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获得财富人生,何为智慧?成就幸福人生,怎样安心?
获得财富人生,何为智慧?成就幸福人生,怎样安心?——济群法师《财富与人生》专题讲座侧记 “金陵佳地,钟灵毓秀;江南佛都,光前裕后。”2014年5月17日,佛都南京弥漫着香樟树古朴淡远的清香,带着雨后的清凉,迎来了当代著名高僧、沩仰宗第十代传人上济下群法师。此次,济群法师应南京市佛教协会和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的盛情邀请,在“第二届佛事文化用品展览会”期间,为社会大众开示《财富与人生》的专题讲座,用佛法智慧开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种种困惑烦恼,获得正向的力量,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 讲座于上午9:30开始,国展中心三楼多功能厅济济一堂,来自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听众,怀着对济群法师的崇敬,早早前来聆听智慧法音,期待答疑解惑。济群法师首先表示,非常高兴在礼佛月期间来到南京和大家结佛法缘,接着从七个主题出发,就大众最关心的生活常见问题做了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开示。如从佛法的角度看待财富,认识财富与幸福、利益与道德、财富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如何获取财富、如何合理支配财富,以及如何从物质财富上升到精神财富的追求等等。听众或认真聆听,或奋笔疾书,或凝神沉思,对佛法角度看待财富与人生的关系引发了种种思考。 针对当今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济群法师一开始就提出要“辨证看财富”,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财富具有两面性,或为毒蛇,或为净财。来源是否正当、使用是否合理,决定了财富的属性和对身心健康的作用;如法地拥有金钱、正确地对待财富,才可以造福社会、利益更多的人。在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上,并非因为贫穷所以痛苦。物质财富并不是幸福的根本因素,也不是唯一因素,只是幸福的辅助条件。对于幸福来说,更重要的是心理因素。幸福和需求有关,也跟内心单纯、没有烦恼有关。各种欲望、烦恼、负面情绪是幸福的最大敌人。内心既是痛苦的源头,也是快乐的源头。在利益和道德的关系方面,从佛教来说,追求利益并非不道德,关键是如何去追求。法师以《金刚经》为例,说明智慧是无价之宝。一个人即使拥有整个地球的财富,如果内心充满迷惑和烦恼,也不会快乐。而智慧可以彻底解脱生命痛苦的根源,对生命带来的快乐是源源不断的。所以智慧带来的是双重利益,不仅是人生更加美满的现实利益,更有彻底解脱迷惑烦恼的究竟利益。现实社会将利益和道德对立起来的现象,与只追求利益、不讲求道德有关,还未认识到道德对生命的真正价值。相貌、身份、地位等都是变化不定的,而心态、生命品质才代表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否则生命活在一种浮躁和混乱之中,成为一大堆错误的想法和一大堆混乱的情绪。道德代表着一种良性、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精神生活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它意味着造就一种什么样的生命,这需要从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中学习。每做一件事都有两种结果,很多人只看到了外在的好与不好、是否成功,而忽略了内在的心灵成长、人格养成。每个起心动念和所做的事情都会在内心形成忠实的记录,变成一种心灵力量,影响未来生命的发展。养成不良习惯,会成为不良习惯的受害者,而良好的习惯和心态会让自他都受益无穷。 在财富与人生价值的问题上,法师指出,用修行的心来做事业,商场即是道场。经营事业的过程中,利益别人和利益自己是一致的,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也是一致的。在如何获取财富的问题上,法师提出“多行善事、广结善缘”,生命才能在正能量中提升,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社会认可、信任度高。培养福报,也如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所以要常耕恩田、敬田、悲田,对父母、师长及需要帮助的人知恩报恩,多加帮助。在如何合理支配财富方面,从佛教角度看,赚钱是福报,也是能力。要有智慧,才能更好地用钱。因为财富为五家所有,即火灾、水灾、风灾、盗贼和不肖子孙。所以合理分配财富用四分法:日常开支、储蓄保险、经营投资、慈善事业。法师最后指出,物质财富只有短暂的意义,甚至有负面作用,精神财富才会对生命带来永久的意义。你是什么,比你拥有什么更重要。佛教是心性之学,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摆脱种种困惑烦恼,拥有正向、良性的力量。 最后半小时的问答环节中,听众提出如知易行难、创造财富与少欲知足之间的关系、与家人的相处智慧等等问题,法师一一给予睿智幽默的回答。在现场的阵阵掌声笑语中,让人感受到佛法智慧正悄然入心、启迪人心,并播下改善生命的种子。 讲座结束后,听众们还结缘到济群法师谈人生系列丛书之《佛教的财富观》。佛事展期间,由济群法师创办的菩提书院也应邀参展,分展示区、阅读区、抄经区、茶歇区等,供大家随时坐下,清净身心、收获智慧。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文 / 慧湛 摄影 / 净菁、净晨、觉梁、甘师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