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南怀谨:如何修证佛法(五)


 2011/3/15    下载DOC文档    

第五讲

          内容提要

          法华和庄子的寓言

          五千比丘离席

          分段及变易生死

          弹指八万四千劫

          序品——东方现瑞

          比喻品——火宅三车

          信解品

          药草喻品

          化城喻品

  我在闭关中,有朋友来信,我用王阳明的两首诗代为作答:

      见说新居止隔山 肩舆晓出暮堪还

      知公久已藩篱散 何事深村尚闭关

      乘兴相寻涉万山 扁舟亦复及门还

      莫将身病为心病 可是无关却有关

  “莫将身病为心病,可是无关却有关。”这两句好极了,莫非你推辞,不想见我,有这么一个责任的味道在里头。

  我们这堂课,重点在讲如何修证佛法,不是讲佛学,也不是讲普通的佛法,是讲学佛修证的路线。我们的纲要已提出来了,就是——见、修、行,三位一体。我们可以拿这三个纲要读一切佛经。功夫作不上路,是见地不对;见地不对,理不对,行愿没有到,功德没有圆满。换句话说,见地为什么不到呢?是修证没有到,行愿没有圆满。行愿为什么没有到?功德也没有圆满呢?因为见地、修证有问题。三位一体,不可分的。

  以后,我们会花一点时间,纠正打坐盘腿的姿势。刚才我看见几位坐在那里,姿势都有问题,外姿尚有不对,何况内在。

  法华与楞严为禅宗的两大经典,但我们今天讲课并不限于禅宗,也用不着走禅宗的路线。我们学佛应选对修证有利的路子走,管他禅不禅,不要有门户之见,不要认为禅是至高无上的,也不要以为有哪一个宗派是至高无上的。所谓宗派的分别,都是方法的分别,基本上仍是一样。

  法华经与庄子一样,是讲故事的。现在人认为,庄子专说一些无边际的话,是一些幻想,这是错误的。所谓寓,就是寄,有寄托的,等于打丫头骂小姐,是有对象的,不是乱讲。最近百多年来,翻译的西方儿童故事、小说,很多都是先由日本翻译,再传过来。比如哲学这名词,也是日本翻译过来的。如此一来,这些幻想小说,就借用了庄子的“寓言”,所以年轻同学先读了伊索寓言,然后再看庄子,也是寓言,就认为与西方的幻想小说一样,这也是因果颠倒了。

  法华经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几乎找不出其他东西来。可是你要注意啊!这本经典自南北朝以来,影响中国文化非常巨大。神僧传、神尼传的这些高僧们,修法与法华经有密切的关系,与禅宗也大有关系。

  法华经的序品,把最重要的摆在前面。佛这次讲经不同了,又是放光,又是动地,高明的弟子知道,佛这次要说大法了。但是有五千比丘,过去也跟佛很久了,反而走了,不要听,觉得佛今天说得不对,认为过去的才对。因为佛过去讲的是断惑证真,断去烦恼、妄想,证得真如自性。这是小乘佛法,所谓四谛、十二因缘等等的法门,可以证得罗汉果。但是佛今天却用另外不同的说法,因此这五千比丘、比丘尼就走了。换句话说,他们落于小乘道,走小路,只晓得空,还谈不上妙有,不晓得缘起法门,佛经上称为——焦芽败种。芽烧焦了,种子不能发,结不成果。这五千弟子走时,佛默然,让他们走,也没说什么。走了以后佛说: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意思是,留下的这些人,是可以承担大法的。

  第一品——“东方现瑞”,这是我定的名称。原始的翻译没有分品,(佛经称品,普通书籍称章。)例如:金刚经三十二品,是昭明太子将其按品分章,当佛经讲一个法门时,有时提的是西方,比如讲净土宗,一定提西方;法华经讲东方现瑞。这是什么理由呢?又是一个话头。什么叫话头?这就是话头。

  参话头,大家不要搞错了,以为是拿个小问题,在心里嘀咕,一天到晚嘀咕,以为这样叫参话头,这样是闹笑话。佛经就是大话头,为什么从东方现瑞?讲到涅槃境界才是西方现瑞。喜欢研究易经的朋友,对这个方位的道理,要多注意,这是相关的,不是偶然的。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所以那五千比丘非退席不可,听不下去。那些比丘专门出家修道,结果佛讲真正的佛法就在世间,也不离出世间。世间与出世间无所不在。是法住法位合于道,本来在的。世间相常住永远合于道,不一定出世才能够成道。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第三,舍利弗说偈言:

  世尊知我心,拨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

  首先舍利弗向佛说:我错了,世尊晓得我的程度。当时我一切的邪念、妄念去得干干净净,以为这就是涅槃。小乘到这里,的确是涅槃的最高境界。不要看不起小乘佛法,大乘佛法是要以小乘佛法为基础。我们讲修证,这个第一步没做到,还是不行啊!舍利弗是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再求进步,所以认错。

  舍利弗说:我在修持的过程,完全停掉了邪念,达到了空的境界,于空法得证。我们常说四大皆空,只是理念上达到。你肚子饿时,明知四大皆空,何以还会觉得饿?冷起来,你说四大皆空,冷也空,不错,理论上是“性冷真空,性空真冷”,但是不穿衣服,你就受不了,那是什么理由?佛法不是光讲理论。所以舍利弗报告说:当时我证到了那个空的境界,自己认为已经得道了,到了涅槃境界佛的果位。现在晓得错了,这不是真的证入大涅槃。

  大家从佛学的学理,晓得空也叫涅槃,是罗汉境界。做到了万缘放下,一念不生,绝对空的境界,那个叫作有余依涅槃,不是最高的果位。所谓果位,拿现在来讲,就是效果、成果。为什么叫作“有余依”?那是说虽然做到万缘放下,一念不生,但是那一个业力根源的念,为万缘的种子依然还在,只是没有爆发而已。碰到其他因缘的刺激,还是会爆发的,因为种子习气都在。所以最高的阿罗汉界,可以了分段生死,还不能完全超越变易生死。所以严格说,也不能了分段生死,只能够在生死的过程上,请长假而已。可以历经八万四千大劫都在定境中,以我们来看,是八万四千大劫,但在他本身而言,只是一弹指之间罢了。

  这点不晓得你们有没有经验,定了几个钟头,一出定觉得眼睛只闭了一下,以为只有两三分钟,事实上,几个钟头过去了。所以时间是相对的,八万四千大劫,也只在一弹指间而已。

  憨山大师三十岁的时候,同妙峰禅师上五台山住茅篷,当时见万山冰雪,四周寂静,正好修行。后来天暖冰消,涧水冲激,其声如打雷一般。憨山大师在静中闻声,如千军万马出兵之状,感觉非常喧扰,就问妙师,师曰:“境自心生,非从外来。”闻古人云:“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

  于是他就自己一个人,到溪水的独木桥上,天天去坐在上面。有一天,坐在桥上,忽然忘身,音声也没有了,从此以后才入流亡所,心所不动,觉得响声没有了,再也不为声音所扰了。

  可是有一次,在平阳太守“胡公”皈依弟子家里,他说:“我休息一下。”就在床上一坐,一直坐了五天。家里仆人叫不醒他,直到五天后,这个皈依弟子从外面回来,拿引磬一敲,憨山大师才出定,但不晓得自己在什么地方。这又是个话头——无记。不过稍过一会儿,他又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憨山大师就在这个境界上。但是,这还不是究竟,所以他自己讲:“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这也就是走禅的路线。什么是荆棘丛,心里头乱七八糟,妄想多。像置身于荆棘丛中,到处是刺人的荆棘,还不算太难。他说,心里乱糟糟的,能够把它一下放下了,当然很困难,但还不是最难。最难的是什么?当你功夫到了一个程度,坐起来心里头觉得清清明明,空空洞洞的,往往就以为这个就是了,其实,落在小乘果。舍利弗所讲的,就是这个境界。这时候要想转过来,非常难,难得很。

  我劝你们要常看憨山大师年谱,尤其是出家的同学,别人修持的经过,讲得确确实实,可以启发你们。当然人家学问好、佛学好、修持好,样样都好,无一不好。他除了注解儒家大学外,中庸、老子、庄子也曾注解;还有奇门遁甲、地理风水、阴阳八卦、算命等,无所不通。这么一个和尚,难怪轰动当时。这一段同舍利弗所讲的有关,所以才提出来讲一讲。

  法华经的序品里头,有好多话头要参。为什么那些弟子们,还没等佛开口,就晓得听不下去了?可见那五千比丘并不简单。他们一看情况不对了,认为自己走出世的路子,学空就好,不想再听其他的了,也算是有先见之明。这是什么理由?佛的这些话,都在五千比丘退席以后讲的。

  第三譬喻品,为了这次讲课的方便,我把它定一个名称——火宅三车之喻,三界如火宅,这个世界受大火煎熬,众生在这里生活,还自以为快乐得很。佛说这些众生、儿子们,都不肯出火宅,只好想办法说“有三车”。三车说是三乘道——声闻、缘觉、菩萨道。像佛这样一个老师,爱众生如爱儿女,可是没有一个儿女懂事听话的。没有办法,只好骗,只好诱导。诱导众生到那些车上去,总该不会车上有人劫机,把我们劫到地狱去,那就不得了啦,就很难办啦!(众笑)

  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

  佛说,我爱一切众生,如父母之爱子女,我不会只度某一个人。等与大乘,平等地给予大乘道,不会不管那些对我不好的人。好比一部大车子,不管好的、坏的,都要装乘他们的。

  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

  问题来了,这句话是说,用佛的灭度法门,而实际得到佛同样的涅槃境界。为什么不说皆以世间灭度而灭度之?这是经过谨慎的抉择用字。如来者,是佛的本体,就是都到达形而上那个法身的境界。

  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

  佛说,众生们能解脱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火宅的话,我给这些孩子们什么玩具呢?禅定、解脱等等。换言之,佛说的一切法门皆是方便,等于使孩子们先得到一个快乐的境界。所以禅定、解脱等并不是涅槃、菩提之果,只是加行法门而已。

  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最后最高的原则,都是“一相”,即如来实相;“一种”,即佛种。我这个法门,是过去、未来一切圣贤所称赞的。虽然我把这些比喻为玩具,但是你不要搞错,这玩具不是我们的,有些什么功德?什么效果?能生净妙第一之乐,这是人世间第一法的快乐,清净美妙,但却不是究竟。

  佛说: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我爱一切众生,犹如爱我自己的儿子一样。

  深著世乐,无有慧心。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一切众生贪图世间短暂而不真实的快乐,是没有智慧的。因为人活在三界里,犹如在火烧的房子里煎熬,一天、一时、一秒,都在受煎熬。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话头又来了,佛说无我,这里又说有我;生下来即说有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涅槃的时候,他说平常所讲的无常、苦、空、无我,是方便法;究竟的道理则是常、乐、我、净。在法华经这里,也提起我“来”,不过也是说法的方便。所以现在他说:三界都属于我。这不是话头吗?什么理由?第二句话是大慈悲,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佛说为什么谈这个法门?因为世上都是痛苦,这痛苦没有人可以救,只有我可以救。这是什么“我”?这是话头,要注意!

  他说:我曾说证到涅槃,证到了空,就可以了生死。我现在在法华会上,老实告诉你们,没有这回事。什么叫做灭?灭也不是,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永恒的在这儿。这是什么道理?这不是话头吗?这还是见地的范围。现在还在清理见地,见地清理好以后,再开始讲怎么用功。

  我们这一次采用的佛学经典,已向大家报告过了,希望大家自备。我们这次讲课,是为了大家一生的修持。或者是作学问也好,讲修持功夫也好,总之是非常重要的。

  离诸苦缚,名得解脱。修小乘法有五个程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本来学佛法为求解脱,为什么求解脱呢?因为有痛苦,所以才求解脱。

  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离开了一切虚妄,便得解脱。问题来了,普通人以为虚妄就是妄念,认为把妄念去掉了就得解脱。楞严经明白告诉你,五阴皆是虚妄,都要脱离。所以大阿罗汉入涅槃时,灰身灭智。佛经上说,大阿罗汉要走时,灰身灭智,口吐三昧真火。就是自己放一把火,只见一片光一亮,身体就餐没有了。这不是假的,真做得到。当然我们做不到,因为没有修持。大阿罗汉能发起地水火风的功能,意念一动,可以发起任何功能,就是这样自在,这是大阿罗汉的境界。

  我们不要以为“虚妄”两字是指妄念;我们的身心一切,乃至物理世界,都算是虚妄。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可是纵然到达这个解脱境界,也只叫作小乘极果。

  其实未得,一切解脱。虽做到这样,仍未完全解脱。禅宗里记载一个公案,有个大禅师自认大彻大悟了,结果师父涅槃时,并没有把衣钵传给他;反而把他的师弟从远地叫回来,接受法位。他觉得不是味道,而师弟也知道,所以在师父火化的时候,把他叫来,郑重地说:你以为你悟了对不对?现在如果我把你和师父一起化了,你们哪里见面?师兄很不服气说:你不相信我啊,你点一炷香来,香烟还没烧完,我就走了。换句话,我要走就走,要来就来。师弟不理,一把火把师父烧了。这个师兄也跑去盘腿,准备自己也要走,表示他跟师父两个可以见面。这叫作坐脱立亡。纵然到达这样的程度,还是没有悟啊!师弟走到他涅槃的身体旁边,拍一巴掌说:师兄啊!“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尚未梦见在。”你要走就走的功夫是有,但佛法的真正道理,你连梦都还没梦到呢!

  佛说是人,未实灭度。这种人,没有真正达到涅槃之果。

  斯人未得,无上道故。这种人,还没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意不欲,令至灭度。佛这句话妙了。他说为什么这些人那么笨呢?事实上,我不愿意教他,太笨了。佛为什么这么小气?他答复得很怪。

  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我是法王,在三界中,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说这成什么话?真令人想起贪瞋痴慢来。其实不然,佛是大慈悲,这就好比临济棒,故意刺激大家,故意不教大家,看我们能不能自己反省,自己忏悔,能不能谦下。这是佛的教育法,但也是真话。

  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佛说我为了救度众生,才到这个世间来,我岂有不肯教之理。我之所以不教,是因为你自己承受不了,因为你自己不是法器。

  到这里结束了,这又是一个话头,你自己去参去,不过我已解释过了。

  第四品“信解品”,大家注意,光靠相信也可以得道;但必须是真正的信仰,不是迷信,信那个真理,也可以得道。这里的代表是迦叶尊者,就是禅宗标榜的那个祖师爷,与舍利弗不同。

  迦叶尊者,头陀第一,出家人修苦行头陀,是走戒律的路子。小乘的戒律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偏向于头陀行,你们自己去研究。照头陀行的规矩,我们坐在这里是犯戒的,因为有贪图享受的味道。头陀不三宿空桑,恐怕留恋,有了牵挂的情感;着粪扫衣——垃圾堆里头捡来的破布,洗净后做的衣服。

  现在头陀第一的迦叶尊者,起来报告了:

  我等内灭,自谓为足。唯了此事,更无余事。我等若闲,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

  迦叶尊者直截明了地报告小乘的境界。他说我们跟佛学修持,到了“内灭”,打起坐来,里面没有妄想,一念不生,这就是道了。灭是灭掉一切烦恼,以为到此就是究竟,认为自己已经到家了,其他就不管了。至于净佛国土的大乘境界——注意!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叫一个佛国土,不是教化一百人、一千人,而是要教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皆归极乐净土,这个叫作净佛国。大乘菩萨走的是这个路子。多难!我前几次讲课就觉得自己多事,何苦来哉!但跟净佛国相比,这一点点多事又算什么!迦叶尊者等一听大乘道,要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唉!免了,我一点都不高兴,那个事不干。

  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

  他讲的没错,是你老人家教的嘛!世界上一切无常、苦、空、无我,本来不生不灭,本来不大不小,本来无漏无为。既然如此,何必去度众生?这样一来不就又有为了吗?

  我讲课是对佛法,不是对人的。当年有个学生问我:你学禅嘛!为什么要办个东西精华协会?我问他:那你认为学禅要怎么样才对?他说要像寒山一样。寒山标榜的是另一个型态,佛学叫作示法。寒山大师的诗:

  闲自访高僧 烟山万万层

  师自指归路 月挂一轮灯

  寒山的诗我熟得很,同红楼梦一样熟。我提寒山就想到红楼梦,为什么?话头。我向同学笑笑,不想说了。这种人如同五千比丘退席一类,我懒得跟这种笨人谈。

  我等长夜,于佛智慧,无贪无著,无复志愿,而自于法,谓是究竟。

  迦叶尊者自责,自己在佛法智慧上不求进步,如同在夜里摸黑一般,自以为在佛法上已达究竟。这是他忏悔的话。

  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脱三界,苦恼之患,住最后身,有余涅槃。

  他说我们真是小器,如同在长夜漫漫中摸索,以为达到了空的境界,达到了究竟,自认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行了。但要注意啊!迦叶尊者有资格讲这个话,我们只懂佛学,而没有真正修持用功的人,没有说这个话的资格。迦叶尊者作到了“最后身”,这个肉身在分段生死中不来了,走入变易生死的范围。

  什么叫变易生死?化身境界。但不是佛的化身。罗汉境界是住最后身,要走的时候都说同样的几句话,我看了很痛快:长揖世间,我生已尽,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立名都有了。但这是小乘极果,非究竟涅槃,是有余依涅槃。

  为什么这段话叫信解品?什么是声闻?是自己没有悟,全靠老师教化的。我们都是声闻。讲法讲了半天,都是佛的成果。真正信佛法是信这个。接着还有:

  佛亦如是,现希有事,知乐小者,以方便力,调伏其心,乃教大智。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如彼穷子,得无量宝。

  这里有个典故,上面迦叶尊者对释迦牟尼佛的忏悔,现希有事,知乐小者,以方便力,调伏其心。很难得希有的事情,佛作了。知道那些人爱小乘,爱走小路,没有办法,先用一个方便,拿块糖给我们舐舐。现在你又打我们耳光,说我们错了。乃教大智,要学大智慧的成就。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现在我们懂了,高兴极了,意外得到的,不是先前所企望的。以为你的口袋都掏光了,没想到还有一点。要注意啊!佛已经掏给我们了,但要怎么拿到呢?法宝不在佛那里,我这里都有。“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如彼穷子,得无量宝。就像穷光蛋,无意中发了大财,这下子不知多么高兴。

  法华经这几段都是话头。两个顶顶大名的大弟子,是这部经典的请法之主,请求说出这部大法。一个是智慧第一,一个是头陀第一,两个都已达到小乘极果的境界。

  但舍利弗尊者那一品,同迦叶尊者这一品,名称不同。信解品是相信这个就是,要信得过。为什么这样安排?是个大问题。我先露一点给大家,佛认为大乘的路子,还是以小乘为主,性空以后再谈缘起,你这一步还没有做到,免谈下文。

  跟着是卷三第五品“药草喻品”,这一品很妙,佛说:我的说法像下雨一样;大地山河上面这些草木都是药。这个问题好大啊!在指月录卷二,记载了有关药草的故事:

  “文殊菩萨一日令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曰:无有不是药者。殊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殊接得示众曰:此药能杀人,亦能活人。”文殊菩萨叫善财童子去采药,善财童子就蹲到地上,抓起一根草给师父。这是什么?他说:大地草木哪一样不是药?

  佛在这个药草喻品是讲什么?人的身体是肉做的。不是铁打的,不吃药不行,一身都是病。很多人说:既然修行,病要靠功夫赶掉。可以啊!几十年功夫才去得掉病,这几十年不是修道,是修病,划得来吗?所以,非要重药不可,这是有形的药,无形的药到处都是,百千法门都是药。

  这一品完了,突然来一个“授记品”,佛一个个授记,大送人情。他把小乘诸大弟子都叫来,摸摸这个的头说:你啊!几百几百年以后成佛,叫什么什么佛;你啊!几百几百劫以后成佛……结果个个都成佛,大家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还会成佛。这是玩什么花样?这为小乘众授记,却没露一手给大乘菩萨。这是什么意思?又是一个大话头。

  到这里为止,这部经典就是这样,热闹得很,半句佛法也没有讲,不像楞严经,也不像法华经,也不像华严经,也不像唯识的经典有逻辑。法华经没有讲道理,就那么授记了一大堆,你说怎么看得下去嘛!这是小乘的部分,到这里为止了。小乘的部分讲完了以后,就开始授记。这里头存在一个大话头。

  然后另一幕开始了——“化城喻品”。变化出来一个城市,一个非常美妙的化城。这是大乘的路子,化城的主角叫大通智胜佛。这个佛来头很大,他有十六个王子,都成了佛。阿弥陀佛也是他的王子,释迦牟尼佛是最小的王子,第十六子。大通智胜佛原来是国王,后来出家,带了十六个王子都出家,后来都成佛。

  人做到像大通智胜佛一样,这个人就做绝了,怎么说呢?世间法,身为国王,福禄寿喜样样皆有,十六个王子个个好,世间法的福报享到不要享;出家,又个个都成佛,我看他的八字要算成十字才对。

  这是佛在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第七说的故事,把我们带到许多亿劫以前。佛说我在这个老王之下,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注定的,这是什么理由?这是讲宿因,三世因果。

  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

  我将来涅槃以后,有些弟子不相信这部经典,也不知道这个法本,真正叫作大乘菩萨道的行愿,应该怎么做,一概都不知道。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这句话很严重,不要以为我们研究了很多经典,看了许多大乘经典,就懂得菩萨行。事实上,是大有问题的,将来我们谈到行愿的时候,要大加讨论。

  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

  他说将来我灭度以后,有些弟子不懂,而且又傲慢,认为所得到的一点小功德,就可以证得涅槃,那就错了,如达摩祖师讲梁武帝的“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布施了万把块钱,以为自己做了功德,其实是小之又小的事。

  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

  我在这个世界灭度以后,到了他方国土,仍在那里成佛,当然不叫释迦牟尼佛,有别的名字。(这些名字在华严经上曾提到过释迦牟尼佛,在上方世界叫什么;在另一处又叫什么……多得不可思议。)所以,你不要以为涅槃就是没有了。

  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

  我的弟子们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证得了涅槃,离开这个世界后,往生到他方国土去,可在那里求大乘道,还有机会再听到法华经的道理。

  这段故事完了,佛提出一个大问题来,在禅宗里头也常提到的,释迦牟尼佛讲他当年的父亲——大通智胜佛,在那里打坐学禅。

  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大通智胜佛修行好苦啊!坐在那里入定,不是一两天,而是十小劫,这个功夫还得了!坐在那里不动,修证功夫和定力到达这个境界,仍不算悟道。菩提没有显现,没有证悟,不得成佛道。

  佛法不离定,更不离打坐。不过打坐入定许多劫,也不一定有用。这是法华经上有名的一首偈。年轻的同学们,不要随便学不倒褡,光坐在那里有什么用?不倒褡有什么用?佛法不现前,就不能成佛道。要注意,不能随便搞,把身体搞坏了,虽然大地都是药,可是你不会用,那就更糟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