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佛法,首先确定自己不是忘恩负义之徒
忘恩负义之徒能学好佛么?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是,现在很多佛子,却一不小心,做了忘恩负义之徒,实在可惜。
学佛的人都知道,“百善孝为先”,但却不懂得什么是真孝道,结果,不学佛还好,一旦学佛了,反而家庭关系紧张了,指责父母家人不学佛,不吃素,没有善根,结果给家人带来烦恼,让家人觉得学佛的都是怪胎,也给自己招来很多的障碍,实在不应该。
孝者有三:人之孝,天之孝,佛之孝
人之孝:指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尽的孝道。
真孝顺的标志就是,父母吃的顺心,睡得安心。我常常讲,孝道就是要上敬下和,比如,你很孝顺父母,可惜你跟自己的配偶闹离婚,让父母担心,则你孝道不圆满,只有解决了父母的担忧,才是真孝顺。再如,你很孝顺,可是,你家婆媳不合,则你能上敬,不能下和,不算真孝顺。出嫁的媳妇如果能更孝顺公婆才叫真孝顺,被丈夫尊重;同样,女婿也要更孝顺岳父岳母,这样可以让妻子感到温暖。
在人之孝道中,我们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以及顺者为孝的道理,佛教里也有一种说法,父母就是人一生下来就面对的两尊佛。若不孝父母,则是忘恩负义之徒,再去放生,诵经,持咒,吃素,布施,毫无功德。
天之孝:一人得道,九族升天。此为天之孝。
秘密在于,一个人的秉性中藏着一个人生生世世以来的业力+祖先业力。一旦这个人化掉了这个禀性,则其本人生生世世以来的业力消失,其有血缘关系的祖先的业力亦同时消失。所以,更精确地讲,是一人化性,九族升天。这个九族,不仅包含祖先,还包含与你有血缘关系的所有的人。这是一大群人。所以,真学佛人要化性,解脱自己的同时,也解脱自己的九族。在你发脾气的时候,九族都感受到绝望,不是忘恩负义又是什么呢?
如何化性?禀性表现为五种脾气:怒恨怨恼烦。人为什么发脾气?因为人遇到了烦恼。如何化烦恼,要懂得烦恼即菩提的道理,化烦恼为菩提。
佛之孝:众生皆父母,百善孝为先。
明白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同体名大悲的道理,才知道,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救度他人就是救度自己,对人好,才是对自己好,于是,把众生都当做自己的父母来救度,此为佛之孝道。
所以,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要化秉性,还要对人好,要爱护每一个众生,不管是苍蝇还是蚂蚁,都是生命,都要善护持。
我常常跟人说,不孝父母者,拜佛佛不灵,就是这个道理了。有的人觉得不可思议,我便又举一例:一个男人,不善待自己的老婆,处处对别人的老婆好,对别的女人好,这个是好男人吗?恐怕所有的女人都知道,这样的男人不是好男人了,他对别人的老婆再好,都得不到他人的称赞。所以,不孝父母而行布施,放生,吃素等善行者,犹如对老婆不好而独对别人的老婆特好的男人,照样是忘恩负义。忘恩负义之徒,布施,诵经,持戒,吃素,毫无功德。
还有一种情况,也属于忘恩负义。就是常常烦恼的人,这种情况常常被忽视,因为人们不懂得烦恼化菩提的道理了。
什么叫烦恼化菩提呢?有人侵犯你,给你带来烦恼了,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哦,原来你前世曾经用同样的手段侵犯过别人,对别人造业了,今生人家侵犯你,给你带来同样的烦恼,是来为你了业的。这个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当然是好事了,要感恩。结果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是发脾气,是怒恨怨恼烦,这个不是恩将仇报,以怨报德么?所以,计较人,发脾气的本质,还是忘恩负义。所以,你常常发脾气,常常恩将仇报,以怨报德,怎么能学好佛呢?
所以,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化秉性,护持众生,对众生好,对配偶忠诚,要化烦恼为菩提,这才确定自己不是个忘恩负义之徒,修行佛法必定得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