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1~9)


 2023/4/27    下载DOC文档    

人格心理学 (1)~(3)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三格:
一、行正道  为求人间天上快乐,止恶修善
二、断除烦恼  为彻底铲除苦的根源,修解脱道
三、一心利他  为净化人心,利乐有情,愿自苦他安乐

从道德、修行、心理三方面讲

  今天我们头一天讲心理学,讲的是人格心理学。这些讲课提纲是我中午匆匆给大家写出来的。人格两个字,通常指道德修养来说,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文学上,“人格”两个字一般理解是道德修养的问题;第二方面我们从佛教的修行来讲人格;第三方面,我们从心理学讲人格。

高尚的人格愿舍己为人

  我们先从通常的人们的理解讲起,我们常常听说:“这个人人格很高尚。”人格高尚的人心胸伟大,想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不是为了个人冒尖,而是为了大家都能够过幸福的生活。他愿意牺牲自己,专心为别人。他尽量做到在人格上的完美。古今中外伟大的人,美国历史上林肯解放黑人;中国历史上有通过道德修养教育,能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晚上睡觉用不着关门,路上遗失东西,没人会拿的;大禹治水,几次走过家门口也不进去,像这样的人,人格就非常高尚。

鸦知反哺

  人格,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这一格,或者说,这个人放在哪一格,是放在高的一格里还是中等的,还是下等的。再讲讲人格卑鄙,他虽然是做人,却连禽兽都比不上,佛经里有句话;“鸦知反哺,羊解跪乳。”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飞出去抓了虫子回来喂老乌鸦吃;羊吃母亲的奶是跪下来吃的。现在的人呢,可能比乌鸦还不如,父母爱儿女犹如长江的水流不尽,可是儿女对父母,长大了就自私自利。自己要结婚了,抢父母住的房子,小时候听父母的话,娶了老婆听老婆的话,很多儿女都促使父母提前死亡,尽量地给父母麻烦、悲哀、痛苦,社会上信佛的,抛弃父母就不是一个好的佛弟子。出家了以后心里没有父母,这个走邪道了。

欺父母骗师长都是卑劣的行为

  父母爱子女,子女到了60岁,父母还把他当成16岁。可是父母到了60岁,儿女就讨厌他老态龙钟,肮脏不净,话多罗嗦。父母整天忙厨房,他陪老婆看电视;生了孩子,又偏偏把母亲拖住,帮他看孩子。

  还有,对人种种的欺骗,两面三刀,背后诽谤,不讲信义,像这一类都是属于卑鄙的人。

没有人格

  常听到世间上人说:“这个人没有人格的。”所以我们讲没有人格这一类,是指人这一格他放不进去,有个名词叫“衣冠禽兽”,穿着人的衣服,干的是禽兽的事。这种人,社会上多得很,这在文学里人们把做了极其坏的事的人叫衣冠禽兽。

猴子听话,因为颈上有绳子

  现在人给猫狗穿上衣服成了宠物,那是为了宠爱,叫猴子穿上衣服演戏,那是为了帮他赚钱。你们看见过街上有耍猴子的吗?铜锣“ 噹 噹 ”敲,场地上一只猴子,旁边一只箱子,大家都来看耍猴子的人唱。据说这个猴子还听得懂人话,猴子自己会把箱子翻开来,取了一顶做官的人的帽子一戴,耍猴子的又说两句,它又把箱子一开,官帽又放进去,戴了一顶大老板的帽子,一会儿又把箱子一开,又换一顶将军帽子一戴,再翻几个跟斗,为什么猴子只能听话?因为猴子头颈里有根绳子。

一生无贡献,像演猴子戏

  人生也是这样,众生头颈里也有根绳子,什么绳子?自私、烦恼,全听自私烦恼的话。为利戴了一顶大老板的帽子,为名戴了一顶官帽,历史上的贪官污吏尽把人打下十八层地狱,戴一顶将军帽,喜欢侵略,“一将功成万骨枯”。为自己一点觉悟也没有,对众生一点贡献也没有,好比一生全在演猴子戏。

中国人别忘了祖国

  我这个老师,人家说我讲起法来要刮鼻子,可是说句笑话,有的中国人鼻子太高了,不像中国人,给他刮刮平。我在上海有一次坐车,一个孩子顽皮,穿皮衣服,看来家很有钱,旁边的父亲跟他说:“你好好地学外语啊,咱们以后去外国做外国人啊。”你去看他们的鼻子高起来没有?简直忘本了,吃中国饭,喝中国的水,竟然不要祖国。同样,有的听法的人满鼻子灰,我当然要给他刮刮干净。

什么叫“刮鼻子”

  刮鼻子?我本来听不懂,头一次听到是在浙江长兴,我去讲法,结果听法的人就对主持人说:“听法还要刮鼻子。”后来我自己理解了,可能指听法还要受批评。我不光刮鼻子,我假如出了家,你们的头发太高了,我还要刮你们头发。我能不报佛恩吗?我能不指出歪风邪气吗?佛教是什么精神?是斗争精神,没有斗争精神,你能完成伟大的事业吗?

跟烦恼斗,跟错误斗

  听说从前毛泽东就喜欢斗,跟天斗,“人定胜天”;跟地斗,发动人们平整土地,“修补地球”。有一年我在苏州过春节,来客跟我提问,说有件事想不通,“我们居士进了佛门是不是都要低下头不能说话?佛门里边是否都要委曲求全,不讲原则?”我告诉他我的观点:佛门不是这样的,四众弟子不要斗争,应该和合团结,但要跟烦恼斗,跟错误斗,跟歪风邪气斗,这样的人格才高尚。

孙悟空没什么了不起的

  牛魔王跟孙行者比嘛,当然是孙行者了不起了,孙行者在这部《西游记》来说算是行者,修行人叫行者。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究竟是不是了不起啊?说是也要讲出道理来,说不是也要讲出道理来,没人回答啊?你们最好回答错,回答错嘛,大家笑笑,一起轻松轻松。谁来回答?(有一沙弥尼答:“我觉得它很了不起,因为它看见那些美女都不动心,不为美貌所迷惑,这一点非常了不起。”)好,请坐,那当然,猪八戒是远远比不上他,做了和尚还抱女人,受了八戒又犯八戒。还有回答吗?你说。(下答:他退过心,回到花果山。)他退过心,宁愿到水帘洞去当猴子王。你说呢。(下答:“孙悟空再有本事,唐僧念大悲咒他就头痛。”)(众笑)

  还有什么,你说呢?(下答:“我觉得孙悟空它本来就是一只猴子,不能跟人比,我觉得它没什么了不起的。”)

学学禅定,别做猴子

  孙悟空打白骨精,其实男男女女都是一架白骨精,用X光拍张片子,就是两对白骨抱起来(众笑)。这是科学证明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本身是妖精,去打个白骨精,这个妖精打妖精,没什么了不起,一部《西游记》,你可以从各个面各个角度去解说,看你怎么去理解,打白骨精是好的,不够的啊,孙悟空也应该学学佛法禅定,来世别做猴子,投一个人身。

宠爱引起了傲慢、自负

  前面说的例子是说明孙悟空不能放在人的一格里。再举一个例子,从前狗学校养了好多狗,养狗的人在一只小狗的头颈上套了一个金属做的项圈,小狗特别高兴,别的狗都没有,很得意的样子。人世间也是这样,套上金链条的人,十个倒有九个半是傲慢的,耳朵里戴了耳环,怕别人没看见,故意把头摇动,让别人注意自己的耳环。后来又给小狗在项圈里装了一个小铃,这个狗是更高兴了,跑啊,跳啊,“叮铃噹啷……”,它变了狗里边的皇后了,以这个为自豪。

不知危险,把人好意当恶意

  后来狗逐渐长大了,可是项圈不会长大呀,养狗的人想把它脱出来,狗竟然不识好歹,人家是为了救你啊,它不懂得,却把人的好意当恶意了,就咬他,只能随它去。过几天一想,这样有危险啊,又想把它脱掉,它又咬人,人手一松它马上逃走。这只狗越来越长大了,更脱不了,眼看这个项圈就陷入皮肉里去了,狗就死了。那它到底是狗啊!是狗就不能列入人一格里去。

个性顽嚣,不解善恶语,是不可能成就的

  受到批评为什么怄气啊,因为从前在小庙里,大家都恭敬我赞叹我,给我戴上了“项圈”,现在长大了,你要培养她成为人才,这个虚荣的东西要脱掉,你帮她脱,她就咬你,人们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只有狗格,没有人格,好歹不识的人,不能解善恶语,个性顽嚣,是不可能成就的。修行对他来说不起作用了。

 

人在狗窝里,很难拖出来

人在狗窝里,很难拖出来

  一只狗很希望到人那里去,有时喜欢进人的房间,喜欢跟人在一起,我房门口有只狗,我给它吃半块饼干,它首先用鼻子嗅嗅,后来它就吃了。它懂的,这块饼干是善不是恶,里边没有毒药的。现在有人竟然是喜欢钻到狗的房子里去,拖一条狗还容易,人在狗窝里拖起来却很难,因为狗有尾巴呀,尾巴一拉,它就出来了。

佛教修行也分三格

  一、行正道,为求人间天上快乐,止恶修善

  佛教修行也分三格。第一格人天乘,下士道,道就是路,士就是人,这个“下”不能理解成下等人,只能理解第一步,第一格,拿办学来说只能理解小学生,中士嘛中学生,上士嘛大学生。人天乘修什么?修布施,予乐。如果你想给众生快乐,你必须要布施。妈妈最懂这一套了,孩子哭了,马上一粒糖放在他嘴巴里,孩子怎么也不哭了,因为一哭,糖要掉下来了。不修布施,你怎么给众生快乐?

五戒保人身,十善升天

  布施就是培福了,在人天道要能够保得住,要靠福气的,人道的标准是持五戒,天道标准就是修十善。咱们就说人道吧,你在人这条道路上应该做到,不要恼害众生,不要偷盗,不要说假话,不邪YIN,不饮酒,很多人在人道里就是不照人道里的标准做,一旦犯戒,人道资格没有了。

杀鸡是把小鸡的妈杀了

  要知后世的事情,就看你今世怎么做。你今世的福气、障碍、苦难就可以知道你前世的事情,三世因果相通的。人嘛在人道里,杀鸡杀鸭,这个人人道能够保得住吗?有人只知道,鸡鸭死的时候也很痛苦,我还告诉你,你吃小鸡,母鸡心里难过:你把我儿子吃掉了。你吃母鸡,小鸡心里难过:你把我妈吃掉了。将来决定受报,有句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找你算帐才怪了!

说假话最易犯

  偷,有的人有个坏习气,喜欢偷,偷就是离本处,东西离开了原来的地方你就是偷盗。哪怕你又还了也算偷盗,一个人贪污,退赃了也算贪污。不管出家不出家,四根本戒可不能犯。妄语说假话,你们女众部同学,别的我不知道,只知道有不少人假话说得多,说假话的人去学无上乘,将来成一个说假话的佛,有吗?  

你不好,别人恭敬不起来

你不好,别人恭敬不起来

  女众部管得这么严,饮酒是不可能有的。在管得不严的地方,也有的出家人房里在抽烟、喝酒。以前有一个居士提了一篮子的馒头去寺院供养,他想拿到厨房去,当走过寮房时,看见小和尚在房里跳舞,说:“你们怎么可以跳舞啊?”他们笑笑,说:“现在什么时代了,还讲戒吗?”你好,别人自会尊敬你;你不好,怎么说也恭敬不起来啊。我们这儿办学的目的就是使居士们恭敬出家人,怎么使居士恭敬出家人?要把出家人培养好,真正像一个出家人,你别说居士会恭敬,社会上的人都会恭敬。

要众生修布施也要如法啊!

  要众生修布施也要如法啊!做错了,人家不敢进佛门了。从前有一个居士跟另一个说:“明天有个殊胜的因缘,来了一位大法师,我带你去见见,这是你的福气啊。”又告诉他,“你自己做好准备啊。”“准备啥呀?”“红包包呗。”社会上小辈见长辈,长辈要给小辈红包包,他不懂,到底是他给我红包包还是我给他红包包,说:“当然是我们供养了。”“哦,多少啊?”“随便你发心呀。”“我包个两块钱吧。”“什么?两块钱!把我的脸都丢光了。”“那你说多少?”“二十块打底。”这个人哭也哭不出来,笑也笑不出来,见一个面,要二十块,那个时候二十块,能顶上现在一百块啊。这个做法对吗?有人会赞叹,“对,对,你劝别人发心供养,好好好。”好师父可要骂你,你做错了,布施供养,怎能这样勉强人家的啊?

化缘过多,会导致众生心量小,供养少

  住在寺院里的人,常会遇到热心的居士来化缘,“现在有个功德啊,韦驮菩萨装金,大家发心啊。”一个传一个,传到你这儿来,看看人家都写了你也只好写。过两、三天又来了:“大家发心啊,那边的围墙要修了,功德无量,大家发心。”又只好写了。写到后来,回去的旅费都不够了。我以前喜欢把回去旅费,供养的伙食费,住宿费,算好后多下来的全部尽我所有作供养。这种屡次化缘以求众生供养布施的方法,结果会形成众生的供养心越来越小,本来他发心余下来的全部供养,他现在只肯供养个小数了,因为他不得不留一些,后面事情还有哩,可能明后天又来了。

给他人欢喜,也是修布施

  再说布施供养不一定要钱,你们来听课也是布施供养,是法供养,你以自己学法的成绩来供养佛菩萨。点香,也是供养,香供养,是表戒供养,以持戒的功德供养;供花也是供养,花供养,是表定供养,以禅定的功德供养;点灯也是供养,灯供养,是表慧供养。以戒定慧来供养,诸佛菩萨无上欢喜。再说,你能让众生欢喜一下,你就布施给他一个欢喜了嘛。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3.17第一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4)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三格:
一、行正道   为求人间天上快乐,止恶修善

一个微笑就有功德

布施一个微笑就是功德

要出离生死,首先得修好人天乘。要止恶修善,要对每个人都抱有一颗善心。即使布施一个微笑,也会使别人高兴。如果你自己的脸一笑,人家回报你的笑多自然啊!你自己不笑,强迫人家笑。真叫笑得奇形怪状,皮笑肉不笑,苦笑,因为笑不出也要我笑,笑得不象样吧。所以,我教你们一个方法,你布施同学们一个微笑,这就有功德了。释迦佛说过,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

别露个烦恼脸影响别人

在佛协文教部,有这么规定,只有两个人可以训话,老师可以训话,纠察可以训话。同学之间不准训话,要和善地启发帮助,互相关怀。大家都是来断烦恼的,千万不要布施给众生烦恼,也不要露出烦恼的脸去影响别人,当然更不能露出烦恼的语言去穿透人家一颗赤诚的心。做善业,非但能保人身,还能升天,相反的道路,就是三恶道。今天时间到了现在下课。(2001.3.17第一讲完)  

未言先笑

人天乘的道德修养就是止恶修善

上一次讲到人格两个字通常是指道德修养来讲的。我们略微把它提几句,有一种人人们称他人格高尚,也就是道德修养高尚;有一种人,人们说他人格卑鄙。还有一种呢,说:这个人没有人格。从佛教的修行来讲呢,我们也可以把他分成三格,哪三格呢?我们从人天乘、出离乘、菩提乘来说。人天乘应该有人天乘的道德修养,人天乘的道德修养,就是止恶修善。如果给人家痛苦,这就很不道德。给人家快乐,那就是一种好的供养布施。

喜悦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宝

人们所有的财富变化无常,释迦佛教我们,要保持自己的财富,就必须要修布施供养,这样就可以替自己培福。从心理上来讲,人生的幸福最难求到的就是心理上的快乐,心理上的喜悦才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宝。

求内心快乐是容易的

一个人求财,还不是为了心理上得到一些快乐,可是求财难求,有的人赚钱,有的人赔本,有的人在求财过程中造了很多恶业。有的人呢,因为有了一点钱就乱花,花得要比求得多,致成了今后更苦。如果我们能够为自己求点快乐,这倒是容易的。

烦恼干扰,快乐就难了

可是人们呢,就不大愿意去求这些内心的快乐,为什么?这烦恼魔,它不会让你安安稳稳地过一生的,烦恼一干涉了,很容易求到的快乐,也变了难求了,求到了也马上消失了。那该怎么办呢?可以先从小事做起,容易做的先做起来,慢慢就会提高扩大。

未言先笑

最容易做的呢?我们的言语态度,你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态度好一点,在说话前,先微笑一下,这是很容易做到的。记得多年前,深圳图书馆请我去讲堂课。我讲的内容,只有四个字,“未言先笑”。你说话前,脸上先露一个微笑,众生看见你微笑了,他的脸也会微笑,有说报在来世,或者报在今世,唯有这个当时就报,最快了。很多年前,我给小女儿找到了一个工作,是五星级宾馆,据说上班先要培训。我问她,“你们第一课培训什么?”她说:“先学怎样笑。”我们修菩萨法的人如果没有学会怎样微笑,怎么度众生?

使众生怄气,你有什么好处

别看我在课堂里这么严肃,可不能说我呀,要说你们自己呀,你们的脸也很严肃,弄得我也严肃起来。前二天,有的同学到我寮房里,看我一点也不严肃的,我会使哭的人笑出来,你说我会严肃吗?如果我真严肃,哭的人就会哭得更厉害了。如果他哭了一天一晚,这对我有什么好处?我何必惹得他这样?同样的道理,如果使众生怄气,你有什么好处?

吃饱睡好,更要愉快

你们各位同学,尤其是出家的同学一般身体都不很好。所以我劝你们,多吃一点,睡觉前不要说话,也不要动脑筋,否则就睡不着了,还会影响别人。还有每天要高高兴兴的。

旁人随便说话会在心理上起破坏作用

我从前做心理治疗工作,效果很快,在我心理治疗的大厅里,只有医院领导和记者可以旁听,因为领导要了解我的工作,记者要采访,其他外人乃至本院的医生,都不得旁听,因为不懂心理治疗的人,在病人中随便说与心理治疗原则不符合的话,就会致成在治疗中的扰乱。或许他们自以为说的是好话,但却与我导引的方向相反,就会抵消掉我在心理治疗中要起的作用,我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了。好比医生因为病人体弱,需要服用人参,旁人又叫病人用萝卜籽(药名莱菔子)帮助消化,这样就把人参的作用消掉了,因为萝卜是解人参的,即使旁人是好心,也是一种无知和愚蠢的作法。

打开你紧锁的双眉

接受我心理治疗的病人,原是充满苦恼失望,也会高兴得充满希望。心理治疗首先要抓使病人愉快,所以我说“愉快就是良药”,我这堂课讲得成功不成功,我看满座病人的脸,他们原是双眉紧锁,多少年也没打开过,慢慢放宽了,长脸变了圆脸,脸上黑气也褪了,我知道我这次讲话有效果了。

有次讲到半路里,看大家都笑容满面,其中有个病人学生,听得瞪起眼睛、张大嘴巴一动不动,不自觉地一条腿向外面空间一伸,他忘了,这在课堂纪律上是不许可的。我知道他已经听得入神了,大家笑,他也笑,不过他笑得不同,他一笑就要拍大腿,过一会,来个大笑拍一下大腿叫一声“啊……”(众笑)拍完了又把嘴巴张大了听。这样拍了三次,等到这堂课讲完,他走过来跟我说:“老师啊,我自我感觉我的病好了,非常感谢您。”我笑着说:“用不着感谢我,你知道你怎么好的?你是拍了三次腿拍好的。”那我不是叫大家也拍腿啊,(众笑)你们不能这么去理解。我是叫大家高兴一下,所以你们大家听我一句话:愉快就是良药。

心理力量的调动,作用大得很

我从前写过很多白话诗,可惜在54年的时候,一根火柴全烧光了。为什么要烧掉呢,那时我认为小资产阶级意识太浓厚,是知识分子的自我陶醉。但是我确实很喜欢它。现在我还想得起几句话,“若要愉快永久住,常把愉快赠别人。”如果你要把愉快永久地住在你心里,你经常要把愉快送给人家。我还写过一篇愉快的诗,有人说:“真奇怪,我只要每天早晨念一遍老师的愉快诗,我会一整天愉快的。”这个心理力量的调动啊,大得很。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3.24第二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5)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三格:
二、断除烦恼   为彻底铲除苦的根源,修解脱道

一首愉快的诗

一首愉快的诗

你们想不想抄这首愉快诗啊?你们写吧,

“何必让苦恼赶走焦虑,何必以焦虑换来苦恼,只要我现在愉快,一切阴郁都为之开朗。”

好象天空的太阳,太阳一出来,乌云就没了。你现在愉快了吗?还不愉快?那么你再听下去,

“愉快就是良药,喜悦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宝。”

对不对啊,这该愉快了吧!还不愉快我再念下去,

“愿我天天愉快,时时快乐,现在就高兴。”

有人唸到这儿就高兴了,你们大概又在想我业障重,高兴不起来,好,我教你一个方法,你们学一学啊,

“看我脸上的微笑,”是啊,笑起来了,“放出了多么令人喜爱的心花。”

笑得来脸象一朵花那样,这是人人喜欢看的脸。

不要讥笑、冷笑、皮笑肉不笑

有人朝我笑嘻嘻,我觉得这个脸还是不错的,等会儿笑停了,再看这个脸,就没有笑的时候好看了,到底笑比不笑好看得多。至于有人说偏偏有一种笑比哭还要难看,这是少数的,是极个别的。语言也是这样,你微笑着说话,语言内容、语言的声音、语言的礼貌全会自然地美化出来的。当然了,要避免一种,内心在烦恼,在怄气,又故意在笑,或者呢,内心在恨,却故意想笑一笑,这是以笑去讽刺人家,那个笑可不好看了。有一种叫冷笑,有皮笑肉不笑,有讥笑,这种笑可千万不能学。我们要从洁白的品德中,闪亮的内心中发出一个有智慧人的微笑。所以说我们要修布施的人,你随时随刻都可以给众生一点布施供养,那就是供养他一个微笑。

天上快乐,不解决生死问题

今天要跟大家讲中士的出离乘。中士的出离乘比下士的人天乘更快乐。

在人道里,外道起劲地把人往天上拖,可是人间天上的外道都不知出离生死的法。佛陀出世度众生出生死轮回,众生最要紧的是把时间花在出离生死上。佛教的人天道并非为了享福,而是为了通过这一步趋向出离道。外道把人度到天上享福,福享完仍然六道轮回,能解决生死问题吗?在我们佛弟子看来,你不认得路,抢着背病人,耽误了时间咋办?打个比方,一个人急病,熟路的尚未说话,旁边有一人热情又好心,背起病人就走,可是半途不认得路了,只好东问西问,有的指路人还指错,绕了个大圈子,背到医院,抢救也来不及了,真是瞎帮忙。

懂佛法,度众生就不会走弯路

如果送病人去医院,是个熟路人,不走弯路不耽误病情,岂不更好?如果能遇到一个懂医学的人,或是医生,立即给病人开方配药打针,病人好得快就更好了。以前,我遇到一个突然发病危急,气往下沉的中年妇女,我忽然想起针灸有个急救的办法,忙拿根缝衣针在她十个指尖上戳一针,她慢慢就转过气来了,我立即叫人把她送往医院。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懂得佛法,懂得出离生死的法,度起众生来可以直接引导他往出离生死路上走,何必去天上绕一圈,等福气享完了,再在三恶道里碰头呢?

佛度众生,无非是使众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的境界,就是把众生度到彼岸,了脱生死。

释迦佛不能度娑婆世界众生吗?

佛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既不是叫你到天上先去走一走,也不是叫你到他方世界先去看一看。不过你想去,他也不反对,是要你直接走了生死的道路,这是释迦佛的本意。或许你心里在想,娑婆世界苦,条件差呀,众生能得度吗?那释迦佛何必到娑婆世界来成佛啊?释迦佛有没有讲过,唯有娑婆世界的众生我度不了?有讲过吗?因为娑婆世界众生能度,所以释迦佛到娑婆世界来成佛。

越苦的地方越容易成就

讲到苦,古今中外伟大的人物,出身都是苦的。不吃苦,好多人成了花花公子,农村里叫二流子。苦不等于没有用,受苦受难的人不等于这个人没有用。这个观念要纠正一下,不要太看不起自己,越是苦的地方越是出人才,越是苦的地方越是容易成就。

何必这么自卑

说末法时期众生很难成就,并不是释迦佛的法到了末法时期了很难使你成就,而是你这个人,不听释迦佛的话,贪图享受,执着烦恼,不照释迦佛的法去修,很难成就。再冷静地想想,释迦佛当年在人间的时候,有那么多弟子证阿罗汉果,这是事实。你说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以后了,你去问问生理学的教授看,是不是两千年前的人是大脑两半球,两千年以后的人,大脑变成一半球了?他听了,会莫名其妙,现在人还是大脑两半球啊。你少了什么呢?一样都没有少嘛。何必这么自卑,这么看不起自己,说“我是不可能证阿罗汉果的,因为我烦恼重”,你不修行嘛,当然原地踏步了。你每天朝着断烦恼的路走,你每天朝着消除业障的路走,一天轻一天。如果说一个众生,在几十年的修行中,一点都没有变过,那是胡说八道。

说不会变就不是佛法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的人年轻时候进佛门还好一点,一到老年了更糟糕,我慢贡高,老气横秋啦!乃至执着自己的邪知邪见,他退步了,不象一个佛弟子了,原因是他自搞一套,只听烦恼的话,不听释迦佛的话。但是还有一种人呢,一年比一年进步呢。我想起来了,咱们佛协文教部的这些年轻人,来的时候据他们自己说在社会上打牌、抽烟、喝酒全会,如今呢?有哪个抽烟啊,哪个喝酒啊?那么你说呢,他们在变不在变啊?说不变不是佛法,三法印,一切都无常,哪有不变的道理?

据说,现代修苦行的阿迦曼证了阿罗汉果

你们可能也知道,1949年圆寂的阿迦曼是一个现代阿罗汉,世界公认,末法时期照样出阿罗汉,不过人们说他是修苦行的。可是我要提醒你们,佛教修苦行,不是象你们这样乱搞啊,佛教修苦行的人还得吃饭啊,不吃饭吃树皮草根是外道的苦行。所以当你们听到修苦行的殊胜功德时,千万不要自己乱搞,搞坏了身体咋办?要根据释迦佛的方法去搞的,五欲放不下,稍微有一点生活上不自在,吃的东西吃不大惯,马上起烦恼,那你还修什么苦行?我讲这个话,不是鼓励大家今天开始修苦行,不是这个意思,要慢慢来啊。

修苦行可不能让自己饿肚子

我年青时,是日中一食的,一直到福鼎还是那个样子,可能从去年开始,由于生病,居士们说我年纪大了,一定要我吃,我才恢复三餐。我从前日中一食也是一步步来的。首先第一步你中午饭量要增加,然后晚上越吃越少,最后可以不吃,不吃要有个标准,你不觉得饿,否则饿了不吃饿坏了咋办?然后再慢慢开始早上这一顿,也不吃,营养没有少,因为是三顿粮食并在一顿吃。我从前中午能吃满满的两大碗饭,要慢慢来啊。

心理上先做到“随得喜足”

在生活中修苦行无非是放弃一个贪欲。既然懂得这个道理,你们现在身体并不好,不要在身体上去打主意,修苦行。我是讲科学,那么在什么地方打主意?我教你们一个办法,先在心里打主意,“随得喜足”,随着你所得到的,就欢喜,就满足,对一切没有贪求的欲望,那叫真正的修苦行。由于心里的功夫比较难做,所以配合行动,但是你们现在在行动上搞不起来,心里先做起来嘛。你们对现在的生活欢喜不欢喜呐?第一不要起烦恼;第二也要讲点现实,如果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能够办到的总要给你们办到。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3.24第二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6)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三格:
二、断除烦恼   为彻底铲除苦的根源,修解脱道

先发个小愿

说个明白,免得心肠谄曲

前几天退学回去的同学,又打电话来请求要回来。她回去的原因是说她是北方人,吃不惯米饭,喜欢吃馒头。我们听到这句话马上去买蒸锅买面粉,蒸馒头给她吃,结果还是走了。即使不走,可能过两天又有第二个理由提出来,假如第二个理由也帮她解决了,还会有第三个理由啦,真弄得我们劳而无功。这种叫做心肠谄曲。心谄曲,修行就不得成就,什么叫不谄曲呢?你不要这么说那么说,你就干脆说个明白。有人说,这么说,可能佛学苑会留我,不让我走。留得住吗?

我们不应该使释迦佛失望

只有妈妈能够把孩子留住,什么办法?恰恰邻居阿婆也不在,否则可托她照顾照顾,只能告诫孩子:“妈要去上班了,你听话啊,一个上午在家里玩啊,中午阿婆回来会给你煮饭的啊,来,来,来。”拿根绳子把孩子牵在床沿边,这是为了安全,不是完全绑住。那么佛学苑出于一种爱护的心,赤诚的心,即使留你可不一定能留得住你,又不能把你绑起来的。有句老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没有办法的事”。何必玩什么花招?弄得我们充满希望,发扬热情,极其关怀,结果白费辛苦,使人伤心,也是给予人一种痛苦。

话再说回来,我们修行,至少不应该使释迦佛失望,因为我们都是释迦佛的弟子,释迦佛度众生目的是要到彼岸,证阿罗汉果,重担已下,生死已了,这就是他的目的。

你出家的目的是什么?

你们发心出家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出家的目的是为什么?我在隆昌寺时,有个小和尚,我特别喜欢他,因为他最小,有一天我问他:“你这么小年纪你就出家了?”“啊。”“你有没有考虑过?”他回答:“出家就出家了呗。”我还问,“那你为什么要出家?”“出家好呗。”“出家好呗”——太简单了!出家为什么?啊,(有人答:为行佛道。)话不要说得太远啊,还是说得近一点容易拿得着。

发大愿路太远,先发个小愿

能海上师说过,发愿发得太大,一下子拿不到,你就没劲了。佛弟子一发愿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先发一个小愿,路近一点,也许你能走得到。路近一点就是证阿罗汉果,阿罗汉果并不是不好啊,别搞错了,有人一提到阿罗汉果就会哼鼻子,就好像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老师说明天有中学的大哥哥来看你们,“哼,又不是大学。”自己也不想想,你小学还没有进呢,还看不起一个中学生。

小男孩学爸爸,那是闹着玩

佛自己也说我是大阿罗汉,大阿罗汉就是大乘啊。自了生死不肯度众生,叫小乘。心有大小法无高下啊。所以佛是先讲出离法,后讲菩萨乘。你出离法都没有学到,看看你自己到底长多大了,两个小孩闹着玩,男孩子总是学爸爸,女孩子总是学妈妈。男孩子把爸爸的礼帽一戴,围巾一围,把爸爸的一件大衣一穿,即使短大衣也拖到地上了,说“我是爸爸”,那是闹着玩,等他做爸爸的时候早哩,还是先去做小学生的好,现实一点。

 

出家的目的是证阿罗汉果

出家的目的是证阿罗汉果

阿罗汉在了生死的话来说,已经究竟了。所以出家就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证阿罗汉果,没有别的目的。至于你将来树立法幢,弘扬佛法,广度众生,那是你担荷如来家务,继承如来的事业应尽的责任。释迦佛对出家弟子的要求和目的,就是了生死,证阿罗汉果。

女众也能证阿罗汉果

我再问你们,你们都是女众,比丘尼能不能证阿罗汉果啊?(答:能)哎,一样的,众生是平等的。佛做太子的时候,他的姨妈出家了还不是证阿罗汉果?连我们那次文艺演出,演出一个莲花女,后来经过佛的开导,修行也证阿罗汉果了。

只有一种人不能证阿罗汉果

你们说,证果到底是容易还是困难啊?可能你们认为,“哎呀,我不说别人,像我这样是没得希望的。”“像我这样,要证阿罗汉果,连铁树开花我都证不了。”这就不对了。只有一种人不能证阿罗汉果的,谁啊?就是《木偶奇遇记》里的老木匠拿几块木片做的木头人,只有神话小说里的人是不能证阿罗汉果的。

证果是难还是容易啊

你们说,为了求证阿罗汉果,你们思想中觉得难还是容易?(下沉默)都不说?说不出来,我干脆教你们一个办法,去学学那些好高骛远说大话说玄妙话的人“非难非易啊”,“亦难亦易啊”,(众笑)等于没说。佛法真实的东西没有学会了,这套倒学会了,尽挂在嘴上。你们出家几年了,还没有想过自己到底要拿到些什么,是不是只想拿到一个小庙?如果说容易,别说咱们当学生的,你这个老师,我问你有没有证阿罗汉果?如果说难,那么为什么有人在末法时期证了阿罗汉果?

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

如果说“对个别人是容易,对大多数人是不容易。”那为什么对大多数人不容易呢?我看要得到阿罗汉果是不难的。你们别想错了,这叫有困难,有希望,有办法。你会奇怪我讲得跟人家不一样,你到我这儿来学,当然应该要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话,听听我讲的对不对。

佛最笨的弟子也证了阿罗汉果

如果说证阿罗汉果难,你们看,佛到鹿野苑说四谛法,说了三次,五比丘个个证了阿罗汉果。后来呢,佛在广大的时间里讲法,证果的弟子更多了,连最笨最笨的,一个叫周利槃陀的也证阿罗汉果了。你怎么说难呢?你就根据自己修了这么多年,一点信息也没有,看他进佛门40年了,还是那个样子,那么根据你根据他,没有证阿罗汉果。你没有去分析,为什么证不到阿罗汉果?都茫然无知啊!

说难,是人不是法的问题

证果应该说是不难的,难就难在众生没有常心。我小时常听妈说,“仙人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这是老婆婆的话啊,因为我妈是文盲,她只会念“观世音菩萨”。

你们在断烦恼的路上,要随时随刻检查,随时随刻纠正,进步就快一点。觉性来了,发觉自己错了,知道要改正,可是要不了半个小时,烦恼来了,仍然老样子。是这个原因使我们证不到阿罗汉果,这是人的问题,不是法的问题。如来当初在鹿野苑说四谛法,说的是苦集灭道,今天我们在经书看到或者听到讲四谛法,仍是苦集灭道,法可没有两样啊!是人的问题,不是法的问题。

一会儿觉来一会儿迷,习惯养成没劲了

人被烦恼拖住了,一会儿觉来一会儿迷,象高山上的天气,一会儿晴来一会儿雨。拖到后来没劲了,形成习惯了。有的出家人常说:“我没出家时,总以为出家好,现在出了家,我也明白了,就是这么回事。”这样就很难成就很难证果。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3.24第二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7)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三格:
二、断除烦恼   为彻底铲除苦的根源,修解脱道

要进入圣人之流,要欢喜出离乘

没阳光、不浇水,精神一萎,不死也枯

花蕾保养得好,会一直往上升,一直到它开花为止;保养不好,花还没有开,已经萎了,软绵绵,没力气了,花蕊也竖不起来,没精神了,虽然没有死,也跟枯的差不多了。为什么不能证阿罗汉果?是由于佛弟子的萎靡不振,没有精神抖擞,软绵绵,软绵绵,连个头也竖不正。师父也不保护你,既不给你浇水,又不给你晒太阳。

要进入圣人之流,要欢喜出离乘

我今天讲法,要从法上给你们讲话,把事情搞好也是人,搞坏也是人;干事情干得快也是人,干得慢也是人;考100分的也是学生,考10分的也是学生。末法时期的众生不能很快地证阿罗汉果,到底是佛的问题还是法的问题,还是你这个学生的问题?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是要修行人进入圣人之流,我们不是培养佛学专家,我们的培养是高标准高要求的。所以通过刚才的讲话,希望你们能欢喜出离乘。

声闻乘不等于度不了众生

修声闻乘的人并不是等于说度不了众生,也不等于说一个众生也不肯度。我年轻时候由于听人讲法把阿罗汉说成是自了汉,自了生死,不管别人,其实不全对。如果不管别人,为什么东南亚国家被我们称为小乘国家,可是他们信佛的人,占人口比例有的要到90%以上;我们中国自称大乘,可是信佛的人有多少,我看5%也没有。他们认真啊,咱们自由散漫,而且连自己都难度。所以小乘不是不肯度众生,是不肯发广大菩提心。

发大乘心,世世常行菩萨道

菩萨发广大心,所以叫大乘。佛叫我们要发愿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死了,因为有缘的众生还未度了,再来人间度。而且大菩萨更伟大:非但要来人间度众生,六道都愿去度众生,宁愿投到牛胎马胎里去,因为过去的父母就在牛里,我必须要去度他们。哪有只管自己的菩萨,哪有只管自己的大乘?

出家在家都要出离生死

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在声闻乘、出离乘的基础上来发大心。没有声闻乘的基础,在没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发菩提心,那等于空中楼阁,等于人天培福了。能海上师称这种叫“鸡毛菩萨”,吹吹得很高,没基础很快掉下来,所以我根据《菩提道次第》的下士、中士、上士来分三格,希望你们今天听了第二格呢,不论出家在家都要出离生死。下课。

 

要爱护自己的人格

不清净的钱供养,当师的不要

我们把人格心理学结合佛学来讲,也可以分成三格,这是以人天乘、出离乘、菩萨乘来分的,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中分为下士、中士、上士,士就是人。如果够下士道人格的话,他能够保持在人天乘里。培植人天乘的标准,主要是止恶修善,不止恶,修善是修不起来的。好比你去偷了人家东西来到佛菩萨面前,功德箱丢些钱,这怎能叫好事?严格说来,对社会上或者居士的供养,真正当师父的首先要了解清楚这个钱清净不清净,如果不清净是不要的。

止恶不修善,这个人没有福气的。不培植人天乘福气,人天乘也就没有你的资格。

宗教劝人为善,了不脱生死

止恶修善能修起来,也不过是人天乘的资格,人天乘当然了不脱生死。所以拿社会上的好人来说,仅仅是人道里的好人,福气大了生天。宗教就是这样,它有好的一面,劝人为善,可是他了不脱生死。以前,听说上海有这样一位老太太,每天下午熬大锅的稀粥,送到医院去,分给病人吃,她每天是如此,我们看起来这叫培福。

要爱护自己的人格

那么人天乘都不够资格,下三恶道的事情咱们就不讲了。人没有人格,死后肯定做不到人,因为人这一格,他排不进去。所以我们最起码要能够争取到不要下三恶道,要爱护自己的人格。

五戒保人身

佛说“五戒保人身”,所以你要走人道,就要根据五个标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呢,社会上人贪吃,杀生是很厉害的。拿佛弟子修行人来说,小至虫蚁都不杀。不妄语呢,古今中外,不管什么朝代都是有共同的观点:说假话是卑鄙的。佛弟子不能说假话,妄语是犯戒的,也就是说你不喜欢别人来骗你,你也不应该去骗别人。凡是能够做得到就做,做不到就不要勉强,不要用妄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没有人格的人做的事情。不偷盗,不论怎样穷或者等钱用也不能偷盗,至于说别人帮助你这是可以的,但是帮助要自发的。不邪YIN,出家人是不能结婚的,也不能到某个地方去什么卡拉OK,抱女人,这是犯根本戒的。我从前到某个名山道场教学,有人告状到佛教协会,佛教协会就把这个犯戒的出家人调走了。大和尚告诉我说:“老师啊,这种事情比犯YIN戒更严重。”什么事情?现在有个名字叫同XING恋,就是同样是男性,同样是女性,两人发生了一种分不开的感情,乃至于发展到有某种行动。这位大和尚说这比男女之间的邪YIN罪还要严重,可能是下了地狱就永无出期了。据我知道,出家人有个规定:一张床不能睡两个人。还有一条,不饮酒,那是放逸戒。修大乘菩萨法尚能开戒,但是酒戒不能开,“开中唯除酒”,酒这个刺激容易使人糊涂,使人兴奋控制不住,什么坏事都干。所以简单明确地讲,所谓人格,按照佛门的规矩,至少这五条要做到,叫五戒。五戒一条都不能少,才能保人身,五戒就是培养你做人的人格,否则你就失去人格。

佛门里不妄语,是人格保证

五戒中妄语戒最容易犯。有这么个故事,当然是启发的话,有个寺院里五百罗汉嘴巴都用锁锁起来。老和尚说:“祸从口出,嘴巴最坏,所以把它锁起来。”在80年代时就常听到有句话:“现在是信用危机。”不讲信用就是用妄语骗人,因为你一骗人,别人要受到损害,所以现在要签协议,订合同。你不遵守,到法院告你,要你赔偿损失,你在法院讲你自己的道理,说:“协议我是签的,不过我现在推翻了,因为签的时候我糊里糊涂的。”这真叫自说自话了。佛门里当然是主张不妄语,所以我说:“佛门里签的保证书是人格保证,看你有没有人格,有人格保人身,没有人格下三恶道。”这是人的规范,佛法就是这么说的。

忏悔就是认错改过

佛教有忏悔,忏悔就是认错改过。比如说:“我保证遵守本学苑一切规章制度。”你保证过的,但是学生哪有不疏忽的时候?一疏忽老师同学立即对你提醒,你马上认错:“我以后改正。”因为你忏悔还净了嘛,这还不能说是没有人格。所以佛说:好比这条路前面有个水坑,走不过去了,犯戒就是障碍。那么还有个办法:去搬些草来填平它,你仍然可以走过去,这个方法就是忏悔。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3.24第二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8)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三格:
三、一心利他  为净化人心,利乐有情,愿自苦他安乐

佛门是修行的依靠
不是生活的依靠

佛门是修行的依靠,不是生活的依靠

假如错了还想做,而且“深爱乐”,连个惭愧心也没有,像一个神经麻痹的人,这个罪就更重了。还有的强词夺理,蛮不讲理,种种歪理,“不见为罪谓功德”,具足以上四种情况的罪算上品犯。社会上的人犯了罪,有法律制裁,佛门里犯了罪,释迦佛挽救你,叫你忏悔。佛门是众生的明灯,佛弟子不能在佛门里喷黑气,把如来的明灯喷黑了。不能把佛门作为一个生活的依靠,而是应该作为一个修行的依靠。

修供养是培福

修行总是从第一格走上去,总要先修下士法,然后觉悟到下士不究竟,要了生死。居士要在佛门里培福修供养,供养的意义:第一,供养道粮,让出家人好好修行,因为在家人可以在社会上工作赚钱,出家人不能干贸易赚钱的事;第二,供养的作用,让佛门有经济来源,可以弘扬佛法,但这还是属于培福性质的。

出家人受供养为了修行度众生

出家人的性质就不同了,生活来源可不是你劳动来的,自己要想一想,你修行的功德怎么样?你们用斋的斋堂,称五观堂,先要观自己的功德,吃这碗饭惭愧不惭愧?可别有邪见,认为应该吃的。祖师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你不好好修行,不为佛门累积功德,福气享完可怎么办?有的还产生了傲慢心,像是理所当然,因为我命好,什么命?出家命呗。整个社会没有白吃饭的道理,主要供养你修行成就,将来广度众生。

不学法怎能断烦恼

你们不在佛学苑学,这种道理懂吗?老人也会告诉你:“米粒不要浪费啊,这样有损福气。”你所懂的,仅仅这样了。

浪费了一粒米,仅仅一粒米啊,施主供养的道粮可有多少米啊,不学法,吃在你嘴里,全浪费光了,还要起烦恼,你不学法怎么断烦恼,不断烦恼你怎么出离生死?

私心杂念能一心不乱吗

可能有的人像找到了靠山那样,想:“这有什么了不起?不学法,又有什么关系?说什么六道轮回下三恶道,我回小庙天天念佛,临终一刹那往生极乐世界,要你管得这么多干什么?我只要阿弥陀佛来接我就好了。”怪不得你变成这个样子了,你搞错了,要一心不乱才能往生,你私心杂念的人能一心不乱吗?

谤法罪是不可能往生净土的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里讲过,谤法不得往生,犯五无间罪,还可以忏悔,当然要猛烈地忏悔,谤法的罪比这个还要严重。是不可能往生净土的。

认为法不重要,这个念头就有罪了

你口上没有谤法,你心里有没有谤法成份?如果没有谤法的成份,为什么你心里不喜欢法?在学法的环境里半路退出去?这就是你轻视法嘛,法有什么了不起?这个念头就是谤法。  

支持徒弟来学法 是菩萨心肠

带业往生可不能成了干坏事的保护伞

我年轻时候一直想,一个人皈依了佛以后,在继续不断造恶业谤法,也能往生净土的想法,总觉得这种念头是错的,我想如果像你们这样说,阿弥陀佛岂不成了做坏事人的保护伞了,反正能够临终带业往生啊,大家干了坏事也不害怕了,那阿弥陀佛岂不成了没智慧。

哄你的人才会给你打包票

带业往生,咱们不评论它,有的人说这句话是错的,有人还是信这句话的,咱们不评论。至少有的业带不动,如果谤法的业也能带得动,那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也不会说:犯五无间罪、谤法两种人除外。谁给你打包票?哄你骗你的人才会给你打包票。好好断烦恼,人生几何?一下子就完了,这是我老人说的话。

不用生命的时光学法,佛会欢喜吗?

谁给你们这样苦口婆心地说?回忆四十年前,就像在昨天,54年的时候,我头一次上五台山,同去的有24个人,那个时候我25岁,住在广济茅蓬里,一天午睡醒来,我就自问自答:“我今年几岁了?”“25岁。”“再过十年呢?”“35岁。”“再过五年呢?”“40岁。”我一想到40岁,我怎么也躺不下去了,就跳起来了:“再过十五年40岁了,这个人生快完了。”今年我72岁了,回忆过去,犹如在昨天,生命的短促,不用生命的时光学法,害自己,害别人,释迦佛会喜欢你吗?

哪尊佛会喜欢不肯学法的愚弟子

你即使往生到他方世界去,十方净土哪一尊佛不喜欢有智慧的、懂佛法的佛弟子来?难道会喜欢娑婆世界不懂佛法的愚蠢的佛弟子来?

受供养,不学法,心里安不安

想想吃了施主多少米,今天不学法,你心里安不安?供养你们吃饭是让你们学法修行,希望你们将来度一度这些父母众生啊。

真正能度众生出生死是出离乘

拿度众生来说,人天乘不过是引进门,真正度是度到彼岸,佛度众生就是度众生断烦恼,证阿罗汉果到彼岸,了脱生死。所以首先要以出离乘度众生。

支持徒弟来学法,是菩萨心肠

上士是菩萨乘,自苦他安乐,这样才算上士,宁愿自己受苦,给别人安乐。当师父的,有的是挺好的,有的不见得挺好,这些年轻人想来来不了啊。今天我还听到一个情况,条件样样具备,就是师父不同意,不开介绍信。那么有的师父呢,我听说你们有的师父很老了,他照样放你来学,真是菩萨心肠,那目的是什么?不懂佛法,怎么算是一个佛弟子?我当年因为没有学佛法这种条件啊,他一心替徒弟考虑,你别管我,你走吧,我支持你去。

弃学去照顾师父,是师父的希望吗?

有人因为师父老了,放心不下,来报到了,还要退学,说要去照顾我师父。这岂不是颠倒了吗?哦,师父叫你来学,你要回去照顾师父,丢不下人情味能了脱生死吗?能超凡入圣吗?难道是师父所希望的吗?好比释迦佛要我们跳出三恶道,你为了报佛恩偏要下三恶道,那不是颠倒了吗?你只有听佛话,跳出三恶道,跳出人天道到彼岸,行菩萨道广度众生,这样才叫报佛恩,所以像这样的师父真叫自苦他安乐。

起早摸黑是望你成才,真“自苦他安乐”啊

哪一个老年人不想身边有一个人照顾啊?我是老人了,我是有体会的。几年前,我打个电话给我女儿,要我女儿到我这儿来学法。同时我也有这种心,自己的女儿嘛照顾爸爸,比较好一点吧,这个心比有的人“你别去学法,照顾我重要,我把你养大的”,可两样啊。我叫我女儿到我这儿来,接受能海上师法流的法呀。当然喽,也带有身边有女儿照顾比较好的老人心态。

今天能够鼓励你们来学,这个师父了不起,宁愿自己没有照顾,起早摸黑,希望你学成才,真叫自苦他安乐啊!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3.24第二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9)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三格:
三、一心利他  为净化人心,利乐有情,愿自苦他安乐

要教育,搞迷信今后难生存

要教育,搞迷信今后难生存

不懂佛法,你将来苦啊!根据现实情况,要不了多少年,这种小庙生活一定会结束的。今后佛教的局面决定会改变的。时代在发展,所有的人都有文化,凡事都喜欢弄弄清楚,问一个为什么。国家政策也要提高佛教徒的素质,要有人管,要接受教育。有的地方小庙在合并了,这样便于教育。在佛门要作贡献,不给众生佛法的智慧,不给佛弟子教育,靠给死人吹打挣钱,今后是维持不下去的。佛门就是佛门,要好好学佛法,要坚决抵制封建迷信,去搞封建迷信,给你扣上个迷信帽子,国家不取缔你,你也难以生存。

纸船八千元,白烧还迷信

要戳穿迷信,那很简单。举一件事情吧,多年前,我在上海某个寺院内看到一只纸船,做工很好,旁人在议论说,扎一只纸船要八千块,干什么用?烧掉的。现在不烧船了,烧纸做的汽车、电冰箱、彩电,烧也提高了。所以我在跟宗教部门谈话时,我在讲经说法时,就指出这是迷信。

你忘了烧一个发电厂

我不是站在我的立场上说你迷信,我是站在你的立场上帮你说话,这是迷信。怎么说?你既然相信这个烧成灰的电视机,鬼也能看,也能用,那么我提醒你,电视机要通电的,没有发电厂,这个电视怎么用?你忘了烧一个发电厂了嘛!搞这样的迷信,到底有功德还是有罪过啊,佛教不是鬼教。

不靠一句佛号给死人唸经过日子

你们的师父、佛教协会推荐你们来学习,真是为你们的前途考虑啊!时代发展得这么快,你们看过《音声海》界诠法师在居士林讲经,每次都批判末法时期的错误现象,很多善知识都起来讲话了。因为这十多年来,受了海外音像制品的影响,许多观点是不对的。《普陀山佛教》有篇文章叫《佛号岂能替代佛法?》,还仅仅登了原稿的一部分。你们小庙也要看清楚自己的前途,不能只要一句佛号。还有孤山寺的刊物《鹿苑之音》,每期都在批判会集本,还有一篇文章说《这是净土法门的悲哀》,好些法师都在讲话时批判,有说“我是忍无可忍啊。”你们还看不清楚吗?今后还想过靠一句佛号给死人唸经的日子吗?

时代在突飞猛进,弘扬佛法才功德无量

赶快好好地学法,将来前途光明,功德无量,至少可以当佛学院的老师吧,乃至于你有极大的智慧辩才,你将来就是一个大法师。咱们就不说佛门的功德吧,就想想你个人的前途,你去学某些老一辈样,等你做当家了,也去收一些孤儿抱抱。我说这个话,是不是为了你们啊?我是挨着别人的闲话与诽谤在弘扬正法,到底为了谁?有句俗话:“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时代在发展,你们真能跟上时代突飞猛进地把佛教的正法弘扬出去,这才功德无量。现在科学发达,弘扬起来也快得很。  

上士修菩萨法,自苦他安乐

自己苦学成就,就可以给广大众生安乐

既然你们的师父能够做到一颗菩萨心,放你们来学习,你们也应该有一颗菩萨心,想想苦难的众生吧。一个发达的城市生活条件多好,但他们愚痴颠倒;即使这个佛学苑条件苦一点,自苦他安乐嘛。愿意自己受点苦,学成就了,能给广大的众生安乐,也至少要有一点点你们师父这种菩萨心的精神啊!

自苦他安乐就是菩萨修法

自苦他安乐就是上士修法。菩萨全称叫菩提萨埵,自己要求觉悟,又能够使别人觉悟,这样就是菩萨。不要把佛教里的一切看得神乎其神,好像菩萨都在天上,能够腾空,能够到他方世界,像观世音菩萨,十方普闻,救苦救难,一刹那就到,这是大菩萨。真正照菩萨这个名字来解说是“自觉觉他”。

不忍辱是修不起来的

修上士的人,要完成自苦他安乐,最最扼要的,要抓一个忍辱,不忍辱是修不起来的。护法菩萨,经常会来考验的,可是你不会知道的。考验你修行功夫,并不是问你:“佛号念多少了?”从前有个老修行,在山上苦修,过年的时候,贴了一副门联,其中有一句就是“十年没有冒烟”,他在这个小茅篷里住了10年,不要说冒火了,烟都没有冒过,你们知道冒火之前首先要冒烟的。过不久来了一个小姑娘,对着他骂,骂他装模作样。那个老修行确实有点修行功夫,心想我在里边打坐又没惹你。再想想:孩子不懂事,别理她。坐没多久小姑娘又骂了。“别装下去了,你给我起来。”老修行想:小姑娘怎么这么野蛮?一想:哎,肯定是村里人,算了算了,我是修行人,骂不还骂。小姑娘说:“你再装模作样,我爬到你屋顶上把你的瓦都丢下来。”(众笑)老和尚气啊,还是没动,到底10年功夫。谁知道小姑娘真的爬上去了,老和尚这个茅草屋,怕风刮掉,所以去捡了没几块瓦片盖着啦,只听到小姑娘把它“啪”一下丢下来,嚯,丢得老修行心“怦怦”跳(众笑),丢了一块,又来一块,老和尚再也坐不住了,就起来骂:“哪来的野小子,你给我下来。”结果小姑娘下来了,朝他笑笑,“老修行,十年没冒烟,今天怎么冒火了?”说完这句话,小姑娘不见了。这是对老修行的指点,你功夫还没有到家,别吹大话了。

弘扬正法,发菩提心,护法自会来护持

还有,也讲讲我的体会,我这个老师又不出名,可是要学法的人自会来,都有因缘。是护法的力量,咱们修这个法,都有护法,如果护法肯护你的法,护法决定有办法,那要看你了,是不是在搞名利啊,有没有法啊,是不是发菩提心啊,如果你确实是正法,发菩提心的,那么他就来护持你。

你没有法,护法神没事干,走了

有的地方,有人问我,一个老生病,一个奇奇怪怪有恐怖事,所谓非人之类在搞他,便说:“怎么没护法了,应该有护法神啊。”护法嘛,你有法,他就来护你,你没有法,他来干什么?走了。如果有不走的,那叫土地神,称护方神,他是护你这个地方的。

 

人流转生死,是被感情所绑

人流转生死,是被感情所绑

我这次讲心理学,讲到后面,全讲情感问题。心理问题主要就在情感中,过去我在社会上讲心理导引,听众大都是知识分子。我常说世间上最苦的人就是重感情的人,感情越重,这个人越苦。人所以流转生死,还不是被感情所绑?被六道轮转的这种世俗感情所绑。

菩萨的感情如阳光普照大地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上的男女青年,一个说:“我是重感情的人。”另一个也说:“我也是重感情的人。”谈得拢了。重感情的人一模一样吗?假如你重感情是十分,而对方也是重感情,但跟你比起来,只能算七分。如果起个反复,那么重七分感情的人还过得过去,十分感情的人只好去上吊。能错用感情吗?

菩萨的感情是什么?菩萨的感情是对广大众生的感情,一点坏处也没有。专门对某一个人有感情,抛弃了广大众生,这是世俗感情。两个人有感情了,结婚了,欢欢喜喜,所以只有两个喜,叫双“囍”,从来也没有看见过双喜旁边再加一个喜。所以世俗感情是狭隘的感情,我们的感情是智慧的感情,犹如天空的太阳普照大地,对每个众生都照到,输送温暖,这就是菩萨的感情。

修上士法,成佛决定有希望

这就是上士应该知道的道理,你修上士法,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上去,成佛决定有希望,因为你已经走在这条路上了,早晚能够走得到的,所以希望大家要懂。

三士都要懂,走路要一步步来,你三种可以同时抓,也修止恶修善,也修出离乘,断烦恼,也修菩萨法,对广大众生产生广大的感情,但是真正要打基础,扎扎实实的,还是要有步骤,修行人的三格到此讲完了。(2001.3.24 第二讲完)

高尚的人修五戒十善会更高尚

前两次讲过,通常所称的人格是指道德修养来说,把它归纳成三格:一个是高尚的人格,一个是卑鄙的人格,一个几乎是不讲人格的,这三种人全都是人。不是人的众生有情,就不能以人的规格去讲,既然是人就应该以人的规格来看,高尚的人如果他肯信佛,再加上佛教的五戒十善,他就会往更高的方面去。

卑鄙的人信佛也会觉悟

人格卑鄙的人,如果他肯信佛,还是有希望的,因为他会觉悟,纠正自己过去没有觉悟的时候种种卑鄙的心态、卑鄙的行为,所以还是有希望的。我们不能把人看死,说不能一棍子打死,就是这个道理。

不能让好与坏的影响混合起来

佛法是广度众生的,好人使他更好,不好的人使他转变成好。度进佛门以后,如果不懂佛法,他在受到环境的影响时,或许坏的影响居多,好的居少,这个人要转变就困难了。因为佛法的影响跟坏的影响混合在一起,他自己的能力可能很难分得开来,成了一个混合体,这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想保留卑劣行为的人,佛也救不了

想保留卑鄙行为的人,佛也救不了

一个人觉得佛法好,又想保留自己种种卑劣的行为、心态,这个人佛也救不了的。如果他素质比较好一点,善根比较厚一点,在现在世的环境里,还能转得过来。如果善根很薄,习气很重,不肯放下,再加上受了邪知见的影响,越来越深,谁也没办法。好比做饼,面跟油搞在一起,你越加工,越渗透得厉害,谁也没有本事能够把面粉跟油分开来,这种现象叫面入油,油入面。所以到这个时候,即使他受到了一点佛法的知识,也难起作用。

亲近邪师邪说,就把佛法挤掉了

最可怕的是,进佛门后,尽受邪师邪说的影响,不肯听佛法,不肯亲近善知识,跟邪说的徒众打成一片 ,知见顽固,好像末法时期,唯有他们是正确的,他们根据什么?根据他们所崇拜的人,好像唯有那个人才能够在末法时期像救世主那样,他们把释迦佛和释迦佛的法都排挤掉了,或者讲偏了,在这些地方释迦佛和释迦佛的法已经靠边站了。

抽掉了学法断烦恼,就成了宗教

为什么这些邪的道理能够发展很快,而且得到不少人的爱好、信仰?原因是既不触犯别人的烦恼,也不触犯别人的习气,有时候虽装模作样提一提,却一略而过,大讲特讲人世间苦,赶快照我的方法去修,修什么呢?不是修怎样去断烦恼,而是赶快离开这个世界。宗教就是这样,道教到太上老君那里去,基督教到上帝那里去,描绘得是如此如此的好。佛有时候也介绍众生到好的地方去,那是要经过学法断烦恼,抽掉了这个,还像什么佛教呢?岂不跟宗教没有两样了?

佛法跟自己习气有抵触,就听不进去了

宗教的成立只要两个因素,一个叫信仰,一个叫祈祷。比较高一级的宗教,还讲一点道理给你听,并不能够把你的烦恼彻底断尽,仅仅是劝人为善,做一个好人。尤其到后世,人的烦恼越来越重,习气越来越深,知见越来越邪,那就更难接受佛法了,因为佛法一讲,处处跟自己抵触,听不进去了。

是众生的烦恼,形成了佛法的不圆满

佛法第一步就教导众生离欲,离开五欲,佛讲过,“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你进到佛门来,想求福报,钱越多,享受越好,佛教你不要这么做,你听不进去了;叫你不要打扮,你又听不进去;不要戴金链条,听不进去了;皮鞋不要那么多,听不进去了;不要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听不进去……谁贪得厉害,谁最反感。贪喝酒的,一进佛门,听说酒有这么多害处,以后还要变酒鬼,这简直在骂我。喜欢打牌的,我提到打牌是卑鄙的,听不进去了。他需要的佛法,仅仅是他所需要的那一点点。所以到了后世的众生,就自然形成了佛法的不圆满,这都是众生的烦恼、业力关系。

要引进佛法的圆满的大门里去

过去有些修行人,可能为了方便起见,把佛法分开来,讨众生欢喜,能够在度众生上快一点,结果他缺乏一个智慧,不知道这样发展下去佛法越来越分裂了。把圆满的东西分裂了,有什么好处呢?你只能以善巧方便使众生从这个门进去,进到佛法的圆满的大门里去。

不愿改变邪见,每个地方充老大

可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讲方便的却越来越偏,越来越简单,越来越不完整,掺杂的邪知见也越来越多。假如众生过去世的善根很差,而由过去世的累积而等流下来的邪见倒不少,贪五欲的心很重,脾气顽嚣又不愿意改变,每个地方自己都要充老大,这个谁也救不了他。 

猴子不是战斗胜佛

猴子不是战斗胜佛

菜姑自称出家人,福鼎称“净人”,弘一法师称“清信女”。清信女就是居士,她们一般忙于经忏佛事,对佛法所知甚少。闽南有个清信女主持的庙里,竟在阿弥陀佛两旁供起了唐僧和孙行者,把《西游记》里的神话全搬上去了,这样,佛法就不起作用了。我们曾在那里住过,有一天,同学把三圣殿的门开迟了点,那位老人就发脾气,认为得罪了“战斗胜佛”,原来她们按照《西游记》的说法把猴子孙悟空当作战斗胜佛。把神话小说当作实有其事,而且与阿弥陀佛并立地供在旁边,实在是无知可笑。一个猴子,门开迟了要发脾气,是不是猴子每天早晨天刚亮,要出去翻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狮子虫靠咬狮子来养活自己

把佛教破坏,这个罪重啊!可是偏偏是佛弟子在破坏,所以释迦佛把将来败坏佛教事业的佛弟子称为狮子虫,靠狮子身上的血养活自己,为了要吸血,就必须要咬狮子。

不要做一个没有人格的佛弟子

第三种更糟了,带着没有人格的习气,到庙里烧烧香,拜拜佛,想求求菩萨保佑,也算是善男信女啊,磕三个头就算佛弟子了,会说五个“能持”,就算居士了,其实什么也不懂。有些人进了佛门,素质低得不能再低了,种种烦恼恶业,做一个没有人格的佛弟子。

年轻时不改,老来更难改

进了佛门,要改掉坏脾气、坏习气,不靠释迦佛的法给你培训行吗?不听佛法或者不接受佛法,那是改变不了的。年轻人是黄金时代,年轻时代要改变是很快的,具足极大的希望。古今中外无论哪个国家,对年轻一代都是特别重视,因为有希望。年轻不改变,老来更不能改变,老气横秋啊,所谓朽木不可雕也。一般老人都自称“老朽”,没用了,就好比朽木那样,朽木你用刀去雕刻,里边全成粉末了,怎么雕啊?所以辜负了年轻时光,对自己实在是大逆不道。

人道不够格,当然往下堕了

人格都没有了,人这一格放不进去了。因为你还有活在人间的这种福气,等到你福气享完,一死,你这个中阴身放到哪里去?人道不够格,当然往下堕了。

人天乘的求乐,非吃喝玩乐

从修行的角度来看,修行的人格,我们把它归为人天乘、出离乘、菩萨乘三格。

人天乘求乐,求乐不是世俗的吃喝玩乐,而是听佛的教导,止恶修善,要培福。福气这个果报确实是有的,如果你有要紧的事情,半夜出门要找一辆车很困难。没福气的人在周围马路上转圈子,一辆也不见,急死也没有用,有福气的人,你刚走到胡同口,上海叫弄堂口,过来一辆出租车,“呜”一下,停下来,车上人下了车,你就能上车。所以要修人天乘,要修福气。

要清福不要洪福,这句要分析

我年轻时候就听说“要清福,不要洪福”。清福是什么?就是生活虽然简单,可是很清闲安定,称为“清福”。大官、大老板、大富豪,吃喝玩乐,尽情享受,有那么多人在他身边,要啥有啥,这叫“洪福”。那么这句话对不对呢?我从前也相信,但现在要分析分析,对,对在哪里,错,错在哪里。

有了福气应该要布施供养

佛早就说过,要培福,又说,迷在五欲里要下地狱。要增长福气,可不要去享受福气,这不是说全了吗?说要清福不要洪福,听起来不错,因为洪福容易使你迷呀,可是你有佛说的那么样清楚吗?你何必把佛的话改变?佛说要培福还要惜福,不要浪费自己的福报,有了福气应该修供养布施,为什么不这么说呢?

没有福气干得成什么事

说要清福不要洪福,这句话容易使人误解成不要求福报。如果连做人的福气都没有,能进入人道吗?就算进入人道了,没有福气,你干得成什么事情呢?譬如你们今天来闽东佛学苑学习,证明你们有福气的,如果闽东佛学苑没有这所楼房,咱们到哪儿上课去啊?如果没有房子,咱们到哪儿去说法?没有一个寺院,提供不出一个讲堂,你这个福气没有,也听不到法啊。那么既然不要福气,那就等于用不着培福了。再想一想,既然有了福气就要迷,那么岂不培了福来世再在娑婆世界做人就更迷了?所以赶快赶快离开娑婆世界。要离开娑婆世界求往生,不可少福德因缘,所以赶快培福,原来拐了个弯。

有福气不一定会迷掉

作为一个佛弟子就应该要培福。说有了福气来世做人会迷掉,那你现在生活怎么样?“我算不上富翁么,也过得不错,孩子全有工作,有个儿子出国了,我自己生活也很好,所以我现在有条件、有时间进佛门修行。”那你并没有迷嘛。我们文教部的同学,一般工资,深圳、厦门比较高,有的七千八千,一万五。他们不要了,来到这儿,他们没有迷嘛。从前有当老板的,乃至于大地主,最后还是出家了,连皇帝也当和尚,因为没有迷嘛。所以不根据事实,搞片面,离开了佛的教导,这些好话已经不能算好话了。

说“三教是一家”,佛教就会变颜色

很多进了佛门的佛弟子认为儒教、道教都可以在佛门里讲。在国内,还没有人提出来耶稣基督也可以讲。现在海外已经有人在提倡:耶稣教、基督教,我们佛教徒也应该学。皈依戒也不遵守了!我22岁信佛,义父跟我说:“我几个孩子都比不上你呀,你今天能学佛经,你比他们了不起,佛教、道教、儒教本是一家。”我马上回答:“不对,是三家。”书香门第的义父以前从来没有跟我讲过一句气话,听到这句话气得来说了一句:“你叫做不是我亲生儿子,是我亲生儿子,我一个耳光打过来。”喏,这就是儒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封建意识极其浓厚,拿到佛教里来,就会改变佛教的颜色。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4.6第三讲未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