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界法师:《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二十二卷


 2023/5/4    下载DOC文档    

第二十二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70面,那么第一段我们是讲历缘对境修。这当中蕅益大师强调一个观念,说是“待无累而修行,何如借修行而脱累”。其实我们在修行的环境遇到了人事的障碍,我们与其花很多时间去向外攀缘、向外处理这些境缘,你倒不如去改变你这一念心,来得实际一点。智者除心不除境,关键在这个地方。要紧的是历事练心,而不去改变外境,大意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个历缘对境修当然是应该以坐中修做基础,我们看第二段。每见人冗中偷闲吟诗习字,作种种清课,岂不能偷闲玩大乘,息心学定慧邪?那么蕅益大师在明末的时候说,经常有些人当然是五堂功课忙完了以后呢,他有一些空闲的时间,干什么呢?“吟诗习字,作种种清课”,在世间法的诗字上去下功夫。那么你为什么不在寂静的时候“偷闲玩大乘,息心学定慧邪?”那么这个“玩”的话是研习,是解门,就是你应该在空闲的时候好好学习佛法、明白这个道理,这个是解门的一个正见。那么这个“学定慧”是一个行门,把这个正见的基础去修止修观、转成心中的正念。一个是解门,一个是行门,这都应该是在寂静处的时候完成的。

那么为什么要在佛法多用功呢?这以下讲出一个道理:彼于诗字得少幻味,未尝于大乘定慧得真法味也。说世间的功德是一个幻味,是一种虚妄相,佛法的功德是一种真实相。在《瑜珈师地论》把佛法的功德跟世间的功德讲了很多很多的差别,但是主要有两个差别。世间的安乐境界,第一个、它是有过失的,因为世间的东西它是依止攀缘心、依止无明妄想而活动,所以它会带动贪嗔的烦恼,有贪嗔烦恼的活动就是会有罪业,夹带罪业。那么我们在佛堂当中拜佛、打坐,也会得到安乐,而这个安乐是跟寂静相应的,它是没有烦恼、没有罪业相应的,它是跟圣道相应的,跟涅槃相应的一种寂静的状态。所以世间的安乐跟佛法的安乐是有过失和没过失的的差别,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坚固不坚固的差别。世间的功德是可破坏的,佛法的功德是不可以破坏的。因为一个依止无明妄想,不称合本性的。不称合本性,你这个是今生的境缘的生起去刺激妄想,生起一个虚妄的一种活动,死亡一到来的时候,把今生的妄想,饶你会思量,终归罔相,把今生的这些妄想完全破坏了。

我看唯识的论,那个注解,有一件事,说有一个老婆罗门的师父带了一个小徒弟在修学这个婆罗门的教法。那么这个小徒弟很笨,这老师父教他几遍他就是不会,师父很生气,拿着棒子打这个小婆罗门徒弟。这小婆门跑啊,他就追,追了以后抓到又打。那个时候有一个阿罗汉在树下打坐,阿罗汉他一入定就什么事都知道了,他实在是看不过去,就出来调和一下。说你为什么打他呢?他说我教他这部论《生起论》,这个是我们婆罗门最重要的教法,教过他几遍他都不会,我只好打他。阿罗汉说,你知道这部论是他前生他作的,你知道吗?这部论是他作的。唉呀,我看世间法是这种境界,就是说他过去生作了这部论,但是他跟佛弟子辩论的时候,轻慢佛法,形成罪障,今生变得愚痴。但是这部论是他作的,你还没有资格打他。所以世间法它就是不牢固,你在世间里面,圣人的那个清净心他有无漏的圣道的戒定慧的力量,他学世间法,这个世间法是牢固的,因为他根本是以清净心作基础。如果我们还没有成就无漏的圣道之前学世间法,这个世间法是不牢固的,那是不牢固的,那是一种虚妄的境界,那又不同。所以说,我们刚开始把精神体力去耗损在世间法,这个是非常可惜的,因为那是一种虚妄的境界。渴鹿追求阳焰,口渴的鹿一直追求虚妄的水,其实那个水是不存在的。“饶你会思量,终归罔相”,你死掉的时候,死亡一到来的时候,无常大火把你今生的这些学问、名言全部烧掉,完全破坏了,下辈子来的时候你还是搞不清楚状况。

然纵不得味,亦为无上菩提而作种子。我过去生在佛法中栽培的善根差,听闻佛法也听不懂,书到今生读已迟,但是你从现在栽培还不迟,你起码为以后做一个种子,无漏的种子。

且幼时诗字亦向不得味中来,安知佛法渐熏习,不于现身得受用邪?这个事情是这样,佛法的功德这种智慧是称合本性,所以它不可破坏。我们看这个经典上,佛陀经常会讲一些事情说,唉呀这个弟子啊他过去生是一个商人,这个商人做生意,把钱赚了以后要回家的路中间,经过一个寺庙看到有法师说法,他听了三句、四句,他听得很欢喜。好,这个欢喜跟三宝结下因缘了。经过几次的流转以后,这个善根成熟了,出生在三宝的地方,做五戒优婆塞、优婆夷,又继续地栽培善根。那么栽培了善根以后,当然也有造罪业,造罪业又到三恶道去,但是他那个善根的种子他是不会失掉的,这个罪业是不能破坏善根的。到了迦舍佛时代的时候,他出家了,作一个比丘或者比丘尼,但是人有善根,他还是有烦恼,他破戒,破戒了以后就到三恶道去了。把这个罪业受完了以后呢,到释迦牟尼佛时代的时候他的善根真实成熟了,遇到释迦牟尼佛,成就阿罗汉果。所以说你在佛法当中所栽培的善根是不可以破坏的。这当中祖师讲一个理由,说为什么世间法的栽培的善根是可破坏的,佛法不可破坏呢?因为它随顺本性故。佛法他的善根的栽培是称合你的本来面目,因为你的本来面目就是这种境界,称合你的本性。那么世间法是违背你的本性的,向外攀缘,真如不守自性以后再向外攀缘,所以这两个方向还不一样。你在佛法中所栽培的点点滴滴,你说你这个人,你看他出家以后不就是破戒了吗?是的,他破戒了。但是他曾经出家的那个过程当中,他所栽培的善根,你还没有资格诽谤他。他曾经很认真地学习佛法,他所栽培的善根在他未来当中发动出来的时候那个力量是不可思议的,那个善根是不会因为破戒而破坏的。所以我们佛法的关键就是熏习,不断地熏习,你栽培一分就有一分的功德,栽培十分有十分的功德,因为它称合本性故。

那么这个是讲我们静中应该在解行上多用功,这是一个真实不可破坏的功德,这是一个无漏的功德。

看总结: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之佛法,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那么我们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有一定限量的精神体力,那么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把精神体力用在世间的诗字上,这世间法是向外攀缘的。那么结果呢你顶多就像右军,是王羲之、王右军。王羲之是写字入木三分,说他在木板上写字,写上去以后你还擦不掉。看,唉呀,王右军写字那个功力能够把木头渗入三分。那么李白跟杜甫是诗。王羲之是字,是字写得好。这个李白跟杜甫呢是写这个诗,他还有一些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个古人写诗写得好,他能够在短短几个文字当中,摄持很多很多诗的意境,读完以后你心中会出现一个诗的意境,那个意境出来,还有这种境界。但是他因为依止攀缘心,不出生死。他那个智慧没有一种解脱烦恼的力量,没有这种力量,他不能对治烦恼。那么佛法不是向外攀缘,它是向本性中安住,所以呢“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蕅祖以佛弟子当中两个最差的作例子,一个是孙陀利难陀。这个难陀尊者是佛陀的弟弟,他出家也是心不甘情不愿,被佛陀勉强。但是他在佛法当中熏习久了,他的散乱心也慢慢调伏了,也成就阿罗汉了。周利槃陀迦他读四句偈,百日不能成诵,一百天四句偈背不起来,他那个愚痴的障碍特别厉害,但是他不断地努力,在佛法中修学,他最后也是成就阿罗汉果。就是说佛法它有对治散乱、对治愚痴的功能,这个是世间法所不能比的。所以说,我们今生的精神体力你用在世间法上,那是不能解脱生死的,你死掉以后,你今生的努力、心中的妄想全部破坏了;你在佛法中栽培,你能够不断不断地积功累德,总有一天大事已办,得到真实的解脱。

这个佛法它跟世间法的不同,佛法有这个乘的功德,它有这个到彼岸的力量;世间法没有乘的功德,没有解脱烦恼的力量,它没有这种力量。这个事情它是这样,当然我们菩萨求法在五明中学,我们也应该学一些诗字、学一些方便法门来表显佛法,使令佛法在人世间能够流通下去,但是你刚开始的下手处,应该先成就佛法。因为你以佛法作基础,再去学世间法,这个世间法是带有佛法的味道的,是以佛法为根本,以世间法为用。你一开始出家就去学世间法,你这个世间法就完全是世间的味道,没有佛法的味道。这也不一样。你刚开始在佛法的解行上用功,成就了根本的功德,然后你为了利益有情故,为了令正法久住故,在菩萨戒允许你拨三分之一的时间出来,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世间法,广设方便,使令正法在人世间久住。但是因为你这个广设方便有佛法的根本作支持,所以会带有佛法的味道,这个地方又不一样。所以这个地方是“用之佛法,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我们这一念心跟世间法接触、跟佛法接触,这个会有两个很大的差别。

好,止观篇讲到这个地方。大家有没有问题?

我们看乙五、净土篇第五。这个是正宗分的最后一科,净土篇。那么前面的持戒跟止观篇都属于圣道门,这个是讲净土法门,这个是很特别的法门。

我们看丙一、总标,先念一遍:

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以自力断惑超生死者,名竖出三界,事难功渐;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远祖云:“功高易进,念佛为先。”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成道,唯依念佛可得度脱。”如趁船渡海不劳功力。夫能笃信西方捷径,至诚发愿,一心念佛,求往生者,真大丈夫矣!倘信不真,愿不切,行不力,佛虽大慈为舟,如众生不肯登舟,何哉![QCJ1] 

我们把这个论文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段是一个总标: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那么我们这个三界的身心世界,蕅益大师以火宅来作譬喻。就是我们在三界得果报,若身若心,它就是有一个逼迫热恼的相貌,就像这个火宅一样,使令我们逼迫、使令我们热恼。那怎么办呢?我们这当中有两个选择方法,第一个、横超的。就是在这个竹筒当中,你从旁边咬一个洞出去,这个是横超。或者你愿意,竖出,就是这个节孔一个一个咬破,再出去,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可以选择。这是总标。

那么这两种途径的差别蕅益大师在第二段再详细地说明。第二段:以自力断惑超生死者,名竖出三界,事难功渐;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这个出三界,有自力跟佛力的差别。说你愿意以你自己的自力,这个自力就是内心的戒定慧的力量,你完全人一定要靠自己,完全靠自己戒定慧的力量,解脱三界的见思烦恼,这个叫“竖出三界”。这件事情呢,“事难功渐”。这个“事”指的是因地的修行,这个“功”指果地的功德。那么“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假设我们今天的抉择是依自力的法门来出三界,你应该要先持戒为本,这个是三乘的基础,持戒。这个持戒,如果你要修圣道,不只是成就人天的果报,如果你这个持戒是为了圣道的因缘而持戒,那就不是守四根本重戒而已,那就是专精护戒、微细无亏,是这种境界。任何一个遮戒都会影响到你圣道的因缘。你只要犯到遮戒就一定要忏悔,否则就是障道。这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持戒很不容易了,那你要修行禅定、成就般若波罗蜜,那更不容易。所以这个“事难功渐”,这个功德它是次第的,一分的因地、一分的功德,两分的因地、两分的功德,自力法门就是这样子的。那么如果我今天是选择佛力的接引,我今天是仰仗弥陀本愿的摄受、佛力的加持来超三界,“事易功顿”。“事易”就是说他本身不用断烦恼,带业往生。他的重点在于保持临终的正念,临命终的时候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那么调伏烦恼这就容易多了,在功德上是横超三界、圆证三不退,那这个功德是顿超的。所以这两个地方有不同。

那么这以下蕅益大师作引证,先引祖师的开示,再引经典作说明。看祖师的开示:远祖云:“功高易进,念佛为先。”慧远大师说,慧远大师那是不可思议,他老人家是法身菩萨,他还通达教理。慧远大师说,在所有的佛法的大乘法门当中,我们选择一个功高、成就高的,那当然是要成佛的,不能只是人天二乘果报,功高;第二个、易进,下手最容易,下手易成就高的,那在一切法门当中就是以念佛是最为殊胜的,这是慧远大师的说法。

再看经典: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成道,唯依念佛可得度脱。”这末法时代的修行,一个障碍就是你很难成就禅定。宗喀巴大师他在《菩提道次第广论》说,他那个时候是明朝初年,还是一个相法时代,宗大师说,在那个时候连成就未到第定都很少了,不要说初禅了。你成就圣道,起码是未到第定,起码。就是你修我空法空的智慧,他要断惑证真,才不是在散乱心的阶段,他是在禅定中断惑证真的,这个闻思的散乱心是不能断惑证真的。末法时代环境的因缘,你很难成就禅定,在明朝初年就很难。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之下要解脱生死,“唯依念佛可得度脱”,你只有一个比较简单的选择,就是仰仗弥陀本愿的摄受,解脱三界的生死。这个是引祖师跟经典来做说明。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如趁船渡海不劳功力。就是这个佛力的法门,渡这个生死海你还不必靠自己游泳过去。游泳过去,你的体力也不支,这个生死的波浪也特别大,一下子就把我们淹没了。那么我们怎么办呢?坐个船。依止弥陀大愿船,在船当中呢就能够超越波浪的障碍,到达涅槃的彼岸,不劳功力,就是有这样的一个好处。那么这是把自力跟佛力作了一个比较。

第三个结劝:夫能笃信西方捷径,至诚发愿,一心念佛,求往生者,真大丈夫矣!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讲出往生的三种资粮。这往生呢,第一个、“笃信西方捷径”,相信净土法门是出离三界的一个捷径。第二个、“至诚发愿”,这个愿应该是包括了厌离娑婆,也包括欣求极乐,两个方向的愿。第三个呢、“一心念佛”,专心地执持名号。那么以这样的三种资粮的功德,干什么?你不是要做大国王,求往生者。这三种资粮,求生西方,这件事情是一个大丈夫、大智慧、大福报人的一个抉择。

那么反过来呢,倘信不真,愿不切,行不力,佛虽大慈为舟,如众生不肯登舟,何哉!(这个地方少一个“舟”字。)假设我们的信心不真实、愿力也不深切、修行也是打妄想,悠悠泛泛,那么佛陀虽然是大慈悲,把船准备好了,但是我们不肯去登船,那是佛也没办法。这个事情,看这个意思,这个佛力的的法门还是有自力的成份,就是你还得要登船才算。就是这个船准备好了,你要登船。弥陀的大悲愿力在法界成就了,深信诸佛皆充满,弥陀的大悲愿力昼三时、夜三时关照一切有情众生,但是你还得要想办法跟他感应道交,就是你要准备信愿行三资粮。这个是我们自己要准备资粮,是这个意思。

我们在成佛之道,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愿意在有漏的世界生生世世地转世,在这个地方发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直到成佛为止,这个人精神可嘉。我以这个有漏的果报体,不能念要他念,烦恼不能断要他断,抗拒你的烦恼障、业障、报障,一生一生地增上,直到成佛为止。这也是一个选择,佛陀也同意有这样的修行方法。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积功累德,成就佛道。第二个就是你思惟,在有漏的世界里面,生生世世转世,这当中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退转的问题。发了菩提心以后,这个有漏的果报体、这个身心世界,烦恼障碍你。你看这个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曾经修了六十劫的发菩提心,花了六十劫啊,六十劫也是不少的时间。后来遇到恶因缘起了嗔心,退大取小。烦恼障碍你。第二个、你要造了罪业这个罪业也会障碍你发菩提心。这个罪业是扰动性的,跟菩提心是相违背的。第三个、报障。你在三界里面得果报,你万一没有得到人身,到畜牲道去,这件事情也障碍你,障碍你发菩提心、障碍你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你三件事情在畜牲道都不能做,这个时间是空过了,完全空过了。这个就是有问题——退转。你今生如此,你不能说你下辈子还是如此,生命是没有主宰性,一切法无我,生命体里面是一种业力的显现,谁也不能对生命作任何的期许,谁也不行。所以说呢,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我们思惟,在一个资粮位的菩萨止观力薄弱的情况之下,我们好不容易在污泥当中,无量无边的无明妄想当中,开了一个小莲花,一个菩提心,我们为了护持菩提心的缘故,先到净土去,那个身心世界就没有障碍了。等到成就大乘正定聚——法身以后,你再回到凡夫这种有漏的身心世界的国土当中,再来积功累德。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先成就圣道,然后再积功累德,他这个办法是这样子的。先到净土去成就不退转的功德,然后再回入娑婆,那是一个法身菩萨,这个时候以法身菩萨的身份住持正法、续佛慧命,以圣人的身份来住持正法,不要以凡夫的身份来住持正法,那就是比较庄严,那就不同。那么这个是我们在成佛之道当中呢,你有两个选择。

我们看丙二、别明。前面讲到如果我们选择要先到净土去成就圣道,你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那这是一个总标。这以下把三资粮的差别的内容我们作一个别示。

丁一、信。那么第一个就是信心,对净土的功德生起信心。这个“信”应该包括“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就是以一念的清净心对于“实德能”能够“深忍乐欲”。

那么我们配合蕅益大师的六信,先讲这个净土的“实”,就是净土的存在性。先看信事信理。那么净土的存在呢,蕅益大师要我们建立两个信心,第一个、从缘起的事相,我们相信“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名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的确是有极乐世界的存在,它不是表法的。第二个、在理论上,在实相理上呢,我们也相信“十万亿佛土不离开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我心性本无外故”。这个信事是容易理解的,在事相上有极乐世界的存在,在理性上相信极乐世界存在我们的心中。这存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过去也讲过了,说譬如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感到每一次弥陀跟我们的感应啊力量不一样,同样一尊弥陀,但是当我们对弥陀有信心的时候,我们感到弥陀对我的加持力大,当我们信心薄弱的时候,弥陀对我们的加持力小。可见得弥陀是在我们的心中的,随顺我们的心的因缘而变化的。所以极乐世界是存在我们的心中,如果说我们心中已经不相信净土了,这个净土对你来说是不存在了,你就没有净土了。所以说呢,在事上我们相信净土在十万亿土外,但是在理上我们相信净土它在我们的心中,这个距离不是障碍,只要我们能够跟弥陀相应,那么这个十万亿佛土,一刹那间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这个不是距离的问题,这是相应不相应的问题。所以我们对于这个净土的“实”的存在性,建立了理事无障的信心,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德”,对净土的功德生起信心。这个功德包括因地的功德,包括果地的功德。这个因地的功德就是信愿念佛,主要是对名号的功德要有信心。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名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我们相信阿弥陀佛的名号它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它就是弥陀的化身,在因地上是这样的信心。那么在果地上呢,我们相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就是净土的无量无边的菩萨、大菩萨,不是娑婆世界往生,十方的那些法身菩萨也往生净土。他们怎么往生的呢?他们不是靠六波罗蜜往生的,“皆从念佛三昧得生”,还是靠忆佛、念佛的因缘而得生的。这是因果的相随顺,因果同时。就是忆佛念佛为因,成就四种净土为果,因地的功德不可思议,果地的功德也不可思议,这个是“德”,德的信心。

第三个、信自跟信他,那么这个是就“能”、往生的能力,你怎么能够往生呢?我们知道净土的存在,我们也知道极乐世界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但是你怎么知道你有这个能力呢?这个能力我们也要建立信心,一个自力信心,一个他力信心。那么在自力的角度,相信自心本具,相信极乐世界的所有功德,正报的功德、依报的功德,是我内心本具的。“托彼名号,显我自性”。这个是我们对自己的这念明了的心性有这样的德能生起信心。或者说信他,这个“他”是诸佛的教诲,在《弥陀要解》讲这个“他”有三种的他,他力:第一个、释迦如来决无诳语,释迦牟尼佛的话是真实的。第二个弥陀世尊决无虚愿,阿弥陀佛的愿力是真实的。第三、六方诸佛出广长舌决无二言,六方诸佛的赞叹、净土的殊胜,这件事情是决无二言的。“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他力的信心其实主要是相信弥陀的本愿功德力,相信弥陀的本愿绝对能够摄受你。你为什么能够往生呢?弥陀的摄受的缘故,所以我往生了。

这个信自跟信他,在我们净土当中的确是有很明显的差别。有一种信行人,他在念佛的时候的一个思考是说,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我这一念明了的心性什么功德都没有,那么就是一种烦恼障、业障、报障的境界,无量无边的烦恼、罪业,这一念明了的心摄持无量无边的烦恼、摄持无量无边的罪业。怎么办呢?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决定能够救拨我。好,我对弥陀名号通身靠倒,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考。那么这种人是决定可以往生的,叫信行人,以他力为诉求,我自己是一点都没办法。那么你为什么能够往生呢?因为弥陀,完全是弥陀的摄受,完全。那么在净土法门当中也有弘扬这个法门的宗派存在的。那么在净土当中也有一类的法门,就是属于信自的法门,就是法行人。法行人他就不像前面的那么感性,他也能够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谛,他能够把这个佛法的法语来观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说是“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的众生,阿弥陀佛虽万德庄严,是我心内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所以我这念打妄想的心跟弥陀那个清净的万德庄严的心从本性上来说是无差无别的,是没有差别的,那么这样子呢,从自性的功德力当中呢,肯定了自己有成就极乐世界正报依报功德的德能,但是这个人他还是念佛,但是他念佛的心情是“托彼名号,显我自性”,就是我的自性功德力是往生的亲因缘,这个名号它是增上缘,这就不一样了。“托彼名号,显我自性”,他是站在清净心的角度,“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的一个角度来念佛。不是站在一个“我是业障凡夫,绝对不能仗自力断惑往生了生脱死”,站在一种业障深重的角度来念佛,那思考就不一样。这种人他会偏重在自力,法行人。这种人当然他往生了以后,品位会高一点,因为他通达诸法实相。他知道心力不可思议,但是他也知道法力不可思议,自他不二。所以这就是两个差别,在信心上,看出众生的种姓有差别。往生净土以后,这两个所成就的功德也会有差别,在整个成佛之道的因缘,这两个也会有差别。但是这两个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不管你偏重自力,不管偏重他力,都可以往生净土。

那么这个是讲六种信心。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大家有没有问题,有关六信?

问:主任慈悲。学生要问的是,前面有讲到说,就是“有容德乃大,有忍乃有济”,那后来主任又说要依众靠众,大家好象洗马铃薯一样,互相磨。这两个感觉上好像有一点冲突,一个是说我们要容人,同辈之间,另外一个是说彼此磨。

答:其实这两个是一件事情。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对人事的容忍是有限的,刚开始。我们刚开始来到僧团只是一念的善根,其实这个善根是信心的善根,而不是止观的善根,也不是智慧的善根。其实我们刚开始对于调伏烦恼的力量是很薄弱的,那么我们是过去的对三宝的信心,来到僧团,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那么大家在一起修学,有意无意之间就把自己的习气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彼此间就有一些问题存在。这个东西他不一定是故意的,但是他就很自然表达出来了,他很自然讲这句话,他讲那句话,那这个就是有障碍了,人跟人之间人事就有障碍了。这个时候就是你在修包容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我们虽然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是你有讲话的权利。懂吗?这个民主时代就是这样,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承认你有讲话的权利。就是一个和合的僧团,比如说我们讲,我刚开始也在想,佛陀要求我们一个如法和合的僧团,六和合,身口意的和合。这个和合怎么说呢?和合不是大家都一样。大家都一样那就不是因缘所生法了,每一个人过去的环境、成长因缘都不同,那怎么会和合呢?这和合的因素来自于互相的包容,不是要求大家的统一。这懂吗?就是我包容你,你包容我。大家定一个大方向的原则,这个原则是最低标准,你这个原则违犯了,不共住了。但是在这个大方向原则之下,容许人有差异的。所以僧团的相续,这个人跟人之间的相续,人跟人之间的和合,不是要求所有人的思想都统一,是来自于包容。我包容你的差别,你也包容我的差别,所以依众靠众才能够培养包容的个性出来。否则的话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你找一间茅蓬,我找一间茅蓬,就是这样子的,那佛法就衰微了。佛法二宝赖僧弘传。佛陀跟无量无边的正法是靠僧团的维持,而僧团的维系就是要靠一种僧众的包容力。僧赞僧,佛法兴。就是这样子的。所以如何,这个和合怎么说?如法这当然没话讲,大家遵守一定的制度、一定的戒律来运作。这个和合绝对不是要求大家的统一,大家的一致,是容许有些差别因缘存在,是这样子的。所以依众靠众,一个从僧团历练出来的僧众,他的忍力比一个住茅蓬的强,这个是事实。当然住茅蓬的人,他真正用功了,他的心力强、行力强,但是他不一定能够跟人家协调沟通。他以后的弘法因缘偏重在个人的发挥,他很难成就一个团队的工作,所以他的力量有限,摄受一些有缘的眷属,就是这样子。这个人往生了以后,人在法在,人去法亡。但是你一个僧团诉诸于制度,能够使令僧团永续地经营下去,那真正能够给在家居士生起一个信心,唉呀,这个僧团还在,他知道他所归依的三宝的境界存在。这个世界上多几个茅蓬对佛法的住世贡献有限,居士他所缘的三宝境界是僧团,但是一个僧团的兴衰会严重地动荡到佛法的兴衰住持,一个僧团,那又不同。那么当然,根本上来说这是修我空观,但是人跟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待人处世这些假观你还得要学习,否则你很容易去触恼众生。待人处世,就像蕅益大师说的,怎么去自励、怎么去容人、怎么去取友、怎么去利生,这都是有一些方法的,有内心的差别状态,这都是要学习的。

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

 


 [QCJ1]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四
法语四

示明西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