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四九卷


 2024/5/20    下载DOC文档    

第四九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六一页,「乙五、彼修差别分」。
 
第四九卷
 
这一科是「正宗分」的第五科「彼修差别分」。我们在讲这一科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把这一科的大意,作一个简略的说明。我们从前面四科的学习,内心当中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所受用的外在世界,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世界所变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内心当中累积了罪业跟烦恼的时候,我们就会变现痛苦的果报,让自己来受用;当我们内心当中,积集的是善业跟功德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变现安乐的果报,让自己来受用。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因为内心善恶功能的相互作用,就创造了一个苦乐参半的人生。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对于这个苦乐参半的人生,我们是不满意的;所以我们必须透过修行,来改造我们内心世界,使令我们的生命从一种苦乐参半,而转变成离苦得乐的生命。那么改造我们内心世界,就变成是我们整个修行的主要内容了。应该怎么改造我们内心世界呢?在本论当中,提出我们应该要成就三种力量:第一个,你要有誓愿力,就是菩提心。我们必须在生命当中,确定一个你人生努力的目标。为什么要有一个目标呢?我们都知道:我们每一个行为一定会有一个结果;但是这个行为造了以后,这个结果不一定是我们满意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有一个结果,你到底希望来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你要先确定。依止这个目标,你就能够启发你今生前进的动力,你有一个努力的方向,你就会精进的去追求。有一个目标以后,你就会用目标来检查你自己:在短暂的生命当中,你应该把精神体力用在哪些修学,来随顺你的目标?所以在我们修行的刚开始,确定你人生的努力目标,这个就非常重要。你没有目标,你就没有方向,你就不知道何去何从,你就空过光阴了,所以刚开始就是你要有誓愿力。第二个,你应该在内心当中培养观照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的妄想、很多的执着,而这个妄想执着,会让我们对外境产生错误的判断,这个叫做颠倒;当我们颠倒生起的时候,就会造作很多很多的罪业。所以为了避免罪业的出生,我们一定要常修我空观、法空观,来消灭我们心中妄想执着的颠倒。当你有观照力以后,第三个你要开始培养行动力。你要如实的去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波罗蜜的资粮,来加强你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使令你慢慢的趋向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要扭转我们的生命,就必须改造我们的内心;我们要改造我们的内心,就要培养三种力量。这三种力量,在前一科讲到「彼修因果」,它的意思就是说:它这三种力量有一种本末因果的关系。我们因为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根本为因,才能够引生枝末的六波罗蜜为果;这个六波罗蜜的修学,又会去带动另一个层次的菩提心、空正见。如此的本末因果的交互作用,就使令我们的生命慢慢慢慢的改造,慢慢慢慢的离苦得乐,往我们的目标一步一步的前进。从凡夫到成佛,整个前进因果的过程,到底有什么差别的阶位?这一科「彼修差别分」,就是说当我们心中已经生起了三种力量,开始产生一种善良的循环,从凡夫到成佛这当中,有哪些差别的阶位?我们应该加以了解的,就「彼修差别分」,这一科就是这个大意。
 
乙五、彼因果修差别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 丙一、结前问后
 
这一科有二段:第一段「结前问后」,第二段「标释正答」。先提出一个「问」:
 
如是已说彼入因果。彼修差别,云何可见?
 
前面已经讲到修行整个的本末「因果」,这个因果包括菩提心、空正见跟六波罗蜜;这种「修」学的「差别」位次,我们应该如「何」了知呢?就提出这个问。我们看第二科的回「答」:
 
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牒前总标;丁二依标别释) 丁一、牒前总标
 
回「答」当中有二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先看「总标」:
 
由菩萨十地。
 
这个地方先把阶位的内涵标出来。我们从凡夫开始修学到成佛,有「十地」的差别,先作一个「总标」。我们看「别释」:
 
丁二、依标别释(分七:壬一列十地名;壬二辨地安立; 壬三释地名因;壬四辨得差别;壬五辨修因果 ;壬六辨修十度;壬七辨修圆满) 戊一、列十地名(分二:己一问;己二答) 己一、问
 
「别释」有七科:「一、列十地名;二、辨地安立;三、释地名因;四、辨得差别;五、辨修因果;六、辨修十度;七、辨修圆满。」解「释」十地有七科,我们先简单说明一下。十地在本论当中,第一科先标「列十地」的「名」称,十地有哪些内容。第二科「辨地安立」,说明十地这个「地」、这个总相的名称是怎么「安立」的,这个「地」是什么意思。第三科「释地名因」,说明十地各别的名称(别相的名称),前面是说明总相,这个地方说明它别相名称。第四科「辨得差别」,是什么样的因缘,你才能够成就十地呢?这个地方是说明修学的因缘。第五科「辨修因果」,这个地方是广说十地的「修因」证「果」。前面的「辨得差别」是一个略说,把纲要说出来;这个地方就是说,广泛的说明成就十地的因果,应该怎么样详细的修学。第六科「辨修十度」,当我们成就十地以后,应该如何增上?应该修习十波罗蜜来地地增上,说明十地的增上。第七科「辨修圆满」,修学十地要经过多久的时间,才能够圆满佛果?无著菩萨把十地分成了七段加以说明,说明菩萨到成佛,这整个修学的位次有七段。我们先看第一段「列」出「十地」的「名」称,这个地方有一个「问、答」:
 
何等为十?
 
己二、答
 
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这个地方,我们先把「地」作一个说明。这个十地都以「地」当作总相的名称,这个「地」就是大地的意思,这个大地指的是二空真如之理。我们在修行菩萨道的时候,我们发了菩提心,我们内心当中要栽培我空、法空的观照力。这个观照力到底是观照什么呢?其实就是观照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真理为什么称为大地呢?古德的注解很多,我们简略的会归成三种。第一个它有不动的意思,就是大地上面的人跟车是动来动去的,但大地本身是不动;也就是说一个菩萨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的时候,他能够不为烦恼障、所知障之所扰动,他这个无分别智去观察空性真理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不动的力量。第二个能生义,大地能够引生种种的草木;一个菩萨安住在空性真理的时候,他很自然的能够引生六波罗蜜的功德。前面是约着断恶,这个地方约着修善,它有能生的意思。第三个是负荷义,大地能够平等的运载所有的好人,也包括坏人;这个地方是说菩萨内心能够安住空性,来消灭心中的妄想颠倒,他就能够带动他的大悲愿力,广泛的来摄受、教化一切众生。所以这个真如理,你一个人若安住在妄想,你这个是做不到的。我们内心当中往往是安住在妄想,心随妄转,我们就变成躁动的、障碍的、封闭的;现在我们内心安住在空性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动、能生跟大悲的负荷。所以这个地方是表示菩萨跟凡夫的差别:一个是安住在真理,一个是安住在妄想,这个地方是一个最大的差别。好,我们看第二科的「辨地安立」,这个地方也有一个「问、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戊二、辨地安立(分二:己一乘前起问;己二依义正答) 己一、乘前起问
 
如是诸地安立为十,云何可见?
 
这个二空的真如理,我们一般讲「一如无二如」,真如是一个,怎么能够把它切割成「十」地呢?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
 
己二、依义正答(分三:庚一显为治障;庚二释十法界; 庚三简十无明) 庚一、显为治障(分三:辛一标;辛二征;辛三释) 辛一、标
 
回「答」的地方有二段:第一个「显为治障」,第二个「释十法界」,说明安立十地的主要理由。
 
为欲对治十种无明所治障故。
 
这是总「标」。就是说虽然真如理只有一个,但是菩萨在悟入真理的时候,他由浅而深,要「对治十种」的「无明」,这「十种无明」都是菩萨所应该对「治」的。这个意思就是说:菩萨的十地是依止对「治障」碍而安立的,虽然所证的真理是一,但是证入真理的过程有十层的障
 
碍。好象佛陀经常用大海来比喻真如,大海是平等;但是你兔子在大海当中活动,它的深度,跟马、跟象的深度是不同的:就是约着能观的智慧是有差别的,但是所证的真理是没有差别的。这个地方,它是约着对治障碍的角度,安立了十种的差别。
 
辛二、征
 
所以者何?
 
提出这个「征」问,这以下就正式回答:
 
辛三、释
 
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无明所治障住。
 
因为我们觉悟到「所知法界」,这个「所知法界」就是我们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当然就是二空真如法界。这个真如法界有「十」种「相」貌,但这「十」种「相」貌有「十」种「无明」在它前面安住。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破除第一种障碍,才能够证到第一层真如;破除第二层障碍,证到第二层真如:你一定要有破障的功能,真如才能够显现。因为你有十种障碍,所以安立了十地的差别。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力,我们也一再的强调这个誓愿力跟观照力──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六波罗蜜是枝末。你说一棵树,这一棵树树叶少一点,这棵树还存在,它还有机会把树叶长出来;但是这棵树叶的根破坏了,这一棵树就要死亡。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有很多很多的善法,以佛的标准,到底如何来判定一个人的价值?说这个人布施布施得很好,他持戒持得不是很好;这个人持戒持得很好,但是没有忍辱心!我们菩萨的行为是多元化的差别,到底我们今天判定一个菩萨最重要的标准在哪里?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第一个当然是菩提心,你心中有没有成佛的愿望?你心中不想成佛,你修习任何的善法,在菩萨道来说,都没有意义,因为你没有目标。当然菩提心是总相,第二个别相就是观照力。你遇到障碍的时候,你化解障碍的力量有多深?有人会质疑说:为什么我们不用六波罗蜜来安立十地?诸位要知道:六波罗蜜的行动力是生灭法,行为本身是生灭法。就是说,你今生能够布施,你来生不一定会布施;你今生能够出家持戒,你来生不一定出家持戒:这生灭法是退转的。我到底是用今生的你来判断你?还是用来生的你来判断你呢?但是你内心当中产生我空、法空的对治力、那种观照力,这个是不会退失的。就是我们今天判定一个菩萨价值的重要指标,就是看有障碍刺激你的时候,你心中产生了妄想,你如何化解妄想?你化解妄想的能力有多高?这个观照力就是判断一个菩萨价值的指标。因为从佛法的角度,我们内心有无量的潜能,我们之所以不能显现,是因为妄想遮住。所以你有化解妄想一分的力量,你内心当中自然就会有强大的善良功能,你自然就能够修习六波罗蜜的善法,所以六波罗蜜是一个枝末。你内心当中有遮障,你六波罗蜜是没办法修学的。所以,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可能会觉得很浅:唉唷!佛陀这个十地,他完全是看你觉悟空性、觉悟真理来判断,那这样子你六波罗蜜的价值何在呢?它有价值的,它就像一棵树的树叶,它会让你茂盛庄严。但是诸位要知道,树叶之所以茂盛,是因为它有根。所以这个地方,就是《金刚经》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们判定一个贤圣的差别,是他对真理的观照、对于妄想的消灭这一部分,而安立了差别。这一点,我们在研究十地之前,你应该要有一个观念──这个十地是怎么安立的?看第二段:
 
庚二、释十法界(分二:辛一长行;辛二颂) 辛一、长行(分二:壬一问;壬二答) 壬一、问
 
这以下就正式的说明这个「十法界」,这个「十」地差别的真如「法界」:这当中有「长行」跟偈「颂」。我们先看「长行」,「长行」当中有一个「问、答」:
 
云何十相所知法界?
 
壬二、答
 
谓初地中由遍行义,第二地中由最胜义,第三地中由胜流义,第四地中由无摄受义,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第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相自在依止义、土自在依止义,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义,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
 
这个地方先提出一个问:说这「十相」的真如「法界」,到底是一个什么相貌呢?佛陀以观照力,来作为一个菩萨浅深的标准。这十种观照所觉悟的真理,有哪些差别呢?这以下,我们就次第的来看这十地所觉悟真理的差别。「谓初地中由遍行义」,「初地」菩萨他所破坏的障碍叫做「异生性障」,他所觉悟的真如叫「遍行真如」。我们凡夫最大的障碍,都是由分别的妄想,就是我们在清净平等的心中,捏造了内心的自我,我们去了解外境的时候,也在法上产生很多好坏的对立。这种我相、法相的执取,造成了很多很多的个体差别,这个个体差别就会产生对立,由对立就会带动我们的烦恼。你喜欢的就会追求,讨厌的就会排斥,由烦恼就会去创造罪业,所以这「异生性障」,就是一种我相、法相执取的障碍。当然这个地方的障碍是「分别起」的,是由分别妄想引生的,就是第六意识的名言妄想所引生的。这个时候菩萨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他观察四寻伺,他观察整个内心当中的名、义、自性、差别是不可得。因为我心中有很多的名言妄想,所以就创造很多义相的概念,让自己了解;由这种义相的概念,就在人生当中,产生自相、他相对立的差别。所以,当我心中不打这个妄想的时候,这些对立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就把「异生性障」消灭了,就悟入了「遍行法界」。这个「遍」就是普遍,或者说是平等;这个「行」就是一切的有为法。这个时候,菩萨心中的妄想消灭以后,他在整个生命当中,内心保持寂静平等的状态,这个就是我们第一个要觉悟的、所要追求的第一个法界,叫做「遍行真如」。
 
我们说过,佛法是讲因缘果报,圣人也有他的因缘果报,就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他主要的观念就是他内心安住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重点。比如说你要学忏公师父,我希望我的结果是忏公师父,那你要先了解忏公师父他内心当中是安住在什么道理?他遇到事情的时候,是用什么道理来观察人生、来思考人生?你有他心中的道理,你就自然有他的行为、有他的结果。所以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很多菩萨,都很努力地在每一个人的跑道中不断的修学。当然,我们经过五年、十年的修学,我们会停下来稍微反省一下:我这几年的修行到底是不是有进步?好,这是一个问点。我如何判断我修行有进步呢?这个标准在哪里呢?蕅益大师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就是说,你以前没有修行的时候,遇到快乐的事情,你很高兴很高兴;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你很生气很生气。当然因缘是不会改变,因为这个业力不能马上改变;但是你修行以后,你遇到了顺境、逆境,也会高兴、也会悲伤,但是淡薄很多了。你内心当中那个喜怒哀乐的情感,淡薄很多了,你有进步了,这个就是进步了。你说:唉呀!我修了很多福报。这个不能算是修行的标准,因为这个是生灭法,这东西消失以后,你跟以前还是完全一样。所以真正的菩萨功德,是来自于对烦恼的化解能力,也就是对治力。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你不能够错认消息的,否则你修行很多的时间,你永远在重点之外打转。你看菩萨的功德──「遍行真如」,平等普遍的在你心中安住,就是他的个性淡薄,他内心当中有漏的情感,喜怒哀乐淡薄了,这个就是菩萨的进步。一个人情感淡薄以后,他在菩萨道就能够做出更大、更殊胜的事情来;一个人情感太重,你做不了大事的。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第一个,我们所要追求的是「遍行真如」,这个是破除分别的我执跟法执,这是第一大段。
 
我们可以把十地分三段,这第一段。第二段是二地、三地、四地,他所对治的是俱生我执。「第二地中由最胜义」。这个「最胜义」所破的是「邪行障」,所证的是「最胜真如」。这个菩萨的真如理是地地的超胜,当我们把外层的障碍消灭以后,内层的障碍就会出现;就像洗衣服一样,你外层的污垢洗掉了,微细的污垢又出现。分别的我、法二执破坏了,这个时候「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的我执现前。俱生我执它第一个相貌就是邪行障,就是菩萨在「二地」之前,会有一些身口二业失误的过失,他不是故意,一时失误的过失,这个叫做「邪行障」。到「二地」的时候,他的「邪行障」被他的我空智慧消灭,所以他证得「最胜真如」,就是他的内心当中,已经没有这种身口的污垢,所以「二地」菩萨是戒波罗蜜的圆满。戒波罗蜜什么时候圆满?「二地」菩萨,他跟「最胜真如」相应,他就没有这种身口的过失。
 
「第三地中由胜流义」。这个「胜流真如」,它是破除「暗钝障」。这个「暗钝」指的是内心的散乱,我们讲有自我意识就会有身口的过失,有自我意识就会向外攀缘,就会产生内心的散乱;有散乱的时候,对法义的摄受,就会忘失,这个就是暗钝。所以「三地」菩萨,他内心当中因为禅定的成就,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法义,叫「胜流真如」,是「三地」禅定波罗蜜的圆满。
 
「第四地中由无摄受义」,「第四地」所要对治的是「微细烦恼现行障」,这个是俱生我执的最后一个相貌,非常的微细了。有自我意识就会产生身口的过失,有自我意识就会产生散乱,有自我意识就会产生烦恼,所以在四地之前,菩萨都还有任运的俱生的贪瞋痴烦恼。这个意思就是说,地上的菩萨,他入止观的时候,他我空观、法空观现前的时候,他烦恼是不活动的;但是他出观以后,他在人事的活动当中,也会有一些「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的烦恼会活动。但到「四地」的时候,他所有任运而起的微细烦恼,完全被他的我空观全部破坏,所以叫做「无摄受真如」,他的心中再也不摄受任何烦恼的活动。所以这个四地菩萨,从清净的角度、断烦恼的角度,完全是圆满了,所以第四地是烦恼的清净圆满。
 
到这个地方,都是在对治俱生我执的烦恼障。到五地以后的菩萨,这个菩萨就不是在对治烦恼,他内心的问题完全处理完了;五地菩萨以后,他的问题点就在功德的圆满,这个功德庄严的圆满、波罗蜜的圆满。所以第五地到第十地是对治俱生的法执了。
 
「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我们说过,烦恼是一层一层的,去掉了外层,内层自然就显现。当我们把俱生的烦恼障都消灭以后,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事呢?就是有「下乘般涅槃障」,这个「五地」要对治下乘般涅槃障,这「下乘」就是二乘。四地的菩萨调伏心中的躁动以后,他心中当然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寂静,也就是说,在五地之前的菩萨,他对于二乘涅槃的寂静,有时候是有所好乐、有所羡慕的。菩萨戒就说:菩萨不能生起一念的二乘之心,否则就犯戒。当然,佛陀会制戒,就表示众生的确有这种心态。所以在五地之前,虽然我们立定了目标──成就万德的佛果;但是在过程当中,妄想是难免的,偶尔都会打打妄想,好乐小乘的涅槃,想说:那么辛苦干什么?到小乘的地方休息该有多好!菩萨的辛苦,有时候自己会产生质疑。到「五地」的时候,他对下乘般涅槃的这种好乐,完全被消灭了,证得了「相续无差别义」,这个「相续」指的是生命的存在。当然生命的存在是跟涅槃相对立的,「五地」所证得的真如叫做生死即涅槃的真如。
 
我们解释一下。法执有六相的执取:生、灭、垢、净、增、减。第一个所要面对的就是「生灭」的问题。「生」指的是生命的存在,这当中也代表了无量的烦恼罪业跟躁动,所有的躁动相、所有的苦恼相,就是因为有生命;涅槃代表的是寂静安乐。身为一位凡位的菩萨,我们好乐寂静、厌恶生死,这个是可以理解,而且是正确的抉择。但是当你到五地菩萨的时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应该知道:所谓的生死,是因为你一念的迷而有生死;所谓的涅槃,是一念的悟而有涅槃:生死、涅槃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一体二面的东西。我们刚开始对生死、涅槃的理解,是心外求法的,生死就决定是苦恼相,涅槃就决定是安乐相,这种对立的思考,会障碍我们到三界来广度众生、积集更殊胜的功德。所以「五地」的菩萨,在法上的抉择,已经通达了不二法门──生死即涅槃,他真实觉悟不生不灭。所以,他不再须要进入偏空涅槃,他认为在生死就是在涅槃,你只要善用其心。所以这「五地」的真如,就不可思议了,他在法上的操作,更加的圆融无碍,当然他所带动的功德,就更加的殊胜圆满。所以一个人对真理的了解往前踏出一步,他整个生命会产生很大变化。
 
「第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这个地方(六地)他所觉悟的真理、他所破的障(前面第五地是对治下乘般涅槃障)是对治「粗相现行障」。这个「粗相」指的是杂染相跟清净相:就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观察十二因缘,无明而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因为有烦恼的活动,就会产生罪业的造作,就会招感生老病死的痛苦果报,这叫杂染相;因为我们修行我空观、法空观,消灭心中的无明,所以整个生死都结束,这叫「清净」相。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是以清净相对治杂染相,所以我们过去的思考,染净是汉贼不两立的;但到「六地」的时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要知道所谓的杂染相、清净相是一念心的变现,所以他证得了不垢不净的真如。前面是证得不生不灭,这个地方是不垢不净。因为不垢不净的关系,菩萨能够用更圆融的善巧,示现杀盗YIN妄的病行,来广度一切众生,这个是他以前不敢尝试的,到六地的时候,他的菩萨道就更加的广泛,他的量就更圆满。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的道理提升,他真实了解到杂染、清净是不二的,完全是一念心所变现的。
 
「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第七地」所破的障叫「细相现行障」,其实这个相也是杂染相、清净相,只是它比较微细了。这个「第七地」的不垢不净,跟第六地的不垢不净有什么差别呢?是粗、细的差别的。第六地的不垢不净,是偏重在杂染的生死跟清净的还灭这一部分来作一种对立;这个地方,第七地是比较微细的法,就是佛法跟世间法的对立。我们总是觉得:这是佛法,这是世间法;佛法是尊贵的,世间法是卑劣的。但是到第「七地」的时候,他真实的了解:菩萨能够通达一切法都是佛法。这个第「七地」,「法无差别义」,他能够有这个不垢不净的真如,来资持他的道理。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前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个讲「不增不减」。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我们是安住在增相来对治减相:我不断的修行,我的功德会增加;我如果懈怠,我的功德就会减少。所以我们好乐增加、厌恶减少,刚开始是以这样来激励自己的。但是到「八地」菩萨的时候,他知道:所谓的增减,其实是一念心的变现。所以八地菩萨已经破除「无相中作加行障」,他可以在空性当中,任运的加行,不必一定要止观的入出才能够产生增减。也是说「八地」菩萨的不增减真如,使令他空观能够任运的现前,所谓的动静一如。你说我们凡夫菩萨偶尔要闭关修行几年,才会增加功德,你要是整天外面散乱,你的戒定慧就会有所退失。但八地菩萨是无功用行,他闭关、不闭关,对他是没有差别的,他的功德是任运增加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真如」。由于「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会产生二种的依止,二种附带的功德:第一个「相自在」,第二个「土自在」。这个「相自在」,就是「八地」菩萨「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能够随心所欲的变现任何的相状来受用,这个叫做「定自在所生色」。在「八地」之前的禅定所变现的相状,是不能真实受用的,八地之前的神通道力变现的东西,外表看,你说把石头变现成一个苹果,外表是一个苹果,其实还是一个石头。但是「八地」菩萨的三昧力所变现的,是可以真实受用,他真的是把石头的本质变成了苹果,他有这个相自在。第二个「土自在」,这个更广大了,他能够依止他的愿力,变现任何的国土来摄受众生,他能够庄严他的国土。这个就是「八地」菩萨附带的功德──「相自在、土自在」,这种功德是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
 
「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义」。这个五、六、七、八,把菩萨的法执──生灭的执取、垢净的执取、增减的执取,已经都把它铲平了,所以他在生灭、垢净的增减当中,他运用得更加「自在」。当他这样「自在」以后,他还有什么努力的空间呢?「智自在依止义」。这个「智自在依止义」,它所对治的是「利他中不欲行障」。这个八地菩萨,在《华严经》上说:有时候有沉空滞寂的障碍。因为他空观的智慧太强烈了,无相的空观太强烈,所以他有时候就安住在不动。不过这个地方不动跟涅槃不同,他不是刻意要入涅槃,而是暂时的休息。所以这个时候八地菩萨,《华严经》上说:经常要有十方菩萨的现前劝导、加持,来启发这个菩萨:你还记得吗?你以前因地时,发愿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这个时候菩萨忆念本愿,又从沉空滞寂当中,就再醒过来。到第「九地」就不同了,他已经成就「利他中不欲行障」,他能够任运的不会懈怠,勇猛精进的度化众生,这个时候他所证的真如叫「智自在」,就成就了四种无碍的辩才──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乐说无碍。所以他通过前面法执的消灭,他的智慧也不断的增长。
 
「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第十地」所对治的障碍是什么呢?「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当然菩萨约自受用来说是自在,但是菩萨的自利,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还有利他的目标。菩萨在利他当中,身口意在十地之前还是有所不自在;所以到了「十地」菩萨,他身口意完全得大自在,他能够应以何身得度,他就能够任运的显现何身为其说法,令其解脱,真实达到恒顺众生、普门示现的大威德力,这个就是十地的「业自在」。这种「业自在」有二种附属的功德:第一个「陀罗尼」,第二个「三摩地」。这个「陀罗尼」就是智慧,他有无量无边的「陀罗尼」,有无量无边的抉择、智慧,也就是他能够摄持一切的法义。第二个他在摄持法义的时候,内心是跟禅定、寂静相应的,不是躁动的这二个是附属的功德,那主要的真理就是「业自在」,身口意度化众生的大自在。
 
这个地方是讲到十地菩萨所觉悟真如的不同,所以安立了十地的差别。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