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慧净法师: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一)


 2018/2/4    下载DOC文档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十一)

  ──2016年7月9日慧净法师讲於圆光佛学院假日佛学班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学员、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请放掌。

  圣净难易自他正杂 图表

  这一张表格,主要都是依据我们这个法门的经论与祖师的传承来制作的,这样的表格一般人很少看到,如没有经过解说的话,也许会难以理解或产生误会。

  譬如第一个表格「出三界」。在圣道门底下就列出「下堕」、「轮回」,会让人家误解写这个表格的人,到底怀着什麽心?知见正不正确?怎麽修学圣道还会再下堕?

  我们都知道,轮回没有脱离的话,难免会下堕,因为还在轮回当中,所以印光大师就说:「修行用功,原为了生死。」修行用功,是为了什麽?为了了生死。并不是为了学佛而学佛,也不是为了出家而出家,或是为了研究佛法而研究佛法,他都有一个根本目的,就是「了生死」。

  印光大师又说:「生死不了,危险太大」。如果生死轮回没有了断的话,危险就大的不得了,为什麽?他说:「轮回未出,难免堕落。」六道轮回还没有出离,难免某一生某一世就会堕落了,这理念也是我们这个法门传承的教理之一。

  善导大师怎样劝导我们?他说我们要看清自己。看清自己什麽呢?看清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是一个常没常流转的凡夫。「常没」的「没」就是沉没在水底下,指三恶道,如果「浮」,是浮出水面。把整个六道形容是一个大海,三恶道是在水面下,人天是在水面上,我们是「常没」,常在水面下三恶道轮回的凡夫,虽然累积很多的因缘今生今世才难得出生为人,可是一旦失去人身的话,什麽时候还会再生而为人,就不晓得,就万劫难复了。像这样的内涵必须经过解说,不然这一张表格拿出去让人家一看的话,就会被批判了。

  再看第二个表格「佛法──菩萨道」佛法有声闻道跟菩萨道,我们这个法门是菩萨道。所谓菩萨道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经过起码三大阿僧只劫而证佛果,所以菩萨道就是成佛的道路,也就是大乘法门。大乘法门底下有「难行道」,它要勤行精进,要经过「诸、久、堕」。「诸」就是诸种法门,六度万行的意思,「久」就是最起码三大阿僧只劫,而且必须一路上只有前进没有退转,如果退转的话那就很渺茫了,「堕」是指有可能会退堕。「陆道步行」,形容难行道为陆道步行,譬喻为苦。这几段话都是龙树菩萨《易行品》里面的观点。

  左边「易行道」,「易」就是容易。「易行疾至」,容易而且快速到达;「一、速、必」,因为只要「专一」称念阿弥陀佛,「速」就是今生今世就了脱生死轮回,「必」是百分之百的,而不是不定;「水道乘船」,龙树菩萨说我们这个法门就好像水道坐船,它本身是「乐」。

  龙树菩萨把所有的法门判为「陆道步行──难行道」、「水道乘船──易行道」,难行道勤行精进,要精进修六度万行,所谓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人家需要你的钱,你就要布施;需要你的房子,你也要布施;甚至需要你身上的器官,你也要布施。为什麽?因为你是一个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难道这一点也做不到吗?也不能舍吗?这样还算行菩萨道吗?所以是不容易的。

  如果是净土法门的话,它是「易」, 这个「易」是容易、简易。容易是念佛大家都做得到,简易是所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顶多是六个字或四个字,不会念的话,念「佛」一个字也可以,或者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中的任何一个字,阿弥陀佛就知道了,所以本身是简单而容易的「易行道」。 而且「疾至」,快速的,快速到什麽程度?如果现在断气,现在就到极乐世界去了,就这麽快。「一」就是指专一念这句名号,「速」就是今生,「必」就是必定。

  像这一种教理,隋唐时代的大德们可以说不了解,因为他们不是学这个法门的,他们是学各种经论然後以各种不同经论的观点拿来解释弥陀净土的,只有善导大师这个法脉才是纯粹的净土法门。可是善导大师这一些着作包括道绰的《安乐集》、昙鸾大师的《往生论着》,在唐朝末年就在中国失传了,导致从北宋到明清、现在,凡解释净土法门的都是依照其他宗派的教理来解释,比如依天台教理解释为天台的净土,依华严教理解释为华严的净土,依禅的教理解释为禅的净土,由之衍生了禅净双融,禅净共修的思想,经过这样混杂,净土的教理就不纯粹了。看起来好像各宗各派的人都在学净土,也都在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净土法门太博大了,学的人太多了,可是净土的教理已不纯粹了,因为少了善导大师这一脉的纯粹净土教法。

  如果我们了解历史,看一看北宋以来这几位研究净土的大师,有谁引用到善导大师这个法脉的着作?没有,有的话就只有北宋时代的元照大师。

  元照大师本来也不是学净土,因为他认为到极乐世界去享乐,太拙劣了,应该到三恶道,尤其是要去地狱度众生才是发大心,所以他学的是观心的法门、禅定的法门,他的目标是生生世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尤其是希望到地狱去度众生。

  有一天他生病了,病得很痛苦,让他想要观想也观想不起来,整个身心只有「苦」一个念头,其他念头都生不起来,那个时候他就反省了,如果我这样去世的话,我到哪里去?我一定要人家救,怎麽能够救人呢?那个时候大心发不起来,观想也观不下去,只有「怎样让病能够好,让身心不痛苦」这个念头。幸好後来他的病好了,好了之後他对以前自己的错误观念大大的反省,也大大的忏悔。

  之後,看智者大师所写《净土十疑论》(《净土十疑论》有十章,每一章都在解释一般修行人对净土种种的疑惑)第一章,大意是说:一个还没有断烦恼的人就发大心,要在娑婆世界示现救度众生,这是说空话,是不可能的。好像一只鸟刚出生,不可能一下子就在天上飞,必须先在树枝间慢慢锻链;也像婴儿刚生下来,是不可能马上能够走路、跑步的,要一步一步来。我们贪瞋痴的凡夫,要在娑婆世界救度众生,也是要一步一步先断我们的贪瞋痴,破了无明,证得无生法忍之後,才有能力资格在六道轮回里面救度众生。自己生死没有解脱,就没有力量让别人解脱生死,自己在苦海之中浮沉挣扎都没有力量游上岸边来了,怎麽能够普遍救度在海中浮沉的大众呢?那是不可能的。

  元照大师看了这样的说明,更加肯定这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就转修净土,并注解《观经》,也撰写有关净土方面的书籍。

  他有受到善导大师的影响,但是影响的地方非常少,因为善导大师《五部九卷》在唐朝末年就失传了,但有一部《往生礼赞》没有失传,《往生礼赞》被唐朝的智昇大师收在他所编辑的《集诸经礼忏仪》里,《集诸经礼忏仪》上下都有引用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往生礼赞》有写到「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另也写到念佛正行、杂行诸行的优劣相比,在他的着作当中有引用两、三段,也引用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的「玄义分」。

  显示《观经四帖疏》虽然不存在了,但它里面的「玄义分」可能某部分还是流传下来,但流传下来看到的人不多,在北宋时代只有元照大师看过,而且也只引用短短几句而已。

  还有跟知礼大师是同门师兄弟的慈云尊者,在他的着作里也有提到善导大师及大师的着作,所提到的也是片段不完整,虽然他晓得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可是对善导大师有什麽着作,那些着作对净土法门有什麽重要性,他是完全不知道的。

  所以在那个时代,凡是解释净土的都是依照他们所学的宗派思想来解释,最典型就是天台宗,天台宗所解释的《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都是以天台的教理来解释,自然而然的,这样的净土就不纯粹了。所以现在你们如果听到其他的人讲净土,肯定都是参掺杂了其他宗派教理的净土,是不纯粹的净土,不是天台的净土、华严的净土、禅的净土,就是密宗的净土。

  为什麽会这样?因为善导大师的着作失传,什麽时候回归到中国?清朝末年杨仁山居士在南京设一个金陵刻经处,他跟日本的教授学者熟,晓得我们中国很多经论、各宗各派的着作,都散失不存在了,但在日本有完整保留,所以请对方把我们所缺少的、佚失的各宗各派的着作寄过来,包括善导大师这个法脉的书也寄过来了,杨仁山居士就把这些书刻字、印刷、流通。可是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年间,是一个悲惨的年代,到处都有战争,八国联军、日本侵华、八年抗战还有国共战争,一直到国民党政府退到台湾来,战争依然频仍,甚至十年的红卫兵在整个大陆把寺庙拆掉,把出家人赶出去还俗,烧毁经书,铜铁做的佛像拿去铸铁,所以了解善导大师着作传承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我是到了日本才了解有这个法,回到台湾之後就把它慢慢编辑在一起,编印流通的时间也只是短短一、二十年的事情而已,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一般人所听到的净土法门应该都是以天台、华严、或禅密来解释净土,能以善导大师这一个法脉来解释的,应该是不多,除非他有参考到我们所出的这一套书,但如果没有专精研究的话,恐怕也难以精纯。

  这一些表格很清楚,大家看了就知道,不过所谓圣道门、净土门有一个比较简单可以理解的定义:圣道门就是圣人的根机,净土门则是圣人也好、凡夫也好,善人也好、恶人也好,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得到的,这叫净土门。

  圣道门必须是上根利器、圣人的根机,生生世世在这个娑婆世界苦修,直到证悟圣果,这叫圣道门;净土门是往生弥陀净土,在弥陀净土成佛,所以叫净土门。也就是说净土门以今生往生弥陀净土为目的,圣道门以累生累世在娑婆世界不断地修行,直到成就、超凡入圣为目的。

  圣道门的方法是修八万四千法门,所谓三学、六度、三福、六和、十愿王通通都要修,这叫圣道门;净土门定义就是「易」,是靠弥陀的力量,所以是「他力」的法门,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功能都在里面,为什麽?因为这句名号称为万德洪名,八万四千法门的无量功德都在万德洪名里面了,只要我们称念名号,等同领受阿弥陀佛的功德。

  这两个法门比较的话,圣道门是靠自己的力量来苦修,但如自己的贪瞋痴都不能降伏,戒定慧都不能清净,那还有什麽?除了罪业就什麽也没有了。念佛,则是专一靠这一句名号,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时,是以无生法忍以上七地到九地的境界为我们发了四十八大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完成这四十八大愿,然後把这一些功德通通容纳在名号里面,无条件送给我们,我们只要称念这个名号,就等同领受弥陀的所有功德了。

  我们凡夫的功德跟弥陀的功德,能比吗?不能比。如同地跟天也不能比,因为彼此是完全不同的领域,所以不能比。佛所说的是真实的,是成佛的,我们所做的是虚假的,怎麽能比呢?两张钞票,一张是一千元假钞,另一张是一百元真钞,能比吗?千元是假钞,连一毛钱的价值都没有,一百元虽少,却是实在的一百元。

  我们众生再怎样修,只要还没达到三轮体空,都是有漏的,所以昙鸾大师说是「虚假之行」、「有漏之善」,不是真实的功德。善导大师也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众行」,指凡夫所修三学与六度万行,这一些虽然都是善根福德,但跟念佛比,是完全不能比较的。善导大师用「全非比较」,文字虽然很短,但是意义非常清楚,而且没有模棱两可。

  这样我们修行的话,要选择什麽?当然要选择「易行道」,选择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因为自己的力量可靠吗?(不可靠!)自己有什麽力量?除了业力以外,哪有什麽力量!有一首偈说:「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有什麽?只有「业」。「业」就是指行为,行为有善的、有恶的,我们恶多善少,所以「唯有业随身」,而且多的是恶业,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这一些表格大家可以自己看,背面也有表格(「善导与诸师释义之异」)也顺便解说一下。

  善导与诸师释义之异

  圣道诸师与善导大师之释义约有二十之相异,举其八如下。

  圣道诸师

  善导大师

  一、以十六观全体为定善,

  三福为散善。

  一、前十三观为定善,

  後三观为散善。

  二、序、正、流通之三分说。

  二、序、正、得益、流通、

  耆闍之五分说。

  三、以观佛三昧为经之宗体。

  三、约要门以观佛三昧为宗,

  约弘愿以念佛三昧为宗。

  四、定善散善皆韦提致请。

  四、韦提致请唯在定善,

  散善是佛自开。

  五、视九品之机类通於凡圣。

  五、以九品为凡,

  特以下品为恶凡夫。

  六、视韦提为圣者。

  六、视韦提为实凡夫。

  七、视弥陀身土为应身应土。

  七、视弥陀身土为报身报土,

  此报土是凡夫往生之土。

  八、释尊付嘱定散二善。

  八、释尊付嘱弘愿念佛。

  《观无量寿经》在隋唐时代很多大德都有注解,但跟善导大师不一样。善导大师比较後期,净影寺的慧远大师、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三论宗的嘉祥大师,都是隋朝的人,善导大师是唐初的人,善导大师是看到他们所写的有错误,才写《观经四帖疏》来纠正,不同的地方大概有二十个地方。在这里略举八个。

  第一、圣道诸师「以十六观全体为定善,三福为散善。」。就是说十六观全体都是「定善」,只有三福才是「散善」。

  十六观包括前面的十三种及後面的三种,前十三种是息虑凝心入定观想,最後的一种是「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三观。很显然的这三品是罪恶凡夫,既不是世间的善人,也不是佛法里修行的善人,跟「定」一点也扯不上关系,所以判为「定善」是错误的。至於三福是「散善」,那是对的。

  善导大师判「前十三观为定善,後三观为散善」。因为前十三观必须要入定,後三观三福九品,当然是「散善」。

  第二、圣道诸师「判序、正、流通之三分说。」

  古代道安大师将每部经典分为「三分」:「序分」、「正分」、「流通分」,这三分被定调下来,以後的人就把所有的经典都划分为「序、正、流通三分」。

  可是善导大师认为《观经》不只是三分,还有「得益分」、「耆闍分」。

  「得益分」就是说,韦提希夫人在听闻佛陀说这个法的时候,已经得到了「无生法忍」,这当然是凡夫的「无生法忍」。真正的「无生法忍」是断烦恼、破无明,若凡夫贪瞋痴还在,怎麽能够称为「无生法忍」?是的,因为是「得」不是「证」。就是说「无生法忍」是韦提希夫人经过释迦牟尼佛的加持,看到弥陀的依正二报,看到弥陀的慈悲示现,晓得弥陀的主动、积极、平等、无条件的救度,她领悟到阿弥陀佛是救度的佛,所以很欢喜地信受,以这个欢喜、信受的领悟作为「无生法忍」。所以她这个「无生法忍」只是假借一般圣道的名称,但是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

  「耆闍分」:佛陀在皇宫里说了《观无量寿经》,回到灵鹫山(耆闍)之後,阿难尊者又跟大众覆诵一遍,所以又多一分。

  第三、诸师「以观佛三昧为经之宗体」:就是以「观佛三昧」作为整个《观无量寿经》的宗体。宗体就是内容、方法、目标。

  善导大师则说不是这样,《观无量寿经》有「要门」跟「弘愿门」,「要门」来讲是观佛三昧为宗,「弘愿门」来讲是念佛三昧为宗。三昧二字是借用一般的教理名词,因为一般三昧是指止观入定,禅定的境界就是三昧;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人,也等同有念佛三昧的功能在里面,这个是「弘愿门」。像这种教理,修其他法门的大德因未专注於纯正的净土领域,自然就没那麽了解,只有善导大师才看出这一点。

  第四点、诸师认为「定善散善皆韦提致请」:也就是其他的人认为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所讲的不论是「定善」也好,「散善」也好,都是韦提希夫人请释迦牟尼佛讲的。

  善导大师也说不是如此。韦提希夫人所请的只有「定善」,「散善」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讲出来的,这个在《观无量寿经》经文是清清楚楚、分分明明的。

  第五点、诸师「视九品之机类通於凡圣」:诸师看九品的根机是包括圣人、善凡夫(修学大乘法门的凡夫),及因为罪的轻重才分为下品的上、中、下的恶凡夫。

  善导大师则认为不论上品生、中品生、下品生,九品全都是凡夫,不是圣人。善恶凡夫跟圣人一点都扯不上关系,这个经典都清楚明白显示出来,同时以下品是罪恶凡夫,造罪凡夫。

  第六点、诸师「视韦提为圣者」:诸师认为韦提希夫人是圣者。

  善导大师认为韦提希夫人是实实在在的凡夫,经典都清楚说明白,像上一节所引用的韦提希夫人居然在佛陀面前大发牢骚,你说她会是圣人吗?

  第七点、诸师「视弥陀身土为应身应土」:诸师视阿弥陀佛是「应身」、弥陀净土是「应土」。

  善导大师明确表示:弥陀身是报身,土是报土,而且报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凡夫众生所建立的,我们凡夫众生只要念佛就必定能进入弥陀的报土。所以它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一点都扯不上关系。因为本身是报土,报土哪有什麽凡圣、方便?这个都有经典论据,只是其他人未能分辨出来。

  第八点、诸师认为「释尊咐嘱定散二善」:一般认为世尊在《观无量寿经》後面所咐嘱的是「定善」与「散善」这两个法门。

  善导大师则说: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所咐嘱的是念佛,而且是弘愿念佛。经文说:「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明明释迦牟尼佛是要阿难持无量寿佛名,是「持名」,不是观无量寿佛像,不是「观像」、「观想」,经典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像这一些差别,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的「玄义分」都解释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对教理有兴趣、对文言文能够理解的话,大家看「玄义分」就晓得。善导大师是一段一段的提出来纠正,加以评论,然後楷定。

  接下来还是请看(《观经四帖疏纲要》)第三页第二段: 「亦即韦提希夫人是个平凡女性、十足凡夫,为苦恼所逼;然而在一睹阿弥陀佛住立空中相的刹那,立刻往生决定,悟无生法忍。」有关这一段经文,大家请翻开善导大师全集127页倒数第一行:「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这段经文隋唐时代几位大德一看「得无生法忍」,就判定韦提希夫人是圣者,是菩萨示现,其实不是。

  请大家翻开128页倒数第2行,善导大师是这麽解释:「言心欢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弥陀佛国清净光明,忽现眼前,何胜踊跃!因兹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谈,未标得处,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专精,心想见时,方应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以上忍也。」

  意思就是说,这里所谓的无生法忍就是喜忍、悟忍跟信忍的意思,跟破无明证无生法忍,破了我执法执没有烦恼是两码事。也就是说看到了极乐世界心中欢喜,领悟到了弥陀的救度,信受弥陀的救度,这个叫做无生法忍。所以後面就说「多是十信中忍」,十信还是外凡夫,「非解行以上忍也」不是「解」也不是「行」以上的「忍」。

  所谓「解」就是十住菩萨,「行」就是十行菩萨或十回向的菩萨,在十回向以上就是十地圣者。善导大师说韦提希夫人所得的无生法忍是十信中凡夫的境界,跟一般其他经典所讲的「解无生法忍」、「行无生法忍」或「七地到九地的无生法忍」是不一样的,表示这里所讲的无生法忍就是指喜忍、悟忍、信忍。喜也好,悟也好,都是「以信为本体」,「以听闻作为见」。

  怎麽讲?韦提希夫人是佛陀以神通显现十方国土让韦提希看到,经由加持,引导韦提希选择极乐世界,这是韦提希当时之所以能看到的过程。现在佛陀不在了,我们也看不到极乐世界,除非像小孩很单纯,晚上做梦,梦到极乐世界;即使梦到极乐世界,长大也忘了,或者虽然梦到极乐世界,将来没有专修净土,就退转了。那麽对我们来讲我们是依什麽作为见?依听闻。

  譬如耳朵听人家讲解,是听闻的一种,我们看经书,也是听闻的一种。同样都是解释《观无量寿经》,你要听闻谁讲的?有好几家注解,我们会选择善导大师这一家。善导大师解释韦提希夫人所得的无生法忍是凡夫的喜、悟、信,而且以听闻让韦提希夫人亲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以相信、接受为欢喜跟领悟。

  所以这就回归到我们所写的净土宗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一个信受弥陀救度的人必定会有被救的法喜,还有他能信受,肯定他有某种领悟,这样的话,我们现在也同样就获得无生法忍,也就是说往生决定了。所以我们净土法门的特色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在平生已经注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还没到极乐世界已经注定得到不退转,这就是净土法门的特色。纯正的净土法门有这一些特色,如果有所掺杂,这一些特色就通通没有了。

  「流通分」经文这样讲:「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意思是说「只要专称弥陀的佛名,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因此释迦牟尼佛才流通持名念佛,交代阿难尊者流通下去。

  善导大师解释这一段经文,说:「付嘱弥陀名号,流通於遐代。」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流通这一句名号,是要流通到尽未来际,不只是正法时代的五百年、像法时代的一千年、末法时代的一万年,乃至法灭之後,所有经典都没有了,也没有佛、法、僧三宝,出家人也不在了,但这一句名号还要维持下去来救度所有众生。

  善导大师接着又注解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也就是说,整个《观无量寿经》从头到尾都在讲十三种「定观」,还有三福九品的「散善」,这个当然都有很大的利益,可是「望佛本愿」,从阿弥陀佛本愿来看,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释迦牟尼佛宣讲这部《观经》的目的,是要我们专称弥陀佛名,那麽这十三种观也好,三福九品也好,就是要引导修其他法门的修行人转入专称弥陀佛名。

  接下来「下下品之极重恶人,临终苦逼,狱火来现,仅以十念念佛亦得往生。」

  以上这几点是很难让圣道门自力的人理解的,这几点就是指:

  (一) 韦提希是个十足的凡夫,但是她在现生得到必定往生的无生法忍。

  (二)《观无量寿经》从文面来看,很大的篇幅都在讲十三种定观、三福九品,怎麽最後却是在流通持无量寿佛名的持名念佛呢?

  (三)还有「下品生」的人,他一生都没有遇到佛法,从未修行,没有遇到善人或善环境来行善积德,所遇到的都是恶人、恶环境,作恶多端,从来没有进入佛门合过掌、顶个头,这样到最後,地狱之火已经燃烧来了,还能因为最後只是嘴巴动一动念几句佛号而往生极乐世界,高超极乐,脱离轮回。

  这几段内容是一般人所理解不来的,因为理解不来,就转以其他教理来解释,那就不正确了。但是善导大师一看,就晓得这种擅自转解曲解是错误的,而且害处很大,因为此一错解将导致很多人不修净土法门,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了,这样阿弥陀佛经五劫苦心思惟的四十八大愿,兆载永劫苦心所修的无量德行,岂不是都白费了吗?所以善导大师可以说很悲愤、也很愤慨的不得不写这一部《观经四帖疏》。这一种历史上的存在和演变的悲壮过程,一般人是不了解的,除非有上净土的课程才知道。

  刚刚所讲对一些祖师大德的种种,我们是不可以对他们指指点点,只要晓得有这麽一回事就好。假设我们在那个时代,没有遇到善知识的传承,可能我们会比他们更严重。所以要了解一切都是因缘,好与坏没有绝对的,因缘改变,好坏就改变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次二十三号再见,谢谢大家。

  愿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