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董群教授:禅教合一的生活禅


 2021/10/9    下载DOC文档    

禅教合一的生活禅

董群

内容提要  本文在对生活禅和禅教合一基本含义的理解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生活禅的教证和祖证。对教证的分析,结合《心经》、《金刚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法华经》、《楞严经》、《维摩诘经》、《圆觉经》等来说明,体现生活禅藉教悟宗的历史传统。对祖证分析,结合《大乘起信论》、《略辨大乘入道四行》、《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六祖坛经》、《证道歌》、《赵州语录》、《临济语录》、《禅门锻炼说》等来阐述,体现生活禅的祖师禅特色。并总结生活禅之禅教合一的特性,即承禅入禅、融经入禅、以禅融教,突出太虚大师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这一主题。

关键词  生活禅  禅教合一  教证  祖证  融合特色

生活禅是当代中国大陆佛教深化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且影响日益扩大的禅法理论和修行体系,依照其倡导者净慧法师的叙述,生活禅是这样一种禅法:“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人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唐代着名的佛教学者宗密将中国佛教中的禅解释为“定慧之通称”,他对于各种禅法的概括,十分注重从禅理(慧)和禅行(定)相结合的角度进行,这种方法对于我们理解生活禅仍然是有指导意义的。净慧法师强调,生活禅“既包括了见地的部分,又包括功夫的部分”,这也是从定慧两方面概括的。因此可以说,生活禅是以祖师禅为代表的中国禅的当代展现。生活禅之禅理,即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尽责、义务、奉献、无我、生活、保任,“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生活禅之禅行,可以概括为三要和四要。三要指正信、正行、正受。正信的内容,信三宝,信因果,信般若,信解脱,“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缩。”正行即修三学、四摄、六度等行,以老实做人为修学的起点,又以轻安明净为验证。正受即三昧、定,“行亦禅,从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四要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在生活禅的修行观中,三要为要之体,四要为要之用,因此可以概括为体三要、用四要。体用关系,体用不二,即体即用。此理行合一之生活禅的宗旨,即净慧法师常说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就是观照在当下,破除烦恼;奉献人生就是发心在当下,成就众生。这一宗旨的进一步表述,在于八个字:继、适、立、弘、开、提、觉、祥,即“继承传统(契理),适应时代(契机),立足正法,弘扬禅学,开发智慧,提升道德,觉悟人生,祥和社会。”契理契机是根本原则,智慧是根,道德是本,个人的觉悟是小果,众生的解脱、社会的净化祥和是大果。其方法论特点是不二法门,信仰与生活的不二,理与事的不二,理想与现实的不二,出世与现世的不二,禅修与当下的不二,等等。

这样一种生活禅,从其思想资源的角度看,是禅教融合的产物。禅教合一的含义,宗密作过详尽的区别。什么是禅?什么是教?有三层意义:第一层,禅指的是佛祖之心或意,教或经是指佛所说的话,“经是佛语,禅是佛意”。第二层,禅指句偈,教指经典。佛祖心之所思,意之所动,通过以心传心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将自己的体悟用偈颂语句表述出来,就是禅。佛说的话,弟子们回忆出来,记录下来,形成文字,并世代流传,就成为经,诸菩萨对于经意的阐发,形成论,“教也者,诸佛菩萨所留经论也;禅也者,诸善知识所述句偈也”。宗密又说,“经是佛语,禅是僧言”。第三层,诸师依照佛教经典而建立各种不同的教派,形成教的一系,比如天台宗依《法华经》立宗,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宗。依佛心意或诸师句偈,而建立禅的一系,最终发展为禅宗。

禅教合一,就是要在这三层意义上讨论,其中第一层的融合具有本体性的意义。而生活禅的禅教合一观,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第二、三层意义上,尤其是第二层意义上。本文对此的讨论,着重梳理生活禅的教证和祖证。禅宗史上经常有祖意、教意之分,教证即生活禅的经论依据,是以教意而证,祖证即生活禅的祖师传统,是以祖意而证,由此说明生活禅之禅教合一的特点,是以禅融教之禅,而非像宗密那样的以教融禅之禅。

讨论生活禅的教证和祖证,意在说明其藉教悟宗的传统和对祖师禅的继承与超越,并不是要刻意去寻求生活禅的某一种观点出自何种经典或祖语,这些经典和祖语多有共同的思想,因此将生活禅的某一具体观点的思想渊源归结为某一种经论或某一祖师之意,也是片面的。虽然下面的行文不可避免会将生活禅的一些观点和某一教证和祖证联系起来,但只是举例说明而已。

一、生活禅的教证

生活禅的教证,即生活禅的经论依据。为什么要提出生活禅的教证呢?净慧法师认为,禅理依教理而立,“禅宗是不是就不要教理呢?不是。从达摩大师到六祖慧能,这一阶段的禅师都把自己的言教建立在佛经的基础上的”。“不识字”的慧能所讲的《坛经》中,涉及的佛教经典就有多种。历史上的禅宗是如此,今日禅宗的发展依然必须如此。生活禅的“教典所依”之“佛言”部分,净慧列举了《心经》、《金刚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法华经》、《楞严经》、《维摩诘经》,在新版的《生活禅提纲》一文中,还有《圆觉经》。据此,我们可以考察这些经典和生活禅思想的内在联系。其中,净慧认为习《普贤行愿品》可以修福,习《金刚经》可以修慧,“我让我的在家弟子早上念《普贤行愿品》,以修福为主,晚上念《金刚经》,以修慧为主”。是为福慧双修。他也特别推荐要读《楞严》和《法华》,指出此两经的特点是,“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习《楞严》有助于开悟,习《法华》有助于成佛。由此教证,也体现出生活禅藉教悟宗的历史传统。

1.《心经》和生活禅

《心经》是般若类经中最为精要的一部,般若类经的思想核心,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之一,净慧列为禅宗七经之一。

般若类经就部佚而言,宏广而有六百卷的《大般若经》,精要而有几百字的《心经》。“心”指心脏,也有心髓、核心之意,全部般若经,包括《大般若经》深广之义的心要,就在《心经》之中。如净慧如说,此经“言简义丰,人佛心要”,因而得到人们的普遍传诵。

此经阐发空的智慧,其基本结构是,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以甚深般若之能观智,照察诸境,明一切皆空之理,救度世间一切苦难众生,并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子说此空理,及了达空理后所得之果。诸境之空,《心经》谈到色受想行识五蕴之空,十二因缘之空,四谛之空,智、得之空,以此观照来阐明一切皆空之理,遣除众生的我执和法执。然所谓空,表现为诸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是指断灭空之类。所得之果,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得究竟涅架果,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得无上正等正觉果。由此证明般若波罗蜜的无边功德,能除众生一切苦,同时这也说明,般若智慧出现于世间的目的,在于除众生之苦,众生欲除苦,须行般若波罗蜜。

对于生活禅而言,从《心经》中吸取的就是空的智慧。

要实现觉悟人生的宗旨,具体地说,要追求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精神生活,超越迷失的生活而实践觉悟的生活,超越染污的生活而实践净化的生活,离不开智慧,超越凡夫的生活而实践圣者的生活,都须用智慧观照当下,破除一切烦恼。同样,要将这种觉悟推广至他人,在觉他、觉行圆满的过程中实践奉献社会的宗旨,也必须依赖般若智慧以及观自在菩萨的慈悲精神。

2。《金刚经》和生活禅

《金刚经》是佛对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所说,六祖慧能非常推崇,净慧列为禅宗七经之一。

此经是般若类经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且在中国佛教中非常流行。“金刚”作为一种器物,是一种带有三棱利刃的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刀,一说指宝石,依什译本,金刚可以理解为对般若智慧之坚固、锐利、光明特性的形容。

此经的核心思想是讲一个空的智慧,空的观点体现为经末的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为《金刚经》六譬。经中谈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众生空。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谈一切皆空。只有了达诸相非相,才是见如来。

如何以空的方法看待诸法?如何处理空性和事相的关系?经中归结为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或者说,应生无所住心。这种无住论是全经的核心。

对于生活禅而言,从《金刚经》中直接吸取了“诸相非相”的空观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住观。净慧认为,此经的特点是讲空,讲理,讲觉悟,“《金刚经》提倡般若空慧,教我们做一切布施要三轮体空,舍弃执着,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真正彻底觉悟,所以《金刚经》的重点是讲觉悟”。

从“诸相非相”的原则看,生活禅十分强调正确看待人生,主张“看破”和“放下”,看破虚幻的人生,看破功名利禄,克服人生的恶习,最终显示人生的价值,因此,净慧认为,“看破人生实际上是对人生价值的肯定”。能看破,也就放得下,而要看破、放下,必须体悟无我相,乃至无一切相。

从“无住”的原则看,禅的本性具有“灵动活泼的天机”,不定止于一事一法,不是僵化的教条,由此开发出禅的普遍性。因而,现实生活之中,处处皆是禅,是所谓“禅天禅地”,满目青山、茫茫大地、浩浩长江、潺潺流水、青青翠竹、郁郁黄花、满天星斗、皓月当空、骄阳似火、好风徐来、皑皑白雪、细雨无声,都是禅,信任、关怀、平衡、适度也是禅,安祥、睿智、无求、无伪还是禅……,禅无处不在。

陈兵教授对生活禅的诠释,也谈到了《金刚经》对生活禅影响。他认为,《金刚经》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观点是生活禅的“禅要”,他通过对“生活”概念的诠释说明这一点,如果只以正念勤修福德,还只是生活禅的一面,即“生”的一面,“而生其心”的一面,另一面是“活”,灵活无碍,生气勃勃,创造能力,是心性的源头活水,是“应无所住”。“生”是修方便,“活”是修般若,生与活,方便与般若,一体不二,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看法,有助于我们正确体会生活禅的含义以及和《金刚经》的关系。

3.《普贤行愿品》和生活禅

《普贤行愿品》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人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的略名,是般若所译四十《华严经》之第四十卷。

此经的思想核心是围绕“行愿”而展开的。普贤菩萨初发菩提心时,立下十大誓愿,并依愿力修行,实现心愿。十愿的内容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经中具体阐述如何行此十愿。

对生活禅而言,从《普贤行愿品》中吸取的正是“行愿”的思想。净慧认为,此经的讲有;讲事,讲奉献,“《普贤菩萨行愿品》的重点放在不舍众生,是讲奉献”。

所谓的“愿”,指内心的愿望和决心,决心做什么,成就什么,这种愿望构成人的精神支柱,成为修行的动力。佛教非常强调愿的作用,大乘佛教讲四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坛经》中对此有具体的阐释。阿弥陀佛立下过四十八大愿,地藏菩萨则被称为大愿菩萨,因其立下的誓愿如此之宏大: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十愿的特点,都落实到众生身上,不离众生,不舍众生,显示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普贤菩萨行愿品》十大愿王,愿愿不离众生,念念不舍众生。如果能够时时处处想到众生,我们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心态”。把好事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代众生苦。净慧指出这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的精神,也就是菩萨的精神。

净慧法师谈到,念佛三要之信力、愿力、行力,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如何发愿?要和当下的生命状态结合起来,“着眼于我们众生的生命现实,着眼于生命现实的改善”。有了信、愿之力,还要行,“重要的就是行,而且是笃行,也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去行。”这就是行愿。他要求当代僧伽,首先要有“求学的志向”和“求道的决心”,也就是说,首先要有这样的愿望,立这样的誓愿,并努力实现这种目标,也是强调行愿。

净慧谈到忏悔的重要性,人生由于无明而引起的种种烦恼障碍,通过忏悔来消除,“忏悔以后才能够安乐,才能够清净”。他强调要像拔草那样来清除自己心中的污点。这就是行忏悔业障愿。

净慧谈到“将个人融化于大众”为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之一,这和“行恒顺众生愿”的精神是相通的。

净慧谈到回向的含义,“扩大我们的心量”。不是以自己,而是以大众为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只有具备了回向心,才真正具备大乘根器。这就是行普皆回向愿。

净慧法师非常重视这部经,也曾请济群法师于1996年秋在柏林寺讲此经,而成《普贤生行愿品讲记》,2002年7月20日至27日的第十届生活禅夏令营,又请妙峰法师讲此经。

4.《法华经》与生活禅

《法华经》虽被天台宗视为宗经,但其影响不只在天台宗,而是涉及整个中国佛教,禅宗同样非常重视此经,北宗之神秀,南宗之慧能,莫不如此,后世禅宗同样如此。

此经的思想核心,在于揭示诸法实相,开示悟人,在教学方法上,则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诸法实相,是世间和出世间一切法的真实体相,这种实相不可思议,是“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经中用大白车形容诸法实相,具足一切德,一切庄严。诸法实相也是众生内在的真实体相,众生不能识悟,如同贫子有宝藏而不知,如同有人衣内无价宝珠而不知,如同轮王发髻中的难信之珠,诸兵众不知。诸佛出世的唯一目的或“大事因缘”,就是要开发、显示、了悟、证人佛知见。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众生根性的差异,以三乘方便,使众生趣人一佛乘。

对生活禅而言,从《法华经》中得到多重启发。比如,净慧法师特别强调开悟的重要性,参禅必须以悟为目标,而开悟,也就悟人诸法实相,或者说人生本有的佛性,净慧从《法华经》的“大事因缘”来说明这一点,“佛教所有的法门,都是以开悟为目标。《法华经》上讲,佛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以此为佛陀说法的本怀,生活禅讲开悟,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5.《楞严经》与生活禅

《楞严经》,一般将其归人秘密类经典,但诸家从自身的立场理解之,禅宗则视其为宗门经典,元僧惟则曾说,此经是“诸佛之慧命,众生之达道,教网之宏纲,禅门之要关”。太虚曾说:“然以楞严经之全部脉络义理观察,明理、修行、证果,仍以归人千余年来最盛行的禅宗较为确切。”“从所明理,修所宗行,均合禅宗。”净慧法师将其列为禅宗七经之“O

此经的基本内容,涉及理、行两个方面,理是圆理,行是圆行。其圆理,强调众生的真性圆明之体,此真性无生无灭,本来常住,称如来藏,众生沉沦的缘由,在于不知此体,心生妄想。

修行的基本原理,强调应该“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如何息来攀缘之心?经中用“七处征心”指示方法。初发心时应注意的问题,应当先择死生根本,审详烦恼根本,从六根人手修行。对于诸菩萨声闻根据各自根性而得圆通的二十五种方法,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由文殊加以评论,而把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娑婆世界最为适当无比的修持法门。又讲摄心之法,即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又说建立道场之法,并说楞严神咒。又谈如何熄灭内心的阴魔(色、受、想、行、识五阴,各有十种魔,为五十阴魔)。

对于生活禅而言,此经为生活禅提供禅理和禅行的依据。

净慧法师对此有明确的观点,他认为,“经上所讲的七处征心、五十阴魔以及圆解圆行等义理,对我们修禅的人树立正知正见是大的裨益的”。由此可以看出此经对于中国佛教的重要性,他主张,此经是佛门正法所系,无论修什么法门,都应先读此经。他非常重视此经,曾受新加坡毗庐寺之邀,为信众主讲《楞严经》大意。

6.《维摩诘经》与生活禅

《维摩诘经》也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禅门重要经典,影响广泛,净慧列为禅宗七经之一。《维摩诘经》的思想特色,僧肇曾概括为“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其方法论的核心是不二法门。具体地说,此经讨论的重要问题包括不二法门的方法论、自心净土的净土观、无修之修的修行观、居士修行的佛教观等。

不二法门是建立在般若思想基础上的方法论,中道方法的一种表述,表示对相对性、差别性的超越,达到绝对平等的境界。龙树《中论》中的“八不”中道,就是八种“不二”,《维摩诘经·人不二法门品》借菩萨之口,讨论了三十二种不二法门,生灭不二,垢净不二,善恶不二,罪福不二,有为无为不二,世出世不二,生死涅架不二,明无明不二,色空不二,正邪不二,如此等等,而以净名杜口,无文字语言,为真人不二法门。这种不二思想,又表达为“无分别”。

自心净土,经中提出了着名的观点:心净则佛土净。“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不论是何种佛教修行、佛教智慧,都能成就佛国净土,直心是净土,深心是净土,菩提心是净土,六度是净土,三十七道品是净土,回向是净土,十善是净土,如此等等。

无修之修,经中反对为修行而修行的刻意而程式化的修行,而强调将修行化现在具体生活的自然流动之中,因此,有反对舍利弗坐禅的观点提出,主张人生处处皆是修行道场,直心是道场,发行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六度是道场,慈悲喜舍道场,三十七品、四谛、十二因缘是道场,烦恼是道场,众生是道场,一切法是道场,三界是道场。

居士如何修行成佛?此经以维摩诘为榜样。作为在家居士,维摩诘的佛学修养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他的佛学造诣实际超出了许多出家僧人,所以维摩诘示疾时,佛世尊会下的许多弟子自知造诣不如维摩诘不敢去问疾。维摩诘的居士身份也为弘传佛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生活禅而言,从《维摩经》中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至少包括其不二法门、净土观、居士修行原则等。

净慧在谈到此经之所以有重要地位的原因时,认为和维摩诘的成功居士形象有关,“维摩诘居士,他是典型的在家修行并取得成功的禅者风范,其所说经在禅门中的地位,那更是自不待言了。”当然也和此经的义理圆了有关。

净慧曾说,《维摩诘经》的特色就是“宣扬不二解脱法门”,这突出了不二法门在经中的地位,视为此经的思想核心。生活禅的基本方法论,也不出这一法门,最根本的,是禅和生活的不二。修行生活禅的四个要点,就是四不二门:信仰和日常生活的不二,修行与当下一念的不二,佛法与世间的不二,个人和大众的不二。生活禅的报恩思想的根源,则来自三种不二,“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依正不二讲人与环境的关系,自他不二涉及人与人的关系,生佛不二涉及众生与佛的关系。

生活禅非常重视此经的净土观,净慧这样解释经中心净则国土净的观点,“心净指我们每个人的心性,我们每个人的心性净了,每个人这一块佛土清净了,那么整体的国土就能清净”。

生活禅也非常重视居士的作用,净慧法师专门有关于居士修行的开示,以《居士六法》为代表,对于居士的必读经典,则编印有《在家信徒必读经典》,汇集十种经典,分为初机五经和受持五经。

7.《圆觉经》与生活禅

《圆觉经》,净慧列为禅宗七经之一。

此经的基本内容是宣传众生都有圆满周备、无所欠缺的觉性,或如来藏,或佛性。此性清净无污,先天具足,但由于众生的贪爱之心,使其难以显现,而陷人生死轮回,众生只要顿悟自心此觉性,并依悟而修,渐渐去除贪爱之污垢,就能达到究竟觉的境地,与佛无异。此经之序分讲佛与众菩萨同处一个神通光明境界,表示因果无异、凡圣同源的圆满之境。正宗分列为佛答十一位菩萨的提问,第一答文殊菩萨问,讲述圆觉是众生和世界的本质,从圆觉中流出一切法,一切众生都有清净圆觉,本来成佛,只因为贪爱而造成种种颠倒之见,造作种种业,流转生死,众生如果修圆觉,就能消除无明,显现本有觉性。此重问答构成全经的根本所在。第二答普贤菩萨问,讲述对各人对觉性的信解,依这种信解,并根据各自根性深浅,众生就能进人解脱之境。答第三到第六问,为上根众生人修行方法,答第七到第十问,讲中根众生的修行方法,答第十一问,下根众生的修行方法。

对于生活禅而言,《圆觉经》本身体现的禅教合一特征,构成对生活禅之禅教合一论的启发。

《圆觉经》这种融合特征,宗密这样概括:“此经具法性、法相、破相三宗经论,南北顿渐两宗禅门,又分同华严圆教,具足悟修门户。”吕澂也持相同的看法:“《圆觉》的要点在以圆觉附会灵知本觉。而据此基点,统一了当时所有的教与禅之说。”净慧法师则进一步认为,《圆觉经》“被视为整个大乘佛学的总纲”。对于生活禅的意义,不言自明。

二、生活禅的祖证

生活禅的祖证,即生活禅的祖师传统,祖师心语对于生活禅的启发,这些祖师心语都是禅教合一的典范。净慧所列生活禅的“教典所依”之“祖语”部分,就是祖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大乘起信论》、《略辨大乘人道四行》、《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六祖坛经》、《证道歌》、《赵州语录》、《临济语录》、《禅门锻炼说》。由此祖证,可以显现生活禅所受祖师禅的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生活禅乃祖师禅之当代呈现和新发展的结论。

1.《大乘起信论》与生活禅

《大乘起信论》相传为马鸣菩萨着,在禅宗史上,马鸣是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十二祖,也是生活禅提及的祖证中最早的祖师。

此论的主要思想之一是“一心二门”论,“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这一思想包含了真心论、阿黎耶识论等重要内容。

心是《起信论》全部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心表述为众生心、心真如、如来藏心,能心摄一切世间和出世间法,并具有三种意义:一是性体,显示真如之体,此心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终极性体,一切法都以心真如为体,平等不二,不增不减;二是相状,显示如来藏的特征,心作为如来藏,先天地具足本体自性所固有的种种功能和福德;三是作用,显示心的生化作用,生成化现一切世间和出世间之事,并引起相应的果报。

此心又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心真如,二是心生灭。心真如的意义在于进一步阐述心的本质特征,心是一切事物统一的本原或本体,本身并无差别,无生灭变化,具有整体不可分性和静止性。至于事物所显现的差别性,则是由于妄念的污染而致。

对心生灭的说明,就涉及到阿黎耶识,其中有三个重要的概念:如来藏、阿黎耶识、本觉。如来藏的意义是指在众生的烦恼之中,隐藏有本来清净的如来法身,相对于真如清净之体,如来藏是染净相杂的,净体藏于烦恼污染中。净的方面,指向如来藏的真如特性,染的方面,指向如来藏的生灭特性。《起信论》所持之缘起论,就是如来藏缘起,或称真如缘起,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生起一切法,从这一意义上说,三界唯心。如来藏缘起万法的过程中,包含了阿黎耶识的作用,直接生起万法是通过阿黎耶识的作用。阿黎耶识有两种意义,一是本觉,二是不觉。所谓觉,是指心之本体“离念”,离却心的波动、妄念。本觉即众生先天具有的觉悟本性。不觉是指众生不能觉悟心的本质,心有所动,表现为生住异灭四种形态,由于心的不觉,又先后产生三细六粗诸业,造业受报。因此,万法的直接生起之因是阿黎耶识中的不觉特性。修行的目的就是要由不觉而复归本觉。

对于生活禅而言,《起信论》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起信论》本觉论对本觉、不觉、始觉、究竟觉作了比较分析,从生活禅的角度看,本觉是现实生活中的众生的内在本性,不觉是众生的现实表现,始觉是众生觉悟生活禅宗旨的开始,究竟觉就是达到生活禅、禅生活的统一。

《起信论》中强调的发愿趣道的方法,分为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信解行证,生活禅以此为修行准则,“修行的四个层次:信、解、行、证。信是起点,证是终点,只有具备一个良好的起点,才能有一个圆满的终点”。

《起信论》是讲止观双修的,大乘所修六度,《起信论》析为五门,即以禅定和般若二度合为止观一门,表示其对止观的重视,并强调止观和生活的结合,杜继文教授曾指出过这一点。当然,生活禅不只是强调止观之并重,更讲慧能的定慧合一,即定即慧,两者的意义是有差别的。

2.《略辨大乘入道四行》与生活禅

《略辨大乘人道四行》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所说,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安心、发行、顺物、方便四点内容,尤其是前两者,安心通过壁观而达到,发行则有发起四种修行。达摩实际上归纳为二人和四行。

二人,即理人和行人。达摩要求从禅理和禅行两方面趣人禅境界,理人指立宗方法上的藉教悟宗,同时深信众生都有同一个真性,但被客尘障覆不能显现,如果能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达到无自无他,凡圣等一之境,而不退转,证得这一境界,又能离却经教,这样就能契合真性之理。

行人具体分为四行: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报冤行依据因果报应、人生痛苦论、忍辱等价值观和伦理观而倡导对痛苦的忍受和无冤精神,达摩以为,只要有这样的忍辱忍苦之心,就会和第一义相符。随缘行讲得乐不喜,见喜不动心。无所求行强调无求,指没有欲求,息灭妄想杂念,称法行,是按照经教中的性净之理而修行,体认诸相空性,而能不被一尘染。

对于生活禅而言,达摩的《二人四行》提供了解脱的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体现在禅理上的悟人和修行上的证人,理行兼修。从达摩的四行看,突出了道德修行的意义,《坛经》也强调这一点,这对于生活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净慧在谈到人生修养的四大内容时,其中之一就是道德修养,而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就是五戒十善。这和太虚的是一致的,也是对生活禅的要求。

3.《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与生活禅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也称《小止观》、《童蒙止观》,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颉的作品。天台宗强调止观双修,其中的一些祖师被禅宗界列为禅师,智颉是其中之一。《小止观》对止观次第作概括性的阐释,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南宗禅的“难操作性”来说,是一个人门基础,因此历来为后世禅家所重视。

此法要先述止、观二法对于趣人涅粲的至关重要性,为解脱法门之“急要”,并对止观意义加以说明,强调止观双修之理。在此基础上,从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十个方面阐发止观次第。

对于生活禅来说,此法要是生活禅的人道修行指南,在《何处青山不道场——生活禅手册》中,特意将其收入作为附录。净慧法师在谈修行的入门方便时时,常常依据此法要。

4.《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六祖坛经》是六祖慧能的说法记录,也是中国僧人法语中唯一称“经”者。此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有所谓代表着“佛学的革命”之说。净慧法师列为禅宗七经之一。

《坛经》至少可以概括出三大主题和一种方法作为其禅法的主体。三大主题之一是心性理论。心的本性究竟如何?慧能主张清净、空寂、具足佛性和智慧,清净空寂之心体上,本有佛性,本有智慧。因其佛性,众生即佛,众生与佛之间,只是迷悟之别,本质无异。因其智慧,众生能自悟本有佛性。三大主题之二是顿悟论。虽然现在可以从学术上找到禅宗的敦煌资料来证明顿渐问题并不是南宗和北宗根本区别,北宗神秀等人也强调顿悟,但慧能确实非常重视顿悟的意义,慧能之后的禅宗界也确实存在着南顿北渐的水火之别,圭峰宗密在其《禅源诸序诠集都序》中明确提到这种状况。慧能强调顿渐在机,而不在法,也就是说,人有利钝,法无顿渐。何谓顿悟?是识心见性的内省,直指人心的直觉,自心烦恼的顿除,自心佛性的顿现,一念相应的瞬间,完全彻底的开悟,瞬间实现的永恒,自性自度的自主,是悟无所得。三大主题之三是无修之修。慧能反对刻意为之的修习行为,反对看心看净式的坐禅,反对渐修,顿悟不以渐修为基础,此种修行,可以概括为顿修或无修之修,在一刹那间、一念之间完成,这种顿修和顿悟的同一个瞬间,为悟修一时,顿修顿悟,顿悟顿修,都无区别。无修之修,具体内容包括无念说、定慧等说、一行三昧说,体现了慧能禅法的日常生活性质,后世禅宗的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等观念都在此发生出来。一大方法,即对法。慧能不但提出三十六对,更将此法运用于宗教超越的各个方面,语言文字和禅、众生和佛、烦恼和菩提、无明与智慧、现世与出世、自心与西方、在家与出家等关系,都以对法的原则处理,坚持不二法门。

对于生活禅来说,《坛经》提供了最为直接而又内容丰富的祖证。

《坛经》提供了禅教合一的范例。虽为禅门经典,但《坛经》汲众经之优长,会众典之精粹。这一思路直接影响了生活禅,净慧法师有一篇讲话,就叫《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生活禅对于迷与觉的理解,也依《坛经》为依据,“佛就是觉,《六祖坛经》上讲,迷即众生,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一念觉即佛。生佛之间,只是一字之差。看似简单,可是真要觉,却不是那么容易,这中间要克服种种困难,种种障碍”。生活禅不是简单的讨论这种佛与众生的悟迷之别,而是将这种落实在生活中检视,“众生与佛究竟有什么差别?……这个答案只有从佛与众生在生活各个方面的中去寻找”。佛陀的生活是三业清净的,而众生的生活则是三业染污的。

从方法论上讲,生活禅“将佛法融化于世间”的方法,和《坛经》中“佛法在世间”的精神一致,净慧揭示了两者的联系,他在谈到生活禅主张建设、改善、觉悟在人世间的观点时,引用慧能的看法为证,“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净慧进一步解释慧能的这一思想对于生活禅的启发,佛法在世间,说明佛就在生活中,就在生死中。不离世间觉,说明不能离开生活、生死去求觉悟。

5.《证道歌》与生活禅

《证道歌》,永嘉玄觉禅师撰,表达永嘉对于禅法的理解,描述其证悟之境,且用诗歌体写成,故也称《永嘉证道歌》,极受禅界重视,流传极广。永嘉禅既是慧能南宗禅的真传,又融人天台禅法,是南宗禅下非常注重修行次第性或“可操作性”的一种,对于今天的中国禅宗来说,仍然很有启发。

《证道歌》的思想非常丰富,包括佛性观、顿渐观、修行观、无所得观、解脱境界观等。

《证道歌》认为,众生有内在无价宝藏,就是本有的佛性,自性天真佛,或者称为道。出家人称贫道,身贫而道不贫。此性为一,我与如来共有此一,一月与一切水中月共有此一。觉悟真性,对于上士即上根器来说,唯顿无渐,顿觉如来禅。

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一个“闲”字,不除妄想不求真,行住坐卧也是禅,无念无心,纵使面对锋刀毒药,也坦坦闲闲。

悟道后是何境界?无所得,了无一物,无人无佛。无分别,面对荣辱,无忧无喜。无挂碍,江月松风,自在逍遥,深山兰若,优游静坐。

对于生活禅而言,《证道歌》或永嘉禅提供的更多是修行方面的启发。

生活禅修行三要中的保任正受之法,净慧主张“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此引《证道歌》中语,表示禅无定法,普遍存在,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等日常生活境,都是禅境。

净慧在一次禅七开示中,特别谈到永嘉关于惺惺寂寂的观点,“围绕(J陧惺寂寂’四个字,永嘉禅师说了四句话,这四句话对我们正确地把握自己的心态非常有帮助”。这四句话是:((J陧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净慧强调,“惺惺寂寂是”,既能够惺惺,又能够寂寂,一轮明月当头,却又万籁无声。“无记寂寂非”,无记是指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当下一念是什么,意思是自性的明月被乌云遮住了,万象显现不出来,虽然是万籁无声,但是慧力不够,缺少觉照,堕在无事田里,这是一种空无境界,不是一种正确的用功。内心空空荡荡的,对念起念灭不甚明了,黑漆漆的一片,没有提起觉照,看起来挺宁静的,但于修行来说,不是一种好现象。“寂寂惺惺是”,当你妄想纷飞的时候,你能够定住,不随妄想跑,或者去觉照这个妄想,使当下一念了然不生,这是既空又明的境界。“乱想惺惺非”,就是说在万象俱现时,心随着妄想跑掉了,也不是正碗的用功。净慧倡导以此四句来检视学人用功的境界。

这四句话是永嘉禅师《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提到的。这说明,生活禅提出《证道歌》,实际上是以永嘉玄觉的全部言说为祖证的。

6.《赵州语录》与生活禅

《赵州语录》是赵州从谂的法语记录,从谂晚年驻锡之观音院,即如今的柏林寺。赵州宗门险峻迅捷,时人有“赵州关”之称。

从禅理的角度看,赵州的观点突出地体现为南泉普愿对他开示的“平常心是道”:“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师云:‘还可趣向不?’泉云:‘拟即乖。”’这“平常心是道”一句,既是南泉禅法的精髓,也是赵州禅法基本精神之所在,这次请益是赵州的开悟因缘。

禅门宗师都强调众生佛性这一根本原理,赵州对此的表述,突出自心佛是真佛:“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只有自心真佛才是永恒不灭的,但是如果执着于此佛,也是病,为“贴体衣病”。

赵州的禅法,方法论上也不离不二法门,他常说:我把一枝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枝草用。此为一枝草和丈六金身(指佛)的不二。又言:佛是烦恼,烦恼是佛。此是佛和烦恼的不二。

平常心是道体现在修行上,即以平常为修,学人来参,赵州问:“吃粥了也未?”答:“吃粥也。”赵州又说:“洗钵盂去。”吃完粥自然要洗体盂,这是生活中的平常事。有僧人问:“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赵州答:“着衣吃饭。”僧人又问:“着衣吃饭寻常事,未审修行也无?”赵州反问道:“你且道我每日作什么?”除了穿衣吃饭这种生活中的平常事,还有什么特别的修行?这种修行的境界,如同春风处处闲。

平常心是道体现在锻炼禅众的方法上,是赵州茶。凡有学人问话,他常对以“吃茶去”,请他们喝茶去。他坚持自己的纲宗,以此为本分事,“但有人间,以本分事接人”。赵州接人的奇特句,在禅界也非常有影响,比如庭前柏树子、狗子佛性、赵州青布衫,等等,成为公案或话头,后人参究的对象。

对于生活禅而言,赵州从谂晚年驻锡地观音院具有祖庭的意义,以《赵州语录》为祖证,表明生活禅对赵州从谂禅法的内在继承性,以及续祖师慧命的决心。

赵州禅也是生活禅的源头之一,穿衣、吃饭、洗钵、吃茶,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事。禅在生活中,平常事中,生活是禅,平常事是禅。一方面,禅是生活化的,另一方面,要以禅的精神化生活。其中,平常心在生活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关键所在,是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所谓平常心是道”。

7.《临济语录》与生活禅

《临济语录》为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的开示记录,临济纲宗的最重要的文本。

从禅理的角度看,义玄突出了众生的本有佛性,即无位真人,“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关于世界的本性,义玄曾这样说:“一人在孤峰顶上无出身之路,一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哪个在前,哪个在后?”这段话的也可以理解为,真性具有终极性的意义,如高高之孤峰顶,真性也没有具体性质可言,体现在事相之中,但不能为某个具体事相。义玄强调自信,就是鼓励自信本有佛性。

从禅行的角度看,从根本的方法讲,反对向外驰求,义玄讲“平常心”,以平常为修,无事为修,“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把修行化现在日常生活行为中,所以他讲随处作主,立处皆真,这就要求立足当下。与此相联系,义玄讲任运,无求,本质上是慧能的无修之修。

义玄禅法的特点更体现在他的独特宗风或纲宗上,古人总结为“大机大用,脱罗笼,出窠臼,虎骤龙奔,星驰电激。转天关,斡地轴,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卷舒擒纵,杀活自在”。其接引学人的手段或禅门锻炼之道,有三玄、三要、四宾主、四料简、四照用等,又棒喝交驰,体现北方文化之刚健威猛,如同《易》之乾道。

对于生活禅而言,《临济语录》从多方面揭示了门宗发展最高境界的具体标志,禅师当如何?禅众当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生活禅理想的一种显现。以《临济语录》为祖证,并不是说只依义玄一人之语为证,义玄是一种象征,生活禅以义玄为核心,对整个临济宗诸祖师在契理契机基础上的创造性,都非常敬重,并视为楷模。  ’

8.《禅门锻炼说》与生活禅

《禅门锻炼说》一卷是明清间临济宗高僧晦山戒显所撰,简称《锻炼说》,仿《孙子兵法》之十三篇,亦列十三项,即:坚誓忍苦、辨器授话、人室搜刮、落堂开导、垂手锻炼、、机权策发、寄巧回换、斩关开眼、研究纲宗、精严操履、磨治学业、简练才能、谨严付授。这是写给为人导师的禅门长老的,晦山认为,长老必须懂得锻炼之道,即如何接引学人以使其开悟的方法,如果不懂这一点,即使是上根众生,在你门下也是废器,反之,钝根众生也可以成材。“不明锻炼,虽上根利智皆成废器,况下此者乎?善能锻炼,虽钝铁病人亦成良材,况上此者乎?”长老锻炼禅众应如孙子用兵之道。晦山把一部禅宗史比喻为兵法史,从灵山拈花,至东土六祖,锻炼禅众之道都暗合孙武。六祖以降至五家分灯,更使禅门“兵法”完备。但元明之间,禅门衰落,兵法全废,幸亏有天童山密云圆悟禅师开辟宗门疆土,三峰法藏恢复纲宗,复行锻炼之法,灵隐具德(晦山的本师)加以变通,奇计迭出,使兵书再度完备。晦山则对师门兵法以自身之体悟加以总结运用,并大奏凯歌。

如何锻炼禅众?晦山主张必须先发愿。长老必须名副其实,处位行事,否则就是盗名窍位。长老应该起大愿立大誓,决心使众生觉悟佛性,不惜磨筋骨弊精神、朝夕忘寝食而为之,然后再显大机,发大用。是为坚誓忍苦。

具体的锻炼方法,入门第一大要是活用话头以辨禅众的根器,是为辨器授话。长老示以话头,令其真实参究,在禅者刚人室时,就有针对性地搜括其病,一一扫荡干净,示以正路,是为人室搜刮。又勤加开导,如推其逆行之舟,开导之法,悚立志,示参法,警疲怠,防魔病,是为落堂开导。锻炼如何可能?在于人生之佛性。晦山认为,“众生具有佛性,犹地之有水,木石之有火”。但地底之水,木石之火,需要凿钻之功。长老就是凿水钻火之人,长老之凿钻,必须勤加垂手,虽体亵身劳而不辞,是为垂手锻炼。垂手锻炼如同穿杨之箭,神臂之功,如果还有不能觉悟者,则再施以策发、回换、斩关等法。注重教学手段的灵活性,事有千变,随事而权,避免死法,是为机权策发。根据禅门纲宗,以活机接人,主宾问答之间,应机回换,是为寄巧回换。至此,可行斩关之法,斩尽悟道之难关,开其眼目,是为斩关开眼。

长老要具备如此锻炼禅众的功夫,还必须研究纲宗、精严操履、磨治学业、简练才能。最后,作为善终之举,为使法门流传,必须谨慎严格选择堪承担家业者而付法传授,选择的标准,“必其道眼可以绳宗祖,行德可以范人天,学识可以迪后进,爪牙可以擒衲子”。宁慎无滥,宁少而真。

对于生活禅而言,以《禅门锻炼说》作为祖证之一,显示出生活禅倡导者承续与光大宗门、振兴和发展中国佛教的使命感和行愿,据此反省中国佛教之现状,既以此自律,也与天下长老共勉。对于广大禅众来说,《禅门锻炼说》也是一种省发的指导。

三、生活禅融合禅教之特色体现

1.承禅入禅

生活禅融合禅教的特色之一是承禅人禅,前一个禅指传统的祖师禅,后一个禅指当代的生活禅,即承继祖师禅人生活禅。

所谓祖师禅,是指最上乘禅,特别是指创造性的、各具本地风光的、顿修顿悟的中国禅。仰山慧寂提出祖师禅的概念时,是与如来禅相对而言的。香严智闲所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慧寂认为只是如来禅境界,还不是祖师禅。再述一偈,“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这才得到慧寂的认可,“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也”。究竟两者有何差别?对此作现代学术性的拣别,太虚是第一人,他认为,如来禅讲究修证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如来禅是渐修的,而祖师禅则是本来现成的,当下即是的,顿悟的本然的。从宗派的分别来看,祖师禅和慧能南宗一系是联系在一起的,慧能以降的绝大部分禅法,特别是青原、南岳两系至五家分灯之间,祖师禅的特色更为明显。从内在的精神来说,只要是具有创造性、本地风光、当下顿成的禅法,就具备了禅师禅的基本条件。

生活禅的思想资源之一,就是祖师禅,生活禅的祖证,既是祖意之证,也是祖师禅之证。马鸣、达摩、慧能三大祖师在禅宗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众所周知的。在慧能到五家分灯之间的祖师禅,太虚曾判摄为“超佛祖师禅”,分灯禅则被判为“越祖分灯禅”,超佛越祖,这种超越性精神的追求,正是祖师禅之创造性的体现。永嘉玄觉的“永嘉禅”,赵州从谂的“吃茶禅”,正是“超佛祖师禅”阶段的祖师禅的重要代表,临济义玄的“棒喝禅”则是“越祖分灯禅”阶段的祖师禅的突出代表,晦山戒显则是祖师禅在明清之际重兴时的重要人物。至于天台宗智颉,生活禅对其仙、止观》的重视,显现出顿不废渐,注重人道安心的方便法门之特色。

生活禅处理和祖师禅的关系,强调博采众长,广泛吸取祖师禅的优长于自身。因此,承祖师禅人生活禅,使生活禅实现了承传和超越的统一,生活禅作为当代祖师禅的特色也由此显现出来。对顿的问题上,生活禅不是将其和渐对立起来,既重视入门的方便次第,同时也承认在理之顿悟基础上的事之渐修,这是对传统的祖师禅超越的表现之一。将生活禅和人间佛教结合起来,强调生活禅的人间性,“从实践上强调了人间关怀”。这是对传统的祖师禅的超越之二。

2.融经入禅

生活禅融合禅教的特色之二是融经人禅,即融经意人生活禅。

在禅教关系的处理上,禅门一直坚持藉教悟宗的传统。达摩首先提出这一点,把藉教悟宗视为理人。当然不能将达摩时代的藉教悟宗和后来的禅教合一完全混同,因为,禅教合一是在禅宗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提出的,达摩时代,禅宗刚刚创始,正是禅教之分的初期,禅界有教外别传之说。但两者在方法上有相同之处,都主张经教对于禅悟的重要性。北宗神秀讲方便通经,有所谓五方便,总彰佛体、开智慧门、显不思议解脱、明诸法正性、了无异自然无碍解脱,此五种方便分别与《大乘起信论》、《法华经》、《维摩诘经》、《思益经》和《华严经》相通。慧能则主张转经而不被经转,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经典。

生活禅在处理和经教的关系时,也遵循达摩以来藉教悟宗的传统,慧能以来转经的传统,将经典的思想融人生活禅之中,从这个角度实现禅教合一。

3.以禅融教

生活禅融合禅教的特色之三是以禅融教,即融诸教门人生活禅。

教门是在经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依经论立教,诸教有其宗经或宗论,形成“教下”之宗。禅依心而立,虽亦藉教悟宗,但不泥于经,为“教外”之宗。教下之教门和教外之宗门,在历史形成禅教关系。对此种关系的禅教合一之处理,在历史上形成过以教融禅和以禅融教的传统。宗密持以禅融教的立场,实际上要以诸教对禅加以限制,在其讨论禅教合一的十大原因时,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立场,而永明延寿则持相反的立场,以禅宗会通诸教。

生活禅的禅教合一,同样是以禅融教。对当代的中国佛教来说,禅与教,具体体现为禅密和禅净的关系。以教融禅体现为两层关系,一是禅教相互补充,既是显密互通,也是禅净互补。体现在修行上,是显密圆融、禅净双修。净慧这样谈到显密互通:“修禅、净的人也离不开密法、离不开密咒的加持,只不过没有专门的坛场仪轨而已。”又谈禅净互补,“说到参禅和念佛,在我们柏林寺也是互相补充的”。一方面,念佛可以人禅,另一方面,念佛本身就是禅。所以,柏林寺既弘净土也弘禅,既有禅七法会,也有念佛法会。二是以禅为本融教,“禅、净、密,我们是把这些法门统一在禅的基础上,这样就能互相圆融、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矛盾、自相水火”。所以,生活禅是禅不是教。

以禅融教,是生活禅禅教合一论的最大特色,生活禅以此进一步证明了太虚关于“中国佛教的特色在于禅”的观点,并以当代形式的祖师禅对人间佛教思想加以具体化和深化。

[董群,1961年生,江苏宜兴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东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兼任研究员。近期正在撰写《佛教伦理》、《中国三论宗通史》、《禅与创造性思维》等作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