4.工业生产与科技开发,使得地球的地下资源、空气资源、水资源等,都受到严重的破损污染。大家都知道这些问题必须改善,可是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是束手无策,纵然有改善,但改善的速度却远不如破坏的速度。
  
  其实,若要使得人类的生活环境不被污染,最重要的根本,是在人类的心念,建立惜福俭朴的观念,生活单纯,物质欲望减少,心灵受到的污染也就少,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也会减低了。除了少欲知足之外,还当用禅修的方法,随时保持安定、平静的心灵;心不平衡,身体及语言的动作就会变得暴躁粗鲁,自伤伤人,像一颗定时炸弹,若非自暴自弃,便成愤世嫉俗,困扰家人,破坏社会,不仅为社会环境、大众心灵带来污染,也为他们自己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就像在饥饿的鸡犬群中,忽然又闯进一群饥饿的狼,弄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如果用禅修的观念和工夫来帮助我们每一个人,使人人都能生活在安定的、平衡的、清净的环境之中,那就是人间净土。
  
  七、禅修与焦虑的现代生活-本来无事,万事如意
  
  由于现代资讯传播迅速,带给人们焦虑的梦魇也相当多,只要社会中、世界上、国际间,有一些风吹草动,不论直接或间接,不论是为自己、为家族、为社会、为国家、为政治、为经济生活、为宗教信仰,凡是牵连到自身安危利害得失成败的状况,都令人无法高枕无忧。
  
  昨天有位居士来见我,他的焦虑很多,起先只是因为夫妻感情不和睦,为了他的太太而焦虑,后来太太带着孩子不告而别,他又为孩子的平安焦虑,弄得每天整夜失眠,白天心神恍惚,情绪陷于失控,于是又担心如果连工作都做不好,那该怎么办?我只能劝他:「以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关怀人。」
  
  前天我也接到一封信,有一位太太她先生过世才不久,独生的女儿又被不良少年诱拐跑了,在此同时自己身上又长了恶性肿瘤,必须及时开刀,可是她上班的公司老板却希望她马上回去复职,否则饭碗就不保;但是医生告诉她,如果不赶快开刀,病情会越来越严重;她若开刀又无医疗费可付,虽然手上还有些股票,可是现在正是股票下跌到了最谷底的当口,她又舍不得把仅有的股票卖掉,况且医生告诉她,开刀也只有一半痊愈的机会……凡此种种让她非常的焦虑,于是写了一封信来向我求救。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象正被困在火海之中的人,来向我求救。通常我会倾听他们的问题,知道他们所焦虑的是什么,但不会将他们的焦虑,变成我自己的梦魇。
  
  我给他们的建议有一个原则:对感情的问题,宜用理智来处理;对家族的问题,宜用伦理来处理;即使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应用时间来化解、淡化;如果真是无法避免的倒楣事,那只有面对它、接受它;能够面对它、接受它,就等于是在处理它,既然已经处理了,也就不必再为它担心,应该放下它了,不要老是想着:「我怎么办?」而是睡觉时照样睡觉,吃饭时照样吃饭,该怎么生活就怎样生活。
  
  如果用情绪来处理感情的事,用理论来处理家族的事,如同以刚克刚,以火救火,事情会越弄越糟。尤其在处理人际问题之时,必须要有慈悲心,多为对方设想,否则不但会得罪对方,连自己都可能无路可走。
  
  处理事物问题之时,要有智慧,将问题客观化;问题客观化了之后,便能看清如何处理才是最好的。如果鱼与熊掌只能选其一,应先把轻重缓急弄清楚了,应舍即舍,能取即取。
  
  佛法告诉我们:诸法虚幻,无自性故;舍除我执,无常故空。禅法即是佛法,以禅修的方法观照,便能超越自我的执着,超越「空」「有」的对立,也才能觉察到,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事可让你忧虑的;能知天下本来无事,便是万事如意!(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九日及十一月二日,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整理)
 
 
禅与心灵环保
  
  一、人类的生活环境
  
  人类的生活环境大约有四种:(一)物质的生活环境-衣、食、住、行、教育和娱乐等设施。(二)精神的生活环境-属于形而上的,超越物质的心灵活动范围。(三)人际关系的社会环境-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间的人际关系。(四)人类所依的自然环境-山河大地、森林、原野等自然资源。
  
  不过上述四项都不是今晚所要讨论的重点。诸位或许不免疑惑,我们的主题不就是上述的第二项吗?怎么又说不是?因为,今晚所要阐述的,偏属于禅修者的心灵领域,这与世俗所说的精神生活大不相同。
  
  二、禅修者的内心环境
  
  (一)常人总是向心外的环境追求和抗争
  
  一般人总以为自己时时刻刻都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形影不离,所以只有自己最认识自己,最了解自己。然而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大多数人只存活在自己的心外,而不是心内,能够生活在自己心内的人极少。我们的生活所需泰半来自身外,所以就误以为所有的烦恼困扰也都来自外界,于是不停的向心外的环境追求和抗争。
  
  骄慢心重的人,喜欢伸张自我、操控外境;缺乏自信的人又常觉得个人渺小无能,有如蜉蝣寄生、沧海一粟,因此也不断向外驰求。现代人常常抱怨生活范围的局迫,觉得空间太小、时间太短,这都是由于生活在心外,身、心无法统合的关系。
  
  (二)禅修者发现内心世界广大无垠
  
  天文界利用精密的高科技望远镜,接二连三发现了许多新的星宿;似乎我们所探触到的范围,已经够深够远了;但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深广辽阔,又何止于此。我们经常感受到外界种种的压迫和束缚,例如:空间太小、活动范围狭窄、时间老是不够用、责任没完没了……,总之,既不自由,也不自在;要想摆脱这些障碍并非不可能,只要深入开发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身臻于禅境,就能达成目标。
  
  所谓的无限是指:
  
  1因愿心和决心而潜力无限
  
  也许有人会说:「这恐怕不容易吧!」其实只要真有愿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潜在的能力无限。所谓的潜能,包括智慧和影响力,两者并存时,时空便可以延伸至无限。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了解的事,但是确实是可以做到的。
  
  2定中能够经验到时间与空间无限
  
  时间和空间的长短,只是内心的一种体验。时间固然有着客观的依据,但若取决于主观的感受,便没有一定的标准。有人在定中过了三天,当他入定之时,宛如进入无限,一旦进入无限,时间于他,已经不存在了;出定之后,又觉得入定的时间剎那即逝,而剎那即逝的感觉,又表示了时间的快速流转。
  
  前者是无限量的长,后者则是无穷尽的短。换言之,在定中时间可以无限的绵延,出定后则觉得怎么才合一下眼,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
  
  3放下自私的立场,便发现心量之大,可以包容无限
  
  当我们走出狭隘的自我中心时,会发现这个世界很小,而心量却很大,大到可以包容宇宙间所有的人、事、物,所谓:「心包太虚」即是。
  
  4开悟之后即能体会到超越一切的无限
  
  5内心之大,大于身外的宇宙,内心之深,深过无垠的宇宙
  
  不过,要做到开悟者的境界「心包太虚」,却不是那么容易,得透过种种的方法。因此,下面要介绍禅修者如何开拓心境,以及保护自己的心灵。
  
  三、禅修者如何保护心灵环境
  
  (一)身体要动
  
  一般人以为禅坐完全是静态的,其实不然。正确的坐禅姿势能使身体健康,放松全身肌肉、关节、神经,使得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循环系统正常运作,这是身体在静态中的活动。
  
  有些人为了松弛肌肉,常常求助于按摩师,殊不知坐禅的效果比按摩更佳,因为禅坐能令我们身心彻底放松,而当你在接受按摩时,心情可能仍是紧张的。
  
  禅坐对高血压、风湿症,以及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有相当可信的疗效。当然,禅坐不是外科手术,更非仙丹妙药,乃是让你的健康在不知不觉中渐入佳境,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今天演讲的翻译王明怡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十九年前,他苦于剧烈的头痛,无法专心读书或工作,为了纾解压力,他求助于禅坐,大约只经过半年的练习,恼人的头痛就不治而愈了。当然,他的头痛也算是个善巧的因缘,于他、于我都有益,如果不是头痛的缘故,他就不会来学佛,而我就少了一位得力的翻译。
  
  所以有病在身不见得不好,即使刚开始让你痛苦难安,但是假如有善因缘来帮助,经过妥善的处理,结局反倒可能是意想不到的好。因此,逆境来临时,不要抱怨,好好的面对它、处理它,也许就能够将痛苦化为助缘,而开创出一番新的局面。
  
  禅修的人除了静坐之外,也有许多运动的姿势和方法,例如印度的瑜伽术、中国禅宗的少林拳以及道家的太极拳等。现代人把瑜伽术、少林拳当作一种纯粹的体操或武术,而忽略了与之息息相关的禅坐,实在是本末倒置。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武术教练和瑜伽教师,在到达某种程度后,常感其中有所不足,而渴求禅修。其实不论是瑜伽术或少林拳,都是因静极而后动的工夫;因为禅坐一久,杂念顿除,内心凝定,乃在静中引发身体的自动,从而发展出有规律的拳法或体操。
  
  一般人听到禅修,脑中浮现的都是深山古洞或寺院道场,殊不知古代的山里,没有水、电、瓦斯,禅行者的生活作息少不了担水搬柴,如果你问山僧:「山上何所事?」他一定告诉你:「无非担水搬柴!」而这些担水搬柴等,无一不是修行。唐朝的百丈禅师就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的工作就是耕种,耕种就是禅修;若以专司管理的职事僧来说,与信众的接触谈话,就是禅修活动。因此,经常有人问我:「现代人的生活步调这么紧凑,要如何修行?」我都会告诉他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就是修行。」
  
  也就是说,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说话的时候要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劳动的时候,心也不离开手和脚,不但散步、旅行、驾车乃至上厕所,都是修行。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就是禅修。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则禅七中发生的小插曲,不妨引来博君一笑。我们在禅七期间均会分配禅众一些工作,有一次有位禅众专司厕所的清扫,他在刷洗的时候,因为太过投入,以致物我两忘,把守在门外等候用厕所的人们也都遗忘了。一位苦候多时的同修忍不住问他:「你快要好了吗?」
  
  他浑然忘我的说:「啊!慢慢来吧!我正在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另一个人也插嘴问说:「你究竟什么时候才做完啊?」
  
  他说:「我希望永无尽期的做下去。」
  
  第二天清早,正在用餐的时候,他看到放在餐桌上的一把水果刀,忍不住失声大叫:「这个东西怎么会放在这里?」
  
  我问他:「怎么回事?这把小刀不是用来切水果的吗?」
  
  他摀着嘴巴说:「我昨天就是用这把小刀来刮厕所便槽上的污垢呀!」
  
  没有人责骂他,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不会注意到这把刀是不可以拿进厕所的。不过诸位大可不必担忧,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不太可能发生类似的例子,心念要到达像他那样集中的状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禅修。常人能做到心不二用就已经很好了,例如开车时,就专心开车,这样车子一定可以开得很好;不过我通常还是会建议刚打完禅七的人,如果心念统一,在两天之内避免开车,否则可能会步上那位禅众的后尘,一时分不清楚东西南北。
  
  (二)心灵要静
  
  我们坐禅时要先练习静心,静而后能安。
  
  面临外境困扰时,先要想到那是外境不是我,但是要知道自己心情和心念的状态。许多人欠缺智慧,明明知道问题不在自身,而在外境,却偏偏受影响,而变成了自己的问题,这是非常愚痴的。尤其在人际往来中,总不免会受到他人的非难、诬蔑和抨击,偏偏有很多人遭遇这些境界时,明知已受伤害,往往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任由怒气和烦恼生起,造成第二次伤害。
  
  我在每次演讲之后,总会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些人给予赞叹鼓励,也有一些人提供建议批评。对于这些意见,我通常都会静静的聆听,然后告诉自己:「哦!他们这么说……」也许他们都可以作为我的老师,但是这么多意见相左的老师,我究竟何去何从?总不能无所适从地跟着许多种不同的批评团团转,而失去了自己的主张吧!因此,经过仔细过滤后,如果确实可行,我一定从善如流,实在是无法接受的话,我也不会生烦恼,说他们是无理取闹。
  
  如何随时随处练习心静?《六祖坛经》说:「瞋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并非身体不工作,而是心中无对象可瞋,无对象可爱,此即是无心,所以也无烦恼。
  
  前面提到的百丈禅师每日忙着工作,有一次弟子云岩禅师即问:「和尚每日驱驱为阿谁?」
  
  百丈禅师说:「有一人要。」
  
  云岩又问:「因什么不教伊自作?」
  
  师答:「他无家活。」
  
  每天工作只是做人的本分,不是为自己争取什么。既然不为己求,做什么事心都安静。
  
  又例如:黄檗禅师不为求佛、不为求法、不为求僧,却仍经常礼拜。
  
  (三)心灵清净环境也清净
  
  《维摩经》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又说:「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第一句是说心若能不受内外环境所困扰,虽然生活在人间,也等同于生活在佛国的净土。第二句话是说,若能放下自我的私心,为一切众生做不求回馈的服务,内心平安欢喜,也等于生活在佛国净土。
  
  事实的确是如此。且拿雨天做例子,当我们心情愉快的时候,风声、雨声都觉得声声悦耳,而当心情恶劣时,就会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感触了。
  
  我也曾经目睹一对夫妇,因为出发点的不同,而对幼儿的哭闹有着截然不同的两极反应。做爸爸的显然招架不住儿子的哭声,气咻咻的叱喝道:「哭!哭!哭!就是会哭,没看过这么坏的小孩!」而刚从房间走出来的母亲却喜孜孜的说:「啊!这孩子有这么大的哭劲,表示他很健康哩!」夫妇俩对于孩子哭声的感受竟然如此不同。
  
  如同这位母亲一样,假如我们心中有爱,时时关心着付出和助人,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和众生,都会是温暖可爱的。
  
  因此,我常建议人要练习着以禅修者的健康心灵来看待世间。1.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顺利的事有它发生的原因,不顺利的也有它的原因,不知道原因也是一种原因。所以要有「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的胸怀,得志时不必兴奋,失意时毋需沮丧,一切终归无常。2.世界一切现象都是新鲜的:好的是新,坏的也是新。深夜将尽的时候,天色可能是最黑暗的,不要厌恶,因为黎明快要到了,黑暗不过是个过程。在过程的转换当中,没有一样东西不是新鲜的。3.世间所有现象都是美好的:成功是美好的结果,失败也是美好的经验。或许有人要问,怎么可能两面都是美好的呢?其实只要不管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告诉自己:「成功是美好的结果,失败是美好的经验。」便没有一样事会让你生烦恼,生活就会变得很有意义。
  
  四、问答讨论
  
  问: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公平又无可奈何的事,例如战乱,就令许多无辜者遭殃,我们怎么可能把这些当作是美好的事物?
  
  答:这些是惨痛的经验,历经战火之后,人类的智慧往往有所提升。战火固然可怕,但是这个经验可以提醒人类,不要去重蹈覆辙。所以当我们面对苦难时,最重要的是去改善处理,而不是坐在那里痛哭流涕。我有两句话奉赠诸位:「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关怀人。」如果仅为受难者哀伤是无济于事的。
  
  问:当我们听到噩耗时,可能会十分哀伤,接到喜讯时,也不免兴奋不已,但是您又说在散步或呼吸的时候,每一分钟都可以充满喜悦。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点矛盾。
  
  答:问题发生时,只有大彻大悟的人,才能既有慈悲又没有烦恼。常人免不了情绪波动,若说完全毫无哀伤或兴奋,大概不可能,但是事情既已发生,也只好用方法来疏导情绪,使之不致太过哀痛或兴奋,若能化为淡淡的愁绪以及轻微的喜悦,才不致有后遗症。
  
  体验散步或呼吸的感觉只是一种方法,是藉此来调整心境。但是这个方法并非一蹴可几,而需要反复不断的练习。
  
  问:平常专注于呼吸走路时,有喜悦的感觉,请问这种喜悦本身,可不可以达到高深的境界?
  
  答:不容易!因为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训练。如果你已有深厚的禅修基础,散步也就可以不离高深的禅境了。
  
  问:作为一位出家师父,您认为美国的在家居士和老师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有一群人,经常固定在一起练打坐,这样可否取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答:老师有两种作用:一是以正确的观念和安全的方法来指导学生;二是在形象上影响人,有一类的大修行人,学生只需要见到他们的生活威仪,便会感受修行的好处。所以有师父在旁指导,与没有师父在旁指导是截然不同的。当然,有的老师只是告诉学生应当怎么做,而他自己不一定也这么做,这对学生可能有害。
  
  所以如果你们有一个小团体,成员互相学习也没有什么不好。主要是带头的这几个人,在禅修的知见方面是不是很清楚?有没有开悟倒是其次,正知、正见却非常重要。
  
  问:这个世上有许多充满瞋心怨毒的人,他们有的是天生,有的是环境所逼。但是这些人既不会打坐,也不知道修行。请问,有什么方法能让这些人比较觉醒?
  
  答:除了多给他们爱护与关怀外,别无其它办法;我们只能用信心和愿心来为他们祈祷,这是属于宗教信仰的层次。以禅法来化度,恐怕一时难以广泛地收效。但是假如你能主动接触他、关怀他的话,也许可以逐渐影响他;不过,那需要付出极大的爱心和耐心。(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七日,讲于纽约台北剧场,游果育整理)
 
 
 
禅修与环保生活
  
  禅的修行就是佛法的修行,佛法的修行一定是身、心、环境三项配合,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只重视内心的、个人的修行,对社会是有一些帮助,但帮助不大。
  
  有的人觉得只要靠少数人修行的力量,就能感得护法龙天、诸佛菩萨来护持;可是如果我们周遭大多数的人内心险恶,行为乖张,或是生存在这个环境之中的大众,在过去世形成了重大的共业与定业,那么就可能会产生种种灾变-天灾、地变、水火灾难,即使持咒、诵经也不一定能够幸免。
  
  定业不容易改变,这好象定时炸弹一样;但是定时炸弹也不一定会爆炸,虽然说定时炸弹已经订了时间非炸不可,可是如果有人知道炸弹中的信管怎么拆除,那么这个定时炸弹就不会爆炸了;如同定业也未必绝对无法改变。
  
  一、环境清净
  
  修学佛法的人,内心的清净是很重要的,可是环境的清净也同样重要。不能只是自己关起门来修行,独善其身,就认为是在救世界、救人类。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积极在人间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才能使得世界改变,众生得救。
  
  因此对修行禅法的人而言,内心清净固然是最重要的,但环境清净也很重要。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提升人的品质」是要从每个人的人格修养做起,「建设人间净土」是要每一个人把自己的人格建立起来,同时也协助其他人把他们的人格建立起来,人间净土便可以实现了。
  
  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弘扬佛法,不能仅仅把门关起来打坐,就叫作心清净,应该要从人心的纠正、环境的清净做起,照顾自己的身心,照顾大家的环境,才是一个禅修者的基本态度,如果仅仅只做到个人内心的清净,而不照顾环境的清净,结果环境中的垃圾越来越多,最后我们就会生活在垃圾堆里,那便是不切实际、不负责任的人,岂是拥有优良人品的人呢?。
  
  例如:我会要求学禅修行的人,一开始不可以在脏乱的房间里打坐,如果房间中的空气混浊,东西放得横七竖八,打坐时的心一定不容易宁静。必须把环境整理得清净整齐,打坐的时候,心才容易安定。
  
  或许有人说,只要「心净国土净」就够了,没错,这是源自于《维摩经》的「唯其心净,则佛土净」。意思是说我们心中若能真正清净,没有烦恼,则我们看到的世界即是佛国净土;可是当我们的心还没有真正清净以前,说这句话便是昧于事实。
  
  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凡是出家人所住的地方,都是简单、朴素、整齐、清洁、规律、宁静的,这也是自古以来寺院修道的生活环境,我们希望能把这样的生活环境,扩大到寺院以外的每一个角落。诸位如果到农禅寺来学打坐,便要把农禅寺的禅修精神带回家去,不仅仅是一星期到农禅寺一次,过两个小时简单、朴实、清净、宁静的生活而已,应该也要使平常的生活都跟在农禅寺一样。
  
  二、内心清净
  
  内外是相呼应的,除了不要制造环境的垃圾,也不要制造内心的垃圾,环境中有了垃圾就当把它立即清除,内心中有了垃圾也要立即消除。
  
  所谓消除内心的垃圾,就是将心调柔,一旦心能调柔,烦恼就会减少。如果烦恼很多,那表示心中的垃圾很多,看到的世界就会是一个五浊恶世,也就是充满脏乱、痛苦、无可奈何的三界火宅;如果我们心中的垃圾减少,那么我们所见到的世界就会像人间净土一般。
  
  可是我们也不能在心中自我陶醉,自己骗自己,外在的环境本来没有这么好,也把它说成那么好,或是只有你自己觉得很好,而其他人觉得这世界并不好。因此,我们应该要帮助其他的人,让所有的人都觉得世界是美好的,那才是真正的净土。
  
  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是可以实践的,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要靠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内心和生活的环境做起,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清净、简朴、少欲、知足,这个世界才有可能一点一点转变成净土。
  
  禅修的生活跟我们日常的生活是相应的,当自己的内在心性清净了,也要带动、协助外在环境清净,以达成内外的清净──身心清净和国土清净,这才是我们修行的真正目标。
  
  我们要把这样的理念传播出去,希望全台湾,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能有这个共识:从内心到环境,随时保持整齐、清洁、宁静,那么,人间净土很快就能够出现!(一九九四年一月三十日,讲于农禅寺)
 
 
 
宗教.禅.佛法与邪魔
  
  宗教是属于信仰的层次,只要相信,就能产生效果与反应,不一定非得要有什么道理,也就是说不论信仰的对象为何,只要信得虔诚,就会有功能发生。纵然神灵存在,可是你不信它,它对你就没有功能;相反的,假如没有神灵,但是你相信它的存在,也会因为心理的因素而产生一些反应,当很多人因相信拜它会灵而跟着去膜拜时,它对这些人就会「灵」,这是宗教信仰的力量,因为信心可以产生力量。
  
  佛法的法是成佛的方法、道理与观念,以佛的观念厘清个人的问题,以成佛的方法帮助我们调整个人的身心。法师则是能用佛法帮助自己,也用佛法帮助他人的人。各位来禅修营,我教诸位面对现实的方法,就是「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我们要面对现实,但不要逃避现实,逃避是违背因果的;要接受现实,但不是别人打你就让他打,还是要处理它。事情已经处理好之后,不论在过程中曾经饱受委屈,或是曾经威风八面,都要放下它,心中不要留下痕迹,不要再有牵挂,这就是用佛法面对现实的态度。
  
  禅是什么呢?禅是智慧与安定,有智慧的人不见得会滔滔不绝的讲话。智者是大智若愚,可是不受环境所困扰和诱惑,心中清楚明白,胸中极为坦荡,身心是安定的,身体不轻举妄动,心里不心浮气躁;有智慧的人能不受环境的威胁、利诱、困扰与刺激,尤其是能不要非分之财,能不抢虚名,能不沾酒色与权势。
  
  修行时如不能放下名、利、男女欲望的追逐,便很容易修成魔的眷属;凡是与自然的法则及社会规律相违背的现象,皆是邪门。
  
  魔与神在人间是不易区分的,开始时都是教人行善、修德,但邪魔一旦势力扩展,信徒增多,就会强调自己是个自在、解脱的人,与凡人有异,可以不受世间道德与法律规范,可以享受特权,超越人间道德标准,为所欲为,这些人一旦卷入魔性、很快就会灭亡。但是真正的明师是不会制造个人崇拜,不会自我吹嘘,不会花天酒地。
  
  总而言之,打坐、静坐不见得是禅,许多人用禅、佛之名,内容却不关禅、佛,真正的禅是不能脱离释迦牟尼佛的教示,不能脱离佛法的。(第十七次法鼓山社会菁英禅修营联谊会开示,陈美莉整理)
 
 
 
 无我与真我
  
  一、前言
  
  许多人认为「我」最重要,也有些人认为「我」并不重要,这两者都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认为「我」最重要的,就会经常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取、抗争,不愿考虑他人的得失,反正只要我自己获得利益就好,这是「自私」的我。
  
  如果只从字面上了解「无我」,就会有人以为,既然我是「假」的,是「空」的,那就是什么都没有,活在世界上又有何意义,于是放弃拥有的一切,美其名是「看破红尘」,实际上是逃避现实的世界;也有一些人持着「生不如死」的观念,总以为「我」是假的,活着也是毫无意义,不如一了百了算了。凡此种种都不是正确的「无我」观念。
  
  佛法所谓的「无我」,是要超越「自私的我」,若执于「自私的我」必然会否定他人,乃至于否定自己;然而我们无法否定既有的生命和既有的环境,因此要善于运用生命和环境。
  
  曾经有位老太太带着身怀六甲的媳妇来见我,其目的是希望我为胎儿祝福。我问她的媳妇说:「妳希望生男孩或女孩?」
  
  这位少妇说:「男女都很好,只要乖巧就好。」
  
  她的婆婆急忙说:「不行,不行,请师父加持让她生男孩。」
  
  由此可见,婆媳间的想法颇有出入。就媳妇而言,她已超越「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生不生男孩不是大问题;而婆婆「重男轻女」的观念则牢不可破,仿佛媳妇不生男孩就对不起列祖列宗,便断了宗族的后代。
  
  从这个故事便可以说明,「超越」的意思是:「不坚持一定需要什么,能有什么就接受什么。」所以,不执着「我」的主张,是相当重要的事。
  
  可是,完全没有「我」的主张也很麻烦。例如:我有一些弟子,当他们遇到问题就毫不考虑直接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应该提供意见呀!」
  
  有些人会说:「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所以请师父裁决。」
  
  另一类型的弟子是每次来请教我之前,他自己早已决定好事情的处理方式,他会说:「师父,事情是如此,如此……」
  
  当我问:「你希望我这样处理吗?」
  
  他会告诉我:「当然,师父您一定要这么办,我可是全替师父您着想的哦!
  
  何况这也是师父的意见啊。」
  
  我很讶异:「哦!我并没有指示你要这么做!」
  
  他会说:「师父,弟子是为师父考量很久了。」
  
  我的这两种弟子都各执其一,或许有人会说,一个是「无我」,另一个是「有我」。但事实上,前者是不负责任,过于保护自己,怕说错话受师父责备,所以不愿提供参考意见;后者是胸有成竹,早已设计妥当,只是希望师父按照他的方式来执行。所以两者皆非「无我」,都是「有我」在作怪。
  
  二、自我的涵义
  
  从佛法看「自我」是什么:
  
  (一)从因果看自我是「有」
  
  「善因有善报,恶因有恶报」,这是告诉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希望得到丰收的成果,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可是有些时候我们会面临一些突如其来,而且是莫名其妙之事,心里就会想:「我这一辈子从未做坏事,何以会恶运临身呢?」佛法则从三世因果的观点来看,此生所做所为不一定在今生得果报,但这一生所遭遇的命运确实和过去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现在如果逃避过去所造的种种因,不愿接受果报,就是不负责任;因此从因果的立场来看,是「有我」,所以我们要面对问题,接受现实,更要负起责任,万不可逃避。
  
  (二)从因缘看自我是「空」
  
  我们的身体以及我们的思想、观念,都是构成「我」的因,外在环境的时空条件则是「缘」。因缘的运作不是永恒不变,是经常在变,因此所成的一切都是「空」。
  
  (三)从烦恼看自我是「假」
  
  烦恼是由于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不善于处理烦恼,一定痛苦不堪,善于处理烦恼,则烦恼自消。
  
  内心烦恼冲突的感受,很多人都有此经验,大多是由于无法控制自己,明明不愿想的事情,偏偏想个不停;不愿做的事,心里又放不下,左思右想,还是做了;自己是个自私鬼,偏又幻想成为仁慈博爱的大善人;明知可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与亲友分享,却十分舍不得,百般思量,不如留为己用;这都是理性和感性、前念与后念的冲突。
  
  曾经有一对夫妻,婚前欢天喜地相偕来看我,并告诉我他俩的喜讯,我问他们说:「你们真的要结婚?」
  
  其中一个说:「我们彼此相识了解多年,结婚生活在一起是没有问题的。」
  
  我问他们:「你们可以保证不离婚吗?」
  
  另一个说:「师父怎么可以说这种话呢?我们不可能离婚的。」
  
  不料两年后,夫妻中的太太,哭哭啼啼跑来找我说:「师父!我已受了两年的罪,我再也不愿忍受了。」
  
  我问她:「怎么了?你们发生什么事情?」
  
  她说:「师父,那种活地狱般的日子我不能再忍受了,我打算离婚。」
  
  我不解的问:「当初你们不是相互了解才决定一起生活吗?」
  
  她颇有悔不当初之感的说:「唉!当时认识不深,婚后他的狐狸尾巴才一一现形,如今相处两年方知他是伪君子。我再也无法和他继续生活下去了。」
  
  两年前恩爱逾恒,两年后冲突迭起,对于同一个人,其印象、观感竟能如此不同。
  
  遇此情形,我通常是劝和不劝离,先请其再耐心试试看,不可轻言离婚,先调整自己的观点、作法和想法,试着为对方着想,对方如果也因你的改变而受影响,问题、冲突便有可能迎刃而解。
  
  (四)从智慧看自我是「超越」
  
  《金刚经》中有提到「非法」、「非非法」的观念,就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意思。
  
  《六祖坛经》则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执着生死,不执着涅槃,不再为烦恼所苦,也不用追求智慧,这就是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就能超越生死,超越有无。
  
  因为不介意烦恼,烦恼就不存在,假如因为讨厌烦恼而苦苦追求智慧,则烦恼必定不断,为什么呢?只因为既执着除烦恼,也执着求智慧之故。其实智慧根本不须追求,只要对烦恼不在乎、不介意就是大智慧。
  
  所以从智慧的立场看自我,不要厌恶自我,更不需要觉得自我很可爱;要活时就必须活下去,该死时就让他死;能活则不求死,非死不可又怎么可能非活不可呢?若能如此,便可超越生死,超越有无。
  
  三、「无我」之意义及修行
  
  从佛法的观点来说,「无我」是超越「自私的我」,不逃避、肯负责,不计较个人的价值,随缘运作,舍己从人,助人利他。
  
  无我有许多层次,要达到无我的修行境界并非易事,该如何修行呢?
  
  (一)肯定「自我」
  
  1.凡夫有业报:业报有两类,一是罪报,一是福报。凡夫为什么会到这世界上来?是由于受到过去世所造的业力牵引,而来到世间接受业报的成果。什么成果?就是苦乐之果;造恶业得恶报;行善造福人群,救济众生,则得福报。有些人不明此理,于是在极端痛苦时,便埋怨父母何以要生下他在世间受磨难?殊不知父母仅是儿女们「从彼生到此生」的桥梁,真正接受生命的是自己。因此我们要肯定自己,才能达到「无我」。2.圣贤有果位:圣人如果仅修智慧而得解脱者,只能修得小乘果位,即阿罗汉果位;如果修慧又修福,福慧双修,行菩萨道,则可修得菩萨位乃至佛果位,此即是「无我」的展现。
  
  (二)消融「自我」
  
  1.用无常、无我的观点,观察世间存在的一切现象都是假的,都是空。世界任何现象,没有永恒不变的,积聚好的因素,必然会促成美好的现象,累积坏的因缘,自然构成坏的果报。事实上,因缘的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好与坏,而是在现象产生后,对人们造成影响,经过主观的判断分别,便有好坏之分。
  
  既然现象的形成,是由各种因缘条件所促成,所以只要有一个因素变动,现象也会跟着起变化。因此,世上没有任何存在的现象是永恒不变的,如同《阿含经》说:「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意指因缘所生的一切现象,皆属无常。2.若不能认知无常是事实,便会苦不堪言,所谓:「人无百年寿,却有千年忧。」3.若能体验无常是事实,就能认知我和我的身心世界是空的,即是「无我」。「无我」并非指「我」不存在,而是「我」存在于不断的变化中,因为有「变化」,所以当我们噩运临头时,知其「无常」,只要加一些努力或回避的因素,就能转变命运;相反的,如果遇到好的运气,也不会过于骄傲兴奋而迷失方向。
  
  (三)用惭愧、忏悔和发愿,体验「无我」
  
  1.惭愧即反省,能反省者,必知「自我中心」是自损损人的烦恼。一般有修养的儒者,每天都会反省自己的行为,作为一名佛教徒,更应时时反省,是否做了对不起人的事或说了对不起人的话,若不知反省,则会伤人损己。
  
  例如:有一次我搭乘一部计程车,我发现在大雨滂沱中,有一位老太太撑着伞在路旁,被我们这部如入无人之境的车子,溅得满身污水,我问司机先生:「你有没有注意到走在路旁的那位老太太,因为我们车子经过,而被溅得全身湿淋淋?」
  
  他很不耐烦的说:「没有。」
  
  我再问他:「你不妨回头看一看?」
  
  他转身看了一下,丢给我一句话:「雨下这么大,她跑出来做什么?活该嘛!」
  
  难道这位老太太是因下雨而跑出来欣赏雨景吗?想必不是。这位司机先生真是一位不负责任且不知反省的人,自己做错,还将责任过失推给他人。2.忏悔即负责,勇于认错改进,对他人、对社会和众生,努力积极奉献自己,不求回馈。
  
  我们都会说:「一人做事,一人当」,意思是「我做的事,我自己承担」,可是,往往只是嘴上说说却又做不到。曾有一位居士做错了一件事,拍着胸脯说:「师父,这件事,我担当,这是我的责任,我担起来。」
  
  我问他:「如何担起来呢?」
  
  他说:「咦!师父,我不是说我担起来了吗?」
  
  我再说:「错已经造成,你准备怎么处理?」
  
  他竟然说:「顶多再错一次罢了。」
  
  这是制造错误而不知忏悔的典型例子,光说「担起来」又有何用呢?忏悔的意思,是要我们在对人们或社会做错事时,除了承认之外,更要设法改进弥补。
  
  有很多佛教徒只知「业障」现前时,在佛前拜佛,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我今天做错事了,请阿弥陀佛替我消消灾。」这是将自己的过错推给别人去替他承担。
  
  佛前忏悔的意思,乃是因为自己做错事,也承认自己的过失,但是目前没有能力补救,所以求佛、菩萨证明,为我们作担保,表明自己愿负责任并希望将来加倍报答及补偿。如此的忏悔,对他人、对社会及众生,才真有用,会更努力积极奉献自己,「自我中心」必然日渐消除。
  
  3.发愿及报恩,发愿学菩萨的心行,用报恩的心情来处理他人对我的恩惠。付出自己而成全他人,是为了还愿及报恩,还债是因为欠人,报恩也是因为欠人,例如:对父母恩,子女是无从报答完的,在此情境中如能以报恩的心态来处理,「自我」就能渐渐消融了。
  
  四、「真我」之意义及修行
  
  从佛法看「真我」,「真我」即「无我」,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在于完成佛的果位,亦即「无我之我」。如何修成「真我」呢?
  
  (一)从人到佛次第提升
  
  从人到成佛的过程,需要付出努力的代价,方能一步步迈向成佛之道。或许有人会说,中国的禅宗是属于顿悟法门,所谓顿悟法门是不假修炼即可成佛,这意思好象是说,可以一步登天。
  
  可是,这就如同世上没有人能将一大碗饭一口吞下去,都是必须一口又一口慢慢吃,直到当我们吃饱的那一剎那,会觉得好象是最后一口饭才吃饱,而前面吃饭时都还是在饿的状况下,唯有最后这一口饭才是真饱。因此,「顿悟」虽确有其事,但却也是从前世、今生渐修中来。
  
  修行的内容包括:1.修五戒十善。五戒即不杀人、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将五戒的妄语分为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省掉不饮酒,另加贪、瞋、痴,成为十条,乃是要想再来人间和生天界享受天福的标准。2.修苦、集、灭、道的四圣谛法。知道苦由烦恼起,认知烦恼本无常,放弃自我执着,努力于戒、定、慧的修行,必得解脱,这是小乘圣人的标准。3.修布施、持戒等六波罗蜜行。用智慧、财产、体能和时间做布施;持戒即好事一定要做,坏事绝对不做,这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亦是成菩萨、成佛的标准。
  
  一般人都会做布施的功德,可是如果在行布施之后希望有所回馈,这是投资的心态。真正的布施是基于对方的需要,而自己又有能力给人,在给了之后,不求回报。
  
  (二)《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即没有自私心的执着;「生其心」即顺应他人的需求而随类摄化,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尤其要在他人有难时,依据自己的能力,随人所求,给予救济。
  
  (三)实相即无相
  
  「实相」即实际的本来面目,即是永恒的, 、普遍的,也是超越时空的;世间事物,均在无常的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所以无常本身就是空,空的本身就是无相,无相的本身就是实相,故可以说:实相即无相,即是真我的名字。
  
  (四)真我即无我
  
  「自我」是由我们的身体、心理和环境构成,这些因素经常在变,这些变的现象是「幻我」。智者以无相的事实是真,凡夫执无常的假相为「我」。
  
  智者的真我无定相,所以能够随境自在,随缘自由,故名大解脱;凡夫的自我有阻碍,所以不能随境自在,随缘自由,故常为烦恼所苦,而造作种种业,又受种种苦。
  
  五、结语
  
  世事本无常,我们无法否定既有之生命或既有的环境,因此便要善用我们的生命,善用我们的环境,随类布施,随缘救济;不仅自己得福报,更助他人得福报,这才能够消融自我,才能成就无我与真我。(一九九三年四月四日,讲于华视视听中心)
 
 
 
 
妄念不起.万缘不拒
  
  在指导禅修的时候,我经常告诉禅众要练习着不要有妄念,有了妄念就要用方法的正念来取代妄念;然而方法本身原来也是一种妄念,只是以规律的妄念,取代散乱的妄念,便是正念。
  
  一、泯除妄念的四个层次
  
  要做到妄念不起,有四个层次:(一)没有杂念,但是还有方法。除了方法,没有其他的杂念插进来,这叫作妄念不起。例如:在用念佛、数息或是随息等的方法时,没有其他的杂念插进来。(二)在同一个念头上维持下去,什么样的念头呢?譬如:我知道我在打坐,我知道我在数息,而数息数到没有前一个呼吸与后一个呼吸之分,只知道数了一个呼吸又数了一个呼吸,只知道现在自己在数呼吸,没有考虑到刚才数了一个呼吸,也没有考虑到等一下还要数一个呼吸,不考虑到刚才我所数的呼吸是数好了没有?有没有妄念?也不担心等一下数呼吸会数得好不好?会不会弄错?会不会有杂念……这些都不考虑,只是不断地数,数完一个又数一个,不断地在同一个念头上面,这也叫妄念不起。(三)在用方法时,不论是念佛也好,数息也好,数到没有数目可数,没有佛号可念,没有呼吸可数,到这个时候,不是故意不要念佛,也不是故意不要数呼吸,而是心境非常宁静、安定,不知道怎么数下去,也不知道是有呼吸还是没有呼吸,心中没有杂念。这时候,还是不是有前念与后念?有,但是自己不介意有前念与后念,此时已是入定了。(四)自我中心的意识已不存在,方法也不存在。没有考虑到自己是不是在用功?自己是不是在打坐?坐在那个地方,心中了无一物,此时已入深定了。到这个层次,前五识已停止作用,仅有微细的意识功能,没有身体的感觉及负担,也没有心理的压力、感受,只有很清楚地处于什么也没有的情况。
  
  二、万缘不拒的三个层次
  
  万缘不拒,也可以说是万法不拒。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心、环境不受任何刺激而有情绪反应,这叫妄念不生,但是身、心、环境还是照样的存在。如果只在打坐的时候不受身、心、环境的影响,尚不算是真工夫,充其量只像槁木一样;必须要在平常生活中以人的立场、人的身分,不受环境的干扰、困惑,也不受自己的身心反应所困扰,才是真工夫,这叫作妄念不起,万缘不拒。
  
  譬如有人打你一拳,或是骂你一句的时候,如果你心里嘀咕:「岂有此理,怎么打了我一个拳头?为什么骂了我一句?」不但这时身体有反应,心理也有强烈的反应,这当然不是万缘不拒。
  
  如果人家骂你一句,你告诉自己不回骂他,被打了一拳,命令自己不回打,你已经有了「拒绝」,这也不是万缘不拒,要做到接受到外在的任何刺激,都能消融于无形,也就是说,自我的中心,根本不是一个反应体,也不是一个接受体,乃是空无一物的绝对存在。这是要练习的,如何练习?这也需要有层次。
  
  第一步,外在的环境,听到了,看到了,这时心里要马上想:这是外境在动,是外境的动作,不是我的动作,是他的事,跟我没有关系。
  
  第二步,练习着没有外境的对象,这必须把自我中心放下来,唯有没有自我中心的执着,才不介意外境的对象,所以《金刚经》说,无我相,才能够无人相。
  
  第三步,练习放下「自我」,怎样练习没有「我」呢?人家骂我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名字或者是一个代号,你要想:这个名字不是我,这个身体也不是我,跟我没有关系。然后,只注意自己的呼吸,不介意外境的好坏;并且观想:呼吸的人不是自己,仅是身体在呼吸,不是我在呼吸。这个时候你的心理是平静的,外面发生什么情况,你都清楚,只是你保持一个非常平静的心情。
  
  虽然万缘不拒,但你可以有动作,也可以有反应。例如人家打你,你不动作是不行的,可能要想办法让他不要继续打下去,但是你要在非常平稳的心境下处理,试着让对方也产生平和的心情。处理的方式应视情况而有不同,有的时候需要回避一下,有的需要马上处理,那便是靠智慧的判断了。原则上,对人,是以缓和的方式来处理;对事,往往是需要马上处理。
  
  因此,万缘不拒的意思,是不必拒绝我们的生活环境,但也不受外境的干扰、困惑,不过还是要处理,处理的时候要不动情绪,不起烦恼,处理事情时,不要加入自我的利害得失,否则烦恼的念头就会产生了。(一九九四年十月一日,法鼓山社会菁英禅修营联谊会开示,陈美莉整理)
 
 
妄念.杂念与正念
  
  禅修,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有相同的原则,那就是心不能攀外缘,心要不受外缘所动,到最后无缘可攀、无心可动,便达成禅修的目的。
  
  但是在禅修开始以及禅修过程中,一定还是有心可用、有心可动。在有心可用、有心可动的情形下,了解心的现象及心的动作,很清楚的观察它,知道它在动,知道它在用;其实凡是在动、在用的心,都是虚妄的攀缘心。
  
  一、凡是有念皆是妄念
  
  不过,虚妄心和杂乱心不太一样,虚妄心之中有正念、杂念;正念和妄念往往又不容易分清楚。其实,当你发现妄念的时候,那一个所谓发现的心,也是妄念;凡是有念,皆是妄念。可是,妄念之中包含有你在用的方法念头,名之为正念;有不是在用方法,而是打扰你、扰乱你的念头,名之为杂念。然而不论杂念也好,正念也好,只要是起心动念,都是虚妄的心。
  
  凡是有念都是妄念。凡不是用数呼吸、念佛、参禅等方法的散念,都名「杂念」,例如:边用方法边想:外面风景很好,想出去看一看;有人好吵,真讨厌;这曲音乐很好听,心头躁痒难安的……,像这样的妄想纷纷是「杂念」。
  
  起初我们知道有心可动、有心可用,而到最后无心可动也无心可用,很多人误认为到了这样的程度,就已经不需要再修行了,其实,这还只是修行的过程,不是目的。
  
  当打坐时心里很轻松、很清爽,没有杂念干扰,是非常舒服的;于是有很多人会担心有杂念来干扰,讨厌种种杂念来麻烦。在数息的时候,杂念生起会觉得很讨厌;正在打坐时,有小孩子吵,会觉得讨厌;麻雀叫、雨声响,也讨厌。发现了杂念,要赶快提醒自己:「雨声响、孩子吵、麻雀叫,都是正常的事,我何必要讨厌?」当念头这么一转,讨厌之心就会马上不见,没有讨厌的心,心就会安定下来;并非环境有何改变,环境依旧,只是自己的念头不会随环境的动而动,这便是住于正念。
  
  二、杂念生起,接受它!
  
  当正在打坐数息或念佛的时候,有杂念生起,可能你会想:「糟糕!我正在打坐,怎么有这种杂念?真讨厌!」或因腿疼、腰酸、背痛,天气热、闷、流汗,觉得怎么也不舒服,那儿都不对劲,这些都是杂念;尤其腿痛、背痛、天热不舒服的念头一动,心就会不耐烦。
  
  杂念生起时,怎么办?若你已经知道那是杂念,就接受它、面对它,不必难过,不要管它舒不舒服,还是回到方法上,你的心便会慢慢安定下来。
  
  凡与环境、身体、内心三个层次相关的念头,都是杂念。环境之中,让你受到干扰的,是杂念;身体上的问题干扰你,是杂念;心里一个念头、一个念头不断的起伏,也是杂念。凡有这些杂念生起,要一层一层面对它,不要讨厌它,心中就不会起烦恼,心就能安定下来。
  
  三、真心无心
  
  但当心安定下来后,你会问:「我的心在那里?」
  
  其实,根本没有「心」这样东西,凡有念头全是妄念,无一样东西叫作「心」,真心无心。有心可动,有心可用,全都是妄念,不是真的。能理解到这一点,便随时都能安心了。
  
  知道有念头,而能放下念头,那是最好的。然而,若是知道有念头,却是怎么也放不下念头时,就要用方法了。或数息、或念佛,或用其他方法,以统一的妄念代替散乱的妄念,用连贯的、连续的妄念来代替杂乱的妄念,便是正念。
  
  用数息、念佛等方法也是妄念,为什么?因为没有办法放下妄念、离开妄念,所以只好用方法的念头,以妄念止妄念。因为心容易攀缘,一定要抓住什么东西,凡夫的心根本没有办法不抓东西,随时随地要抓一样东西,没有东西可抓时,就会觉得无聊、恐慌或恐惧,或者就睡着了,不晓得怎么办?因此就用数息、念佛、拜佛、感受等方法,用这种统一的妄念取代乱七八糟的杂念,自然而然,你的心就能安定下来了,所以名为正念。
  
  心安定到最后,还要不要用方法呢?若能做到随时没有杂念,随时不起攀缘心,随时不为环境所动,那还用方法做什么?不过不用方法时,并没有不在方法上。
  
  没有方法,而身心很自在,身心世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时究竟是有心还是无心?有!那是用心体验着没有妄念、没有杂念,虽然不用方法,心不能干扰你,身体不能干扰你,环境也不能干扰你,此时,你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清爽爽,便是正在用心,也就无心可用。
  
  四、悟后不再受烦恼干扰
  
  打坐的时候,当你的心受到环境干扰,受到身体干扰,你知道是妄念;心里有一些冲突与矛盾干扰你,也知道是妄念;如果能面对着妄念,知道妄念,妄念本身就不存在了。
  
  但是正念不断,并不等于开悟。开悟以后,不管是在打坐或是不打坐,只要烦恼一出现,就像冬晨的霜遇到了太阳,也像雪花遇到了火焰,马上融化不见。心里可能还有烦恼,但已不会有持续不断的痛苦煎熬,这就是开了悟的人。
  
  开了悟的人是否就已经全部得解脱?不一定!得解脱者,从此烦恼不生。有小悟的人烦恼仍会起,可是烦恼一起,他很清楚、很快就能察觉到,不会由烦恼泛滥成灾。
  
  怎样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当没有办法离开妄念,而心一定要攀缘、抓东西时,要用方法。用得心很安定了,用到心平如止水,是不是表示开悟了呢?不是,但是有许多人误认为那就是开悟,其实,这只是在打坐的时候,有一些「定」的工夫而已,离开打坐,妄念可能还是会生起,杂念还是会有,烦恼还是会在,因此要持之以恒的从正念练起,最后一定会练习成功的。(一九九二年七月三十日,农禅寺禅坐会开示,丘松英整理)
 
 
明心见性
  
  一、什么是明心见性?
  
  所谓「明心见性」,就是以智慧的心,来明白烦恼的心。烦恼和智慧是相对的,智慧即菩提,有了智慧,烦恼自然消失,便能见到空性;也就是除去众生之无明习性,便见清净的佛性。
  
  有些人有烦恼时,并不知道那是烦恼。就像是一个喝醉酒的人,已经醉醺醺不省人事,尚不知自己已经喝醉,还觉得头脑很清楚,一直要等到酒醒时,才知道自己曾经喝醉过。我记得在我小时候尚未出家时,偷喝家中自酿的酒,甜甜的酒,越喝越好喝,喝着、喝着,结果醉倒在酒缸边,到了酒醒时,才知道酒醉的滋味真不好受,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喝酒了。
  
  烦恼心很重的人,不但不会知道自己有烦恼,而且也不承认自己有烦恼。例如:有位年轻人,正在单恋着一个女孩,并且爱她爱得神魂颠倒,当我说他烦恼很重时,他还不承认,认为那只是爱而不是烦恼。请问,这种爱跟烦恼又有什么区别呢?
  
  曾经有位母亲当她的儿子过世时,非常痛苦,我劝她要想开,人死不能复生,不要再为死去的儿子烦恼时,她说:「师父,我只是没办法接受儿子已经去世的事实,其实我一点都没有烦恼!」
  
  以上这两个例子就是说明,很多人已经在痛苦之中,还不认为那种痛苦就是烦恼。
  
  禅宗所讲的智慧,并不是一般知识性的智慧,而是离了烦恼心的一种境界。因此,有烦恼时不知道有烦恼是正常的,有智慧的人,不认为自己有智慧也是正常的。那么,或许有人要问:烦恼和智慧的差异又在那里呢?这两者当然是完全不同的,烦恼是在痛苦之中,不知道那就是烦恼;智慧却是在非常自在的情况下,没有用心去分别什么叫作自在或不自在。
  
  明心的「心」究竟是什么?明心有两层意思:第一是还没有明的烦恼心,需要用智慧去照亮它。第二是已经照亮的智慧心。
  
  那么,见性的「性」又是什么呢?一种是由后天习惯的熏习,而渐渐形成的,例如:有些人有骂人、喝酒、赌钱、吸毒、偷窃、邪YIN、诈骗等的不良习惯,他们并非天性如此,而是后天养成的,经过环境不断的熏习,变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就称为「习性」。中国有句古话:「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说,一直待在臭或香的环境中,已经被熏习得不知道那是臭还是香,直到离开那里之后,才会感觉到那个地方原来是什么味道。
  
  另外有一些人的习性是无法解释的。我有一位担任高级官员的在家弟子,他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位已得到博士学位,并在大学里担任教授,还有一位高中毕业后,情愿做流浪汉也不肯继续升学。
  
  他来问我:「师父,这两个儿子都是我生的,为什么一个那么优秀,另外一个变成流浪汉?实在是让我丢尽了脸!」
  
  我说:「这大概是从小养成的习性吧!」
  
  他说:「同样的家庭以同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
  
  我说:「也许这是遗传吧?」
  
  他很无奈的说:「我及我太太,还有我们的父母亲,都没有这种情形啊!」
  
  那么,这究竟是从那里来的呢?
  
  这可以说是我们从无量世以来熏习而养成的习惯,是一生一生所染上的习性,就像西方人熏起士,中国人熏豆干一样;而我们的习性也是如此,被某种情况影响久了,自然就跟那种情况相应,这就是习性。
  
  习性的本身就是「空性」,当智慧出现时,烦恼心自然就会不见,也许坏的习性可能还在,但是已经清楚知道习性的本身是没有的。这样的观念,可以鼓励我们,烦恼只是一种习性,本来没有,将来也没有。
  
  但是,一下子要完全除去烦恼,连习性都不再有,即使是明心见性的人,也是相当不容易的。因此,明心见性之后,可能有些习性尚未显现,但仍随时随地要警觉到习性仍在,这样,习性自然就会越来越淡,终至完全改过,变成一个彻底清净、光明的心。
  
  有位家境很好的年轻人,由于吸毒,他的太太要跟他离婚,同时也被家人赶了出来,变成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在这期间他又进出监狱好几次,有一次他刚从牢里出来,便来看我,并说:「师父,我很想戒毒,可是别人不让我戒!」
  
  我问他:「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说:「因为不论是否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会拿毒品给我,还说请我试试看,不用付钱,他们怎么会知道我喜欢这个东西呢?」
  
  这真是很奇怪的事,好象他长得就是吸毒的样子,贩毒的人或行家一看到他,就会主动将毒品送给他。因此,当习性一旦染上后,就会有那种特别的气质及味道,让有相同习惯的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知道有习性、有烦恼,表示已经知道有问题,并且会慢慢离开它、断除它,到最后只有空性,没有习性,这才是纯粹的智慧,才是大彻大悟的「明心见性」。
  
  二、如何明心见性?
  
  (一)从观念上来认识、认同、理解而达成明心见性
  
  首先要了解烦恼是依据什么而产生、构成的。前面说过,烦恼的本身是从习性开始,而习性就是一种业力;由业力所产生的烦恼,感受到的结果,就是身心的现象。当有了心理活动,就有了身体的需求,包括吃、喝、穿、住等,进而产生更多的烦恼。
  
  我们的身体不断在变,会老、最后会死,那么,是否有不变的心呢?没有。心是随着我们连续的念头而有的现象,事实上,所有身心现象都是空的,因此,烦恼自然也是空的。(二)从生活上来达到明心见性
  
  在还没有开悟之前,任何时间内的心理现象,都是烦恼。能够时时刻刻知道起心动念的本身就是烦恼,对你就不会造成困扰与痛苦,不会引起情绪的起伏。
  
  我常常看到一些人,不但自寻烦恼,还把烦恼发泄在周遭人的身上,也让其他的人因而产生烦恼,这是多么可怜的事。
  
  (三)从方法上来达成明心见性
  
  方法必须是经常的、不断的在使用,方法包括在打坐的时候,所教的数息、念佛、只管打坐、参话头等不同的方法。
  
  三、如何体验明心见性?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以下的四句话:「一切都是现成的,一切都是完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大家一定会认为,这简直是在自欺欺人。在家里吃饭时,要先买菜、煮饭、淘米煮饭,怎么会有现成的东西呢?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缺陷,那里有完整的事情呢?还有,每一样东西在用过之后,就变成旧货,怎么可能都是新的?丑陋的事物那么多,又如何样样都是美好的?如果是这样想的话,那你一定是个烦恼很重的人。
  
  事实上,烦恼是因习性而有,对世间一切现象的感受,也是因为烦恼而有差别的判断。我们应当随时随地遇到情况时,都能体验到样样是现成的、完整的、新鲜的、美好的。以这样的心态来接受所有的一切,虽然并不一定等于明心见性,确已是一位习禅的智者。
  
  (一)一切都是现成的
  
  这个世界有白天、有夜晚,有春、夏、秋、冬,人在出生之后,也必定会有死亡,这都是现成的自然现象。
  
  例如:这几天我的肠胃不舒服,什么东西都不想吃,我的侍者忍不住问我:「师父,您究竟要吃什么呢?」事实上,不是我不想吃,而是胃不让我吃。人有生、老、病、死,身体不舒服时,需要看病、吃药,有的很快便会好,有的带病延年,病到死为止。所以不必为此生烦恼,因为这一切都是现成的必然现象。
  
  (二)一切都是完整的
  
  地球上的人在日蚀或月蚀时,看到本来完整的太阳、月亮,变得不完整,后来又恢复完整,好象真的有盈亏大小之别,其实,太阳及月亮从来就没有因为地球人所见之不同而改变,它们一直都是完整的。
  
  又如一张纸,虽然缺了个角,仍然是完整的,即使再切掉一块,它还是完整的,只不过是由方型的完整,变为不规则的完整而已。因此,不论是多、是少、是大、是小,都是完整的。我们常常听到佛教徒们说:法会圆满、禅七圆满、佛七圆满、功德圆满,其实,只念一个「佛」字,也都算是圆满的、完整的,如果能这么想,日子就过得很快乐了。
  
  曾经有一位女居士因牙痛拔了两颗牙齿,在此之前,她老是说:「牙齿好痛啊!痛得要死!」拔牙回来我恭喜她圆满了,她不解的说:「师父!我少了两颗牙,怎么还圆满呢?」
  
  我答:「你本来在痛,现在把痛牙拔掉就不痛了,这件事不是圆满吗?」本来她还因为少了两颗牙,感到很遗憾,听我这么说,观念一转变,心情也随之改变。
  
  (三)一切都是新鲜的
  
  每一口呼吸都是新鲜的,每一件事物都是生生不息的,连年长者新长的白头发、白眉毛、白胡子,都是新的,或是手上割破一块皮,那也是新的伤口。
  
  中国人的观念比较老气横秋,习惯称自己的先生、太太为老公、老婆,称父母为老爸、老妈,人未老也被叫老了;在西方,即使年纪很大的人,都叫对方为亲爱的、甜心。如果将人生当作样样是新鲜的来体验,必定朝气蓬勃。
  
  (四)一切都是美好的
  
  这是真的吗?我有两句话奉劝诸位:「任何一件事成功了,是美好的收获;任何一件事失败了,是美好的经验。」
  
  现代人的婚姻关系非常脆弱,有人婚姻触礁,夫妇两人生活在一起痛苦不堪,因此希望离婚,总觉得离了婚,就等于摆脱了可怕的梦魇。离了婚算是成功,是美好的收获,但对婚姻本身而言却是失败,但也不妨视为美好的经验。
  
  但是,诸位不要因为听了这场演讲,回家后就对配偶说:「圣严法师讲得太好了,我们离婚吧!」请你们不要离婚啊,佛教徒是不主张离婚的。祝福大家!(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九日,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整理)
 
 
谈心
  
  一、明心见性
  
  今天我要与诸位「谈心」。心是我们的主人,在宗教上、哲学上、心理学上各有不同的解释方式,我则只谈佛教的、禅宗的心。
  
  诸位一定听说过「明心见性」这句话。「明心」究竟明什么心呢?它指的是本来就有而人们却没有见到,本来存在而人们没有感觉到,本来处处都是现成的人们却不知道,人们时时都跟它在一起却没有发现的那个「心」。所以这个心与心理学所讲的心不同,也与精神不同,是有功能但无法形容,有力量但无法衡量,这就是人人本具的心,又叫作「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是什么?我们现在世间上所见你我的面目都不是本来面目,父母所生的都是假相,而且凡是能够呈现出来的现象都是暂时的幻境,不是本来面目。
  
  昨天有一位大学教授跟我说,曾经有一次他突然念头一转,觉得自己失落了,世间也不存在了,但发现自己还是好端端地在那里,能够走路、吃饭、动作。他问我这是什么?我沉默以对。我不能告诉他这也是心的现象,虽不是明心见性的心,但已有些相近,如果我为他多作说明,会使他的妄念马上生起,连带着很多问题就产生了。
  
  所以我只说:「不错啦,你要能够保持它,但不要执着它,像这种情况能够持久的话,对你很好;但若执着它,觉得这个东西很好、这个境界实在太好了,希望常常有,那大概就会消失了。」这听起来有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捉摸不定。其实,心并不是捉摸不定,它本来就在那里,不需要捉摸,一捉摸、一追求,它就远离了,因此心可以叫作「清净心」、「本来面目」,甚至叫它什么都可以。
  
  在禅修营中,我告诉大家在自我的成长之后要有自我的消融;自我消融就是将自我中心、自私的执着心,从淡化而变为不存在,消融之后,这个清净心才能出现。
  
  二、贪心与愿心
  
  今天早上我接受华视新闻的采访,记者问我:「人的贪心从那里来?人的贪心对我们的世界、社会有什么不好?因为贪,所以才会努力,因为贪,所以需要不断成长,为了贪,所以必须争取,才能成功,贪为什么不好?」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道理。我回答说:「『贪』的意义要看是否有『私我』在其中?若有,便会为自己制造困扰,也为社会大众带来麻烦。如果没有私我的成分,那不但会为自己带来智慧、福报、功德,同时也会为社会、众生带来幸福、光明、祥和,那是非常好的。」
  
  因此,有自我中心的贪,叫作「烦恼」;没有自我中心的求,叫作「悲愿」,而不是贪了;愿众生都能离苦,愿众生都能得乐,愿众生都能离烦恼而成佛,已不是贪心而是悲愿。更进一步说,为了众生的「需要」而努力经营制造、取得,那叫作愿心;为了个人的「想要」而巧取豪夺,那就叫作贪心。
  
  「想要」的东西是无止尽的,而「需要」的东西是有限的;为了众生的需要不是贪,为了个人的需要则是带着贪的成分,因为涉及自我的利益。
  
  因此,贪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有我的,叫作贪心;第二个层次是无我的,叫作悲愿。如果是贪心,则不能明心见性;如果是悲愿,则与明心见性相应;如果愿心中带有私心,便是不清净的,还是贪心而不是明心。
  
  想要立刻把贪心去掉,是很困难的;要立刻明心见性也很不容易。但话说回来,明心见性也并不是难事,就看你的心能不能转贪心为愿心。例如,人人都是贪生怕死的,那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烦恼心;但是,地藏菩萨却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虽也有个「我」在那里,但那是悲愿心的我,而凡夫贪生怕死的我便不是悲愿心了。
  
  如果提得起悲愿心,就不会贪生怕死,生死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可是要凡夫一下子就不贪生、不怕死,是很不容易的。历史上记载,文天祥写〈正气歌〉时充满浩然正气,随时都可以为国家、民族而死,但真正上刑场时,也是相当痛苦的。英雄豪杰口中说舍生取义,但真正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时,仍以为是非常悲怆、凄苦的事。
  
  如果是一位菩萨,为了救千万的众生而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是不会有烦恼的。为什么?因为他很清楚,这件事是非常值得的,而且死了以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那样的死亡,只是成佛之道的一个过程、一个阶段,因此能够心平气和,而不会产生对生的贪恋、对死的恐惧。
  
  三、平常心与智慧心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遇到风险,政治界有风险,工商界有风险,工作中有风险,家庭里也有风险。如果说我们随时随地准备着面临风险,任何事情发生都不用兴奋,不必恐慌,好的事情很好,不好的事情也不意外,这就叫作「平常心」;平常心和「无心」相应,也和「本来面目」的心相近。
  
  平常心就是对任何事的处理、应对,不以得失、多少、成败作考量,而只考虑能不能做、该不该做、可不可以做,做了之后,当有问题发生时,也都能履险如夷,从容处置了。
  
  上星期我在台中遇到一位在工商界很有成就的大老板,我对他说:「你的成功真不容易啊。」
  
  他说:「也没有什么啦,只要努力就好。」
  
  我说:「努力不一定能成功。」
  
  他说:「对,很多人埋头苦干,苦了一辈子,也没弄出什么名堂来。努力不一定就能成功,但是不努力也不行。」
  
  我说:「努力还要加上运气,运气很重要。」
  
  他说:「对!对!运气不好,你再怎么努力也是没有用的,不过运气好不好,有时候也要看有没有眼光。」
  
  我告诉他:「眼光就是你的智慧,运气是你的福德。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空想:我的眼光很远,心量很大,那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有机会才能成功;这个机会、运气就叫作福报,也就是福德因缘。」
  
  其实,能有眼光、智慧,也是一种福报,而且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这都与自我中心的心有关。
  
  自我私心强烈的人,很可能有成功的机会,但不是可大可久,尤其在有成功的机会时,会不择手段地抢、争、夺。他本身好象是成功,但从长远考量,对社会大众都有损害,所以他个人的成功,也不能永保。
  
  要让自己成功也使社会得益,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因此,要想眼光远大先要将我的私心淡化,做事会比较顺利,就算不顺利也会逢凶化吉。否则,遇到逆境便在痛苦中挣扎,遇到顺境时飘飘然,以为自己的能力很强,能一手创造天下,具有这种心态的人,会让与他在一起的人都跟着倒楣,因他没有智慧,也就没有福报。唯有悲愿是无尽的、是无我的、是永远成功的。
  
  四、以无心为心,便是成功的心
  
  禅修的心是以无心为心,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无心」,指的是没有一般的期待心,所得到的结果反而是很好的。倒是期待心强的人,容易出问题。
  
  然而,无心是不是什么都不管呢?不是,这个无心是不夹带自私自利的清净心。以无私的心来做事的话,一定比较客观,也比较会成功、比较能持久,至少事业不成功但做人已成功,表面不成功但内心已成功。
  
  曾经有人问我说:「法师!现代人都追求成功,每个人都希望成功,这种心态对不对?能不能每个人都会成功呢?」
  
  我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第一,追求成功是对的,要不然为什么释迦牟尼佛鼓励我们要成佛,因为成佛就是圆满的成功。然而,是不是人人都能成功呢?释迦牟尼佛说众生都能成佛,所以人人也都一定能成功。」
  
  他又问:「成佛要好久好久才能成功,普通人要多久才能成功呢?」
  
  我说:「一秒钟也能成功,一分钟也能成功,一生之中也能成功,累生累世累劫也能成功,人人都能成功。」
  
  他很不解:「人人都能成功,这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根本名不见经传,苦苦恼恼一辈子,怎么是成功呢?」
  
  我说:「你听说过『心安理得』吗?一般人以为不做亏心事就能心安理得,其实光是不做亏心事是不够的,还要与人为善、与人为乐,才能心安理得。」
  
  不要把「成功」看作是我现在掌握着我的钱、我的名、我的位、我的权。有的人钱越来越多,内心的烦恼也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困难也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高,麻烦也越来越多;权势越来越膨胀,内心的痛苦也越来越增加。
  
  如果不善于处理自己,随时会痛苦,有钱会痛苦,没有钱也会痛苦,有地位会痛苦,没有地位也会痛苦,有事业会痛苦,没有事业也会痛苦,那就正如佛法所说的「苦海无边」了,这种人虽然让人羡慕,却称不上是成功。
  
  但如果说「金钱是万恶,名位是腐败」,这种说法也未必是对的。名利权位势力,未必是坏事,但看是如何得来的,如何运用。例如:我现在为办教育就需要钱,问题在于如何要钱?要来做什么?要不到时又怎样?如果以悲愿心来经营,就是明心见性的清净心;如果以自私心来经营,就成了贪心和烦恼。
  
  因此有大名气的人,不一定是成功的;没有名气的人,也不一定是不成功的。而且涓滴成河,每一滴水都是河的一部分,聚沙成塔,每一粒沙都是塔的一部分;故也可知,一分钟有一分钟的成功,一个时间有一个时间的成功,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成功,一生有一生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当下、现在。
  
  因此我不断告诉修行禅法的人,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要踏踏实实活在现在,现在是最重要的时刻,把握现在、运用现在是最重要的。
  
  五、自我的肯定、成长、消融
  
  我在法鼓山的禅修营中,经常强调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但自我成长之后则要自我消融,人格的升华,便为清净心的完成。
  
  成功或失败,不可以有形或无形的名利权位势力作衡量。你们看我与诸位将来谁先成佛?你们可能认为不是我的徒弟,一定是我先成佛,其实不一定。在马拉松赛跑中,经常原本领先的人,过了一阵子却落后,而原先落后的人又领先了,一前一后交错不已。所以在修行时,不要看其他人是不是比我跑得快、修得好,不要介意谁先谁后,及时全力以赴才是最要紧。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人计较长短、高下、成败,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人的成功有他的条件、因素,不要用我们自己的条件、因素跟别人比,而是要增长自己成功的条件,促成自己成功的因素。为了要有更多的付出,我们必须要有更多的进步,这是自我肯定、自我成长。
  
  我的一生,一向不存与别人比较高低大小的心,我走在人家后面时,不觉得丢脸,我走到人家前面时,不以为成功,人家赶过我的时候,我不需要觉得难堪。
  
  天地之大,能够让我们开发的领域,太多太多了,需要我们奉献智慧和愿心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何必一定要在同一条窄路上跟人家拼得你死我活。
  
  但是,不比较并不是停顿,而是走出自己的新路来。如果你走的路是别人也能走的,这表示这条路没什么了不起;如果你走的路别人赶不上,那你就真正成功了,在这种不比较的心态中,你的自我也就真正消融了。
  
  生命之中,什么样的情况使我们痛苦烦恼,什么样的情况使我们愉快自在,那就要看我们的心,是处在什么样的情况。如果我们有主观的实力及客观的条件,而不好好运用,那就是浪费了自己的生命,辜负了大好的因缘。
  
  最后我要强调,我们既生为人,便是责任重大,尤其现代人所遭遇的困扰,比古人更多,对这个世间所应负的责任也更重大。
  
  目前的世界,人口增多而土地并没有增大,问题复杂而人类的智慧并没有比过去高明,反而对这个世界的破坏更快、更大。因此,我们更应该以无我无私的悲愿心,共同来成长自己、为他人奉献,这个世界的未来才会改善。
  
  如果人心不能扭转,不能从贪得无厌、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心,转变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悲心、愿心,则世界的前途非常悲观,我这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我们不只要提高警觉,更要大声疾呼,把我们的心转变过来,共同奉献于这个世界,这也就是法鼓山所提倡的「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一九九四年四月十六日,法鼓山社会菁英禅修营联谊会开示,单德兴、朱书莹整理)
 
 
 
平常心
  
  一、常与无常
  
  许多人常说「我用平常心来处理事情」,这个「平常心」是什么意思?它的内容是什么?
  
  「平」是平等,「常」是永远不变,到处一样。佛经里还有一个名词叫「无常」,它是从一般的平常之中见到了无常,知道了无常以后再回到现实的平常;要在超越之后回归平常,这个常和无常就是「平等不二」。
  
  《佛遗教经》以及其他经典都告诉我们「世事无常」,要我们不要那么执着,所以讲无常;《涅槃经》却讲「真常」、永恒的常;《维摩经》则讲常与无常不二。所以,佛经的讲法并不是一成不变,我们要明白每一部佛经所讲的对象及层次。
  
  曾经有位弟子问一位禅师:「世事是无常还是常?」
  
  禅师说:「常。」
  
  弟子说:「那佛性是常啰?」
  
  禅师说:「无常。」
  
  你说常,禅师就说无常;你说无常,禅师就说常,让人捉摸不定。无论你讲什么,他一定倒过来讲,目的何在呢?这是要帮我们去掉心里的执着,否定、否定、再否定,否定到最后,那才是真正的肯定。
  
  许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也有人说佛教是积极的,这都是错的。讲消极是错,讲积极也是错。积极是拼个你死我活,消极是什么都不管了。佛法讲的是顺从因缘、培养因缘、促成因缘;可是因缘成熟以后,还是要视其为无常,如果认为它永远可靠便是错的,因为它只是一个临时的现象,随时可以改变。
  
  二、步步为营
  
  要我们的心不变,是不可能的。由于经常在变,所以要经常调整自己的脚步,我们的方向可以不变,但是脚步要调整,进是在变,退也是在变,进和退之间要拿捏得非常准确。如果我想往前走却走不过去、走不出去,或往后退也没地方退,那么不妨就横跨一步吧!没有必要因为后面挡住我,前面卡住我,就只有坐以待毙。因此大方向是非常重要,但是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立足点。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立足点一移动,就仿佛没有立场了,失去立场可能就没有生存的余地了。其实,只要移动一步就有一条生路,这不是很好吗?如果枯守一个立足点不变,那大概是死路一条,根本没有办法适应社会、环境。
  
  我常常讲「步步为营」,就是说我们走出去的每一步都是立足点,每一步都要踩稳,若是踩得不稳,往前走便会失去平衡,会摔倒。虽然可以说每一步都是立足点,但是也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立足点。
  
  三、无常是活路
  
  随时变是正当的,无常就是变动的意思。无常实际上是一条活路。很多人认为无常是悲哀的事,是一桩无可奈何的事,「世事无常」就表示没有希望了,没有着力点了,这是错的。从禅的方法、观念来讲,无常恰恰好是一条生路,能够有进有退、左右移动,活在现在。
  
  有一个「画地为牢」的故事,一个人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声称那是他的范围,不准别人进来,他认为这样自己就安全了。结果人家没有捆他,他倒先把自己捆起来了;人家还没有攻击他,他就已经失去了活动的余地了。
  
  其实生路很多,为什么要把自己捆起来呢?一旦把自己捆起来,就没有弹性。所以说,希望永远拥有、保留,或是希望自己有一个范围,这都是愚痴。以无常为常,那是凡夫的执着,那会为自己制造困扰;如果知道无常,就会发现处处有活路。
  
  四、佛性即常即无常
  
  就因为无常,所以一切现象随时随地可以变更。事实上,环境在变,自己也在变,任何情况都在瞬息变化之中;我们应当掌握无常的事实,适应无常的现象。
  
  禅法教我们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佛是人人都可能的事,因此而说人人皆有佛性,不管什么时候,佛性都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下地狱,它也跟着下地狱;我们上天堂,它也跟着上天堂;我们到极乐世界,它也跟我们到极乐世界。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情况,佛性都跟我们在一起,佛性是恒常不变的。因此就有人执着一个永恒的、不变的佛性,认为到最后一定有一个佛性是属于自己的。可是《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物质现象的色法,经常在变化,所以也等于空,色与空这两者,既非有亦非无。
  
  佛性即是空性,故其本身即常、即无常,空性不变故常,空不异色故无常,佛性不离一切变动不已的现象,并非在我们的身心现象之外,另有一个具体的东西叫佛性。从佛性不离现象上看,佛性是无常的,从佛性处处都在、永远都在看来,佛性是常的;所以佛性本身是常,又是无常。
  
  至于佛陀,是活活泼泼的一个人,只是不动情绪、没有烦恼,他的智慧能够适应所有众生的情况,他的慈悲能给予众生救济和帮助。
  
  因此有人问,如果佛性无常,那么佛也无常了?
  
  是。佛的法身不离无常的一切现象,佛是在无常现象之中处处都在、永远都在,所以无常即是恒常。
  
  我们的心能不能体会「无常就是常,常就是无常」呢?
  
  可以。当我们执着的心和情绪化的烦恼淡化、净化之后,就可以体会,在无常之中就是永恒的存在。永恒不离无常,无常与永恒的常,是同一个东西,这就是《维摩经》讲的「不二」,即超越无常与常。
  
  所以平常心之中有几个层次:常,无常,反过来还是常,然后依旧是无常;常和无常之间是平行的,不是对立的,所以说「常与无常不二」;「不二」才是真正的平常,它是平等的、平衡的、永远普遍的。
  
  五、福与慧
  
  我们虽然不能够一下子从凡夫所讲的平常心,一路到达佛果层次的平常心,但是如果我们在观念上能够认识并且接受这个理论,那么我们即使遇到了世相的冲击,不管是好是坏,都能够以平常心来面对、接受,同时平安度过,便是能够全身而退,也能够心平气和的修行方法;能够心平气和,就能不计得失,那便是真正的智者。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丰富,也是最懂得生活的人,所以也是有大福报的人。具备智慧的人一定有福报,一般人以为有财产、地位、名望、权力的人,才是有大福报,其实有智慧才真有大福报,没有智慧的福报,足以使人痛苦、烦恼,所以没有烦恼就是大福报。
  
  由于没有烦恼,他可以自由运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造福众生,这是最大的福报。许多没有智慧的人,虽有儿女、产业、地位、权力,却是生活得相当痛苦;这种人是在受苦报,而不是在享福报。
  
  若是有智慧,能够运用在生活中,那么就会时时过得很愉快。如果没有智慧,就时时过得很痛苦。
  
  两天前有一位患了绝症的居士来农禅寺,问我怎么办?他已沮丧、消极到不想活,问我是不是早一点「安乐死」好。他认为既然是绝症,已非死不可,多活几天、少活几天都一样,为什么还要活下去受病痛的煎熬?
  
  我说:「你没有权利叫你自己不活,也没有权利一定要活多久,你要顺从因缘。能够活而不活,是错的;已经没有办法活下去还非要活下去,也是不可能。所以只要能够活,即使剩下最后一口气,你还是要珍惜你活的责任。」
  
  我还遇到一个情况,有一位一百零一岁的老人在医院的加护病房住了很久,他的女儿问我:「师父,我的爸爸在加护病房已经很久了,靠机械帮助他维持生命,我们全家都受不了了,如果我的爸爸还活下去,我们全家都会被拖垮,该怎么办?」
  
  我说:「顺其自然吧!自然是最好的,不要不自然,否则,病人及家属都受痛苦啊!」
  
  她说:「师父,这样我们不是杀了他吗?」
  
  我说:「我没有叫你们杀他。能够用医疗治得好就治,可是现在他用机械呼吸,用注射补充养分,这已经不是自然了。」
  
  类似这种情形有人问我,我通常都回答一句话:「自然是最好的」,这就是平常心。我没有权利替他的家人主张怎么办,他的家人应该自己决定,带一点点勉强是可以的,若太勉强就离平常心远了,会造成太多的痛苦。
  
  昨天还有人问我:「师父,您死了以后,法鼓山怎么安排?」
  
  我说:「安排什么?」
  
  他说:「你要写遗嘱啊。」
  
  我说:「写遗嘱给谁?」
  
  他说:「总要有一个交代啊!」
  
  我说:「我还没死啊!」
  
  法鼓山已经在建设了,如果我今天就死了,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法鼓山的理念照常会有人推动。佛陀涅槃后留下遗教,并未处理什么遗产,所以我也会以平常心来处理。(一九九四年七月十六日,法鼓山社会菁英禅修营联谊会开示,余丽娜、单德兴整理)
 
 
 
心如日轮在虚空
  
  今天讲黄檗禅师的一段开示:「心如日轮在虚空」-「心」好象一轮太阳在虚空中,这段文字也收录在我所辑的《禅门骊珠集》一书中。
  
  黄檗禅师是唐宣宗大中年间(西元八四七-八五九年)人,第九世纪圆寂,年龄不详。今天我们要介绍他的一段法语,内容如下:
  
  「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学禅道者,皆着一切声色,何不与我心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中略)你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略)若你不会此意,纵你学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属。(下略)」
  
  这段话指出,修行禅法明心见性的情况。很多人把禅的修行看成与外道的修行相同,外道的修行可分为两种现象,一种是懂得很多,学问、辩才非常好,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们已经开悟了,认为自己是大师;另一种是修苦行,生活方式不像一般的人,过着平常人不能忍受的生活。这两种人如果对自己的心行不了解,都算是邪行,不是正确的禅行。
  
  黄檗禅师是怎么说的?以下为诸位作介绍:
  
  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学禅道者,皆着一切声色。
  
  「如今末法」。末法思想见于《法华经.安乐行品》及《大乘同性经》卷下。根据隋代慧思禅师的说法,佛法住世,分为三个时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而在隋文帝开皇十九年(西元五九九年)已是末法第八十二年,故到黄檗之世的唐朝中宗的时候,早已是末法时代。吉藏的《法华玄论》卷一○,则主张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所谓正法,是正知、正见、正信、正行、正确的佛法;像法,即相像类似的佛法,已经不很纯粹;末法是佛法已经没落到快消灭的状态,真正的佛法已经到尾声了,正法不振而邪说横行,即所谓法弱魔强的局面。
  
  正法时期听法学法的人多,证道悟道的人也多;像法时期听法学法的人也还是多,可是证道悟道的人少了;到了末法时代,学法听法的人渐渐少了,而证道悟道的人几乎没有了。
  
  譬如一壸茶刚泡好,一杯茶刚刚倒出来的时候,又香又热,纯度又高,喝下去觉得非常受用,这就像正法时代;过一段时间,茶叶的味道渐渐淡了,浓度、香度也渐渐少了,如同像法时代;到了时间很久以后,只见茶叶颜色,却闻之无香味,尝之无茶味,不能说它不是茶,它还是茶,只是已尝不出茶叶的茶香、茶味了,如同末法时代一样。
  
  我们这个时代距离第九世纪唐中宗之世,又过了一千一百多年,而唐朝之后,仍然有很多人开悟。黄檗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百丈之下同时有好多位大禅师,例如沩山灵佑、黄檗希运等,黄檗禅师之下还有临济义玄,一直到宋朝大慧宗杲的时候,还有好多大禅师出现。所以末法的观念,只是警惕我们要好好的努力,不能说末法时代就没有人证道,没有人悟道。
  
  但在黄檗禅师当时所见的也是事实,他说:「向去多是学禅道者,皆着一切声色。」好多人看起来都好象是在学禅、学道,可是那些人都在执着「一切声色」。声是声音,色是颜色、形式。
  
  「声」有两种意思:一者听闻佛法,透过声音寻求佛法;二者在打坐时,进入一种境界,听到无限的声音,如同宇宙之中有一种好象从远古无始以来就存在的声音,叫它天乐也可以,叫它永恒的天籁也可以,这是在禅定修持中才能体会到的。
  
  「色」也有两种意思:一是用肉眼所见的现象、环境;二者不是肉眼所见的,即打坐时发生的种种幻景、幻象,见光、见花、见净土、见天国、见佛菩萨、见种种庄严的形象、影像等等。
  
  其实,「光」本身也是色,如果你打坐进入比较深一点的定,可以看到无限的光,「光」是和宇宙全体结合在一起,你会感觉到自己跟宇宙合而为一,你就是光,光就是你,宇宙都是光。所以一进入这个境界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非常自在柔和,也非常的开朗。为什么?因为放下了一切负担,自己就是整体,是那么自在;但那仅是轻安境,尚不是悟见自性。
  
  因此,这里说执着一切声色,这声色可以是粗浅的定境,也可能是神通或幻觉。神通很令人着迷的,看不到的东西,你看到了;不可能听到的声音,你听到了,很多人就是追求这个东西。
  
  很多人喜欢在打坐的时候见到上界的天国、他方的佛国,见到佛菩萨,见到你想见到的天或神。也有很多人喜欢一坐下后,自己的身体能打通什么任督二脉,或发生什么中脉、明点之类的经验。有人可以看到自己的五脏六腑,看到自己的气在动、血在走、经脉在运作,也可以看到别人在做什么事。
  
  例如:有人明明在打坐,还能看到有人在庭院里散步,看到美国有人正在做什么。曾经有一个人正在打坐的时候,看到一架飞机失事要掉下来了,他马上打电话问航空公司这架飞机上是否有他的家人?果然,真的有一位他的家人在那架飞机上,两个小时之后,电台竟然报告,那一架飞机失事掉落了。相信吗?你不能不相信,他确实看到飞机的号码,飞机上有一个他认识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像这种情形是事实吗?是事实,有人遇到这种情况,以为自己已经得到天眼,得到神通了。但是,即使能见到、听到,却无法挽救那架飞机的失事。
  
  在台湾有好几个团体,他们一打完坐以后,就是谈论这些东西,谈刚才感觉自己身体在动,气在动,看到光,听到一些什么声音……,讲得津津有味,眉飞色舞,以为打坐很有工夫。但是,从禅宗的立场来看,这些都是光影门头事,与生死大事毫不相关。
  
  何不与我心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
  
  于是黄檗禅师要说:「何不与我心心同虚空去。」意即倒不如把你心中的执着通底放下来,让心就好象虚空那样就好了。
  
  虚空本身无物,很多人认为虚空里有云、有雾,有太阳、星星、月亮等东西,那是天空,不是虚空,虚空应该什么也没有。虚空的意思是在空中无一物,既然是虚空,什么也没有,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要把你的心跟虚空一样的空去,因为「虚空」即是真如,若能如此,庶几与悟境相应。
  
  黄檗禅师又讲了几个比喻的形容词:「如枯木石头去」,你的心最好能像枯木以及石头那样。枯木无生机,石头无动静,它们本身不会主动起作用,也不会有生命的执着或动机在;这样的话,约略与大死一番有一点相应。
  
  又说:「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用柴草烧火煮饭、煮菜、煮水,煮完之后,草或木柴变成灰,而已经寒冷的灰中,一点点火星都不可能发生,叫作「寒灰死火」。我们的心,如果能够像寒灰死火,才有一点点和开悟者的禅境相应。
  
  「相应」并非「就是」。比如说,有人喝可乐,有人喝冷水,都在喝饮料,喝冷水就等于喝可乐?非也!冷水中没有可乐的成分。
  
  对于禅修者而言,这是什么阶段呢?如果能像寒灰里的死火,像枯木、石头,又像虚空,那就是不动、没有作用的情况,心中不要起作用,不要有动的念头出现,这时候有一点点像是禅悟,但那不是禅悟。例如有一种「枯木禅」,修禅修得像枯木一样,那样对不对呢?有问题!真正修禅不是那样,所以说只有少分相应;倒是后来曹洞宗的只管打坐,渐渐的就有一点类似。
  
  你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
  
  这段才是真正讲禅悟的境界,有了前面的那种工夫之后,就要开发智慧。智慧如什么?智慧像太阳,常在虚空,万里无云,永远光明,任何东西都无法遮盖它,从来没有黑暗的时候;不像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下雨时就看不到。
  
  此处以光明形容悟后的智慧动态,是绝对的自在,不是与黑暗相对的光明。这一定要离开「有」与「无」两种对立的境界和心态,才能有心如日轮的体验和境界出现,那就是悟境。
  
  离开「有」与「无」这两个对立的观念,对禅修者是非常重要的,「有」是执着,「无」也是执着。何谓「有」?对心外之物,想追求,又想摆脱,追求解脱,追求开悟,追求成佛,认为有一个境界叫作「开悟」,认为「成佛」是有一个佛果等着去享受。还有,认为这个世界很多的困扰、麻烦都是「有」,希望从「有」得到解脱,而进入「无」的涅槃境,这都是执着。
  
  前天有位居士来问我一个问题,他说:「师父,现在我学佛已有两年多,过去的种种我觉得很愚痴,老是追求钱,我赚了还不算少,现在我学了佛,师父您看我的钱该怎么办呢?」
  
  我告诉他说:「钱,并不等于有,也不等于无。一个穷人穷得一文不名的时候,若他心中想有钱,做梦也梦到钱,那还是心中有钱的人;相反的,若他在银行里和事业上有很多钱,可是心中没有执着钱,这个人的心中,是没有钱的人。」如同先师东初老人曾告诫在家弟子:「人要口袋有钱,银行存钱,头脑里无钱。」有钱是福报,无钱是智慧。
  
  所以,佛法讲「有」,是指心中执着;讲「无」,是指心中不执着,并不是说「无」,就什么也没有,说「有」就有很多东西,不是这样的。
  
  「心如日轮,常在虚空」,这是比喻太阳光本身没有想到它自己就是太阳光,只在虚空之中,永远是那么亮,它是自然的,如果它觉得自己有光在照,这个太阳就不自然了。我们的心要像太阳那样,非常地自然,经常用智慧来观照自己,观照一切人、事、物,但未想到有什么目的,为什么而照?它只是永恒的、普遍的照。而且太阳在照的时候,没有选择时间或对象,只是经常在光芒中,在发光之中,不论有没有对象,永远是光明的。
  
  「不照而照」,它不是为照而照,但却是永恒地在照。何谓「不照」?就是不为某一个特定的对象、目的或原因而照。太阳从来没有下山,从来没有停止照的功能,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有没有对象,它都在照,自然而然地在照。因此,大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度无量众生,不会以为他度了众生,却认为是众生自己得度的。就像万物接受太阳普照,而太阳本身并没有一定要照万物,禅悟者的智慧亦复如是,故称「不照而照」。
  
  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能这样子的话,多省力啊!永远如此自然,那多好啊!
  
  何谓「栖泊」?鸟儿在树上停留叫作「栖」,船只在水上停留叫作「泊」。人心的执着,也就像鸟、船一样,有所栖泊,便不得自在。
  
  很多人要找安全,女孩子想要安全,就找一个老公,男孩子就娶一个老婆;一个嫁老公,一个娶老婆,互相的你栖我泊,那就是互相的倚赖。修行修到了「无栖泊处」心无罣碍的境界,那时便与诸佛同行,解脱自在,《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智慧功能,自然显现于众生之前;若能心无所住,便能心无栖泊,虽然心无所住,又能明察秋毫、洞烛万机。
  
  若你不会此意,纵你学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属。
  
  什么是「草衣木食」?这是描写一个修行者远离物质文明,过着极原始的自然生活,由于不生产耕作,只好摘草叶裹为衣,采树木的种子为食,如同中国道家修炼、隐居。但在印度的佛僧是以晨朝托?,行化人间为常规,「草衣木食」只有少数的禅僧行仪,不是人间比丘的风格。所以黄檗禅师要说,禅修者是以识得「自心」为着眼,否则纵然学得多知,勤修苦行,尽名邪行,定作魔眷。天魔有修行,也有神通,但是没有智慧,心有所住,住于定,住于境界,住于声色,故名邪行。
  
  「若你不会此意」是指假如你听不懂这些话的涵义,就是任你怎么学习,懂得怎么多,如何的「勤苦修行」,整天打坐,坐着不动,一坐几个小时,甚至两天、三天不吃饭,或者「草衣木食」,都是邪行,定会变作魔子魔孙。(邱松英整理)
 
 
零缺点
  
  一、如何是零缺点?
  
  前天有一位名人发表谈话,说他自己是一位在道德上零缺点的人,因而引起舆情的讨论。我则认为同一件事,如果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出现不同的判断。
  
  既然这位名人相信他自己是零缺点,我们也不需要怀疑他,因为他认为自己在生活上没有犯法,没有对不起人,良心上过得去,所以应该说是零缺点,这也没有错。
  
  但是,以一个禅修者的标准来看,人人都有缺点。有缺点并不可怕,缺点能够让我们进步。如果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还会想要来打坐修行吗?因此,从修行过程中的标准来看,我们所希望的零缺点,是知道自己有不少缺点,那就是零缺点。如果不知道自己有缺点,那才是最大的缺点;知道有缺点,马上改过,即可随时随地保持零缺点。
  
  人在生命过程中,从小到老一生没有遗憾,是很不容易的事;有遗憾而不知悔改,才是最大的遗憾。若一生都没有遗憾,也不必悔改,那是天生的、天降的圣人,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这样天生的圣人恐怕不多。
  
  耶稣、释迦牟尼佛等人,从宗教的信仰、信徒的立场来看,他们应该没有缺点,否则就不能成为圣人。但事实上是否他们一生下来,在心理、观念和行为上就都没有过缺点?这就要看是从那一个角度去看。
  
  释迦牟尼佛自小时候起,一直到成佛为止的阶段当中,他的生命过程是从一个普通人,修行成道、成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之时,曾遇到种种困扰,甚至在其出家之前,也曾遇到困扰;这些困扰从信仰上来看,是菩萨示现,而不是他真正有什么困扰,但是,站在一个修道者本身的立场而言,我相信他是真的有困扰。
  
  在一次国际会议中,台湾的成一法师遇见了西藏的班禅喇嘛。成一法师就问班禅:「请问佛爷,大家叫你佛爷,你是不是真的佛?」班禅答道:「大家叫我是佛,我认为我和大家是一样的。」请问诸位,班禅的答话是否矛盾?事实上这就是说,以信仰者的立场会相信他是活佛。
  
  佛教相信所有一切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这是佛教徒的信心和信仰。但是对没有学佛的人而言,说连猫、狗、蚊子、苍蝇都有佛性,他们会相信吗?不会的!如果对他说:「你是一尊佛,你会成佛。」他会相信吗?他一定会摇头说:「不要开我玩笑,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也不想成佛。」但是,如果学了佛以后,就会知道这是信仰,就会相信自己有佛性,可以成佛。
  
  所以觉得自己是零缺点,这是可能的,为什么?因为发现了自己的行为、观念有问题,马上改过,便是经常保持零缺点的状态。
  
  随时随地面对自己的缺点,了解自己的缺点,希望自己从此以后不再有缺点;虽然下一次可能还会有,但那已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在这当下,就是回到零缺点。如果修行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这样,就是随时随地都在进步、改进之中。
  
  但如果不付出努力,光是口头上说:「我要回到零缺点」,还是没有用的。反之,如果经常努力,让身心及语言的行为缺点越来越少,之后需要回到零缺点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少了。如果犯了错误,则应懂得忏悔与惭愧,帮助自己从缺点再回归到零。
  
  二、回到零缺点的方法
  
  上述所谈的是回到零缺点的观念,现在再讲方法。我们的心如果经常被环境所困扰、动摇、诱惑、刺激,那是因为很少想到是自己本身有问题,总是想到那是外在的问题。例如:有人刺激你的时候,你认为是他们无理取闹;有人诱惑你的时候,会认为是他们在干扰你。但是,究竟是谁被刺激、干扰、诱惑呢?是自己!而自己又为什么会被干扰、困扰、诱惑呢?
  
  因此,随时要把念头回过来看自己,究竟为什么被干扰了?如果你的心不能够往自己的内心看,则一定会受到干扰、诱惑、刺激。在受到刺激之后,情绪一定会波动,不是兴奋、欢喜,就是愤怒、痛苦;不论欢喜或痛苦,都是受了外在环境的刺激而起的反应。
  
  最近我有一百篇短文在《联合报》副刊连载,由朱德庸先生替我配置漫画插图,其中一幅画,他画的是一只火鸡,鸡的两只脚是两个大嘴巴,鸡的身体很肥大,但长了很多疮,而它的头、眼睛已经害了重病,这就是形容「贪」是很痛苦的事。
  
  贪心是不舒服的事,正在贪的时候是痛苦的,贪得到了之后也是痛苦的,而贪得不到更是痛苦。贪得无厌本身就是一种中毒的现象,是一种病态,瞋怒、愚痴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应该回归到方法上,知道那是「内心的毒瘾」,不要被这些毒所转、所牵动。
  
  当自己因贪而得不到,或贪的不够多而很难过的时候,应该告诉自己:我害病了,我中毒了,我要调整自己的心念,使我自己能够过得快乐、轻松、自在一些,而不要被这些烦恼的念头、心态所转。实际上所谓烦恼的念头、心态,是因为受外在环境干扰的关系,因此,只要不被环境所转,便可随时随地又再回归到零。
  
  当自己为烦恼而痛苦,首先应该知道烦恼的由来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心「毒瘾」发作了,而这些「毒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是从无始以来,老早就有的;中了这么久的毒,想要一下子改掉,是很不容易的事。即使仅仅是吸食安非他命、海洛因、鸦片、大麻等毒品所染上的毒瘾要戒除都相当难,更何况是从无始以来就有的习性,但是只要有心,还是有人戒成功了。
  
  昨天有一位信众来和我见面,他本来喜欢吃肉,后来把吃肉的习惯戒掉了。如今他又问我:「还要戒什么?」
  
  我说:「因为习性的关系,你要戒的东西太多了,我现在也没办法开单子告诉你要戒什么,你来参加我们的禅修营,参加之后就会知道要戒的东西有多少!」
  
  我们要常常将干扰、困惑等的烦恼问题归于零。如果能够常常有「这不是我应该有的」、「这不是我应该接受的」、「这样的念头我是不应该起的」、「这样的念头我不应该被它所动摇」,只要不应该有的念头一生起,就是马上回归到零。
  
  每次一有不好的念头产生,你能有「喔!我知道了。」的工夫,归零之后,可能第二个念头马上又起来,还是可以再归零,如此不断归零,这就是禅修方法:「有杂念、妄念起来,没有关系,只要回到方法。」
  
  三、忏悔而不悔恨
  
  有些人在自己犯了错误之后会隐瞒,为自己脱罪而辩护,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或将犯错的原因归咎于他人,另外有一些人则总是在悔恨。
  
  我在美国的一次禅七期中,有一位美国人听了我讲「忏悔」的观念之后,不断在哭,一直哭而无法打坐。
  
  他说:「我不能打坐,我要回家了!」
  
  我说:「为什么?」
  
  他说:「我这个人大概是不能修行的,像我这么坏的人还能修行吗?我太坏了,我觉得我这个人应该是死掉的,不应该活在这世界上。我太坏了,我不能修行,我修不成功的。」
  
  我告诉他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我们修行应有的态度。放下屠刀表示有悔过、改过的心,只要马上改过,或知道错误、承认错误而马上把错误放下,就是修行。」
  
  我又问他:「你在禅堂里是否还在做杀人、放火、抢劫的坏事?」
  
  他说:「没有!」
  
  我说:「你是什么时候做的坏事?」
  
  他说:「好象是好久以前做的,我只记得做了很多坏事,所以觉得自己很罪恶。」
  
  后来我告诉他说:「修行要忏悔,不是悔恨。忏悔不是悔恨,而是面对自己的缺点,晓得那是缺点,以后尽量不要再犯同样的缺点,就可改善过来了。悔恨是向火坑里走,忏悔是从火坑里跑出来。」他听了之后很欢喜,不再哭了,也觉得这个禅七打得还不错。
  
  过去他的心理医生总是为他分析问题;我告诉他的则不是分析,而是让他在发现自己的错误、罪恶之后,能够面对它、了解它,然后就放下它。因此,「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就是归于零缺点的最好方法。(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日,法鼓山社会菁英禅修营联谊会开示,周文进整理)
 
 
 
从有到无.从无到有
  
  佛法告诉我们「万法从心出,万法还归于心」,又说「万法都从法界流出,万法还归于法界」,我曾经说过如何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与自我消融,也曾经讲过如何由小我、大我而无我,现在我要说如何从有我到无我,再从无我到有我,从有我到无我就是禅的境界。
  
  一、有是对的,无也是对的
  
  今天我有一位小同乡来问我:「究竟有与无,那个是对的?」他很疑惑,因为禅宗讲无,净土宗讲有。净土宗信仰净土是有的,西方阿弥陀佛是有的;禅宗的《六祖坛经》则说东方人求生西方净土,那西方人去那里呢?
  
  我告诉他:「有与无两个都对」,为什么呢?对信仰、对实践而言,「有」是对的,因为有个寄托,有个目标与目的,才会愿意努力学习;在佛法中除了求生西方净土外,也有成佛的目标。但是禅宗说「无」也是对的,因为我们的现实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虚幻,像梦一样的境界,没有一样是真的。
  
  我的这位小同乡又告诉我,如今回到大陆的故乡,他觉得好象进入梦中,样样东西都不一样了。小时候记忆里家中的房子很大,但是房子没有变,现在却觉得很小;小时候记忆中的狼山好大、好高,现在再去看,却觉得狼山好小、好矮。他说:「小时候看的不是真的,现在看的才是真的。」我则说:「你现在看的也是假的。」
  
  小时候的眼界小,感觉家中房子很大,现在到外面看多了,眼界宽了,比较之下,家中房子就变小了,究竟那个才对呢?
  
  人生从小到大,不断在变老,究竟回忆中经过的是梦,还是现在是梦?事实上正在做梦的时候通常不知道是梦,梦醒的时候才知道是梦,所以梦虽然是有,实际上也是无;人生如梦,当我们在「有」的时候,就该体会到、理解到,这是假的。诸位看过《红楼梦》吗?为什么叫它红楼「梦」呢?贾府曾经如此的繁华热闹,终究是衰落了,如同一场梦。
  
  但佛法说的「空」、「无」,并不是离开有而说无,有的时候,就是无,所以说有是对的,无也是对的。
  
  二、有是错的,无也是错的
  
  我们说西方极乐世界,是有;成佛的果位,是有;功德与智慧,是有;这是真的有,还是假的有?如果自称已经是圣位的菩萨,那是不求上进的人,真正在修行道上的菩萨,会说自己一如凡夫;所不同的是,他知道什么是有,什么是无,而且知道有是错的,无也是错的,这才真是菩萨。有与无就如同两个极端,不论抓着那一端都是错的,不抓着两边的任何一边也是错的,唯有舍两端而又不取中间,才是对的。
  
  有人问:「成了佛以后是有还是无?」说有是错的,说无也是错的,佛的层次是超越于有与无之外的,不受有、无观念的影响,这就是佛。
  
  请问诸位:你们都有家庭,家庭是有还是无?你们一定说是「有」;你们是否有工作?也是有。你所说的有,究竟是真的有还是假的有呢?
  
  许多人在生活上,认为由自己去适应别人很痛苦,应该别人来适应我,所以先生希望太太凡事配合,做太太的也希望先生来适应她。这是有我还是无我?是「有」。在凡夫的观念中,因为有我,所以处处产生矛盾。毕竟我们可以要求物品来适应自己,遇到人的问题就不行了,人与人之间要用商量的,如果强要求别人适应我,就会起冲突了。
  
  三、佛菩萨是无我、无相
  
  菩萨会尽量去理解人、适应人,凡夫则希望别人来适应自己、理解自己;凡夫把人当东西来看,而不是当作人来看;菩萨则把所有人当作菩萨来看,自己只是众生之一。所谓众生,有凡夫众生,也有圣贤众生,其实成了佛也是众生之一。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是大菩萨,可以说他有自信心,也可以说他是有傲慢心。
  
  由于菩萨认为自己是众生,所以他会生活在众生之中。如果菩萨都是以大菩萨的形相、姿态在你我面前出现,你我的反应会是什么呢?会不会、能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不敢。菩萨希望度众生,就要和众生生活在一起,因此他们不会常常以大菩萨的姿态出现。
  
  事实上,菩萨是在我们人群之中,他们是以凡人的样子出现。你们见过头上有三个眼睛的人,看过三头六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吗?看到的话,可能是梦境或是幻境;也有人修行非常努力虔诚,产生感应看到了异象。但是这种现象,不可能常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那只是为了适应当时众生的需要,而有这种幻境的出现,为使众生产生坚固的信心。但是大菩萨是不是就一定是这个样子呢?不是,大菩萨是不定形的,例如观世音菩萨就有三十三或三十六分身。
  
  大菩萨是无相的,有相的菩萨不是真的大菩萨,真的大菩萨是无相、无我的,真的佛身也是无相、无我的。但是无相的「无」,是不是等于没有?不是,他也是「有」的,只是没有自我的执着,能够适应各类不同层次的众生,而有不同的化现,这才是真正的大菩萨。
  
  有一次我到美国一位日本禅师的禅堂,那里没有一定的位子,也没有师父的位子,因为在美国非常讲求平等,所以为了适应美国人,老师没有位子。可是有一个位子上写着「无位真人」几个字,我一把逮住那位禅师说:「这是有位还是无位?这是真人还是假人?如果是无位,为什么还有一个位子在这里?坐在这里的人是真的,还是假的?坐在这里是真的?还是离开这里是真呢?没有人坐是真呢?还是有人坐是真呢?」
  
  他被我一问,就笑说:「这是骗美国人的,你不要再说了,不要把底牌掀起来了!」
  
  这个禅师还真有点道理,如果他坚持他是无位真人,他就一文不值了。
  
  四、超越有无,任运自在
  
  我们学佛的人,不要太固执于有或没有。在某一个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情况,有是对的;但是在另一个适当的场合、时间与地点,或许就不能讲有,讲无才是对的,若照禅法而言,超越有无那才是对的。
  
  回到前面的那个问题:你们是否有事业、工作?努力于工作的时候,是有的;但是工作完了后,就是没有;当你坐在办公室处理公事的时候,你是有事业,还是没有事业?有;当你回家睡觉的时候,你是有事业,还是没有事业?没有,这时候,你如果有事业,就会睡不着觉了;再问:当你去旅行渡假时,你是有事业还是没有事业?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业:事业、企画、期待、忧虑,这些都是业,要把它摆下来并不容易,诸位学过禅修后,要随时随地心中保持没有事,随时随地可以处理事,但心中不要有事,一有事就成业障了。
  
  总而言之,说有是错的,说无也是错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这才是佛法。(一九九五年四月十六日,法鼓山社会菁英禅修营联谊会开示,陈美莉整理)
 
 
 
共修的力量与共修的功能
  
  我们一定要相信共修的力量,这力量不是迷信,而是集合了共修者共同的「心」力所成。共修的功能就在于同心协力,当大家的心力方向是一致时,才能成为共鸣,这种共鸣的声音虽然听不到,但确有其无形的力量相互支援着。
  
  一、灯的烛光越多就越亮
  
  所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和我们修行的过程一样,如果仅是一人修行,力量再强,也不过是你一个人;就像一盏灯,再亮也只是一盏灯,若是两盏、三盏灯放在一起,情况就不一样了,灯的烛光越多就越亮。同样地,打坐时,有的人心的力量弱,好象只有一烛光,亮度不够;但是当五个、十个心力强的人,聚在一起,这光度就增强了,不仅那个心力弱的人沾光了,所有心力强的人也会相互沾光,所以共修的功能是非常强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间房子,由于经常有人在打坐,所以你们一进来,自然就会感受到有一股安定力。我曾到大陆去参观古寺院的禅堂,有些是从宋朝、明朝传下来的,有的已经倾倒过许多次,后又再重建,但仍在原址。一进到这些禅堂,就会感觉那是一个磁场满强,而有安定力的地方。就拿宁波天童寺来说,他们的禅堂并不是很大,可是却有很多人在那里开了悟,虽然那些人已经往生了,而且寺院房子倒了几次又再重建,我一进去,仍可感觉到曾经有很多人在那儿修行的力量。
  
  又像金山江天寺禅堂,曾经一夜之中有十八个人开悟,我一进到那里,心中就有一种非常安定、非常明朗的感觉。
  
  二、互相影响,互相分享
  
  有人不易感受到共修的好处,可能觉得和在家里打坐没什么两样,甚至反而不能安定,因为左边有人,右边有人,前后边都有人,自己老是在注意其他的人,就无法感受到共修有什么好处。
  
  其实,共修时所有参与者的心,在这时候是互相交融的,是沐浴在互相交融的灯光下。而且打坐的时候,心是朝着一个安定的、清净的方向,就好象指北针,动来动去还是指着北方;因此共修时我们心的力量是共同向着一个安定的方向,既然是同一个方向,便是互相影响、互相分享每一个人心的力量,这便是共修的功能。
  
  至于共修后彼此分享修行的心得,有什么用处?第一种用处是,在这个时间中,可以感觉到大家是生命共同体结合在一起,这股力量使得你能继续将修行的心力维持下去,促使你自然而然,时间到了就想去参与共修。第二种用处是,即使在共修结束,回家之后的几天之内,共修的力量还能够维系着,若遇到一些心理上、生活上的障碍、波折,这时,全体共修的力量就能替你疏导。
  
  共修时我们往往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有共同的欢喜,所以经常在一起共修的人或同修伴侣间,会互相影响,甚至产生相应的力量。这就如同我们都相信父子、母女、兄弟姊妹亲人之间有互相感应的能量,例如有的人在亲人发生重大变故前,可能有一种预感出现,这便是共同生命体所产生的感应力。
  
  三、共修功能的延伸
  
  诸位听过西方极乐世界吗?究竟有无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种信仰中的世界,我们谁都没有去过。有的人似乎不太相信,因为没有真正看过。可是我们从共修的观点及功能来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的确是真的,也是可信的。佛经中已经告诉我们佛国净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并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一方面是佛的愿力所成,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心愿所求。由于希望有这样一个世界,所以大家共同来进行建设的活动;而因为大家的心,都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净土,那个世界就一定会出现,这也就是共修功能的延伸。
  
  例如我们的法鼓山,本来是没有的,现在渐渐的形成了,这是集合许多人的心愿和努力完成的,这也是共修,因为有许多人共同的愿望,希望有这么一个环境产生,所以大家献出心力、财力和智慧力。法鼓山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只是点一把火,大家觉得这把火蛮可爱的,感受到光明、温暖、希望,许多人也一起来分享这把火;最后,我这一把火还在燃,而每个人也都点了火,加起来就是变成一个大放光明的法鼓山。
  
  四、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我们要把这共修的力量,渐渐扩展延伸至自己的家庭、事业中,如果能让跟你相关的人,都能共同努力、奉献、推动,向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这也算是共修。
  
  此外,结合许多人的力量就会有较多的保障。因为自己的力量很小,如有一个团体就会得到保障、得到安全、得到成长的机会。例如:如果只有一株竹子,竹竿很容易长得东倒西歪,可是如果是一大片竹林,竹子就会长得茂密又整齐划一,且大多是挺直向上的,很少有弯曲的,不管刮风也好,下雨降霜也罢,竹林都是整体的,会将破坏的程度降低,这就是一个团体共同的力量,带给个体的保障。
  
  因此,不论是修行还是工作、事业,不能没有共同努力的目标环境,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势必非常辛苦而无意义的。有的人很欣赏《鲁滨逊漂流记》那种生活,很想试一试,不过我相信大概试了几个月,就会想再回到人间,因为那种生活其实是很无聊的,因为单独一个人所处的孤独世界,就是几乎没有目标的世界。(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三日,法鼓山社会菁英禅修营联谊会开示,徐祯璠整理)
 
 
 
平常人的禅
  
  一、禅法并不神秘
  
  我们都是「人」,禅法就是「人」的修行方法,禅法是要把苦恼的「人」提升为有智慧的人;故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因此,请诸位不要把「佛」神格化、神道化,应该把他当成人中的完人;完美的、完成的人格,就是佛。许多的禅修者,不但把佛神化了,同时也把自己神化了,甚至把禅的修行神道化了。
  
  其实以人的角度、人的立场来修行禅法,是最健康的;如果用神的角度、观点来修行,那不是佛教所讲的禅法,而是其他的宗教,我们称之为神教。
  
  神教所信的是神秘现象或神秘经验。所谓神秘的现象,是让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不知道的事让你知道,还没有发生的事你能预知,或是让你看到光、花、景色、神、鬼、菩萨、佛,或者让你体验到生理上产生变化。而将这些现象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解释,那都不是真正的禅法、佛法。然而,佛教徒的禅法里有没有这种经验呢?会不会发生宿命通和天眼通?也可能有!但是一位真正的禅修者不会重视它,也不会表现它。
  
  二十多年前,我有一位英语很好的在家弟子,有一次一位说英语的喇嘛到台湾弘法,需要他担任翻译的工作,但因为这位喇嘛用的是西藏腔调的英文,不容易听得懂,所以他很紧张,深怕翻译有问题。于是在前一天晚上他就祈求说:「喇嘛是活佛,一定要让我听懂你的话!」当天晚上睡觉就做了一个梦,梦见喇嘛在他面前出现,说:「放心啦!你一定可以翻译的。」说完还对他点点头。
  
  这位弟子醒来之后很欢喜喇嘛托梦给他,一早起床后就找到喇嘛顶礼感谢,喇嘛看着他顶礼觉得茫汒然,不知是何事?只见他说:「你昨天晚上托梦给我,叫我放心。活佛,你替我加持了!」
  
  喇嘛说:「喔!这样子啊!好!好!」
  
  请问诸位:喇嘛是否真的托梦给他了?也许有人认为没有,但是喇嘛并没有否认,不管如何,我认为不否认是比较好的,否则那位弟子当天的翻译大概就会有问题了。如果我是前例中的那位喇嘛,我会在那位翻译人员做完翻译后告诉他:「你真聪明,反应真好,翻译得这么好。你认为我夜里托梦叫你放心,这是你的善根。那天晚上实际上我很累,也在睡觉,但是你能得到这种信心上的反应,是你的善根。」如此一来,就是回到人的立场,没有把自己神格化。
  
  作为一位禅修者,如果一定要开悟才算是参禅得利、受用,则参禅、打坐的人应该是很少了,因为真正能够开悟的人,在比例上是非常少的,但是不开悟是否也要修行?修行是否有用?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站在人的立场,在紧张、混乱、恐慌、兴奋、愤怒等情况下,不会有正确、明智的决定、判断;心神不宁、精神恍惚以及不知所措,在这些情形下会更容易做错事、说错话,甚至于犯罪而发生「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
  
  禅修者能经常保持身心的冷静、平稳、安定,在身心安定、平衡而非气急败坏的情况下,我们所观察到的自己及环境,都比较中肯、正确,如此一来,参禅打坐的第一步功能,就能得到了。
  
  禅修者如果能够经常使自己保持平稳的心态,在任何事情、状况发生的时候,都能保持心情的安宁、平定,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因此,站在人的立场,学打坐还是有用的。
  
  二、以人的立场处理事情
  
  既然是生而为人,应该要求自己成为一个人,像一个人。人有人的责任、人格,在任何事情发生时,首先要回到人的位置。
  
  前天有一位太太来见我,她说:「师父,我很后悔嫁给我的丈夫。在结婚之前,他好象还不错;结婚以后,每天很晚回家,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样样都来,说是为了做生意,我不相信,怎么可能天天如此?」
  
  我问:「你怎么办?」
  
  她说:「因为先生如此,所以我就回娘家了。」
  
  我问:「你准备离婚了吗?」
  
  她说:「还没想到。」
  
  大前天也有一位先生来见我,他的生活,受鬼神的操控指挥,这股力量使得他失去了自我,他问我:「怎么办?」
  
  我对这两个不同案例所给的答案是一样的,就是回到人的位置。
  
  我对那位太太说:「你要回到人的位置,你现在身为人家的太太、媳妇、妈妈,就把一个太太、媳妇、妈妈的角色做好,这是人的位置。至于你的先生,你也把他回归到人的位置上,人性是有弱点的,饱暖思YIN欲,对这些人性中所有的负面倾向,你能改善就予改善,否则当求自保。」
  
  至于那位被阴间的鬼神指挥的先生,我则对他说:「你要回到人间,你是人,不要听鬼神的指挥。」
  
  他说:「十八年来,我经常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有鬼神或神灵,事先告诉我会发生什么事,甚至会有很多的神灵告诉我相同的情况,而且都很准,结果真的就会发生,让我不得不信。」
  
  我说:「不要听他的,回到人间来,你不要还没有死就已经变成鬼了。孔夫子说过『敬鬼神而远之』;鬼神是有的,他们讲的话可能是对的。可是很多人没有鬼神告诉他们任何事,也过得很快乐;而你有鬼神帮忙却过得很痛苦,真是何苦来哉。」
  
  他说:「师父,这十八年来我从来没有办法脱离他们,我能脱离吗?」
  
  我告诉他:「不要去碰他们!」
  
  他说:「有时候他们是从耳朵里告诉我的。」
  
  我说:「听到了,装作没听到。」
  
  他说:「但是事情会发生。」
  
  我说:「不管他是否告诉你,事情要发生的就会发生,不发生的就不会发生,你为什么一定要听他的?」
  
  他说:「如果不听他的,我会倒楣。」
  
  我说:「你现在听他的就已经很倒楣了,不听他的,最多也是倒楣!」
  
  这就是站在人的立场、观点来处理人的事。
  
  三、以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别人
  
  站在人的立场,与人相处要有慈悲心,也要有智慧。慈悲心就是要包容人、同情人、原谅人。有智慧则是要认识人,不仅仅是认识人的表面背景,还要深入认识人性。人性,可好可坏,可善可恶,因为环境的影响,就会有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
  
  环境包括一个人成长的背景和过程,因此一个人的坏,有其原因和道理,我们不要用瞋恨心来看他,要以慈悲心来对待他,但是也要知道人性之中有这些缺点。
  
  前天我在录制「大法鼓」的节目时,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佛法讲慈悲、忍辱,如果有人专门欺侮你,你就让他欺侮吗?有人专门占你便宜,你就让他占吗?有人专门钻法律漏洞,看似不犯法,却对社会制造困扰和混乱,像这样,做一位佛教徒是否应该原谅他?」
  
  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要站在人的立场来看,我是人,他也是人,我希望自己和对方都是一个正常的人。因此,依照法律处理,应该让他受处罚的就处罚,应该让他坐牢的就坐牢。除此之外,还要想办法让他能够改过,所以,不是作为一个佛教徒就是让人家欺侮的。
  
  我们要站在人的立场、观点来提升自己,肯定自己。当你有烦恼、困扰的时候,或在自己做了错事或犯了错误时,要先回到以人的标准、人格要求自己,来对待这些烦恼和困扰,人性之中总有缺点或劣根性,需要时间来改过。
  
  一般人虽然不会杀人、放火,心中却有一些矛盾常常发生,有些不该说的话会说,不该想的念头会想,甚至于不该做的事,偷偷摸摸还会做,这是人的习性,有的是从小就养成,也可能是在过去世就有的习惯。这些习性就随它去吗?
  
  不!还是要回到人的原点,将这些坏习惯转变成为人的立场、人的基本和人的标准上。因此,应该要求自己是人,不要被人说:「你这个人心中有鬼!」其实心中凡是烦恼妄动的时候,都不是人,都是鬼,离开人的标准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和出言谈话,也都是鬼。若能从鬼的偏差点回到人的立场来,即可渐渐像前面所提到的那位先生,不受鬼的影响而从鬼道回到人间。
  
  诸位虽然没有遇上鬼,心中却有黑暗面、阴暗面,这也等于是和鬼打交道,一定要再回到人间,回到人的立场,这就是禅法的修行。
  
  而且能够肯定自我是人,做好自我肯定之后,也要从人的立场看所有的人,肯定他人也是人,不要把人当成畜生。即使人的性格之中有畜生的习气、鬼的性格在内,也希望帮助所有的人,都能够回到人的基本点上,把这些偏差纠正、导正过来,这就要靠禅的修行的力量。
  
  禅的修行不仅仅是观念的,一定还要加以练习。如果仅仅是观念上的,可能当有境界出现时就没有办法掌握住自己,所以一定要常常练习打坐;打坐能使你的心更安定、更清楚、更明朗,更能够了解自己、帮助自己、改正自己。(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三日,法鼓山社会菁英禅修营联谊会开示)
 
 
 
禅修之道
  
  有很多人对禅修很有兴趣,但是往往参加一、两次以后就不再来了,很可能是过程让他们太痛苦了,打坐的益处没得到就苦不堪言,当然不敢继续来参加了。曾经也有人问我,听说禅修很辛苦,有没有一个方法,不那么辛苦又能很快得到好处呢?我回答他们,这就是不进大学就想毕业,简直像做梦一样。不过,如果大家觉得禅修最辛苦的是盘腿,那么就不一定要盘腿,这样大家应该有兴趣来试试看吧!
  
  打坐不一定非要坐在蒲团上,只要用稳定的姿势,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可以练习;不过,如果要打坐超过半小时以上,还是要坐在蒲团上,才能够持久。
  
  一、禅修的四种利益
  
  以下介绍四种禅修的利益:(一)身体健康:身体的肌肉、神经能够经常放松,对高血压、心脏病有帮助,也能促进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
  
  (二)心理平衡:头脑清醒,精神不紧张,心情保持愉快,心理自然会平衡。有些人不懂得如何保持心理平衡,所以时常会愤怒、恐惧、兴奋等等,透过禅修的练习,能使愤怒平息、恐惧消失、兴奋缓和,使心情经常保持平静而且愉快。(三)精神升华:精神是指心理对世界的体验和看法,超越平常生活中粗浅的感觉。譬如:我们看到一盆花,平时没特别注意它,在紧张时甚至不感到它的存在;但是在心情安静稳定的时候,看到一盆美丽的花,就像看到美好的世界一样。当我们从物质层面进到精神层面时,这个世界会变得不同,看到有人哭、有人笑,不会只看到表面,而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体验哭与笑的人内心的感受,明白他的内心世界,因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防线、对立状态就会从此消除了。(四)开发智慧:智慧有不同的层次,聪明、反应快、观察力强,都不是真正的智慧。从禅修的立场来看,智慧是超越你和我、有和无、利和害的,以纯粹超越的角度来判断,这就是智慧,禅修便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有智慧的人欣赏世界、热爱生命,发生任何事情,不管是好是坏,都不会有得意或痛苦的感受,能用超越于主观的客观角度来欣赏世界,便不会有烦恼;世间的人缺少由禅修而生的智慧,所以总是痛苦不已。
  
  二、持五戒
  
  禅修除了用放松身心的方法以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须遵守一定的规范和准则,以保持其稳定性。那是「持五戒」,即消极的不做以下五类恶行:(一)不杀生:主要是指不可以有杀人的行为或动机。(二)不偷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和不应该得到的东西,都不可以有偷窃、抢劫、占便宜的心理或行为。(三)不邪YIN:行为要正当,不做见不得人的事,不做违背风俗习惯和法律不允许的事情,甚至连念头也不可以有。主要是两性不得有不正当、不稳定、茍且越轨的行为。(四)不妄语:不用欺骗的语言、手段、方法,使人受损失而自己得利益,乃至连妄语的念头也不要起。(五)不饮酒及不使用麻醉毒品:不使用酒精和毒品使自己的身体受损、精神错乱,而至行为失控。
  
  三、修五施
  
  练习禅修的人要做到不以自我为中心,减少自私心,消除与人的对立心,常把别人当成自己一样,最好的方法就是布施。在东方的哲学中,道家老子和佛教释迦牟尼佛都主张施与,给人越多,自己拥有越多,成长越快;不舍得给人表示自己的安全感不够,烦恼就越多。能够布施的人内心必定是富足的,因为他能把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代表他有支配权去安排他所拥有的东西,「修五施」能使禅修者达到舍己除执的目的,这五种布施是:(一)以金钱、物质来接济他人。(二)以技术、时间来支援他人。(三)以语言、观念来导正他人。(四)以随喜的心意来帮助他人。(五)以佛法的智慧来接引他人。
  
  四、调五事
  
  禅修的人同时也需要「调五事」,即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五种基本工夫:(一)调饮食:饮食要适当,不宜过量或不足,营养要均衡。不吃太刺激的食物,例如浓茶、咖啡等,这会影响打坐的心情,酒当然更不可以喝。
  
  (二)调睡眠:我们一生下来就会睡觉,睡觉很容易,但要睡好觉也并非易事。能好好睡觉是一大福报,觉睡得好,心情好,健康也好;觉睡不好,精神欠佳,脾气会暴躁,易与人争吵,精神压力大,久而久之身体也不会好,打坐自然得不到效果。睡眠要充足,但时间长并不一定好,若求睡眠品质良好,右?卧的姿势很重要,头脑、身体都放松才能睡得安稳;在紧张的情绪下睡觉,一定胡乱做梦,不是真正的休息。睡觉前要放松情绪,头脑中的事暂时放下,没做完的事不要担心,担心也没有用,还是安心睡觉,睡好了起来可能做得更好一些。(三)调身:调身可分动和静两方面,动的方面可以做柔软运动,不要太剧烈;静的方面可以用静坐,姿势要正确,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要有压力。静坐也不一定非要坐,走路、站立、平躺均可,重点是一定要轻松、自然、安定;只要做到心不混乱,就是禅的基础。(四)调息:呼吸很容易,但品质要好,要自然平稳的呼吸,不要控制呼吸,而是欣赏、享受呼吸,这就是调息。呼吸与身体的姿势有关,如果身体是弯曲扭曲的,呼吸一定不顺畅;神经和肌肉在紧张的状态中,呼吸也一定不自然。所以随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坐、立、卧,都保持自然、舒畅;身体放松不是放逸偷懒,头脑必须是非常清醒的。
  
  (五)调心:以上四种都与心情(心的情况)有关,心情安定与否和我们的饮食、睡眠、身体、呼吸都有密切的关联,如果调整得很好,心情自然愉快平稳。之后便可以用真正禅修的方法,达到调心的目的,把虚妄心、污染心变成真心、清净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先从调饮食、睡眠、身体和呼吸做起,再配合禅修的方法,如打坐、参话头、默照、直观等,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
  
  五、知五悟
  
  最后讲到禅修者通常有五种发悟的层次,我称为「知五悟」:(一)聪明境:由打坐而触发文思灵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反应敏捷、思路通达、理解力、记忆力的改善增强。(二)光音境:在坐禅中,心境为无限深广的光明所摄,或为无尽柔和苍茫的音海所摄,自己被化入于光音之中。(三)神通境:由坐禅而产生心电与事物的感应,能听、能看、能嗅、能知、能感受到平常情况下所不能产生的特异能力。(四)空灵境:感觉自己是一片无限,没有我,没有他,没有任何执着,只有一片无限,心里非常明朗。从真正禅的立场来看,以上四种境界都不是真正的开悟,只是个过程。(五)寂静境:这才是真正最高的开悟境界,又叫作寂灭境,我们称之为无心。到了这个层次的人,遇到任何状况,心情都不会随之而动,所以发生危险时不会害怕,遇到诱惑时不会动摇,因为已经没有心了,怎么还会有起伏呢?这对大家来说,很困难也很容易,如果怀疑它就很困难,如果相信它,勤练习便很容易了。
  
  六、问答讨论
  
  问:请问在平常生活中要如何修行?
  
  答:任何时候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吃饭的时候专心地吃,走路的时候用心地走,看书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在看书,这就是修行。如果吃饭心不在焉,边走路边想心事,看书累了也不休息,越看越迷糊,而造成身体紧张或昏沉,这就不是修行了。
  
  问: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但是为什么很多书籍都在介绍禅呢?
  
  答:所有禅宗的文献,都是在告诉我们,不要依赖那些语言文字,只有靠自己努力修行才行,所以我今天晚上讲了那么多话,你们也都不要执着喔!(听众笑)问:
  
  有人说中午、半夜不可以打坐,是真的吗?请问什么时间最适合打坐?答:
  
  打坐最好是在睡眠充足、精神饱满、身体状况良好的时候。如果说或半夜不适合打坐,没有其它原因,只是因为这些时间应该是在休息,精神不济还勉强打坐,当然效果不彰,无益于健康了。但假使你平常时间都在休息,反而只有这些时段体力最好,当然可以打坐了。(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二日,讲于美国新泽西州罗特格斯大学,李青苑整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