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1)
又海东元晓师《宗要》云:‘发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发菩提心有二:(1)随事发心。‘烦恼无边,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此心果报虽在菩提,而其华报①,在于净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此。’(2)顺理发心。‘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可断可修。(不拨无即不排除之意。拨者排也,无者除也。故上句之意为:虽不见烦恼与善法,但仍有可修与可断。)是故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②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③。如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 【注释】 ① 华报: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譬喻)华者喻也。又假之义也。如人为获果实而植树,正得其果实,兼可得华,华即华报也。如此众生植善恶之业因,正报其业因之结果曰果报。又称实报正报。附随其实报正报而得之假果名华报。例如不杀之因,远感涅槃之果,谓之实报,因之而得长寿,是即华报也。智度论十一曰:“如人求荫故种树,求华或求果故种树,布施求报亦复如是。今世后世乐如求荫,声闻辟支佛道如华,成佛如果。”往生要集上末曰:“应知念佛修善为业因,往生极乐为华报,证大菩提为果报,利益众生为本怀。” ② 无愿:见下条。 ③ 空无相: 《佛学常见辞汇》:[三三昧],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译文】 此外,朝鲜的元晓法师在《无量寿经宗要》中说:‘发菩提心是显明往生的正因。’又说发菩提心有两种:(1)随事而发心。‘烦恼无有边际,期愿都能够断掉。善法无有限量,期愿都能够修学。众生无有边际,期愿都能够度脱。……这个心的果报虽然是在菩提,然而花报,则在极乐世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菩提心的心量广大而没有边际,长远而没有限量,所以能够感得广大无际的依报净土,长远无量的正报寿命。除了菩提心以外,没有其他能够担当得了。(2)顺理而发心。‘信解所有一切法都如同幻梦一般,不是有也不是无,离于言语且断绝思虑。依据这个理去信解,发出广大的心。虽然不见有烦恼和善法,但仍然有可断与可修。所以,虽然期愿断除一切烦恼,修持一切善法,而并不与无愿三昧相违。虽然期愿度脱无量的有情众生,而心中不存留能度与所度。因此能够随顺于空和无相。如经中所说,像这样灭度了无量的众生,实际并无众生得到灭度。……像这样去发心,功德无量,纵然令诸佛穷尽于无量劫去演说这个功德,仍然是无法穷尽的。 【心得报告】 上一段元晓法师所说的两种发菩提心中,随事发心不难理解,就是随着具体的事相去发心,文中引用了四弘誓愿是总括,则如弥陀的四十八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等一切的愿心就全都包含在其中了。而顺理发心,对于大乘佛法的理如果有障碍,不能信解,那么这个心便发不出来。对于文中的“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依照我们一般凡夫的见解,要不然就是发愿断烦恼、修善法,要不然就一切住止,不断烦恼,也不修善法,故而无愿可发;度化有情就必然有能度和所度,而没有能度与所度,哪里还有无量有情可言呢?我们的常识就是这样,一定要打成两截才合理,否则就是无稽之谈,这也恰恰是大乘佛法最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故而也就不能了解佛菩萨度众生的真实状况。在我们一般人的想象,地藏菩萨在地狱度化无量众生,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阿弥陀佛在十方世界接引众生,那岂不是把佛菩萨们忙坏了?!殊不知,他们做再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起心动念,事情做得圆圆满满,而内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他们就如《金刚经》所说的,是“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说理体既然是广大而没有边际,而如果能做到顺着这个理去发心,其功德自然也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 又《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①。……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又曰:‘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迥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发此三心,亦即发菩提心也。又密宗②最重发大菩提心,其教典《菩提心义》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此。’又《菩提心论》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③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④。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⑤。’又赞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⑥位。’又诸经之王《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⑦业。’发心之要,不言可喻。 【注释】 ① 三福: 《佛学大词典》:指往生极乐净土者所修之三种净业;此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即:(一)世福,又作世善。为世俗本来存在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二)戒福,又作戒善。为佛出世所定之戒法,包括人、天、声闻、菩萨所受持之三归、五戒乃至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等。其中,或具受或不具受;或具持或不具持,但皆回向,必能往生。(三)行福,又作行善。为凡夫起大乘心,自行化他所具之善根,即发大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开智慧、厌苦欣涅盘)、劝进行者(劝人舍恶,向涅盘道)、发愿往生净土等。 ② 密宗: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流派)即密教,亦称真言宗。此宗以毗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等为依。立十住心,统摄诸教,建立曼荼罗,三密身、口、意、相应,即凡成圣。其不思议力用,惟佛能知,非因位所能测度,故曰密宗。 ③ 修证: 《佛学大词典》: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功,则众生亦可远离染污,趣向佛道。 ④ 密严土: 《佛学大词典》:指以身语意三密所庄严,为如来所依止之真如法性自受用之净土。又作密严国、密严佛土、密严佛国、密严世界、密严道场。此净土乃修得之果圆满,远离诸过患,具足智慧、神通之观行者所依止之处。又此净土以如来藏无垢净识为体,密教特指为法身大日如来之净土,盖若以九识拟配五佛,则第九阿摩罗无垢识相当于大日如来,故此以无垢识为体性之净土为大日如来之住处。此净土为密严经所说金刚界、胎藏界二部法身之依处,亦相通于华严经所说之华藏世界、净土门所说之极乐世界。 ⑤ 佛事: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杂语)指凡诸佛之教化,谓之佛事。观无量寿经曰:‘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同注‘什曰:佛事谓化众生。’同菩萨品曰:‘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同注‘肇曰:佛事者以有益为事耳。’又,害佛道谓之魔事,反之者则谓之佛事。放光般若经不和合品说魔事毕曰:‘若有是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讽诵般若波罗蜜者,便具足五波罗蜜及萨云若巳,当知是为佛事。’[囗@又](仪式)佛忌、祈祷、追福等之法会谓之佛事,以是为托事而开示佛法之所作故也。 ⑥ 大觉: 《佛学大词典》:指释尊之觉悟。又作正觉、大悟。释尊觉悟宇宙之实相后,不仅将自己从迷惑中解放出来,更欲使他人得到解脱,而今觉行圆满,故其觉悟称为大觉。 ⑦ 魔: 《佛学大词典》:全称为魔罗。意译为杀者、夺命、能夺、能夺命者、障碍。又称恶魔。指夺取吾人生命,而妨碍善事之恶鬼神。‘魔’字,旧译作‘磨’,至南朝梁武帝时始改为‘魔’字。据普曜经卷六降魔品载,佛陀成道时,魔王波旬曾遣派欲妃、悦彼、快观、见从等四女前来扰乱。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载,魔王系住于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之高处,为破坏正教之神,称为天子魔,或天魔波旬。另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记载,魔王波旬具有色力、声力、香力、味力、细滑力等五力。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举出欲贪、不欢喜、饥渴寒热、爱著、睡眠、惊怖恐畏、狐疑惑、嗔恚忿怒、竞利争名、愚痴无知、自誉矜高、恒常毁他人等十二魔军。又由内观而言,烦恼、疑惑、迷恋等一切能扰乱众生者,均称为魔;由自己身心所生之障碍称为内魔,来自外界之障碍称为外魔,二者合称为二魔。 大智度论卷五载,除诸法实相外,其他一切均为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列举四魔之说,即:(一)五蕴能生起种种苦恼,为夺命之因缘,称为五蕴魔,又作阴魔、蕴魔、五众魔、阴界入魔。(二)能招感从生至死之烦恼,称为烦恼魔。(三)‘死’本身称为死魔。(四)障碍解脱生死者,称为天子魔,又作天魔。又四魔加上‘罪魔’,则为五魔;或四魔加上无常、无我等四颠倒心,则为八魔。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九则举蕴、烦恼、业、心、死、天、善根、三昧、善知识、菩提法智等十魔。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则总括魔为分段魔、变易魔二种,前者为烦恼障,乃障碍二乘者;后者为所知障,乃障碍菩萨者。分段、变易二魔又各有四魔,合为八魔。其他如摩诃止观卷八下,于修禅中所起之魔,有详细说明。对治魔之方法,或念三归、五戒等,或诵治魔咒,或念佛等均可。又密教修法中,常限制一定之区域修结界法,来防止魔障进入。 【译文】 此外,《观无量寿经》中说:‘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应当要修三福。……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又说:‘如果有众生愿意生到极乐世界,能发三种心就能够往生。哪三种呢?第一至诚心,第二深心,第三回向发愿心。具足这三种心,必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发这三种心,也就是发菩提心。另外密宗最重视发大菩提心,它的教典《菩提心义》中说:‘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一大事因缘,没有再比这个更重要的了。’另外《菩提心论》中说:‘此菩提心能够包含和蕴藏一切诸佛的功德法。如果真修实证能够出现,就能够成为一切众生的导师。如果归于根本就是密严净土。不必从座位上起身,便能够成办一切的佛事。’另外赞颂菩提心说:‘如果有人希求佛的智慧,能够通达于菩提心,则此父母所生的身体,便能快速证得佛的大觉果位。’另外,经中之王《华严经》中说:‘如果忘失了菩提心,去修习种种的善法,就称为魔业’。发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心得报告】 《观经》的三福对于我们净业学人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基础,是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恩师对于三福极为重视,多年来多次讲解这三福的重要性。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是人天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小乘福;而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是大乘福,在大乘福之中,首要的就是要发菩提心。《观经》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就是菩提心的简要定义。 后文当中,念老又通过密宗的两部教典以及《华严经》中的开示,进一步说明何为菩提心。其中对于“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的理解,可以举出最为明显的例子来,就是六祖慧能大师。六祖不认识字,没有听过经,没有参过禅,也没有打过佛七,在黄梅住的八个月就是砍柴、舂米,最后只是在五祖忍和尚的方丈室里听了少半部《金刚经》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于是便接受了五祖的衣钵而成为第六代祖师。 发菩提心的重要性,不必赘言。尽管说了很多,似乎也能够理解,但像六祖那样,毕竟是极特殊的上上根性,我们是学不来的,似乎是太高不可攀了。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又是本经的宗旨,换句话说,没有发出菩提心,又往生不了。我们可能就会感到困惑,进而茫然无从下手,到底要怎样发起菩提心呢?恩师在讲经中多次提到,净宗第九代祖师,明末蕅益大师发前人之未发,一语道破了玄机,也让我们真正找到了抓手:“真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我们能生起真正的信心,迫切的愿心,用这个心去念佛,就必定能够往生。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不认识字的老人,如果你去问她什么是菩提心,她说不出来,但是往生的瑞相稀有,就是因为真信、切愿,做到了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我们学人要克服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愿不真切,业障习气重,时常都是侥幸心理,时信时不信,愿心也是若存若亡,即便短时内能发起真实的信心和愿心,由于诚敬心不够,不能长时间保持。上上根的祖师大德,和下下根的老阿公、老阿婆,跟我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能够长久保持,真诚恭敬,不改变。而我们绝大多数中间根性的人都做不到,这就需要依靠“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不断地增长和保持我们的信心和愿心。 元晓师等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因。我国善导、灵芝与日净宗诸家则以持名为正行①,发心为助行②。两者相左。莲池大师《疏钞》中和会之曰:‘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则双取两家而和会其义也。’今崇‘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本经之宗。正是双取两家,复又摄归名号,正与莲池大师之意相契。且此八字,展之则为彻悟禅师③之教曰:‘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约之则为蕅益大师所倡之‘信愿持名’。《弥陀要解》以信愿持名为宗。并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④,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又‘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大本阿弥陀经(指《无量寿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可见‘信愿持名’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正是同旨。蕅益大师以‘信愿持名’为小本之宗。大小两本,宗旨应同。故今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蕅益大师之垂教也。 【注释】 ① 正行:见下条。 ② 助行: 《佛学大词典》:[正助二业]条,正业与助业之并称。又作助正二业、正助二行。正业,又作正行,乃成为直接因之行;助业,又作助行,乃成为间接因之行。净土宗于善导所立之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种往生正行中,以第四‘称名’为往生净土之正业或正定业,其余四种为助业,两者合称正助二业。语出观经疏散善义。称名,依善导所说即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不论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之久近,均念念不舍;盖修行弥陀之本愿而随顺之,则乘彼佛愿必得往生净土,故称正定业。而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四者为警惕懈怠,策励精进念佛,助发其念佛之心以行‘称名’之方法,故称助业。此四助业亦称同类助业,相对于此,若是发菩提心、出家等为五正行以外之诸行,则称异类助业。 ③ 彻悟禅师: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人名)清代干嘉时人。名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京东丰润县人。俗姓马氏。投三圣庵荣池老宿薙发。于性相二宗三观十乘之旨,靡不通达。乾隆三十三年冬参广通粹如纯翁,乃印心焉。是为临济三十六世,磬山七世也。尝慕永明延寿禅师之为人,遂栖心净土,主张莲宗。日限尺香晤客,过此惟礼拜持念而已。师每当说法,如瓶泻云兴,辩才无碍,莲宗之风大扇。当时为法门第一人。嘉庆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西向合掌,端坐念佛,见佛垂引而化。年七十岁。所着有示禅教律,念佛伽陀行于世。 ④ 慧行: 《法相辞典》: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慧行者:谓能受持读诵问论胜决择等增上了别;卽于彼义,转增明了,勤修习慧。 【译文】 元晓法师等人以发菩提心作为正因,而以念佛作为助因。我国的善导大师、灵芝法师与日本净土宗的诸多法师则是以持名念佛作为正行,而以发菩提心作为助行。两种意见是相悖的。莲池大师在《弥陀经疏钞》中将这两种意见和会在一起说:‘还是以持名为正行,又以持名为发菩提心,则是兼取了两家的见解并将他们和会在一起。’现今推崇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作为本经的宗旨,正是兼取了两家的见解,而又摄归在名号上,正与莲池大师的意思相契合。而且如果将这八个字展开,则就是彻悟禅师的教导:‘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如果将这个八个字精简一下,就是蕅益大师所倡导的‘信愿持名’。《阿弥陀经要解》是以信愿持名为宗旨,并说:‘信愿持名是这一部经的重要宗旨。信愿是慧行,持名念佛是行行。是否能够往生,全在于信愿的有无。往生品位的高下,则全在于持名功夫的深浅。所以说慧行是作为前导,行行是正修。就如同眼睛与双脚相互配合才能行走一样。’又说:‘能够深信发愿,就是无上菩提心。将此信心与愿心相合,确实可以作为净土法门的指南。基于此再去执持名号,才可以称得上是正行。……大本的阿弥陀经(就是指的《无量寿经》)同样是以发菩提愿作为首要,正与此经相同。’可以看出,‘信愿持名’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正是同一个主旨。蕅益大师以‘信愿持名’作为小本的宗旨。大小两个本子的宗旨应该相同。所以说现在我们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作为大本的宗旨,正是遵奉了蕅益大师的垂教。 【心得报告】 这一段阐述了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正是秉承历代祖师大德,合会了诸家之言的精要总结。彻悟禅师的“真为生死”是值得我们初学佛的人去深究的,它是后面“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的重要前导。如果不明了我们在六道轮回当中流浪生死的惨痛经历,对事实真相没有透彻了解,便难以生起出离之心,更难以发出欣慕极乐之想。由此联想到末学的亲身经历,如前言中所说,我自身学佛的因缘,最初就是由怖畏生死而来。本经第三十五浊世恶苦品,有关五恶、五痛、五烧的一段宏文,将事实真相讲述地漓淋尽致。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倍受历代学人推崇,其中关于生死苦的一段文,读罢令人痛彻心扉,现恭录于此,供同修们参考: “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 此外,念老重点引用了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中的开示,来说明大本与小本的宗旨应该相同,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正是遵奉了蕅益大师的垂教。开示当中有一句话,我们尤其需要留意:“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一句精言,恩师在讲经中常常提及。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信心和愿心,也就是发菩提心,是最为首要的,因为其直接关系着我们能否往生。而念佛功夫的浅深还相对在其次,只关乎往生之后品味的高低,将来圆成佛道的久近。本经中告诉我们,只要往生,哪怕是下下品,皆做阿惟越致菩萨!所以我们净宗学人的首要,是要在建立信愿上下功夫,有真信,有切愿,必然就有真行。所以莲池大师才说:“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如何建立真实的信愿?恩师教导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怎么具体落实?就在这一部大经上下功夫,就在这部无比殊胜的注解上下功夫,就足够了!念老曾经开示,就如同你想要挖一个深坑,怎样挖才能做到?需要慢慢地往外扩展,面积逐渐加大,才能挖得越深。因而广学多闻不能没有原则,否则就如同是到处去挖坑,到头来都不能深入,学哪一样还都是一知半解。因而,谨遵两位导师的教导,我们需要立志做“专”家,不做“通”家。故而末学发心,就以这部大经解为圆心,一遍一遍地不断深入下去,而与有缘同修分享这些修学心得,也正是末学一门深入的重要动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