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止观大意
止观大意 1995/3/4于加州南湾菩提学会 各位法友!近多少年来,各地区的佛教徒,欢喜禅的人增多了很多。这也可能是各地的善知识的提倡,也是各地方的佛教徒的善根。所以,在台湾打禅七的时候,有多少百人报名。坐禅这件事(或者说静坐,或者说是参禅),在佛法里边来说,是一种修行的事情。修行这句话,如果再明白一点说,就是改善自己的思想。我们人在世间上生活,有很多很多的不如意。从佛法的立场来说,原因是在自己的内心,不是在外边。所以,若能够改善自己的思想,所有的问题也就完全解决了。 可是,坐禅这件事,当然,我想各位也会读过这些说明坐禅的书。可是,在佛法的经论里边看,介绍禅最圆满的书就是《瑜伽师地论》这部书。《瑜伽师地论》是唐三藏法师到印度取经其中最重要的一部。这是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在我们中国的古德,就是天台智者大师所讲的《摩诃止观》和《释禅波罗蜜》,如果再加上一部,就是《小止观》了。在我们初学坐禅的人来说,《释禅波罗蜜》这部书应该读。什么事情都有些共同点,就是开头难,开头不容易。 我头多少年听到一个人说,日本的铃木(他是出家人、是在家居士,还不清楚)他翻译了很多禅的书,翻成英文。欧美的人读起来也很欢喜。但是有一本他翻译的书的前面有一篇欧美人写的序,上面有一句话是说,「禅使令我们非常欢喜,但是我们多少年来,一直地不得其门而入!」明白一点说,就是没有下手处。开头的时候怎么样用心,还是搞不清楚。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天台智者大师所讲的《释禅波罗蜜》这本书应该读。它能告诉你这个下手处,开头怎么样用心,怎么样盘腿坐也都有介绍、都有说明。所以,这部书是应该读。进一步就是《摩诃止观》,《摩诃止观》是深了一点。 我们如果能读这些书:《释禅波罗蜜》、《摩诃止观》、《瑜伽师地论》,那么,对于禅这件事可以说毕业了。你自己也可以知道怎么样学习禅,也可以去教导别人、帮助别人学习禅。如果这个书你没有读,那是不及格的。 现在菩提学会各位居士、罗晓宾居士,要我来讲止观的修行的事情。我本人虽然也欢喜坐,但是也没有毕业。但是请我了,我们有机会也可以共同讨论。我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奢摩他的止和毗钵舍那观的大意而已。 奢摩他止:我先说一说怎么叫做止;第二段说到止的次第,有深浅的次第;第三段,止所得的果,所得到的利益,坐禅究竟得到什么好处呢?简单说一说这件事。这 是止,我这么介绍这三段。其次,就说到毗钵舍那观。观:我也先介绍究竟怎么样观;然后,也说到观的次第,也有深浅的次第;第三段也说到观所得到的果,我们这样修观会得到什么样的好处呢?这个止、观各分三节这样解释,不知道时间够用不够用。 现在先说止。在天台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里边,他是把止分成三种来介绍。第一种叫做系缘止、第二种是制心止、第三种就是体真止,分这么三类。 「系缘止」这句话怎么讲呢?我们一般人,没有成就禅定的人,日常生活的习惯,就是心里面很多、很多的妄想,想想这里、想想那里,是很散乱的。现在要把它调整一下,叫它不要乱、叫它安住在一个地方不要动,这就是系缘止。 「安住在一个地方」这句话,在我们中国的道教说到「意守丹田」,这在佛法里面说,也就是系缘止。佛法也同意把心安住在丹田这个地方。安住在这个地方使令它不动,可是也有些问题。就是年轻的女人可能有点问题。年轻的女人意守丹田可能不合适,但是也有人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自己可以试验,如果不合适,应该变动一下。 把心安住在一处,在经论里面的话叫做「所缘境」,就是心所安住的地点,就像一个人他有一个家,他要住在他的家里边。你静坐的时候,把心安住在一处,这个处、这个地点、这个所缘境,你预先要决定安住在什么地方。 从《俱舍论》上看(也就是印度的佛教),在《阿含经》也提到,是以息为所缘境。「息」是什么呢?我们人一呼一吸,从脐到鼻是呼出去,然后由鼻到脐又吸进来。这一呼一吸,有生理上的这种现象。这样的现象,当然是自然的,不是有意的。由肚脐到鼻,这个气呼出去以后,呼、呼,不呼了,但是也没有吸,这时候有一个短的时间的休息,这叫做息,这个息叫做「出息」。出息的时间也并不长,它就停下来,就又会吸进来,由鼻至脐,这个气又会吸进来。吸进来以后,吸、吸,又不吸了,可也没有呼出去,又有一个息,这个叫做「入息」。所以,我们一呼一吸,有两个息,一个是出息、一个是入息。 这两个息,人与人还不是一样的。通常说,壮年人出息和入息的时间是相等;但是老年人,它不相等,出息的时间比较长,入息的时间比较短;若是小孩子、小童子,他入息就比较长,出息反倒短。但是也有的壮年人入息长,出息没有那么长。就是人与人的生理的情况不一样。但是,你若是这样静坐、这样修行的话,它也会变化,息的长短也会变化的。 在经论上,佛菩萨告诉我们静坐的时候,心要有一个住处(安住的地点),就是用息作一个安住的地方,安住这个息。佛告诉我们有两个方法,经论上告诉我们两个方法,来安住在息上。第一个方法就是计数,出息的时候数一,入息的时候数二,再出息的时候数三,这样子数到十。也可以数出息、不数入息,数入息、不数出息。也可 以倒过来数,由十、九、八、七、六这样数到一,也可以倒过来数的,就是随自己的意。熟能生巧,你若常常数的时候,也可以变化,就是数一、四、七,这十个数就数这三个,其余数都不数,也可以这样。这是因为你稍有一点寂静了,心稍能够寂静下来,不是那么样的浮动,他就能够数一(二、三不数);数四(五、六就不用数);数七(八、九、十都不用数)。这个心会很安静地就这样子继续下来,而没有杂念。 初开始静坐调心的人,妄想是很多的,不容易使令它不乱,是不容易的。但是,能够降伏一切妄想、使令这一念心不动,力量最大、方法最好的就是数,的确是有力量。但是,也有的人数不来,一数就很紧张,气就喘起来了,就感觉到很辛苦。这样子,你不能用这个方法了,只好用第二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就是随。这个方法怎么样用呢?就是你盘腿坐下来以后,各方面都调好了,心静下来的时候,你舌头不要动,你心里面说话(不要出声音,舌头不要动):「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这说是两句话也可以,说四句话也可以),说这四句话。然后,你就注意这个息的出、入、长、短。这样子它就不紧张,也会很舒服。 但是,其中也有一个问题。我们把心安下来,用这样的方法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在什么地方?我们的注意力多数是在鼻端,时间久了会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感觉这耳朵不大灵光,眼睛或者是红了,或者是脸(面色)也容易红了,也就可能有这个问题。当然,你一天就静坐半小时,没有问题,什么问题也没有。若是你一天静坐两个钟头、四个钟头、五个钟头的话,就有问题,你就会感觉到不对劲。因为这样的关系,这个方法要调一下、调转一下、调整一下。 就是我们出入息这种情形,在腹部这个肚子这里,或者说是脐这个部位,会有起落的现象。入息的时候,肚子会膨胀起来;出息的时候,肚子就落下来,有起落的现象。你静坐的时候,注意力不要在鼻端,放在肚脐这里。天台智者大师说,你可以解开裤腰带,看一看自己的脐。在你私人的地方,裤腰带解开,把脐的相貌取下来,心里面注意脐,注意脐这里的一起一落。这样子,你静坐多久,头脑都是清醒的、清明的,就不会有什么毛病出现,可以这样做。 如果你的心情很平和,没有什么压力,应该这个方法是有效;但是,又不一定。人日常生活总是有很多事情,有顺心、有不顺心的事情,印象深刻了,静坐的时候就会在心里面现出来,它就不能够安静、寂然不动,心就是乱了。那怎么办呢?就是再加上一点事情。加上什么事情呢?就是坐下来的时候,先是注意脐的起落,感觉到有一点妄想了,你这个注意力不能集中了,这个时候你就加上一点事,什么事呢?你舌头不要动,你心里面说一个「出」,说「出」也可以,说「入」也可以。最好说出不说 入,说入不说出。就是出息、入息,出息的时候你说出,入息的时候不要说;舌头不要动,心里默念这个「出」字。或者不这样说,说「起」。腹部这个脐轮的地方有起落,入息的时候,脐这里膨胀起来,你说个「起」字;或者你不愿意说「起」,就说「落」,腹部落下来你就说一个「落」字。这两个字,一个起、一个落,最好说一个,不要说两个。这样子,会加强你的注意力;注意力加强了,这妄想就不容易进来,就会好一点。 这个随息,在《俱舍论》上说随息,功夫深的人,息能到脚趾头那里。入息的时候,这个气能到脚趾头。而功夫深的人,全身毛孔都能呼吸的,自己都知道。我们没有功夫的人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暂时不必那样子学习。 这是说「随」的方法的运用。 另外一件事,你开始静坐以前,最少半小时(最好是一个钟头),你不要同人讲话,也不要同人通电话,也不要做什么特别劳力的事情。如果你预先同人说话多,静坐的时候会受影响,可能坐不好。尤其是参加打禅七的人会有些经验,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静坐最好。打禅七的人早晨起来就静坐,一直到晚间,他有这个经验他会知道;而每个人也不完全一样。但是,从原则上说,就是精神最好的时候静坐最好。精神最好是什么时候呢?就是饭后(早饭后、午饭以后)那几个小时内,静坐应该比较好。但是,壮年人应该没有这个差别。常常静坐的人,自己要知道这件事。 还有一件事要注意,就是吃饭。吃饭、吃菜,你也要注意。我今天吃什么饭、吃什么菜,应该有个记录。你这样记录下来,你这一天静坐的情况怎么样,你可以互相对照。久了,你就知道吃什么东西对你静坐有帮助,也是很有关系。 这是说以息为所缘境,一个是数的方法、一个是随的方法,用这两个方法来安心,叫它不要乱、叫它明静而住。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静坐的时候,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内心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境界,也应该知道。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境界呢?我们不静坐的时候、没有睡觉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是杂乱的,精神或者很旺盛,但是内心是杂乱的。睡觉的时候如果不做梦,是什么也不知道。睡觉的时候不做梦就是没有妄想,但是什么也不知道。现在静坐的时候,要求自己不能像睡觉什么也不知道。睡觉可以名之为昏,昏昧。我们静坐的时候,要求内心是明了的,明而不昏,要求这样子。我们不睡觉的时候,心里面杂乱,动乱;我们静坐的时候,就要求内心静而不乱、静而不动。这样说,就是静坐的时候,内心里面的境界就是明静而住,明明了了的,又没有妄想,没有妄想而又是明明了了的,要求内心是这样的。假设你坐了一会儿,忽然间感觉「我刚才干什么了?」 「不知道!」那就是你打瞌睡了,不是静坐了。所以,你要知道内心是明静而住,要求这样。所以,数也好、随也好,心里面要明静而住,要这样子来控制这一念心。 我知道有好多位居士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章》是提倡以佛像为所缘境的,观佛像也是很好。观佛像,在《观佛三昧海经》上说,你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满意的佛像,不管是纸画的、木雕的、泥塑的,不管是什么佛像,你自己各地方去观察你满意的佛像,你把那个佛像的面貌、身形完全取下来,就是凭你的记忆力把它取下来。就是要在那佛像前面,可以站在那里、也可以坐在那里,就看这个佛像。看一会儿,把眼睛闭上看,然后再睁开看。这样子,几时你闭上眼睛就像睁开眼睛一样,看得清清楚楚的,就是把这个佛像的相取下来了。 但是,观佛像也有一个问题。如果是白天你静坐观佛像,可能不发觉有问题;若是夜间不开灯的时候,你观佛像就会有问题,就是观不到了,感觉是黑的,闭上眼睛都是黑的,看不见佛像。但是,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告诉一个方法,要取明相!取日月灯的光明的相,把光明相也要取到心里面来。怎么样取法呢?最好是天空没有云,日光遍照的时候,但是你眼睛不要看太阳,光看虚空的光明。最好是在高山上比较好,空旷的地方,你卧在地上,面向上看天空。看一会儿闭上眼睛看,然后再睁开眼睛看,你这样子把光明相取来。光明相取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记忆力强的人是可以。取了光明相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夜间不开灯都没有关系,你一闭上眼睛就是光明。你就观想在光明里面有一位佛像在这里,这样子也是很好。这样子以佛像为所缘境,也是很殊胜。 不过,这个事情,你若真实这样修的时候,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但是,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宗喀巴大师没有继续说问题。在《十六观经》上,释迦牟尼佛教观佛像的方法,一开始不观佛像,一开始观落日。它那里有十六观,前面有几观。那里边是什么意思呢?由前面落日观、乃至琉璃观、地观,这样的观使令你的奢摩他的定力成就了多少。到最后第八观是像观,第九观、第十观,观阿弥陀佛像、观世音菩萨像、大势至像。这里边有个道理,一开始我们心里面散乱就观佛像……,不过你也可以试验,人的善根不可思议。但是十六观上,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的方法,前面有个方便,使令你有多少定力,然后再观佛像比较好。这是以佛像为所缘境。 系缘止就介绍到这里。 第二个就是「制心止」。制心止是怎么样学习呢?刚才说系缘止,用息作所缘境,或者是以佛像为所缘境,这样子学习。现在这个制心止,谁作所缘境呢?是以心为所缘境,而能缘的还是心。这样的修行方法,我感觉你先修以息为所缘境,训练一个时 期,然后修制心止比较好。这样子,你自己以心观心,也是很妙的一件事,会感觉到很妙。 我们以息为所缘境,或者以佛像为所缘境,妄想来了的时候,有的时候容易降伏、有的时候不容易降伏,你想把杂念停下来,停不下来,不容易。但是,制心止不是;制心止,你心里面一观,所有的妄想都没有,自然地没有,它不能停在那里。这个制心止有这样的微妙,你一观,妄想就没有了,有这种微妙的境界。所以,我说你先修以息为所缘境之后,训练一个时期,再修制心止,也是很有意思的。 天台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上,他就是说以第六意识为所缘境。当然,释迦牟尼佛在《大般若经》上,一开头就说五蕴——色受想行识——为所缘境。所以,所缘境是各式各样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善根也不一样、好乐也不一样,可以自己试验自己,看那个比较合适。这是制心止。 第三个就是「体真止」。系缘止和制心止,比较容易学习一点,不是太难。但是,体真止不是那么容易;就是你要学习佛法,你对于佛法要学习一个时期,有了程度了,你才能够学体真止。譬如说,你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背下来,你能把它的大义把握住,那么就可以学体真止了。体真止这句话,实在来说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意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这样子叫做体真止,所以这是比较深一点。智者大师这样子解释,唐三藏玄奘法师由印度回到中国来,他翻译的《瑜伽师地论》和无著菩萨的《集论》和《杂集论》,的确有这种意思,是有体真止的意思。而智者大师说体真止是根据《维摩诘所说经》立的,并不是自己随便安立。 这样子是说,我们静坐的人学习系缘止、学习制心止,这样子修行是初一步的;体真止就是进一步了,不是一般性的修行,这是高的境界。体真止我们到观的时候再介绍,在这里不多说。 现在,这第一段我就介绍止。第二段,我现在说到止的次第。 止的次第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样用功学习止,我刚才说过,你一天就静坐半小时,你很难有什么特别成就;一般的说是这样。你一天若静坐两个钟头,或者一天静坐八个钟头,它就会有变化,就会由浅而深,这功夫就来了。 按照这个次第,这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提到,我想各位也会知道,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章》也有提到,加上《成佛之道》印顺老法师也有提到,就是九心住。九心住我简单说一下: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九个次第。 第一个是「内住」。内住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平常不静坐的人,心是向外活动,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现在学习禅了,把这个心收回来,收回到里边来,安住在所缘境上不动,所以叫内住,住在里边,住在所缘境上,不要有这一切的杂念。用摄心的办法,把这个心安住下来。这样子叫做内住。 第二个叫做「等住」。等住是什么意思呢?你内住以后,并不是一秒钟就完了;是一秒一秒钟、一分一分钟,乃至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相续下去安住不动的,所以叫做等住。等是平等,前一念是安住不动,后一念也一样的安住不动,所以叫做等住。 第三个是「安住」。安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没有成就定,不可能永久地住在那里,它一定是心又跑了,跑到外边去了。跑到外边去,把它收回来,还是安住在所缘境上。所以叫做安住。 「近住」,近住是什么意思呢?近这个字,是亲近的意思。就是静坐这个人,他的内心,他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我这样静坐,逐渐地能够得定,与定的境界逐渐地接近、逐渐地同它接近,心里面不要有其他的杂念,跑到外边去了,远散于外,不要那样子;叫它能常常地安住在所缘境上,能够得定,是这样意思。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我们静坐使令它不要有妄念,要什么方法呢?我们安住在所缘境上,叫它不要有妄念,怎么样办法呢?很多的人学习静坐,都有同样的困难,就是妄想没有办法调伏。但是,《瑜伽师地论》倒说得很清楚,这个方法说得很清楚,就是于所缘境数数忆念,这妄想就不来了。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忆念这个所缘境,就没有妄想,它的方法就是这样子。但是,你若静坐的时候肯这样做,的确是,的确就是没有妄想。常忆念所缘境,把所缘境的相貌取下来,时时地念它,它就没有妄想。这个方法说得非常好,但是做起来就不容易。这就是第四,近住。 第五个是「调顺」,第六是「寂静」。这两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刚才说,于所缘境数数忆念,就会没有妄想;是的,但是问题还不容易解决。那么,是什么地方有问题呢?我们先要观察自己、反省自己,我们静坐的时候都打什么妄想呢?心里面想什么事情呢?心里面想的就是你日常生活做什么事情,就是这些妄想。就从你日常生活所见闻觉知的这些境界,妄想就从这地方来的。妄想一来了,不容易把它驱逐,怎么办法呢?就是调顺、寂静。 调顺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妄想,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欲的境界,从这里来的妄想;第二,有男女的妄想;还有贪瞋痴烦恼的妄想。从这十样事情来的妄想,在调顺这个时候怎么办法呢?就是自己静坐的时候,内心观察从这些地方来的妄想,你自己观察、自己诃斥自己,这都是不对的,这是打我的闲岔、障碍我的修行、使令我不得圣道、使令我在生死轮回里流转受苦;我不要打这个妄想。这样子诃责自己、诃斥自 己。你常常这么诃斥,厌离心强了,妄想一来你立刻就会觉悟;慢慢地、慢慢地妄想就少了。这叫做调顺。 寂静是指什么说的呢?调顺是指我们面对色声香味触、男女、贪瞋痴的境界,心里面有杂念。寂静是什么呢?是事情过去以后,内心里面有烦恼。事情已经过去了,内心还没过去,内心还在那里算、还在计算,不是贪、就是瞋,再就是种种的疑惑心、高慢心,种种的问题。你也是,诃斥这些事情,这些事情有什么过失、有什么罪过、耽误我用功修行怎么怎么地,也是这样诃斥它。这样一诃斥,这妄想的力量就薄弱了;薄弱了,静坐的时候这妄想的力量就减少了。 所以,调顺、寂静这两个,就是诃斥自己的意思。 「最极寂静」。到最极寂静的时候,经过了调顺、寂静,最极寂静这时候静坐的情形进步了,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妄想要来(还没现出来)的时候,你就发觉了,就把妄想灭了,能达到这个程度。我们才开始学静坐的人,妄想了老半天还不知道。这时候进步了,就是它若一来、还没有正式现起就知道,这就表示你的功夫进步了。这样子,你这一坐一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多数都是寂静的,没有什么妄想,这是最极寂静。 第八个是「专注一趣」。专注一趣就是心里面专注一境,完全没有妄想了。如果你一坐坐八个钟头、一坐二十四个钟头,都是明静而住,完全没有妄想了。当然,这是需要精进地、努力地去静坐。我一天坐八个钟头,我今天坐八个钟头、明天坐八个钟头,天天静坐,时间久了就会达到这个境界。一天坐两个钟头不行,时间少还是不行的。这是专注一趣,第八个。 第九个是「等持」。等持是什么境界呢?专注一趣,心里面还是要注意,才能够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明静而住。到了等持的时候,心里面不需要特别注意,它很自然地就是明静而住。这个时候叫做等持。 由内住到等持,一共有九个次第。这九个次第在禅定上看,这是欲界定。欲界定这句话怎么讲呢?你心里面虽然有这种境界,你可以坐二十四小时、乃至可以坐七天,但是你还是有欲的,还有男女之欲的,当然是比一般人轻,不是那么重。你还不能够跳出这个欲;虽然有这个定,你还不能跳出这个欲,所以叫做欲界定。 我把九心住(欲界定)就大概这样介绍。 我们发心静坐的人,当然都是欢喜有成就,欢喜能够得到欲界定、再进一步得到禅。一定有这样的愿望,才肯这样不怕辛苦来学禅。但是,其中有一个条件,你要受三皈五戒,而且这五戒要清净。如果你不守五戒,欲界定很难得到;你得到了也会破坏。所以,戒、定、慧,戒能帮助你得定;你若没有戒,就能破坏你的定。 这是说欲界定。欲界定得到等持这个时候,静坐身体感觉到有若无的样子,不感觉到有两百磅那么重。走路的时候非常轻,迈步的时候这个腿感觉轻,就走上坡路也是感觉轻,倒不是要飞,但是感觉轻。就是身体坐在那里,有若无的样子。身体能有这样的感觉,心里面一念不生。有这种境界,这时候叫做欲界定。 这时候这个人就会有一些灵感,并不是神通,有多少灵感。怎么叫做灵感呢?今天天空里没有云,但是他早晨静坐的时候,感觉今天要下雨。并不是神通,他就是有这个感觉。或者早晨静坐的时候,忽然间想,今天午后某某人会来;并没有通电话,没有什么消息,但是心里面就会有这些灵感。这灵感不一定灵,可是有时候是灵的,不是神通。就是大家对面谈话,对方没有说话,但是你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话。不是神通!我们平常人,「这个人有神通,那个人有神通」,不是!这个字用得不准确;这就是有一点灵感,不是神通。 到这个时候,如果你继续精进地静坐,还是要精进,懈怠就不行。说我可以坐七天,七天以后就不坐了;不坐,这个定就会退下来,就没有了。你继续精进,就会再进步,就可能得到未到地定。 未到地定的境界,大概地说有两个相貌。一个相貌就是身体忽然间没有了。在欲界定等持的时候,身体还是有,有若无的样子。到了未到地定这样精进地坐的时候,忽然间就是没有这个身体了,不感觉有身体的存在了;但是知道身体没有,那个知还在。知在,那么正好是百丈禅师说那句话,「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正好是这样可以形容这件事。就是一念灵明的心明静而住,其它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了,就是这么一个境界。这是一个相貌,但是也并不是完全这样子,有时候又有了,身体还是有。 第二个相貌,就是有轻安乐。有快乐这件事,每一个人也不一样,有些人是从头部开始,感觉头上重,但是这个重不是苦恼的重;这个重的感觉一出现的时候,全身都快乐。也可能在腰部,这个重也可能是在腰部,也可能是在腿上,不一定。也可能是感觉动,有动的感觉,别人看见他并没有动,这个动的感觉一来了,身体就开始快乐,特别地快乐。这种轻安乐出现了以后,这时候叫做未到地定,也叫做近分定。就是它和色界初禅相接近了。它不是色界禅,但是它接近了;它又超过了欲界定,但是还没到色界定,就是在中间这个地方。 未到地定这个时候还是有欲,他还有男女之欲,还是有欲心,也有瞋心、高慢心,这些烦恼都有,但是轻微,不是那么重,很轻微的,还是有。所以,在这个时候,他需要继续努力静坐,就得初禅了。得初禅的时候,欲心没有了,没有男女之欲了,而轻安乐是更殊胜了。这个时候,定力是高深得多了。 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不容易成就。你很辛苦,也可能成就、也可能还没成就。但是你若到了未到地定以后,去得初禅就容易,得初禅是不难的。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读圆瑛老法师的《楞严经讲义》,《楞严经讲义》其中有一段,圆瑛老法师讲他参禅的经过,那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了。但是,他说,因为常去各处讲经,就把这个定失掉了。用功修行这件事进进退退的,就是这样子。但是,你再继续用功,还会回来;失掉了,你再用功还会回来,并不是说一去就不返回来了,还是能回来的。 得到初禅以后,定力是深了。定力深了以后,会怎么样呢?我们通常说人有神通,就是要有禅的基础才可以。你或者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基础,在禅上修神通,才能得神通。少数人得禅同时就得神通,多数人得了禅还没有神通,还要在禅定里面再修神通才能得神通,不然是不能的。 得到初禅的时候,因为禅定坚固了很多,不像欲界定和未到地定容易破坏,因为心里面还是有欲、还是有瞋心,假设一时的不谨慎,同人吵一架,就可能失掉了,就是容易破坏,难得而易失,得是很难,失掉很容易。但是,得到初禅就不是了,不容易破坏,也是可以破坏,但是不容易。所以,在我们佛教徒来说,修学圣道,得到禅是最理想的、是最好的。得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虽然是好过没有,但是还不是太好,因为容易失掉。你费了千辛万苦,但一时不谨慎就会破坏了、就没有了。 所以,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里面说,你得到了一点禅的境界,得到了欲界定、未到地定,你要保密,不要向人讲。不要向人讲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你今天午前向人讲,今天午后就失掉了。人家说:「某某人得了禅定!」你自己心里想,我那有禅定,没有了啊,我已经没有了!变成打谎话了。所以不要向人说。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因为很多人对于有修行的人都是愿意亲近、愿意同他接触;那么,很多人向你接触,你没有时间静坐了;没有时间静坐,你得到的功夫也就没有了。所以,不要向人说,向人说不是太好。 我刚才讲到轻安乐,这也就是静坐所得到的好处。得到轻安乐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身体四大调和了。据天台智者大师的解释,我们若是得到初禅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里面就有色界天的地水火风了。有了色界天的地水火风,所以我们身体里面、心理上就感觉到快乐。譬如说我们人有病、生疮了,疮这个地方的那个地水火风使令我们痛,那样的地水火风会使令我们苦恼。但是,若色界天的地水火风来了,就使令我们快乐。这种快乐,在经论里面就是叫做三昧乐,由初禅、二禅、三禅,到三禅的时候是达到了最高的轻安乐。 我们没有禅定的人,大家都是追求欲乐。得到了禅定的三昧乐以后,对欲乐就不欢喜了。因为欲乐使令人多诸苦恼,容易有病痛,又很容易引起很多的烦恼;但是,三昧乐没有这个事情。 我们人世间的人若是得到了禅定,寿命长、而没有什么烦恼,因为他与世无争了。世人所欢喜的事情,得到禅定的人不欢喜;我们所欢喜的五欲,他都不欢喜。所以,我们通常说,在深山里面修行的人,我们感觉他的生活条件很差、他很苦,其实他本人感觉到很快乐,并不苦,这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若是我们不是坐禅,我们一心不乱地念阿弥陀佛名号,假设得到一种感应,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到你身上,也会有轻安乐;但是,那和这三昧乐不一样。 得到三昧乐的时候,这种人当然是一个大修行人了,有了色界的禅。在佛教徒来说,我们修学佛法,为什么要学习禅?要得禅做什么呢?就是为了成就般若波罗蜜。因为成就了般若波罗蜜才能得圣道、才能断烦恼、才能得涅槃的!如果只是得禅定而不得般若波罗蜜,那还是个生死凡夫。虽然他没有欲了,但是他的欲的种子还在。他就是死掉了,生到色界天上去;或者得到无色界定,生到无色界天,寿命特别长,但是还会死掉;死掉了还回到人世间来流转生死的。佛教徒得到了禅定,在禅里面修般若波罗蜜的毗钵舍那观,就能断烦恼、得圣道。如果没有得到禅,内心里面散乱、有欲,去学习毗钵舍那观,力量不够,不容易断烦恼。若是得到禅以后,在禅里面修般若的观慧,容易断烦恼,就容易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得阿罗汉、得无生法忍!佛教徒修禅的原因是在这里。 我现在这一段就是讲到修禅所得到的利益。刚才说,得到轻安乐这是一个利益。其次,就是修神通,能得到神通。得到神通,是先得到前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得这五种神通。这五种神通,我们简单说。 天眼通是怎么回事情呢?你在禅定里面修天眼通,修天眼通成功了,就在我们的肉眼里边,有色界天的地水火风,这个时候就是天眼通成就了;成就了,这个见的能力特别强。佛经上说南赡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北拘卢洲,乃至须弥山,乃至欲界天的境界都能看见;这个大地不能障碍,他一看可以看下去;高山也不能障碍,高山、大海都不能障碍,都能看过去;太阳不出来、落下去了、也没有月光,世界上是黑暗的,这黑暗不能障碍,他还是看得很清楚。天眼通是有这种力量。他能看见地狱、看见饿鬼。人死了,有中阴身去流转生死,这天眼能看见,我们肉眼看不见。天眼是能看见这个人死了生天了,到了欲界天;到了色界天就看不见。我们凡夫得的天眼通,还看不见色界天,看不那么高、那么远。但是,能看见饿鬼、能看见地狱的事情;谁死了,下了地狱,怎么个情形,天眼通能看见。 我讲一个小小的神通的故事。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名字叫做梵天,也名为世典,世典婆罗门。这个人读书很多,很有学问,所以也很有智慧、很有辩才,就愿意到各地方同人辩论。有的人就对他提出意见:「你同我们辩论,你胜了,我输了,并不表示你有辩才。如果你能同沙门、同阿罗汉辩论,你胜利了,那是你了不起!」他听见这句话,这个人的确是聪明,他就调查一下,看这沙门里面的情形、阿罗汉里面的情形,他去访问人家。后来他知道一件事,在阿罗汉里面,智慧最低的是盘特迦尊者,智慧最高的是舍利弗尊者。他心里想一想,我先同智慧低的阿罗汉辩论,我不要同那大智慧人辩论。 他就到庙里边去访问,就遇见一个比丘。说是:「你叫什么名字?」说:「我叫盘特迦。」正好就是遇见他。说:「我可不可以同你辩论?」盘特迦尊者说:「我能同梵天辩论,何况你这个盲无目者乎!」盘特迦尊者这样说。那么,这个婆罗门就抓住了:「你说盲无目者乎,盲和无目有什么差别?你讲给我听听。」这一问,盘特迦不能回答了。不能回答,怎么办呢?但是他有神通,他就乘着神通飞到虚空里面,在虚空有四丈九尺这么高,就在那里结跏趺坐,坐在那里。世典婆罗门一看,就生恭敬心,「啊!这个比丘不得了,有神通!」他就在这儿等着他回答,但一直也没有声音。 这个时候,在庙里边的舍利弗尊者他的天耳就听见、也是看见这件事,「这件事,赶快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就乘着神通来了,把周利盘特迦隐藏起来,他变成周利盘特迦的面貌,坐在那里同他说话。就问他:「你是天?你是人?」世典婆罗门说:「我不是天,我是人。」说:「你是男人?你是女人?」「我是男人。」舍利弗说:「男人和人有什么差别?」世典婆罗门说:「没有差别。」 这时候,舍利弗尊者也抓住了:「你说得不对!人是个通名,是个总名。男人也是人、女人也是人,大人、小孩通通都是人。但是,男人只是人里面的一种,有总别之异,你怎么能说就是人哪!刚才说,盲和无目有差别。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知道有善恶果报叫做盲。怎么叫无目呢?没有智慧断烦恼叫做无目。」舍利弗尊者这样一解释,世典婆罗门就相信佛法,得了初果! 这件事看出来周利盘特迦这位阿罗汉,他也是见到真理才能得阿罗汉果,但是一般的智慧不够。他在家的时候没有读过书,出家以后学习佛法学得也不多,但是得阿罗汉果了。因为没有读过书,世智不够,但是有神通。有神通也能引起人家的恭敬心;你若没有神通、又没有智慧,这就不及格了。而舍利弗尊者又有神通、又有智慧,所以能够把世典婆罗门度化了。 神通这件事,佛在世的时候,有的时候也有现神通,但是不是时时现神通的。在一个地方,佛教化众生,显现过神通,事情办完了,佛就带领诸比丘要离开了。那个 地方的佛教徒就要求佛,请佛派一个比丘、派一个阿罗汉住在这里,常常地现神通、度化众生,好不好?佛说不可以!佛说,神通这种事,如果你能够吃一种药,也可以有神通;你能够念咒,也可以有神通;如果你能和鬼神来往,鬼神可以帮助你,也好象有神通。所以,有咒的神通、药的神通、鬼神的神通,这种神通不一定能度化人。所以,佛不同意派一个阿罗汉常在那里现神通。 可是,我们人间的人,凡夫就欢喜这件事,谁有神通了,就是感觉到很羡慕这件事。但是,这件事在大乘经论上说,菩萨发无上菩提心、教化众生的人,倒需要有神通是比较好,对于教化众生是有帮助的。 修奢摩他止能够得到禅,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还不行,修神通不行,若得到色界初禅就可以,二禅、三禅、四禅,第四禅是最好。如果你是在初禅里面修神通,得到神通,你没有在二禅里面得到的神通高明,所以,到第四禅是最好,还有这种分别的。 修奢摩他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因为有轻安乐了,加上他内心虽然还有欲、而欲不是那么强的关系,当然这种人他的道心会很强,对世间上的事情应该是能够看得淡、看得破,应该是能放下了,能够应该是一心办道。 这是我说到奢摩他修止的第三段,就说到这里。现在我们开始讲毗钵舍那观。 如果不是佛教徒,当然他得到初禅、得到二禅、三禅、四禅,或者是得到非非想定,他就停在那里,认为这就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境界。但是,佛教徒由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的观察,这还是个生死凡夫,并没能够真实的得大解脱,所以,要进一步地学习般若波罗蜜,就是观。 「毗钵舍那」,翻到中国话是观;若说「般若」,就是由毗钵舍那的学习,已经得无生法忍以后的智慧,叫做般若。现在说修毗钵舍那观,就是在得无生法忍之前用这个字,这样去观察。我刚才说,这是修毗钵舍那的一个目的,修毗钵舍那的一个作用,能成就般若波罗蜜、能得圣道。 在我们来说,学习了奢摩他有了成就,应该学习毗钵舍那。毗钵舍那观,要怎么观呢?我们刚才讲体真止的时候提过,因为这是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地方,佛法不共于其他宗教的地方,就是毗钵舍那观;体真止也是,不共于其他宗教的。因为其他的宗教也可以修奢摩他止,也可以成就四禅八定;但是体真止里面有般若,那就是佛法所特有的了。 毗钵舍那观,需要预先学习佛法,预先要学习经论。你要通达什么是佛法,然后你才能具备毗钵舍那观的条件。观,也是很多种观,就是对治我们凡夫思想上的毛病。 我们的思想上有毛病、有错误的地方。我们有什么错误呢?我们通常说,凡夫有四种颠倒。四种颠倒是什么呢?就是常、乐、我、净这四种颠倒。 譬如说,观察这个身体,身体是地水火风,里边有识,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生理和心理组成起来,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就会有受、想、行的分别。有感「受」,就是情感上的事情,我欢喜快乐、不欢喜苦恼,所以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想」,就是属于智慧方面的,对于事情的认识。当然有学问的人、有专门知识的人,他有特别的、这一方面他有专长的知识,那也是想。我们一般人没有什么特别专长的人,这个想就简单一点;特别有学问的人,想就复杂了一点。「行」是什么呢?行就是有意志的行为,有目的的行为。他做什么什么事情,他是做医生、他是做律师,或者是做种种的事情,那叫行。 地水火风是色、是物质,受想行识,这个「识」就是受想行的主导者。谁来受想行?就是识,就是我们的心,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我们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我们不十分明了,虽然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不十分明了。眼识看见什么,只是一剎那间就过去了。譬如它能看见青黄赤白、是光明、是黑暗,但是眼识这个地方还没有名字;譬如看见光明,眼识还没有光明这个字的。知道是光明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才有名字。所以,我们人能够会说话,是第六意识的功能,是它的作用,而不是前五识。 我们说我们有颠倒,颠倒是个错误,主要是在第六意识这里。譬如说我们这个身体(我们刚才说颠倒),我们人的身体是很污秽的,但是我们总感觉这个身体很美、很清净,这就是一个颠倒。 佛在世的时候,佛曾经对诸天(色界天、欲界天的天人)说,佛灭度以后,人世间的佛教,你们要照顾照顾、要护持一点!对诸天说这个话。当然,他们因为受佛的遗嘱,所以他们也来到人间来照顾。人间那一个佛教徒能够虔诚地拜佛、能够念般若经、能够念大悲咒,诸天善神都来护持的。而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呢?诸天是不愿意来的。诸天不愿意来,什么原因?就感觉到人间是臭秽的。天上的人不需要有厕所,他不排泄。欲界天也吃东西,用我们人间的话来说,就都是营养,他不排泄。我们人间的人不行,要排泄。所以,这就可以知道人间是臭秽、天上的人是清净。若是色界天以上的人,他们不吃饭了,他们不需要吃饭。所以,天上的人和人间不一样。他们不愿意来到人间来,就感觉到人间臭秽。但是,我们人自己的感觉怎么样?自己感觉到这个身体还不错,感觉到很美、感觉到很清净,那么这就是一个颠倒。 《法句经》上有一个颂:「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观察我们这个身体,我们把它常常洗澡、穿上一个美丽的衣服,或者怎么样装饰起来。 观察这个身体,「疮伤一堆骨」,眼睛也会流出来一些不清净的东西,眼耳鼻舌身都会流出一些不清净的东西,九孔常流不净,有这个说法。「一堆骨」,就是髑髅骨、颈骨、肩骨、肋骨、脊骨、一直到大腿骨、乃至到膝骨、乃至到脚骨。如果是医院里面医生那里常会有那个制造的模型,人就是一个骨头人。「疮伤一堆骨」,就是一节一节的骨连结起来,这么一个人,会走路、会说话,有的时候会骂人,就是这么一个境界。那么,这样的身体有什么好呢?也不清净、也并不美好;但是,我们总感觉到不错,我们在这里引起了很多的虚妄分别、引起了很多的烦恼,这就是颠倒。 「观身不净」,这个不净观,观身不净。我们有净的想法,这是个颠倒。 「观受是苦」:我们刚才说,有苦受、有乐受、有不苦不乐受,有各式各样的感觉。我们欢喜有如意的享受,当然这也不能说不对,但事实上很难有如意的事情。去追求这些如意的事情也很辛苦,成功了还要保护也很辛苦,失败了是更辛苦、更苦恼。所以,佛说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虽然其中也有乐受,而乐受引起人的烦恼很多;所以,乐实在就是苦!我们认为是乐,那么就是颠倒。 「观心无常」:观察思想上的变化也是无常,不是常恒住、不变易的。心理上的变化,忽然间贪心来了、忽然间瞋心来了、忽然间高慢心、忽然间疑惑心,各式各样的心时常地在变化,并不是常住不变的。 观心无常就是破这个「我」的。我们执着身体里面有一个我。什么叫做我呢?就是常住不坏的。譬如这个身体会老病死,会死掉;这个我是常存不变的。譬如这个房子坏了,我另外再造个房子,我到那个房子住;那个房子坏了,我再造一个房子,再到那个房子去住。房子有成住坏空,我是常住不变的。这样子表示身体里面有个常恒住的我,这个我到天上去了,从天上死了,身体死了,我又来到人间,或者又到地狱去了、到饿鬼道,这样子有变化,但这个我是不变的。执着有我的人是这样来表示我的。但是,佛法说「观心无常」,究竟谁是我呢?佛法说「无我」!没有我的。 现在说毗钵舍那是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刚才我说受想行是以识(就是心)、以心为主导者,这个心去受、去想、去行的。这个色——这个四大,地水火风的身体——是我的住处,这个身体是我的住处。执着有我的人,当然有各式各样不同的执着。有的人执着这个识(执着这个心)是我;这个我是常住不变的,但这个识是生灭变化的,和我的定义不符合,所以识不是我。佛是这样解释。 但是,在《大智度论》里面,龙树菩萨说明无我这一段,我可以在这里介绍给各位。佛在世的同时,印度外道是执着有我论,佛说无我论。有我论和无我论就在辩论:究竟是有我、是无我。有我论者说,譬如一个国王,他下命令给总司令要去作战;总司令得到这个命令,他率领军队就去作战、去攻击敌人。说是我们这个心不是我,它 来指挥这个身体去享受五欲,就像总司令去率领军队打仗似的。但是,这个心要另外有一个东西是「我」,来指挥这个心去享受。所以,心不是我,是我所指挥的,有我论者这样解释。所以,心不是我,但是要有心,这样子来解释他这个有我论。 龙树菩萨主张无我,就来反驳他。怎么样驳法呢?龙树菩萨说,心指挥身体去享受五欲,需要另外有一个我来指挥心;若这样说,我的后面还应该有一个我来指挥这个我,这个我的后面还应该有一个我,应该无穷无尽地有那么多的我。如果说,没有那么多的我,只有一个我,这一个我也不需要,只有心就好了。龙树菩萨说出这么一段话来。 然后又说到第二段。龙树菩萨说,你这个我,心是无常的,我是常住的,我指挥这个心;我的本身有没有觉知性?我的本身若没有觉知性,它怎么能够指挥心去享受五欲?若是我的本身有觉知性,它就直接指挥身体去享受五欲,要指挥心做什么?不需要嘛!这样一解释,外道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所以,龙树菩萨最后结论就是说,人只是有个心,它在做总司令,或者是做善、或者是做恶,另外没有个我。如果说有我的话,就是指这个心是我,是假名为我而已,并不是有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我的。 这是说无我论。我们若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可以修无我观,修身体是不净观,观受是苦,观这个苦恼的观察,观心无常修无我观。观法无我,是说我的作用,我能做善、我能做恶、我能做种种的事业,是指我的作用说的。观心无常是破我的体(本体)的。这就是四念处,修这四念处观。 修无我观,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破见烦恼,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破爱烦恼。爱烦恼破掉了、见烦恼也破掉了,就是阿罗汉果。但是,破烦恼的次第,是先破执着有我的烦恼,这时候先得初果。得了初果以后,继续修四念处观,就破爱烦恼。因为初果圣人还没得禅定,所以,他要继续修禅定,在禅定里面修不净观破爱烦恼。那就是我们通常在经论里面看那个八背舍,那是圣人修的法门。 所以,假设我们欢喜静坐,有两个次第,一个是没得定、一个是得定。没得定的时候也可以修四念处。修四念处修它五分钟以后,你就修奢摩他止,奢摩他止你可以修一刻钟,或者是修半小时,或者你修一小时也可以。观的时间稍短一点,让奢摩他止时间多一点,时间多一点你心情快乐。若是已经成就了奢摩他,或者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得到初禅了,那再修毗钵舍那观,就容易断除烦恼,就能够得初果。若是得初果以后,若得到初禅的时候,就得三果,继续修行就得阿罗汉果;若是发无上菩提心,那就得无生法忍了。 我们在这里可以提出个问题。 修四念处观,我们出家人修四念处是对的!因为你这样修行,一方面自己的我见的力量逐渐逐渐地会薄弱,爱烦恼也逐渐地会减少。我们逐渐地修行,有几种好处呢?就是出家人和出家人容易和,烦恼减少了就容易和。减少了烦恼,心情自在,更容易精进勇猛地修行;也使令在家居士供养出家人的功德大一点。所以,我们出家人应该修四念处。 当然,我刚才讲的只是小小一部分。若在家居士呢,我认为在家居士也应该修四念处。佛在世的时候,有些在家居士都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而现在的在家居士也好、出家人也好,得圣道的少,就是没有修四念处的关系。如果说「我们不要修四念处,我们不要修毗钵舍那,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也好!真能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也是好。但是,也有的人佛也念不好。为什么念不好呢?就是爱烦恼重、见烦恼也重,佛也念不好。如果你修四念处,把爱烦恼、见烦恼降伏一下,那么,心情自在一点,念阿弥陀佛,一心不乱,求生净土也是好,应该是这样说。 四念处,最低限度要用五个钟头来讲,可能好一点。我就是讲了一少部分,我就讲到这里就停下来。 问:这里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蚊子、苍蝇是害虫,是否可先打死,好让它们先投胎,然后再念阿弥陀佛? 答:佛法是重视慈悲心,不应该杀生的。但是,在经论里面说杀生,是说用贪心杀生,譬如杀猪、宰羊、杀鸡这些事,要去卖肉赚钱,那么这是贪心杀生。有的是瞋心杀生,对方对我有伤害,我杀掉他,那是瞋心去杀害生命。或者其他的邪知邪见也会杀生。这是论动机做这种恶事。 现在这一位提出这个问题,他好象不是……,是什么动机要杀害蚊子和苍蝇呢?由第一句话来说,「蚊子、苍蝇是害虫」,由这句话来看,是用瞋心杀的。你用瞋心杀就是有罪的。下面说,「打死它,叫它去投胎」,这句话不太合道理。因为它投胎是由它自己的业力去投胎,不是你让它去投胎!你有这个力量叫它去投胎吗?最后说,「然后再念阿弥陀佛」;这个「然后再念阿弥陀佛」这句话怎么讲呢?是打死它的时候给它念阿弥陀佛,是这样念法?如果是完全用慈悲心,倒是好过用贪心、瞋心去杀生,倒是不同。所以,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同样是杀蚊子、苍蝇,罪过是不一样的,所以信佛还是有点好处。 照理说呢,蚊子、苍蝇还是不要杀,还是不要杀。在《高僧传》上看,有的出家人在野外静坐,蚊子来咬他。他怎么办呢?他把上身衣服脱了,叫这个蚊子来咬。咬完了的时候才把衣服穿上静坐,以后蚊子就不来咬了;有这种事情。 在历史上也有一件事,好象是和梁武帝同时的人,他身上有虱子。不过,常常冲凉、洗澡的人没有这个。在中国的北方乡村的人常不洗澡,身上有虱子,有那种东西。这个人他身上有虱子,他就把它拿下来,放在外边。完了,又把它拿回来,又放在身上。他说,在外边天气冷,冻死了不好,又放在身上。结果,一这样做以后就再没有虱子。他没有杀心,而用爱护的心来对待它,结果就没有虱子。 现在说,「蚊子、苍蝇是害虫」,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佛教徒如果有点慈悲心的话,情形也会好转。或者是你多念大悲咒祝愿,也应该会好转的。 问:我们如何知道那人是得道的佛或菩萨?得道是什么? 答:我们凡夫不知道。凡夫不知道谁是得道的人,谁是佛、是菩萨,凡夫不知道,凡夫是不知道的。通常说,这个人在社会上做一些慈善的事情,来救护这些苦难的人;我们就说,「哎呀!这个人是菩萨!」我们这样说对不对?在佛法的道理上说,什么叫做菩萨呢?他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广度众生,才是菩萨。如果只是发一点好心肠,「他有病,我去找医生给他看病」;你没有发无上菩提心,这件事是人天福报,你只是做一点人天福报的功德,不能说你是菩萨。因为你没有无上菩提的意愿。 菩萨或者是用金钱,或者是用知识,或者用种种方便救护众生,是要一切众生发出离心、发无上菩提心的。要救度一切众生,皆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菩萨的目的是这样的。不是说,你饿了给你吃饱了,到此为止,不是的。不是说有病痛看看医生,病痛好了就好了,目的只此而已;这是人天的福报,菩萨不是这样。菩萨认为你有病治好了,你还会有病的,这问题没解决;菩萨看得远一点。但是,菩萨也做这件事,因为有病痛是苦恼,解除众生的苦恼,也做这件事。但是,菩萨的意愿,要把众生的苦恼彻底地解决,目的是这样子。一般的行善是不彻底的,那不是菩萨道。 所以,我们对于佛法的知识不够,我们不认识谁是菩萨、不认识谁是得道、不得道。得了定、有了神通的人,「哇!这个人是大修行人!」不一定!因为外道也能这样子。也能够得定、也可以有神通。有了神通、有了禅定的人,他也会说出一大套的道理来的,也会有辩才的。我们佛法的知识不够就不认识,不认识什 么叫做正知正见、什么叫做邪知邪见。所以,得了初果的人,他有四不坏信。什么叫四不坏信?就是他对佛的信心不可破坏,他对于佛、法、僧、戒的信心不可破坏。因为什么呢?他自己见到真理了,他知道所以是佛的原因了,所以他的信心是不可破坏的。我们信佛没到圣位的人,不行。我们没有见到真理,正知正见是不是成就了都不一定。所以,我们很难知道谁是佛、谁是菩萨、谁是得道、谁是没得道。 最后一句,得道是什么?得道的人就是见到真理了。他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心无所住了。经论上说,不受一切法、得阿罗汉!这个「不受」是圣人的境界。 问:修行太难了,我不可能达到,是否多做好事就可以了? 答:这个问题很合乎人情。「修行太难了,我不可能达到,是否多做好事就可以了?」也是对,也可以,多做好事就回向无上菩提,要加上一个回向无上菩提,你将来还是可以得解脱的。如果只做好事,不回向菩提,还是不行的。 但是,有一个故事,就是佛的弟弟孙陀罗难陀出家的这件事。孙陀罗难陀和他的太太感情非常好,根本不想出家。但是,佛就是强迫他出家了。这个故事我是讲过,我再讲一下。 佛强迫他到了庙上,他还是想要回家。佛这个时候说:「我带你到天上走一走,好不好?」「好!」走的时候,经过一个高山,佛就停在那里,正好那上有一个猴,有一个猴被火烧死了。佛就问难陀,问这个弟弟,说:「你看这个猴,好看不好看?」说:「这个猴非常难看。」「若和你太太比,谁好看?」难陀眉头就皱起来了:「怎么可以和我太太比,那不能比的。」佛又带他到了天上,到了忉利天,各处看。很多地方有男、也有女,但到了一个地方,只有女而没有男。这时候,难陀就问佛:「为什么这个地方没有男人,只有女人?很多的女人在那里。」佛说:「你不要问我,你去问那个女人是怎么原因。」那么,他就到那儿去问。天女说:「人间释迦牟尼佛的弟弟出家了,他在那里修行,将来就到这儿来给我们做丈夫。」难陀说:「我就是啊!」天女说:「你现在是人,不是天。得要修行以后,死掉了,人的身体死掉了,得到天的身体的时候才行,现在不可以。」他就低着头就回来了,佛也没再说什么,就把他带回到人间到庙上,这时候就修行,再不想他的太太了。因为他感觉到天女和他太太对比起来,就像猴和他太太比似的。 那么,这时候修行,他这时候不想家了,也随着出家人的生活,但是心里面是想生天的。想生天,这也不是出家人嘛,出家人不是想生天的。佛就又说:「我 今天想带你到地狱去看看,好不好?」「可以,好!」那么,就随着佛到地狱去了。各地方看,都有罪人在那儿受苦。但是,一个地方这个油锅烧得很滚,但是没有罪人,那么他就问佛说:「这怎么回事?」「你到那里问那个鬼。」鬼说:「人间佛陀有个弟弟,他出家修行没有道心,想要生天。他生天,在天上死了以后,就到这儿来受苦!」哎呀!他就害怕,马上到佛这儿说:「佛陀赶快慈悲救我,我可不到这儿来受苦。」那么,回到人间就向佛说:「我现在不想生天,我要好好修行!」佛就给他说四念处,观察十二因缘的道理,得阿罗汉果! 所以,「修行太难了,我不可能达到,是否做做好事就可以了?」这个难、不难就是一转念之间,你说难那就是难,如果说不难就是不难,就是这么回事儿。所以,说修行太难,就是放不下嘛,就是世间上的五欲把人困住了。你若能修四念处,就放下了,就没有事了。 问:第四个问题,《广论》中提到,得未到地定的人很少,是真的这么少吗? 答:是!宗喀巴大师说,得未到地定的人不多,的确是。宗喀巴大师说这个话应该是符合事实吧,应该说是符合事实。这件事呢,修定的人,如果世间上的欲,虽然有欲,但是能放下欲,环境也适合修定,自己对于定的法门也能够有很多的知识,善巧地来调伏自己的心,也应该不太难。就是这个知识不丰富,有困难的时候过不去,就退下来,那就是困难,问题是这样。 问:阿弥陀佛!两个问题请问法师。若静坐时感觉自头顶上有清凉气,然后灌入全身,这是会有的过程之一,还是方式有误? 答:静坐的时候有凉气灌入全身,那你应该注意你静坐的环境,静坐的周围的情况怎么样,注意一下,也可能什么地方有风进来。当然不是决定是这样子,有的人静坐盘上腿感觉热,并不感觉凉;有的人静坐会感觉凉,人与人都不一样。但是若是并不太严重,你还能够很自在的,按照你的奢摩他的方法来静坐,就应该没有妨碍。如果严重了,那你应该去考查一下,是外边的环境的问题、是有其他的问题?如果你静坐的情况,没有风进来,完全是身体里面的事情;如果严重,你可以观想热来对治这个凉;如果是属于有鬼神来捣乱,你应该有大悲咒的功课,每一天至少念二十一遍大悲咒的功课,来降伏鬼神。 问:个人有点小小心得,若干时已能处处摄心,亦时时观妄念,则在打坐时已有进步,不知法师对此观点有何指教? 答:你静坐有小小心得,处处也能摄心,能观妄念,有进步,那很好嘛,那不错嘛,那是很好。这是很正常,也没有什么障碍。这是很好,你继续这样用功,应该会有成就的。 问:请问师父,何谓妙演三车?它与《法华玄义》有何关系? 答:对,这是《法华经》上的事。《法华经.譬喻品》有羊车、鹿车、牛车的譬喻,就譬喻三乘的佛法——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譬喻这三乘佛法。在《法华玄义》里面有发挥,是的,是这样意思。 问:请问法师,修禅定,但连腿都盘不起来,要从何着手? 答:腿盘不起来,有一个办法可以盘。就是到浴室里边,水不要太热,可是热一点,你这个腿放在那里泡一会儿,就能盘腿。你这样练习,慢慢就能盘腿了,还是不难的。 问:请问法师,什么是观世音菩萨十二圆通? 答:观世音菩萨有十二大愿,不是说十二圆通。这十二大愿就在《普门品》里面,长行里面也有十二大愿,偈颂里也有十二大愿。不是十二圆通,《楞严经》里面讲圆通,讲圆通又不是十二,《楞严经》里是二十五圆通。所以,你这个十二,应该是十二大愿。 问: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答:「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是《法华经》上的话。「法」住在「法位」上,这话这么讲,法安住在法位上。法位是什么呢?法位就是诸法实相,就是空。这一切法,观察它都是毕竟空的,就叫法住法位。在毕竟空里面,一切法都是没有生住异灭的,就叫做世间相常住。我简单这样解释。 问:打坐、静坐、止观、禅,是否相同? 答:可以说相同,可以这样说。通常说止观、说禅,这是经论上现成的话。说静坐,就是通俗的这么解释。说打坐,就是更通俗了。 问:拜《法华经》只拜经题是否可以? 答:也可以,只拜经题也可以。 问:坐禅至少要七、八个小时才有效力,我们在家人、凡人如何能一天坐禅七、八小时?那平时一般的事都无法达成。 答:这个话是这样。如果你说:「我要去做事,我不要坐禅!」当然你就是做事而不坐禅。若是你说:「我要坐禅七、八小时!」那个事就不要做。就是由你这一念来决定。如果说这个事情不做不行,那么只好做事。 我告诉你一件事,就是现在纽约有一个寿冶和尚,他今年可能八十多岁了。这个寿冶和尚他年轻的时候,他父母给他娶太太,把太太已经娶到家里了,他就跑了,不结婚。那么,你说行不行?你说这件事可不可以?不管你说可以不可以,反正他就是这样做了,这样做也就可以了。说这样做不合道理嘛,已经娶到家里来了,怎么可以不结婚、出家呢?你若这样想,那你就不能出家。 所以,你现在说:「我们在家人怎么能够打坐七、八个小时?」那你就不能打。你说:「我也可以!」那可以就可以!就在乎你自己决定就是了。你说:「我一定要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我一定要去旅游!」那就不打坐,就出去。如果说:「我都能放下!」我就可以打坐。就在乎你自己怎么决定,没有说不可以这件事的,可以不可以就在乎你一念之间而已。 释迦牟尼佛,悉达多太子出家,若平常人那是不能出家的。但是他也就出家了,他父母都不同意,他的太太也不同意,但是他半夜就是骑马就走了。那你说可以不可以?若是我们说:「不可以!」那么你就不能出家。他若有决心,那个不可以就变成可以了。 问:法师几次提到神通为大乘度众之助力,请简单说一下修神通的方法。 答:修神通的方法很简单,没有什么难!一点儿也不难。难,就是你先要得到色界四禅。得到四禅以后,修神通很容易,并不是难事。我们没有禅定就是难事,有了禅定修神通很容易,不难!我现在告诉你,和没告诉你一样,没有用。因为你没有禅定,没有禅定就没有办法。 问:如何避免修观时起妄想? 答:我刚才讲的时候曾经说到,于所缘境数数忆念,就能避免起妄想。但是还没能解决,所以后来有个调顺、寂静,要诃五欲,要把五欲放下,有厌离五欲的心,这妄想就少了。再明白点说,就是出家当和尚!出家当和尚,你放下五欲了,专心静坐,妄想就少。因为庙上就是看见佛像、经书、看见同样修行的人,他妄想就 少。你在社会上,看见这个人、看见那个人,你妄想就多。事实就是这样子嘛,你想一想我说的对不对。 问:请问,「观受是苦」是否鼓励夫妻不应育子? 答:你这句话还没说对。观受是苦,应该离欲。你说不应育子,还没有离欲还不行,应该是这样说。 问:身为在家居士,如何发扬入世佛法,使家庭更和乐、夫妻更和谐? 答:这个事情,我认为你多少修一点四念处,家庭就和谐。因为烦恼轻了,互相能够让一步,就可以和。如果你的爱烦恼特别重,就不容易和;你的我见特别重,也不容易和。世间上的纠纷就是两件事,一个见,你的见解、你的执着、你的我见,「我的看法是最好的,你的看法都不对!」很难和。如果你的爱烦恼、你贪心太大,也不容易和;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是不能和的。一个家庭是这样子,一个团体也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一样的。所以,你若是愿意和,就是把我见弄得轻一点,爱烦恼也轻一点,就容易和。爱烦恼重了,有很多问题。 问:坐禅得初果,是否了生死? 答:坐禅得了初果的时候,生死还没了,但是,也是有了界限了,还有七番生死就得阿罗汉果了。他如果不精进用功,再受七番生死就得阿罗汉果。他若精进用功,也可能当生就得阿罗汉果,就了生死了。得阿罗汉果是了生死的。 问:法师何时讲四念处? 答:我想,今年的十二月间有可能。 问:睡眠常睡不安隐,梦很多,是不是业障太重?我有时候会感到有其他众生在附近,尤其是在睡眠时。是不是业障重?我应该如何才能睡得好? 答:如果是因为四大不调,应该看医生。佛是这样说,佛说:「比丘有病,看医生」。如果不是四大不调,那你思想上有问题,总感觉到旁边有一个众生。你把这个思想改变过来,就没有事了。但是,改变过来,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那么你可以这样,你念大悲咒二十一遍,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祝愿:「我睡觉的时候,请不要有其他的什么鬼神来打扰我」,你就这样祝愿,应该也会有效。 问:初学佛常易懈怠,如何帮自己精进些? 答:可以修无常观!因为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我们这口气出去不回来就死了。我若不精进栽培善根,我将来会怎么样呢?你这样思惟,你就精进了。就像人积聚财富,我今天这碗饭还可以吃,明天就没有饭吃了,我一定要去做工、赚钱;不赚钱,我明天没有饭吃啊。所以,修行也是这样想,我若不努力修行,一口气不来就死了,没有善根,将来我就苦了。可以这样想,你就会精进一点。 问:在家人如何在止方面用功?于日常食衣住行、工作、家庭各方面忙碌间,求得平衡? 答:可以抽出来一点时间静坐。可以分两个形式,一个是早晨稍微早一点起来静坐,可能会合适,这是一个方式。第二个,精神好的时候,坐十五分钟。因为你还要工作,你拿出十五分钟静坐。有机会就坐十五分钟,或者坐三分钟也可以。这样子来培养静坐的兴趣,慢慢地、慢慢就会进步。进步了以后,你就容易放下,就把工作的时间多拿出两个小时来静坐。你这两小时如果运用得好,会更进一步,就能用二十四小时静坐。可以这样办。 问:如果梦见自己在天上飞,身上发蓝光,是何意境?也曾梦见自己变成一道白光,又作何解释? 答:这个事是那样。《大智度论》上说,做梦在天上飞,是肝有问题。但是你身上发蓝光,又有点不同;又是见到自己变成一道白光。不过,你是常常有静坐功课?你是不是有这种功课?如果完全没有佛法的功课,有这样的事情,也表示你有一点来历。有什么来历呢?你可能前生是天上的人,来到人间。就是这一生的前一生,不是距离很多;若距离很多,不行。就是这一生的前一生是天上的人,那么你可能会有这个事情。若是你常常静坐有观想,那又不同,那又不一样。如果你的四大调和,肝没有病,应该说你这个相是好相,是个吉祥的相。 问:坐禅与气功是否有抵触?如果学习气功,并不堕入身体的崇拜,而是希望减轻众生的病苦,当然是指一时的病苦,而非究竟解除,是否恰当? 答:「坐禅与气功是否有抵触?」这个话很难说。若是你学气功运气,然后你学习佛法的禅,你心里面一静下来,这个气就在身体里面动,从前面动到后面去,各处动。你有可能会厌烦,也会感觉到打闲岔,那么就是有妨碍了。若是你的气功练得好,你能控制这个气,这个气听你的命令,那就不要紧。你叫它不要动,它就不动, 那就可以。如果它不听你招呼,它一定要动,那你就烦恼了。所以,这个事情,在佛教的经论里面开示我们学禅,它不教我们运气的,没有这个事情。 你说是「不堕入身体的崇拜」,那是最好,最好是没有这样。「减轻众生的病苦」,你想把气功练好了,给人治病。给人治病也是好,也不是不对,但是你若好好修禅,有更大的成就的时候,再给人治病,更好,就会更好。如果只是学习一点气功治病,我认为不太理想。有的病能治好、有的病也治不好,而自己宝贵的光阴就这样消失了。若是你能够在坐禅里面修止观,栽培无漏的善根,得了圣道的时候,再给众生治病,我认为会更高明!我是这样看。 问:再请师父修神通的法,因为在场的也许有人已得禅定了,念咒念什么咒?因为我们不想抱着疑问及遗憾回家。 答:若是在场的人已经得禅定了,我看不会问我这个话,我看不会的。 「念咒念什么咒?」很多的咒,你念多了都能得神通。当然,那个不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禅定里得神通,那又不一样。那个神通都是小小的神通,不过,在我们凡夫看,也不错。但是在禅定里得神通的人来看,那是小意思,不是了不起。 修神通的方法,我告诉你一个方法,我可以讲。就是你得到色界初禅,或者是二禅、三禅、四禅,入定了。入定的时候,你就心里面想:我这个身体起来,起来一寸、起来半尺、起来一尺,你就这么想,这身体就起来了;很简单啊!说是我从这个房子,我不要从窗户、门出去,我就从这方面就这样出去,也行;但是,要预先有个方便,就是在禅定里面想,房子这个硬体的这些东西,如云,像云雾似的,是无障碍的,有若无的样子,你这样想,然后你想这个身体从这儿出去,就出去了,就无障碍。墙壁也是一样,从这里就能过去。所以,有禅定的人他想得神通,心里面预先想,成功了,就是一切无障碍! 我现在告诉你了!就没有遗憾了吧。 问:睡觉时间太长了,可否用来修禅定? 答:是可以的。如果你能够出家修禅定,是最合适。因为不然的话,在家人有欲的生活,禅定是修不成的,明白点说是这样子。 问:一心持念大乘经典,心有余则念阿弥陀佛;如果一生中不修止观,有否希望出三界? 答:「一心持念大乘经典,心有余则念阿弥陀佛」,你要加上个回向,回向愿生阿弥陀佛国。如果你不回向,你不愿生阿弥陀佛国,你还是在这里流转。你不修止观,你出三界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念大乘经典、念阿弥陀佛也栽培善根了。念大乘经典,我们所谓「念」,就是读诵文字,这在闻思修三慧属于闻慧,闻慧是最起码的一种智慧。我们现在的佛教徒,所谓修行,多数是停留在闻慧的阶段,不能进步到思慧、修慧。佛在世的时候,佛教徒的修行是闻思修三慧都具足的,才能得圣道。我们就是在闻慧上念念经,「这就是修行了!」其实,这是很起码的。但是,能念大乘经典也是好,念阿弥陀佛也是好,修净土法门也是好。我刚才说了,就是加上个回向就好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