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72集)


 2016/10/19    下载DOC文档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上一节课谈到人才的重要性,以至於怎么能够招感人才,知人善任。也谈到曾国藩先生他治学、修身、齐家的修养,还有他留下来很好的这些教诲。

  我们可以感觉得,曾国藩先生在清朝中叶之后,扮演了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对於整个读书人的气节、风气影响也很大。而像曾国藩先生这样有志之士的呼吁,当时候的清朝政府假如给予高度重视,对它整个政局的稳定,甚至於整个政局的中心,会很有帮助。所以福在受谏,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朝代,能够接受劝言,尤其能够接受古圣先贤经典上的教诲,能反省改过,这个人是有福的,这个时代是有福的。所以清朝中叶以后,这些读书人都是依照经典劝谏当时候的朝廷,包含我们这节课跟大家分享这一篇「病梅馆记」,也是比曾国藩先生稍早的一个读书人,龚自珍先生写的,都是在清朝中叶之后。

  而像《论语》当中讲到的,「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人民犯罪,种种非礼、越轨的行为出现,在位者不能一味指责,甚至对老百姓用刑罚,更重要的要反思,有没有好好教育老百姓,有没有好好给人民做榜样。假如在位者本身都没有以身作则,那整个社会风气铁定是愈来愈差的。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掌握权力的人骄奢YIN逸,那整个社会风气一定会快速下滑。就像道光之后,整个吸鸦片的情况很严重,连这些高官都是这种情况。甚至於因为利益跟这些烟商勾结,那对整个社会、人民都是非常大的损害。其实上位者,必须对整个社会风气负比较大的责任。

  所以古圣先王留下来从政的教诲,都是提醒「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无以万方」。我是国家领导者,自己有错不推卸责任给他人;但是老百姓有过失,一定有我做得不到的地方。就像尧帝看到有一人饥了、有一人寒了,都会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老百姓;以至於看到犯罪的人,他都会觉得自己没有把他教好。所以「先恕而后教」,这是先王以至於尧帝传给我们的风范,要宽恕、包容、体恤老百姓,进一步要教导他们。教导要身教,要自己先以身作则,然后循循善诱,言教,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的风气,这个就是境教。

  就像我们这个单元讲的是耻,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耻在八德之末,但它非常重要。前面德行能不能成就,关键在有没有羞耻的心。羞耻是一个人努力改过的动力所在,要改过,他才能德日进。所以八德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是所有人行为的准绳,纵使不识字,他也懂得用八德来立身处世、来要求自己。不识字怎么会懂八德的道理?当时的社会风气好,人从小在重视八德的邻里乡党当中成长,自然潜移默化。而且社会上的艺术,都以弘扬道德为精神、为目标。我们看到这些戏剧都是教忠孝节义,所以不识字的人,从小看这些艺术表演,他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人。您看在古代一谈到关公,哪有人不认识的道理!谈到岳飞、文天祥,历代这些英豪,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深入他们的心灵,就成为他们人生的榜样。所以古人重视道德。

  目前社会当中有骂人的词,有一个词事实上它的根源跟八德有关。现在谈起来大家觉得是骂人,其实它原来的意思,含义很深,叫「忘八」。现在变成骂人,以前是提醒人,现在变成「王八」。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忘八,忘了八德。你看,古人连骂人都很含蓄,你别忘了八德,忘了八德你就完蛋了,你要招感人生的祸患来了。所以从这个「忘八」,我们就可以感觉到,八德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民心中是非常重要的准则,没有照这个准则,那就不像人了。就像《孟子》里面提到的,「仁义礼智」,这人之四端,就像人的四只手脚,你没有仁义礼智,你就不是完整的人。所以这个八德的教育非常关键。「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有家庭、社会整个冲突动乱,都是因为没有八德的精神。这八德的精神提起来、恢复了,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就改善掉。

  有孝悌,哪有这么多家庭的纷争?有忠信,哪有这么多跳槽、损害团体人民的利益?讲诚信,哪有这么多欺诈?讲礼,哪有这么多冲突、傲慢?讲义,哪有见利忘义的情况?讲廉耻,人就不会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而在大陆国内,现在特别重视耻的教育。这么多年都一直强调「八荣八耻」荣辱观,让人很清楚,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光荣的人生,什么是值得羞耻、反省的行为。「以辛勤劳作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YIN逸为耻」。这个都是在导正整个错误的社会思想价值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现在风气就是玩乐,就是自私自利,不以为羞耻,一定要赶紧导正。包含很多人为了利益,制造一些黑心的食品,这就没有把老百姓,把广大人民摆在第一位。所以应该是「以服务人民为荣」,每一个行业以服务为目的。每一个行业的快乐在哪?快乐在你服务了人,让人受益,你感到有价值、感到快乐,这才是每一个行业存在的意义。假如为了达到利益不择手段,背离人民,甚至伤害人民,这个就是最耻辱的事情。

  所以荣辱观、知耻的教育,是刻不容缓的。而且要从小教起,不能让他养成坏习惯,那要改就很辛苦。所以八德的教育,能从娃娃抓起,甚至从胎教就开始薰习,这对於我们民族往后出圣贤人才是非常关键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这二、三代疏忽了,我们也吃了不少苦头。从小疏忽伦理道德教育,染上很多坏习惯,在自己修行、修身的路上很辛苦,进进退退。甚至做了一些伤害身边至亲的行为,自己都觉得是一生的遗憾,失教了。我们希望我们下一代,顺著自己本善、本性去处世待人。从小就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能一言一行都有责任感,不放纵习气。所以栽培下一代的栋梁人才,是每个家庭、每一个人,对我们这个民族、这个时代应该尽的本分。所以我们也效法曾国藩先生的精神。

  我们接下来这一篇「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先生,他是藉由梅花来阐述,重视人才的重要,也影射当时候的现实不重视人才,甚至於限制、桎梏人才的发展,扼杀了很多的英雄豪杰。当然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损失。清朝中叶之后,尤其到接近清朝末年,那时候八股取士,可能方式上变得比较死板。甚至於腐败之后,这些买官,或者是这些主试者不公正,造成为国举才上的障碍,甚至引起很多读书人的不平,这个都埋下了整个清朝最后动荡的一个恶因。龚自珍先生他是透过梅来影射现实的状况,当然在位者看了之后也应该反思,应该引以为戒来思考。

  我们先把几个生字跟大家念一下,之后我们一起把这篇文章从头读一遍。第一行第五个字是「龙蟠」,这个字念盘。一百三十六页第一行,第五个字,这个字念「敧」。这个敧字,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印象,之前我们在讲到《说苑》里面,孔子带著学生参观太庙的时候,看到这个敧器,没有装水它倾斜的,装得太满它就翻覆,提醒我们不可自满,要谦虚。我们看到这个字,就要想到孔子当时候教学生的情境。还记不记得哪篇文章里面的内容?提醒我们,「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这个都是懂得礼让、懂得谦让的精神,还要懂得忍让。我们再看第三行第一个字,「斫直」,这个斫是砍掉。同一行下来,「以夭梅」,这个「夭」跟夭折的「夭」相通的,就是早死。第四行下面「孤癖」,这个字念「脾」,一般也有念「辟」。再下来「鬻梅」,这个鬻是卖的意思。我们再看下一段,第二行中间「解其椶缚」,这个「椶」跟棕树的「棕」相通。隔一行「甘受诟厉」。在同一行下来,「辟病梅之馆以贮之」,这个字念主,就是收藏的意思。

  我们一起把这篇文章念一遍:「病梅馆记,龚自珍。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敧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敧、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椶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乌乎!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我们看文章,一开始讲到:

  【江宁之龙蟠。】

  『江宁』是指南京的龙蟠里。

  【苏州之邓尉。】

  苏州的邓尉山,这个『邓尉』,是以东汉的太尉邓禹而得名。

  【杭州之西溪。】

  杭州西溪这个地方。

  【皆产梅。】

  都是产梅的著名地方。

  【或曰。梅以曲为美。】

  当时候对於梅的看法,就是赏梅觉得枝干弯曲才美。

  【直则无姿。】

  它枝干长得直,好像就没有风姿了。其实,自然是美,怎么会慢慢偏得好像很刻意,人造的都没有自然的美。接著说到:

  【以敧为美。】

  『敧』是横斜,觉得是美。

  【正则无景。】

  它长得端正,枝干端正,他觉得不成景观。

  【梅以疏为美。】

  就是这个梅树,它的这些枝干要长得很稀疏才美。

  【密则无态。】

  长得太繁密就没有这些韵致,好像没有韵味了。

  【固也。】

  『固也』,好像这样的观点,历来都是这样、都是如此。还没读这篇文章,我还不知道赏梅还有这些规矩。我们一看到梅花,就觉得很漂亮,一般都是在大自然当中长的。而且我们一看到梅花,就想到傲雪,它愈冷愈开花。代表一个人在人生这些困顿当中,甚至於危难当中能表现出气节来,这是梅的精神。梅、松柏,都是表这个精神。所以这些看法也已经形成好一段时间了。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

  这些文人,喜欢画画的人士,心里都是这么觉得,心里都是明白这个观点。

  【未可明诏大号。】

  但是并没有,『明』是公开,『诏』是宣布,就是并没有公开宣布大事号召,但是他们私底下心里都这么认为。

  【以绳天下之梅。】

  他们以这个标准,这个『绳』本来的意思是绳墨,就是工匠在制造家具的时候,这个绳墨一弹就很笔直,他这样就做得很精准。延伸在这里,这个「绳」就是衡量,他拿著这个,要疏、要敧、要曲才是美的这个标准,来衡量天下的梅。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这些文人画士又不可以、又不好主动的唆使,要求天下这些种梅的人来『斫直』,就砍掉笔直的树枝;『删密』,删除繁密的这些树枝;『锄正』,去掉端正的这些枝干。因为这么做了以后,会『夭梅』,有一些梅树就被折磨死,早死,然后就不自然。『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他们也不好明著说,要求他们要斫直、删密、锄正,用这样的方式来讨好这些文人画士,结果搞得这个梅树都生病死了。所以读书人没有要求种梅的人这么做,并没有要求他们一定要以这样的做法来赚取钱。

  【梅之敧。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而这个梅树要求它横斜、要求它稀疏、要求它能够弯曲,达到这样的效果,也非『蠢蠢求钱之民』,这个「蠢蠢」就是比喻愚昧又很想要钱的这些种梅的人家,他们所能很精准达到的这个效果。『能以其智力为也』,能够用他们的智慧力量达到了敧、疏、曲的效果,达不到可能就把这个梅给弄病、弄死了。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也有人就直接给这些种梅的人讲到,这些『文人画士』,他的『孤癖之隐』,这个「孤癖之隐」就是独特难言的嗜好,或者独特难言的心事,就直接很明白的告诉这些卖梅的人。告诉他们,他们因为目的就是要赚钱,所以就:

  【斫其正。】

  砍掉端正的树干。

  【养其旁条。】

  养育旁斜的枝条。

  【删其密。】

  删减、修剪这些密枝。

  【夭其稚枝。】

  使这些嫩枝很早就死了。

  【锄其直。】

  除掉它们这些直枝,直的枝干。

  【遏其生气。】

  压抑这些梅树的生机。

  【以求重价。】

  为了满足这些文人画士孤癖之隐,他们干脆就这么做了,来求得重价。

  【而江浙之梅皆病。】

  江苏、浙江一带的梅树统统都被搞得生病了,搞得有的可能都活不了了。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这些文人画士所形成的祸害,竟然严重到这样的地步。这一段透过梅树的情况,其实这个梅树也就是比喻人才。人才你要顺其自然,你不可以压抑他,顺著他,人之初,性本善,去培养他。你不能是填鸭、不能是急功近利,不能是揠苗助长的方式,不能是舍本逐末来培育他们。我们一直说德、智、体、群、美、劳养育孩子,这个就是口号。口号都讲得很好,实际上都是不均衡,偏到智育方面,偏到成绩方面。其实偏到智育,智是智慧,不单是指分数叫智育,是透过读书明理,这个才叫智。但是现在偏了,就是分数,就是学历,那就失衡了,他怎么会长得健康?成绩好的他傲慢,他觉得他了不得,但其他方面,他可能生活低能。所以我们现在假如不均衡发展,顺著长善救失去发展,基本上每个孩子几乎没有不生病的。

  我们看现在青少年,几个人人格健康?谁养出来的?《三字经》讲得很清楚,「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谁都有责任,尤其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以至於负责教育方面的官员。这个「父之过」也包含父母官,因为管教育的官员,他是拿旗帜的,他是指引方向的,你这个指挥棒错了,底下就偏掉了。所以公门好修行,当官的人走对了,利益后世、当代;你走错了,整个偏掉。你教育方向走错了,二、三代人都受到损害,培养出来可能心性、人格上都不是很健康。

  我们几千年来教育孩子都是德为本,现在德摆在末去了,本末倒置怎么教得出好人才出来。所以《孝经.开宗明义》就讲到,「夫孝,德之本也」。你得先把孩子的根,根本扎稳,要从孝道教起。你教知识,孝道就很难落实了。孝道要从很多思想去引导,还要老师做榜样,还要引导学生回去落实,那这个孝就深植在他的心中。你一直在赶进度,怎么培养德行?结果一直赶进度,一直填鸭一大堆知识,我们不也是这么过来,读了十几年,现在心里还装了多少这些知识?都忘光了。所以东方的教育注重悟性,智慧的启发,德行的启发,而智慧、德行启发了,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所以我们近这二、三代人,教育不是依照老祖宗的教诲,依照功利社会,甚至依照美国那些做法,欧美那些思想观念。欧美他们注重这些才能、知识的培养,坦白讲他们的下一代也是乱七八糟。我们有五千年经验,居然没信心,还去学他们,结果我们现在的下一代,也乱七八糟。本来五千年的教育都遵从老祖宗,像民国初年的时候,小学生的作文,现在的大学生都写不出来,能力培养得很好。现在大学生好像接受的知识很多,但非常浮躁,写一篇文章错字连篇,根本不成为一篇文章,愈教能力愈差。所以这个时代值得我们省思,不能再错下去了,要回归到古圣先贤的教诲来。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培养一个读书人、知识分子,首先「器」是他的度量,心量要大。曾国藩先生提醒他的弟弟,要有民胞物与之量,要创造的是内圣外王的事业。你看那个心量格局差多少!你看现在的孩子眼睛只盯著这一次考试几分,短视近利,这怎么出得了人才?甚至於考不好了,得失心很重,活不下去的都有。要有度量,效法,像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像我们周总理,他小时候读书那个心量,难怪他以后做总理,成就有多大跟心量成正比,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这是他动力。

  现在的孩子心量到哪?只有自己那怎么成才?连家里他都不关心。走在社区里面,看到社区有纸屑,也不干我的事,甚至还破坏,自己也乱扔。这个以后长大了,到哪一个地方都是给人添麻烦的,怎么去扛大任?您看古人这个话,「知所先后、物有本末」,都抓得很清楚。度量、德行,识是见识,有度量就仁爱,有见识就有智慧。我们看周公制礼作乐,影响我们整个民族到现在。那也非常有远见,用制礼作乐教化人民向善。现在人他思考问题就不深远,就看眼前,反正我现在能满足我的欲望就好了。从一个朝代来讲,周朝八百多年是最长,秦朝最短,十五年。他就只看眼前,他用武力、威赫,甚至用刑罚、高压,统一了天下,可是很快就失掉。所以还是要以德为本,以德来化民,这才对。

  我们的孩子有没有这样的度量跟见识?先培养这个能力才对,而后才是培养他的文艺才华,没有德行基础,稍有才华能力就非常傲慢。「傲不可长,欲不可纵」,现在有才华,傲慢了,家长还高兴,满足他很多欲望,骄奢YIN逸统统滋长。这些习气一起来,「发,然后禁」,他已经形成习气了,你要去导正他,相当困难,「捍格不胜」。所以现在很多青少年都跟父母对著干,这不就《礼记.学记》都讲到了吗?要「禁於未发」,从小让他行为符合规范,习惯成自然。你看《礼记.学记》,真的教育哲学,我们现在为人父母老师都不懂,反而都顺著西方那些思想,平等,孩子叫我名字就好了,不用叫爸,不用叫妈。那都违背常道,伦常都没了。「称尊长,勿呼名」,他直接叫爸爸的名字,他的恭敬心从哪里长?他对父母都不恭敬,他以后对谁恭敬?把他的人格整个都毁掉了。所以我们这个时代吃这么大的亏,主要还是忘了老祖宗的教诲,不听老人言,丧失民族自信心。现在要振兴文化,找回信心,进一步把文化带到全世界去,给这个时代的人类走出一条活路出来。

  我们看这二、三年灾难频传,在我们中华文化当中都有解决的方法。因为「人弃常则妖兴」,《左传》上面讲的,偏离做人的仁义礼智信,这奇奇怪怪的事情出来了。「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上面讲的,这些灾祸就来了。其实这么多灾难一句话就讲透了,是我们肯不肯受教、改过。「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人心才是灾祸的根源所在,人心一转,灾难就转。其实人不冷静,从个人到社会国家,都可以彰显这个道理。现在人不知道是在想什么?可能只想著每天我能吃什么,我钱可不可以多赚一点,怎么明摆著的真理,他都不会观察?我们去看哪个争名夺利的人人生幸福?哪个跟自己最亲的亲人告上法庭之后家里愈来愈兴旺?哪一个国家穷兵黩武最后赢得人家的尊重?不是招感来更多的灾祸吗?更多的对立冲突吗?

  孔子讲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个「始作俑者」的典故,就是有人在做陪葬品,做成假人,结果做得太像了,孔子讲到,因为他做得太像,可能以后就会有人拿真人去陪葬。他做的是假人,可是往后形成流弊很严重,这个流弊他要负责任。造成活人被活埋,他可能以后断子绝孙,没后代。圣人看事情洞察得很深远,都看到每一个行为,对於往后有没有形成不好的影响。您看大禹,刚好人家送他一种酒,他尝了一下马上警觉,后世一定有因为这个酒败家甚至亡国。他警觉性都很高,知道这个东西往后的流弊。

  而我们看现在很多节目,杀盗YIN妄,把下一代都毁掉。而在电影、在传播媒体当中,最先把杀盗YIN妄摆上萤光幕上的,这一些国家地区所招感来的灾难一定是最多,因为他祸害的人,在时间空间上最大。所以大家注意去看,现在那些把整个全世界社会风气价值观带偏掉的国家,他们的天灾人祸特别多,但他们清楚吗?他们还沾沾自喜这些潮流都是他们带起来的。所以人可悲,做错了还自以为伟大。所以为什么一九七0年代汤恩比教授感叹,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世界问题,只有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才能够找得到解决的智慧跟方法,不是没有道理。其他的民族它时间短,它的整个老祖宗教诲没有这么完备、没有这么透彻。所以最近这个灾难也特别大,我们有学中华文化的人,应该随分随力劝导身边的人。你说我力量很有限,不要小看自己,每一个人都有这分使命、都尽心尽力,这都是圆满功德。我们这分尽心尽力的诚心,也会招感更多的人来承担起这个时代的使命。

  所以从这篇文章第一段给我们的反思,教育人才要回到真理、回到经典的教诲,才能教育出栋梁之材。文化当中有提到万法由心生,你看我们的急功近利,不只是在教育孩子上急功近利,连在生产农作物统统都是这个心态。揠苗助长,喷一大堆农药,用化肥,长出来的好看没营养,甚至还有毒。那不是跟我们教出来的孩子一样,长得很大、好看,但思想观念不对,思想都有毒害。化肥不是自然的营养,化肥是什么?主要就是氮、钾、磷。而且那氮、钾、磷又不自然,拼命用氮、钾、磷这些化肥催大农作物,人吃了一大堆病,哪有智慧?没有道法自然,都求快,都做表面。农作物是这么催大的,你看我们现在培养下一代,是不是也这么催大的?语文数学、数学语文。你应该德智体群美,怎么就只有加氮钾磷,数学语文就这几科?这失衡!所以你看从现在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都可以洞察到人心偏颇的地方,急功近利,都做表面。所以要重内在,重德,重要。我们再看下一段: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龚先生买了三百盆的梅树盆栽,统统都是病残的。

  【无一完者。】

  没有一株是完好的。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他看到这三百盆都是病残的,内心很难受,流了三天的泪水,并且『誓疗之』,发誓要把它们治疗好。其实我们看到这文字背后,可以理解到龚先生忧国忧民之心,他的担忧,这是读书人的胸怀,代代都是如此。「君子不耻身之贱,愧道之不行;不忧命之短,忧百姓之穷」。担忧的是这个时代的危机,这是忠心;进的也是忠言,忠言逆耳,这些在位者要能听得进去才好。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忠孝节义代代相传。我们一想到忠,想到三闾大夫屈原留下来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挽救目前的社会这些劫运确实不容易,但是都是有鞠躬尽瘁的精神。我们看这篇文章也可以感觉得出来,「上下而求索」。接著他:

  【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椶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纵之』就是放开束缚,让它顺著天性去发展。用在教育,就是不要再填鸭,不要再制式化,应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行行出状元。又不是要把所有的人,统统养在那个盆子里面,然后都成为考试机器,那不是每个都病残吗?考试机器会生活吗?考试机器有人情味吗?考试机器有仁义礼智吗?放开束缚。『顺之』,顺它的天性。老祖宗的教育为什么伟大?都是顺著天性来教他。「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本来他对父母就是爱敬,由这个天性保持推衍到对一切人,中华文化教育就完成了。这么顺著天性很简单,我们把它搞得那么复杂。「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都是因为顺著自然最省力。有中华文化的时代,三十年前我们父亲那一辈,三、五十年前,他们小的时候接受中华文化,懂得孝道,有责任心,你看那父母不怎么操心。我们现在操一辈子心,差这么多,那都是没有顺著天性教。

  『毁其盆』,毁掉花盆。现在这个花盆就是错误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甚至是错误的社会价值观,这都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都引向小人,当然是生病的人,人格都不健康。所以把这个花盆打破,『悉埋於地』,都种在泥土里,这也是让这个梅树回到大地,大地是能生长。那我们教育的话,回到心地,回到长善,回到父子有亲的孝道,回到德为本。『解其椶缚』,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以五年为期』,因为它们生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得要花一段时间把它调过来。现在很多人学中华文化,教育他的孩子也是很急,虽然是在学中华文化、教中华文化,本质还是功利主义,还是急於求成。那换汤不换药,这个还是不妥当的,是自己的行为、精神要跟中华文化相应。教育要以身作则,自己先做好,教育者首先受教育,这个才是自然的。还有,还要有耐性,不能急,不能控制,不能急於求成。所以这个「五年为期」,这个也强调要有耐性,要沉得住气,要耐心陪伴,要耐心照顾这个树,让它恢复正常;也要耐心陪伴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恢复正常。所以『必复之全之』,务必恢复本性,健全的生长。这段话也是给我们家庭跟整个学校、单位思考。我们不希望孩子大学毕业是不健康的状态,现在没有别的,最重要就是补伦理道德的课,才能善用他所学到的知识技能。

  【予本非文人画士。】

  我本来就不是文人画士。

  【甘受诟厉。】

  我甘愿忍受辱骂,这个『诟厉』,「厉」是发怒,诟厉就是人家来辱骂。反正我也不是文人画士,我也不在乎人家骂我。这也提醒我们要拨乱反正,可能会受到很多人的质疑,甚至批判,这个时候我们不要觉得难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内心要很笃定、很有信心,所有的人都不干了,我还照干,这样才是对的。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辟』就是设置,开设『病梅馆』,来收藏它们,来养育它们、照顾它们。

  【乌乎。】

  感叹,无奈的感叹。

  【安得使予多暇日。】

  『安得』就是怎样,『使予』,才能让我有多空闲的时间,『多暇日』,「暇」是空闲。

  【又多闲田。】

  又有很多空闲的土地。有时间、有土地他才能够照顾这些树。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才能大量,『广』就是广大,大量的收纳、收藏这几个地方的病梅。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穷』就是尽,尽我一生的生命来治疗好这些病梅。其实龚自珍先生,也是尽他一生的力量,能够挽救这个错误的社会风气,能够更致力培养一些正人君子,也是可以为国多举一些贤才。这是他一生的目标,他无怨无悔任重道远在做。这些圣哲人他们的精神,在我们读这篇文章当中我们也感受到,进而我们也期许自己效法他们的精神。

  读到这一段想到杜甫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现在在祖国大陆,由中央政府带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么一带头,各地都有政府在主导中华文化的复兴,那我们的下一代就有福气了。老百姓一学对他个人身心,以至於他家庭的幸福都有直接的利益。变成「广厦千万间」,各地的父母官都在造这样好的修学环境。我们就知道好几个地方都是父母带头,来培养中华文化的人才,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我们每一个人随缘、随分、随力来做,就对了。不这么做我们就有愧於祖先,这就是耻辱了。我们再回到耻篇「绪余」,第二篇。

  【孔子曰。知耻近乎勇。】

  知道羞耻才是接近勇气的态度,而且知道羞耻就可以勇於去改正自己的过失。

  【王曾曰。知耻者。可以行人之所不能行。任人之所不能任。】

  知耻之人,比方蔺相如,他觉得把国家的耻辱摆在第一位,所以面对廉颇的无意中伤、身边人的不谅解,他都能处之泰然。这个就是『行人之所不能行,任人之所不能任』,做出别人不能做到的,承担别人不能承担的责任、职务。我们还了解到,为了把中华文化能够真正更好的落实在当地,很多官员宁可他不升官,尽心尽力把这个教育工作做好。我们了解到,松花江中学王琦老师,他本来是副校长。你看,为了振兴文化,他不做副校长,他甘心做班主任。这分诚心,你看,招感,感来吕杰校长,君臣有义,成就了松花江效应。「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但是我们这个肩膀得愿意扛时代的责任。有这样的支持:

  【万不至冒贡非几。为奸盗诈伪。】

  有知耻的心,就『万不至於』,就不可能,『冒贡非几』,这《书经》上的话,就是冒进去做危险的事、非法的事,就不至於会这么做,也不可能做奸佞、盗窃、诈欺、虚伪的事情。

  【自取亡身辱亲。】

  因为做这些事会自己陷入危险,甚至辱没了父母亲族,知耻的人不可能这么做。所以不可能『自取亡身辱亲』:

  【败家亡国者也。】

  就不会这么做。

  【夫八德而以耻字终之。】

  以耻为最后。

  【是耻居八德之终。】

  耻居八德的终结。

  【实全八德之道。】

  实在是完全落实八德的宝藏。这个『全』就是有耻的精神才能完全落实八德。

  【如子不孝於亲。弟不恭其兄。】

  孝悌是做人的本,没有做到:

  【可耻之甚也。】

  可耻到了极处。

  【不忠不信。无礼无义。临财苟得。临难苟免。不尤耻之又甚乎。】

  这些行为不都是更特别耻辱了吗?

  【夫士为四民之首。】

  读书人是士农工商之首。

  【而不知耻自爱以爱人。恶在其为士乎。】

  读书人,士农工商之首,假如还不知耻自爱,进而能去爱人,这个『恶』就是何能,怎么能称得上是『士』?这就有辱这个「士」、这个读书人的身分,读书人应该是给社会作表率才对。

  【果能立心坚贞。】

  立下决心,坚守贞节。

  【守身圭璧。】

  守身如玉。

  【暗室不敢欺其心。】

  这就是慎独的态度,幽暗无人的地方不自欺,不欺人。

  【仰不愧。俯不怍。】

  俯仰无愧。

  【不难为天地之完人。】

  有这样的精神,慎独,就不难成为天下完美人格之人。

  【而圣域贤关。亦不难入也。】

  『圣域贤关』,就是圣贤的境地、境界,入圣流就不会太困难,所谓「圣与贤,可驯致」。后面两段是讲女子之耻。

  【耻者。所以洁身也。】

  洁净自身,洁净德行。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既有此天良美德。无耻即是无良。】

  『羞恶之心』,羞愧作恶,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天良美德。假如没有这个羞恶,没有这个耻心,就没有天良。

  【古人谓哀莫大於心死。】

  一个人良心都没了,那就是哀莫大於心死了。

  【而身死次之。】

  身死还没有良心死悲哀。

  【良心若死。身在何益。】

  只有这个身体,变行尸走肉,对己有何益?甚至还会害人。

  【故曰。耻之於人大矣。】

  『耻』对人太重要。

  【又曰。人不可以无耻。女子幽嫺贞静。其耻德本优於男子。】

  女子的这种羞耻心比男子更强,她是幽淡娴雅,贞洁安静、恬静的特质。

  【德之不修。言之不慎。容之不正。功之不勤。】

  这四德做得不好。

  【以及三从之不得其正。皆妇女之可耻者也。】

  就是人没有做到她的本分,都觉得很羞耻。

  【推之不孝不悌不忠不信无礼无义无廉。则可耻孰甚。】

  就是更加的可耻,『甚』就是更加。

  【须知女子之身。】

  女子的身体。

  【洁如白璧。】

  如无瑕的美玉一样。

  【父母遗体。重若黄金。故八德以耻终焉。】

  我们的身体是父母遗留给我们的,也代表父母的精神,我们不能糟蹋它,『重若黄金,八德以耻终』。下一篇讲到:

  【女子之耻。莫大於失节。而取怜仰食。犹其次焉。】

  取得人家的怜悯,乞讨食物而活,这个还是其次,『失节』是最大的耻辱。因为没有守节、没有守礼,人的行为可能就跟禽兽差不多,而且女子不守节,整个社会风气男女关系会大乱。古人都是洞察得到的。

  【故程子有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女子而不知耻。小之则冶容竞丽。大之则荡检逾闲。】

  小的地方都重视外表,大的时候破坏了整个做人的规矩、破坏了社会风气。

  【每因一念之差。卒致终身莫赎】

  『莫赎』就是没有办法挽回、弥补,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

  【不特羞污一己。】

  不只羞辱垢秽了自己。

  【玷累一生。抑且辱及舅姑。】

  羞辱了自己的公公婆婆。

  【辱及父母。辱及夫家门户。辱及母家弟昆。】

  自己的丈夫门户,自己娘家的兄弟姐妹,都受到侮辱。

  【甚至戚族含羞。子孙蒙垢。】

  后代都抬不起头。

  【其害有不可胜言者。】

  实在是说不尽。

  【故女子有耻。则於父母舅姑。即可为孝。於兄弟姊妹。即可为悌。於夫主。】

  丈夫、主人:

  【即可为忠为信。而其待人也必以礼。】

  她处世待人,懂得遵循礼法,对人恭敬。

  【其处事也必以义。】

  待人以礼,处事以情义。

  【其接物也必以廉。】

  接物廉洁有守。

  【德必修。言必慎。容必正。功必勤。】

  四德都做得很好。这个女德有耻,女德正,这个家就安了。

  【三从必正矣。故耻足以赅女子之万行而无遗焉。】

  这个『耻』足以完备女子所有的德行、行为,没有遗漏的,都包含在「耻」的精神当中。

  我们古文上到这个月刚好一年。我们暂定五月二十八号,我们的古文课跟大家交流的内容,是《群书治要》里面精华的这些篇章,二十八号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