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刘素云:无量寿经45集文字稿


 2018/10/18    下载DOC文档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十品经文。这一品经文的题目是:

  【菩萨修持第三十】

  这一品经文主要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修持。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大家都很关心,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他们每天是怎么过日子的,他们都干些什么。

  这可能也是我们大家心中的一个要解决、要知道的问题。在这一品经文里,世尊就为我们说明这个问题。

  看下面一段经文:

  【复次阿难。彼佛刹中一切菩萨。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圆满。】

  这几句经文的意思是:

  世尊告诉阿难,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他们的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一不是圆满具足的。

  这一段经文不长,但是它包含的境界却是无量无边。

  〖彼佛刹中〗

  是指的西方极乐世界,这是阿弥陀佛教化的教区。

  〖一切菩萨〗

  是指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每一位菩萨,一个都不漏。无论这些 菩萨们,他们在他方世界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什么地位。比如说,他们有的是以菩萨的身分往生的,有的是以声闻的身分往生的,甚至还有是从恶道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不管他们的身分如何,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们就都是菩萨。而且不但是菩萨,都是“阿惟越致菩萨”。大家都知道,阿惟越致菩萨就是三不退菩萨。

  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个词:〔无不圆满〕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李炳南老师曾经对这四个字做过这样的解释,他说这些菩萨们不是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得了七地菩萨的境界。虽然不是七地菩萨,可是他们的神通、智慧、禅定、威德跟七地菩萨差不多。是不是七地菩萨呢?不是,还是凡夫。因为什么说还是凡夫呢?因为一品烦恼都没有断。

  蕅益大师对这个理念,做了这样的解释。他在《要解》里是这样说的,西方极乐世界什么都不是,说他是菩萨,却一品烦恼都没有断,明明是凡夫;你说他是凡夫,而他的神通、威德又和七地菩萨一样。所以,蕅益大师告诉我们,这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特别殊胜,不可思议的地方。

  对这一段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正确的理解。

  下面我们说说:

  〖禅定〗

  在前面的交流过程当中,对于这个“禅定”,我们提到的次数很多很多。为什么?对我们修行人来说,这个禅定是太重要太重要了!因为你没有禅定,你就不可能开智慧。所以隔一段时间,就要涉及到“禅定”这个词语。

  我们再来认识认识,什么是“禅”?什么是“定”?

  看到这两个字,很多人往往第一个念头就想到了盘腿面壁,以为那就是禅定。其实这种认识是完全不懂得禅定的定义。盘腿面壁是修禅定的一种方法。注意了:盘腿面壁是修禅定的一种方法,但它是不是禅定呢?不一定是。

  《六祖坛经》讲得很清楚,外不取相是“禅”,说白了禅就是不著相;内不动心是“定”。六祖惠能大师是从《金刚经》开悟的。《金刚经》的末后,释迦牟尼佛嘱咐须菩提尊者,说菩萨住世一定要自行化他。

  用什么样的态度来自行化他呢?世尊教须菩提八个字:“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八个字就是禅定。不取于相,就是外不著相;如如不动,就是内不动心。

  真正的修行人,绝不被外面的环境所诱惑,不被诱惑就是不著相,不是叫我们离开外面的环境,如果你离开外面的环境,你何谈度众生呢?要度众生,就要和众生接触。虽然是接触,绝不著相,绝不受影响,这是“禅”。

  内不动心,不动什么心呢?不动贪瞋痴慢疑之心,不动是非人我之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就是“定”。

  所以,禅定不只是盘腿打坐,盘腿打坐是静坐。静坐不一定是禅定,禅定不一定要静坐。真正修禅定的人不一定要打坐,天天打坐的人不一定是修禅定。我觉得这几句话说起来比较绕,但是这几句话真的把什么是禅定说透彻了。

  我再把这段话给大家读一遍:禅定不只是盘腿打坐,盘腿打坐是静坐。静坐不一定是禅定,禅定不一定要静坐。真正修禅定的人不一定要打坐,天天打坐的人不一定是修禅定。这几句话把什么是禅定说透了。

  下面我们说说:

  〖智慧〗

  如果我说我们现在没有智慧,可能有的同修不服气:你自己没有智慧,你干嘛要说别人没有智慧?

  我得给大家说出这个道理来。我们现在真的没有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智慧是从禅定中得到的,我们现在没有禅定。我们现在因为没有禅定,所以是外著相,内动心,你说这样哪里能生出智慧来呢?

  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有的人把胡思乱想当成智慧,佛说那是“世智辩聪”。我们现在世间人只有世智辩聪,没有智慧。不但是六道众生没有智慧,就连阿罗汉、辟支佛也没有智慧。

  听到这儿有同修又疑惑了:老师你怎么能说阿罗汉、辟支佛都没有智慧呢?真的是没有智慧。因为什么?因为他们还没有见性。

  没有见性哪里来的智慧。

  大乘佛法里,菩萨智慧的标准是明心见性。

  我们用这个标准一衡量,我刚才说的话是没有错的。

  智慧打开了,就是禅家讲的大彻大悟。只有大彻大悟了,智慧才能现前。所以我们学佛真的要老实学。如果我们不老实学,把佛法当世间法来学,那你什么都学不到。

  有的人说,我也能学到。你这句话,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里说,不是增长邪知邪见,就是增长无明。你不是说你学到了吗?学到了什么?增长了邪知邪见,增长了无明。邪知邪见就是所知障,无明就是烦恼障。有的人把邪知邪见当成智慧,把无明当成功夫,这就是一般学佛人所得的结果。

  所以老法师在这里告诉我们:

  学佛人道眼未开,决定不能离开老师,不能离开善知识。你衡量衡量你自己,你的道眼开没开?如果你的道眼开了,你可以离开老师,可以离开善知识;如果你的道眼没开,决定不能离开老师,不能离开善知识。

  佛法一定要在定中修得。这个定最简单、最容易就是我们净宗所讲的一向专念,这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念到一定程度,大势至菩萨所说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的境界,就自然现前了。“自得心开”是智慧,这是开悟的境界。

  净土念佛法门,《无量寿经》真的是第一法门,如来正说第一经。

  “一切菩萨。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圆满”,这几句经文就是圆证三不退。

  看下面一段经文:

  【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深入正慧。无复余习。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行五眼。照真达俗。肉眼简择。天眼通达。法眼清净。慧眼见真。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这一段经文里词语比较多:

  〔诸佛密藏〕:这个“密藏”是法身如来所说深密玄奥的真实语,不是小乘圣人所能明了的。这里面就是指阿弥陀佛这句佛号。

  〔调伏〕是“调和”身口意三业,“制伏”除灭一切恶行。

  〔柔软〕是心柔和而随顺于正道。

  〔深入正慧〕:“正慧”是指真实的智慧。“深入正慧”就是契入真实的智慧。

  〔余习〕是残余的习气。

  〔七觉圣道〕:

  这个我们大家都比较生疏,我们作一下简单的了解就可以了。

  不要抠这些个词语。

  下面说说“七觉”是什么。

  七觉就是“七觉支”。

  七觉支的内容:

  一择法;

  二精进;

  三喜;

  四清安;

  五念;

  六定;

  七行舍。

  这是七觉支的内容。

  下面说“圣道”。

  这里的圣道就是指“八圣道”。

  八圣道的内容是:

  一正见;

  二正思惟;

  三正语;

  四正业;

  五正命;

  六正精进;

  七正念;

  八正定。

  这是八圣道的内容。

  这里面举例的七觉支、八圣道,就包括了整个三十七道品。我们简要地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下面看:

  〔五眼〕:“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五眼。只有佛圆满具足五眼,表佛的智慧、德能圆满。

  〔照真达俗〕:“真”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如本性。“照真”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俗”是指十法界依正庄严。“达俗”就是对十法界的一切万事万物,都能够通达明了。

  〔肉眼简择〕:这个“肉眼”就是指我们凡夫肉身的这个眼,肉身的眼,能见现前的色相。菩萨为大众示现,所以称为“简择”。

  〔天眼通达〕:这里是指佛的天眼,能彻见十方恒沙世界众生死生循环的业果。

  〔法眼清净〕:佛的法眼能遍观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慧眼见真〕:佛的慧眼能彻照宇宙人生万有的事实真相。

  〔佛眼具足〕:佛眼是无所不见,对一切事理因果都通达明了,具足一切眼的圆满功用。

  〔法性〕:即一切诸法的本性、本体。

  看下面两句经文:

  〖诸佛密藏。究竟明了。〗

  前一段讲圆满证得三不退,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受用自在,跟等觉菩萨差不多。现在说的这两句,比前文还要殊胜。

  这里的〔诸佛〕,是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

  〔密藏〕,这个“密”是深密;“藏”是含藏的意思。

  诸佛如来心中所含的深密之法,就是无上的密法。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对此不但是“明了”,而且是“究竟明了”。说实在话,“诸佛密藏”菩萨都不能完全明了。经上常常这样比喻,等觉菩萨对于诸佛密藏,好比是隔着罗网去看月亮,影影绰绰的,看不真切,哪能究竟圆满呢?

  唯独西方世界的“一切菩萨”,包括刚刚往生到那里的人,一品烦恼都没有断,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有这种能力。对于诸佛密藏能够究竟明了,多么了不起!

  诸佛密藏到底是什么?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这四个字。

  如果以后有同修,人家问你说什么是诸佛密藏?你就回答他:就是阿弥陀佛这四个字。

  密吗?大家想想,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密吗?对于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的同修们来说,一点儿不密。因为什么呢?我们天天在念这四个字。

  我们对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念归念,我们对它的含义是不是明了了?看来还是差得很远。不要说究竟明了,就是明了一点点都很了不起。有几个人知道,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是“诸佛密藏”?用一个词来形容,寥寥无几。

  究竟明了的人,他一定是念佛不夹杂、不间断。

  我们现在达到念佛不夹杂、不间断了吗?如果你达到了,你就是对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明了了,如果你没达到,那说明你还没明了。

  阿弥陀佛是我们自己真如本性的德号。极乐世界的导师的名号是阿弥陀佛。你知道我们导师的良苦用心吗?导师让你念他的名号,实际上导师在诱导你念自己真如本性的德号,是不是这样?我们的导师名号是阿弥陀佛,你的自性名号也是阿弥陀佛。

  导师让你念他的名号,实际上是诱导你念你自己的德号。

  念西方净土导师的德号,同时也是念自己自性的德号,这是自他不二。佛真是智慧到了极处!慈悲到了极处!

  下一句:

  〖调伏诸根〗

  这里讲“调伏诸根”,《楞严经》里讲“都摄六根”。这两种说法不一样,它的意义完全相同,也就是《金刚经》上说的“降伏其心”。心得清净,妄想、烦恼消除,自性般若自然现前。这就破了二障:所知障和烦恼障。

  〖身心柔软〗

  破二障,当然就得“身心柔软”。

  什么叫“身心柔软”呢?就是老法师跟我们讲的“不老、不病、不死”。这个太殊胜了!人人都想要啊!那怎么要呢?

  说到这儿,我觉得前一段时间,我听有人在批老法师,其中老法师讲的不老、不病、不死,就是某些人批的一个要点,攻击的一个方向。现在在这里,可能有同修说,刘老师你还敢这么说吗?我敢这么说!因为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对的。

  你怎么样认识这个不老、不病、不死?比如说这个不死吧,比那个不老、不病不更厉害吗?不更是大家所需要的吗?

  那我说,真正的念佛人,他往生的时候,是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是活着去的。你说他是不是不死?

  为什么前些天,我跟大家交流时候说,我说我现在就“无量寿”。因为我将来往生的时候,我一定是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我是活着去的,不是死了去的。所以我说我现在就是无量寿。不单我能做到,同修们你们个个都能做到。就是你信不信,真的是这样的。

  所以我说,老法师跟我们讲的不老、不病、不死,这个是太殊胜了!人人都想要。

  下面告诉我们怎么得到。

  “身心柔软”这四个字,如果从医学理论来讲,这是第一等的体质。

  我们不是都要改变自己的体质吗?

  从医学理论来讲,“身心柔软”是最好的体质。

  现在社会上有一个时髦的术语,叫改变体质。那你用什么来改变体质?我们现在很多人用药物改变,用营养品改变,用保健品改变。改变了吗?改变不了。

  我记得我曾经说过这样一个例子,说一个在卫生部门工作的领导干部,借工作上的方便。什么方便呢?吃药方便。因为他是卫生部门的一个领导干部,所以不单是吃药方便,最重要的是吃好药方便,想开什么药就开什么药嘛。你说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痴?就这个便宜他也想占。结果,这个便宜占到了,好药吃了不少,还一分钱不花,吃了二三年,就吃出了个肝硬化,时间不久就死了。

  你说这个便宜他该不该占?他想改变自己的身体,他想让自己的身体健康,恰恰相反,先是吃出了病,然后又死掉了。这是我说的第一个例子。

  还有一个例子,这都是真人真事,不是我瞎编的。也是某部门的一个领导,一把手,他快到点了,就是说快到退休的时候了。他就想,在退休之前我应该做一件什么事情。结果呢,他心脏是多多少少有点儿毛病,这个病是有一点儿,但是不到搭桥的那个程度。他就想,我在退休之前,我要给心脏做个搭桥。因为如果他退休以后,可不可以做呢?可以做呀。你退休前可以做,退休后照样能做这个手术嘛,如果是需要的话。但是这个人,他耍了点儿小心眼儿。这点儿小心眼儿是什么呢?他就想,我在退休前做这个手术,那看他的人肯定很多;如果我退休以后做,可能门庭冷落,看我的人就不多了。那我这么一说,大家就听明白了。所以,他就赶在退休之前,就把这个搭桥手术做了。可能是做的不是那么太成功,时间不长,他就去世了。

  所以,我刚才说这两个例子,就是你怎么改变体质,用什么方法。不该改变的时候,不要硬去改变,而且方法要选正确。

  那佛教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改变体质呢?用清净心、用慈悲心来改变。你心清净,你的身一定清净。你身体里面的细胞组织,咱们就说吧,那细胞组织不都是用方程式排列顺序吗?那你的心清净、慈悲,你那个方程式排列是正确的。怎么个正确呢?顺乎自然嘛,你的身体就正常了。

  我们佛法讲,一切法由心想生。你心里动一个念头,你的体质就起变化,就不正常,你知不知道这个道理?有那么一句话,忧能使人老。为什么经常愁的人,忧愁的人,他会很快地苍老?为什么佛菩萨正常呢?因为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

  所以,禅定还有一个别名叫正受。这个正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三昧。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如果你的念头不正常了,你就得不到这正常的享受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个正常的享受呢,就是清净心,没有欲念。这样的人,他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充满了真实的智慧。

  所以,我告诉大家,你的心清净,你的身体就正常。如果我们的起心动念,想东想西,想前想后,你就把你正常的身体变得不正常了。那是自己糟蹋自己,自己还觉察不到。

  所以,修定、有定功的人,不但没有病,我们也看不出他的衰老,因为他的心定。

  净宗,就是修清净心。

  “无量寿庄严”,这是我们所求的目标。“无量寿”不单单是寿命无量,是无量的禅定,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神通,无量的德能,一切的一切都是无量。你们说这该有多么美妙!

  “寿”是所有无量的一个代表,为什么呢?一切的无量,寿无量是第一的。如果你的寿没有了,你后面其他的一切无量也都不存在了。所以,佛告诉我们,“无量”是性德。

  六祖惠能大师讲:“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两句话,就是对这个无量的具体的说明。

  无量寿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用什么方法得到?五个字:清净、平等、觉。

  看下面一句:

  〖深入正慧〗

  这个〔深入〕是彻底觉悟的意思,是觉而不迷。万事万法,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虽然清楚了、明了了,但是内心如如不动,绝对不起一念分别执著。所以称为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

  〖无复余习〗

  〔习〕是习气。无始劫以来的习气都没有了,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的圆满成就。

  〖依佛所行〗

  这一句经文是总纲,这是真正学佛。

  现在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样的学佛人是真正学佛?你就告诉他:“依佛所行”。这是经的原话。

  学佛怎么样对人,学佛怎么样处世,学佛如何对待万事万物,我们从哪里学起?从《无量寿经》学起,经典上讲的就是。

  这一部《无量寿经》展开,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都是说的阿弥陀佛之所行。弥陀之行就是十方一切诸佛所行。

  所以,不需要搞得太多太杂,一本《无量寿经》就足够了,一生已经学不尽了。一生依这一部经修学的人,是上上等人。

  最后这几句话特别重要:一本《无量寿经》就足够了,不单是够了,是足够了,前面有个“足”,一生已经学不尽了。一生依这一部经修学的人,就是上上等人。

  对对号,你能不能做上上等人?

  下面:

  〖七觉圣道〗

  刚才我们介绍过了,就是七觉支、八圣道。这是三十七道品中,七个科目中其中的两个科目,我们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老法师告诉我们,佛法修学的大根大本在《观经》上讲的三福。所有一切法,都建立在三福的基础上。如果我们不依照这个法门修学,就是不孝父母、不敬师长。

  佛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我们要遵照佛的教诲,遵从父母的希望来修学。

  这几句话,是告诉我们“三福”的重要性。

  下面看:

  〖修行五眼〗

  眼睛要亮,要看清楚外面的世界,不要被境迷惑。佛的五眼圆明,我们要学佛的五眼。

  告诉大家,眼睛要亮,要看清楚外面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

  下一句:

  〖照真达俗〗

  〔真〕是心性,是本性,是宇宙万有的本性、理体,这是真。

  〔俗〕是指现象,十法界依正庄严的事物真相。

  〔达〕是通达。万事万物没有一样不通达、不明了。如何通达呢?一定要具足五眼圆明。

  〖肉眼简择〗

  〔简〕是简别。

  〔择〕是选择。

  中国人讲,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要想学佛,如果你遇不到一个明白人指引道路,菩提路往往走不通。所以,必须找一个好老师。真正的好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运气好,就碰上了,运气不好,可能你找一辈子都找不到。纵然找到了,他讲的你不相信,也是枉然。

  老法师经常说,学生找老师不容易,老师找学生更不容易。我们仔细体味一下老人家这两句话,含义多么深刻!

  我自己呢,我觉得我的运气好。因为什么呢?我55岁那年,得到了老法师讲的《无量寿经》那个光碟,从此和老法师结下了缘。55岁得到光碟,我65岁到香港第一次见到了老法师。

  从那个时候起,从我得到光碟的那一刻起,我就跟老法师一个人学。

  因为什么?有人说我迷信,崇拜老法师。我跟大家说,这个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自己选择的道路,只要我认为是对的,我一定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我为什么跟老法师一个人学?是因为老法师讲的是释迦牟尼佛传的正法。所以,我跟老法师学,也就是跟释迦牟尼佛学。我们现在依一部《无量寿经》,就是简择。这个选择是第一选择,没有比这个选择更殊胜的!

  〖天眼通达。法眼清净。〗

  〔通〕是没有障碍。

  〔天眼〕讲通达。

  〔肉眼〕讲简择。

  我们多思惟、多研究,能不能通达?我们现在很多人,是多思惟、多研究,认为这样能够通达。告诉大家,实际上多思惟、多研究不能通达。为什么?因为你的思惟和研究是落在意识里,落在意识里不能通达。

  什么能通达呢?就是念阿弥陀佛佛号。

  〔法眼〕是什么?法眼实际上就是清净心,就叫法眼。

  下面看:

  〖慧眼见真〗

  〔见真〕就是明心见性,澈见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眼具足〗

  这是得大圆满,无所不见!

  〖觉了法性〗

  尽虚空遍法界诸法实相,没有一样不明了,叫“觉了法性”。

  看下面一段经文:

  【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

  这是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大菩萨,都具足无碍的辩才,能够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这一段经文,刚才如果大家注意,一共说了五个“无”,我们往下一一来说。

  〖无缚无脱〗

  这个〔缚〕是缠缚,这里比喻无明烦恼。

  这个〔脱〕呢,是解脱。

  “无缚无脱”就是没有烦恼的缠缚,也没有解脱,才是究竟解脱。这个含义比较深。

  下面:

  〖辩才总持。自在无碍。〗

  智慧表现在言词上就是〔辩才〕。

  清净心表现在生活上就是〔总持〕。“总持”就是总纲领。

  世出世间一切法完全掌握,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明了,在生活中得大自在。

  这个〔自在无碍〕就是幸福快乐,快乐无比!华严会上的那些菩萨们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种生活才是真正的美满。

  我们世间人讲的美满,讲的真善美慧,实际上都是有名无实。美满的人生只有佛法里有,只有净土法门最殊胜,在生活中最能表现出美满的生活就是佛法。

  下面:

  〖善解世间无边方便〗

  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能为人善巧解说,使人听见当下就得到真实的利益。

  〔善解〕是没有定法,有定法就不是善解。为什么没有定法?因为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每个人的心里情结不同。遇到善知识,他能帮助把他的情结打开,他就得受用。这就是善巧方便。

  〖所言诚谛〗

  这个“谛”是当“实在”讲。

  这句话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不妄语,对一切人、一切事要真诚。要诚实、要实在,没有丝毫的虚伪。

  〖深入义味〗

  〔义〕是义理。世出世间一切法,深微的道理,他都见到,都明了了。

  〖度诸有情。演说正法。〗

  这两句经文是讲“作用”。

  〔诸有情〕指一切有情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九法界有情众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弥陀弟子都有能力为他们说法。因为弥陀弟子对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的深度、广度,远远超过一切菩萨,所以他有这个能力。我们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只有一个办法,依照《无量寿经》的教训认真修学,这一生必定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下面:

  〖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

  前面说到极乐世界的菩萨,自利利他圆满的功德。这四句经文是接着前面而来的,义理要比前面更深一层,是得真实的大自在,与如来果地无二无别。

  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这四句经文里有五个“无”。这个地方讲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不可以当作“空无”讲。怎么回事儿呢?事上有,理上无;相上有,性上无。我们要明白这一层道理。

  先说〔无相〕。这里的无相不是说没有相。诸佛如来在世间应化,所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怎么能说无相呢?如华严会上的毘卢遮那如来,世尊也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怎么说是无相呢?

  所以一定要懂得这里“无”的真实意义,才不至于产生误会。就是“相有体无,事有理无”,这是真的。这是佛在一切经论中,教我们不要著相,道理就在这里。因为相是假相,相是假有,相是暂有,不是真有,不是永恒的有。这是我们在这里讲的“无相”的深刻含义。

  下面看〔无为〕。“为”是作为。一切世间人在这个世间不可能无为,假如真的无为,他就不可能来这个世间了。

  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他也有为,他也不能说无为。他度化众生他是有为,他有造作;佛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教导大众修学,这也是有为。有为,为什么说无为呢?不执著有为就是无为。真心无为,妄心有为。

  这一段经文含义特别深刻,如果说光听这一遍,可能只能留一点儿印象。我们大家如果有时间,反复地把这一段好好看一看。看次数多了,每一次理解一点,看多了逐渐地就理解了。我在看这一段经文的时候,也费了好大功夫,才把它弄明白。

  下面看〔无缚无脱〕。“缚”是缠缚。什么是缠缚?烦恼是缠缚。

  六道众生被烦恼所缠缚;三界之外的阿罗汉、辟支佛,被无明所缠缚,被知见所缠缚。

  这个知见不是个好东西。我们学佛,这样也要知道,那样也要知道,天天求知,以为这是好东西,其实错了!

  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请教过释迦牟尼佛,说无明是怎么起来的?无明是从哪里来的?无明是几时有的?释迦牟尼佛答复他两句话,八个字就把这个问题解答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这八个字——“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就是这么来的。

  今天我们大家在拼命地追求知识,佛说求知就是无明的根本。

  请大家仔细想想这句话的真实道理。我估计好多人不会理解的,怎么能求知就是无明的根本呢?好好读一读这一段经文的解释。

  六祖大师说“本来无一物”,这句话我们大家都知道。那既然是本来无一物,那谁来缠缚你呢?没有人缠缚你。缠缚你的就是你的知见,就是你的烦恼。

  那既然我们知道没有人缠缚你,那如果说阿罗汉、辟支佛得到了解脱,这种说法也是假的。因为没有人缠缚你,何来解脱呢?

  所以看了这一段经文,我们就觉得这佛经简直了不得!它把这个深刻的道理给你说得那么透彻!那么明白!就看我们能不能够深入学习,能不能够理解它的含义。

  大家仔细想想,谁来缠缚你?外面无一物嘛!本来无一物,你说谁来缠缚你?缠缚你的就是你自己的知见,你自己的烦恼!

  我们要知道,这五个“无”的境界,是西方极乐世界菩萨的境界。

  注意这一段特别重要,这五个“无”的境界,是西方极乐世界菩萨的境界,不是十方世界一切菩萨的境界。说明白了啊,是西方极乐世界菩萨们的境界,绝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

  你说十方世界的菩萨都不够这个境界,我们凡夫哪能够这个境界呢?所以说决定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

  如果你现在要学这五个无,你永远堕落三途。

  深入地想一想,为什么说这句话?因为它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你现在要学这五个无,告诉你,你永远堕落三途,你无法出离!

  这个境界是八地以上菩萨的境界,八地是不动地。

  后面这一句话一说我们就明白了。你是几地菩萨?你达到八地菩萨的境界了吗?

  如果你没有达到八地菩萨的那个境界,你就不要学这五个无,你学了永远堕落三途,无法出离!

  我们今天讲的这一部分经文比较深,不是那么太容易懂,让我们慢慢地学习,慢慢地理解。

  今天这节课就交流到这里。

  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