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八章)01


 2019/6/12    下载DOC文档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八章牛马道上话前因01

  若依此旨,信受弘持,如快舸随流,无诸阻滞;又遇便风之势,更加橹棹之功,则疾届宝城,忽登觉岸,可谓资粮易办,道果先成。

  ‘若依此旨,信受弘持’,这是最后的宗旨。成佛是大智慧的成就、大智慧的解脱,即所谓大般若成就。永明寿禅师说,《宗镜录》的宗镜,以禅宗为主,如镜一般照一切世间、出世间的东西,包括各宗各派法门。

  ‘如快舸随流,无诸阻滞;又遇便风之势,更加橹棹之功’,就像快船顺流而下,不但顺风,没有阻碍,又碰到划船技术好。‘则疾届宝城,忽登觉岸。’宝城是《法华经》的典故。一切众生皆是佛的爱子,佛为渡爱子而想尽办法在归家途中设了许多假的地方——化城,一步步诱导爱子到真正的宝所。

  讲到这里,我们又要提《西游记》的故事,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快到西天时,在雷音寺碰到一个假佛,同真佛一模一样,简直无法分辨。把孙悟空搞得莫名其妙,昏头昏脑,认不得真假。

  修行人有时觉得自己了不起,入了化城而不知,化城尽是魔境。真的宝所是法王之家,归家稳坐。

  福慧双修,成佛之因

  ‘可谓资粮易办,道果先成。’大家想学佛,学佛要花本钱的,这个同世间一样,没有本钱就想学佛,办得到吗?学佛要什么钱?要‘资粮’资本、粮食。哪一种资本?一是福德,一是智慧(般若)。

  福德没有具备,一上来就想悟道,就是做生意也没那么便宜的事。想劳力赚点钱多困难!平生没有种一点福德,坐在那里只想管自己的人会有福德?那就奇怪了!那些为世间救世救人、为他人忙碌的人都白干了!那真是笨蛋的可以,只有你最聪明,只管自己两腿一盘就成佛?唉呀!有这样便宜的事我早干了!

  福德、智慧资粮不具备就想成道?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永明寿禅师说,你必须先了解《宗镜录》这部书,所谓‘资粮易办,道果先成,这是一条出路。

  披迦叶上行之衣,坐释迦法空之座,登弥勒毗卢之阁,入普贤法界之身。能令客作贱人,全领长者之家业;忽使沈空小果,顿受如来之记名。

  ‘披迦叶上行之衣,坐释迦法空之座。’佛拈花微笑,传法给迦叶尊者,是为禅宗第一代祖师。

  我常跟出家同学讲戒律时会提到佛的十大弟子,所有声闻众,每一个都挨过骂,经典上不大看得到,戒律上看得到。佛也同我们一样,脾气来了痛骂,笨蛋、臭蛋、皮蛋都拿上来。唯有迦叶尊者一生没挨过骂。迦叶尊者的‘行’——修行的行为、福德、智慧样样好。佛一生只真正接受一个人的供养,那就是迦叶尊者所供养的金缕袈裟。

  迦叶家族世代有钱,未出家前,是印度首富;出家后,财产全舍了,只带一件金缕衣出家。金缕衣是无价的珠宝穿成的。

  现在出家人穿的袈裟,是一条黄线滚在红衣服上,叫金襕。袈裟,为什么这么穿呢?这不是印度佛教的制度,是是中国佛教的,唐代以后,大和尚受皇帝赏赐时穿的,一块块方形兜拢,那叫福田衣,要为一切众生种福田。

  佛接受迦叶尊者供养后披上袈裟,涅槃时交待迦叶不准死,到云南鸡足山入定,等弥勒佛下来,把袈裟交给弥勒再涅槃。所以迦叶尊者还在那里等著。

  至于有人怀疑他怎么会从印度跑到云南来?因为云南当时与印度边界不分。

  ‘登弥勒毗卢之阁,入普贤法界之身。’弥勒楼阁上次提过。

  学佛第一步先要改正心理行为,那得先研究《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从发愿到行履,都要那么做的。

  ‘能令客作贱人,全领长者之家业,’这是《法华经》上次讲过的典故。

  ‘忽使沈空小果,顿受如来之记名。’也是《法华经》的故事。《法华经》先是把小乘根器、焦芽败种赶出去。佛最后讲完这部经又对这些人授记,任何人都会成佛,那些原来被贬被斥骂的,慢一点他又会回转过来变成好的,只是时间问题。

  未有一门,匪通斯道;必无一法;不契此宗。过去觉王;因玆成佛;未来大士;仗此证真。则何一法门而不开?何一义理而不现?无一色非三摩地;无一声非陀罗尼门。尝一味而尽变醍醐;闻一香而皆入法界。风柯月渚,并可传心;烟岛云林,咸提妙旨。

  任何声音皆是咒语,最高总持法门。

  这些文句很有文学味道,接下来最美的文字又出现了,真是经常高潮迭起!

  ‘风柯月渚,并可传心;烟岛云林,咸提妙旨。’很美的句子!任何景致都可传心。一片树叶,风一吹,悠悠一飘,悟道了!月亮照在沙汀上,一看!悟道了!‘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些都是好句子。搞文学的人抄起来,将来自己文章写进去,人家不晓得来源,嘿!就把人吓倒,学问好。你不要告诉他是《宗镜录》上来的哟!他问你,你叫他去查、去读书。

  步步蹈金色之界,念念嗅薝葡之香,掬沧海而已得百川,到须弥而皆同一色。焕兮开观象之目,尽复自宗;寂尔导求珠之心,俱还本法。

  通玄峰顶不离人间

  遂使邪山落仞,苦海收波。智楫以之安流,妙峰以之高出。

  ‘妙峰’,《华严经》境界。善财童子悟子道,得了根本智,但是差别智难求。世间法都要会,样样可通大道。善财奉老师之命出外参访,第一参就找法名叫‘德云’的和尚,德云在哪里?站在妙高峰顶上,又妙又高。善财童子拼命爬,爬到妙高峰一看,连个人影都没有,那有个德云比丘?这事怪了!跑到山里找和尚,山顶上没有和尚,和尚大概下山还俗去了!

  和尚哪里去了?

  回头一看,和尚在另外一个峰顶。

  这个故事,又妙又高。一般总认为出家、出世是道,结果善财到了妙高峰顶找不到人。

  那么,道在哪里?

  在另外一个山顶上,那个山顶可以入世,也可以出世,那地方就有道。

  《华严经》五十三参,第一幕镜头就把佛法说完了!

  妙高峰顶找到德云,道德如云,一切道德像云、雨一样洒起来,盖覆天下众生。这个不是站在妙高峰顶能够办到的。一个人在孤峰顶上独立,万缘不沾,‘不要找我,我要修道’,你永远找不到这个和尚,而且不能成就道德之云。

  所以德云比丘在另一个峰头站著。

  但是,话又说回来,你没有先爬到妙高峰顶的话,你就不会回头找到德云和尚。因此你只好剃了头先爬到妙高峰上再说,不爬到这里不行,找不到的,这条路只有这样通。要把这个佛经的故事悟到,可以修道了!

  所以,搞通《宗镜录》,‘智楫以之安流,妙峰以之高出。’那才是真正的妙,极平凡而极高明,佛法就在世间最平凡,妙高峰就在这儿。

  下面一节是结论。

  今详祖佛大意,经论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假申问答,广引证明。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编联古制之深义,撮略宝藏之圆诠。同此显扬,称之曰录。分为百卷,大约三章。先立正宗,以为归趣;次申问答,用去疑情;后引真诠,成其圆信。以玆妙善,普施含灵,同报佛恩,共传斯旨耳。

  ‘今详祖佛大意,经论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三藏十二部有多少佛经?永明寿禅师为我们做整理工作,删去繁文缛节,集中精要。

  ‘假申问答,广引证明。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文章体裁是对话问答方式。什么叫《宗镜录》?宗字在此,唯心为宗,万法如镜。

  ‘编联古制之深义,撮略宝藏之圆诠。同此显扬,称之曰录。’把所有佛法要点集中记录下来,所以叫《宗镜录》。

  ‘分为百卷,大约三章。’永明寿的分类大约三章,他觉得已经整理得非常科学,那时可以,现在又不行了。

  ‘先立正宗,以为归趣;’(这是第一章。)

  ‘次申问答,用去疑情;’(这是第二章。)

  ‘后引真诠,成其圆信。’(这是第三章。)

  ‘以玆妙善,普施含灵,同报佛恩,其传斯旨耳。’以上是永明寿写《宗镜录》的一篇序文。我们没有办法照他的卷一、卷二……这么讲下去,因为我研究过,照这样讲下去,大家会很无聊。老实讲,大家佛学没有基础,尤其现在的青年同学,你说中国文字不好嘛!个个很高明,中国字都认得,道理都会讲,但是不深入,你说好嘛!实在不行,很难办。所以我研究半天,只好颠倒过来讲。这是第一次试用这个方法。

  现在,我们不照次序讲,因为我曾经照次序分段做过一阵功夫,本想做完,但中间跟大家开始研究讨论时,又把工作摆下来。我做的工作素来没有结果,这是学西藏喇嘛的方法。没有结果,就永远跟大家在一起;有了结果,涅个槃就跑掉了!所以很多事我都做半截摆在那里,以保留一个未了之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