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正,五脏皆病!这6种习惯正在偷走你的气血,你知道吗?
气血,人之神也!《黄帝内经》云:“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充盈,百病不生”。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后天的一切生命活动的源泉全在于气血。气血通过经络、血脉与五脏六腑以及其他器官相连,循行全身,人体的五脏六腑、骨骼,乃至毛发皮肤都必须依赖气血的推动,没有气血就没有生命。 反过来,五脏六腑通过功能活动又能将饮食中的水谷精微化生成气血,它们之间相互化生、相互影响。 因此,一旦气血不正(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道血脉不畅等现象,中医统称为气血不正)。势必会对五脏六腑产生不利影响,五脏六腑受到影响,功能就会衰弱。 谁偷走了我们的气血? 01情绪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对人体气血消耗最大的首先是情绪。我们起心动念,谋虑也好,忧思也好,生气也好,烦恼也好,都在消耗气血。 现代人的问题是大脑用过度了。生活中的垃圾需要集中焚烧,人体的上火多数也是营养垃圾的焚烧。 有人会说,我吃了肉进了补之后,身上有劲儿,精神也旺盛。其实这个劲儿可能只是被虚火顶着,天天进补,去查身体,查出一身病的多的是,还气血亏虚的也多的是。 在临床的时候,如果病人的脉象是气血亏虚,精神却很亢盛,我们称之为逆症,这样的病是不好治的,如果是感觉精神不好,想睡觉,这样的病为顺,好治。 02快节奏生活 另一个消耗我们气血的原因就是快节奏的生活。现在什么都快,人们说话语速越来越快,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快,电影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快就要剧烈的消耗能量。 人类的趋势注定是会越来越快的,因为工具在发展,技术在发展,但是我们的身体跟得上吗?我们的气血功能跟得上吗? 所以应该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这才是一种蓄积能量的状态,才能够把气血养回来。 03追求刺激 追求刺激也是消耗气血的。什么叫刺激?就是瞬间点燃能量,让自己兴奋起来,日常寻求刺激的行为会极大的透支人体库存的元气。 04熬夜 熬夜是消耗气血的主因。这个大家听得非常多了,因为晚上主阴,白天主阳。血就是阴,晚上是养血的时候,你不睡,怎么可能不气血亏呢? 晚上很疲倦的时候洗澡也是很耗气血的。洗澡还有一个忌讳就是不要早上空腹洗,最近笔者碰到气血亏虚的病人,首先就问这个原因,很多都中招。 从人体经络的运行来看,最符合养生规律的洗澡时间是下午五至七点。 05脾胃虚 中医认为,是脾胃吸收了食物的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血液。有的人会问,不是血液的来源是造血干细胞吗?我要问问,造血干细胞的物质基础从何而来呢?还不是脾胃吗? 所以,中医讲的是一个过程,是本源的内容。所以中医说“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 06思虑过度,消耗心血 《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思虑劳倦过度,会导致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甚至情志异常等症状。 思伤脾,思虑过度还会造成脾的运化失常,时间长了,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气血化生就会不足。 气血不足,试试4个中医调理步骤 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等都是气血不足的症状表现,那如何调理气血不足呢?中医认为,养足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大体可通过五个步骤来调理,供大家参考。 第1步: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此外,还可煎服“参芪术茶”: 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 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 第2步: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此外,“人卧血归肝”,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 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第3步:适量运动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极拳等。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关节活动开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 第4步:食药膳 俗话说“男不离四君,女不离四物”,四神汤由芡实、茯苓、山药和莲子四味药组成,具有健脾、养颜、清火、利尿等诸多作用。 四神汤药材含有大量淀粉,单独炖煮的话口感较涩,可加豆类制品一起煮粥或汤,比较容易消化。 此外,补血中药材有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何首乌、枸杞子、丹参等。补血食材有红枣、龙眼肉、山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红糖等,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气血之效。 来源:网络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