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五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五 一、觉观喜乐自心求•四无量心善护念 我们谈到粗分别心、细分别心,觉跟观的问题。觉,觉察,比如我们在走路,在吃饭、穿衣服、休息、苦恼、快乐等等,自己会觉察到,就是自己特地去注意,注意自己在做什么。 智者大师写了一本《释禅波罗密》,这里面也专门谈到觉观喜乐,最后要达到一心,就是喜乐的情绪、觉受慢慢也很淡了,没有了,完全一种平等的心态,舍念清净。 1、身心践法云何住•广大承担堪能心 如果我们没有全心全意、用所有的精力、用整个生命来实践佛法,那不可能会有很大的结果,更不可能说会有很好的结局了。 《金刚经》里头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我们菩提心发起来了,怎么住呢?怎么能够持续下去呢?持续不了,就会起烦恼。起烦恼的时候我们又如何来降伏呢?这就是修心、就是修行的过程,不断要来降伏我们自己的烦恼心。烦恼是非常多的,不计其数的,时时刻刻都要很注意,很用心来降伏。不然的话,我们的菩提心、我们的善心、我们的寂静都没有办法安住嘛,更没有办法持续,所以人的心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2、时长时短从心观•作意对治法修心 三、大乘成就赖尊重•恭敬承事唯法求 所以在经论当中,为什么那么强调呢?因为实际上面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所以他才要强调说依止善知识。因为没有外在的善知识作为我们修行所依止的对象,就很不容易修。“内缘暇满,外缘知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慢心不能降伏,我们的我相不能得到破斥,就是我们内在当中对佛法的理解的那种执着去不掉,所以它必须靠外在更强的力量,才有办法把我们内心当中的我执、法执去掉。 社会上面有些人打游戏机可以当饭吃,他一直打,他都不用回家。上次看一个报纸:重庆的一个中学生,他打了七天七夜,最后那个游戏机的老板都怕了,得赶紧回家,不能再打,打了要出人命。那个小孩呢已不知道回家,他家在哪里不知道,怎么走搞不清楚。然后怎么办,他报110报警,110给他送他到家里。他完全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进入到一个虚假世界里头,这个是很典型的思食,他整个的思想都投入在那里。这就是因为人不成熟,他反而还更容易专注,小孩更容易专注。很少说大人打游戏机打到七天,也有着迷的,但不会那么着迷,打一打不打了。他小孩你十几岁的人他就不管,他忘记掉了,非常投入。 在厨房里面做饭的人,炒菜的人,你自己炒的,吃起来味道特别好,是不是?特别喜欢吃。因为你一直在那边作意,一直在那边接触、用心,当然就符合自己的口味。那么你拿给别人吃,这个人如果想吃的时候,你做得再难吃,他也觉得好吃;他不想吃的时候,你做得再好吃,他也不吃,是不是? 这跟吃饭的人的这种作意又有很大的关系,他不仅仅在这个饮食的本身,也就是我们吃饭的人那个时候的心情,那个时候的接触、思考,那个时候人内心的状态,都是有关系的。 你吃饭的时候你如果不作意,“说我今天肚子饿了?还是饱的?今天要不要吃?吃多少?”你搞不清楚,没有定论,那当然你就吃不下去。 你觉得,我最近早晨要吃多少,中午要吃多少,晚上要不要用药食,饮食知食量嘛,什么时间吃,吃多少,那时间到了,你自然而然就会想吃。它有固定的,我们一天要吃多少。 那如果我们自己很随意,不知道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不知道什么时候休息,生活没有规律,吃了没有吃也搞不清楚,吃多少也搞不清楚,当然我们就不知道了。 那么你这个念头没有生起,可以让你生别的念头,让你生菩提心,让你生慈悲心,让你生包容心,那么你这种心一生起来,他别的心就起不来了,你的观念就改变了。 所以我们坐禅也好,念佛也好,《金刚经》也好,《楞伽经》也好,《六祖坛经》也好,《楞严经》也好,《十六观经》也好,以及天台的种种禅观也好,都是要来告诉我们把握好我们的念头,让我们的起心动念符合佛法。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行为的时候,我们身心就会有反应。比如我们高兴的时候,身心就愉悦了,我们苦恼的时候、忧愁的时候,想不开,那我们的表情肯定就是不好。
那么前面就是“觉”的过程,后面就是“观”的过程。 就是欢喜的境界、快乐的境界,身心舒畅、没有障碍;逆境不顺心、不如意,就有障碍。有障碍,我们的身心就出问题。所以,修定、坐禅、打坐,这样就是在觉跟观方面去用功,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人就会欢喜、就会快乐。
欢喜快乐,比如我们在这边念经、闻法,非常相应、非常欢喜,也会产生现法乐,产生快乐。快乐是因为我们用功,跟佛法相应得到的,烦恼远离得到的,内心寂静得到的。 常常听说离苦得乐,得到快乐,那么快乐怎么得到?就这样得到了,不是说我们要去追求快乐。
快乐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它是人内心的一种觉受,苦乐忧喜舍,它在外面去追求怎么能够追求得到呢?我们以什么心情来追求快乐?如果我们已经有了快乐的心情,那么你不需要再去追求,你已经有了。 如果我们以苦恼的心情怎么能够追求到快乐的境界呢?这也讲不通,也不切合实际。这个快乐就跟佛法相应得到了,内心专注得到了。
四地之禅: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到无色界、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就更高了。 所以,我们要获得快乐不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他求不到了,自心中求。
你在佛堂,来拜佛的时候,你的座位被人家占了;你来听课的时候,你的经本被人家拿走了,那你就起烦恼了,“这个位子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坐在这里?这本来就是我的经本,你怎么把我的拿走?”这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安立了:这个位子是我的,那么你不能坐;这个本子是我的本子,那你不能用。但是另外一个人呢,他来的时候觉得,这个位子空的,我可以在这里坐。这经本没有人用,我拿来用用,看一看。那你很难说谁错谁对。他看到佛堂坐满了,只有这个位是空的,当然我可以坐在这里。那么你这种嗔心,而且这种内心的不愉悦就是因为这样的境界引起的,你的位子,你的本子被人家占了、拿走产生的。不管是谁拿了你的本子,不管是谁占了你的位子,他都会起烦恼,他不管是什么人,认识的,不认识的。
在我们内在当中,就会有一种自我的保护的意识:就是我自己需要的东西,别人不能侵犯;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能来影响来妨碍,如果影响妨碍,我们内心就会烦恼。 那么觉察到了之后怎么办呢?
比如说,别人占了你的位子,那么你就观了,我这个位子有必要让给他吗?如果让给他,那我站在后头去,或者我没地方坐,就得站在那里;如果说不让给他,可以好好给他商量,说这个是我的位子。但你可能觉得,“哎呀,人家坐在那里,又不好意思让人家起来”,但是你又不愿意让给他,那你常常会这样子……是不是?其实内心常常会自我矛盾。 这个时候你怎么观就很关键。你用智慧来观,你用利他的心来观,还是以自利的心来观就很关键。
如果我们是利人的心,利他的心,那都好说。那反过来那就不好说了。 每个人他都有一种自我意识,那这个就需要去观。我们观错了,就会有很多后患引发出来。我们观对了,我们前面已经觉察到,那我们内心可以转化,这种境界产生,我们赶紧要调心,赶紧要想办法,这样的话就会很好。
就比如我们昨天没有电,我们的同学马上就去买发电机,这很好,以后我们没有电了马上就可以启动。如果我们不去考虑这个问题,没有电了,我们课都讲不了,暖气都烧不了。昨天我就很担心因为一个晚上没有电,这锅炉又烧不了,暖气片都冻了,那就是很麻烦的事情,这几天下去都会很麻烦,还好后来又有电了。
很多事情会有一种连锁的反应,只要我们没有观察到,下面的问题是不断的。那我们去观的时候,还要以智慧、要以欢喜的心、以平等的心、以快乐的心情,四无量心去观,这是大乘佛法所强调,要逐步逐步去培养。培养起来之后怎么办呢?还要善护念之。如果我们不善护念之,这个念头过去了,我们的心力马上又会低沉。因为你遇到境界的时候,内心很高昂,境界一去,就会形成落差。
二、身心堪能奢摩他•依法降伏烦恼心
那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究竟要以一种什么心情和态度,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自己的未来?我觉得,我们要以整个的生命、整个的身心去做同佛法相应的事情,去做同自己根器相应的事情。如果我们好高骛远又不切合实际,如果去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也做不好。
在《广论》里头,定学两种:一种共定,一种不共定。共定由奢摩他得堪能心,不共定,生起次第; 慧学,是止观双运毗钵舍那;不共慧学,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都有共跟不共。慧学已经是止观双运的毗钵舍那。定学,奢摩他。奢摩他让我们内心有堪能性,有堪能心,堪能就是内心有力量,有承担心。有这种承担心、有这种力量,慢慢慢慢,我们的智慧才能够开,才会内心当中对佛法的种种的境界,种种的功德,才能够承载。那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子的一种堪能心、广大心、菩提心、大悲心,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怎么来接受呐?接受不了,负荷太重。我们事情做多了,修行修好了,资粮累积多了,当然我们的功德也会越来越大。我们功德越来越得到生长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堪能心,我们很容易就会觉得,我们自己修得不错了,比别人好很多很多了。这样下去就不容易再进步,就是自己本来还有很大的潜能,但是我们一旦这样子作意的话,就会出问题。我们的潜能就发挥不了,我们的作意就把自己局限住。
虚云老和尚,禅宗的祖师,天天打坐,打坐很有功夫。他一打坐,不像我们,半个小时,十几二十分钟,他一坐就是几天、半个月、十几天。那么他坐十几天出来的时候,就好像几分钟一样,感觉时间非常短。
有一年过年的时候,他在小庙里头,一边煮了芋头,一边在打坐。有一个客人到茅棚来看他,向他拜年,他看到虚云老和尚在那边打坐,就知道老和尚已经入定了。这个朋友就拿一把引罄,在他的耳朵旁边敲一敲,敲三下,虚云老和尚就出定了。出定后,虚云老和尚说,“你们来了刚好,我们过年,现在锅里面有芋头,拿出来大家一起吃。”但他去看的时候,所有的芋头毛都长得非常长了。实际上虚云老和尚入定已经二十几天了,但是他感觉似乎就是几分钟,似乎芋头刚刚下锅一样。
这个就是有禅定的人,他内心专注,所以时间就快。极乐世界一天,那我们娑婆世界一劫了,天人也是一样。我们人间,你对做一件事情非常有兴趣,它就非常快。你跟一个朋友喜欢谈话,谈一谈,谈了半天,也觉得很快就过去了。你不愿意跟他说话的人,你就很难受,你跟他讲三句五句,都觉得很多,讲不下去,就不愿意多呆。这些都是我们人的心、人的念头在起作用。
那么为什么我们人会有这样子一些奇奇怪怪的念头?那么有些念头我们明明知道是不对的,要不得的,应该要改进的,但是就不容易改,很难改,那怎么办呢?就需要靠佛法。没有用佛法,对治不了,所以需要修行。
1、菩萨行道依尊重•外缘知识破慢执
《华严经》里头说:“善男子,若诸菩萨随善知识所有教诫,诸佛世尊心正欢喜。若诸菩萨于善知识所有言教,安住无违,近一切智。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
就是我们修行、修心,法师们对我们的教授教诫非常重要。 善知识的教诫“诸佛世尊,心正欢喜”,为什么呢?佛菩萨看到我们、知道我们能够如理如法依止善知识学佛法,心正欢喜。对“于善知识所有言教,安住无违,近一切智”, 为什么呢?善知识告诉我们的佛法,我们能够安住无违,也就是能够照着去做,佛法就起功用了,佛法就起了妙用,当然慢慢慢慢就接近一切智,就逐步逐步在佛法的道路上走。
“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就是我们听到佛法的时候,不产生怀疑,有信心,这样子的话,我们的功德,我们对佛法的成就近于诸善知识,前面是近一切智。“近于诸善知识”,就是所有的善知识。“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对一位善知识言教无疑的话,则能近于诸善知识。为什么呢?诸善知识其目的也是引导我们对佛法、对佛陀的言教,产生信心,产生正解。我们对于一位法师的开示的佛法能够不产生怀疑,就表明我们对佛法已经建立了信心。
“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我们要去作意不舍,这个也是很关键的。那我们能不能?有没有呢?会不会去作意不舍善知识呢?今天我们觉得这里讲的好,听得高兴。过几天我们自己起烦恼,觉得再换一个地方去听一听,这里讲的也很好;再换一个地方听一听呢,那里也讲的不错。
实际上,无论出家的法师也好,我们在家的居士也好,你在一生一世当中,能够真正亲近依止到善知识是很少的。无论我们北方的也好,南方的也好,出家众也好,在家众也好,好多是一种名义上头的,名义上说“我要亲近善知识,我要依止善知识,要对善知识所有的教授教诫无违,”这说说好听而已。 就有如我们每天发四宏誓愿一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顺口溜的嘛。 那实际上面你要度几个呢?屈指可数的,可能一个都没度。你一生能够度几个?不容易度的事情。你要度他,他不让你度,这是不容易的事情。怎么去度呢?
2、种因结缘寻师长•至心求法忏前愆
那么我们又怎么样能够亲近依止善知识来成办所有佛法的义利呢?那么这也就是究竟成就与否的关键。
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修了有成就,他有些人为什么修了慢慢就修不下去,他绝非偶然的,也是不会说无缘无故的。不会无缘无故我们这些人就坐在这里,那不可能的事情。两年前、三年前,我们都是很难想象,这个房子还没有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之后我们会坐在这里,这都是有很多的因缘在里头。这种因缘它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所以才会有今天。反过来说,我们以后会有很大的成就,那我们今天就要种因,今天就要结缘、广结善缘,那我们的明天未来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跟成就。
但是我们常常会想,我们要去找一位大法师专门跟他修行,时刻不离,这是不切合实际的事情。如果一位大法师,他下面的弟子非常多,几百几千几万。你去了,他在外面的把门的侍者都不让你进,那肯定的,他侍者好几个都不让你进,他要休息,法师要休息,也没有时间,客人很多,他根本不理睬你。这不可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不要说什么大法师,你们要来找我的话,我这个时间都不够,都接待是不可能的事情,进来的话会影响到很多很多我的工作,要做的事情做不了。到一定的时候,他是根据上面的人来取舍的,不是根据我们来取舍的。这是很难的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要不断这样来作意,不断来造这种业,不断来种这种因,那么慢慢慢慢才会感果。
“善者我师,不善者吾资”,你顺境的话,就是我的老师;不顺境,逆境就是自己积资粮的机会。那如果说我们心里觉得这世间上面没有什么人能够当我的老师,有条件当我老师的人他又不肯来教我,这样子自然而然就成独觉了。 因为你安立了这样的一个宗:能够教你的人也不可能来教你,不配教你的人,不够教你的人,这种人你也不会跟他学。最后,就只有自己学。就是自己立了一个错误的宗。那如果每个人都这样作意的话,那佛教岂不完啦?这和你在学校里面上课一样,你觉得这老师都不行,还怎么上课呢,怎么学习呢,成绩怎么能好,最后怎么能够毕业呢?那不可能的事情。
这只能不断来创造这些因缘,你真正有这种求法的心,那就是不同,那就也许你能够遇得到。 就是把求法的心、学法的心、闻法的心,作为我们生命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慧可大师断臂求法,他为什么要断臂呢?他表示诚心。当然我们现在人不能去学了,这样就麻烦了,马上要送医院去。
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没有真正觉得这个佛法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我们一生当中以佛法作为我们要成就的目标、目的。这就是一开始、从小就要去培养,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要去培养。那我们岁数大了,本身就是打了很大的折扣。我们成年人,本身已经定型了,木已成舟,已经就这模样了,再改的话,也很难大改,只能小改,大改都很难。岁数小就很容易了,他很多的习性还没有形成,性格、心智都没有形成,熏习就比较容易。那我们岁数大了,本身要把脑筋当中的那些垃圾清理掉,你都要花多少年的时间都清不掉,并且要下很大的工夫。
这污垢太深重,去不掉。他执著太严重,很不容易的,就是要想改,也很难改,它形成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只有忏悔,忏悔业障。如果我们没有忏悔的心,那这种业障不仅去不掉,还会越来越严重。那越来越严重时候,就会成为垢器了。 你垢器的话,佛法的甘露就装不进去,装进去的也变成毒药,也不能吃,也不能用。
3、恭敬依止善加行•亲近承事重意乐
所以我们怎么样子来学佛法?那么这些在经论当中,本身都是有非常清楚明了的要求的。
《不可思议秘密经》当中有谈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应极恭敬依止亲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闻善法故成善意乐,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缘,造作善业,转趣善行。能令善友,爱乐欢喜。由是不作恶业,作纯善故,能令自他不起忧恼。由能随顺护自他故,能满无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恶道诸有情类。是故菩萨应依尊重,圆满一切功德资粮。”
这里边讲得也非常的清楚。“应极恭敬依止亲近承事尊重”,这些都是我们学佛法所应该要具有的心情:恭敬心、依止心、亲近承事心,对善知识应该有的这些心理。
我们透过对法师的恭敬、依止、亲近、承事,来表明我们对佛法的重视,来说明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对佛菩萨的一种祈求。 如果这样做的话,因为都是善法,所以它就成了善的意乐,通过依止亲近善知识来培养自己善法的意乐。因为你有意乐,才会去依止、亲近、承事;因为你依止、亲近、承事,所以就成了自己善法的加行。 因为有了这种加行,久而久之就会成善业,就造了善业,善的行为。那因为我们有善业,有善行,就会令善友,令我们的同行爱乐欢喜。因为我们造的都是纯粹善业,对别人也不会起忧恼,不会损伤,并且对其它类的有情、对恶道的有情还能够利益,给它讲佛法。“是故菩萨应依尊重,圆满一切功德资粮”,菩萨都要如此,就是菩萨通过这样子来圆满佛果。
我们建立尊师重道的心,建立依止亲近承事善知识的心,不是说外在哪一个法师他需要我们去恭敬、依止、承事,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一个法师下面几百几千弟子每天都是恭敬、依止、亲近、承事,那还了得,那就路都走不开,那都搞得佛教不正常了。
它这个是告诉我们修行用心的一种法门,而不是外面做一些形式了,如果说你作一个样子的话,那就很不好。 所以我们要去理解它的意思,就是我们需要有形式的时候,有形式。它不需要有形式的时候,它更多的是在我们人的一种意乐。
就像我们拜佛一样,我们拜佛,它有时间段,什么时间来拜佛,有共修有自修。那你如果一整天拜佛,当然也可以。如果每一个人一整天都来拜佛的话,那你什么也不要管了,是不是?人家客人来了怎么办,居士来怎么办?要不要接待等等,都一一会有很多的问题。
四、对境修心点滴处•行住缘法念起时
1、日常生活勤用心•善言善行利有情
其实,我们不仅仅对学法的善知识,缺乏这种心,恭敬依止亲近承事的心,我们对佛菩萨也是一样缺乏恭敬心、信心、虔诚的心。 我们不仅对佛菩萨,甚至对我们自己家里边的父母、弟兄姐妹,学校里面的老师,单位里面的上司,我们都很难有一种恭敬心,都是非常缺乏的,更不要说对一般的朋友啦,对跟我们平起平坐的人,对跟我们了不相干的人。你说,“你跟我一点关系没有,我为什么要去恭敬你呢?”不会有,不会说去恭敬的。在一个单位当中,能够相安无事已经很了不起了,你说“我为什么去恭敬呢?” 那你去恭敬他不很好吗?你去恭敬他,他也恭敬你,这个关系就很好啊,是不是?你对别人尊重,别人肯定高兴,别人高兴,那你肯定也有好处。你为什么要让别人不高兴?你不恭敬、不尊重对方,对方就不高兴。 你对别人善言善行,恭敬别人,尊重别人,你也不要花成本,是不是?说两句好话也不要花成本。 那你就是因为有烦恼,你好话讲不出来,你只有讲粗话,只有讲损恼有情的话,你利乐有情的话讲不出来,是不是?所以它需要去串习啦。
现在我们听佛法的时候,你说“我可以讲利乐有情的话,”那实际上你下课了,你自己就讲,“哎呀,我得回去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回去还要写日记,回去还要洗衣服,”你要洗衣服,你怎么去管别人的事情?你就不会管的,是不是?遇到谁,你也不会跟人家打招呼,别人给你打招呼,你也不理,因为你自己要办你自己的事情去。 所以不学佛法的人,他常常都缘着自己的,缘着自己就会有很多的痛苦,痛苦的来源都是这样。那如果我们花一点心思去考虑别人,就不一样,角度就不一样。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儒家谈到物我同根,道家谈到天人合一,佛家谈到最后生佛平等,众生跟佛都平等,心佛即众生,自身无差别,非常高的一种境界。但是我们在众生的份上就不好讲这个话,在理性上面是平等的,在事项上面,众生就是众生,佛就是佛,佛,他不受苦,你众生要受苦,众生要轮回,佛已经解脱了生死,已经不要在轮回当中。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是可以用心的。
2、行住坐卧皆佛法•起心动念修自心
打坐打得很高兴,念经念得很有收获,禅悦为食。禅悦能不能当饭吃呢?它跟我们吃饭是不同的,但是也是一种食啊。食有四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段食什么意思呢?比如吃的馒头、面包啊、面条啊、水果啊,这些以香味触这三法为体性,欲界的众生才有,需要段食、粗食、这些粗粮。 触食什么意思呢?接触的触,接触的触它也是人的一种心所,那么这种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一种快乐,叫你身心快乐,身心愉悦,它一样的能够滋养、滋长我们的色身。思食什么意思呢?思考的思,思维的思。那么思考、思维,常常跟我们说的造业也有关系。也就是比如你坐在这边思维,思维佛法,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一天两天都非常高兴,可能吃饭,睡觉都忘记掉,喝水都忘记掉,也有可能,但这种人比较少,也有这样的人,他可以不用去吃饭,可以当饭吃。
那么第四种,识食,第八阿赖耶识,就是我们人的内心平静,内心专注,心理状态比较好,睡眠也好、饮食也好,他可以减少。那如果我们这种工夫不够的话,那我们就要靠段食,就要靠这些营养来辅助。所以我们人的色身的延续下去,它不仅仅依靠吃饭,它其他的因素也有关系,触食,思食,识食。所以我们喝水的时候,我们过堂的时候,他为什么要观想呢?食存五观呢?我们供一杯水的时候,也要观想。那观想的时候,四种食都有了,触食,思食,识食都有。你用心,那么它有识食;你在作意,有思食;那么你手上拿的钵,或者拿的甘露瓶,它有触食;那本身它就是食物,段食。这样你喝的水,你吃下去的东西,它的营养至少是四倍,是不是?这是肯定的。
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吃饭、穿衣、迎来送去、扫地、倒茶,都能够体会佛法。
经典当中常常看到“着衣持钵,入舍卫国托钵去”,常常也会描述这些场景,佛弟子们,大比丘们拿着钵,自己披着袈裟了,到了什么地方去托钵,我们觉得这些似乎很琐碎一样,但是这些恰恰就是佛法生活化的一种表现嘛。
甚至你看经典当中《律藏》里面,“偏袒右肩”它里边也有介绍,合掌它也介绍,就是要描述那种场景了。那种场景,那个时候的佛弟子、比丘们的一种状态。
因为你去托钵,你去乞食,很多人看到出家人,就能够种善根。托钵乞食的时候,能够接触到社会上面种种的境界,遇到很多的事情,想不到的事情、看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遇到、也可能看到等等。这些就是现实生活当中,作为我们出家人,或者作为我们居士们如何来面对生活的一种能力。
所以我们看那些戒律,看佛在世时,佛陀也好,佛弟子他们的生活也好、用功也好,都是活生生的,“洗脚”经论里面也有,“濯足”,洗脚,都是非常的具体,不是说非常抽象。这些对我们都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为什么佛经结集的时候也要把这些一起记载下来,一起的流通结到佛经当中去?都是有很深的用意。
如果我们学佛法,学来学去,我们的念头不能得到改变,我们的观念不能得到改变,那麻烦就很大了。佛法本身就是要纠正自己的观念。观念怎么纠正呢?就是在举心动念处,在我们心念还没有起的时候,来改变,你起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事已至此,就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