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四○卷


 2024/4/24    下载DOC文档    

第四○卷
 
讲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三○页:
 
丑二、悟入依他起性(分二:寅一乘前双问; 寅二依问别答) 寅一、乘前双问
 
第四○卷
 
我们这一段讲到大乘的止观,大乘止观它的一个主要重点,就是修学「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为什么会有痛苦。从大乘佛法的因缘观来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就是这痛苦是内心引生的,不是外境引生的。也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经常生起一种不平等的单向思考,落入有所得的好坏得失当中,所以我们产生了很多的痛苦。这个时候,佛陀要我们修四寻思,用这种双向的否定思考,使令我们安住在一种平等的、无分别的内心状态,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的破遍计执。当我们破遍计执以后,我们知道一切法没有好坏得失的概念,它只是一个因缘。这个人、这个事,只是我生命当中要实践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一个历练对象,如此而已。它没有所谓的好坏,它只是你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一个所缘境界而已。这样菩萨才能够没有罣碍、没有恐怖的去做该做的事情。这是前面的大意,就是破除对外境的执取。以下的「悟入依他起」,其实它的内涵是进一步破除对内心的执取。前面是破所取相,这个地方是破能取相。分二段:「一、乘前双问;二、依问别答」,也是一个「问」跟「答」。我们看「问」的部分:
 
于此悟入唯识性中,何所悟入?如何悟入?
 
我们前面已经破了所取相,现在我们想要进一步「悟入唯识性」更深一层的内涵,就是破除能取相。破能取相这当中有二个问:第一个是「何所悟入」?第二个是「如何悟入」。「何所悟入」是说明悟入的浅深差别,「如何悟入」是说明悟入的方法。「悟入」的方法是一个总说,「何所悟入」是别说,它的浅深差别。我们看「答」:
 
寅二、依问别答(分二:卯一答何所入;卯二答如何入) 卯一、答何所入(分二:辰一标列三性;辰二释入所依) 辰一、标列三性
 
「依问别答」当中分二段:第一个是「答何所入」,第二个是「答如何」悟「入」。「何所」悟「入」是说明悟入的浅深差别,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标列三性」,第二个「释入所依」。先说明三种体性是我们应该悟入的,看论文:
 
入唯识性,相见二性,及种种性。
 
事实上我们在修唯识观,唯识观的一个次第,是先破所取相,再破能取相,最后才悟入平等法界。这当中有三种性是应该悟入的:第一个「入唯识性」,第二个「相见二性」,第三个「入种种性」。前面的「入」是通于下面三段,悟入的意思。这个地方是把我们在修唯识观,所要悟入的三种体性,先作一个总标。下一段会详细的说明什么叫「唯识性」?什么叫「相见二性」?什么叫「种种性」?我们看一三一页:
 
辰二、释入所依
 
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自性差别义,如是六种义皆无故;所取、能取性现前故;一时现似种种相义而生起故。
 
我们在破除的时候,刚开始先破除外境的执取。外境怎么有呢?是「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自性差别义」,有「六种」的「义」相。这「六种义」相我说明一下,古德解释「六种义」相就是:「名」,名言;名有名的「自性」;名的「差别」,这三种。第二个「义」;义有义的「自性」;义的「差别」,也是三种。名、名自性、名差别,义、义自性、义差别。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名言,由不同的名言产生不同的义相,而创造了自性跟差别,这个前面都破除过了,破除外境的执取。第二个「所取、能取性现前故」,「所取、能取」是说,我们现前一念心识,当它不生分别的时候,它是平等平等,没有能所的对立;但是你心一动,不管往好的地方动、或者往坏的地方动,它就落入一种对立,能分别的心、或者叫能取的心,一个是所取的境。我们这一段其实所要破的是第二段,就是这种「能取、所取」的对立,内心的对立。前面是对外境的执取,现在是进一步把内心对立的心、有所得的心,用观照的智慧把它抹平。所以这个「能取、所取」的心,这种「现前」的对立,应该要悟入、要把它消灭的,这是第二段。第三段「一时现似种种相义生故」,其实第三段是一个总结,把前面外境的执取跟内心的执取相互的作用,就创造很多很多相「似」的「义相」,这个「相似」的意思就是虚妄,很多很多虚妄的义相就「生起」。就是我们刚开始心一动的时候,产生「能所」,然后能所的交互作用,就产生很多很多的相「似义」相,这个都是遍计执的相貌。
 
这个「遍计执」我们再说明一下。「遍计执」的生起就是我们心中的联想──名言。就是我们经过不同教育的熏习,还有我们自己虚妄的分别,这二个和合,每一个人产生不同的联想,而这个联想就会主导你的行为、主导你命运的差别。比如说我们这个现实人生,一般的价值观有三种:情、理、法三种。「情」,身为一个众生,心中的喜怒哀乐谁也不能否定,每一个人都有情感;但是情感是最危险的东西,当这个情感失控的时候,这个世界要大乱。所以每一种文化,其实都是在调伏我们的情感。身为人类跟动物不同,动物把饭吃饱了找一个地方睡,它的情感不必去调伏,因为它的生命不想提升;但是人道的众生,你没有用文化来调伏情感,那这个世界就会大乱。我们可以从美国的文化和中国文化,对情感的调伏作一个说明。西方文化在调伏情感,他们的教育方式、思考方式,是用法来主导这个情,这个理是被法所收摄,它是以法为主,他们的思考是这样的。你看在美国,现在要订一个法令:我们上车以后,每一个人都要系安全带。当初这个法令要定的时候,很多人起来抗争,甚至于发生肢体的暴动,打得头破血流。他说:为什么要订「要系安全带」呢?国家说:这是为大家好。我们不必你为我好,我们自己可以作主。双方面就抗争,到最后,这个立法只要通过、颁布,经过国会的辩论,通过以后,到了第二天,不管你同不同意,美国人只要这个法令订下去,第二天每一人上车,就把安全带系上。他们的情感可以被这个法所收摄,因为他们从小就是这样的教育,他们的联想是这样,他们是以法来调这个情。中国社会不同,中国人的社会是以理来调伏情感。你看我们开车就知道,你看到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又宽又大,如果这个法令说:这个地方限速六十公里(呵──),没有人开六十公里的,大部分都是开八十、一百,顶多到了有照相的地方,稍微停慢一点,大家都停下来,你看大家都停下来,你就知道前面有问题了,过去以后大家加快。所以中国的法令只要不合理,这个法律就没有存在价值,中国人是用理来摄这个情感。所以中国人常说:你这个人不讲道理。我们很少说:你这个人不合法。所以当一个国家里面,它的名言、名字,经常出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是他们固定的思考:这件事情不合理,我不做。所以中国人是一个讲理的社会。你看只要是一个公众人物,不管政治家、企业家,在美国,很多都是钻法律漏洞,他做的事情合法,但不合乎道德的情理,一般人可以接受。他没有犯法嘛!他不合理,那是他的私生活,这个我们管不着。美国人可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存在。在中国社会,你身为一个公众人物,你虽然摆明了合法,但是不合乎天理人心,那你为世所不容,你迟早要下台。所以我们要知道,美国是一个处处讲法的社会,它的思考是这样,所以美国人他们的思考是一种定量的分析、定量的分析。美国人做什么事情,他强调数据、精准。中国人是讲理的,他是偏重在定性分析,他重视概念原则。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这二个不同名言,所产生不同的社会相貌。从佛法的角度,这都是遍计执,只是因为遍计执的方向不同,所以带动了不同的生命现象,所以这个叫做「一时现似种种相义,而生起故」。就是你刚始接受这样的教育,所以有这样的文化、有这样的思考,所以这个社会普遍就有这样的一个价值观、有这样共同的行为、有这样共同的命运产生。我们生命的缘起,是这样产生的。好,了解生命缘起之后,我们以下开始要对治了:
 
卯二、答如何入(分二:辰一喻先所执;辰二喻此依他) 辰一、喻先所执(分二:巳一譬绳上蛇;巳二显义无有) 巳一、譬绳上蛇
 
应该怎么办呢?怎么悟「入」这样一个真实相?这个地方有二段:「一、喻先所执;二、喻此依他」。先说明「先所执」,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譬绳上蛇」,第二个「显义无有」。先讲出一个譬喻:
 
如暗中绳,显现似蛇。
 
我们凡夫的遍计执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这黑「暗」的地上,有一条「绳」子盘绕着,因为光线不清楚,我们的心透过六根去接触这条绳子的时候,出「现」一个「蛇」的影像:唉呀,这是一条雨伞节!接着我们就产生很多联想:这条雨伞节是有毒的,会伤害我的,我应该赶快逃避它。这样的一个联想,都是因为从这条绳子产生蛇的影像以后,才有这么多的联想,当然就会有不同的行动、有不同的结果。这所有的联想,都是从绳子的错误认知而产生的。我们看第二段「显义无有」:
 
巳二、显义无有
 
譬如绳上,蛇非真实,以无有故。
 
当我们在黑暗当中,我们把光明打开,透过智慧的观照,把电灯打开,唉呀!这条「绳」子根本不是「蛇」。「蛇非真实」,蛇的体性是我们的妄想捏造出来的,「以无有故」,因为它的实体是不存在的,是我们一念的联想才有的。这个地方的「譬」喻,从这条绳子变成蛇的联想,是说明我们的心去接触这个依他起的果报,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活在当下的因缘,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联想当中,从一个受用的果报来说。所以智者大师作一个譬喻说:凡夫的心接触财色名食睡的时候,这个五欲,每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如果这个五欲的感受是真实的,应该每一个人都一样,其实不同,每一个人的感受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智者大师讲一个「狗嚙枯骨」的譬喻说:一只饥饿的狗,它总是认为向外追求是快乐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干枯的骨头,已经没有味道了,这个时候,狗去啃这个骨头,七啃八啃,就把自己的舌头咬破,流了很多的血。它吃到了自己的血说:唉呀,这个骨头真是甜美。其实它所吃的不是骨头释放出来的血,是它自己流出来的血。这个比喻是说: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得到财富的时候、我们得到饮食、很多五欲快乐的时候,其实这些都不能给你快乐,是你自己产生很多的联想,而这个联想给你快乐,你自己的妄想给你快乐,因为五欲不是功德相。你要是在三宝当中修行,念佛、念法、念僧,这个宝,那是一个法喜相,那真是有功德,它的确能够释放到你心中,产生寂静安乐。但是我们在世间法上的快乐,其实都是自己的联想创造出来的,就好象我们看到绳子,有些人以为是雨伞节、有些人以为是龟壳花、有些人以为是青竹丝,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其实都是活在自心的妄想当中,所以这个地方叫做「喻先所执」,就是前面我们所破的执着。这个地方,是破除对外境一种不平等的执取。这以下第二段是我们正式所破的:
 
辰二、喻此依他(分二:巳一譬见绳时应灭绳觉; 巳二显入唯识识觉当除) 巳一、譬见绳时应灭绳觉(分二:午一见绳起觉; 午二依细觉除) 午一、见绳起觉
 
这个地方有二段:第一段「譬见绳时应灭绳觉」,第二段「显入唯识识觉当除」,先讲譬喻,再合法。看譬喻,譬喻当中,见到绳子的时候,应灭绳觉,我们看论文: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分别智,来破除心中对外境的联想,这个时候慢慢的了解到「彼义无者」,这个心外的义相是不可得的,所谓的好坏得失、长短方圆,都是我的联想创造出来的,这个外境的义相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蛇觉」消「灭」,外境的执取消灭,但是「绳觉犹在」,你只要起观照,这个心就是不平等,还是有对立的,所以依他起这种观照的有所得的心、微细的心,这种「绳」子的「觉」还存「在」,因为我们看到绳子,就表示它不是桌子、不是椅子,因为它的本质是麻。但是麻可以编织成绳子,也可以编织成桌子,也可以编织成椅子,绳子是麻其中的一种作用。如果我们只是在绳当中产生执取,这个时候还是一种微细的法执。所以说这个时候,虽然破了这个绳错误的理解,但是还存在绳子的执取,这个时候应该再进一步破除。怎么破除呢?
 
午二、依细觉除
 
若以微细品类分析,此又虚妄,色、声、香、味、触为其相故。此觉为依,绳觉当灭。
 
我们怎么去面对这个绳子的执取呢?你要进一步观察,用各式各样差别的「品类」来「分析」。说这条绳子是什么品类所成的呢?是「色、香、味、触」,它是由颜色、香气、味道、触觉这四种法所构成,离开这四种法,这条绳子就不存在了。所以以这四种法当作依止,加以「分析」、观察,这个时候对「绳」子的执取就慢慢消「灭」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正式的看到麻,悟入了圆成实的平等性。这个地方是讲出譬喻,从看到蛇,然后回归到绳子,回归到麻。这以下合法:
 
巳二、显入唯识识觉当除(分二:午一除迷乱觉; 午二依真实觉) 午一、除迷乱觉
 
如是于彼似文、似义六相意言,伏除非实六相义时,唯识性觉。犹如蛇觉,亦当除遣。
 
当我们在破除心中的联想,我们开始用双向联想,去对治单向的联想,使令内心平等,这个时候就「伏除」了外境「六」种义「相」的差别,生起了「唯识性觉」。「唯识性觉」就是说,你那个能观照的心的执取还在。这怎么办呢?你要观察其实能观照的心,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因为你听闻佛法、如理思惟,才有这个观照力。这个时候你对这个观照力,应该慢慢的让它保持平等,这个时候「犹如蛇觉,亦当除遣」,它也是一个因缘所生法,它的本性也是毕竟空寂的。我们在破除遍计执,是由外而内、由粗而细,刚开始对治外境的执取,然后到最后能观的智慧也要把它舍离。
 
有一个禅师,他长时间闭关修行,很有心得。有一个同参道友去参访他说:禅师啊,你这几年的修行,意境如何?这个禅师说:我刚开始住茅蓬修行的时候,我的心中丢掉了一头牛。慢慢慢慢我这几年,我心中丢掉一把火(哈──),是这样子,这是我的意境。我们刚开始是用那个火把的光明,把这个牛慢慢调伏,这个牛就是向外攀缘的一个外境的执取。你刚开始能够调伏对外境的执取,是你心中的平等观,你经常用双向否定的思考,把你不平等的单向思考抹平;但是到最后,那个双向思考也要舍离,这火也要舍离。所以我们学《唯识三十颂》,一个人要入圣位,说是「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就是到最后「智都无所得」,你能观的智,
当初是在破遍计执,这个遍计执被你破坏以后,你能观的智也要把它抹平。所以这个地方讲:「犹如蛇觉,亦当除遣」,这个唯识的信解、这种观照智,也要慢慢的把它「除遣」。最后,我们看总结:
 
午二、依真实觉
 
由圆成实自性觉故。
 
这个地方就开始悟入「圆成实」,悟入到一个平等不二的法界。外道的修学,它的重点在修禅定。但是诸位要知道,一个人要修禅定,他要成就禅定,一定要远离外境的执取,所以前半段的工作──破除外境的执取,佛弟子跟外道是相同的,方便不同而已。禅定是心中有一个所缘境,然后远离对外境好坏得失的执取,外道是用止的力量来脱落外境的干扰,佛弟子是用观,差别在这里,但是结果都是要先脱离外境。但是外道成就禅定以后,他脱离了外境的执取,他内心那个禅定的心力、那个执取,能观的那个禅定没有消失掉,所以外道得禅定都产生大我的思想,他有自在力!佛弟子不同的是,他从双向的观照力,破除外境以后,他能观的智也要舍离,才能够入平等法界。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否则会变成一种大我思想。这一段的悟入依他起,是破除能取的心,能观照的智慧也要慢慢的调伏。
 
丑三、悟入圆成实性(分二:寅一结前起问; 寅二显义正答) 寅一、结前起问
 
透过前面的破所取相、破能取相,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这当中有一个问跟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云何悟入圆成实性?
 
「菩萨」修习大乘止观,他刚开始是以平等观──双向思考的观法,来破除内心对外不平等的联想,这个时候「悟入」了「遍计所执性」,最后再观察能观、所观其实唯是一心,把能分别的心也舍离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悟入圆成实性」呢?提出这个问,我们看回答:
 
寅二、显义正答(分二:卯一长行; 卯二颂(意证长行无分别名)) 卯一、长行(分三:辰一释先因缘;辰二显正现见; 辰三成已悟入) 辰一、释先因缘
 
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已遣义想,一切似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
 
我们刚开始是「灭除意言」。怎么「灭除」呢?根据对大乘「法」义「熏习种类」的「唯识之想」。就是依止对法义的「熏习」,然后产生如理思惟,这样来灭除心中不平等的联想,这样「菩萨」就「遣」除了六种「义想」的对立,这个时候一些相「似」的希望「义想」都消灭了,内心当中保持在心有境空,外境的执取破坏了。「故似唯识,亦不得生」,这个时候我们再进一步观察我们那一念心,觅心了不可得,这一念心也是因缘生,它的本性也是空寂的,「故似唯识,亦不得生」,这个时候能观的心也不可得,进入到心境双亡,把这个能观的心也舍离。
 
辰二、显正现见
 
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
 
透过前面止观的「因缘」,破除所取相、破除能取相,这个时候,菩萨「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他从有所得的心,安住在「一切义」(这个地方「一切义」,古德解释叫真如),是一种平等的「法界」。内心当中,能取、所取「平等平等」,唯是一心故,真如现前。这个时候的内心是什么智慧呢?安住真如是什么智慧呢?「无分别名」,就是无分别的智慧现前。这个时候对于一真「法界」当中,产生一种「现见」的无分别智现前。这个「现见」是指能观的智,无分别智现前;这个「相应」是所观的理,平等「法界」的一真「法界」的理现前。这个时候,能观的智跟所观的理,是「平等平等」,「如如智照如如理,如如理起如如智」,「现见相应平等而住」。这个时候「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他能观的心跟所观的智,已经没有对立,都是「平等平等」。所谓的「平等」就是说能、所双亡,唯是一心。这个时候菩萨内心当中,真实的根本「无分别智已得生起」。所谓的「无分别智」,只是一个名称来形容,我们不要听到「无分别智」,好象又一个有所得的东西存在。「无分别智」的意境,简单的说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不能讲话的,它是一个不思议境。所以《金刚经》说:一个成就无分别智的菩萨,他不会说「我得初地、我得二地」,那你还是有所得,他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内心当中是没有任何念头,他观一切法是平等平等,那个时候是不可思议的,不能够用言语去表达的。
 
辰三、成已悟入
 
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
 
这是说出我们修大乘止观成就的一个功德相貌,来给我们作参考,它是一种无分别的境界。什么叫做无分别呢?是「能缘、所缘平等平等」,唯是一心。这是说明「悟入圆成实」的相貌。到这个地方是「长行」,这以下我们看偈「颂」,把前面的观念作一个总结:
 
卯二、颂(意证长行无分别名)
 
此中有颂: 法补特伽罗,法义略广性, 不净净究竟,名所行差别。
 
我们知道生命的现象,是由思想所带动的,由思想创造业力,由业力招感果报,这个思想就是名言。这个偈颂的前面半个偈颂,是说明名言的自性,它的自知体性;第二半段的偈颂,说明名义的差别。先看名义的自性,「法补特伽罗」,在自性当中又分成二个:一个是杂染的自性,一个是清净的自性。什么叫杂染自性呢?我们凡夫的名言,刚开始是「法」跟「补特伽罗」。这个「补特伽罗」,简单的说就是众生、或者讲人,有中国人、美国人,各式各式样的人。这个人是能受用的人,这个「法」是所受用的五蕴诸法──色、受、想、行、识。我们刚开始的相貌,就是以能受用的「补特伽罗」去受用五蕴,而产生很多很多凡夫的妄想名言,这是流转门,是名义的一个杂染的体性。佛弟子的名言是依止智慧的观照,前面是依止妄想。清净的名言是怎么产生的呢?第一个「法」,「法」是能诠,你要听闻,从语言文字每一个文字当中,去学习这个「法」──有戒、定、慧的法,三十七道品的法,等等。从「法」的思惟当中,产生一个真理的了解叫「义」,对于业果、空性、真如的「义」产生理解。这个「法」跟「义」,有「略、广」体性的不同。「法」有「略」,有些人是一个简略概念性的了解,有些人是详细的、「广」泛的了解,这个「法」跟「义」有「略广」的不同。最后是「性」。前面的「法、义、略、广」是一个枝末法门、对治法门,这个地方是回归到现前一念的本「性」,根本法门。总而言之,我们智慧的生起,是从「法、义、略、广」,乃至对内心心性的体会而生起的,这个都是一种清净的名言。所以这个名言的体性,有一个是「补特伽罗」跟「法」的交互作用,跟「法、义、略、广、性」的产生。这是说明凡夫名言的体性,这以下说差别。「不净、净、究竟」,这个差别有不清净的名言,凡夫这种六凡法界的思想是不清净的;也有清净的名言,就是「法、义、略、广、性」是清净的。这清净当中又有「究竟」的,合乎诸法实相;跟「不究竟」的、偏空的,不合乎诸法实相,是方便的:有「不净、净、究竟」的差别。这个讲到十种:「法、补特伽罗、法、义、略、广、性,不净、净、究竟」,有十种的名言,这些名言都是我们内心活动的境界。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佛法的修学,特别是大乘止观,这个地方告诉你一个观念:什么叫大乘止观?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名言破名言,借假修真。说这个凡夫在颠倒当中,为什么他会颠倒?因为他用这个名字言说在思考。佛菩萨看到我们,非常的悲悯我们;但是他所觉悟的真理,是不能直接传输给我们,不可以的。这中间要有个桥梁,就是靠语言文字,佛陀创造很多语言文字,我们的心接触语言文字以后,诶,开始产生一种观照的智慧,这观照智慧运转的时候,就把我们错误的名言消灭,最后我们把能消灭名言的清净智慧也舍离了。讲一个譬喻:我们现在在这个痛苦的此岸要到彼岸,这怎么办呢?坐船。船不是彼岸,是的!但是这个船,它可以慢慢的引导你到彼岸,然后你才把这个船舍离掉。你说你刚开始就不坐船,你怎么到彼岸去呢?所以这个地方是说:凡夫的内心,「名所行差别」,凡夫的内心一定要「依教起观」,依止名言而生起观照。所以你一天当中的修行,诸位如果反省一下:你就是早上起来拜拜佛、念念佛、持持咒,过一天。完全修止,没有生起观照,那表示你的生命没办法突破。就是你以前是什么生命,你现在还是什么生命;你以前内心看到什么境界,生起什么联想,你现在也生起什么联想。你的修行就是在这个联想当中,加强这个力量,就加强一个福报力,如此而已,多一个福报力而已。因为你过去的错误联想,你都没有对治,它就不会消失;就是假借名言,破除名言,这个工作你没有做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出家很久了,心灵还是跟刚出家没有多大的差别,因为你没有去调整它,你只是在三宝当中多一个信心、多一个善业力,如此而已。所以这个地方是说:一定要假借名言的思考,来破除错误的名言,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这样。「名所行差别」,以清净的名言,破除杂染的名言。
 
子三、入所知相(分三:丑一结前顺标;丑二广入行相; 丑三出名见道) 丑一、结前顺标
 
前面是说明悟入了真理圆成实性,这以下说明悟入真理的相貌是什么。
 
如是菩萨悟入唯识性故,悟入所知相。
 
丑二、广入行相
 
悟入此故,入极喜地。善达法界,生如来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
 
丑三、出名见道
 
此即名为菩萨见道。
 
这个「菩萨」,他透过大乘止观,观察「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破除心中错误的联想,保持因缘的存在,来当作自己历练的对象,这个时候「悟入」了「唯识」的实「性」,他知道:能念、所念唯是一心,「悟入」了平等法界。「悟入此故,入极喜地」,这个时候「悟入」二空平等的法界,内心大欢喜、大欢喜。为什么呢?把心带回家,过去一直在妄想的因缘当中,如今回归到真实清净的家,所以「出入胜境,心生欢喜」。当然欢喜只是一个总相,他为什么会欢喜呢?因为他有二种的功德:第一个从作用上来说,「善达法界,生如来家」,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善」能通「达」一真「法界」。就是过去的思考都是对立的,现在是平等的,他能够通达平等的一真「法界」,他永远去做他该做的事,他不会再去做他喜欢做的事,这个时候「生如来家」,他的菩提心变得更加的坚固,能够真实的弘护正法,承当如来的家业,这个是约他的妙用。他的体性呢,「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他这个时候回归到三世诸佛的平等心性,我们说他已经把心带回家了,「此即名为菩萨见道」,这个就是「见道」位。见道位菩萨的一个功德相,他从一个对立的心思联想,回归到平等的一真法界,这个就是「菩萨见道」。
 
我们从凡夫开始修行,从胜解行地到见道位这样的一个阶段,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刚开始修学的思想,你内心当中多用否定的名言就没错,多用否定的名言。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不是那个也不是这个,它是「否定门入,肯定门出」。先否定,到了初地以后开始肯定,从空出假,那就开始肯定。所以这个地方的止观,它是「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当然念头真正打死了,这个生命就断灭了!这个「打死」的意思就是转变的意思,转识成智,把一种有所得的对立概念,转成一个无所得的平等概念。
 
把一切法当作自己历练的对象,不要生起单向得失好坏的思考,它只是一个因缘,如此而已。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