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一讲


 2024/1/4    下载DOC文档    

《大乘百法明门论》(第十一讲)

     

【原文】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

言与此相应故者,谓此心所,与其心王,常相应故。望于心王,此即为劣,先胜后劣,所以次明。

      甲一、经文简释

    这一段话说的是心所的问题。

    心所恒常与心王相应。心王不能独立造作,要造业必须假借心所。心王驱使心所造业,故心所在百法明门论里就摆在第二位,第一位心王,第二位心所。

 甲二、总略宣说心所与修行的关系

     乙一、正明心所

    心所,心所有法,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状态。

    过程,是有次第的;状态,是有形相的。

【喻】后山的水,往下流,经过哪里,呈现出什么状态、形相。

【引申】人心也是如此,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从早到晚,它的活动是有过程、有形相的,这种过程、状态、次第、形相中是有规律可寻的。

【无明覆蔽】不学佛法就不了解,不了解的话,我们的心是模模糊糊的,一早起来到晚上都是模模糊糊的,所以人就很苦恼。

模糊,是讲得好听一点。说得不好听就是”糊涂”,用佛法的话讲,就是无明。

     乙二、佛法对心所的认识过程及意义

    我们怎样让自己的心相及活动过程不模糊呢?

    所谓不模糊,就是要非常清楚。

【绝非易事】不要说一年当中心路历程的次第和状态,一天、一小时,我们心所活动的过程和状态能不能认识、了解、把握,都是很难的事情。

【无奈现状】因为不认识、不了解、把握不住,所以我们会随波逐流,随我们自己的妄想心起伏。

【佛法对心所的认识过程:清楚    明确     深刻    透彻】

 ◆第一步

学佛法就是要让这种模模糊糊的心非常清楚。

 ◆第二步

【宗】非常清楚还不够,还要让我们内心的活动过程和状态非常明确。

【因】如果我们知道真正内心是一个什么状态,知道内心的活动过程,但是不明确这个状态是对还是错,这个活动过程有没有问题,(是不够的)。

虽然清楚,但是我们不能下结论,就是不明确。

【意义所在】在对心相观察比较清楚的基础上,还要明白这种起心动念是正确的,这样一直往下用功,才会有信心、有把握,才不会迷路。

 ◆第三步

【宗】明确够不够呢?明确还不够。

【因】今天认为现在这样的心相是好的,到了明天、后天,又一种心相出现,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办好了,所以在对内心比较明确的状态的基础上,对内心状态的认识还要非常深刻。

【意义所在】非常深刻,就是不会变化,不会浅尝辄止了。认识不深刻,说明只是认识到问题的表层,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核心。

 ◆第四步

【宗】深刻之后,要对我们整个心相非常透彻。

【因】大彻大悟,觉悟,什么意思呢?就是完全能够掌握自己的心。

【喻】“大圆满觉,应迹西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就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得了主。

【认识现行】我们现在就是没办法为自己的心做主,不能自主,所以迷惑,所以我们的很多行为自己很难确定对错。

 【小结】这些都同心所有关,我们只有对一种又一种内心状态了解得非常清楚之后,才能对整个心路历程了解得更清楚。

 甲三、结合身心,现为教授

     乙一、树立正见——看清心路

【究其根由】我们模糊,就是因为有二执,有二障。

【二执二障】二执:我执,法执;二障:所知障,烦恼障,由二执生二障。

【二空二果】怎么来破除二障呢?要靠二空。我空,法空。

通达二空才能证菩提涅槃二果,两种果报。

【宗】二空,是断二障、破二执、证二果的非常重要的行门,它不是讲道理的。

【因】它让我们一步步明了、清楚二障对我们的障碍,二执对我们的危害,(同时,对)二空的道理(的理解)就会越来越清晰、明确、深刻、透彻,然后,慢慢慢慢,我们才会转依,才会有涅槃寂静。

【树正知见】大乘佛法告诉我们的主要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知见,正确的知见。

【二执现行】我们迷惑于事,就会有我执;迷惑于理,就会有法执。

要么迷事,要么迷理;要么执事,要么执理,都是会有问题的。

【执着过患】只要有执着,都会有障碍;有执着,对诸法的缘起就不能通达。

【如理认识】一切法的成就都是因缘和合而有。

【反显】如果我们觉得离开了因缘,还有什么法的存在,什么果的存在,有一个法、一个果让我们去求、去证,这本身对法、对涅槃,对转依妙果的理解就出了偏差。

【正确认识】我们说要成佛,要证涅槃,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对这些清净的果报产生希求、向往,它是这个作用。

【付诸行动】我们有了希求心、向往之后,下一步怎么办呢?怎么努力,怎么下手,就显得非常重要。

     乙二、依法实践——明确方向

         丙一、佛悟缘起·平凡而深刻

【根本教义】佛法两千多年来,一直在流传。

释迦牟尼佛悟到的是什么呢?缘起法,因缘果报。

世间法是因缘果报,出世间法也是因缘果报。

世间法是杂染的因缘果报,出世间法是清净的因缘果报。

我们要在这样一个根本教义上能够知道、了知。

【喻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时,说:“我只是一个幸运的小男孩,在知识的海洋里拣到一片贝壳而已。”

【体会内涵】这么大一个大科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如果换成普通人,不可能是这样一个心态。这就是有作为、有成就的人具有一颗平常心。

【喻二】曾有人问爱因斯坦:“你为什么这么伟大?”他回答说:“我是一只甲壳虫,爬在圆球上,说出了这个球是圆的而已。”

【平凡·不凡】世间上有大作为、大成就的人,他们有成就之后,讲出来的话看起来很平常,但里面非常有味道、有意境,这个话就一直流传。

【反显】如果一个不是很有成就的人,或者成就有限的人,常常有豪言壮语,都是火候不到的表现。

【类比现行】学佛法也是如此,我们讲起来滔滔不绝,实际上跟我们的心、对方的心、现实因缘毫不相干。

          丙二、体会佛法·知易而行难

【生佛差别】佛说缘起,是见到缘起、悟到缘起,也说缘起。

为什么我们不能见到缘起?都是因为妄想执着。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都是妄想执着造成的,都是二障、二执。

【清醒认识】这些不是我们听了一次两次,问题就解决了,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明确目的】我们听法,都是为了对照内心。

【譬喻晓理】比如说,色法,质碍。这个谁不知道呢?

例如石头,非常坚硬,有质碍,谁不知道呢?

问题是:我们见到色法,看到前面的香炉、香盘、拜垫,能不能生起质碍的感觉?都是生不起来的。

工人就能,他知道这个石头有多重,要去搬,要去砌石头。

当我们要去搬石头时,才会生起质碍的感觉。

【结论】平时没有真正想去缘它的时候,我们是生不起这种质碍的感觉。

【如实认知】以此类推,我们对人、事,心是没有造作,没有去缘的。

去缘,也就是把对方作为我们缘的境界。

【观察思维】我们看到有形有相的色法尚且如此,我们对自己的心、自己心里活动的过程和状态都搞不清楚,怎么有办法去缘对方的境界呢?

【如痴如盲】都是我们内心的无明,因为我们缘不到,就对诸法的千差万别相不了解。

【佛法如目】学佛法是要辨别、分明诸法的差别相。

【从内至外】对自己内心的活动规律不了解,就造成对外在的不了解。

【举例说明如实理解佛法之难】

五蕴,色受想行识,我们学过无数遍了,大家都会解释。

【错误理解】佛说五蕴的目的是为了对治我执、破我执,“我是五蕴和合而已”,而不是说“五蕴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我”,你这样刚刚理解相反。

【佛陀本意】佛陀说人是五蕴和合,所以是空的、无我的,讲五蕴的目的是为了通达无我。

     乙三、广发大愿——永不动摇

【认识修行】庄子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佛陀功德】释迦牟尼佛有无量无边的智慧,非常深广的大智慧、大觉悟、大辩才。

【广发宏愿】我们如何得到呢?必须要发四弘誓愿:“众生无量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设问】为什么要发四弘誓愿呢?

【反问自心】如果我们没有这么作意,你会去管这么多差别相吗?管不过来!

我们没有这么去作意,我们会这么认真对自己内心活动的烦恼进行分类、认识烦恼的过程吗?不可能!

【愿力摄持】只有发宏愿(我们才会有动力去修行、去认识自心)。

【以愿导行】四弘誓愿都是在我们的心。

必须有大愿心,才能大行菩萨道;没有大愿,不可能会有大行。

有了这种大愿,才能够“变大地为黄金,搅长河为酥酪”,我们受戒时都有这样的文句。

【愿力之源】儒家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佛家讲“自利利他”。

【依正不二】大地能够变成黄金,河流能够变成酥酪,就像我们昨天(第十讲)谈到的,人看到水是水,佛菩萨、天人看到水,境界又不一样。我们看到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释迦牟尼佛看到娑婆世界是净土。

业不同,环境就不同,所看到、所接触到的依报环境也就不同。

【不识自心】我们常常(对)自己的心念——更准确来讲——我们的心所,活动的状态不了解。不了解,我们认为它没有规律,控制不住,也把握不住。

【心念无常】一天又一天,我们的起心动念,自己就会感觉到很无常,反复无常。

所谓反复无常,就说明我们心念变化的快速。

稍微有一点功德的人都会知道我们内心的变化。

这是一种不好的状态,散乱,所以就反复无常。

【由静生定】反过来,我们内心如果很寂静,有愿力,自然而然定力就会产生,我们内心中就会有一种坚固的力量、持续不断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很强大的。

【观察自身】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力量,就说明我们没有愿心。

【散心杂念】虽然一天有这么几个好的念头,善的心所,但是没有一个更大的善法来摄持。

【以愿摄持】如果我们发了大愿,天天都发,如成佛的大愿,那我们每天所作的善行、善法就会被这个大愿之手所摄持,我们内心就会越来越踏实、真实、有力。

     乙四、精进学修——透悟心性

【凡夫心相】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内心就是散漫、散乱、无常的,这些都是凡夫众生心生灭、聚散、起伏的状态,所有人都是如此。

【师父策励】所以必须要学佛法、用佛法,否则绝对过不去。

【分析原因】实际上,内心坚强也好,内心无力、疲惫也好,心性是一样的,只是我们不了知我们的心性,只能在相上打转,相上又认识不清楚,所以就认知不了自己的心,也认识不了自己。

【学习目的】我们学百法明门论的目的,就是像用一百个显微镜、放大镜来透视、放大自己,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的心、心相、现行,了解到我们所作的业,以及这些业是因为什么缘结合在一起,它会产生(什么)果报。

所有这些都是能够对应的,都是能够用佛法说得清楚的。


甲四、自利利他,走大乘路

     乙一、欲求利他先自利

         丙一、佛法培训,自我定位

【教育成才】我们接受了什么教育,得到什么样的训练,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如此。

【人才创业】有了什么人才,最后就能成就什么事业。

【因缘而起】不可能说这个事业是凭空而起、无缘无故(而起的),(这是)不可能的。

【环环相关】它跟人才有关系,人才同他所接受的教育和基本训练有关系。

【佛法训练】(佛法的)这种训练,就是要通达无我,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本心。

【清楚认识】不是很简单的,(不是)我们打打坐就能坐出来,或念念经就能念出来的。

念经有念经的用处;打坐有打坐的用处,我所说的这种教育和训练,是彻底、完整、系统的,对我们心的认知、了解和把握。

【认清主次】一个人也好,一个团体也好,外在事业的成败得失都是其次的问题,也可以讲都是容易的问题,但是如何用佛法贯穿我们自己生命的整个过程,就不是很简单。

【因缘和合】如果我们能够用佛法贯穿自己生命的整个过程,无论顺境、逆境(都不会执着)。

顺境、逆境是因缘,失败、成功也是因缘。

所谓因缘,它就不是一个缘,它是众多的缘造成的。什么是缘起呢,道理就在这里。

【错误心态】但我们常常认为说,一个道场、团体,总之这个问题,上面的人会有办法。

【勿自轻弃】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缘,每个人都要意识到自己这个缘的重要性。

【喻】一座房子,每块砖头、每块瓦片,都是一个缘。若缺了一块瓦片,房子就会漏水,大殿里漏水,做功课都没办法做;哪块玻璃坏了,透风,晚上睡觉也睡不了。

【如理认知】(每一个缘)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都是因缘,都是业感缘起。

         丙二、明察心相,应机度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他人的思想上有错误的观念,也有正确的观念。

【应机教化】对己对人,何时要用破的办法,何时要用立的办法,何时亦破亦立,何时非破非立,都同我们对心相的把握有关系。

【立】心相本身非常弱的人,好比一个病人,身体很不好、很虚弱,要补身体,就不能用破的办法,要用立的办法。

【破】有些人见解执着非常坚固,这时就不能鼓励,不能再去立,不能再去肯定说:“你这个想法是对的。”那就越来越坚固,此时就要用破的方法。

【亦破亦立】有些人,(光是)破他受不了,还要讲几句好话,亦破亦立。

【非破非立】有些人自己能够自觉自立,干得很好,按部就班,每天需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自己都清楚,就既不用破也不用立。

【此即是法】这些都是佛法。

【用法不当】我们掌握不好,该破的时候去立,该立的时候破,法就用错了,就会越来越麻烦,这是与吃药一样的道理,特别是中医的理论。

         丙三、树立榜样,启发自身

【生命典范】学佛法,我们要学习佛陀、祖师大德们的精神,学习他们这种精神的目的在哪里呢?(目的是要)唤醒我们自己的精神。

【师父策励】(我们常常觉得)“佛陀很了不起,(但)我做不到。”做不到,我们学不学呢?做不到,学一点也可以啊。

【心心相传】薪火相传就是这样一个道理。通过经教,通过听经闻法,来呼唤、唤醒我们自己的心,让我们自己的精神越来越强壮。

【如理认知】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学习佛陀觉悟的过程。

【佛陀示现】他是怎么觉悟的?四门(出游,见老、病、死及沙门而受启发,出家修道),最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

【启发自身】(用)佛陀觉悟的过程来引导我们,让我们也能够逐步走向觉悟;用佛陀的觉悟来启发我们自己的觉悟;以佛陀破无明、断烦恼的过程来启发我们自己破无明、断烦恼。

         丙四、学习讲闻,善弘教法

【弘法利生】要学习佛陀与弟子们向六道、九法界的众生传递力量的功夫。

转*轮就是传递力量,传递力量靠佛法,靠经,靠语言。

【说闻相应】我们法师在这边说,你听,相应,接受,接受就能产生作用,就能改变。

通过耳根听到心里,心念就能改变,我们心里就与法相应,就不与烦恼相应,这也是一种传递的过程。

【宗】怎么去传递,也是不简单的事情。

【喻】华严经、般若经、涅槃经,都那么长,要讲很久,很长的时间。怎样能够摄众生的心,让大家越听越有意思,同时又能够不跑题?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力量?

【深入内涵】我们要慢慢在佛经的文字背后来找答案,才会有更加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态,否则念来念去也会索然无味。

         丙五、善用其心,具足教证

【受用不知】佛法在日常生活当中,“百姓日用而不知”,像百货商店一样,老百姓天天都需要,却不知道它的珍贵。

我们常常受用佛法,但是却分不清楚究竟什么才是佛法。

【究其原因】我们佛教徒也是(如此),每天都用佛法,但是分不清楚究竟什么才是佛法,就说明我们的心还在迷茫、迷惑,我们不了解自心活动的状态和过程。

因为不了解自心,所以不了解佛法,所以我们受用佛法而不知佛法。

【普遍情况】实际上不少人都是这种状态:在受用,却不知道。

【百法之要】《百法明门论》本身属于教,它要让我们明白”一切法无我”的道理,让我们去理解这是万法之要、百法之要,百法的宗旨。

只有明白了无我,才明白了百法;如果明白了百法,却不明白无我,那仍然没有用,只会越来越颠倒。

【学习目的】学百法、万法,目的是要解剖,让大家知道人、法、万法都是无我。

【教理行果】明白了无我,自然破二执、断二障。

破二执断二障就是行。

二执破了,二障断除,我们就能够证菩提涅槃二转依之妙果。

《百法明门论》本身教理行果具足,就看我们怎么用心。

【如理用心】其它的论也是如此,《法华经》也好,《菩提道次第广论》也好,都是我们怎么用心的问题。

    乙二、学习佛陀发大心

        丙一、运度众生,大乘发心

【如理认识】“大乘”,“乘”即车乘,活动的车乘,是一个开着的车,不是停在那里的车。

“运载义”,就说明这个车一直在跑,而不是停在路边。

【喻】大车在跑,里边坐着很多人,(对于)驾驶员(来说,就有很多问题要考虑):你准备把车往哪里开?车上面快没有水了,车上面快没有油了,过一个小时还要吃午饭了,各位怎么办?都要去考虑的。

【认清责任】学大乘佛法,很多人的生命在我们手里,不是那么简单地说“我们是大乘”(就是大乘)。

【深远寓意】它是一种比喻,(比喻)从生死的此岸运到涅槃的彼岸,从生死到涅槃,一直在运载。运载的过程就是我们内心活动的过程;在整个路上跑的状况,就是我们内心的状态,就是我们的心态。

【小结】大乘、小乘,是在人的心量上面来划分的,在我们的发心上面来认识的,在我们的心相上面来说明的。

        丙二、佛陀示现,生命启示

【佛的一生】释迦牟尼佛未出家以前是王子,然后出家、成佛、转*轮、建立僧团,一生有那么多人得度,最后证涅槃。

【三业示现】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在示现,身、语、意都是在示现,为我们示现了从凡夫到成佛的一个过程,八十年。

    我们会认为修行非常遥远,八万四千劫,三大阿僧祗劫。

    三大阿僧祗劫可以浓缩成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生命启示】释迦牟尼佛一生不同的生命阶段都能够给我们非常大的启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启示。

    我们只有真正照着这些启示去实践,才会真心实意去做,才会做得到,才会做得好。

如果我们在释迦牟尼佛这一生八相成道的过程中都没有(得到)什么启发、启示,都不能有所觉悟,那我们学佛经,就如我们来学释迦牟尼佛说的话,肯定是更加遥远的事情。

佛法都是活生生的,能够让我们内心感受得到的。

         丙三、谦下委婉,善体他心

【常见状态】一些比较用功的居士,为什么内心会被束缚得很紧呢?

【分析原因】他认为自己求到了法,得到了真理,生怕这个真理被丢掉,没有了,自己得到了真理,又希望别人也能够得到,所以常常不知不觉把自己所认为的这些真理强加给别人。

【不辨缘起】实际上,我们对别人内心的问题、局限,传递(佛法)的过程和我们内心帮助的力量能不能做得到,都是很打问号的。

【误入歧途】一旦我们认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你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本身已经成了问题。

【妄求果相】没有从每个人的内心去认识问题,而是从外在的结果认识问题,这不是佛法认识问题的角度,我们常常讲的“看果相”就在这里。

【心为关键】一个人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跟人的心有关系。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才是关键的。

         丙四、因果不虚,自他不二

【因正果实】如果我们没有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这种心,就没有因,没有因怎么会有果呢?

有因才会有果,才会有成佛的果;有因种,才会有果实。

【度生即度己】实际上,我们发愿度众生也就是认识自己内在烦恼的一个过程。

     乙三、破除邪执避误区

         丙一、心不平等,执取外相

【境由心生】因为我们的心有高下、不平、远近、前后、对立,所以就会造成种种的问题。

【圣凡差别】

◇佛菩萨的心是平等心。所谓平等心,即只要众生与佛有缘,众生与佛说的话相应,他就能够得度。

◇我们的心是根据我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根据我们自己的情绪来判断的,(根据我们的情绪)来判断我们对别人要怎么办。

【喻一】我们常常讲正法、像法、末法。

对众生来讲有正法、像法、末法,越到末法离佛法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佛法的味道越来越淡。

对佛来讲有什么正法、像法、末法呢?

【喻二】众生有本门、性门。

本门是平等不二的,性门是差别、有相的。

我们看到性门,不认识本门;

我们看到有相门,但是我们认识不到无相门。

这就是我们众生取相的原因。

【深入分析】心是整个活动的一个过程和状态,相状,我们只是在整个心相续的过程当中取了某一个相而已。取了某一个相,就执著于某一个相,这就产生了颠倒,产生了问题。对自己如此,对别人也是如此,就成了我们的障碍。

      丙二、不通无我,人我对立

【修行误区一】学佛法如果不是对我们自己的心认识越来越透彻的话,一年、两年、三年下去,如果学得不好,就(会出现)刚才我讲的那种状态——善法凝聚不起来。

【修行误区二】学好一点的人,如果对自己的心相把握不好的话,会有更严重的问题。

什么问题呢?

【自赞非他】就是认为我们自己所作所为才是如理如法的(前面我谈到的另一种状况),别人的所作所为、别人的用功都不如理不如法。

【排斥异己】一旦认为自己得到了佛法,就犹如拥有真理一样,别人意见同你不合,情绪同你不顺,观点与你不一致的地方,你就认为他是谬论,就会这样认为、作意。

时间一长,问题就很严重。

【极端体现】为什么西方的一些宗教会出现极端呢?原因就在这里——他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最正确的,乃至发生宗教的一些战争等等,都是因为背离了宗教基本的教义形成的。

【背离初衷】没有真正认识到我们学佛法是要利人的,不是要跟别人对立的。

【判断标准】一旦我们跟别人,跟其他的法有对立,就不对了。

【万法无我】一切法都是无我的,百法也是无我的。

用一百个方法,用许许多多的方法来说明无我,来理解无我,让我们觉悟无我。

【紧密相关】我们内心的信仰同自己内心活动的状态、过程紧密相关,心所跟我们的信仰紧密相关。

【小结】如果我们不是这么来学佛法的话,(就很容易)学偏了,学出问题。

     丙三、心无慈愍,僵化教条

【弘法误区】注重外在形式的人,非常容易拿一本经、一本论,或者说拿经论中的某几句,某一段,某一个法类,作为自己的智慧。

【生搬硬套】这时我们内心就感受不到佛菩萨的力量,感受不到佛法传递的力量、加持的力量、内心充满善法的力量,感受不到慈悲柔和的力量,而是非要让人家接受这两句话。

【应机为要】这两句话我们应该怎样来稀释,让对方、让现实时空因缘下的人能够接受、领会、相应,非常关键。

【以他为主】我们跟人家说法,不是说引用经论的原文就没有错。

“没有错”只能说明你说的这个话完全是跟经论符合的,但是能不能管用(就不一定),只是我们自己在说,不是说给对方听的。

要说给对方听,要度人,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是以对方对佛法理解的程度来判断的。

【适得其反】如果我们讲了半天,最后他理解不进去,或者学一学反而不愿学了,或者他学得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错误,产生了执著,这跟我们的引导、带动、讲说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坚固我执】这个过程不知不觉就会把自我的意识转嫁到别人的身上去。

别人接受了我们的观点、做法之后,我们在内心当中就树立了一个更加坚固的自我意识,这个我就会越来越坚定。有一天遇到一个更自我的人就麻烦了,就过不去了,问题就很大了。

      乙四、下手之处识自心

【应机设喻】到庙里来,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你为什么会坐在这里,坐在这里干嘛?

第二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坐在这里?

第三个问题:究竟你是谁?或者“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要回答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是谁?”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他肯定(会回答)说:我是某某人,叫什么名字,家住什么地方,哪里人,身高多少,体重多少,文化程度怎么样,就是把简历说一通,但真正很难回答。

【深入思惟】我们的名字、身高、体重、身份,这些信息只是和我们有关而已,并不代表这个就是我们本身。

你叫张三,他叫李四;你体重七十公斤,他体重八十公斤;你身高1.7米,他1.8米……

很难说到底1.7米好还是1.8米好,七十公斤好还是八十公斤好,这个名字好还是那个名字好,分不清楚。

从这些不能看出你跟他到底有什么差别,说明不了什么大问题,跟你的本身相去甚远。

【喻二】看简历。简历跟一个人的阅历有关系的,阅历就是你在人世间的经过:发生什么事,受过哪些教育,(等等)。(阅历)只能说明说你受过哪些教育,你经过了一些什么事情,不能说明说你是什么。

你学历不高,只是说明说你没有念过那么多(书),没有接受(多少)世俗社会的正规教育,没有那么丰富的社会、人生阅历,它只能说明这个问题。

【宗】它同“你是谁”、“我是谁”、“人是谁”这样的生命本意是不同的。

【开演思惟】佛教徒也是如此,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假设:佛教徒是谁?佛教徒是什么?你是不是一个佛教徒?你是一个佛教徒,为什么会在这里?

从人、我(的概念),到佛教徒(的概念)。

这样就知道:我们是佛教徒,我们应该要做什么事情,就非常清楚。

就如说:我是谁?我在这里,我为什么在这里?我要学什么?我要说什么?我要做什么?(进而去想)佛教徒在这要学什么?要说什么?要做什么?

【以法识心】这样慢慢从世俗的名言到佛法名言的安立,然后清楚名言里的内涵,一步一步去追究、去认识我们自己的心及身份。

【无明现状】我们模模糊糊,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不了解自己的心态、心路历程、内心的活动过程。

【由此下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来发现、把握、改变它的规律呢?

【师父策励】所有这些我们都要非常细心去学习。

百法明门论一步一步都会对我们(进行)非常深细的分析。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