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妙境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7


 2020/8/20    下载DOC文档    

四、因缘观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间之事,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
 
因为修定会发出来宿世的善根,这一科里面一共有五段。现在是第四段,因缘观善根发相。这个修毗钵舍那里面有因缘观这样的修行法,而这样的修行法,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观察人的生命是因缘有的,不是大自在天、梵天王赐给的;也不是无因缘的。所以这里边,它排出去两种事情:一个是无因论,一个是恶因论。无因论就等于是自然而有的,这样的理论是邪知邪见,是不对的。第二种是恶因论,恶因论说是,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自在天给的,自在天创造的,或者是大梵天王创造的,那么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佛教的理论是因缘论,缘起论。缘起论的意思就是你自己的思想行为创造你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缘起论。或者是宿世多少生以前,曾经这样学习过,曾经这样修行过,修过这样的毗钵舍那观的,栽培了很有力量的善根。现在因为修止观的关系,它现出来了,所以叫「因缘观善根发相」。
 
这个发相是怎么样的情形呢?说「行者因修止观故」,这个修行人,他因为修奢摩他的止,修毗钵舍那观的缘故。「若得欲界未到地」,他修行得很好,他得到了欲界定了,进一步又得到未到地定。「身心静定」,得到这样的定了,虽然不是很高深的,但是他的身体各部分的生理,和他的内心都是很寂静、很安定的,不是那么容易冲动。「忽然觉悟心生」,在欲界定里面,或者是未到地定里面,这是很寂静的。但是我们从前面正修行那一大段文我们看,这位修行人,并不全是修奢摩他的;他也是修观的,观就是毗钵舍那嘛!所以这个善根的发相,有可能是在修奢摩他的时候,心里面把一切的烦恼都停下来,就是这毗钵舍那也停下来,心里面明静而住的时候,忽然间「觉悟心生」,那么可能是这样子发出来的。但是也可能是你在修习毗钵舍那的时候,你观察一切法因缘生,观察现前的一念心是因缘生的,或者一念不觉,有了贪瞋痴的烦恼,那么你用这个毗钵舍那的智慧,观察这个贪瞋痴也是因缘生的,就是毕竟空的、无我、无我所的。那么正在这样忆念的时候,「忽然觉悟心生」,这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这天台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里面说,解释这个三三昧的时候,他就说;先是由内心的寂静,而后生起智慧。那生起智慧就是刚才说,观一切法空的这种智慧。在智慧的运作的时候,忽然间发出无漏的智慧了,那就是得无生法忍了。若是这样讲,这无漏的智慧叫「大王」,这个智慧叫「大王」,前面奢摩他的止叫「大臣」,那么这样子称呼。如果说是他先是修毗钵舍那的智慧,而后又修奢摩他的寂静,在寂静里面忽然间生出来无漏的智慧了,这太阳出来了。这样说呢,这个奢摩他的三昧叫「大王」,而那个智慧叫「大臣」。那么智者大师这样子来解释这个修行人内心里面定慧的变化,给他不同的名称。而这个意思,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但是智者大师这么一解释就更分明了。
 
所以这个地方说得了欲界定,进一步得未到地定,在寂静的心里面,「忽然觉悟心生」,那么这是其中的一种了。
 
这个「觉悟心生」,什么叫「觉悟心生」呢?是「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这个「推寻」就是观察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分析,也可以是思惟的意思。当然这是属于正忆念的这个范围内的。「三世」,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个时间把它分成三部分,在现在的过去,在现在的未来,总合起来就是三世了。但是这三世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无明行等」说的,就是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十二因缘。这个十二因缘,这里面说是三世,「无明、行」是过去的;简单的说无明是属于烦恼,行是业力,这个烦恼一动就有了业力,这两种是属于过去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这是现在世的果报,现在世的果。爱、取、有;「爱、取」是现在的烦恼,「有」是现在的业力。「生、老死」是未来的果报。这样说就是有现在、有过去、有未来,分这么三世。
 
「诸因缘中,不见人我」,这个十二个等于是分成十二节,一节、一节的。这个众生有天、有人、也有地狱、饿鬼、畜生,但是佛在人间说法,就用人作例子,把它详细的分析出来,就是例出来十二节。如果把它综合起来,也还就是惑业苦这三种。这十二因缘,是说明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若是住过佛学院的,当然是会听讲过。或者没有住过佛学院,在书本里面也可能看到过,我不想详细说明十二因缘,我简单就是说:惑、业、苦。
 
这个「惑」,就是迷惑,不明白道理,也就是我们头些日子讲的「取相惑」,取相惑是最根本的。由于取相的关系,我们的分别心就展转的变化,就会有种种的业力,由业力招感果报就是苦恼。这个苦当然包括六道轮回都在内的。这个「业」包括福业、罪业、不动业;这个业力当然是很多很多,大概的分类就是这三种:一个福业、一个罪业、一个不动业。「福业」就是有利益人的动机,作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就是福业;或者是五戒、十善,这都算福业。这「罪业」就是有伤害人的动机,所作出来的伤害人的事情,这就是罪业了,这就是五逆十恶这一切的事情。这经论上佛、菩萨、历代高僧都劝人受三归五戒,但是劝人学习十善法的地方也不少的。譬如受五戒里面,拿口业来说,说是不妄语。但是在十善里面,它就分成四种了;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就分成四种了。若是一个人欢喜这样学习十善法,我们注意自己的语言,我不要违犯这四种,我不说这四种语言。我感觉人与人之间若有…若把这个「不妄语」分成四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好得很多。所以这个福业,或者说五戒、十善。罪业,或者说五逆十恶。这个「不动业」就是静坐了,当然这个静坐不是属于佛法的,是一般的静坐法;他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也没有发出离心,他的意思或者为了身体健康,或者愿意享天福、享受这个三昧乐。享受三昧乐这句话,也还有对于我们人的境界,就是所谓欲乐。享受欲乐的人,他放不下欲乐的话,这三昧乐也不能得到的;所以若是有心享受三昧乐,是要放下欲乐才可以。那么这种人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没有发出离心,他修学禅定,那么就是不动业了。这不是属于佛法的。
 
这三种业都是属于「无明缘行」,属于「行」的范围内的。这种「行」当然也是不错,假设成功了的话,或者生到色界天,或者生到无色界天去,寿命很长,在那里很清净、很高尚。但是寿命尽了,也是要死掉的。这个福业、罪业、不动业,就是「无明缘行」这个「行」。
 
这惑业苦,这个取相惑的这个「惑」就是无明。但这「无明」这地方,应该说出两种,就是发业的无明,还有润业的无明。这个发业的无明,就是这一个业力的开始的时候,那个烦恼推动他成就了业力,或者是瞋心推动他造作了什么什么样的恶业,或者是贪心推动他造作什么什么的罪业,当然贪心也好、瞋心也好,都是取相惑推动的,取相惑为根本而发动的。这个业力造好、造成了以后,或者再继续造,那么它还不能立刻得果报的,它还潜伏在你自己的心里面。潜伏在心里面,等到它要得果报的时候,还要有一个烦恼去帮助它一下,它才能得果报的,不然就不能得果报。在这个地方,怎么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呢?这个地方也关乎到有修行的人的事情。
 
我们就说这个阿罗汉,阿罗汉他得到了圣道了,他无始劫来的业力还有很多没有受果报,不过是,假设他得圣道之前,他造的罪业应该到地狱、饿鬼、畜生去受果报的,得初果以后,这种业力就停下来了,就不会堕落到三恶道去了。但是有的圣人,譬如说这个初果,他不到三恶道去,他还在人间、天上还要流转生死的,二果也是,三果他到了色界天或者无色界天去了。那么这四果圣人,他也无始劫来,到三恶道的罪业没有,在人间、天上的福业还是有的,因为无始劫来的业力太多了,那么他死了以后,他怎么不在三界里面得果报了呢?就是,这个润业的无明没有了;虽然有那个业力,但这个润业的无明没有了,那个业力得不到这个因缘的支持,得不到这个润业无明的帮助,它不发生作用,所以阿罗汉入涅槃的时候,前一念灭了,后一念不生,就入无余涅槃了。所以这个受生死果报这回事情,就是有发业无明,它还要有润业无明,就从这个地方看出来,有润业无明,看出来有这么一回事。我们凡夫,他就是有发业无明,也有润业无明,我们没有修行,到时候遇见什么境界心就动了,你心一动,这个中阴身他去受果报的时候,他心是动的,有时候动贪心,也可能动瞋心,那这就是得果报了。
 
这经上说,这个人下地狱去,是这个人恶业作得太厉害了,临死的时候,他自己感觉到热得厉害,非常的热,他心里面就希望到一个凉快的地方去,一看那个地方有冰山,很凉快,他就跑到那儿去了,那个地方就是八寒地狱。就是你自己愿意去的,你欢喜去的,那就是「润业无明」,它帮助你去受果报。所以佛法的理论,完全要自己负责,这件事创造也是你自己,它的结果也是由你来享受,是不能怨天尤人的,佛法的理论是这么回事。
 
所以这叫「惑、业、苦」,这个「惑」总而言之说是「取相惑」,把它分开来说,或者是爱烦恼、见烦恼,或者是发业无明、润业无明,就是这样子。那么发出来的「业」力有福业、有罪业、有不动业。「苦」,就是六道轮回的果报。「惑、业、苦」。若是有了惑就有业,有业就有苦的果报。有了苦的果报,这个苦的果报和这个惑的关系,在唯识论上说得微细了一点,它说到这个烦恼都是由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都是这样子,说得比较微细。所以有的人为什么烦恼轻,有的人为什么烦恼重。这个烦恼重也可以转变为轻的,烦恼轻的也可以转变为重的,就是按你自己怎么样活动,它就怎么样变现,它也不是固定的。因为不固定,所以我们若是努力修行,它就会有效,它就会有进步。如果固定下来,就没有希望了,你不能转变它了。
 
那么这位修行人,他得到了欲界定、未到地定,在他的心里面「觉悟心生」,他能「推寻三世」的因果,这个无明缘行这惑业苦的事情,在这么多的复杂的惑业苦的变化里面,「不见人我,即离断常」。
 
「不见人我」这句话怎么讲呢?这个「人我」就是他执着一个常恒住、不变易的理性。你若看这印度的外道,他们讲的理论。当然印度人也好,中国人也好,我们不注意这个哲学的事情,我们只是学一点生活的知识,维持生活发财,享受五欲,或者是倒楣的生活,就这样过一辈子,什么叫「我、不我」?这事我不懂。那么这也谈不到这个事情。可是印度的外道,他们是很有学问的人。我们通常佛教徒,说非佛教徒、其他的宗教就称之为「外道」。但是印度的外道,你注意读一读这小乘经论,你会知道印度的外道,有些外道是很有学问的人,不是大老粗,不是一般的;很有学问的人,他有一大套理论的。所以这个唐太宗劝玄奘法师把中国的《老子》,《老子五千言》把它翻成印度话,看这是我们中国的哲学,请你们印度人也学习学习。最初玄奘法师不愿意翻,就因为这种理论若和印度的外道的经书比较起来,还是很粗的,不愿意翻。好像我在那里看见的这个说法。就是他们有一大套理论的。
 
他们就是执着,在他们的思想里面,宇宙万物生灭的变化,其中有一个不生灭、不变化、常恒住的「我」,有这么一个「我」,你读《楞伽经》的时候,《楞伽经》有这个说法的,也是这么说,有这个我的。我们昨天讲的十六特胜,这非非想定,就是所有的万事万物都灭掉了,就剩一个我,真常的我独存,是这么回事。
 
那么现在这个未到地定这个人,他在他心里面,「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我没有看见有一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我」,没有;只是惑、业、苦的变化,就是这样子。若是得阿罗汉果,他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他前一念灭了,后一念不生,就是这么一个不可思议境界,就是只此而已,并不是有个「我」独存,不是那么回事,所以「不见人我」。
 
这个「不见人我」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显扬圣教论》,这唯识的理论和中观的理论是不大一样,但是也是主张是无我,说得很多。这《瑜伽师地论》里面说这无我的道理的地方,有一段文和外道辩论,说了很多。而《大智度论》里也有多少个地方还是辨别这个无我的道理。不过我看那个意思,这龙树菩萨在前,无著菩萨、世亲菩萨是在后的。不过说是《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造的,如果是天上的弥勒菩萨造,那就没有话说。如果说弥勒菩萨是人间的学者,是无著菩萨的老师,是无著菩萨的阿阇黎的话,那就在龙树菩萨以后了。如果这样讲,我们把《大智度论》说「无我」的地方,和《瑜伽师地论》说「无我」的地方,把它排在一起去读,他是学过《大智度论》的,可以看出来这一点的。是说了很多的。我们中国传统的佛教学者对这「无我」的理论,当然我是孤陋寡闻,我读这些注解,就是简简单单说几句就完了。我们看了好像也懂了,又好像没懂。如果你把这些讲「无我」的地方,深入地的去看读一下,那里面有很多事情的。
 
说现在这个未到地定这个人,他「忽然觉悟心生」,忽然间就开智慧了,啊!人的生命就是十二因缘,惑、业、苦的变化,在这个生灭变化里面并没有一个真实性的、不变化的「我」可得的,所以「不见人我」。是这么讲。
 
「即离断常」,那么他开了这样的智慧,他就远离了断见和常见。说是有一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我,这就是常见了。现在「不见人我」,就没有常见了。那么一切法也没有断灭,因为有因缘可以生起,缘起法是相续不断的,所以也没有断见。它有生灭变化,所以没有常见。所以「即离断常」。这个断见和常见,这都是外道的邪知邪见,但是我们没有觉悟圣道的人,也还是有这种思想的,不是常见、就是断见。不过你若不注意,心里面不明显,这个常见和断见,在自己的心里面不现出来,若是你学习佛法的时候,你会碰到,你会接触到。接触到,你也可能会有常见、断见;你也可能或者能降伏一下,轻一点。
 
「破诸执见」,这一位有修行的人,这位未到地定的修行人,他的大智慧开了,「破诸执见」,其他的一切的有见、无见、我见、我所见,这一切的恶执见、邪执见都破掉了。如果这是破除我见,那么他就是得无生法忍了,他就是得须陀洹果了。「得定安隐,解慧开发」,他这个时候得到的这个定也更加安隐了,他的智慧也增长了,也开发出来了。「心生法喜」,这就是他又进步了,他的定慧又进步了,所以心里面生欢喜心,在清净的法上有了欢喜心了。「不念世间之事」,这时候他对世间的尘劳,色声香味触这些五欲的境界,这些戏论的境界,这些苦恼的境界,他心里面不念,「不念世间之事」,他是在他那戒定慧的清净界里面明静而住,没有这些掉举妄想的事情。
 
「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这个修行人在未到地定里面开了智慧,从这十二缘起里面觉悟了,得无生法忍了。那么也有的修行人他在未到地定里面,他不是以十二因缘作推寻的境界,他是观察这五蕴,观察这色受想行识,从这里开了大智慧,在这里面知道也是缘起的,也是不常亦不断的,及不见人我,破除诸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的。或者他是在十二处,内六根外六尘,十二处。或者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在这里面推寻它是缘起的、是自性空的、是无我、无我所的,他开大智慧,得无生法忍了,所以「分别亦如是」,也和那十二因缘是一样。
 
「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这是这个修行人在因缘观上的善根发出来的相貌,是这样子。其实发出相貌,也就是他以前这样学习过,他这样修行过,所以他现在就这样现出来了。
 
五、念佛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发爱敬心生,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隐,无诸恶相,从禅定起,身体轻利,自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五、念佛善根发相」,这是第五,念佛善根发相。其实这个就是按照那个五停心分这么五类的。「念佛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发爱敬心生」。这是第五条,是念佛善根发相。这是又一个法门,前面是缘起法。这个地方是另一个法门,是念佛善根发相,就是这个修行人宿世他学习过,他修行过念佛法门。修行过这个法门他就栽培了这样的善根了,现在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他就把这善根发出来了。
 
是怎么样发的呢?什么样子呢?「行者因修止观故」,这还是这个为根本。「若得欲界未到地定的时候,身心空寂」,得到未到地定,这身是空了,不见有身的相貌,他的心也是特别寂静的。「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就在这个身空心寂,身心空寂的境界里面,忽然间发出来另一种功德,是什么呢?「忆念诸佛的功德」,忆念十方三世诸佛,无量劫来所成就的功德。这个「功德」,这句话是总说的,底下是别说,是相好的不可思议功德,还有所谓的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的不可思议功德。或者说「功德相好」,这是说佛的福德,底下「十力、无畏…」是说佛的智德,或者这么解释也可以。那么忆念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功德。
 
那么这个人,他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他并不是观佛相好而得的;但是在这个定里面,忽然间就能够观佛的相好不可思议功德,那这真是,你不能不说他是宿世修行过这个法门的了。所有「十力、无畏」,他也能够通达佛的十力的这种功德,四无所畏的功德、十八不共法的功德、这三三昧的功德、八解脱等法的不可思议,神通变化的功德,还有无碍说法的功德,无障碍为一切众生宣说真理,广利一切众生,这样的利益众生,利他的不可思议功德。这个里面,这十力…,这都是名相,若每一个都讲,可是不行的,太多了。我把这个「十力」讲一讲好了。
 
云何如来十力:一者处非处智力,二者自业智力,三者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胜劣智力,五者种种胜解智力,六者种种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随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尽智力。
 
「十力」,佛的十种智慧,这是按照佛所成就的智慧之中的后得智,把它分开成为十种。第一种是「处非处智力」。这个「处」是什么意思呢?或者我们明白点说,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叫「处」,不合理就叫「非处」。作善因就得善果,作恶因就得恶果,那么这是合理的。说是作善因得恶果,作恶因得善果,那就是不合理。或者这个「处」当「处所」讲,这个「处所」就是能容受的意思,能容受,有这么一个地方,我们可以在这里住,那么就是容受的意思。容受,也就是容纳、容许。说是作善得恶报,是不容许这样子,这叫「非处」。作善得善报,这是可以容许的。这「处」、「非处」可以这么讲。这个意思,就是六道众生的善恶果报,它是有一个道理的,不是无因论、恶因论的道理,也是否定这件事的。这是「处非处智力」,就是佛是这样子来宣扬这个道理的。
 
第二个是「自业智力」。这个六道众生,他的果报有苦有乐,有高有下,有种种的差别,都是你自己的业力创造的,你自己的业力给你分别的,不是大自在天,也不是上帝给你的,不是。是你自己的业力创造的。
 
那么这两个智力,是说佛为众生说法里面,说这个增上生的法,用这两种智慧为众生说法,是属于增上生这一类的。佛为众生说法,虽然说是无量无边,大概说就是两类,一个「增上生」,一个「决定胜」;为一切众生宣扬佛法,大概的说就是这两类,就是一个是「增上生」这一类,一个是「决定胜」这一类。这个「增上生」怎么讲呢?就是给你说的佛法,你若肯这样作,使令你在人天里面生活得更好一点,就是这样子。说我今生在人间是这样子,假设你肯努力修学佛说的道理,这五戒十善,那么你可能会生天,比人间更好一点,或者是你更容易进步一点,更好一点,身体更健康一点,智慧更大一点,福报也更大一点,心情更快乐一点。不像今生,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倒楣了,不会;更好一点,使令你更容易得解脱一点。这是增上生,就是在生死流转里面,你在人天的世界生活好一点,这是「增上生」。「决定胜」呢,就是三乘的圣道。三乘圣道怎么叫「决定胜」呢?就是你若这样修行的时候,你得了阿罗汉、辟支佛、成佛了,你永久的胜利了,不会再失败的。「增上生」,说我在人间享福,到天上享福,但是有的时候又跑到地狱里面去了,又失败了,不是决定胜,不是最后的胜利,你可能还要垮台了的,所以不是决定胜。
 
那么佛为一切众生说的法门,当然佛的目的就是「决定胜」,希望一切众生皆得无余涅槃,皆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希望你成佛。但是有的众生不肯这样修行,那么只好叫你在人天里面享享福吧!好过在三恶道嘛!所以只好分这么两类。这十种智力,前两个智力就是为众生说「增上生」法门的智力。你要靠你自己努力,你可以得增上生的功德。这样意思。
 
第三个是「静虑解脱三昧智力」。这个「静虑」就是色界四禅。这个名字,这经论上有的时候这样说,有的时候那样说,说的不是完全一致,但那意思就是得了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得了三三昧,得了八解脱,就是得了这么多的禅定;佛得了这么多的禅定的功德。当然这都是无漏的,而是究竟圆满的佛境界的。那么佛有这样的智慧力量,就能够深入的观察一切众生的内心世界。我们说浅白一点说有他心通,其实用他心通还不够,就是佛能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是怎么回事。
 
那么这样子,第四个「根胜劣智力」,就可以知道你这个众生的善根,你宿世你的信进念定慧,你无贪、无瞋、无痴所作的善法,你栽培的善根是胜、是劣?是很有力量呢?是很微弱呢?那么都知道了。由于有这个「静虑解脱三昧」的智力,所以知道众生根性的胜劣。
 
「种种胜解智力」,这个「胜解」是什么呢?这个玄奘三藏翻个「胜解智力」,鸠摩罗什法师他就翻个「欲」。这翻个「欲」是什么意思呢?「根胜劣智力」是过去;你过去栽培过善根没有?你栽培的善根是很强有力呢?是很软弱?就是「劣」,是指过去说。这个「胜解」是指现在;佛他不是用散乱心和众生接触的,都是在禅定里面,当然我们看见佛还行住坐卧的,但是佛的心都是在禅定里面的;那么他也看出来你现在这个「欲」,这个「欲」不是别的意思,就是你现在这个人的兴趣在什么地方?说这个人他的兴趣欢喜作医生,他就对作医生的这件事「胜解」,他有很丰富、很深刻的知识,强有力的知识,就叫作「胜解」。人是这样子嘛!你对什么事情有兴趣,你就对什么事情特别注意学习,那么你对那件事,你就有胜解了。所以这个「胜解」,玄奘法师翻个「胜解」,罗什法师就翻个「欲」,他们是一回事,是这么意思。那么佛也看你现在兴趣所在,你有什么知识,有什么专长,你的心里活动是欢喜在那一方面的。
 
「种种界智力」,这个「界」在这里说就是「因」,因就是种子,是指烦恼说的。这个「根胜劣智力」,这个「根」是指善根,是清净的。「种种界智力」这个「界」是指染污的烦恼的种子。佛在那个甚深的三昧里面那个清净的智慧,看你这个人,你这个烦恼,你是那一个烦恼重?那一个烦恼轻?「种种界智力」都知道了。这个烦恼,这里面也包含了业障。这个业障和善根,互相中间有问题,它有时候障道,是不是障道?或者是不障道。这人的烦恼,我们头几次也讲过,烦恼和业力有点不同。什么叫烦恼障?就是你要想修行的时候,这烦恼就来了,烦恼一来,你这个心没有力量去修行了,就障碍你修行。如果虽然有烦恼,但修行的时候没有烦恼;有烦恼而烦恼不障碍你,你就可以修行。那么这个业力也是有相同的意思,你不修行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事,我身体也四大调和、心情正常,等到要修行的时候这业障来了,来一场重病就不能修行;等到病好了又不发心修行了,这叫作「业障」。现在佛就是看一看你的种种界,你这个烦恼、你这个业障,它是不是「障」?谁没有烦恼?谁没有业障?都是有,但是有的人虽然有但是不障,这事情也是很妙。那么这样情形,佛的大智慧,就像医生看病开方似的,应该怎么样开示你什么法门,你应该怎么样修行,是这么意思。
 
「遍趣行智力」。遍趣行智力,这个「行」就是人的…也可以说是业;譬如说你静坐修学禅定,这禅定也就是一种「行」,这是「不动行」或者「不动业」。那么你欢喜持戒、欢喜造佛像、欢喜忍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都是「行」,都是一种功德行。本来这个行也应该包括五逆十恶这个罪业的行,福行、罪行、不动行也应该包括在内,但是前面「处非处智力」、「自业智力」,这是一切有漏业放在这两个智力里面了,所以这「遍趣行智力」就是三乘圣道之行;你修学小乘佛法也好,你学习大乘佛法也好,你所有这一切清净的行。这「趣」字是什么意思?「趣」就是向前进,向前进步就叫作「趣」,这就是由因而向果,这个「行」就是个「因」,这因有向果的能力,就叫作「趣」,所以叫作「趣行」。「遍趣行」呢?这「遍」就是一切的,你在佛法里面修学的圣道,当然无量无边的法门,也就无量无边的行,遍趣行,是一切依据佛法修学的圣道之行,佛都通达;你若这样修行,你会从那里经过,后来结果怎么样?你若这么修行又是怎么样?无量无边的法门它的因果的情况,佛都明白,而且知道你这个多业障的众生这样修行会怎么样?你这个少业障的修行又怎么样?佛都「遍趣行智」,这无障碍的智慧都是通达的。
 
「宿住随念智力」,那这就是宿命通。佛能通达,你这个众生前多少生你是造了多少罪,你是怎么样栽培善根,所有的事情都通达。
 
「死生智力」,死生智力就是天眼通。天眼通能看现在的事情,又能看见未来的事情。说是这个众生死掉了以后生到什么地方去了?喔!他生到天上去了,喔!这个人死了,他到阿弥陀佛国去了,佛都是知道。那么就是佛知道你这个众生若是修行这个法门的话,如果不退转的话,你将来到那个地方去了,佛也知道。虽然现在你还没开始发心,佛已经知道了。
 
「漏尽智力」,漏尽智力就是你若入圣道,你若能够得无生法忍了,你这个时候断除去多少烦恼,佛都知道。你这个「漏」,你这个烦恼断除去多少?所有的众生,说这个修行他得初果了,那个人修行得初果了;初果与初果也不一样的,他断除去我见的烦恼也有多少的不同的,一直到由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乃至十地菩萨,它是有无量无边的差别的,叫「漏尽智力」。
 
那么这后面的八种智力,就是佛为一切众生说这「决定胜」的法门的智力,有这种智慧。而这十种智力,为什么叫作「力」呢?就是不可屈服。就是佛这个智慧这样观察到了是这样的,任何人你不能够屈服他的,就是决定这样就是这样了。「十种智力」,这是按照佛的大悲心为一切众生说法的智慧,把它分成这么十样,就是度化一切众生已经圆满了。
 
这是说这个修行人在未到地定里面,身心空寂的境界里面,忽然间忆念诸佛的功德相好不可思议,忆念诸佛的十力的功德不可思议。
 
云何为四:一正等觉无畏,二漏永尽无畏,三说障法无畏,四说出道无畏。
 
这个「无畏」,就是四种无所畏惧。四种无所畏惧,第一种是佛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佛自己说:「我是正等觉者」,就是佛具足了一切的智慧,具足了一切种智,通达觉悟一切法的真相了。没有人说:「喔!这件事你还不明白」,没有人敢说这句话。如果有人说这句话,佛也无所畏惧。
 
「我是诸漏尽者」,佛自己说:「我是一切烦恼完全都灭尽了」,心里面是究竟的清净了,不像阿罗汉还有余习,菩萨也不能和佛比,唯有佛是一切都漏尽了,究竟清净了。没有人说是:「你这个人还有烦恼,你这个烦恼还没去掉」,没有人敢说这句话的。这是佛在世的时候,佛曾经诃斥提婆达多尊者,诃斥他。有的时候对罗睺罗似乎是照顾了一点。
 
就是律上,出家人,这些大比丘住的房间,总是先分配好房间给上座住,是论你的戒次这样分配房间。那么罗睺罗是个沙弥,他也占一个房间,但是有比丘来了,你就得让出去。让出去嘛,罗睺罗没有地方住,就跑到什么地方去呢?跑到佛的厕所去了,在那里住一宿。这时候佛在入定,就知道有问题;说是这个天要下大雨,这个地里头有个大蛇要出来,这个大蛇出来了,这个水大了,这个蛇的洞灌水了是怎么的,这个大蛇出来也是要到佛的这个厕所来的。罗睺罗在厕所里危险啊!如果我若不照顾的话,这个释种姓会有问题,释种姓会起来反对,会怎么怎么的。所以佛就预先,就是这个大雨要下还没下,佛就把罗睺罗叫到他自己的房间住一宿,有这个事情。
 
有这个事情呢,说是人家又讥嫌了:「啊!你佛是断了烦恼了,你对罗睺罗就特别爱护,你对提婆达多就特别的诃斥他,你不是还有烦恼吗?」就是有人这样讥嫌。佛说:「不是,这是各有各的原因,并不是烦恼。」就像刚才说,罗睺罗如果不照顾,释种姓很多人起来会毁谤三宝,那么不是断善根了?对这个提婆达多,提婆达多的性格,他要作恶业,应该要诃斥他的,这不是烦恼的事情。所以这是「我是诸漏尽者」。
 
「我为弟子说诸障法」,这个想要修行修学圣道,有些事情你不能作,你若作这些染污的事情,就障碍你自己的修行不能成就的。若有人说:「这件事作了不能为障」,这地方也有个原因的,什么原因?譬如说这个在家人也能得初果,也能得二果,再努力也可以得三果,那么就有人说了:「这个夫妻,这个YIN欲不障道,因为在家人他有太太,他有能得初果嘛!」佛说:「他在家人,他是有夫妻,他得初果,这个事情他一定是很轻微,他的欲心不重。但是你出家人,你若去这样子,你就不行,你就不可以。你若这样子,你就不能得初果,因为你犯戒了就有罪。但是在家人,你若受了五戒,你若犯了邪YIN戒,那也不行,你也不能得初果,也是不能的。」它就是有这么一个分际,有这么一个界限,你超越这个界限就不行。那么这是「说诸障法」。
 
「说出离道」,说出离道,譬如你这样修学戒定慧,你就能够出离生死,得大解脱,得涅槃的,就能得涅槃。有人说:「不,我这么修行,不能出离。」佛无所畏惧。所以这叫作「四种无所畏」,无所畏惧。其实这里面事情也很多的,我说不那么多了。
 
「所有十力、无畏」,「不共」就是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法,就是超越了阿罗汉一切菩萨的境界,唯独佛有这种功德。「三昧」就指三三昧说的,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这「无作三昧」,鸠摩罗什法师翻个「无作」,玄奘法师翻个「无愿」,意思也是一样。「解脱」就是八解脱,「等法」。
 
「不可思议」的「神通变化」,这「神通」包括六种神通。「变化」就是神通包括一切变化,或者另外有十四变化。「无碍说法」,佛为一切众生说法,都是无障碍的,佛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性,能够契理而又能契机,所以叫「无碍说法」,这个凡夫不行的,这个阿罗汉也是很好,但是还不如佛。
 
「广利众生不可思议」,这个得未到地定的这位修行人,在他的清净心里面,他忆念诸佛的功德,那么这就是念佛的善根发相。这个「念佛善根发相」,我们现时代的念佛,多数是「持名念佛」,就是念佛的名号,自己能够摄心不乱,专心念佛的名号念佛;我们若说「念佛」,就是说这样念佛。而实在这念佛法门,在经论上说的那样念佛法门,是指念佛的功德,念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可思议功德,念佛的十力,念佛的四无所畏,念佛的十八不共法,念佛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念佛的这些功德,这叫作「念佛法门」。所以这念佛的善根发相就指这些,在他的未到地定寂静心里面,就是等于念佛的功德了,这样子,这叫「念佛的善根发相」。
 
「作是念时,即发爱敬心生」,这个修行人,他在心里面这样子念的时候,他对于佛这个爱敬心就生起来了,因为,这就是佛有这么多的无量无边的道德,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是特别的发出来恭敬心,就是尊重他的道德,这恭敬心就生出来了。我们凡夫对于圣人的恭敬心也会有,我们多少相信佛法,佛法里面说的圣人我们有多少恭敬心,但是这个恭敬心也不是太强。
 
要到什么时候,那个恭敬心才是特别的比较开始好一点呢?要初果圣人以上。因为初果圣人,在他的清净心里面,他那个正念一提起来的时候,他有圣人的境界,他那无我的智慧一现前的时候,也见到那个我空的真理了,这是圣人一部分的功德他见到了,他心里面正忆念,「啊!佛菩萨这广大无边的功德。」他的恭敬心就生起来。我们凡夫,圣人的功德我们一点也没有,也没有成就,我们只是在文字上分别「佛有这个功德,佛有那个功德」,只是忆念功德的名称,忆念功德的名字生一点恭敬心,这个恭敬心不能和初果圣人对佛的恭敬心相比,不能比的。
 
所以这个地方说「即发爱敬心生」,看这个文的意思,这个人就是得无生法忍了,所以他对于佛的境界,发出特别诚恳的爱敬心。
 
「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隐,无诸恶相」,那么这个修行人,他这样念佛的功德,爱敬心一生出来,他的三昧也开发,又进步了。他身心上也特别快乐,这轻安乐也增长了,他这个清净心也增长了,特别安隐。「无诸恶相」,这个凡夫的恶相除掉了很多,所以「无诸恶相」,这些五盖,这都是恶相,其他的这些微细的执着也都是恶相,「无诸恶相」。
 
「从禅定起」,从禅定里面出来。「身体轻利」,这个身体不浊不重,身体很轻、很灵利。「自觉功德巍巍」,他自己也就感觉到这功德很高大。「人所爱敬」,其他的人看见他呢,也对他生欢喜心。「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复次,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身心澄净,或发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世间可厌、食不净相、死离尽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空、无相、无作,六度、诸波罗蜜、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前面是约这个五停心,分这么五类善根发相。这底下又说出来其余的,还有不同的善根发相。
 
「复次」,这个修行人「因修止观故」,他「若得身心澄净」,就是得到欲界定,又得到未到地定,他身心很清净。或者呢,他不但是前五种善根发出来,这也是不一定,有的时候发出一、两种,也可能发出来五种,这是也不一定的。那么这个人或者发出来这「无常、苦、空」这个地方,这个就是在《大智度论》上看呢,这就是「十想」。说是「十想」也可以,或者说「十念」也可以。不过其中,这里面有个「空」,「发无常、苦、空」有个「空」字,在那个《大智度论》那个「十想」上面没有这个「空」字。下面那个「死离尽想」应该有个「断」,在那「十想」里面有一个「断」,这里面没有「断」,加一个「空」,就是这点和《智度论》有点不同。底下「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这个是「六念法门」。
 
就是这个得未到地定这个人,在定里面他能发出来这样的智慧。「十想」这个「想」实在也就是智慧,他有这个「无常」的智慧、「苦」的智慧、「空」、「无我」的智慧、「不净」的智慧。这个「不净」就是观身不净。这个「世间可厌」,这个世间不是一个可爱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不可爱的,叫「世间可厌」。
 
这「世间可厌」这句话,这个凡夫的世界就是好好坏坏的这样子。这个增劫的时候,凡夫的世界分两个时期,一个是「增」,一个是「减」。这个「减」就是人的道德渐渐的向下减、不道德,由道德向不道德那方面去,这个大方向来说,那么就是叫作「减」。这个「增」,由不道德向道德那方面去,那叫作「增」。「增劫」的时候,人的寿命、福报越来越大,品德越来越好。这个「减劫」就是人的寿命渐渐少,福报也渐渐小,这个道德、品德渐渐的坏,这是大方向这么说。尤其这个减劫的时候,世界上多灾多难,有战争的灾难、有传染病的灾难、有饥馑,世界上天旱,这个粮食不够吃,很多人饿死了,这样的世界当然是可厌,不可爱的地方。就算是增劫的时候,人的品德好一点,但是所有的这些贪瞋痴的烦恼还都在那里,就是遇见好因缘,人就向上,遇见坏因缘人就向下,众生没有固定性了,就是这样,这就是流转的意思。若到圣人的世界呢,「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他们都断烦恼,究竟的和平了,所以那才是可以安居的地方了,所以世间是可厌。
 
「食不净相」,这个世间上的人,这个食都是不清净的。这个「不清净」怎么样说法呢?我们若是看比丘律,看出家人的戒律,这样的道理会容易明白一点。怎么叫作「不清净」?譬如说,这个人是作土匪的,他作土匪,他赚了很多钱,他偷到了很多钱,他用这个钱来供养三宝,来给你作用途,作生活的所须,这就是「不清净」,这个饮食就不清净,食就不清净。如果说这个人他是一个很守本分、有道德的人,用他合法的生活方式赚来的钱来供养三宝,那么这样的为我们出家人作生活所须的一切,这叫作清净。说「食不净相」,当然这是一种解释,其他的解释,我们观察吃的这个汤,吃的这个饭,我们说厨房作菜的人怎么怎么的,是不清净,我们这样想,当然这也可以解释。
 
这在优波鞠多尊者,有一个大比丘跟他来学禅。他一入定一看,喔!这个比丘贪着饮食,对这个饮食特别讲究的。因为他爱着这个饮食,使令他不能够成道。我们人的境界,要去调查一下,或者问问你自己坦白坦白,可能知道你的消息。这个优波鞠多尊者是大阿罗汉有神通,他就入定一看,就把你完全看明白了。那么这一天优波鞠多尊者说:「你到这儿来跟我学禅,我明天请你吃饭。」这个比丘对这件事很注意的,他听见这句话,心里很欢喜。那么优波鞠多尊者作了乳糜,大概「乳糜」我看这意思,就是这个饭里面加牛奶的意思,叫「乳糜」。就放在这个比丘前面,另外又放一个空碗,放在那里。这个比丘,他这个脾胃好,所以一看见饭来了心里非常欢喜,就想吃,但是又很热,又不能吃,他就用口吹,吹那个饭叫它凉。优波鞠多尊者说:「你为什么要吹呢?」说是:「这个饭太热不能吃呀!」那么优波鞠多尊者说:「你心里面那个热若凉了,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比丘忽然间有点感觉到惭愧。这个时候尊者就告诉他:「你现在吃,你吃一口,不要咽下去,就吐在这个空碗里头。」当然他就听着他这样作,吃一口就往空碗里吐,吐完了。优波鞠多尊者说:「你把这个吐的再吃下去。」那么这个比丘说:「已经吐出来怎么能吃?那已经不干净了,我不能吃。」那么优波鞠多尊者就从这里开示他,就说:「你出家这么久了,你没得圣道,你的业障就是在这里,你从这么以后不要再贪着饮食。」那么他就跟他学禅,就得阿罗汉果了。所以这是,人不是圣人,总是有一些地方有点不对劲。
 
那么这个地方,说是「无常、苦、空、无我」这样修行,修这个观法,可以得初果须陀洹了。得了初果须陀洹以后呢,他还有欲心,就用这个不净观,世间可厌、食不净想、死想,用这个修行方法来离欲,就是初果修行这个方法就可以进步到二果、到三果了。得到三果以后呢,就修这个离想、尽想,用这个法门来断除去剩下的烦恼,就可以得阿罗汉果了。所以这样说,这个「无常、苦、空、无我」这是见道位;不净、世间可厌、食不净想、死想是修道位;底下这个离想、尽想,应该加个「断想」,这是到无学道的时候,就是得阿罗汉果以后的境界了。
 
这是初果修这个无常观、苦观、空观、无我观,得初果。得初果以后就修这个不净观、世间可厌、食不净想、死想,这样就得三果了。得三果以后再修这个断想、离想、尽想,就得涅槃,所以是见道、修道、无学道,修这个「十想」可以能这样成就的。
 
问:这有几个问题。「修念佛定中行者的神识脱离身体飘游空中,神识动念欲至何处即至何处,但一方面神识尚在念佛,请法师解说此种修定方法之利害得失。」
 
答:这个方法不好!不要这样子。因为你若是神识离开了身体在空中飘游,这里面有几方面有问题。你身识不在了,你这个身体在这里也并不是死尸,不是死尸但它也没什么作用;没作用,你这个地方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你不能处理。
 
我说这个灭尽定的问题。这得灭尽定的人,他要入灭尽定的时候,他要预先防范几项事;就是入了灭尽定以后老鼠不要来咬我,水不能漂我,火不能烧我,所有伤害我的事情都不能伤害;先要这样祝愿然后才能入定的。你若不这样祝愿,你入了灭尽定以后,你在房子里住,老鼠到处都有,那么就会咬你;有时候大火来了,把房子烧了,这个身体也烧了。如果你若祝愿呢,老鼠不能咬;有时候有大火,而这个入灭尽定的人身体不会被烧;任何的伤害都不能伤害他。你要预先祝愿的。
 
如果你念佛,你说你这个心走了跑到虚空去了,你这个身体在这里随时有问题你不能处理,因为你也不是有甚深的禅定,这个定不能保护你。
 
第二,你这个神识跑到…(其实就是妄想),跑到虚空里;虚空里很多的鬼神邪魔妖怪,多得很,如果你遇见了他,他伤害你,你有什么办法?所以不应该这样子做。
 
你还就是保护这个身体,在这里一心念佛;不要动,不要离开这个身体。
 
问:这又一个「那种食物对身体于修打坐禅定有帮助?
 
答:这是不一定的事情。人与人都不一样的,不能说你合适,我也合适,不是那么回事。就是你自己要试验,你自己要注意,就会知道了。
 
问:「在定中,外面的声音是否听到?」你问这个问题。
 
答:本来应该说,这前五识不动了,就是入定了。这入定与出定有什么分别?前五识不动就是入定了,前五识若动就是出定了。但是我看那《成实论》上说,(不要说欲界定、未到地定),就是到了初禅的时候,还能听见声音,二禅已上不听见声音了。你说在定中外面的声音是不是听到?那么欲界定、未到地定都是听见声音的,虽然入定了,外面的声音还是能听到,但是心不乱;你若乱,那就是没有定。
 
念佛、法、僧、戒、舍、天、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空、无相、无作、六度、诸波罗蜜、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现在的文是说这个修行人善根的发相。善根的发相是分两段文说明的,第一大段是约五停心,分五类善根发相。后边这段就把其余的善根又说明了一下。昨天说过了的是「十想」,也可以说是「十念」。现在刚才念的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是「六念」。下面「念处、正勤」是三十七道品。
 
这个「六念」一开始的是说「念佛」。昨天说过,我们现在的佛教通行的念佛法门,多数是「念佛名号」。当然这也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开示的,不过在古代,它是注重念佛的功德名为「念佛」,也可以说是「实相念佛」也在内。这个就说到这里。
 
「法」,是「念法」,这个念法,可能在我们的佛教里面,不大常讲怎么叫作「念法」?所以现在我简单的为各位介绍一点。「念法」,这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说到,可是在玄奘法师翻译的《法蕴足论》里面也同样有说到,它就是例出来这么七条。这个比丘,这个出家人在阿兰若处住,如果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应该这样念。在这个经论上说这个「六念」的法门,是因为在阿兰若处住的比丘,这个时候心里面有点恐怖,有点害怕。那么害怕的时候怎么办呢?佛就说:「你念这个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就不怕了,这个心就会安下来。」这个六念法门的缘起是这样子。
 
那么这个「法」怎么样念法呢?我们一般说「佛法」,但是什么是「佛法」呢?就是教、行、理,分这么三部分,教法、行法、理法。这个天台智者大师他这样为全部的佛法分类,就是教、行、理。全部的佛法就是这么三类。但是到后来,到唐朝玄奘法师的大弟子,窥基法师他又添个「果」字。就是教、理、行、果,他这样分。那么智者大师的意思,这个「果」就是含摄在「理」里面了。但是《俱舍论》上它只说两种,就是「教」和「证」,(证道的「证」,言字边的「证」,教、证)。我们现在呢!还就说是「教、行、理」,分这么三类,教、行、理。现在说这个「念法」,在《法蕴足论》里面说的,也是说是佛说的,分这么七条来念这个法。我们静坐的时候,修止观其实也就是「念法」。但是现在佛所开示的「念法」,比较全面了一点。
 
第一条是「善说」。佛的正法是佛经过长时期的修行成功了、觉悟了,然后把它善巧的宣说出来,说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那么叫作「善说」。那么这样的解释就不是凭虚妄分别去讲说的,是他真实证悟了以后他有清净微妙的智慧,他按照闻法人的程度,用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所以叫「善说」。这样这个「善说」正好就是「教法」,是这个语言文字的佛法了。
 
第二条是「现见」。这个「现见」是什么呢?就是佛说的这个正法,你若肯努力的学习、修行,你现生就可以见道、就可以证悟了,不是一定要等到来生的,所以叫作「现见」,有这么一句话。
 
第三条是「无热」。无热,「热」是热恼,就是烦恼。见到这样的正法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没有苦恼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你见到这个真理的时候,所有的贪瞋痴的烦恼,六道轮回生死的问题都消除了;使令你清凉、安隐、自在、解脱,所以叫作「无热」。
 
「应时」,这个「应时」也有的地方翻个「不时」,玄奘法师翻个「应时」。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学习佛法,你修行佛的正法,你随时都可以修行都可以契入的,并不受时间的限制的。不是说这个时候不可以静坐,那个时候你不可以去拜佛,没有这种限制的。
 
「引导」。这个「引导」怎么讲呢?这个就是指行法,教、行、理这个行法,这个三十七道品这就是个行法。你按照佛说的正法去修行,他能引导你通达佛的正法。佛在经里面说的这个圣人的那种清净的、高尚的、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能够明了都算很不容易了,说是要我们修行,有那种可能会成功的吗?所以佛说「引导」,你按照这个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你按照这个四念处去修行,它有能力引导你通达,有这个通达的能力的。像一个人身体很软弱,那么他去跟那个懂得拳术的人练功夫,渐渐的身体健康了,这一个手就可以拿五百斤。那么最初这软弱的人说:「我现在拿二十斤都很辛苦,拿五百斤,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不断的运动、不断的锻炼,这个身体的健康逐渐的进步,喔!就成功了。说我们人的身体,这心力,这虚妄分别的境界,似乎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佛说「引导」,这个教法你不断地学习和修行,能够引导你通达的,你应该相信,有这个意味。
 
「近观」,「近观」这个「近」字,远近,就是距离得不远,很近。但是这个字在这里,它也有进步的「进」的意思,不断的努力你就不断的进步,你就继续和圣人的境界距离越来越近。所以这「近观」,这个「观」或者说是你所修的奢摩他、毗钵舍那,你不断的修、修、修,就是越来越和圣人的那个清净的境界越接近,你就得到阿罗汉果了;或者大乘佛法里面说,你也就可以成佛了。那么这样解释呢,这个「近观」是由见道而后的修道,到无学道。这个「引导」是由凡位入圣位,就是入到见道。见道以后的修行的行法,就是近观了。这样解释,就是这个引导和近观有这样不同的地方。
 
「智者内证」。佛说的这个正法,是有教、有行、有理,是一切智者;这个「智者」是什么呢?是谁呢?就是佛和佛的这些圣弟子,已经成功的、得到圣道的弟子,是这些人都称之为「智者」。是他们已经修行成功了,在他们的内心里面已经证实了的,不是说说而已的,有实效的。你若肯这样努力,你也一样的会成功的,所以叫作「智者内证」。
 
这一共是分这么七条,在《法蕴足论》(T26.492c)上也说是佛说的,告诉我们这样念法。在这个《大智度论》解释这个「念法」的地方,说出来一段事情,说这个阎浮阿罗汉,这个阿罗汉他的名字叫「阎浮」。他得阿罗汉果以后,他说出了四句话。这个阎浮阿罗汉他说:「我昔作外道,五十有余年,但食干牛屎,裸形卧棘上」(T25.221c),说我以前是个外道,不是佛教徒。作外道作了多久呢?作了五十多年了,可见这个阿罗汉年纪也不小了。那么他在五十多年,怎么样用功?怎么样修行呢?「但食」这个「干牛屎」,「裸形」、不穿衣服,卧在那个「棘」上面,那个有刺的木头上面去,修那种苦行,修那苦行。修了五十多年,无有少法可得,一点成就也没有,只是自己苦恼。现在出了家,见佛闻法三个月,「所作事办」,我应该作的事情都作好了,就得阿罗汉果了。那么这个阿罗汉,他出家三个月得阿罗汉果。作外道作了五十多年就只是苦恼,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那么这个意思就是佛法是现见的,是智者内证的,的确是无热、引导、近观、智者内证,的确是这样子。那么这个念法,佛告诉我们这样念法,若是能这样忆念,能这样观念,能这样的正忆念,那么我们修行的信心也就会提起来,这个勇猛心也会生起来,也就不会懈怠了。
 
念佛、念法、念僧。这个「念僧」这里说这个「僧」当然是指圣人说的,圣僧说的,不是凡夫僧。这个「僧」当然有凡夫僧,也有圣僧。这个「念僧」这个「僧」是指圣僧说的。我们一般说归依三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僧这个「僧」是什么僧?严格的说也是圣僧,不是凡夫僧,是指圣僧说。这个归依僧,我们通常说归依三宝;佛宝,这当然是最圆满的清净的圣境。法宝,当然也是大般涅槃,也是圣境。这僧宝,说是「宝」,要称之为「宝」,当然指圣僧说的,不是指凡夫僧说的。
 
我也听人说过,有些在家居士,最初对佛法有一点信心,对出家人也有恭敬心,所以就发心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了。但是过了多少年以后,他对人宣布说:「我归依佛、我归依法,我不归依僧。」我听见了这个话,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想法呢,我们出家人被人这样子说,我们应该发惭愧心,这是我的想法。第二个想法;这个居士他懈怠,他有没有修行不说,他没有学习佛法。因为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僧」是圣僧,你怎么可以说「我不归依僧」?你什么理由不归依僧?说是这个圣僧,当然是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这些大阿罗汉,乃至初果圣人都是僧啊!连这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弥勒菩萨,这都是僧啊!是大乘的僧宝,你怎么可以说「我不归依僧」?说这些圣僧你都瞧不起了?你不归依啊?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这个居士,他对佛法的认识不够,所以说出来这种外行的话:「我不归依僧」。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说这个六念法门,这个「念僧」当然是指圣僧说。可是我又回头来一想,说是归依佛宝、归依法宝、归依僧宝;我不归依僧。这个问题还应该再想一想。说是所有的出家人,也不是生来就是出家人,他原来都是在家人,都是相信了佛法,然后才出家作僧人的。作僧人,那一个人他是见了佛?尤其是现时代、末法时代,他见了佛,他见了真实是明明白白的见到舍利弗尊者了,说是他见到文殊菩萨,听他说法有了信心的;我看这样的人可能没有,就是有也很少,也还靠不住。多数也还是这四大,地水火风造的庙,我们就姑妄言之,是说这个出家人是凡夫,他在这里住持这个庙,他供的佛像是这样的佛像,也是这样的白纸黑字的书,那么这个凡夫僧在这里住持佛教,他就在这样的佛法僧上面受到了感动,他有信心的。说:「我不归依你这凡夫僧,我归依圣僧」,是对的;但是你的信心还是由这个境界上引生出来的、引发的,不能与凡夫僧完全没有关系,还是不能的。所以严格的说,归依三宝,这僧宝里面是圣僧,但是与凡夫僧还是有关系的。
 
这里面说念佛、念法、念僧,是念的圣僧。这个「圣僧」怎么念法呢?就从这个须陀洹开始,须陀洹向、须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那么四向、四果,这都是圣人。但是这个须陀洹向这个地方,还有一点问题。当然经论上说得很明白,四向、四果都是圣人,他用这个「圣」字来表示这个四向、四果,当然这个分际是很明白的了。就是须陀洹向也是圣人,不是凡夫。但是有的地方呢,在四向之前,这个暖、顶、忍、世第一,他还不是圣人,但是说他是须陀洹向;这样说,这个地方就有点出入的。不过这个不管它了。是念这个圣僧的时候,怎么念呢?就念他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有这五分法身的无漏的功德。这个僧,这个比丘、比丘尼,或者这个沙弥、沙弥尼,他心里面有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功德,所以称之为宝。这个阿兰若处的比丘,他就这样忆念。
 
「念戒」,念佛、念法、念僧,还念戒。「念戒」是这个阿兰若的比丘他自己在忆念,因为他害怕了,这佛告诉你要念自己的戒,说:「我从出家以来,我持戒清净,重戒、轻戒都清净的,就是有的地方不清净,我也忏悔清净了。有清净戒的功德,我不害怕,我就死了的话,我也不会到三恶道去。」所以就是这样念这个戒。
 
还「念舍」。「念舍」就是这个比丘,他也能够舍,他的衣食住的盈余,他也可以去帮助他人,也有这种功德。
 
「念天」,念天是说六欲天,欲界的六天。欲界的六天有什么功德他生到天上去了呢?他是有几种功德的。这个比丘他念天,是「天」原来在人间的时候,他有这五种功德,所以他在人间死了以后就生到天上去了,信、闻、戒、舍、慧,就是这样。他对于佛法僧有信心,他又能听闻佛法,对于佛法的道理也很纯熟的,这叫作「闻」。他又能受持三归五戒,他也多少有点布施的功德,他还有这个智慧。这个智慧是什么呢?知道无常、无我的道理,苦集灭道的道理,他能够深深的信受,那么这就是「慧」。他具足了这五种功德,所以他生到天上去了;我现在也有这五种功德,我若死了,我也可以生天的,所以不怕,不怕死。在阿兰若处住,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恐怖的时候不怕!自己给自己强力起来,强硬起来。
 
那么,这就是六念。底下是「念处、正勤」,这是三十七道品。
 
这个三十七道品,在佛法里面说,在我们出家人来说,这倒是很重要的佛法。就是应该是出了家以后学了戒,学了戒以后就应该学这个三十七道品的,就是应该学,学了以后就应该修行的呀!我现在也想把它简单介绍一下。
 
这一共是七段,「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这是七科。第一科就是「念处」,「念处」就是四念处。这个「处」就是所缘念的境界,所念的境界,这个所念的境界一共是有四样。这鸠摩罗什法师他翻译的翻个「处」,「四念处」。玄奘法师翻的是「四念住」,行住坐卧的「住」,翻的字是不一样。玄奘法师翻的这个意思,这个「念住」,这个「念」是明记不忘的意思,因为这个「念」,把这个法门都能忆念明记不忘,安住在这个境界上,然后用智慧来观察。如果你没有这个念的话,这个境界不现前,那么智慧观察什么呢?所以一定要有「念」,可是其中主要的,要发生作用的又是智慧。所以,以智慧为主,但是又要有「念」的帮助,所以「念」和「慧」是互相支持、互相合作的。那么这个智慧是什么呢?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无常、无我、不净这就是智慧,用这样的智慧来观察这四种境界。观察这四种境界,就破除去我们在这四种境界上的颠倒,我们认为这个身体是清净的、是很美妙的、是很可爱的,佛说这是颠倒,你应该观察这个身体是不清净的、是臭秽的,应该这样子把这个颠倒破除去。
 
有一个颂说:「是身属老死,众病之所归,薄皮覆不净,愚惑为所欺」。「是身属老死」,我们这个身体他是不能自主的,他是属于老、属于死的,他终究有一天他要老了、他要死了。「众病之所归」,不但是老死,还有很多的病痛都是储藏在那里头,储藏在这个身体里;这个身体就是又要老、又要死,若没有老、没有死,而还有很多病痛的。头几天说「如粪中果」,就是这么个问题,这样子。「薄皮覆不净」,这个身体本来是很臭秽的,但是有一层薄皮把这个不净包起来,看上去就好像清净似的。如果把这个薄皮剥下去的时候,那就是本来面目就现出来了,就是不清净的了。说是你看上去,说这个人美,那个人不美;还有那个分别吗?若把这个薄皮拿掉了,我看就没有那个分别了。「愚惑为所欺」,说是这个身体实在是个欺诳性的东西,不是个美的,也不是清净的;但是我们凡夫这个愚惑的人,就被这个臭皮囊欺骗了,总感觉到很美。
 
这个《大智度论》里面说四念处不净观那个地方那个颂,你常常念念;不要说你常修这个不净观,你就这么一念,这个心就清净了很多。所以这个身体是不清净的,身体不是清净,「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它就有受,一触它就有受;说眼所生受、耳所生受…乃至意所生受,就是有六种受,每一种受里面有苦受、有乐受、有不苦不乐受,就十八种受了。从表面上看并不全是苦受,也有乐受;我们饿了吃饱饭了,那么它就感觉到舒服嘛!你渴了你喝点水,那么不渴了也感觉到舒服嘛!那么不能说没有乐受,是有的,是有乐受。但是这个乐受它是要坏的,它若坏了,人就苦了。因为人有特别的希望要得到什么,得到了认为很快乐,认为很快乐,但是这个快乐非要坏不可呢,那么人就又苦恼了。所以这个「乐受」叫作「坏苦」,这也就是因为它是无常的,所以是苦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苦受」叫「苦苦」。苦受叫苦苦,什么理由呢?这个苦恼的感觉,它原来也没有,有了以后人就苦恼,它还继续存在下去,你继续的苦恼,所以生时苦、住时苦;所以生苦、住苦,所以叫作「苦苦」。这个「乐受」生起来的时候不苦,它存在的时候也不苦,它坏的时候才苦,所以「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
 
这个「不苦不乐受」是「行苦」,这个「行苦」怎么讲呢?这个「行」字是迁流变化的意思,就是它不停留在那里,它要继续向前进的。这个不苦不乐的感觉,它不停留在那里,它要继续向前演变,终究有一剎那它就变了,它就变了什么呢?不是坏苦就是苦苦,所以它叫作「行苦」,这是一个解释。其次在行苦里面,它那里面就储藏了很多坏苦、苦苦的力量在里面,它并不是很轻松自在的,它是很麁重的。就像人驾这个汽车,已经有了毛病了但是还能向前走,还能向前走,如果你在公路上走你若不赶快的想办法,它忽然间爆炸了就有问题的。所以这个行苦暂时好像没什么事,但是很多的危险的东西还储藏在里面的,虽然它还没有出现,你若能觉悟一点的话,你心里面也是很担心的。所以它叫作「行苦」。
 
这个「受」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受中都是苦,所有的受都是苦。我们人都是爱着这个乐受的,现在佛叫我们不要爱着这个乐受,乐受也是苦,要有厌离心。要有厌离心,这个贪瞋痴引起的机会就减少了。
 
「观心无常」,观察这个心是无常的。这个「心」就是眼识、耳识、…乃至意识,这六个识要依赖六根、六境的和合才能够现起的。现起的因缘变化了,识也就变化了,所以眼根若坏了,他的眼识就不行了,不能生起。乃至这个人的意根若是有了问题,那个人就是成了白痴了,他就有问题的。所以这个识,他本身不能自主的,也是有变化的,要依赖因缘,所以他就不能常住,他要变化。那么本来执着有我,就是执着这个识是我的,多数是这样执着的;若观察这个识是依赖因缘而有,那也就等于说没有我了,它是无常的,也就是没有我了,没有我的体性了。
 
其次是「观法无我」。观心无常是破除我的体性,观法无我就是不能在种种的事物上执着有我的,是这样意思。就是这个人他作出来种种的事情,或者作善事,或者作恶事,这就是「法」。在这一切法上来说也都是无常的,种种因缘变化的,所以这里面没有一个自主性的东西,所以也是无我的。
 
前面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破除爱烦恼。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破除见烦恼,这两种烦恼若究竟破除了,那就是大阿罗汉了。这个四念处的意思也很多,但是我们不讲太多了。
 
其次说到「正勤」,四正勤。这个四正勤是什么呢?其实明白点说,是精进的修习四念处观,就是这么一句话;精进的修行四念处,就叫作「四正勤」。因为修这个四念处的时候,人有可能会懈怠的,所以佛现在第二段就告诉你要精进,你要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你作这样的毗钵舍那观的时候,你要精进才可以。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呢?当然这个地方是说,若是出家的比丘,当然他先受了戒。受了戒他现在开始修行,开始应该修这五停心观,或者得了奢摩他了,现在修四念处就是修毗钵舍那了,就是这么意思。修这个毗钵舍那的时候,但是他有的时候会懈怠,佛就说「四正勤」,你在这个四念处的圣道,四念处就是成圣之道、成佛之道,这就叫作「正」,在这件事修行上,你要努力的修行,所以叫作「勤」。
 
但是在这里面有两件事,就是一个善、一个恶。这个恶有两种,就是已经生出来的恶法叫「已生恶」,还有一种是「未生恶」。善也分两种,是「已生善」,或者是「未生善」。这个「已生恶」、「未生恶」究竟指什么东西说的呢?就是你在奢摩他里,说是得奢摩他当然也有深浅的不同了,那么在修毗钵舍那的时候,有昏沉、掉举,其实就是这个。因为这位比丘,当然他已经受了戒了;受了戒了,其他的粗鄙的恶法已经都停止了。就是你在静坐的时候,你心里忽然有的时候昏沉了,你有时候掉举了,这已生的恶法就是这些东西,要去掉它。若是这个昏沉掉举没有生起来呢,你要精进的修行叫它不要生起,就是指这个说的。这个善法指什么说的呢?就是后面那个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这些善法,这个信、进、念、定、慧也有深浅的不同。你在修四念处的时候,在心里面这个殊胜的信、进、念、定、慧还没有生起来,叫「未生善」,或者已经生起来。没有生的时候,你要努力的修行,你本身逐渐的进步,你就会生起来。若已经生起来,你还要努力的修行,要保护它,叫它不要失掉了。「已生善、未生善」就指这个说的。这个,一个善、一个恶,都有已生、未生的不同,在这上面你要努力的修行,要去掉这个恶,要增长善法,这就叫作「四正勤」。
 
「如意」,也叫作「四如意足」,或者也有翻作「四神足」。这若是翻作「四神足」,这个「神」就是指神通说的,指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还有漏尽通,一共六种神通。这个六种神通它有「足」,这个「足」是什么?就是依止处。我们人若想到什么地方去,你要靠这两个足能走你才能到。那么你若想要得神通,你一定要有禅定,禅定是神通的足,如果没有禅定是没有神通的。那么这个地方就等于说,你要修禅定,这个意思。
 
这个「四如意足」,就是你修这个四念处观,由于你特别精进勇猛的关系,你这个定力软弱了薄弱了,这个智慧强了。那么定和智慧不平均,你很难得圣道的,所以现在应该调整一下,要修定,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加这个「如意」。这个「定」一共是分四种。「定」,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欲」,这个欲就是你要有特别深厚的愿望,我希望我要得定,你这个希望心要很强,所以叫作「欲」。如果你没有这个心,这个定是修不来的。「勤」,因为有了欲,你希望心很强,当然你就会采取行动了,就是「勤」,就是很精进、勇猛的修行。这个六波罗蜜;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这不一定需要精进的;但是这个禅波罗蜜就非要有精进波罗蜜不可,所以这精进波罗蜜和禅,把它连接起来。这个地方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勤」就是你若想要静坐得禅定,你一天就坐半小时,这是不行的,就坐四个钟头也不行的,你非要多坐才行的,所以要「精进」才可以。「心」,心是什么意思?就是由于你精进的静坐学习禅定,你得到成功了,你心里面能定下来了,这叫作「心」。这「观」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观」,这个时候你得了定以后,你要观察你这个定的深浅,这个时候去掉了多少烦恼,还有多少烦恼没有去掉?这叫作「观」。或者说是,你得了定以后,就像我们讲过的,你这入、住、出,你都要如法的这样去作的,你不能马虎的,你粗心大意还不行的,那也叫作「观」。
 
那么由这四个字,表示从开始想要学习定到最后成功,这么四个字表示这个定,这样意思。那么内容怎么样情形,那当然是在奢摩他那个地方要讲出来的。这是「四如意足」。
 
「根」,因为这个四念处、四正勤,特别精进,智慧太强了,这个定力不够所以先修这个四如意足,就是修这个禅定。这时候定慧好了,比较平衡了,所以信、进、念、定、慧发出来了,在你的四念处观里面,这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发出来了。这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这个烦恼不能够动摇他,虽然这个修行人这个时候还不是圣人,但是他的善根,烦恼不能动摇他,所以叫作「根」。
 
这个「力」,还是信、进、念、定、慧,这时候又继续修四念处观,你得到的这个信进念定慧力量更强大了,他能够破坏一切烦恼了,能破坏一切烦恼了,所以叫作「力」。这个「根」也是信进念定慧;「力」也是信进念定慧,但是其中的力量有大小的不同。这是因为定慧平均了,现在现出来,有信进念定慧的这个善法生出来了。
 
这个时候,这个修行人到了什么程度了呢?就是暖、顶、忍、世第一,到了世第一这个时候了,进一步就是须陀洹了,就是七觉支。七觉支,在小乘佛教来说就是初果须陀洹了。这个七觉支;这由于以前的努力,生出来信、进、念、定、慧,很有力量的善根了,这个时候就一念相应,你太阳出来了,这个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出现了,就是初果须陀洹了,就是七觉支。「七觉支」这个「觉」就是无漏的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就是这个「觉」,就是如实的觉悟了胜义谛了,叫「觉分」、「七觉支」。「七觉支」,这个「支」就是一部分,像那个树一支一支的。这个初果圣人,他成就的这个清净无漏的无我的智慧,并不单是智慧,其中还有其他的,一共是七个。
 
这个「念」,就是还是明记不忘,他把这个法门能明记不忘,在心里面能现出来,这可见佛法很重视这个「念」,明记不忘。若忘了,这个事情就不要谈了,他不忘。把这个法门能够现前了的时候,他这个智慧成就了。
 
「择法」。「择法」这个「择」,就是「观察」的意思,或者是「选择」。这里面这东西有好的、有坏的;坏的不要,把这好的留着,那么这叫作「选择」。现在是观察这个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到最后只是「观法无我」的,观这个身、受、心、法都是无我的。他这个无漏的智慧一出现了的时候,这就叫作「择法」的智慧成就了,是这么意思。
 
「进」,这个「进」是什么意思呢?他这样清净的、无漏的、无我、无我所的智慧的成就,是由精进成就的;你不精进,这个智慧是不成就的,所以这个精进也很重要。其实这个精进也就是四正勤了。
 
「喜」,以前费了很多的辛苦很精进,当时还没有见效;现在成功了,得到无我、无我所无漏的智慧了,心里面欢喜。这大乘佛法里面的十地菩萨,头一地是欢喜地,和这个意思是一样的,也是欢喜。成功了,人就是欢喜嘛!
 
「轻安」,这个轻安呢,定舍是在一块的;因为有了禅定,所以他就轻安,就是这个身体不是那么粗重,他这个身体是如云如影的这样子。如云如影里面,他身体里面有起了变化,就是有轻安乐。为什么会有轻安乐呢?因为有定。当然这个时候,在这个小乘的说一切有部这些大德的主张,你想要得圣道,你最低限度要有未到地定。你没有未到地定,你这个圣慧没有依止处,是不能出现的;这是说一切有部这样主张。那么所以这个定最低限度是个未到地定。
 
「舍」,得了定以后,在这样的定里面,又有轻安,又有无漏的、无我的智慧,他这个时候这个心情欢喜,也是欢喜而又有舍,这个「舍」是什么舍呢?是无贪、无忧。我们头几次讲过,说这个出家人把世间的五欲乐放弃了,出了家修行,修行又没得圣道,这两头都是空的,这个出家人在中间,这个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就是贪、忧;又有一点贪着五欲,还不能去贪,就心里面有忧,就是这么一个境界。现在这个人努力的修行得圣道了,得了圣道的时候四大轻安,心里面又寂静的时候,这个贪、忧没有了,弃舍了,成功了,所以心里面没有贪、没有忧了,所以叫作「舍」。这和那个「苦乐舍」,那叫「受舍」,和那个「舍」不同。
 
这是叫作「七觉支」,七觉支里面主要的是择法,其他的是支助他的,是帮助他成就的。那么得到了初果须陀洹了,或者我们说是到了一个段落了,出家没有白出家,今天有成就了,很欢喜。但是出家的目的还没有完全成功,还要继续修行,就是底下这个了。底下就是这个「道」。
 
这个「道」就是八正道。这个八正道在这儿前后的次第看,八正道是得到初果以后修行的法门,七觉支是见道,八正道是修道。八正道,「正道」就是圣道,这是最正确的,没有错误的。其中分成八分。
 
第一个就是「正见」,这个正见是什么东西呢?正见就是七觉支里面那个「择法」,就是那个无我、无我所的,无漏的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就是正见,当然这是出世间的正见。若按大乘佛法来说,当然是观一切法毕竟空,离一切相那个无分别的智慧。这个智慧应该说分两种,就是一种是无分别的智慧,因为得到圣道的时候,他那个是无分别的境界,是不带名言的,没有一切名字相,没有一切语言相的。但是他还有一个后得智,后得智就是有分别的了。这个圣人他能入于无分别的境界,但是他也能分别,分别他也能的。能分别,就是他能够把他所觉悟的真理,用世间人的语言文字去分析它,去分别它的,他能这样作的。所以,第一个是正见,这包括着无分别智,就是根本智和后得智两种。
 
「正思惟」,这个正思惟怎么讲呢?正思惟就是和这个正语有关系。就是他在为人说法,他是圣人了,他为人宣说佛法的时候,他能够思惟他这正见的真理的相貌。其实真理是无相的,但是无相,而表达它出来,表达这个无相的境界;就是他要思惟,要思惟怎么样怎么样表达,就叫作「正思惟」。当然也有其他的含义,其他的,在《阿含经》上说,有人问舍利弗尊者,说是:「我们刚出家,你教我们这样修四念处观,你们已经得了须陀洹的人,他怎么修行呢?」舍利弗尊者说:「得须陀洹的人修行,还是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是不净的,如病如痈,如箭恼害,还是这样修行。」所以有的地方叫「重虑缘真」。这「正思惟」就是他为人说法的时候,他先要入定,在定里面思惟他自己觉悟的真理的相貌,然后有这个正语,用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就叫作「正语」,他不说这些非法的语言的,所以叫「正语」。
 
这样说,这「正思惟」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为人说法的时候,他要用正思惟来发动语言,这是一种。一种是他自己修行的时候要用这个正思惟,还是修这个四念处观;这个初果须陀洹,他还要修不净观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还是这样观的。不过他这个修行,我们通常说一个真修,一个缘修。不过这「真修」和「缘修」这个话,在中国的南北朝时代,佛教里面常用这种话,现在人的文章里面很少用这个字了。这个「缘修」就是思惟,就是正忆念这样思惟。这个「真修」呢,唯独是得入圣道的人,这无分别境界,那叫作「真修」。这初果须陀洹,这已经是圣人了,他当然有这两种修行。现在说这「正思惟」,刚才说包括这两种,一个是他自己修行的时候,这缘修就是正思惟,一个是为他人说法的时候,他要正思惟来发动这个语言,所以叫「正语」。
 
「正业」,这个「正业」,看这个《法蕴足论》和《俱舍论》,这些论上解释这个正业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圣人他行住坐卧的时候,或者到聚落里面去乞食、或者说法,或者他自己要搭衣、抽衣,这眼睛一看,一举手、一投足,不论什么,一切时、一切处,这个心,他的内心是正知而住,叫作「正业」。他无论什么时候,他的心正知而住。这件事我们若是注意的去思惟这件事,的确不是容易的。你譬如说是我们吃饭,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拿个筷子,这个筷子去挟菜,然后挟回来送到口里,这么一去一来,这个心都是在这里的。没有一念说是你身体作这件事,而心里面打别的妄想,那就不是正知而住了。他不是,他这一念心常是正知而住。我感觉这还不是容易,这是要有点定的功夫才可以。那么这叫作「正业」。当然这里面也包括着,他不作其他的错误的事情。
 
「正命」,这个修行人,他的生活的来源就是由乞求而来,他缺什么就向施主求什么,他自己不生产不去赚钱,不自己去赚钱,然后用钱,又去赚钱。我们劳力赚钱,赚了钱以后用钱又去赚钱。而这个比丘不是这样子,比丘若这样作就是邪命了,比丘就是你自己不积蓄钱,但是需要的时候就是乞求,叫作「正命」。我们释迦牟尼佛是这样规定的,所以叫作「正命」。
 
这几样,正语、正业、正命是属于戒。正见、正思惟,这是属于智慧的。
 
这个「正精进」,正精进是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这个修行人,他还有烦恼没有除掉,他还要继续的精进修学圣道,修这四念处观去破烦恼的,所以要精进。
 
「正念、正定」。这「正念」就是他修这个法门的时候,他要忆念分明不忘的,然后这个心安住在那儿不乱,不乱那么就是定了,「正定」。他也可能是未到地定,或者是由未到地定又向前进要得四禅,都在正定之内的。
 
这样说,这个八正道合起来说,这个正念和正定是属于定。这个正精进它是通于戒定慧的,就可以这样讲好了。这合起来就是个戒定慧。这圣人修学的法门还是戒定慧。由这样不断的努力,他就所作已办了,这个爱烦恼也去掉了,见烦恼也去掉了。我们凡夫有的时候有一点成就,有什么长处,心里面就高起来了,就会慢,会有我慢。这个圣人,这个我慢这回事情,圣人也都有的。初果、二果、三果,三果圣人还都有慢,还有我慢;要到四果阿罗汉没有我慢了。所以到了初果以后的圣人还要继续精进的修行,我慢就是属于我见的烦恼之内的,他到了三果以后,这欲界的色声香味触的这些烦恼是没有了,但是色界、无色界的禅定的爱烦恼还是有的,爱着禅定的轻安乐还是有的。所以还是有见烦恼、还是有爱烦恼,他还要继续的修这个戒定慧来对付它,到最后究竟清净,得阿罗汉果了,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了,这时候成功了。
 
这从四念处开始到八正道,就是出家的佛弟子由最初修行的法门,到最后得阿罗汉果的一个经过,就是这么意思。
 
「空、无相、无作」,这个是三三昧。这个三三昧也是在禅定里面修的法门。你已经得了未到地定了,或者是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在禅定里面观察这个我、我所是不可得的,观察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我所的,那么那叫作「空」。这个「无相」就是观察涅槃的境界是离色受想行识相的,一切相都是不可得的。这个「无作」,鸠摩罗什法师翻个「无作」,玄奘法师翻个「无愿」。而这个「无作」怎么讲呢?这《大品般若经》说就是「无作愿」,他不作愿,不作愿叫作「无作」;那么和玄奘法师翻的意思是一样了。这个「不作愿」怎么讲呢?他不作愿就是对于世间的一切有漏法他不存希望心了,不希望什么,所以叫作「无愿」。就在禅定里面修这三种智慧,那么叫作「三三昧」。如果没得阿罗汉果以前,那叫作「三三昧」,得了阿罗汉就是「三解脱」了,当然也还可以称为三三昧,那就是无漏的了,无漏三昧了。
 
「六度、诸波罗蜜」,是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这是六波罗蜜。「神通」就是六种神通。「变化」,这神通它的作用就是有各式各样的变化,或者是特别说有十四种变化等。
 
「一切法门发相」,在这个得欲界定,进一步得未到地定的这个修行人,在他的清净心里面,发出来这样的法门,也就是他的智慧增长了,他的定力增长了,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在这个地方,这些情况,发出来这样的法门的情况,应该详细的分别分别。那么智者大师这样讲,就是把这个法门的名字标出来,但是法门的内容没有解释,没有解释,但说出一句话:「应广分别」,事实上还是没有分别。
 
「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经上说;由前面这一段文,由正修开始,到善根发相,到这个地方,这两大段文合起来看,就可以知道,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若能够调伏你的心住在一个地方,得了禅定了的话,「无事不办」,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的,所以这个定有堪能性,得了定呢你的能力就加强了;断烦恼的能力也加强了,你办事的能力也加强了,很多很多的功德的事情你都能成就了,所以就是「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反过来说呢,你不能制心一处,心里面散散乱乱的,那么就是什么事也办不成。就是世间上的事情,你散散慢慢的也是不行的,何况佛法的事情;你想要转凡成圣,那是非要努力不可的了。
 
我就想讲到这里,但还有五分钟,我讲一个小故事。
 
这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大长者,他当然财富很多,什么事情,钱能办到的事情他都是办到了。但是没有儿,后来也是有儿了。但是生了一个儿,这个儿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相貌特别的丑陋。但是是自己生的,也还是要养他,养他,他渐渐大了,越大,这个丑陋得更厉害,不要说别的人,就是连自己的母亲也不高兴了,就把他驱逐了,不管他了。那么他怎么办呢?这个丑陋的孩子就到山里面去,到山里面摘一个生果吃,或者吃草,就这样子维持生活。在山林里面,这个鸟看见他也都不高兴,也都跑了。他就这样感觉到也很苦恼,他不能同任何人接近,任何人一看见他都赶快要离开,不愿意看见他。这个时候,唯有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这一天对大众僧宣布,说是:「这个山林里面这个丑陋,我们今天要去访问他。」那么这些大比丘,这是佛说的话,当然大众僧都是无条件的接受的了。「好!」那么就随着佛就都去了。
 
到那山林里面,远远的看见那个丑陋了,这个丑陋他已经习惯了任何人一来,他知道人家看见他就会烦他的,所以他也不等别人不高兴他,他先走,他先跑。现在看见佛和大比丘来了,他也是跑。跑,但是佛就用神通的力量把他停下来,你不可以跑。这时候,佛就用神通力量变化出来一个人和他一样,也是个丑陋,但是手里拿一钵饭,很香美的饭,就向他那儿去了。这个丑陋一看,喔!你也是这样丑陋,那我们是朋友,那么他心里欢喜了,他就不跑了,和这个丑陋在一起。这个来的这个丑陋说是:「我们今天这一钵饭很好,我们两个人吃。」就吃。这个丑陋从来也没吃过这样好东西,所以又是很欢喜。吃完饭了以后,由外来的这个丑陋忽然间端正了,相貌很美好很端正。那么这个森林里面的这个丑陋就说:「原来我们两个一样的丑陋,怎么你忽然间端正了呢?」他说:「我有个原因的」,「什么原因呢?」说:「我吃这个饭吃得心里欢喜,我又用这个欢喜心,看见这个树下这些比丘在那里坐禅,所以我就端正了。」
 
那个丑陋说:「那么我也可以这样作?」说:「也可以呀!你也是用欢喜心看这些大比丘在那儿坐禅,看佛在那儿坐禅,你用欢喜心,用善心去看,你看看怎么样?」喔!他也就这样看,然后他也端正了,那么心里非常欢喜。正在欢喜的时候,对面这个比丘忽然间变了,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并不是丑陋比丘,不是这样子。那么才变成端正的这个丑陋,一看这是,原来是丑陋,又变成端正,现在又变成佛了,心里面也很纳闷的:是怎么回事情?这时候佛开始为他讲解佛法,这个丑陋就得须陀洹果了。
 
所以佛要宣布一件事,它是有个原因的。我们凡夫弘扬佛法,佛菩萨也都是欢喜了。我这么想,佛菩萨也随喜这个功德,也能赞叹,但是就是讲解而已,我看。佛菩萨的说法「不空说法」,你在《阿含经》上看,佛这个时候住在这里,忽然间他要走,他到另一个地方去了,那个地方有可度的众生了,到那里一定有人因听佛说法而得圣道了,一定是这样子的。
 
那么这个丑陋听佛说法,得了须陀洹果了,那么他也就这个智慧开了,就是太阳出来了。那么他就要求佛:「人生是苦啊!我也想要作比丘。」佛就答应了,就领他到庙上去,那么就作了大比丘了。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别的,是阿难尊者,是谁?就问佛:「为什么这个比丘这么丑陋?那么佛的度化,他会转变到现在这么好的情况,怎么回事情?」佛说:「是在弗沙佛的那个时代,释迦菩萨和弥勒菩萨在赞叹弗沙佛的时候,说:『天上天下无如佛…』的这四句话赞叹,那是在山里面。但是山的那一面,有个地方有个恶鬼,有个夜叉鬼,这夜叉鬼他有神通,他就不高兴,他就现出来特别恐怖的事情来破坏这两位菩萨赞叹佛的这种事情,他现出这些事情。这个时候释迦菩萨不是凡夫嘛!用神通的力量就把他隔住了,就他过不来,不能破坏。所以这个丑陋比丘就是那个时候那个恶鬼,他那时候动了恶心想要障碍这种功德,所以他就得这种果报,丑陋。但是当时他感觉到释迦菩萨的神通力把他制伏住了,那么他就又后悔了,又向佛菩萨忏悔,所以今天遇见佛的这样的因缘,他能恢复端正,就是因为那时候忏悔的关系。」
 
释迦牟尼佛这样回答这个问题。他为什么端正了呢?释迦牟尼佛没有说:「这是我的神通叫他端正的。」没有这么说;是说他以前忏悔的关系,他又恢复端正的。我们的释迦牟尼佛这样说话。那么他忏悔了,他这个心性柔软了,他又随喜佛菩萨的功德,所以今天闻佛说法又能得圣道。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搔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时如缚,或时逶迤垂熟,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见种种诸异境界,或时其心暗蔽,或时起诸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忧愁悲思,或时恶触,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前面是善根发相的第一段,但是这个善根的出现,有的是真实的,也有的是虚伪的。这个「真」和「伪」应该说明白它,所以这有第二段,分别真伪。分别真伪又分成两段,第一段辨邪伪禅的发相,辨这个虚妄的、不是真实的禅,不是真实得到初禅了、得二禅了,这是虚伪的禅定发出来的相貌。
 
「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搔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这个修行人,这个修禅的这个人,假设他发出来像上一段文说的这些诸禅的时候。前面已经说过的五段,那个是好的现象。但是「随因所发之法」,随他因为所发出来的境界,可是有一点差别的,什么呢?「或身搔动」,或者他这个身体搔动,就是有的时候用这个手去挠一挠、扒一扒,抓抓这里、抓抓那里,那么动。在头多少次,我们说过,就是在得欲界定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形,它也有的时候会动,动、还是各式各样的动。现在是进一步到了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又修了多少时期,又有所进步了,进步了,这个时候又现出来这种行相,是「身体搔动」,不但身,手动、身动,有的时候这个脚也会动,那么现出来这种情形。
 
「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者有的时候感觉这个身体很沉重,就像有什么东西把自己压住了,这样的感觉。本来这欲界定的时候,这个身体就是很轻快的,如云如影那样子。到了未到地定,忽然间这个身体就是没有了,感觉像虚空似的,那么在定的次第上看,是向前进步的行相。现在忽然间身体很沉重,像有东西把自己压住了似的。「或时身轻欲飞」,或者有的时候不是重而是轻,好像这个身体要飞起来了。「或时如缚」,好像用绳子把自己绑起来了,有这样的感觉。「或时逶迤垂熟」,这个「逶迤」就是精神不好,精神不振作。「垂熟」就是坐不住了,要倒下去了,就是这么意思。「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者有的时候寒冷得很厉害。这个「煎」是逼迫的意思,为这个寒所逼迫。「或时壮热」就是热得很厉害。
 
「或见种种诸异境界」,前面这个都是你内心的感觉。或者是看见了一些奇怪的境界,不同的境界,但是这个地方没有说。「或时其心暗蔽,或时起诸恶觉」,或者有的时候,静坐的时候,入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心里面很明静,本来是很好的,现在忽然间「暗蔽」,就是很蔽塞,不那么灵明。「或时起诸恶觉」,能有很多恶心的分别、恶事的分别,就是「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或者有的时候他在忆念外散乱,就是心不住在所缘境上了,就在色声香味触上散乱的分别,但是是属于善事、杂善事,或者愿意同谁结缘,帮助谁作什么好事,谁有病了愿意送他到医院去,给他找医生,总是一些帮助人的事情。但是这个在禅定之中,等于有这样的妄想。
 
「或时欢喜躁动」,或者有的时候他心里面不愿意在那里明静而住,不愿意入定,愿意去动一动。这个动当然还是身体动。「或时忧愁悲思」,有些忧苦的事情,心里面很悲痛。「或时恶触,身毛惊竖」,有的时候感觉到有很恶的触,触击他,其他的不明白的境界来触击他,很恶的境界。他心里面有点恐怖,所以身体这个毛都竖起来。「或时大乐昏醉」,或者有的时候,心里面身体这个快乐得很厉害,把自己的心识像喝醉酒了似的,都不是很明了了,昏迷了。
 
「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像前面这一段文说的,这都是邪法,和你的这个禅定同时的出现了。「名为邪伪」,这就叫作「邪伪」,这都是恶法。
 
此之邪定,若人爱着,即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多好失心颠狂;或时诸鬼神等知人念着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邪定邪智,辩才神通,惑动世人。凡愚见者,谓得道果,皆悉信伏。而其内心颠倒,专行鬼法,惑乱世间。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还堕鬼神道中。若坐时多行恶法,即堕地狱。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当即却之。云何却之?若知虚诳,正心不受不着,即当谢灭。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矣。
 
「此之邪定,若人爱着,即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这时候的这个定现出来这样的行相,这都是邪定,不是那个好的定,更不是无漏的禅定。若是这个人欢喜这种境界,他就会和九十五种的鬼神法相应了,和他们通气了,也等于是连系上了,和他们合作了。这个「九十五种鬼神法」,是有一部经叫九十六种鬼神的一种经,说明每一种鬼神的情况,但是这部经我没有读过。
 
「多好失心颠狂」,如果你爱着这种邪定的境界,和鬼神连在一起的话,和鬼神合作的话,那么这个人多数都成为失掉了正常的精神状态了,就变成一个神精病了,变成一个颠狂的人了。「或时诸鬼神等知人念着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邪定、邪智」。「或时」,或者有时候这个诸鬼神这一类的鬼怪,他知道人念着其法,就是爱着鬼神的那些事情。这个鬼神有什么事情呢?鬼神他是有些神通的。这个修禅的人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这个人他还没有神通的;不过得到未到地定的人,可能会有些灵感,就是没有理由的就会知道一些事情,知道一些事情,不一定是准,他并没有神通。没有神通,鬼神有神通。鬼神有神通,鬼神来同你合作的时候,他就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那么鬼神告诉了你,你就知道了,你若向外一说呢,别的人就认为你有神通了。那么这种境界,有些人欢喜,欢喜这种事情。欢喜这个就是念着其法,「念着其法」嘛!「即加势力」,这个鬼神就是逐渐地加强这样的力量给你,不知道的人就认为这个人有神通了。前面说的这种邪禅,也多数都是鬼神的力量,鬼神来向你捣乱,破坏你的禅的境界的。
 
「即加势力,令发诸邪定、邪智」,前面说的这个邪定,就是这个鬼神。我们修这个欲界定的时候,你修这个定进步到欲界定的时候,或者再进一步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你本身本来是很清净,但是你若爱着这些很微小的名利的境界,这个鬼神他就会来迷惑你的,迷惑你他就会出现这些事情了。「令发诸邪定、邪智」,就像前面说这一些,就叫你发出来这些邪定、邪智。「辩才、神通」,因为发出来邪定,所以好像有神通,发出来邪智,所以也好像有辩才。
 
「惑动世人」,他这个辩才和他的神通,实在神通也并不很大,这还不能和得到四禅发出来六神通相比的。但是我们一般的人来看就是不得了了,就「惑动世人」,这个世间人都被迷惑了,都被动摇了。「凡愚见者,谓得道果」,平常的这些愚人看见了,说这个人本来就是很有修行的人,现在得了道果了。「皆悉信伏」,都是相信他、恭敬他了。「而其内心颠倒,专行鬼法」,但是这个修行人为这个鬼神迷惑了,他内心里面都是颠倒境界,不是佛法。「专行鬼法」,他是专一的去行这个鬼神的那些小境界,行那些鬼法,就是骗人的那些法。但是他也有多少智慧的,比社会上一般的人骗人的方法可能高明一点,都是骗人;也有笨的,也有高明的不同。「惑乱世间」,他就是来迷惑、来扰乱世间人的这个正法的境界。
 
「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这个人若是死了,他永久不会再遇见佛了。「还堕鬼神道中」,就是和鬼神在一起了,将来别的人修行,他也照样这样子来扰乱的。「若坐时多行恶法,即堕地狱」,若坐时多行恶法,若是他得到这种邪定邪智的时候,他作了很多的恶事欺骗人,罪过大了,他想作鬼神还作不来了,「即堕地狱」,到地狱去受苦了。「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当即却之」,说这个修行人,修奢摩他的止,修毗钵舍那的观的时候,若是你得到这样的邪禅了的时候,「有此诸邪伪相,当即却之」,你不要接受,你应该立刻的拒绝他。
 
「云何却之?」怎么样排除他呢?「若知虚诳,正心不受不着,即当谢灭。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矣」,这个地方智者大师说出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若知虚诳」,如果你若知道你现在得的禅有这些邪伪的境界,这些境界都是鬼神来欺骗你的境界,那么你怎么办呢?你「正心不受」,你心不要爱着它,你还是明静的这样明静而住,不接受这个鬼神的这些小便宜的境界,不接受他。「不着」,你不爱着他,你拒绝他。「即当谢灭」,他这个境界自然就会除遣了,就没有了,你不接受就没有事了。这个也类似社会上的这些虚狂的境界,鬼神他来迷惑你,你自己修行到了一个程度;如果没有修行的人,当然也没有这些事情。你有了修行,这个鬼神他就来迷惑你,他先是给你个便宜,表示有神通,那么你爱着这个境界了,那么他继续的给你合作。那么现在你若知道这些小便宜的事情,就是名闻利养了,这些事情都是虚妄的,这个禅定、智慧、无漏的功德,那才是真实不虚的。你不接受他、你不爱着它,也就没有事,鬼神他也没办法迷惑你了。这是一个方法。
 
第二呢,「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矣!」这个就是更进一步。这个正观,就是毗钵舍那的无常、无我、诸法毕竟空的这种智慧,用这个智慧来观察这些鬼怪的境界,和自身这一切法的境界,都是平等不二的。你这样观察呢,就能破坏了他,「即当灭矣」,这鬼神的这些技俩就不出现了。
 
那么从这个地方看,来降伏这些境界,第一个方法你就是不接受,当然这不接受里面,也有一个不贪在里面,你不要有贪心,不要贪他这个便宜。若是应用正观破除呢,那你要把般若波罗蜜要预先多学习,你这个时候你才能用,不然的话你用不来的。
 
二者、辨真正禅发相。行者若于坐中发诸禅时,无有如上所说诸邪法等,随一一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空明清净,内心喜悦,憺然快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是为正禅发相。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分别邪正二种禅发之相亦复如是。
 
「二者辨真正禅发相」,前面是邪伪禅的发相。这个邪伪禅的发相,若是到了未到地定以上,那还稍微高一点,程度稍高一点。有的人是欲界定的境界,他得到欲界定的境界之后,他就和鬼神连系上了。连系上了,贪着鬼神的便宜,那么继续这样的搞,有这种事情。当然本身的程度有关系,你本身的定力浅,你作的这个怪也会轻一点;如果你本身到了未到地定,就比欲界定高了,那么作的怪会更大一点。不过在我们没有修行的人看,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都感觉到,这是圣人。
 
这第二,「二者,辨真正禅发相」,就是真正禅的发相是什么样子呢?「行者若于坐中发诸禅」的时候,「无有如上所说诸邪法等」,没有这些事情,这些邪法都没有。「随一一禅发」的时候,「即觉与定相应」,就感觉到和定是相应的、是一致的,没有这冲突的地方。这「一一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这个「一一禅」,譬如说你得到欲界定这个时候,和欲界定这个相貌是相合的,再进一步呢,和未到地定也是相合的。说出来这个名字很简单了,欲界定、未到地定,但是真实的情形,这欲界定是很长一大段的,未到地定也是很长一段的。其中的相貌,在你修行的境界里面是相应的,所以这里面表示,在没有修定的时候,或者修定的同时,你一定要读这种书,熟悉这件事,那么你就会知道,「随一一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
 
「空明清净」,总而言之还是这句话,就是感觉到「空」,感觉到「明」,感觉到「清净」。这个「空」这个话,在定的境界里面看,就是不闭塞,你像有物很重的压在身上,这都不是空的境界。现在说这个「空」不是讲理论的空,讲你的感觉,感觉到很空,不那么壅塞、闭塞,就是很灵活的。「明」,心里面不暗蔽,很灵明的,就是这个智慧很敏的,不那么迟钝。这个「清净」,内心也特别清净,没有这些恶觉,没有这些事情。但是这里面的意思,得欲界定的人他当然还有烦恼的,但是你入在欲界定里面的时候,心里面是清净的。出了定,当然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还是心随境转的,心随境转可是和一般人也不同了一点,所以说「清净」是说他在定里面的时候。所以前面那个邪伪禅发相的时候,「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欢喜躁动,忧愁悲思」,这就是不清净了。所以你若在定里面感觉到「空明清净」,那么这是一个很好的很正常的现相了。「内心喜悦」,心里面喜悦,并不忧愁,没有这些事情。
 
「憺然快乐」,「憺」就是「安」的意思,「安然」,心里面很安静、很安闲,很快乐。很快乐,当然这个是,前面说「喜悦」,这个「喜」和这个「乐」有一点不同。这个「喜」是指第六意识的感觉,这个「乐」是前五识的感觉。譬如我们感觉冷,感觉热,先由前五识感觉。那么这个「乐」也是先由前五识感觉到乐,而后第六意识才知道的。「无有覆盖」,没有其他的这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的障碍。
 
「善心开发,信敬增长」,这个时候他这善良的心开发出来了,就是没有恶心,接触什么境界的时候都有善心,所以就是善心开发出来。「信敬增长」,对于这佛菩萨,佛法僧,对于一切境界,接触到任何人,而本身的这个信敬都是增长的,信心和恭敬心都是增长的。「智鉴分明」,不糊涂,因果是分明的,事理是分明的,凡圣也是分明的,他不混乱。「身心柔软,微妙虚寂」,这个身体和他的内心,他不是很强硬的感觉,感觉到很调柔,譬如走路的时候感觉到很轻,这个腿抬起来就是很轻,走上坡的时候他也感觉很轻,不是说有几百斤重,抬不起腿来,这身体柔软,身心柔软。「微妙虚寂」,这个身体很微妙的,若有若无那样子,这就叫「虚寂」。
 
「厌患世间」,世间上五欲的境界,这个修行人他厌患,厌患世间的五欲的境界,欢喜清净的境界,欢喜阿兰若处的境界。「无为无欲」,他心里面明静不动,不欢喜世间这个杂乱的境界,所以心里面「无为」,对于世间的境界也没有「欲」,他「不欲」,不欢喜那些境界。「出入自在」,他出定也好,入定也好,都是很自在的,那就是没有障碍的关系,没有这些鬼怪的障碍。「是为正禅发相」,这就是你没有遇到这些鬼怪的扰乱,你得到这个禅是正禅,发出来的行相是这样子。
 
「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这底下用一个譬喻说明前两段的情形。譬如这个人和恶人共同作事情。「恒相触恼」,那个恶人,什么叫作「恶人」?就他常触恼你,不讲道理来触恼你,那他就是恶人了。「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这个善人他不触恼你,你时间久了,你知道这个人是善人。所以你得到这个禅定,这个禅定究竟是虚伪的邪禅定?是不虚伪的真实的禅定呢?你就从这个地方可以得到消息了,你就可以辨别了。「分别邪正二种,禅发之相,亦复如是」,说是和善人作朋友,和恶人作朋友是这样子,你分别邪禅或者正禅发出来的行相也是这样子。
 
三、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者。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具如前说,略示大意矣。
 
「三、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者」,这是第三段。第一段是善根发相,第二段分别真伪。现在是第三段,「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者」。
 
这一段是说什么话呢?「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若是你在静坐的时候,诸善根发出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法呢?我们应该「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还是用奢摩他、毗钵舍那这两个法继续的修行,使令那个善根向前进步、增长,应该这样办法。「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你发出来的这个境界,你应该用止去修行的话,你就用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这个「具如前说」,就像前面坐中修止观那五条,这么说。「略示大意矣!」这里就是略示大意,不详细说了。
 
像前面说的这五条里面,那里面说的是「或观无常、苦、空、无我」这个话,那么这就是应该用观,观这个无常、苦、空、无我,应该这样子。若是在三十七道品里面,有那个四如意足,四如意足里面是禅定。五根里面,信、进、念、定、慧,里面也有定,它如果发出来定,你就用止来调养它、滋养它。如果说是发出来无我的智慧,那么你用无我的智慧继续的修这个观,这个无我的智慧就增长了。像人这个有烦恼,我们发了脾气,你今天发脾气,你明天再发脾气,这个瞋心就增长了。说是我今天发脾气,我觉悟了,我不发脾气,再有发脾气动瞋心的机会的时候,你再降伏它,这个瞋心它渐渐就薄了,它就软弱了,而你这个降伏的力量就增长了。这道理是一样的,这染污法是这样子,清净法也是这样子,所以应该用止修,应该用观修,你这样调,它就进步了。
 
这是善根发相,第七段说完了。现在是觉知魔事是第八段。
 
觉知魔事第八
 
梵音魔罗,秦言杀者,夺行人功德之财,杀行人智慧之命,是故名之为恶。魔事者,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涅槃为事,魔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若能安心正道,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仍须善识魔事,但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三种皆是世间之常事,及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正除遣之,今不分别。鬼神魔相,此事须知,今当略说。鬼神魔有三种:一者、精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女、老宿之形,乃至可畏身等,非一,恼惑行人。
 
「梵音魔罗,秦言杀者,夺行人功德之财,杀行人智慧之命,是故名之为恶」。这觉知魔事这一段和前面善根发相,它有连带关系的。「梵音」,这个印度的梵音叫作「魔罗」。「秦言杀者」,这「秦言杀者」这句话,就是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来的时候,是在长安,长安那时候是姚秦,智者大师常用他的话,所以说「秦言杀者」。怎么叫作「杀者」呢?「夺行人功德之财」,这个修行人,这个戒定慧的功德就好比世间人的财富那样子,这个魔王,他把你这个功德财给你夺走了,破坏你的功德。「杀行人智慧之命」,这个修行人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呢?就是般若的智慧,这般若的智慧等于像人的生命似的,你有智慧的时候就等于你的命还存在,如果你没有这个智慧的时候就等于是没有命了。
 
这些大乘经论上有的时候说譬喻的时候,总是用智慧譬喻人的头,所以他是最高上而又是最重要的,所以行人的智慧是命;这慧命须菩提。如果没有这个般若的智慧,那也就不是圣人;你是不是圣人,就看你有没有这无漏的智慧。那么你没有这个智慧,就是凡夫了。说是你有没有禅定,这还不一定,有的圣人没有禅定,所以这个定,虽然也重要,还没有智慧那么重要。当然,你若想要逐渐的功德增长圆满,那么当然定也一定还要修习的;没有定,一定要修习成就的。
 
这里面是说魔王叫「杀者」,就是他破坏你的功德财和智慧命,所以叫作「杀者」。「是故名之为恶」,所以这个魔王是一个最坏的东西。也有不同的翻译,也有把这个「魔罗」翻成「扰乱」,翻个「障碍」,翻「破坏」,也还是扰乱、障碍、破坏你的功德,那么这就叫作「魔」,叫做「魔罗」。
 
「魔事者」,这个魔事,前面是翻译他的名称。这底下说,这魔王他究竟作什么事情呢?「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涅槃为事」,像我们的佛陀,他是以功德智慧这个善法度化一切众生令得解脱,令他入涅槃,入到大安乐的地方去,就是作这样的事情。这个「功德智慧」;譬如按六波罗蜜来说,最后的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前五波罗蜜就是功德了。前五波罗蜜的这个功德,有各式各样的功德,合在一起名之为功德;最后的般若波罗蜜单独称之为智慧,这也看出来智慧的重要。「魔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这个魔王他就是破坏众生的善根,破坏你的功德智慧,叫你流转生死,作这种事情,魔王就是这样子。
 
在《阿含经》里面,有一个经上说到这个魔王,他来触恼佛的事情。他在天上,他看见佛出来乞食,托钵乞食的时候,这个魔王就来了。来了,他变化一个人世间的一个婆罗门,这头发很蓬乱的,衣服也很破烂的,手里拿个杖,站在道边上。那么佛走过来了,他就:「瞿昙啊!你有没有看见我的牛?」这时候佛一注意,你是魔王,你向我来捣乱,那里有牛呢?有什么牛呢?这魔王说了(T46. 406a):「是眼触入处,耳触入处,乃至意触入处,是我乘」,说这么一句话。这句话用白话说就是;「世间上所有的人都是牛,他有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这个车。这个车,这个众生这个牛驾这个车各处走,我是一个御者,我拿这个杖是驾车的人,我是在控制一切众生,在欲界里六道轮回,或者到天上去,在三界里面流转生死,都不超出我的控制的,不能超越我的控制的。」说完了这个话,就问:「瞿昙,你到什么地方去?」佛说:「我到无眼耳鼻舌身意那个地方去,是你所不能到的,我到那个地方去。」这是佛说了这么一句话。
 
当然,这句话正好像《心经》说那个意思;「照见五蕴皆空,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诸法实相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到那里去了。这个时候,这个魔王就说:「你瞿昙,你自己得解脱就好了嘛!你何必还要为人讲,演说佛法作什么呢?」佛说:「有人请问,我就会讲嘛!我怎么不讲呢?」底下还有一大段。
 
所以这个魔王他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一切众生,不超出他的势力范围之外,他欢喜这样子。若是有人欢喜学习佛法得解脱了,他不能控制了,他就不高兴,问题就是在这里。所以「魔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
 
「若能安心正道,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仍须善识魔事」,若是一个人他是接受了佛的教诲,能安心在圣道里面,安心在戒定慧修学这个圣道,那么就能够超出去魔王的势力了。「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你若修学圣道的时候,你的修行如果不是太高,你还感觉不到。如果你的道力渐渐高起来的时候,你才知道魔王的势力也是很大的。就像你得欲界定的时候,可能魔王也不睬你,你若未到地定的时候,那可就可能会有麻烦。不过也有人没有什么事,很顺利就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仍须善识魔事」,因为魔王这件事,向修行人捣乱,修行人也就需要好好的认识这个魔的事情,那么你可以预防一下的。
 
「但有四种」,这个魔事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这是有这四种魔,四种魔。第一个就是烦恼魔,这个烦恼就是扰乱,烦恼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扰乱你的身心不得安静,那么就叫作烦恼。这所有的贪、瞋的这些烦恼,你有了贪心的时候,你心里也就不安静;有了瞋心的时候也是不安静。它能够障碍你修学戒定慧的,所以叫作「烦恼魔」。「阴入界魔」,「阴」旧翻译是「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新翻译是「五蕴」。那么十二入和十八界,那么这些也是魔。这个魔,为什么也说它是魔呢?其实这个地方呢,这个蕴入是我们一切的凡夫人的果报,色受想行识是我们的果报,这个果报是由烦恼招感来的,而这些烦恼就在这里面,就在这个五蕴里面。不过没有发作的时候,就叫作「阴入魔」,叫作「蕴魔」。发作出来就叫「烦恼魔」,所以它也是魔了。「三、死魔」,有了阴魔,他会死掉的,不会永久存在嘛!他会死掉的。这个「死」怎么也是魔呢?它能破坏你的寿命,我们有一个好的寿命存在,我们可以继续修学圣道嘛,若死掉了,那么这件事就停止了,所以也是魔了。第四是「鬼神魔」,这个鬼神的世界,他们自己的问题也很多,他还欢喜管闲事,还欢喜破坏修行人的事情,所以他也是魔。
 
「三种皆是世间之常事」,这个烦恼魔、阴入界魔、死魔,这是世间的常事,任何人都有烦恼魔,都有蕴魔,都有死魔,你修行不修行都是有的。「及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正除遣之」,这个烦恼魔,日常的这一些生活上的事情,都是「随人自心所生」,你随时怎么样分别,怎么样理解,它就会现出来一种情形。譬如说两个人说话,当时说话没有事,过了一会儿,一想,喔!这句话有点事情。疑惑心来了,那么这时候就有烦恼了;你若不疑惑,也就什么事没有,这就是「随人自心所生」,随你自心所生,你看见一个境界,你能用佛法去体会它,你的道业就增长了;你偏要用烦恼去思惟,那么业障就增长了,就是随你自己去分别,就会出现一些事情的。
 
那么我们佛教徒呢,「当须自心正除遣之」,我们应该自己按照佛法的真理,把这个心放在戒定慧上,除遣贪瞋痴的烦恼,不要自己把自己放在苦恼的境界上去。「今不分别」,这个前三种魔,我们现在不讲这个。
 
「鬼神魔相,此事须知」,鬼神的魔相这件事,我们若发心修行的话,我们要知道,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今当略说」,现在我们简单说一说。「鬼神魔有三种」,鬼神魔是有三种的,不是一种的,就是分三类了。「一者精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这个精魅,也就是这鬼怪这些东西。究竟什么叫作「精魅」呢?是「十二时兽」,这在《大集经》上说这个事情,这是十二时的这个兽,这个十二时,就是我们中国的古代,这子丑寅卯这个十二时,十二时,子鼠、丑牛、寅虎、卯兔,每一个时有这个兽,但是在《大集经》上说,好像每一个时有三种兽。「变化作种种形色」,这十二个兽就是精魅,就是它们有多少小小的神通了,它能变化出来种种的形色,它的本来面目是隐藏起来的,它来向你捣乱的时候,是变化出来的形相。「或作少女、老宿之形」,它来捣乱的时候,譬如说它是个老鼠,它现在不现老鼠的面目同你见面的,它作一个少女的形相,或者作个少男的形相,或者作个老男、老女的形相,向你捣乱。「乃至可畏身等,非一」,也不只于是少女、老宿,还有其他的一些形相,还有可畏惧的一些身相,不是一种的。
 
这个《摩诃止观》上,智者大师也说到有一种降伏这些鬼怪的方法。就是你静坐的时候你旁边放个镜子,放一个方镜。现时代弄一个大的镜子还是不难。问题是什么呢?这些鬼怪,这些精魅,它不愿意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叫你知道的,你若有一个镜子,它若一来,一看这个镜子,它的本来面目就现出来了,它怕这个镜子。所以你若放一个镜子,它就走了,还有这个事情。所以它若变化出来少男、老女的事情,当然一方面来迷惑人,一方面隐藏它的真面目的。是「恼惑行人」。
 
此诸精魅欲恼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兽等;若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若于辰时来者,必是龙鳖等;若于巳时来者,必是蛇蟒等;若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若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若于申时来者,必是猿猴等;若于酉时来者,必是鸡乌等;若于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时来者,必是猪等;子时来者,必是鼠等;丑时来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见常用此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诃责,即当谢灭。
 
「此诸精魅欲恼行人,各当其时而来」,这有这个事情,这个精魅它想要恼乱这个修行人的时候,它每一个精魅正当它那个时候它才来的。「善须别识」,你要好好的识别它。「若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兽等」,若是你早晨起来静坐,是寅时;子、丑,寅时,就是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候是寅时。这个时候若是静坐的时候有魔来,那必是这个虎兽,它来捣乱。「若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这是这个兔,这个精怪来捣乱。「若于辰时来者,必是龙鳖等」,辰龙。「若于巳时来」的时候,「必是蛇蟒等」;「若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这些兽、这些精怪。「若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未羊。「若于申时」那个时候来的精怪,「必是猿猴等」。「若于酉时来者,必是鸡乌等」精怪。「若于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时来者,必是猪等;子时来者,必是鼠等;丑时来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见常用此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诃责」,这个修行人,你若看见常是在这个时候来;每一天静坐,别的时候静坐没有什么事,总是到了那个时候的时候,总是有个鬼怪,有个精怪来捣乱,你就知道那个精怪的名字了,它是谁了,你就说它的名字来诃斥它。「即当谢灭」,它就不来捣乱了,这样子看呢,也并不难。
 
二者、堆剔鬼。亦作种种恼触行人,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熠熠,或击枥人两腋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应即觉知,一心闭目,阴而骂之,作是言:我今识汝,汝是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归五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
 
「二者堆剔鬼」,「亦作种种恼触行人」。这个「堆剔鬼」是什么呢?这是《禅经》上说,是在拘那含牟尼佛的那个时代,那个佛法的末法时代,有一个比丘,他恼乱大众僧;当然大众僧可能都是坐禅,他恼乱他们。恼乱他们,这些坐禅的修行人就把这个比丘驱逐了,把他驱逐了。驱逐了,他就发了恶愿,他说:「我世世的,我要向坐禅的人捣乱。」那么就是这个「堆剔鬼」了。不过是,智者大师说:「由拘那含牟尼佛到现在,时间太久了,那么他也可能会有变化。但是可能继续有新的这种鬼怪继承他的事业,还在向修行人捣乱,也可能的。」所以这个鬼呢,「亦作种种恼触行人」,作出来种种的怪事恼触行人。作什么事呢?
 
「或如虫蝎缘人头面」,就在人的头上、在面上爬,那么又「钻」、又「刺」。「熠熠」,这个「熠熠」,我查字典,它是说是闪烁不定,说这个光忽有忽无的这样子。那么在这里就是说,你用功修行的时候,他在你脸上爬,这个虫子在你脸上爬,有的时候钻,或者刺,有的时候又没有了,忽然间又有了,是这样子。「或击枥人两腋下」,这个「击枥」这个「枥」,这是个木字边,应该是提手才对,「击攊人的两腋下」,这肩的下边,他在那里触动你。「或乍抱持于人」,或忽然间他抱着你。「或言说音声喧闹」,或者他发出来音声,说出什么话来打扰你。「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应即觉知」,你应该知道他。「一心闭目,阴而骂之」,那么这个堆剔鬼,他的恼乱修行人是这样子办法的,那么你就应该知道了,你怎么办呢?你「一心」,心不要乱,把眼睛闭上,「阴而骂之」,就是默默的诃斥他。怎么骂法呢?「作是言:我今识汝」,我现在认识你,你是「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就这么说。这个「阎浮提」就是我们住的这个地方,他这个鬼是吃火的,也嗅香的,「偷腊吉支」。
 
这个「偷腊吉支」,这个「腊」,我们佛教里面说这个「腊」是说夏腊,或者戒腊。查这大辞典上的解释,这个「腊」是在家人年尾的时候祭神,祭祀祖先,祭祀什么神叫作「腊」,那么这个「腊」字就表示这个年尾,年到终了的时候叫「腊」。说我们出家人每一年都要结夏,结夏嘛,你结一次夏,你就是一岁,再结一个夏,你是第二岁,用这个结夏安居来计算你的年岁,那么也是用这个「腊」字。这样说,说是「偷腊」,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比丘,你结夏安居,没有那么几十年那么多,他自己就说:「我结夏四十年了」。若出家人结夏四十年,就等于是四十岁了,那么这个已经很高了。这「偷腊」就是你没有那么多,自己妄称,妄语说我有那么多,就是「偷腊」。或者这么解释。这个「吉支」是这个鬼的名字,你是偷腊的鬼,这么意思。
 
「邪见喜破戒种」,你是邪知邪见欢喜破戒这一类、这种人,「我今持戒,终不畏汝」,我现在能受持如来的戒法,我不怕你。「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归五戒等」,这个修行人若是出家人呢,应该你背诵这个戒本,背诵, 这个比丘戒本,或者是《梵网经》也好,或者是《瑜伽菩萨戒本》也好。若是在家的修行人呢,应该诵这个三归五戒,要这样子。「鬼便却行匍匐而去」,这个鬼他就退下去了,「匍匐而去」就是爬着走了。
 
这个鬼来向修行人捣乱,而这个鬼虽然有点神通,但是也不可以随意的侵犯人的。如果一个大福德人,虽然就算他不修行,鬼神也是怕他的。假设这个修行人持戒清净,这个威德也是很大的,如果你若能这么诃斥他,他也是怕你的,所以想要修禅定的人说:「哎呀!有鬼神魔来捣乱」,心里面怕了,其实也不必。「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禅经中还有一些说法的。
 
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一、作违情事,则可畏五尘,令人恐惧。二、作顺情事,则可爱五尘,令人心着。三、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动乱行者。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名。色中作种种境界,惑乱行人,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着。作违情境界者,或作虎狼师子罗剎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作非违非顺境者,则平常之事,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
 
「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这前面说有精魅的魔,有这堆剔鬼的魔,现在说第三个是魔恼。这个魔就指天上的魔,这个魔是更厉害了。「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来破坏修行人的善心。「一作违情」的事情,「则可畏五尘,令人恐惧」。「二作顺情」的事情,「则可爱五尘」,「令人」生贪爱心的色声香味触,化作这样的五尘,叫你生爱着心。「三非违非顺」的事情,「则平等」的五尘,就一般性的五尘。「动乱行者」,它也能发出来动乱行者的善心的作用。「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这个箭是用华,叫作「华箭」,因为他用可爱的五尘来破坏你,而实在可爱五尘是能破坏你的,所以又称之为「箭」,但是又能令你生欢喜心,所以叫作「华」。「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射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前五根发五识,一剎那间第六识就活动了,所以「射人五情」,也就一定会伤害你的第六识的。「射人五情故名」,或者这样念,这个「名」到这里是一句,「故名华箭」,这样意思。
 
「色中作种种境界惑乱行人,作顺情境者」,或作父亲、母亲、兄弟,或作「诸佛形像」,或作「端正」的「男女可爱」的境界,「令人心着」。「作违情境界者,或作虎狼师子罗剎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来恐怖这个修行人。「作非违非顺境者,则平常之事,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
 
或作种种好恶之音声,作种种香臭之气,作种种好恶之味,作种种苦乐境界,来触人身,皆是魔事。其相众多,今不具说。举要言之,若作种种五尘,恼乱于人,令失善法,起诸烦恼,皆是魔军。以能破坏平等佛法,令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
 
「或作种种好恶」的「音声」,「作种种香臭之气」,「作种种好恶」的「味」,「作种种苦乐」的「境界」,「来触人身」,来触动你的身体。「皆是魔事」,这都是魔事。「其相众多」,这个天上的这个魔王,他来捣乱,他会作出来种种的事情了,「其相」是特别多的。「今不具说」,现在不多说了。「举要言之,若作种种五尘,恼乱于人,令失善法」,叫你失掉了你成就的善法;你已经成就的破坏了,没成就的不能成就,令你「起诸烦恼,皆是魔军」。这有的地方说,这个魔王破坏修行人,你这个修行人功夫不一定高深,但是你很努力,你能守护你自己的心,守护得很得法,那么魔王不能乘虚而入,他不能直接向你捣乱,他怎么办法呢?他去向你的好朋友去捣乱,叫你的好朋友向你、打扰你,或者他推动这个施主,来护持你修行的这些在家居士,男女居士,这个魔王到那里去愚弄这个人,叫你的施主向你捣乱,来破坏你,也有这个事情的。所以这个,如果一个人要用功的话,你的善知识;你的同行善知识,你的外护善知识也应该要注意的,不能上这个魔王的当。
 
「以能破坏平等佛法,令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反正魔王的意思就是想出来多少种的办法,来破坏你的平等的佛法。平等的佛法就是诸法实相了,使令你不与诸法实相相应,令你生起来贪欲心,叫你常忧愁、叫你瞋恚、叫你多睡眠等诸障道法都现出来,叫你不能修行。
 
在《贤愚经》上说到这个优波鞠多尊者和这个魔王的事情。优波鞠多尊者有一天是在森林里面、山里面静坐,入定了。入定了以后,等到出定的时候,感觉到这头上有花,有花嘛!说:「这谁给我戴上花了呢?」那么优波鞠多尊者又入定一看,「喔!这是魔王来戴的,魔王来给我戴上花。」魔王的意思就是来弄耸他。因为出家人是不能着这香花蔓的,这等于是你破戒了,你大比丘戴着花了,就是弄耸你。后来优波鞠多尊者在有一个大的集会来宣扬佛法,来了很多的居士。来了很多的居士,说法的时候忽然间外边有个大象,这个大象上面有很多的女人,在大象上又唱歌又跳舞,那么听经的人就不听经了,就光是看这个大象看热闹了。连继了三天,就这么捣乱。捣乱,这时候优波鞠多尊者当然就入定一看,这谁来向我捣乱呢?一看,「喔!又是魔王」。
 
这时候优波鞠多尊者:「好!」那么他一入定用这个神通,就把魔王请来了。请来了,这优波鞠多尊者说,说是:「你头些日子蒙你的好意给我戴花了,但是这礼尚往来嘛!我今天也送个花给你。」魔王心里也很欢喜:「好呀!」他就把这个头伸过来了,优波鞠多尊者就把这个花蔓给他戴在脖子上,戴在脖子上一看就变了,不是花,是什么呢?是蛇的死尸、狗的死尸、和人的死尸,三个死尸连在一起套在脖子上。这个魔王,虽然是魔王,但是他是天上人,那特别清净的,这个死尸戴在脖子上,这心里面非常的厌恶、不高兴。然后这魔王就说:「你这个阿罗汉真是坏,说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我常常的向他捣乱,他都没有说出一句话毁辱过我,今天你这个阿罗汉,就在大众之中毁辱我。真是不知怎么办呢?」
 
然后优波鞠多尊者说:「你说对了!我是声闻人,是个阿罗汉,怎么能和佛比呢?但是你知道,佛的意思就是叫我来降伏你的,所以佛不说你什么。」这魔王就听不下去这句话,就是到了四王天,到了释提桓因那里去;他自己想要把这死尸拿、拿不掉的,那么请求诸天给他拿这个死尸,也是拿不掉。那么他就到了梵天王那里去,请梵天王给他拿掉,梵天王说:「你这个死尸谁给你戴的?」说:「是优波鞠多尊者。」说:「他是大阿罗汉,他要给你戴,谁能拿掉啊?这是任何人拿不掉的。」不过从这地方看,这个欲界天的人,能飞到梵天上去,还有这个事情。那么梵天王就说:「你还是得要求这个优波鞠多尊者才能拿掉的。他是大阿罗汉的神通道力,三界之内任何人都不可以动的,你求我们怎么行呢?」那么他只好回来了,回来了就向优波鞠多尊者磕头、哀求:「请你给我拿掉了啊!」
 
那么这时候优波鞠多尊者说:「拿掉,可以。但是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你从今以后不可以再破坏修行人,修行人用功修行你不能破坏,不能去打扰他,这是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呢,我没有看见过佛,你现个佛的身像来我看看。你若能答应这两个条件,我就给你拿掉。」这魔王说:「可以,我答应。」答应了,那么好!那么就拿掉。那么他说是:「你让我现佛身,我也有个条件。我现出佛身以后,你不可以磕头。」说:「好!我不磕头。」那么这个魔王就到森林里面去,隔一会儿从林里面出来,就现出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也有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千二百五十个比丘围绕着出来。这个优波鞠多尊者一看这佛相的威德,自然的就磕头了,就顶礼了。顶礼了,这魔王说:「我们说好了不磕头嘛!」那么优波鞠多尊者说:「我不是拜你,我是拜佛啊!」有这个事情。所以若看这个故事呢,天上的魔王他是答应优波鞠多尊者的条件,不再破坏修行人的事情了,有这个事情。
 
所以这上说:「能破坏平等佛法,令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这个修行人,他起贪欲心,起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那么自己调得不好,那么心里面会生起来这个障道法。那么现在看这个文呢,也有魔王的力量,这个魔王他来愚弄你,叫你生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可见同样的事情,原因还不是一样的。
 
如经偈中说:「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睡眠第五军,怖畏为第六,疑悔第七军,瞋恚为第八,利养虚称九,自高慢人十,如是等众军,压没出家人,我以禅智力,破汝此诸军,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
 
「如经偈中说: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说这个魔王是向修行人捣乱,他用什么办法呢?他第一线上的军队就是「欲」,他叫你修行,自己生出来欲心,你修行人是心里面要远离一切烦恼的,他偏叫你生了欲心的烦恼,这个欲当然可能就是男女之欲了,生出这种心。「忧愁为第二」,你有所忧愁,有所不足而不能得,心里面忧愁,叫这个修行人有这样的心理。有这饥渴的心理,你正是入定、修行、跑香的时候,需要精神,喔!感觉渴、感觉饥,精神疲乏了,又有问题。「渴爱为第四」,他有这个渴爱,这个爱像渴似的。
 
「睡眠第五军」,这个睡眠是第五军,就是这个修行人是要争取时间,减少睡眠才能修行的,可是你越减少,这欢喜睡眠的心就越强,越强就越想要睡,所以这一睡就耽误修行了,所以睡眠是第五军。「怖畏为第六」,有恐怖心。「疑悔第七军」,疑悔,有点疑惑、后悔,这前面讲过。「瞋恚为第八」,这瞋恚心是第八,本来心里面并不是瞋恚的,向来都不大瞋恚的,忽然间在修行的时候,小小的事情不对劲儿,这个瞋心很大。
 
我听人说,这可能是民国初年吧,有一个普照老和尚,这个人他和一个同参两个人共同修行,共同修行就是忽然间有点什么事情不如意,就发了脾气。发了脾气了,脾气过去以后就后悔,后悔过了一个时期又发脾气,发了脾气又后悔。那么然后他就对这个同参说:「我发脾气是不对的,我是知道的,但是当时一冲动,自己不能作主,控制不住。但是现在我要求你一件事。」说:「什么事?」说:「我们同住修行,本来大家是不错的嘛,才肯这样的,我常向你发脾气是不对。但是从这么以后,我若再发脾气的时候,你就打我,你可以打我。」那么这个同参就答应了。不知道又过了多久,又有些不如意事,又发了脾气了,他这同参真就按照以前的约定,就打他一下,打了一下,立刻就不发脾气了,立刻的这脾气就停下来,从那么以后不管怎么大的事情,不发脾气。经过这么一回的调伏就有效了。
 
这个普照法师,原来是怎么回事呢?他在齐齐哈尔是作律师的,是律师。作律师,代表一方打官司打输了,输了从那么以后不作律师了,就出家作了法师了,自己修行。修行,后来在北京的北部有个淮阳山作了一个道场,作一个寺庙。这个寺庙和我们一般的寺庙都不同,当然也有佛殿,但是都是各别各别的,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类似茅蓬那样子。所有的人,只要你肯修行的话都可以到这儿来,你的衣食住,他完全负责供养,你只要在那儿修行。但是他也有个条件,你来的时候要由韦陀菩萨批准,就允许你来里面住。怎么办法呢?就在韦陀菩萨那儿抓阄,把你的名字写上,连续抓你抓到三次,你就可以到里面住,他是那样办法。那个修行人,你到里面住,你今天说你要吃饺子,他就给你厨房预备饺子,大家不是在一起吃的。说是你要一个手表,他就给你买个手表,完全满你愿的。这个普照法师在淮阳山立了这么样一个道场。那么他是降伏自己的瞋心,有这么一个办法,是很有效。
 
「利养虚称九」,「利养」就是贪着这个财利的供养。「虚称」就是名誉,还欢喜名闻利养。你这个心若爱著名闻利养的时候,也就不能修行了,那么心就向外攀缘就乱了。「自高慢人十」,自己感觉自己很高,「慢」就是瞧不起别的人,「你们都没有修行,只有我是有修行的,我是最好了。」那么这就是「自高慢人」,这又是一个魔王的军队这是。「如是等众军,压没出家人」,这么多的军,都是魔王利用这些军队,来压没出家人,把出家人都放在这里面去了,困在这里面了。
 
「我以禅智力,破汝此诸军」,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话;我用这个禅,和这个无漏的智慧、无漏的禅定、智慧的力量,能破坏你这么多的军队,你的军队都败了。「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佛是在菩提树下,先是降魔而后得无上菩提的。所以「破汝此诸军,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
 
这个佛在菩提树下成佛这一段事,这降魔这一段,在《大毗婆沙论》上说的比其他的地方好像详细一点。佛是在菩提树下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成佛,他心里想:「我现在继续的修这个缘起观,我就可以得圣道。但是我已经得了圣道以后,魔王还不知道,这是不对的,我应该先通知他,通知他,然后我再得无上菩提。」于是佛就放光,照到魔王的宫殿。魔王的宫殿是震动了,魔王一看,这什么事情我的宫殿震动了?一看,喔!这个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要成佛了,喔!这个事情不可以,他不能成佛,于是乎他就来了。到这儿来,这魔王就问这个悉达多太子:「你在这儿干什么?」说:「我在这里要成佛,要得无上菩提的。」魔王说是:「现在这个是什么时代,你要成佛啊?这是一个很恶的世间,众生都不能受你的教化的,你不要成佛,你离开这个座位,我给你七宝,你可以作转轮圣王。」悉达多太子说:「你这个话等于和小孩子说,你怎么可以和我说这种话呢?我怎么能够起这个座呢?我不得无上菩提不起这个座的。」说:「我现在和你是有礼貌的和你谈话,如果你不听我话,我就领着军队来了,要和你斗的。」那么悉达多太子说:「好了,你去准备好了。」那么魔王就走了。
 
魔王走了,这悉达多太子这时候就入了禅定里面,就思惟这件事。说是和世间一般的人若是有了纠纷的时候,你都要注意的准备准备,何况魔王要来捣乱呢?「那么我应该怎么样预防他呢?」就那么想。悉达多太子这时候有宿命通,一观察自己过去,是「我作过无量无边的无遮大会,作这么多的功德。这个魔王只作了一个无遮大会,无遮大会里面有一个辟支佛来受他的供养,所以他现在有这个魔福,你只作了一个无遮大会,你想和我斗,你斗不过我的。」这个悉达多太子就是想到这问题。第二个又想到:「我久远以来,我有没有破坏人家修行?别人发心修行的时候,我破坏他、我障碍他,叫他不成功。我有没有作过这种事情?」那么他自己观察自己过去久远以来没有作过这个事情。「若是我没有作过这个事情,今天魔王他不能障碍我,他障碍我不了的。」悉达多太子先这么观察自己。
 
然后悉达多太子用这个神通力,禅定的力量就变化了很多事情来保护自己,有这个事情。那么这时候魔王过了一会儿就来了很多的军队,很多魔军都来了。我看到这个文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我想,平常这个梵天王和这个释提桓因,这都是很良善的天神,魔王向悉达多太子捣乱,这些善神诸天有没有采取行动来保护佛呢?我一看那个文上,没有。这些诸天完全都回到自己的地方,不管这件事。只有悉达多太子一个人来对付魔王的三十六亿多少魔军来的,只有他一个人。哎呀!我一看这个事情,诸天是这样子?
 
这个魔王当然很多的恶相,来对付悉达多太子。这个时候魔王在前面和悉达多太子说话,悉达多太子这样说过一句话,说这么一段话,说是:「我刚才我观察了一下,我久远以来我作了很多很多的无遮大会的功德。我观察你过去你只作一次无遮大会的功德,其中有一个是辟支佛你供养他了,所以你今天是有这么大的福报。但是你只有一个无遮大会,你怎么能够和我斗呢?」这个太子这么说。魔王说:「我以前我作过无遮大会的功德是你说,你可以证明我是作了这个功德。你自己你说你作了很多很多的无遮大会功德,谁证明呢?你自己说的不算数啊,谁能证明你这件事呢?」这个魔王还有这个辩才。那么这时候悉达多太子说:「这地下它能作证明」,佛就是手这么一指,这个地里面就发出来像打雷的声音,忽然间有这个声音发出来,这魔王就怕了,就领着他的魔军都跑了,就回去了。那么佛就是这样的把这个魔降伏了。
 
但是在《大智度论》上说呢,佛是入这个不动三昧,用这个不动三昧降伏了天子魔。《大智度论》是这样说的。「破汝此诸军,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
 
那么这一段文是说魔怎么样来破坏修行人呢?就叫修行人有欲心,有忧愁、饥渴、渴爱、睡眠、怖畏、疑悔、瞋恚、利养虚称、自高慢人,就叫你生出来这些烦恼,就破坏你的修行了。所以若是修行人降伏魔,怎么降伏?你心里面保持清净不生烦恼,就是降魔了。
 
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
 
「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你若知道魔是怎么回事,「即当却之」,你应该拒绝它,这样子才可以。这个「却法」有两种:「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何况魔王现的境界,都是虚妄的。这也等于是用智慧观察它是虚妄的。「不忧不怖」,你心里面不忧愁,也不要害怕。「亦不取不舍」,这个「取」就是不执着,你心里面不去执着它。这「不执着」这句话,我们出家人常会说这句话,「不执着」,不要执着。但是实在这个「不取着」这句话是很微细的,我们怎么知道这句话微细呢?譬如说是我们饥饿的时候,饿了,要吃饭、还没吃饭,很饿的时候,大家谈话,说是这个饺子怎么好吃!馒头怎么好吃!我吃得很有味道,这么一谈话的时候,这口水就来了,从这个地方看,当然你自己反省一下也并没有说,怎么样听到这句话就怎么想要吃,也并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口水就来了,为什么呢?就是已经有执着了,你已经有执着了。说是我们日常,我们看见色声香味触这一切的境界的时候,心里面我也没有说有什么特别执着,实在已经执着了,就有执着了。
 
所以这个地方说:「亦不取不舍」,这句话是这么说,但是我们不容易作到,不容易作到「不取」。那么这个地方怎么办呢?就是前面这句话,「悉知虚诳」,这就是般若的智慧,观察它是虚妄的、是毕竟空的,然后心里面不分别了,就能接近这个不取着了,就是能接近的。如果你不加上般若的智慧的观察,这个「不取」是很难,不容易的。「不舍」,你不取,当然就是不舍,没有嘛!舍什么呢?所以这个地方是很微细的。
 
「妄计分别」,你不要特别的执着去分别它,你心里面安住正念就好了。「息心寂然,彼自当灭」,你令这个心,要它平静、寂静下来,把所有的杂念都停下来,使令心寂然,「寂然」就是寂静。「彼自当灭」,那么所有的魔王的把戏,就自然的就停下来了,就没有事情了。
 
问:这位法师有这么两段话,「快乐的一天从早课开始,课诵时是念得又快又熟」,这上早晚殿的时候课诵的时候念得很快,念得也很熟。「但常常是念到那里、念些什么也不知道,脑海一片空白,妄想纷飞,都不得随文作观,明静而住。要如何止观双运于课诵上呢?
 
答:这个事情啊!我们现在的…我头多少日子我说过;我们早晚课诵的这种办法,如果用佛在世时教授比丘的修行来对比的话,我们现在课诵的办法很杂乱,就是又有显、又有密,又是净土、又是华严,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不是专一的法门;就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一个大混合的境界。早课、晚课,就是这样子;最后又祝韦陀、伽蓝这样子。祝韦陀伽蓝这个,我还没有看见什么人表示什么意见。但是我们若学学律,你学学律,律上有些地方说出一些话来,如果你敏感的话你就想到这个地方,对比一下,你就会有一些认识,不过我现在也不必说了。
 
这个问题,说是你念咒也好、念经也好,我的意见呢,念咒也不要太快,这个心不要杂乱、不要有妄念,就念咒的音声,随这个音声念下去,不要有杂念也是好!若是念经,它是中国话,汉文的经,更不能够念得太快。你不要念得太快,你心里面一句一句地念,就可以随文入观了。这样观,就是你的内心和那个法门相应了,这样是有功德。如果念得很快,你想要作观也观不来、来不及,心就不与法相应了,但是心又不能闲下来,那么就是打妄想了,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是不对的,所以不应该太快。
 
说是「不得明静而住」,这「明静而住」这个话是修止观的时候用的,说你读诵经的时候,也可以说明静也可以。
 
「要怎么样止观双运于课诵上?」这个止观双运…有的人,说我念经没有别的杂念,这就是止;我能随文入观,就是观;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但是你若看《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他不是那么说。他是说:你自己经行的时候你可以诵经,诵经,一方面诵,你也可以作观;因为你一个人诵,你可以自由嘛!我诵这一段文的时候,我可以慢慢地诵,我同时也可以作观。你若大众一起诵,你不能自由活动嘛!所以只有稍微慢一点;太慢了,或者不合适。你就可以明静而住了,也可以说是止观双运了。
 
但是你若像《小止观》上说的这种止观双运,那和诵经又不同,和作早晚课的情形又不同,那是不一样的。这个《小止观》,我看这个文,除了前面引了《起信论》几句话之外,完全是根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道理作的,那也等于是说要读《大品般若经》,然后自己或者是坐、或者经行,常有如理作意,那样子止观双运的。不是我们现在作早晚课这个情形,不同。但是这样的早晚课也是不错。人多了,人的程度不一样嘛,你不这样做,做什么呢?
 
问:第二,静坐念佛拜佛时见瑞相灵异或感应,当如何?
 
答:这后边也有说到。我们若是静坐的时候,或者读经的时候,你修行的时候看见一些瑞相应该怎么办呢?就是你还是内心清净、明静而住念佛好了。或者看见阿弥陀佛了,你心里念阿弥陀佛名号,或者你见到阿弥陀佛,你也可以同他说话问法,看他怎么说,也都可以。也可能他不出声,也可能。或者是你也用这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察;看见佛相,你观察这佛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还可以这样观察的。你这样观察,如果这个佛真是阿弥陀佛来现的呢,阿弥陀佛会有更好的表示,如果是魔王来的,那么就是灭掉了,就没有事了。若是看见其他的可恐怖的境界,像刚才说了,也就是一个止、一个观的办法,并没有其他的办法。
 
问:当如何?是喜?是惧?还是平常心?
 
答:这三个心,我们不用这个词。你就是用止观来应付这件事。中国古代禅宗的人,常好用这「平常心是道」,常用这个字。但是后来人的解释,你解释一样,我解释一样,究竟谁说的对,我们也不必说了。现在若是你相信般若法门,你就是常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去作观,就是用这个办法。
 
问:着魔与见佛,怎样分判?
 
答:这个着魔,就使令你这个人精神不正常了,你变成一个狂妄的人了,这着魔的人是这样子。若是你见到佛了,真是佛来照顾你的话,那么你还是很正常的,你心里面很明静,也会很谦让的,不会狂妄。这就是着魔、不着魔的分别。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