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2020/11/29    下载DOC文档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梁乃崇教授

「我们读这部经的时候,要从它所呈现的非常神奇、变化万千的景象,去了解他心中的结构,究竟是什么地方抽离了,才会那样变化多端?不是去追逐景象的变化……」

《华严经》的内涵莫测高深,其中不可思议的境界,非亲身经历者无以明了,我们当如何看待这部经典并掌握其中精髓?且听梁教授别具慧眼的见解……

《华严经》的来源

佛灭度后六百年,有龙树菩萨世间文字一时读尽,发心入龙宫看藏,见华严有三本:上本、中本、下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遂记得下本回归中土。自西土传到此方者,乃八十卷经,三十九品。

我们只看现在看到的《华严经》是怎么出现的?这部经出来时,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六百年,有一位龙树菩萨出来了,他是个很聪明、很有学问的人。他把当时的书都读完了,觉得还不够,就发心到龙宫藏书的地方去看经书,于是就看到了《华严经》。

他看到的《华严经》有上本、中本、下本三种。上本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偈子。一个世界微尘数的偈子就不得了,何况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偈子!「一四天下微尘数品」,品目有这么多的微尘数,这是上本;中本呢,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两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他在龙宫记下来,并且带到了人间,这部经典就是他所带来的《华严经》。

他先是带到印度,后来又把它传到中土。所谓八十卷经,三十九品──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本,所以这部经是很神奇的。那龙宫相当于天宫,有天龙(龙宫有天上、水中的宫殿),所以《华严经》既是天上的藏书,也是龙宫的书,并不是人间的。现在这一本还不是全部的十万偈,是下本的一半多,大概只有五万几千偈,这已经够多了。如果有人跟他说:怎么不把上本带出来?即使他带出来了,我们也看不完的。《华严经》的来源是这样的。不只《华严经》是这样来的,后来的大乘经典都是这样来的。有人因为它是这样来的,就.认为它是伪造的、不是从释迦牟尼佛来的,会提出这样的质疑。

如何看待《华严经》

我们怎么看待这部经呢?我的看法是:龙树菩萨说他进入龙宫,把铁塔打开,看到里面的书,然后把它拿出来──这一件事情可以看成他是进入龙宫;也可以看成他是进入自己的佛心。他从自己的佛心里面读到这部佛经。如果我们这样诠释,有人会问:这个是龙树菩萨的佛心,应该不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心,为什么说是释迦牟尼佛呢?对这样的问题,我是这样回答的:佛心是无法分别的。释迦牟尼佛的佛心,和龙树菩萨的佛心是无法分别的,说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心也没有错。

大家可能会说:既然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从他的佛心读到的,为什么当时不说是释迦牟尼佛的经呢?再说为什么他说了,却不把这部经留在民间,而要留在龙宫呢?我的看法是释迦牟尼佛不觉得这样的经典要留在民间,他要的是南传的那些经典。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当时不把它讲出来?既然他已经讲了,为何还是留在龙宫,要等到龙树菩萨把它拿出来?我的看法是:释迦牟尼佛以为这样的经典留在人间不适当;对人间比较适合的是南传的经典,这样的经典对天比较适合,所以把它留在龙宫,等于留在天宫。

在六百年后,社会起了一些变化,,和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又不太一样。那时印度社会需要这样的经典,所以龙树菩萨就把它拿出来。释迦牟尼佛不拿出来,应该是有一个顾虑:不要把它呈现在人间,使人着相。然而释迦牟尼佛的顾虑是不是已经消失了呢?我的看法是:他的顾虑直到现在都没有消失。所以我们要有这样的了解,才不至于谈《华严经》这类大乘经典的时候,陷入释迦牟尼佛所顾虑的情况。这样子听得明白吗?我们就说到这里,翻到153页经文的部份: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世主妙严品第一〉共包括五个部分,我们先看之一:「世主」是世间的主人,「妙严」就是美妙庄严。这个「世主」指的是释迦牟尼佛。他在菩提树下四十九天,然后成道,也就是成佛、成无上正等正觉了。这一段一开始讲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无上正等正觉的庄严美妙。我们先来看这一段: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

释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树下成无上正等正觉。

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

释迦牟尼佛成正觉的所在地是非常坚固的。「金刚所成」,就是金刚所作成的,「金刚」就是很坚固了。「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上面有美妙宝物装饰的轮子和许多珍贵的花朵,以及清净的摩尼珠宝作为装饰。

诸色相海,无边显现。

「 诸色」,各种色,就是各种景象。「诸色相海」,各种景象像海一样广大丰富。「无边显现」,各种的景象无量无边的显现出来。

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

这里详细说明「诸色相海」的状况:「摩尼为幢」,以摩尼珠宝装饰旌幢;「常放光明」,经常放出光明,像灯光一样;「恒出妙音」,还不断地发出美妙的声音,不只是放光而已。

众宝罗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

「众宝罗网」,很多宝物罗织成网状;「妙香华缨」,以美妙芬芳的缨带作为饰物。「周匝垂布」,这些宝物都垂挂在周围。

摩尼宝王变现自在,雨无尽宝,及众妙华,分散于地

摩尼珠宝里面最大颗的叫做「摩尼宝王」,它变现自在,会生出东西来。「雨无尽宝」,出来的宝物,像下雨般无法计数。「及众妙华,分散于地」,又变现出各种美妙的花朵,纷纷散落在地面。

宝树行列,枝叶光茂

「宝树行列」,在地上有很多宝贵的树木,整齐的排列着。「枝叶光茂」,宝树的枝叶都很光亮、茂盛。

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

「佛神力故」,因佛神通力的关系,使得阿兰若法菩提道场,一切庄严的景象得以显现。

其菩提树,高显殊特: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疏,垂荫如云,宝华杂色,分枝布影;复以摩尼,而为其果,含晖发焰,与华间列。其树周圆,咸放光明,于光明中,雨摩尼宝,摩尼宝内,有诸菩萨,其众如云,俱时出现。

「其菩提树,高显殊特」,释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树下成道的,那菩提树非常的高大特殊。「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以金刚做成它的身,用琉璃做成树干,枝条是各式各样的妙宝做成的。「宝叶扶疏,垂荫如云」,宝树的叶子长得很浓密茂盛,像云一般四垂分布着。「宝华杂色,分枝布影;复以摩尼,而为其果」,树枝上长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枝条繁多分布;又以摩尼珠宝作成它的果子。「含晖发焰,与华间列」,果实透亮、发出焰光,与花朵间杂排列着。「其树周圆」,这些树木的周围是很圆的。「咸放光明」,都在发光。「于光明中,雨摩尼宝」,在光明中,如雨般落下摩尼珠宝。「摩尼宝内,有诸菩萨」,摩尼珠宝内有很多菩萨。「其众如云,俱时出现」,菩萨多得像云一样,同时出现。

好,读到这里,对于这种景象有没有什么问题?这整个状况是很神奇的,好像只有在神奇的影片里,才会有类似的状况。

又以如来威神力故,其菩提树恒出妙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如来所处宫殿楼阁,广博严丽,充遍十方,众色摩尼之所集成。种种宝华以为庄校,诸庄严具,流光如云。从宫殿间,萃影成幢,无边菩萨道场众会咸集其所。

「又以如来威神力故」,又因为如来有威神力的缘故。「其菩提树恒出妙音」,那菩提树一直发出美妙的声音,说出种种的佛法。「无有尽极」,没有终了。「如来所处宫殿楼阁,广博严丽」,如来所住的宫殿楼阁十分广大、庄严和美丽。「充遍十方」,布满在十方。「众色摩尼之所集成」,是以各种颜色的摩尼珠宝建构而成的。我们的房子是用砖块、钢筋水泥作为建材;他的宫殿楼阁是用各种颜色的摩尼珠宝建成的。「种种宝华以为庄校」,用各种珍贵的花朵装饰。「诸庄严具,流光如云」,一切庄严具足,流出来的光像云一样。「从宫殿间,萃影成幢」,在那些宫殿之间流出来的光,像云一样的聚集,成为一个圆柱的形状。「无边菩萨道场众会咸集其所」,有无量无边的菩萨,都聚集到这道场来了。

以能出现诸佛光明,不思议音,

以希望能出现佛的光明,和不可思议的声音。

摩尼宝王而为其网,如来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从中出。

「摩尼宝王而为其网」,以比较大颗的摩尼珠宝作为网子。「如来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从中出」,如来自在神通的力量,所有的境界都从这当中呈现出来。

一切众生居处屋宅,皆从其中现其影像。

一切众生的居处房屋、所有的境界,都在摩尼宝王做成的网中间,现出它们的影像。

又以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间悉包法界。

又因为诸佛神力的加持,一念之间,这个摩尼宝王所形成的网,能够把整个法界一下子都含摄起来。

其狮子座,高广妙好,摩尼为台,莲华为网。

「 狮子座」,就是他的座位。「高广妙好」,又高大、又美好;他的座台是摩尼珠宝做成的。「莲华为网」,莲华织成为网。

清净妙宝以为其轮;

他座位的轮子是用清净妙宝做成的。

众色杂华而为璎珞。

以众多五颜六色的花朵作为垂挂的饰物,

堂榭楼阁阶砌户牖 ,凡诸物像备体庄严。

厅堂、台榭、楼阁、阶砌、窗户,这些建筑物的形象都完备庄严。

宝树枝果,周回间列。

「宝树枝果」,这些长满了枝叶和果实的宝树,间杂排列环绕在四周。

摩尼光云,互相照耀。

所有的摩尼珠宝流出像云一样的光,互相照耀着。

十方诸佛化现珠王,

十方诸佛都变现成摩尼珠宝王,也就是大颗的摩尼珠宝。

一切菩萨髻中妙宝,悉放光明而来莹烛;

所有菩萨顶上的那颗宝珠,也放出光明。但放出来的光明,比摩尼珠宝弱,所以就来「莹烛」──以烛光回应。

复以诸佛威神所持,演说如来广大境界,妙音遐畅,无处不及。

再以诸佛所加持的威神力,这些放光的珠宝,都在演说如来的广大境界。他美妙的声音,非常流畅地传播出去,遍及每一个地方。

尔时世尊处于此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

世尊就在这个狮子座上面、在一切法中──这么庄严、丰富、神奇的环境背景之下,成了无上正等正觉。

智入三世悉皆平等

他的智慧能够进入三世,没有差异(「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也就是进入「现在」和进入「过去」,或进入「现在」和进入「未来」是一样的,并没有甚么不同。像我们会进入「现在」,若要进入「过去」或「未来」就有困难,这样就不平等、有差异,他能「智入三世悉皆平等」。

其身充满一切世间;

「其身」,也就是他的法身。他的身体充满在这个世间。

其音普顺十方国土。

他的声音传遍了所有的国土,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譬如虚空具含众像,于诸境界无所分别;

这个情况好像虚空含摄所有的物像,就像我们现在的天空,把整个宇宙都含摄了。「于诸境界无所分别」,对于这个宇宙不同的星球、银河系,他是没有分别的。

又如虚空普遍一切,于诸国土平等随入。

又好像虚空渗透进入所有的国家,一律平等的进入,没有一个国家虚空进不去的。

身恒遍坐一切道场。

他的身永远在一切的道场中运作。

菩萨众中威光赫奕,

他在菩萨众当中,特别光亮耀眼。

如日轮出照明世界,

就好像太阳出来的时候,众生的光都被他遮盖了,他把整个世界照亮了。

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已清净。

「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所行众福大海,悉已清净」,他所做的福德全都清净了。

而恒示生诸佛国土

而经常示现生在各佛国中。

无边色相圆满光明,遍周法界等无差别。

「无边色相圆满光明」,所有的景象都是圆满光明的,「遍周法界等无差别」,布满整个法界,没有甚么分别。

演一切法,如布大云

他演法的时候,好样布云一样,是一大整片的。

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

需在心中探索何以释迦佛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毛的尖端是很小的,他每一个毛尖能含摄一切世界,没有一点困难。

好,我们到这里。他在这个狮子座上成无上正等正觉,以后他的智慧「入三世悉皆平等」,他的身是充满一切世间,他的音声「普顺十方国土」,就好像虚空含摄了整个宇宙,「具含众像」,应该就是整个宇宙。「于诸境界无所分别,又如虚空普遍一切,于诸国土平等随入」,又好像虚空一样,他能够进入所有的国家国土,所有的国家国土都有虚空,他的身永远坐在一切道场中,他在菩萨当中是威光赫奕,是最闪亮的。就好像日轮一出来,所有星辰的光辉都不见、都被盖过,他把整个世界照亮了,他三世所行如大海一样的福德全都清净了,他又经常出现在所有佛的国土。他「无边色相圆满光明,遍周法界等无差别」。演一切法如布大云,他演法的时候声势浩大,好像一下子天空就布满了云。「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在一个毛尖上面,能够把一切世界装入毛尖上面,毫无困难──这就是在描绘成无上正等正觉的状况。

我们看到这些文字所描绘的景象时,当从何去了解呢?「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我们会想不通,当你想不通的时候,不要勉强;你要去了解为什么他的一一毛端,能够含摄整个世界?你要从这个地方去想,而不是想这个毛端怎么能够含摄一切世界?否则你会打结,你会觉得毛尖这么小,世界那么大,怎么可能装进去呢?我们读这样的经典,读到这里不容易懂,看到这样子的景象,也是匪夷所思,那么我们怎么去理解它呢?我们要去理解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时候,他的景象为甚么是这样?为甚么他能够做到?要在自己的心中探索为何没有办法把一个世界塞在一个毛尖上?

因为我们有大小的观念、执着。当我们对大小有一个固定的看法,就做不到了!他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他的心已清净。所谓清净就是「法」,他心中没有大小的观念,所以他能做到。我们心中大小的观念是很复杂的,你要检查自己的观念,检查透彻清楚了,然后再把它抽离掉,这个就不是很困难。「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非常简单,像「智入三世悉皆平等」也是一样的。我们有过去、未来、现在这样的时间观念,这个时间观念,就是我们心中的认知结构,可以说是执着,也可以说是认知,当你有这样的认知时,你的过去和现在是不一样的,你的现在和未来也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你就没有办法进入平等的境界;如果你能够把时间的观念、障碍抽离掉,把它清净了,你要进入过去现在未来,一点也不困难。

以人的立场读《华严经》

所有的事情,大致上就是包含时间、空间、事物,这三种类似的相,他都没有障碍了,他不觉得中间有好多规则、关卡。这边呈现出来的相,没有甚么关卡,而没有这些关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读这部经的时候,要从它所呈现的非常神奇、变化万千的景象,去了解他心中的结构,究竟是什么地方抽离了,才会那样变化多端?不是去追逐景象的变化,神通变化不是去追逐的,如果读这部经去追逐神通变化,就走错路了,这个就是释迦摩尼佛当时并不把《华严经》留在人间,而是六百年以后,龙树菩萨才从龙宫里面取出来的原因。释迦牟尼佛当时为什么不把《华严经》留在人间,而留在龙宫呢?我想他的顾虑就是在这里,他不希望大家去追逐景象中的神通变化,我们如果能够从他所描绘的景物变化中,去找到把心清净的线索,释迦摩尼佛的顾虑担忧就不会发生了,这就是我们读这部经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要以怎样的态度看这样的经典?这部经典是天宫的、龙宫的,不是留给人的。我们如果以人的角度来读,不要勉强自己要变成天来读它。我们仍然以人的立场来读这部经。你读南传经典、小乘经典,就会发现它是为人而设的,我们读起来很能够感受到是一个人的行事作为,但是像大乘的《华严经》,我们一读就看不到人,人在这里面完全消失了!换句话说是比较没有人味,却有很多的神味。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变成神来读它呢?不必了,我们是人!我们要以人的立场来读它,可是里面有神味,其间的距离又怎么把它弥补起来?就是从心上下手来看这部经。

在「心」上修,不在「相」上修

我们以人的观点来看,就采用《金刚经》所说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相还是虚妄的,不管说得怎么神奇伟大,多么丰富广博,还是虚妄,因为它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然它是这样的虚妄,把虚妄的相说得这样神奇,我们需要读它吗?我们还是可以读它,我们读的时候,从心上面下工夫,我们去了解他为什么会觉得一个毛端就能够包含整个世界?他的心做怎么样的调整,才能做成这件事情?我们得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去调整我们的心,而能够达到一个毛端含摄整个世界。当我们的注意力放在这里的时候,那我们人和这么神奇的经典之间的距离就拉近、消失了,所以我们仍然要以人身的立场来读,在心上面来谈它,来检讨、来观赏,来追查我们的心要调整到怎样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做到这部经典所描绘的现象,但不是追求我要比你变得更大,不是在相上面追逐、比哪一个相可以弄得更神奇,不是的!那样子比下去,就会发生一个问题:很多人会着魔。有的人不会,但有的人会,至少有一件事情会发生,它即使不着魔的话,也修不成,因为他着相了,他没有办法成无上正等正觉。更糟糕的是有的人会着魔,会因此精神分裂,这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结果。我们尤其不愿意见到因为学佛,而落得这样的下场。所以我们还是要坚持在心上面修,而不是在相上面修。即使有这些相,也是给我们一个方便、一个工具,让我们可以在「心」上面下工夫,作为下工夫的依据、帮助,而不是让我们在「相」上面下工夫。

《华严经》的内涵是清净的

另外我还要再补充说明,要让我们的心清净,而不是让我们变得很华丽、很丰富、很不实、或者很广大,都不是;而是要清净。清净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这部经没有脱离清净,但是很多人在模拟其中的内容时,或者是走入天界、有了天眼;或者有天的神通力时,多半会像这部大乘经典一样,非常的华丽充实,可是就是少了一个清净。但是这部经典读下去,我没有感觉到不清净,它是清净的,这个是要点。你如果要跟这部经典来比赛,最好跟它比赛清净。像这部佛经是有愿的,它也鼓励发大愿,就这些愿而言,我最喜欢的是《圆觉经》的「无始清净大愿」,就是「清净」和「无始」这两个字,而不是「大愿」这两个字,这是它的内涵。

「清净」释义

什么叫清净呢?「无相」就是清净,「有相」就是不清净;「无为」就是清净,「有为」就是不清净。「心」上面就是清净,「相」上面就是不清净;「因」上面就是清净,「果」上面就是不清净。有的人发大愿,可是没有办法脱离一个伟大的相,如果他没有办法脱离那个伟大的相,这个愿就有问题,就会出毛病。所以很多人发愿要度无量的众生,这样子也是不对的,为什么?无量无边众生是一个很清楚的相,所以你要发愿度众生的话,要怎么发呢?要「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这样你度众生的愿还是清净的。因为「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这两个句子变成一个句子,还是无相。它没有伟大的相,这样才能够度众生,才是真正的清净大愿。不然的话,这个愿不清净;只要不清净,就有危险!所谓危险,就是你修行不但没有修好,还修成精神分裂,这样子太悲哀了吧!我们真的很怕这样的事情,很不愿意修行者落入这样的问题。好,关于这部经典就讲到这里,今天讲的部分有没有问题?

听众:请问龙树菩萨为何要取出这部经典?

龙树菩萨取出《华严经》的缘由

教授:我想龙树菩萨是应当时印度社会的需要,取出这部大乘经典。印度社会崇尚比较神奇、具神通力一类的事情,像婆罗门教和释梵天、大梵天有关,关于神奇这一类的事情就很多,也可以说当时有神通的人越来越多,这种需要就多了。龙树菩萨就应这种需要,把这部大乘经典取出来。一般人士不一定能以清净的心来读佛经,如果还带有一点贪嗔痴,你的愿就可能是贪嗔痴变现,而不是清净的本愿,但是你自己不会察觉,你会以为是自己的愿,这个是最困难的地方。我们要看省察力,如果省察力不够,那是不适合的。但是如果你学的是小乘的佛法,也可以说是南传的佛法,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贪嗔痴还没有省察得很清楚,学这样的佛法有没有问题?不会有问题。所以学大乘的佛法是要很小心的,也可以说大乘佛法的基础要打得比较扎实,才不至于出乱子,这个一定要自我检查,你一定要清楚自己。别人有我执、还有贪嗔痴,我看得清清楚楚,问题就是看自己不清楚,真正的要害和困难是在这里。所以我一再提醒:读这样的经典时,要以怎样的心态及方法去读,才不会出毛病,才能够得到这部经典的好处。要读之前,一定要打预防针。好,还有甚么问题?

听众:我们要不要神通这些东西?

修行体系需讲求基础、阶段

教授:我们佛教一直有不主张搞神通的传统,但是经典里面又透露出那么多神通,很多人忍不住朝这个方向去发展。你问我们要不要这些东西,我觉得禅宗修行者修好了,再来读这部经典,是没有问题的,这可以让他更丰富,所以不是问题。问题在你读这部经要有什么作基础。我们佛法就现在修行的体系来说,缺少阶段、基础,你有什么基础,就可以开始学甚么,你到某个程度又可以学什么,这里就是乱了,大家好像是随心所欲,随便乱学,这样会出一些问题。就好像你是小学生,但你去读博士班,那不是乱读一通吗?我们如果把次序定位清楚,把它定得严格明确一点,这些问题就可以避免了。

你刚才提那个问题,使我想到另一个问题,像刚才我们看了这一段《华严经》,小乘经典也有写他坐在菩提树下四十九天怎么成道,这一品也是在讲这个,像《大般若涅槃经》和南传的《涅槃经》讲的状况完全不一样,后者叙述释迦牟尼佛吃了最后的晚餐──那是铁匠穷达供养的食物,好像是菇、蕈类的东西,释迦牟尼佛吃了以后就泻肚子,之后就圆寂了。《涅槃经》提到的穷达是个铁匠;可是在《大般若涅槃经》里就不得了了!他是个菩萨,多伟大!一直被称颂着。但是在南传的经典,穷达只是一个铁匠而已。我当时读到这两部同样是《涅槃经》,一部是南传小乘的,一部是大乘的,感受强烈的对比!最强烈的对比是小乘的经典有人味,是我了解的人;但是一读大乘的经典,我本来了解的人──铁匠穷达,就变成不了解了,到底是甚么缘故?我也不清楚了。我当时读这部经典,就有这样的感觉,读《华严经》也有类似的感觉。因为第一品的情节,跟我们读南传的经典,讲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是同样的事情,但是讲出来的情况,给你的感受就不一样。它们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也可以说是采用不同的诠释。我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我来自问:我们现在是不是有第三种诠释?我想可以有第三种。南传的小乘经典,当时是由印度人来诠释;大乘的经典是由六百年后、或者是一千年后的印度人来诠释。我们现代的人又需要新的诠释,我们可以有另一套诠释,那么我们需不需要朝这样的目标来诠释呢?这就要看大家了!我们是不是已经做了呢?说不定也做了。好!今天就到此。

资料记录-颜玉珠 刘振龙

资料整理-吕秀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