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八卷


 2024/6/2    下载DOC文档    

第六八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三○页,「辛二、一一别列」。
 
这一段是讲开迹显本。这个「本」就是佛陀的真实身,我们讲清净法身,这个清净法身是常住不变的;但是这个「迹」,就是佛陀有利他的因缘所变现出来的色身。有利他的因缘,当然是约着某一种因缘的须要而变现的:或者为了摄受十地菩萨而变现受用身;为了摄受凡夫外道而变现变化身八相成道。这个地方是把佛陀从本门所变现的报身的迹门,把他作一个简别。怎么知道这个受用身的报身不是佛陀的清净法身呢?主要的理由是:报身他是有相的因缘,《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谓的虚妄就是它会变化。第一个报身本身就会变化,他在不同的法会,他就变现不同的身相出来;第二个随众生内心的不同,所见的报身又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身跟法身常住不变是相违背的,所以当然不是清净法身,因为法身他本身没有变化。任何一个人他能够证入法身,也是一念不生的,也是不能有变化的。十方诸菩萨只要亲证法身,都是同一个相貌,不能有差别的感受。所以这一点就说明,这个报身跟法身是有差别的。前面是约着事相来说明,这以下约着理论。「六、阿赖耶识与诸转识,转依非理可见故。」这个地方是反证。说假设报身就是法身,这样子讲,阿赖耶识跟前七转识这样转依的道理就不能建立了,因为我们说转第八识成法身,转第七意识成平等的受用身,转第六意识跟前五识来变成应化身;如果说报身跟法身完全
 
相同,转八识成四智的道理就不能建立了。这个地方是从理论上来说明这个报身是非自性身。我们作一个总结:
 
庚三、结
 
第六八卷
 
佛受用身,即自性身,不应道理。
 
这是不合道理。这个开迹显本,我们看《法华经》的开迹显本,没有这么微细。《法华经》它的开迹显本,它这个本门,是包括法身跟报身都叫本门,它只是把应化身简别到迹门。不过本论连报身都把他简别到迹门去了,这样子讲就更彻底了。我们看第五段,说明「变化身」不是「自性身」的道理。
 
己五、释变化身非自性身(分二:庚一征;庚二释) 庚一、征何因变化身,非即自性身?
 
小乘的教法一直认为:二千五百年前来到印度示现八相成道的佛是真身。换句话说,佛陀的真实相貌,也是会生老病死的,当这尊佛死亡以后,他就完全跟众生不能有任何的感应,因为佛陀死亡、入涅槃了。当然,这一点大乘的菩萨是不能接受,因为大乘的法门是强调法身常住,特别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能够建立,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法身常住,如果法身不能常住,念佛法门通通是戏论了。所以这个法身常住的理念,在净土法门是非常重要的,它一定要去建立这样的概念,深信诸佛皆充满,念佛才能
 
够感应。所以说,大乘菩萨提出了八个理由来说明佛陀的真身已经灭度,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佛陀的八相成道,只是佛陀从法身所变现的一个应化身,那个应化身灭度了,佛陀的法身没有灭度的。
 
庚二、释(分二:辛一标由八因;辛二随应别释)
辛一、标由八因
 
由八因故。
 
辛二、随应别释(分六:壬一释初二因;壬二释三四因; 壬三释第五因;壬四释第六因; 壬五释第七因;壬六释第八因) 壬一、释初二因
 
谓诸菩萨,从久远来,得不退定,于睹史多及人中生,不应道理。
 
这「八」个理由,我们先看第一个,第一个当中解释二个理由。佛陀刚开始行菩萨道的时候,发了菩提心,他修六波罗蜜,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这个时候他已经成就了不退转的功德,特别是成就了这种「不退」转的禅「定」,他的禅定不会因为他生命的死亡而退失,他不会产生隔阴之迷。但是,我们看到佛陀到了等觉菩萨的最后身,却在兜率天受「生」,乃至于在「人」世「中」转世,这个是「不」合「道理」。因为小乘的三果圣人,他已经成就不来果了,他已经不来欲界受生了,他已经可以生到色界的五不还天。小乘的三果,尚且不来人间的欲界受生,何况是成就三大阿僧祇劫的最后的等觉身,居然来欲界受这个杂秽的色身呢?这个是不合道理的。唯一能够解释的
 
就是说,那只是佛陀的示现,决定不是佛陀的真身,如果是佛陀的真身,不应该来欲界受生的,这是第一个理由。
 
壬二、释三四因
 
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常忆宿住,书算数印工巧论中,及于受用欲尘行中,不能正知,不应道理。
 
这个「菩萨从久远」劫「来」,他已经成就了「宿」命通,也就是说他整个智慧,不会因为死亡而忘失他过去种种的智慧;但是佛陀的八相成道,这个童子相,他要跟老师学习种种的「书」籍、种种的「算数」、种种的「工巧」、「印」刻,乃至于纳妻生子,「受用」种种五欲的「尘」境,面对智慧的学习、五欲的尘境,内心却「不能」够「正知」!这实在是「不」合「道理」。因为法身菩萨就没有隔阴之迷了,何况是一个历经十地到达等觉的菩萨!所以说这个地方也看得出来,这个只是一时的应化。我们看「第五因」:
 
壬三、释第五因
 
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已知恶说, 善说法教,往外道所,不应道理。
 
这个「菩萨」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已经通达缘起的道理,「已」经「知」道什么是邪知邪见,而且能够「善」巧的宣「说」正「法」的「教」义;但是在八相成道当中,佛陀出家了以后,有六年的时间,向「外道」学习种种
 
邪知邪见的道术,这也是「不」合「道理」。因为他应该早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知见、什么是邪恶的知见,不可能说去学外道的知见六年以后,才知道这个知见是不圆满的。这样子讲,这个绝对不是佛陀的真身,这个是示现。看「第六因」:
 
壬四、释第六因
 
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已能善知三乘正道, 修邪苦行,不应道理。
 
「菩萨」经历了十地,「已」经「知」道「三乘」的「正道」,什么是离苦得乐的正确道路,应该用戒法调伏身口二业,以止观来调伏心中的颠倒,趋向于解脱;但是这个八相成道当中,释迦牟尼佛在出家以后,有六年的外道学习,还有五年的「苦行」,跟自饿外道过着一麻一麦的生活,来饥饿自己的身体,祈求这个生命的解脱;佛陀是等觉菩萨,还要去经历这个无益的苦行,实在是「不应道理」!因为不要说等觉菩萨,初地菩萨就证得二空真如了。所以说这个等觉的后身,还要「修」无益的「苦行」,这个是「不应道理」的。我们看第五段的「第七因」,这个地方讲到证菩提跟转*轮:
 
壬五、释第七因(分二:癸一长行正释;癸二颂更显成) 癸一、长行正释(分三:子一标过;子二纵难;子三斥显) 子一、标过
 
又诸菩萨,舍百拘胝诸赡部洲,但于一处成等正觉,转正*轮,不应道理。
 
「菩萨」他在因地的时候发广大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他的菩提心是没有偏私的;但是他到等觉最后身,要成佛的时候,他却弃「舍」了无量无边四天下的世界,而只是在「一」个娑婆世界的南赡部洲来「成」佛「转*轮」,实在是「不应道理」。说菩萨你在因地的时候,你缘整个十法界的有情无情,而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菩提心,好不容易你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成功了,你开始要成佛了,可以去说法度众生了,结果你在无量的世界当中,只选择一个唯一的娑婆世界来当做你度化的对象,如果那个对象就是你生命的全部,那实在是不合道理,因为违背你因地平等的大悲心。这样子讲,小乘又提出一个「纵难」反驳说:这件事情是这样子的,佛陀也是在十方世界都教化的,只是说娑婆世界这个是真身,其他教化的那个是应化的,我们看他怎么反驳:
 
子二、纵难(分二:丑一纵;丑二难) 丑一、纵若离示现成等正觉,唯以化身,于所余处,施作佛事。
 
小乘学者说:这个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是真身,这个灭度是真身;但是「离」开了这个真身,他能够示现种种的八相成道,以这种真身所示相的应「化身」,到其他地方来「施作佛事」。也就是说只有南赡部洲印度出生的那个是真身,其他的是应化身,就以这样子来反驳。大乘学者就针对对这个反驳来问难:
 
丑二、难

即应但于睹史多天成等正觉,何不施设遍于一切赡部洲中同时佛出?
 
你要这样子讲,那你为什么不这样子讲:只有在兜率天那个是真身,依止这个兜率天的真身,普遍在一切的南赡部洲来示现。只有这个兜率天是真身,其他都是应化身,你为什么不这样子讲呢?所以作个总结:
 
子三、斥显(分二:丑一斥他;丑二显自) 丑一、斥他既不施设,无教无理。
 
小乘的学者他认为娑婆世界这个是真身,这个不合乎圣教,没有圣教的根据,也不合乎佛陀平等大悲的道理,于「教」于「理」都不能成立。我们看大乘的正见:
 
丑二、显自(分二:寅一释通契经;寅二举其因喻) 寅一、释通契经
 
虽有多化,而不违彼无二如来出现世言。
 
寅二、举其因喻
 
由一四洲摄世界故。如二轮王,不同出世。
 
这个地方先会「通」诸「经」。大乘佛法,虽然说佛陀在这么广大的四天下,示现很多的应「化」身,但是并没有「违」背二尊佛在同一个「世」界「出现」的「言」教,因为他在不同的世界。就好象说在同「一」个「四」赡部「洲」,不能够有「二」个转「轮」圣「王」「出世」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这里最后作一个总结:
 
癸二、颂更显成
 
此中有颂: 佛微细化身,多处胎平等, 为显一切种,成等觉而转。
 
「佛」陀的法身,他能够变现很多很多「微细」的变「化身」,这个变「化身」,他可以在很「多」很多的世界同时的入「胎」,乃至于同时的成佛,乃至于同时的转*轮,这个是为了开「显」佛陀他有「一切种」智的智慧,跟他的「平等」的大悲心。我们讲「千江有水千江月」,同样一个月亮,可以同时在很多的水中示现八相成道的,这才是真理。好,我们看第六段,说明最后一个因「第八因」,讲到入涅槃:
 
壬六、释第八因
 
为欲利乐一切有情,发愿修行证大菩提,毕竟涅槃,不应道理。愿行无果,成过失故。
 
身为佛陀,他是不简单的,他在因地的时候,他要发起「利」益「一切有情」的因,「发」了「愿」以后,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习六波罗蜜,最后才成就「菩提」
 
根据《俱舍论》中说:在小乘的声闻四果中,修行者因为根器与因缘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则六十劫方可觉悟证阿罗汉果。
 
┌五停心观┐
│ │
│别相念处├三贤┐
│ │ │七
│总相念处┘ ├方┐
│ │便│三生
│暖───┐ │ │
│ │四 │ │乃至
│顶 ├善根┘ │
声│ │ │六十劫
┤忍 │ ├
闻│ │ │修四
│世第一法┘ │
│ │圣谛
│预流果─┐ │
│ │ │
│一来果 ├四果──┘
│ │
│不还果 │
│ │
└阿罗汉果┘
 
。你在因地的时候,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说是「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那你对众生许下的是一个时空无尽的誓愿,而且身为一个菩萨也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积功累德,结果你成佛以后,度众生没有几年,经过五十年,就入「涅槃」,就完全休息了,这样子实在是「不」合因果的「道理」。为什么呢?因大果小。你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修行因地,你结果的妙用只花了五十年就消失了,这实在是不合道理,所以讲「愿行无果,成过失故」。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发了很多的愿、也很多的行,结果就没有果地的妙用,就发了虚愿,这样子就造成了因大果小一个因果不符的过失。你说一个阿罗汉,阿罗汉他修了四生成阿罗汉、或者说六十小劫成阿罗汉,成就阿罗汉以后,在他的生命当中,可能是三十岁、五十岁,他利益众生,然后入涅槃,这个我们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时间很短,而且他刚开始的时候发愿,也没有缘十法界众生来发愿。身为佛陀,你刚开始受菩萨戒的时候,你缘了十法界而许下你心中的诺言,而且你为了实践你的诺言,花了三个无数劫的时间去积功累德、去完成你的誓愿。这么长的时间,你成佛以后,你度众生只度了五十年,然后就全盘休息了!这么广大的因,招感一个这么微小的果,实在是不合道理的。所以我们应该说:佛陀没有灭度的,灭度只是他一时的应化身。
 
己六、释二身常(分二:庚一难;庚二释)
庚一、难

佛受用身及变化身既是无常,云何经说如来身常?
 
「佛」陀的「受用身」每一个人所见不同,所以他有变化,这个「变化身」他本身也会变化,佛陀的八相成道也生老病死,所以都「是无常」的;但是有的「经」典「说」佛陀的「身」是「常」住的,这应该怎么会通呢?我们看解「释」:
 
庚二、释(分二:辛一由所依;辛二由密意)
辛一、由所依
 
(这个「辛二」由所依,应该改为「辛一」由所依。)先看「辛一」:
 
此二所依法身常故。
 
所谓的如来「身常」,经典上所谓的「常」,是约着佛陀的应化身跟受用身所依的法身来说的,就着他所依的体性是常的,这样子讲也可以。我们看第二段「由密义」,有更深层的意思:
 
辛二、由密意(分三:壬一显因;壬二举喻;壬三合法)
壬一、显因
 
又等流身及变化身,以恒受用,无休废故; 数数现化,不永绝故。
 
壬二、举喻
 
如常受乐,如常施食。
 
壬三、合法
 
如来身常,应知亦尔。
 
从更深一层的意思来说,佛陀的受用身跟「变化身」,他们能够经常的「受用」寂静的安乐,他没有「休」息的,从自受用的角度。从他受用来说,「数数现化,不永绝故」,佛陀的变化身虽然是无常,生老病死,但是他又会出现,出现以后死亡,又会再出现,所以从他相续不断的角度,也可以说是常,从相续角度。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讲这个人「常受乐」,这个人他有福报,又有智慧来化解心中的障碍,所以他的生命当中,一个快乐出现了,消失以后,出现另外一个快乐,又出现另外一个快乐。快乐本身是变化,但是他快乐结束以后又出现一个快乐,恒常相续,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常快乐。或者我们讲有些人具足信心的居士,他「常施食」,他施食以后又施食,施食以后又施食,相续不断的施食,也可以说是「常施食」。「如来身常,应知亦尔」,也是这个道理。我们看第七段,说明佛陀的化身、「变化身」,是不能够「毕竟」常「住」的。这当中有「长行」跟偈「颂」,我们看「长行」的地方:
 
己七、释佛化身非毕竟住(分二:庚一长行;庚二颂)
庚一、长行(分三:辛一标由六因;辛二一一别释)
 
 
辛一、标由六因
 
由六因故,诸佛世尊所现化身,非毕竟住。
 
从佛陀本身的能力来说,「佛」陀的法身变现出一个变「化身」,以佛陀的能力能够住世一劫;但事实上,我们纵观所有的变化身,很少有变化身住世这么久的,你看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就把其他的寿命放弃掉,就走了。佛陀为什么要放弃一劫的寿命,而只是短短的时间来陪伴众生呢?这当中是有什么道理呢?因为他有能力能够住世一劫,他的色身可以维持一劫的,但是他却提前舍报?这个地方有六个理由,我们看第二三五页:
 
辛二、一一别释
 
一、所作究竟,成熟有情已解脱故;
二、为令舍离不乐涅槃,为求如来常住身故;
三、为令舍离轻毁诸佛,令悟甚深正法教故;
四、为令于佛深生渴仰,恐数见者生厌怠故;
五、令于自身发勤精进,知正说者难可得故;
六、为诸有情极速成熟,令自精进不舍轭故。
 
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提出六个理由,说明佛陀必须要提前灭度。第一个,「所作究竟」,佛陀利他的事业已经圆满,也就是说,跟佛陀有缘的众生佛陀都度了;跟佛陀缘比较淡薄的众生,佛陀留下了教法,当做未来得度的因缘:也可以说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他再住世已经没有多大帮助了,所以他就走了。为什么呢?「所作究竟」。第
 
二个,「为令舍离不乐涅槃,为求如来常住身故。」众生总是好乐生死的果报,特别是善业强有福报的人,他对今生很容易产生常见,他总是觉得他的生命永远是这样子,永远是这么样的健康、这么样的有福报。佛陀以他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尊贵身,尚且要面临死亡,这个时候,佛陀等于是以身来说法:你们的色身,没有一个人的色身比我还好吧!我积功累德成就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色身,尚且要面临死亡,那大家哪一个人够避免呢?所以说,大家对这个有相的果报体就产生厌恶,好乐这种涅槃永恒的安乐,所以佛陀提前死亡,也是给大家一个说法。第「三、为令舍离轻毁诸佛,令悟甚深正法教故。」有一类的懈怠众生,他很容易得少为足,佛陀住世的时候,经常用教法来指正他,这些弟子们经常受佛陀的指正,很容易产生「轻毁」;这个时候,佛陀灭度以后,他能够产生警觉之心,开始产生自我反省。因为别人对我们的督促,很容易产生对立的,只有反省是出自于内心的,这个人就容易改变,所以佛陀的灭度,让他们自己产生反省。第「四、为令于佛深生渴仰,恐数见者生厌怠故。」佛陀经常跟众生在一起,所谓的常者生厌,大家产生厌烦之心;所以佛陀灭度,反而能够使令众生们对佛陀产生渴仰,产生对佛陀的归依,产生了利益。第「五、令于自身发勤精进,知正说者难可得故。」佛陀经常的住世,让众生产生依赖心,变成依人不依法。就像《法华经》上说:佛陀如果经常住世,有病的弟子一天到晚跟医生在一起,他想:怕什么!你开的药,我都不要吃,因为医生在,反正我随时需要的时候,我再跟你要就好了。医生看这个情况不对,赶快离开,这个有病的儿子,看到医生走了以后,赶快把医
 
生的药找出来,把药吃下去,病就好了。就是说你解脱不解脱,跟佛陀在不在是没有关系的;重点是你要吃药,你要不吃药,佛陀在你的旁边也没有用的。所以说佛陀灭度,让众生产生一种依赖的心情消失掉,产生精进。第「六、为诸有情极速成熟,令自精进不舍轭故」,这个地方是作一个总结。总而言之,佛陀他的灭不灭,是要使令众生的善根「极速成熟」,好好的「精进」,「不」要「舍」离戒定慧的法门,这个「轭」就是戒定慧的法门。好,我们看这个偈「颂」来作总结:
 
庚二、颂(分二:辛一摄前六因;辛二结非常住) 辛一、摄前六因
 
此中有二颂: 由所作究竟,舍不乐涅槃, 离轻毁诸佛,深生于渴仰。
 
辛二、结非常住
 
内自发正勤,为极速成熟, 故许佛化身,而非毕竟住。
 
这个地方有六个法门,大家自己看就知道了。佛陀的报身,可以无量寿命的住世,但是应化身不能常久住世。他的理由是:因为报身所摄受的是十地菩萨,十地菩萨的心,他依止的是不生灭心,他的心没有像我们凡夫这么样的情绪化,凡夫的心是依止有所得的攀缘心,他有时候高兴、有时候是不高兴,他的心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情绪
 
是常者生厌的。所以佛陀经常陪伴众生,众生反而产生很多的障碍。所以说报身不须要入涅槃,应化身一定要入涅槃,因为应化身面对的是生死凡夫、是一个情绪化的众生,所以他不得不入涅槃,这个地方是有所不同。
 
己八、释求佛果应作功用(分二:庚一长行设难; 庚二以颂显释) 庚一、长行设难
 
这个地方是作个总结,对所有菩萨的劝勉,看「长行设难」:
 
诸佛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不应为得更作功用。
 
这意思就是说,一切的「诸佛」所成就的「法身」,是没有差别的,是「无量」的诸佛同样一个法身,是「无别无量」,即使无量的诸佛,都是同一个法身。身为一个法身,当然是经过菩萨的发愿,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他具足了救拔众生的能力,才有资格称为法身。这样子讲,既然这个法身对众生有救拔之力,我们就不须要用功了,菩萨不须要为了成佛再做其他的努力了,因为这个诸佛的法身经常存在,对我们又有种种的救拔能力,那我们就等待法身的救拔就好!前面是赞叹佛法身的功德;这个地方是警愓我们,不能有依赖的心情。这以下回答:
 
庚二、以颂显释
 
此中有颂: 佛得无别无量因,有情若舍勤功用,
 
证得恒时不成因,断如是因不应理。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三段:第一段,说明佛陀有能力救拔众生,这个是事实,说「佛得无别无量因」,佛陀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他所成就这个没有差别的法身,他的确可以做众生的增上缘。这个月亮高高的挂在空中,随时跟我们感应道交的,这第一个理由。第二段,我们讲缺乏因缘不得自在,如果我们众生「舍」弃了自己的努力,这感应道交也是要众生的善根为能感、诸佛的大悲为能应,假设我们能感的努力消失了,诸佛的法身就不能够成为我们的因缘,那个因缘的力量没办法启动。第三段,作一个结示劝修,「断如是因不应理」,所以我们断除了自身的努力,而能够成就诸佛的感应,这个是不合道理的。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前面了解到法身的功德有种种的自在,但是我们对于佛陀法身的归依,是不共于外道对于上帝跟天神的归依。外道的归依,是放弃自己的努力,是单方面的,对方有主宰的力量,不管我怎么做,祂永远可以救拔我。佛法的归依不是这个意思,佛法是说:你有一分的努力,诸佛有一分的感应;你有二分的努力,他产生二分的感应;你有三分的努力,产生三分的感应:他对你的加持,是看你的精进来成正比的。这一点,佛法对三宝的归依跟外道有所不同,外道的归依是完全一厢情愿的,这个地方要简别一下。也就是说外道的归依,他所归依的天神是一个亲因缘;那我们佛法所归依的这个法身,他只是一个增上缘。
 
甲三、结指释竟分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摄大乘品〉,我阿僧伽略释究竟。
 
以上的论文,我依止「《阿毗达磨大乘经》」中的「〈摄大乘品〉」,「我阿僧伽」就是无著菩萨,简「略」的解「释」已经「究竟」圆满了。
 
肆、结示劝修
 
甲一、甚深见──安住菩萨种姓
 
本论总共有十科,在因地上讲到菩萨的「甚深见」跟广大行。刚开始一个菩萨要「安住菩萨种姓」,这个地方我们根据《瑜伽师地论》讲的菩萨五德来配对:
 
一、于极难真实义理,能随顺悟入。
 
修学菩萨道,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智慧──我空、法空的真如智慧。这个智慧你没有成立之前,你很难行菩萨道,你障碍重重。什么叫做「真实义理」的智慧呢?从本论的角度来说,讲到遍计本空、依他如幻。遍计本空,等于是我空、法空的圆成实性;依他如幻,就是讲到依他起性,这个现前一念心识。诸位把空观的真理跟一念的心识合起来看,你就发觉到什么叫做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天台宗说的:一个菩萨刚开始要通达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就是说你在行菩萨道之前,第一个工作──把心带回家,你要知道你生命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常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一切的烦恼障、业障、报障都是可以断除的,一切的功德都是可以成就的。所有断恶、修善的基础点,就是根据菩萨对一念心性的胜解,才开始启动他的愿力。所以《菩萨戒》上说:了解现前一念心性的真理,「是诸佛之本源,是行菩萨道之根本」。你不能了解你这一念心是本来清净的,你很难去断恶、你也很难去修善。所以刚开始菩萨,对于这种很难理解的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要先能够了解。
 
二、于诸有情,非有因缘而生亲爱。
 
你要试着培养利他的心情──大悲心。我们可以这样子想:同样的是度过一生、同样的去努力做很多事情,你与其把这些努力,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你为什么不把这些努力普遍的供养一切众生,让更多的众生得到利益呢?因为个人是如此的渺小,无量的众生是这么的广大!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应该要培养一种利他的心情,这是第二个。当你有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时候,你开始安住菩萨种姓,这个种子是成佛的种子。有这个种姓,我们就可以修习六波罗蜜的广大行。我们看后面的三段:
 
甲二、广大行─广修六度万行
 
在「广大行」当中,有三个重点:
 
一、唯为饶益诸有情故,常处生死,忍无量苦。
 
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特别是大乘佛法,有二个力量
 
很重要:一个是忍力,一个是行力,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因为这个菩萨道所面对的有情众生,是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个忍力跟行力是很重要。
 
二、于多烦恼难伏有情,善能解了,调伏方便。
 
除了有悲心以外,你还得要有智慧善巧,所以你必须广学一切法门,广泛的学习很多很多的经论,成就这个智慧。前面是讲到精进、忍辱,这个地方讲智慧。
 
三、具不思议大威神力。
 
这个地方讲布施、持戒跟禅定,这个福德资粮。行菩萨道一定要有福德资粮,你如果是修小乘法,你不需要有什么样的摄受力,不需要。你要面对有情,到没有佛法的地方建立佛法,除了你的悲心、除了你的智慧以外,就是你要有不可思议的摄受力,而这个摄受力来自于你点点滴滴的──老实的布施、老实的持戒、老实的修禅定,成就一种威德力。这个地方讲六波罗蜜,就从菩提心跟空正见所发动这个六波罗蜜,来成就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瑜伽师地论》── ──《摄大乘论》讲表 竟──
 
好,本论就上到这个地方。
 
我觉得这个《摄大乘论》,我们一路走过来,感觉到
 
本论真的是文简意赅,无著菩萨很慈悲,因为我们没有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大藏经,但是他能够把这样的一个菩萨道,它的一个道次第──甚深见、广大行、究竟果,能够作一个大纲的描绘。好象我们盖房子,我们没有细部的装潢,但是我们知道这整个柱子已经盖起来,起码我们对菩萨道的大纲,很容易掌控它的方向,知道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我个人学习《摄论》,我自己有二句话的心得,希望跟大家分享,第一句话是说:在众生业力的面前,我们个人是非常的不安;但是因为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我们能够找到真实的安住。在诸佛的功德面前,我们感到非常的渺小;但是因为我们有广大的愿力,我们能够感受到些许的成就。这就是我讲菩提心跟空正见个人的经验。我们这次的法会,感谢和尚尼的慈悲,诸位执事法师的护持,我们这次的讲经,就到这个地方,功德圆满。
 
(大众请起立,请合掌: 我们至诚感恩法师慈悲,在这段时间不辞辛劳、勤勉教导。我们从《摄论》的学习当中,知道每一个众生的自性──本自具足、本自清净;面对人事的因缘、遇境逢缘之时,知道这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依他起,学习照破虚妄的遍计执。虽然我们现在还是一个烦烦恼恼的众生,但是我们相信:透过佛法不断的熏习,不断的反观,调整我们累劫以来的烦恼习气,相信「诸佛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我们终究是要成佛的。
 
佛垂慈悯拔众苦,证如所有尽所有, 不住生死与涅槃,巧说权实归一乘, 无著菩萨摩诃萨,造摄大乘诠佛意, 以十殊胜殊胜语,赅备大乘境行果, 净界授经阿阇黎,不辞劳苦宣妙音, 开演广大甚深义,闻者法喜易入行, 所知赖耶不可依,遍计本空如幻有, 依言真如圆成实,何期自性本清净, 菩萨善备福慧粮,彼入因果彼修异, 增上生与净土胜,累劫不断修三学, 愿除诸垢大圆镜,证得彼果断及智, 方便善巧救群迷,同登如来大觉岸,
 
感恩、感恩,无尽的感恩,让我们以感恩之心,虔诚祝福法师,法体康健,广演法音,济度群迷,同出苦轮。 大众礼谢法师,至诚顶礼三拜。)
 
好,一问讯,增福增慧。
 
我刚刚听诸位在讲这些赞叹的言辞,我有一个心得:我们行菩萨道,菩萨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但是我觉得菩萨道有些是属于急迫性的问题、有些是属于非急迫性的问题。你说盖一个房子,最重要是什么?就这个房子的结构,这整个柱子先盖起来。那菩萨道最重要、最急迫的,就是你的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二个根本柱子,你在心中没有建立起来,那你这个种姓永远是摇摆不定,你来生根本就不知道你将往哪里而去?你根本没有方向,你的生命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我们很多的资粮、很多的波罗蜜,那要等待时间的,没有错!房子的庄严、很多的装潢都不是在一时的。但是我必须提醒大家:菩萨道的根本,你对你内心世界了解多少?什么叫做现前一念心性?第二个,你对于利他的心,是不是很认真的去栽培?这二个,我觉得是一个
 
非常急迫的问题,菩萨种姓这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当然本论有很详细的描述,我希望大家有空的时候,好好的复习一下。好,阿弥陀佛,回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