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七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七 1、五蕴和合惑业苦•自他对立烦恼生 在禅堂里头,我们常常听到一个公案——“野狐禅”;所谓野狐禅就是坐禅坐错了,似是而非的禅。百丈禅师在世的时候,天天带领很多人坐禅、讲开示。那百丈禅师发现,每天讲开示的时候,就有一个老头天天也来参加。他不知道这个老头从哪里来,很多人也搞不清楚。有一天坐完禅之后,百丈禅师就让那个老头留下来。禅师就问他:“你是什么地方的人?”这个老头说:“我不是人,我是狐狸。““你怎么是狐狸呢?”他说:“我前辈子,五百世以前,就住在这里。”禅师问:“你住在这里这么久,什么原因呢?”他说,在迦叶佛的时候,他也是一个出家的法师,天天讲经弘法。后来有一天,跟另外一个人在问答佛法的时候,讲错了一个字;一个什么字呢?那人问他:“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这位法师答:“不落因果,好像空了。”他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五百世做狐狸。这个老头说:“那么你救救我。”百丈禅师说:“可以”。然后,禅师就让这个老头问他:“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禅师回答:“不昧因果。”不昧因果就是因果分明。这样子,这个老头就脱离了狐狸身,解脱了——就是有人去救它脱离了畜生道。 这个狐狸就是非人啊!我们常常听到人与非人,非人变成人,这样子一种情形。那我们对人的认识、对人的概念,是不是很准确?或者说会不会有问题?我们看到一位同修,他长得什么模样、叫什么名字,脑筋当中有这样的记忆、有这样的符号。那么为什么你能够记忆呢?为什么心里会有这种符号呢?为什么你会去记忆、会留下符号?就是因为有分别心——有我、有你、有他,有众生,有诸法的差别相。 “我”,应怎么定义呢?“常”、“一”、“主宰”、“补特伽罗”。我们常常会有一个“我”;那你说这个“我”是什么呢?它也不好讲——五蕴和合;但是也是在变化,每天的“我”都不同,每时每刻的“我”都不同。从你的投胎到最后的死亡,整个的过程都以“我”为代号。也就是这个“我”本身就是惑、业、苦汇聚的,可以说,用惑、业、苦更容易来表达“我”的概念。但是这个“我”字是世间上面大家常常听到的,从小到大,从生到死,都用这种名言来生活。人类世界许许多多事情,都是因为我、你、他的关系引起的。那么人的一个观念也是“我”,人的东西也是“我”,人的身体也是“我”。那对方也是如此了,对方有对方的认识,有对方的东西、物品,对方学习、生活、工作的环境——正报、依报种种的不同。每个人的“我”都不一样,正报、依报不同。也就是这个“我”字,可以用在每个人的头上。但在每个人的身上,它所代表的意义又不同。因为有“我”,就会有你、有他,就会有对待,就会有对立。因为有“我”,所以对一件事情,“我”就认为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学;也会考虑这个事情呢对方会怎么考虑、怎么想、怎么做,那对方的想法跟我们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有差距,就会苦恼。如果第二、三个人,第四个人,更多的人,更多的想法,更多的问题,我们就不能综合,不能处理,不好做。那怎么办呢? 世间上面做事的人,他就用行政的手段来管理——大家必须要按照“我”这样子的标准去做。要么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一个公司、一个单位,研究出一套制度、一套工作流程,大家按部就班做。社会上面的工作可以这么去做,但是你这么去做的过程当中,同样要费很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去处理负责各工作的流程。 那么我们修道用功呢,它恰恰要把这种“我”放掉。世间是要强化这个“我”、自我的意识,非常担心别人把自己忽略,要想方设法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自己,这样就代表在世间上面有成就。佛法里头的成就恰恰相反。它要把诸法的对立面、诸法的差别相,从内心当中去克服。 世间上面的人,或者觉得佛法不好,或者不懂佛法,是因为内在的差别相太多、差距太大,那么他内心就没有这种能力去承载这么多人,承载这么多事,他受不了。所以事情稍微多一点,朋友稍微多几个,他就很不好处理,会很苦恼。总之,顾此失彼,不能做得圆满,做得满意。一天当中,他会花大量时间来关心照顾“我”、“你”、“他”种种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本来就存在的,你再用什么办法,它还是一样会有差异性的。一个单位本来就有男女老少,每一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知识能力等等都不同;整个社会更是如此,五花八门。 2、我执我见少希求•观功念恩善调教 随着我们这种思想在扩大、在持续,问题越积越多,障碍也越来越大,麻烦不断而来。这什么意思呢?在小的时候,你非常需要父母关心,因为你生活不能自理。吃的要靠父母拿给我们吃,穿衣服也需要父母帮助,走路也需要帮助。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理。你非常希望父母能够一直在身边,但实际上,现在的人很忙,不可能。所以你一生下来,父母就要请人照顾你;做父母的也要上班。那么你稍微长大一点,六七岁、十岁八岁,你就不喜欢父母来照顾了,觉得不自由,对不对?你要玩的时候,父母不让你去玩;你要买玩具的时候,父母不愿意给你买,或者给你买的很少。也就是,人一旦生活能够自理的时候,自己就会有很多观念产生。因为他内心当中,没有一个很强的需求说对方应该怎么来帮助自己,怎么对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反而,他内心远离的这种力量会越来越强。同时恰恰相反的是,小孩十岁、十几岁、二十岁,父母更会操心,觉得这十几岁的孩子最容易变坏;他们要管得更多,比对小孩子管得还多。那这个时候,小孩不愿意让父母管,父母就是喜欢去管,人的情绪就会产生问题。做小孩的,他就从心里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管理,是一个多余的事情;父母会认为说,我如果不来管的话,小孩以后会变坏。 当然,比较好的办法是要让他明白怎么做人,要去启发、要去引导,要让他明白父母所说话的意义、意思,让小孩子能够听得懂、能够接受,他才能改变。你如果强制去要求的话,那会走到反面去。那么学校里头也是一样,学校要管理、老师要管理,作为硬性的制度来要求的话,有些学生能够做到,有些学生他不愿意去做,不容易接受;每个人接受的能力程度不一样,就会引发问题。等进入社会的时候也是如此,因为人的本性就是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干预太多、管理太多。更多情况下,有缺乏、有需要的时候,他会找人帮忙。这些东西要搬但你搬不动,那要请个人帮忙;这个东西坏掉了、你修不了,那么要找人来修;你没有饭吃,希望最好能够有一个人来给我煮饭,等等。他一旦有的时候,他就不求了。他没有的时候,他求,要来解决。他有的时候,他就没有这种希求。他希求心没有,他觉得我已经有了,他就没有希求。衣食住行,丰衣足食,他样样不缺,所以他觉得自己父母啊、自己家里面的弟兄姐妹不是很重要的;自然而然他这种心就会越来越严重,这种意识会越来越强。很多情况下,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恩德、对我们的恩情,很难去体察出来、很难感受得到。那怎么办呢?就需要去启发、不断去启发,然后慢慢慢慢才能够感受到对方的重要性、对方存在的意义、对方对我们的帮助、对方对我们有恩有德。 我们不容易感受到别人对自己有恩德、有作用,当然不会去感激对方,也不会去感恩,也不会去报恩,会认为我们的成绩是靠自己努力出来的,不是别人来成就的。我们的成就,自己的努力只是一方面罢了;如果家里父母没有培养,学校里边老师没有教育,社会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我们怎么能够成就?!所以我们的成就需要很多的因缘、很多的条件;这些因缘条件都是不可缺少、非常重要的。 1、菩提苗芽悲心长•灭除嗔恚遣违缘 但是我们常常会有一种忧悔的意乐,“于非悔处,令生忧悔”。本来很多人跟我们无冤无仇,但是我们就是会对很多人心里过不去,甚至会对很多人发脾气、生嗔恨心,乃至损恼有情。所有这些都是缺乏慈悲心、或者说慈悲心非常微弱的表现。 过去生、过去世没有发过慈悲心、或者发很少量的慈悲心,那么你今生今世要去修就不容易,比较困难。你要修好、要修成很好的一个等流,都很不简单。不是说我们听了一次佛法,慈悲心就发起来了,而是要持续下去。如果我们内心缺乏乃至没有慈悲心,那么就是断菩提心的根本,就是没有菩提心。慈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世间善心是慈悲心的基础,你没有善心怎么会有慈悲心?我们有善心、有善良,慢慢慢慢才会扩大、清净,转化成慈悲心。如果我们人很暴躁,内心很僵化、很教条,怎么会有慈悲心呢?不调柔,肯定慈悲心非常微弱,更不要提菩提心了。那我们修法怎么办呢?你先要能灭除嗔恚,灭除自己同别人、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的一种违缘,这非常重要。这样子的话,我们才能够慢慢慢慢来增长慈悲心,扩大我们的慈悲心,让我们慈悲心的力量一直在持续。 我们回向的时候,也常常说要消除违缘。怎么样子来消除才能够真正把它消除掉呢?那我们必须先要认识违缘是什么。所谓“违缘”,就是相反的、相违的、不顺的、不和合的这种缘。比方说我们跟人的关系搞不好,就是有违缘了。你这个人会跟人过不去,佛菩萨就不会跟人过不去。所以哪个人跟你过不去,或者说你觉得哪个人跟你过不去,那就是你的违缘,你就自己要想办法去消,把它灭除掉。这种违缘你不去消除,那么你的嗔恚心就会增长、我慢心就会增长,你慈悲心就会发不起来,菩提心就没有。这些东西都是要靠修法,并且都是很具体的。 2、慈悲等视勿拣择•度众摄众任运起 慈悲心不是说:我对你慈悲,对他不慈悲;对一部份人慈悲,对另外一部份人不慈悲。那就不叫慈悲心,叫分别心,是不是?你这个有选择的心,怎么能叫慈悲心?!慈悲心是一种任运自然地自然流露。 所以,佛能够广度众生、普度众生、成就很多很多的人,他都是靠慈悲心来摄受众生的。那么我们学佛法就是要这样子。佛陀是因为众生来发慈悲心的,而不是他自己无缘无故要来发慈悲心。因为有了慈悲心,所以为众生说法、度众生才不会疲倦,佛法才不会忘失,正念才能够保持,身心才不会劳损。而我们办法会、平时做一些护持的工作、为三宝做一点事情,就受不了了,“太累了”,“太疲倦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没有慈悲心,对不对?经论当中本来都是这样说的:“观苦有情而发其心,谓令慈悲所缘行相”,“常为众生宣说正法,身无极倦,念无忘失,心无劳损。”这就是有慈悲心的体现。 三、我执障蔽烦恼心•悲智愿行众缘合 什么叫做“恒常无间,饶益有情”呢?就是“不间断”、“任运”的。为什么能够“不间断”、“任运”慈悲?就是内心当中我执、法执已经很轻,几乎没有——佛完全没有,菩萨已经越来越轻。那如果我们常常老想:“哎呀,我要自己多看书啦,不要弄这些麻烦的东西了!”或者说:“我自己要好好去修行,不用找这么多事啦。”又有些人觉得:“哎啊,寺庙里边没有事情干了,很无聊,事情做完了怎么办呢?没事干。”就是没有事的时候,他觉得这个“心无所缘”也很难过。那真正要做一些比较有责任心的事情的时候,他又觉得这些事情比较难做,要很多人一起做,很不好配合,也很麻烦,赶紧把它做完就算了。他一直在起烦恼。到听开示的时候,他听来听去,觉得这些过去全部都听过了,不愿听了,都知道;时间长了没有听,又觉得在寺庙里边听不到佛法,法师不讲法,是不是?他都是内心当中有了这个,他就要另外一个东西——就是有了,他就想没有;没有,他就想有。人的心真是很奇怪,是不是?他在山上的话,不会好好学;下山了,他才想要回山上要好好学。他这个凡夫的心就是多变、散乱的、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明确的所缘境;之所以修行修不上去、用功用不了,都是由于这样子一些因素。 对我们自己的心没有认识清楚,就非常容易被“我”这个假名假相障碍住;所有的一切你都用“我”去套,它怎么能够套得上去?本来你的存在是你的存在,他的存在是他的存在。你可以去认识它、去了解它,但是你认识了、了解了,如何来对待、如何来处理、如何来观察,然后应该怎么做才符合佛法、才是正确的选择,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不这样的话,不知不觉就会用我们的观念、我们的做法要求别人,让别人也照着我们的想法去做。那寺庙就不再是一个修道的场所,它就变成一个做事的场合,纯粹做事的场合。在纯粹做事的场合,因为你当领导大家都要听,不听你肯定不高兴;那寺庙里边没有什么领导不领导的,大家都一样,众生平等,只有把事情做好就好了。为什么说好了?众缘和合了——缺一个緣都不行,缺一样东西都不行,对不对?我们修水库,缺了水泥,再多的人也没用,它这坝也修不起来;缺沙子也不行,缺工具也不行。人也好,工具也好,物品也好,水也好,就是所有的缘都是需要的,缺一不可。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把事情办好呢?需要智慧,需要悲心,需要愿力。你有慈悲心呢,大家就喜欢跟你一起做事情,人多力量大。因为你有愿力,所以会去摄受众生;因为你有愿力,所以能去承担广大的事业。如果你没有慈悲心,慈悲心很微弱,嗔心很大,本来人很多,但因为你的原因,都吓跑了,是不是?如果你没有愿力,做一做大家都泄气了,修行修一修泄气了,那就不用修、不愿意学了。没有愿力,没有悲心,没有菩提心,这些表现都是很具体的。 四、依法修心除三毒•道场熏修同行伴 1、作意对治烦恼业•如法观修熄贪嗔 有时候就是你这一天、这几天过不去了,出问题了。犹如我们人吃饭一样,本来身体都好好的,也没什么病;但是你试试看:三天、一个礼拜,你不吃东西、不喝水,你人就完了。同样的,你三天、一个礼拜,内心远离佛法,你就会烦恼极其粗重,很多问题就会发生,很多毛病就会出现。那么这种问题、毛病,还会等流、还会持续,因种发芽了、开花了,以后还会有别的果报、别的境界的出现。 所以,修行就是要让我们所有的烦恼种子、业种子,不让它出现,它一出现我们就即刻对治,这才叫做修行。那如果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烦恼、业种子不断通过外缘,被引发出来,那就很麻烦。我们要很刻意、很用心、很注意,不要让我们这些烦恼出来,不要让我们这些业障出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去注意的话,它遇缘肯定就会发生,遇到我们不顺心、不顺意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烦恼种子,就会显露出来,这是肯定的。这就需要去忏悔,需要去消除业障,需要来克制自己,需要“自他相换”,需要做“如母有情”想。这些都是要对治我们的贪、嗔、痴,对治我们内心的问题;而不是对方需要你怎么对待他、对他怎么好,是不是?“如母有情”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你到街上随便去认,“哎,你是我的妈妈”,把人家吓一跳,是不是?它不是这么一回事情。它是一种观想;这么去观想、去修行。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概念理解清楚。 “自他相换”也是一样。它也是一种修行的法门、对治烦恼的一种方法。你真要与人家换,别人也不一定会换。你有一个手表,说“我们相换”;他不会跟你换的。谁的东西就是谁的东西,不能换。人的观念也是一样的:他这么想,你说“你不要那么想,你要照我这样的想法去想”,不是这样子叫做“自他相换”,对不对?如果这样子叫“自他相换”,那么你就是修错了,我执会越来越强。“自他相换”就是说:你要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你要了解对方所思所想,现在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关心的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不是?而不是告诉对方“你要换一个角度、你的观念是错的、你这样做不对”,那你只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制造更多的矛盾,这是肯定的。那么这就不是修法,就不是修心了。 2、修心伴侣助道缘•道场加持聚共业 这些修行的方法、用功的方法、修心的方法,都需要常常从同行善友、善知识的身上,开示、教授、教诫才能获得,才能够得到。不然的话,凭我们自己很难去体会。所以论典里面有谈到“应常亲近开示此法大善知识,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观阅显示此法经论,勤修此因,积集资粮,净此障碍。自能如是净修其心,则定能下圆满种子。”我们亲近善知识,我们听开示,我们修法,我们修心,都需要伴侣共同居住,“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我们才有办法修行。你这一群人,大家都在修行,才能够修得起来。西方极乐世界,“不退菩萨为伴侣”,每个都是不退菩萨。 他为什么需要“修心伴侣共同居住”呢?因为如果对方不是修行的人,他看你的行为会很奇怪,你相信不相信?他觉得你这个人这么软弱、这么懦弱,很难理解。因为概念不同,评价的标准体系不一样,他就很难理解你的行为的意义,是不是?他说出家人怎么那么早就起来、三点半就起来,好多世间上面的人三点半才要睡觉。我们三点半就要起来,甚至三点就起来,他就理解不了,是不是?那么,你只有这些人一起修行才会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够去理解对方的行为的意义。如果不是一些共同修行的同参道友、菩提道上的伴侣,那么你觉得世间上面的人轮回很苦啊,很可怜啊;而世间上面不学佛的人也会觉得你这个居士、学佛的人思想太不切合实际了,这个思想脱离社会了,脱离现实了,你的思想很有问题了,这种的思想在社会上面不容易立足。不学佛的人,他会以不学佛的标准来看待你学佛的人,来评判;那学佛的人会以学佛的标准来看待不学佛的。它就形成两个不同的标准。 那么,要让我们学佛路上的业辗转增上,必须是相同的业才有办法凝聚,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家都是修行的人,所以你有一点点小毛病,对方能够理解、容易包容,并且也会想办法来帮助你。哪一天你的心力低落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你的。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个人来修,不是大家一起来修,那么你这种心情低落的时候就过不去了,绝对过不去。但是我们常常低落的时候多,心力高昂的时候少。那么道场它就不同:一个呢,它千百年来就有很多人修行,有加持力;另一方面呢,道场的作息时间、生活规律、以及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修道服务的,本身就是这样安立、这样作意安排的,跟世俗社会的不一样,这是肯定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这样的道场中,修道就比较容易进入一种规律性,比较容易感受到修道的清净、殊胜。 所以我们在道场当中学习佛法、修行,要非常深切认识到伴侣的重要性、同行善友的重要性;他们是我们修道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助缘。我们要逐步逐步来安立这些意乐,来强化这些意乐,来坚定这些观念。那么这样下去的话,同大家的业缘就会越来越好,违缘就会不断得到消除。如果我们没有特意来建立这些观念,大家都是凡夫,也不是圣者,凡夫都是有烦恼的,每个人都会有烦恼,有烦恼的话他会说错话,也会做错事。我们造了业,身边的人最直接地受到损害、影响。一个人造业、起烦恼的时候,他不分什么对象的,他都不管的。犹如一个有神经病的人他发起神经的时候,他不管是谁了,他都是神经。因为他不知道嘛,他不知道自己这种行为带有神经质了。 我们起烦恼也一样:因为他不知道,不知道他对同行善友、对这些法师应该怎么对待,他不了解。如果我们已经安立了这些意乐,情况就不同了——会去帮助,会去关顾。只要我们道场当中哪个人有些什么问题,哪个人有些什么障碍,有些什么违缘,有些什么困难,别人就会来帮助他。如果你跟大家的业缘不好,那情况又不同了。因为你跟大家业缘不好,大家都不理你,那你可能生病大家也不知道。有时候不是说寺院里面不关心你,而是因为很多人他不知道,不知道你有什么问题。那知道的人,就是我们旁边的人、周围的人、同行善友,天天在一起。这些同学天天在一起:上殿,今天某某人没有来上殿,来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出差有什么事情;过堂,他没有来,马上就知道,大家就会去关心;同一个寝室,他回来晚了不知道什么事情,这都是很重要的。生活、作息、修行这些时间、这些规律、这些过程,别人对我们都能够有很大帮助、有很大的影响,都能够产生作用。如果不是这样的一种氛围、这样一种环境,那么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做:今天这么想就这么做;过了一个礼拜、一个月,他另外再想一套,再照另外一套去做;过了一年两年他又换一套去做。做来做去,修来修去,最后修不出什么味道来。身心很不安稳。 你看那些基督教徒,都是在就近的这些教堂里面去做礼拜;他通过牧师,然后慢慢来进行自己宗教的行为。那么这对出家人、这些居士也是一样的。寺庙它本身就是我们修道的场所、场合,我们要常常来修了。我们要有这种意乐,要常常到道场当中来修行用功;因为寺庙里面这种氛围跟你在家里一个人念经很不同。你在自己房间念经,跟在佛堂大家一起念经,效果也是不同的。“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就是大众一起共修,把自己的别业融入到共业当中去,业增长广大,力量就非常强。如果我们自己一个人用功,力量就很微弱。那么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可以验证的、可以体会的,这是活生生的佛法。我们要不要去学?要不要去接受? 1、能修即修不弃舍•净罪集资发正愿 “是故应当依善依怙”,善于依怙,照着去做。“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成佛的支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诸现能修者即当修习,诸现未能实进止者亦不应以自未能趣而为因相,即便弃舍,应作是思,愿於何时,於如是等,由趣遮门现修学耶。遂於其因,集积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学。”就是说我们听到的道理,听到的佛法,能够做到的就要马上去做、愿意去做。反之,如果我们听得到的、听得懂的、也能够做得到的,而我们不愿意去做,坚决不去做,那就不叫做修行了。“诸现能修者即当修行”。如果我们能够做得到都不去做,那我们做不到的我们怎么去做?肯定没法做,修不了,太高了,太深的境界,我们没法修。我们修得了的,我们现在就开始修。修得了的我们不修,修不了的又想去修,你修的时候还是修不了,是不是?那我们修不了的怎么办呢?不要因为我们修不了就弃舍,这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比如,我们现在要发菩提心发不起来,那不发了;修行修得没什么感应,不修了,弃舍。那弃舍下面就不好说了,下面就不好谈了,下面谈的佛法跟自己就没有关系了,这都是一种戏论。实际上,修不了的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这些佛法我修不了?为什么我用功用不上路?为什么我会常常发生障碍和问题?这些的遮难,我们要想办法去解决,然后我们慢慢去思考,慢慢去了解,慢慢去请教,就会得到答案。因为有罪障,因为缺乏资粮,所以就需要去净治罪障,就需要去集聚资粮,就需要去广发正愿。 2、愿行合一莫退失•意乐发心为上首 所谓“广发正愿”,就是不能随着自己的习气做。“哎,我喜欢做这件事情,我不喜欢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做不了,什么事情没有兴趣去做”,那就不是广发正愿。你要广度有情,这有情的话,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了;如果没有广学多闻,没有广发正愿,你怎么去度呢?肯定度不了。所以集聚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都是很重要的科目。 那么,我们愿发出来以后,就不能退失了。如果退失的话,就不是愿,就不叫做愿,不是菩提愿。退心了,就没有愿力了。没有愿力,我们的行为跟愿就不搭杠,行跟愿就挂不上钩。行跟愿挂不上钩,自然而然就不能显示出你行为的意义,那你就会想在庙里面干嘛?你既不种地又不搞生产,既不是工人又不是农民,又不是科技工作者来搞一个发明,又不是学校,来这边干什么?在庙里面就是搞宗教了,宗教教职人员就是搞宗教,就是培养纯正的信仰,就是要树立、要建立、要重建道德的风范,要来完成人格、僧格、宗教的品格,等等,就是跟其他行业的人不同了。那么如果我们一个修行的法师或者一个居士,跟不修行的人、不学佛的人一样的话,那还了得,修行都白修了。修行肯定是不一样,但不一样不等于说就是不对的。那么我们不一样,当然不是要跟不学佛的人格格不入,那也不对,不能体现我们的慈悲心,体现我们的菩提心。 所以在道场当中,我们常常说要净罪集资、要发愿,这些都是有来头的,不是随便说的,也不是你做一次两次罪障就消除干净了,也不是你拼命干活干一年你的资粮就够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看外面一个打工仔,打工打一年,也只能赚几千元钱,对不对?在庙里边,你干活还没那种劲头呢,是不是?当然不是所有的人,有些人劲头也很大,修水管的义工,劲头都很大。它不能这样子来比了,它不好比。我们集聚资粮这种心怎么来认识?从我们意乐来认识,这是首要的,然后再看我们的行为,再看我们的结果,——是从我们出发点来认识的。那社会上面的人工作,是看你的成绩的,不管你这个人怎么样,你只要干好,你回家了、加班了,都不管你,只要来上班的时候你把事情要给我做好。寺庙里面就不同了,注重调心、注重教育、注重教化、注重发心、集资粮,这是最重要的,然后才谈到做事。 所以,它有一个标准、有一个注重的效果的不同。这样子的话,慢慢慢慢我们这些观念建立起来,对很多不了解的事情、很多不容易理解的事情、别人很多不同的做法,慢慢地你就能够包容和接纳。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一、人我分别从心除•自他观待应念恩
二、善心调柔长慈悲•大悲任运趣菩提
五、随力起修种正因•以愿导行善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