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杰:心心之火32
心心之火 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表妄心,妄心可说灵感,未必究竟正确,真心凡夫难现,所以依法不依人,文中观点大家自己用智慧判断,不当之处大家可以留言,感恩!) 这是一些平时佛学群自己发的一些言论,多数是分享一文后发表的一点体会感想,收集一下看看也许大家能有自己的心得,上面日期,分享文章名(要看可以网上查),下面言论,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2019.11.25 永明延寿禅师:何谓菩萨能行忍辱? 这是佛法中比较深奥的地方,对许多人可能比较难于理解,这里也只作简易解说几点。 “但与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我们之所以能听闻佛法,一是有此五蕴身,二是用思维心,可以说就是以缘心听法。诸法因缘生,五蕴六识皆是法,故是缘生,所听佛法亦缘,最多乃文字般若,故不能得法性。一般我们学佛,布施,放生,行善,以期求诸功德福德。真正实行沙门,专修佛法,以正法身,而不见佛,此佛不是指化身佛。故着相不能见如来,不能以色相求。以空远离,着空不着色,尚不见法,此法不是指文字的佛法,而是万法的真实运作规律,如见法,从因果看,一点一滴事件的因缘去向便一目了然,若要见法,非语言文字所能知。 舍利弗问比丘从何闻法,“无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从是闻法。”我们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从相上了知,这些大比丘则从空性上悟法。又问比丘为谁弟子,言无得无知者,是彼弟子。我们从有为法入门,求得智慧,得功德,得福报,这些大比丘则归向无为法,无所得,无所着。 “又心为苦实际,名苦谛;心性无和合,名集谛;心本寂灭,名灭谛;心本圆通,名道谛。”这就又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四谛又不一样深度了。我们讲苦是指世间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灭是苦熄灭的果,道是灭苦的方法。这是从事相上讲的,属因缘法。上面则是从根上讲,心本具足,心内求法为正道,心外求法为外道。 “观心空,出声闻乘;观心假,出菩萨乘;观心中,出诸佛乘。”声闻观心空,证空性,易着小乘涅槃,即着空,为化城。菩萨观心假,着有相假,着空亦非真,六度万行,借假修真,为菩萨道。诸佛观心中,说有此心,即非此心,是名此心,不着不染,妙用随缘。 何谓菩萨能行忍辱?乃因见心相念念灭。受辱骂不起辱骂之相,而不是伏捺自心,对治前境,这是忍受。心相不灭,能忍一时,难忍一世。何谓菩萨能行精进?乃因求心不可得。今天念佛五千,明天加至八千,后天加到一万,只许多不能少,这是世间人的所谓精进,却着在有为法里,坚持一段时间,就可能感觉好累哦。故曰妄兴劳虑。念少了,觉得不精进又增焦虑。菩萨精进,无精进念头,问其是否念佛,二六时中念念不绝,亦不觉自己在念佛,念而无念,无心分别,方为菩萨精进。不见心相,名为正定。不会说这里是吵闹之地,不是入定之处,另觅安静去处,容易入定。着外境闹静,守内境思维念头,此为着心相。不求诸法性相因缘,是名正慧。如镜映物,不辨因缘相状,一照即明才是真实智慧,依义理文字,而作推论理解,那是世间智慧,不是正慧。 心外见法,尽名外道。外道乐诸见,菩萨无所见,即无所有,则一切法。无所见不是离开一切法,如外境现前,闭目不见,这不是无所见。如镜映物,见一切物,而不言镜能见一切法。再如一犯人端一盘水游街,水洒即杀头。为保命故,专致一心,稳步慢行,走一大圈回来,问其街上见到什么事物事情发生,对外境毫无觉知,六识不攀六尘,只顾着这水。外境能看见吗,当然能,不然走路就会摔跤,说见又不记得任何景致,见而无见,这叫不着外境。若能记得外境,就是着境,着相。所以大足法师云:“实相言思取,真如绝见闻。”要想见真如,就得绝见闻,见而不见不着色相,闻而不闻不着声尘,舍识而用根,不见于诸法,则得见如来。 2019.11.22 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此文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也常听法师宣讲心净则佛土净。但我们往往对此不明所以,此文就提出,世尊已成佛了,自然心净了,为何我们这佛土却不是净土,而是浊土?先看看佛是怎么回答的:如日月悬空,而盲人不能看见,并非日月有过失,是盲者自己的问题。佛土庄严,众生业障罪故而不能见,不是如来的过失。梵王是天人,自言所见佛土如天宫一般清净。舍利弗是人道,自言见人间丘陵坑坎,秽恶不净。佛示现神通加持,给法会一切大众示现净土本来面目,这时大家见此三千大千世界无量庄严,而且见自己也坐在宝莲花上。如同盲人不见天空大地,在高人治好眼障后自见天空大地,如来以神力伏众生见性障碍,故而得见净土庄严。佛说,佛土平时皆如此庄严,但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而现不净土相,如天人吃饭,福报不同,饭的颜色也出现差异,人心净了,便能见到此土功德庄严。 所以心净则佛土净,心清净了,就能见到清净的境界。十方世界皆心所现,本质一样,清净常然。如同以黄金为料,堆成山石,做成草木,房舍,饮食等,全部都是黄金,不垢不净,但因为我们心生妄想分别执着,这是山,这是石,这是木,慢慢迷失了本性,而不记得它们都是黄金本体,而产生垢净,贵贱等区别了。我们娑婆世界是凡圣同居土,代表的意思是此土众生根性相差悬殊,上至四圣的觉悟境界,下至六凡的迷惑境界都具有。佛土皆众生心性而现,心性何来垢净,迷者见垢,悟者见净。本体法性若要有个表达,可说常乐我净,你若完全觉悟,就见此土清净恒常。他方净土,之所以称为净土,乃其土众生,无有凡夫,皆是圣者,故其共业境界庄严清净,无诸众恶相。佛说法讲经,放光召集他方世界菩萨来集,他方净土菩萨听说娑婆世界是浊土,佛身形也小,世界五浊五恶。结果一来呢,看到的境界竟然和他们自己佛土一般清净庄严,乃是因为其本身菩萨心地清净,所见境界自然与其心地相应,与己国庄严无异。是否菩萨见此土庄严,对我们人道行为造作,种种作恶视而不见?当然不是,菩萨清净之眼,能观察到自身清净水平的境界,亦能洞察其境界以下的种种万相。究竟成佛了,整个十法界都洞视无碍,没有不知的地方。一般心越不清净,障碍越大,所见境界越恶,能见境界越有限。心越清净,所能见境界越宽广,但超越自身清净境界的更清净境界则不能了知。这就是为什么佛讲华严经,十方菩萨来集,凡夫不能见到,声闻也不能见到菩萨来集,如聋如盲,菩萨又无法洞察佛智,而佛可化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凡夫也能见佛化身如常人,菩萨也能见佛,但所见又不同凡夫见到的形象,更清净庄严多了。菩萨也能化现,如讲心经,观自在菩萨就能让舍利弗等见到对话,日常观世音菩萨亦常化现种种形象让我们见到。但若其以本身清净身现前,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是无法看见的。 再举个例子,如我们人道,我们人远能看见星空,银河,太阳,近能看见云朵,飞鸟等,平视能见高山,溪流,房舍,其它众生等,俯视能见水池,荷花,水中鱼,污泥,也知污泥里还有虫等生物。同处这共业境,污泥中的虫就连清水的状况都难感知,水中鱼又难观察到人类飞鸟,各种生物因各自环境业力等,所能感知的境界都有差别,不是世界有什么不同,而是众生各自障碍有轻重之别。同是一人,心情变化,感知境界都有差别,例如有人心生猜疑心,刚好自己做了一生件不好的事,结果疑心重重,见谁交谈都感觉是在背后议论自己,而心生烦恼怨恨;心里有什么喜事,非常开心,对街上各种吵架等丑事视而不见,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好,天公作美,遇人也喜悦,好像什么都好。不同心境,所见境界就有差别。人一般情况不能见到鬼,但有的人心清净了,没有这个障碍,如金山活佛,就可以见到各种鬼道众生。有的证到圣果的圣人,虽有我们常人色身,若进入自己圣者清净境界,我们就不能感知了,而发现他就地消失不见了。有的人在特别因缘,受圣者加持,于山野等某处巧遇圣境,也是在特别因缘下见到不在自己水平的清净圣境。但一出圣境,圣境消失,其实是自己平时心障碍显了,故又见不到了,再想找路进入而不可得。心净则佛土净,有人说的所谓突破维次时空,为何我们不能突破,不能见到其它各道众生,四圣圣境,全在于我们这颗心不够清净,故不能见到比自心更清净的境界,或超越自己感知范围的境界。若地球上的人全部勤修佛法,都证圣果,则所见境界自然清净,山石自然化成七宝,净土庄严,一切唯心造。 2019.11.21 紫柏尊者:般若者,真智慧火也 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是自性里的觉性,能自觉,能觉他。自性若无般若,众生就不可能成佛。若问你般若是什么东西?般若不是东西,不是方,不是圆,没有形象,不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因为性空。但又不能说它没有,性能起用,般若让我们明了万事万物,这是妙有。所以说性空妙有,色有真空。佛性是空性的,注意这个空不是虚空的空,虚空也是相,佛性无相。但若用语言分别,只好勉强用一空字。色为万物色相,看起来有,有人有物,能看能触,不能说不存在,但体性真空。从科学上我们也明白,物质只是相,就如我们撞了一下头,眼冒金星,星星看起来有,实不存在,乃是视觉神经受影响产生的妄见,只你一个人看到是为别业妄见,宇宙十法界,许多众生共见,乃共业妄见。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生就是业现相,别业现别业相,共业现共业相。别业共业本质一样,都是妄见,如虚空花,实妄非真。所以法师们常说世间万法都是假的,并非实有,这就是色有真空。佛法讲色,讲空,讲相讲离相,只是为我们指明真如自性,是指月的指,并非月本身。因为语言分别分别是分别执着层面的东西。语言般若并非般若本身,禅宗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即不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执着语言文字,不能见道,离开语言文字,更不能见道。 明白般若是自性的觉性,不见自性即不见般若。世间人处事圆融,通达,我们说这人充满智慧,不能说充满般若。智慧可以看作是般若的显用,表现,般若是智慧的本体,智慧不代表般若,般若能产生智慧,这就是两者的联系区别。所以紫柏尊者说“般若者,真智慧火也。”般若是真实的智慧。一般而言,我们般若智慧连起来表示真实智慧,有时简单说成智慧,大家要分清是般若智慧还是世间智慧。般若智慧常比喻成火,能烧烦恼薪。人因烦恼如处丛林,烦恼如树木遮天蔽日,使我们如坐井观天,目视狭窄,短浅,使我们迷失。般若智慧如火,烧烦恼薪,露出辽阔天空,让我们视野开阔,豁然开朗。般若智慧又常比喻成剑,如文殊菩萨像执代表般若智慧的利剑。我们无始劫无明如蚕作茧自缚,般若如剑,能破无明,让我们破茧成蝶。般若是我们自性本具,人人皆有,如同无价的如意宝珠,我们迷失不知其价值,无始劫怀揣宝珠,却自受种种苦恼,流浪生死。学佛就是要我们发现此珠,利用此珠,而得如意受用,免得枉受罪苦。 般若智慧是觉性,超越分别,有无,心现般若智慧,照诸色相,知相虚妄,照之空相,知空能现妙有。故尊者又言“真智慧火,触有有坏,触无无坏矣。”性非有,非无,非断,非常,非有生,非有灭,性空妙有,色有真空。 2019.11.20 有一种离开,叫“福尽而亡”! 关于惜福的话题,我们已不止一次谈过了,可能你会觉得,怎么还聊这个话题啊,道理我们都懂了,老生常谈,不新鲜了。一则此文中几个典故都非常经典,值得反复品味。二则今天着重谈谈修行的一个非常关键要诀:熏修。我们学习东西,往往有贪新求异的习气,对学过的知识,再看就易产生这不是学习过的吗,觉得再看浪费时间,要么一丢不看了,要么再看也不用心入脑。可你想过,学习过那么多知识学问,哪些已经真正成为你的心得,经验,体会,随时能运用呢?看过并不等同已转化为你生命的养分,如同说食不饱,根本不得受用!否则你看完整个三藏经典,不就成三藏法师了吗!所以常说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懂得再多佛法,变成了口头学问,自己还是老样子过日子,一点不践行,怎么可能改变命运呢!只有践行,在行的过程加深领悟,变成你自己的经验感悟,这才是真修行。我看有的人学佛好多年,道理懂得不少了,但根本不落实到生活中去,只是口头能说得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生活中毫不改变,不好的习惯照常,不戒不改,觉得难,不习惯,结果多年过去,只得出,信佛可以,但不要迷得太深了,知道道理就好!长时间学习,到头只是在佛门前看热闹! 怎么才能将学习的佛法真正转化成自己的体悟,逐步转变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老实说,没有什么速效之法,不想用功坐等改变,唯有熏修,反复践行,变成经验,变成习惯,变成习气!哪怕他力之法,捷径中之捷径净土法门,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才在念佛深浅。你若想,这简单,平时好好生活享受,到临终时,发愿往生,不要说念十句,最后坚持念一天,千句万句都不成问题!你若有此想法,我可以告诉你,别说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往生的机会你都不会有!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这佛都不计较,你肯抱佛都救你,问题是这必须是清醒的人,正常的意识,才知道抱佛脚求救。平时不念佛成习惯习气,临命终时福尽业障显,是非常时期,业力现前了你根本作不了主。大家看平时电话诈骗受骗上当的,能被骗十有七八是要被骗的业力现前,就是有人力劝是个骗局,你也不会相信,非得汇款过去骗局已成,不用人提醒了,你也立即明白应该是被骗了。大家细心留意生活点点滴滴,就能发现许多业力现前作不了主的事情,只是大家粗心,也没这个因果意识,只会怪自己当时怎么昏了头,怎么那么不理智,怎么那么没智慧,一切都是自己活该!临命终时,福尽无福蔭护,此生及宿世各种业力有因缘都可能现前,如杀业重的见各种动物都来伤害他报仇来了;讨债的化作你过世的亲友来接引你入恶道不想让你跑了;不孝,傲慢等恶业让你心生障碍,善知识在前开导也不会相信任何对你有益的话……此时加上四大分散带来的痛苦,你还能生起正念念佛求佛加被接引,真的是难呵!想顺利往生,全凭平时念佛的习气,从清醒时会牵引着你不中断。念佛自有佛光加被,自然让恶缘恶业在佛光中无缘成熟现前,才能正念不断,清晰见佛来接,顺利离体无痛苦。再次之,乃至临终无定心受外境影响,断气时还不能一心蒙佛接引,中阴现前,神识轻松了,亦能由念佛习气牵引而起念佛念头心念,还有很大可能往生。再次之,若有念佛习惯,中阴四十九日内也会因念佛习气不易触发恶业牵引,不致堕落恶道。可见熏习是非常重要的,其它法门亦如此,不是懂了道理就了事。 大家可能吃过熏肉,冬天有烧木材灶的人家,可能在灶上挂肉烟熏做熏肉,熏一天两天能叫熏肉吗?只有经过长期烟熏,整个肉里都含有烟熏味,变成肉自身的一种味道了才能叫熏肉。修行亦如此,反复熏修,由生变熟,由熟生巧,由巧成自己的心行习气,这才真的成为你的一部分,成为你的善业,净业。业能随身,能带到来世,自力修行就是如此,来世再由宿世修行业力牵引再接着熏修。修行不是一夕能成,一世十世亦难,而是无量世,阿僧祗劫慢长相续,才能消除宿世陋习,圆满净业。我们的陋习也是长期恶行熏修而形成的不良习气。修行就是长期坚持善行,净业,形成善习,清净习气。堕落易,升华难,所以修行不易,需精进,不懈,否则易止步乃至退转。 2019.11.18-19“华严实验室”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试验报告 众生皆具佛性,从性上说,非相,非非相。我与你的佛性非异,因其性质性能完全一致,不增不减,但又非同,不能说我的佛性亦是你的佛性,若同,佛成佛了,我亦成佛了。由性成心,起心动念而成宇宙十法界,诸佛众生同一体,没有一个独立的你的范围,别人不能进入影响的地方。就是你做梦,菩萨亦可入你梦说法,如此别业的梦境,亦非只能是你独享的特别时空,所谓别业,也是相对的。何况清醒时的世间,则是无需借特别能力,许多众生的共业境界。天人如四王天,我们不能见,但也是许多四王天人的共业境界,有能力的就可上天下地,不是各道境界是互不相干的,不能突破的。 我们一般认为我有心念意识,这个色身是我使用的,故能受我们意念而影响。一生气,脸红脖子粗,一喜悦,整个脸色也光彩照人,一怨恨,脸色铁青……起心动念影响我们身体,这大家都肯定。色身因有我而有生命活力,但对身外的事物,我们往往认为它们是死物,单纯的物质,没有灵性,没有见闻觉知的能力。通过水实验的现象,我们发现我们对万事万物的观念不正确了。身体是我们别业依报境,我们的控制权利很大,起心动念影响强烈。身外之物是共业境,众生心共同呈现的共业依报境界,都是心的产物,即是心生的,心的见闻觉知能力怎么可能不具有呢!但因为是共业,就依共业规律主导,不是能依我们一己妄心而能改变的。如同一个大工厂,倒闭与否,不是由你一个小员工能作主的,而须由整个团体共同决策的。所以我们对外境事物无权主动干预成功,就以为物是物,我是我,彼此互不相干。其实心生则种种法生,我们的起心动念对外物同样有影响,只是不明显不为你觉知而已。如同一个公司正事业发展,大伙干得热火朝天,你一人说风凉话,大家不以为意,似乎不会造成影响,若多数人都一起说风凉话认为公司没前途,则整个公司境遇就会明显受影响了。一人的影响微小,多人的影响汇集就成不可忽略的能量,产生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又如同一个社会,一个人搞工业对环境没什么影响,众多人一起搞工业,环境破坏就明显可见了。所以环境与我们是一体的,大家的起心动念一同对环境事物产生影响。整个社会人心坏了,自然灾害就多了,都是我们心影响的。水实验因为水是流体的,所以一个善念恶念的信息就易对其排列组合产生明显影响,结晶凝固保留信息反映就体现出晶体的样貌美丑代表意念信息的善恶程度不同。我们浊土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我们大家心不清净一同创造出来的共业境,他方净土亦非凭空而来的,乃由心清净众生共同创造出来的净业境。万法唯心造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觉林菩萨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自己色身是我们别业心主导,世间共业境是众生心共同主导。 金属,石头,土壤,这些我们容易看其无生命,而认为是死物,误认为其无感知能力。可大家有没思考过各种花草树木,这些不是死物吧,它们是有生命力的,努力成长,开花结果为求繁衍,如我们人一样有天生的求生本能,生命延续本能。而且植物也能感知我们喜怒哀乐,你赞美它,它长得更起劲,你辱骂它,慢慢它枯萎了,这些都经过实践证明真实的。甚至你割它,咬它,它也会作出相应反应来防御,所以好马不吃回头草就是这个道理,被吃过受伤的草会分泌保护物质,再吃就会吃下对动物有害的物质。但植物没有归属于十法界众生,因为它缺少了情,不像人、动物能思能想能动,有七情六欲,所以九法界众生称为有情众生,花草树木可称为无情众生,毕竟是有生命力,活的。这些植物是怎么来的呢,也是依据众生共业变现的吗?古诗有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宣化上人曾讲过一则连理枝的公案,就是宿世男女因缘此生而变成了连理树。可见人除了轮回六道之中或修行成四圣,也可能化生为草木,山石等,这是迷失得很深的程度,灵性缺失得太严重,要想出离此境,重新成有情众生非常不容易。按理说,佛性本圆满具足,为何成十法界种种万相,关键在于一个迷字。觉悟不迷,佛性圆满妙用,就成诸佛了,觉悟不够圆满,就成菩萨了,具有真实觉悟,能见自性,就进入声闻境界了,不见自性,全凭妄心分别执着,世智聪辨,就降至六凡境界。六凡虽迷,不见自性,迷惑造作,亦是自性起用,只是迷而不觉,如觉林菩萨曰“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同处凡夫众生的人道,有的依觉者之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期觉醒自己,如佛教修行,虽未见性,还无真实之慧,却在践行通往觉悟之事,故称为梦中佛事。一般众生生老病死,恍恍惚惚,明确的是非对错亦不能把握,梦中清醒亦不可得,俗称人生如黄粱一梦,醉生梦死。有的众生迷得更深,障碍更深,五蕴功能亦不完具,如色蕴不足,眼盲;受蕴不足,瘫痪,半身不遂;想蕴不足,稀里糊涂,迷糊,神经病等;行蕴不足,癫狂;识蕴不足,痴呆,植物人等。人有三魂七魄,不是灵魂一体不可分割,有时丢一魂几魄,魂不守舍,失魂落魄。常说人是万物之灵,灵者,灵气,灵巧,聪明,智慧。因为世间人道是善道,各种动物是畜生道,人的业障比动物要轻,佛性妙用更完善,思维能力更强,想象力更丰富。但比之天道,人的佛性妙用却又差多了,天人神足,天眼都是人不容易运用到的佛性。可见,迷得越深,障碍越大,佛性运用越不如意。所以佛法叫破迷开悟,就是让我们从迷惑中觉悟过来,恢复自性本来面目。宣化上人曾说过,你若有三妻四妾,背负几个女人的感情债,死后灵魂神识就被瓜分成好几份,以后灵性要聚合成一体就不容易了。不要高兴自己异性缘好,桃花运旺,这不是好事,欠得越多人感情债,还起来越麻烦,障碍越重,灵性越支离破碎,不完具就越无智慧,越难解脱。所以很多人在感情方面很易迷失,渣男渣女无法识别,总得钻入受伤害,这就是宿业感情业障业力使然。为什么说不能偷盗常住之物,因为常住之物归十方僧众,偷小物而牵连的因果甚广,很难消业。为什么说当官不能偷盗国家财物,国库之财乃归全国之众,偷少而牵连因果甚广,不易还债消业的。假如你因偷盗之业而堕入蜜蜂之身,灵性分散,可能就不是只化身一只蜜蜂那么简单,一死则有机会出离蜜蜂身,而是可能化身一窝蜜蜂,形成一个群体协调工作,给人酿蜜还债。这不同于菩萨的佛性分身妙用,而是灵性的分散分裂,具体到一只蜜蜂,智慧就非常微弱,执着心单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