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有一毫夹杂一毫自欺则非真
要保持恒心确实是不容易。所谓「学道须是铁汉,两字信条真干」,这个真干还不能间断才能叫做真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真干二字,夏莲居老先生对这个真干有注解,让人感觉特别深刻。他老人家说道,「有一毫夹杂一毫自欺则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则非干」,这个是对「真」跟对「干」下的一个注解。 我们看这个真,不能有一丝毫夹杂,就是正念不可以断。有时候正念没有保持,妄念就一个接一个了。比方我们要奉行仁义,那要念念为人著想,念头不能夹杂自私自利,一夹杂了,这个功夫就间断、就退步了,这个要很下功夫去观照自己的念头才行。有一毫自欺,自己的念头不对了,自己说错话、做错事,也不愿意去道歉,心里在想,「他也有错」,其实又把专注点转移到他人、转移到境界上,我们就很难观照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过失叫开悟,改正自己的过失叫修行。假如念头不对了,我们不承认,那就无从修起。不自欺,不对了,能马上承认、马上转念,甚至於有勇气去向对方道歉,这个不容易。像我们熟悉的一些经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已」,真的我们现在遇到这么多人事的状况,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人,都能止在「反求诸已」当中吗?所以不夹杂、不自欺都是真功夫,所以叫铁汉,表现出来对自己的习气赶尽杀绝,绝不手软,绝不找藉口。 那这个干字,说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则非干。自己宽恕自己,就像《了凡四训》上讲的,「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安於自己的错误、习性,那就变成自我宽恕了。「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其实我们每天没有发现过失去提升自己,那就磋砣自己的光阴了。所以不能懈怠、不能自恕。「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因循苟且、得过且过,「这样也不错了,这样比起其他的人也很好了」,那就很难向上提升。所以愈修身,愈在学问当中下功夫,自己愈来愈觉得修行不容易。以前年少不懂事,把经句都看轻了。其实那个时候只是表面上自己知道,知道还不到悟到,悟到还要再迈一步才能做到,做到才能得到。 很多年前,身边同仁提醒一些很重要的态度、道理,自己也听进去,但是没有入心,几年以后才觉得很重要,可是已经耽搁了不少事情。所以讲好听在推广传统文化,讲实在一点叫戴罪立功,已经做错很多事了,要尽力来弥补。所以确确实实「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自己做得很差,自己身边的人劝好几年了,才慢慢重视到。那怎么自己在要求别人,好像让他一次、二次就要记住,甚至要悟到?自己都变苛刻了,难怪都长不胖,也要从根本上找到原因。所以你严苛、责人太严,必损自己的福报。那你看我这个很危险在哪里?明明心地功夫退步了,然后人家一看到我瘦,「你太辛苦了」,是吧?我假如还觉得是这样,那我就自欺了、我就自恕了。这个时候不可夹杂这些妄念,不可自我宽恕,要提起正念。正念是,师长说的,「人百分之九十五的能量耗在妄念上」,妄念就是跟经典不相应的念头,就在耗自己的身心了。 大家有没有经验,最近有没有生过气?生气以后要调多久才调得回来?那你看对身心很耗损。许哲女士说,「生一次脾气三天才缓得过来」,那是她的功夫。我们有个同仁,他学了,毕竟深入的经典比较多,也比较明理,明理以后,自我观照比较强。结果他现在观照很强,他只要一生气,动气以后,他就会吐血。我说,「功夫不错,我生气都没有吐血,代表我都内伤。」明明这个念头对身心都有损害,我怎么没有表现出来?他比较干净,所以起个不好的念头,身体马上反应,告诉他伤害有多少。你看人那个免疫系统不敏感的时候都不会感冒,有没有?你们有没有遇过那个亲朋好友,「我一年都不感冒的」?结果他一感冒就躺医院躺好几天。反而那个一、二个月感冒一次,一、二天就好了,他的免疫系统很强,马上就调整了,他警觉性很高。反而那个比较钝的察觉不出来。结果他这么一反应,就更警惕到「暴怒伤肝」,这个怒气真的对自己身心伤害很大。 摘自:《群书治要36O》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八十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