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礼乐教化是重头戏
音乐要有所选择: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其实我们能感觉到,音乐有善性的,有恶性的。善的音乐能启发人的善良;不好的音乐,靡靡之音让人放纵、空虚,情感不知道节制。现在有些节目,让五六岁的孩子模仿歌星唱情歌,孩子这么天真,唱情歌整个脸纠在一起,好像失恋过很多次。请问那个音乐,对他的整个人格成长,有没有障碍?现在歌曲大多是儿女情长,引导人的情执,而情执很快就被点燃,但理智的建立不容易。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听情歌,结果是什么?结果是长大后往往都意气用事,没有理智。 古代的人六七岁,男女就分开坐,因为男女是「人之大欲存焉」。人的大欲要有节制,所以男女的分寸要有。现在男女没有分寸,多少家长、老师,面对下一代欲望的放纵,真是摇头,都不知如何来改善。现在有哪个官员或哪个教学的人说,这个问题我马上可以解决?因为这种欲望一打开之后,像黄河溃堤一样,真的很难收拾。古人都是禁于未发,防微杜渐,从小教孩子男女的分寸,培养孩子的正气,不被外在欲望诱惑。 所以我们要防止污染,要听好的音乐,才是陶冶性情的好方法。 德音雅乐,润物无声 好的音乐能使人在欣赏的同时,受到道德的薰陶,是入德之门。曾经听靳雅佳老师讲两个例子,有个十几岁的女孩父母离异,她由母亲抚养,常常对母亲出言不逊态度恶劣。她在一所住宿制学校上学,一次校长拿了很多《弟子规》、传统文化的光碟给学生播放。裡面有一堂音乐课,当听到「儿行千里」这首歌时,这个女孩嚎啕大哭,想起母亲对她点点滴滴的照顾,哭着跟校长说要请妈妈来校,跟妈妈道歉。后来母亲赶来,母女俩抱在一起抱头痛哭。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女企业家,她说她对自己母亲可以很好,但做不到把婆婆当妈一样,总觉得跟婆婆隔了一层。后来她学了传统文化,明理了,又听到「婆婆也是妈」这首歌,她说,当人饮水要思源,那么好的丈夫,是婆婆含辛茹苦把他养大,又送给我当丈夫,我真是要好好感恩婆婆。结果现在她真的能做到把婆婆当妈妈一样的孝敬。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每个国家都有音乐,人们往往都把音乐作为一种享受、娱乐来听。唯有我们中国,把音乐作为一种教育来欣赏,来教化人心。古圣先贤治理国家,用礼、乐、政、刑,四个方面来治理。礼用来节制人的欲望;乐调和我们内在的性情。 改善整个社会风俗,没有比良善的音乐教化的力量更大的。积极向上的音乐,让人对家庭、对国家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真正爱护孩子、爱护学生、爱护广大的百姓,一定要重视音乐的教化。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