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了凡四训菁华—改造命运,心想事成(第五集)


 2010/9/14    下载DOC文档    

了凡四训菁华—改造命运,心想事成  (第五集)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9-13-05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佛法的修学,旨在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本人,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如果对於这些事情,明白了、清楚了,这个人就叫做佛,就叫做菩萨。如果对於这桩事情,还不清楚、不明了,迷惑颠倒,这个人就叫凡夫。所以佛在经上常讲,圣凡只在迷悟之间,就是这个意思。觉悟了你就得大自在,迷了的时候,不但不自在,还要受很多的苦难。这苦难从哪里来的?就是我们不了解事实真相,随著自己的烦恼,随著自己的知见;是错误的想法,错误的作法,所变现的这些不吉祥的果报,也就是许许多多的灾难。因此,自古以来,世出世间的圣人,中国人叫圣人,印度人叫佛,意思完全相同。「圣」这个定义: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宇宙人生明白的人,中国人叫圣人,印度人叫佛。

  我们佛法里面,分作世间圣人跟出世间圣人,其实这种讲法都是方便说,我们要了解它的真实义,真正的彻底圆满的觉悟,决定没有分别。如果还有世间、还有出世间这个念头,这种想法,这种分别,他纵然是觉悟,不够彻底,不够圆满。真正觉悟的人、圆满觉悟的人心地清净,决定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妄想。所以还有世间出世间,那还是妄想没断,分别执著没了,纵然觉悟,觉悟得也很有限。佛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彻底的觉悟;也就是说,希望我们人人都成佛,成佛就是成就彻底圆满觉悟的意思。所以佛不是神,我们不可以把佛当作神明来看待,那就错了。神还是没有觉悟,说实在的话,他们福报比我们大一点,智慧比我们高一点,其实高也高不了好多,都没有超越三界六道。这些事跟理我们都要清楚,我们才知道,这个佛要怎么个学法,学佛的目的何在,学佛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成就,成就是果报,果报每一个人都希望,过得幸福,过得快乐,过得美满,佛法确确实实是让我们得到这个目的。无论在这一生、在来生,生生世世,你永远得到幸福美满的快乐。

  如何才能得到?要觉悟才能得到。怎么样才能觉悟?一般人讲要教学,要亲近善知识,佛在经上也是这样教导我们,中国孔圣人也是这样教导我们。我们亲近善知识了,亲近善知识是不是真的能觉悟?我们知道亲近善知识,不觉悟的人还是很多;固然有觉悟的,觉悟的还是少,不觉悟的还是多。原因在哪里?我们在教学里也常常提起,「好学」。好学的人,亲近善知识就有成就,如果不好学,遇到善知识也是空过。好学就难了,好学是不是真的就能有像佛说这么殊胜成就?不见得。好学的人可以说,会有一点小成就,至於大成就、圆满的成就还不行,还要加上个条件,这个条件是心量要大。谚语里有说,「量大福大,福大慧就大」,大智慧、大福德从哪里来的?大心量来的。心量小纵然好学,遇到善知识成就还是小。佛家的教学也如是,小乘亲近善知识,大乘加一个好学,普贤行加一个大心量,普贤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又好学,又喜欢亲近善知识,一生才能够圆满成佛,要具足这三个条件才能成就。

  三个条件缺少一个,如果缺少善友,纵然好学,纵然心量大,也不能成就,为什么?没有基础。可见得亲近善知识,是最为重要的。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第一段就是教导我们,要亲近明师;「明」就是通达明了,这是好老师,我们要亲近他。纵然不好学,纵然没有大心量,可以达到第一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什么?断恶修善,这个好老师总是教你这些;换句话说,真正善知识绝对不会帮助人增长贪瞋痴。帮助人增长贪瞋痴的,那个不是佛家讲的善知识,而是佛法里讲的恶知识。什么是恶知识?帮助你造十恶业,帮助你,鼓励你,赞叹你,做贪瞋痴,做杀盗YIN,那是恶知识不是善知识。善知识一定帮助你断恶修善,不但教你,他自己一定也做一个好榜样,做出来给你看,你才相信。如果只是讲,他自己没有做到,跟他学的人,能信他的人,就不会多了。

  释迦牟尼佛是最好的一位老师,最好的一位善知识,他说到,他做到了。他一生对於自己生活所求,可以说降到最低的水平,一生过著三衣一钵的生活。他出生那个地区是热带,热带确实三衣就够了。不像此地,此地有春夏秋冬四季,你的三衣不足以保暖。他是告诉我们,物质生活过最低的水平就够了,所谓是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避风雨,你说多自在!身心都没有牵挂,没有忧虑,没有一丝毫的压力,正是圣贤人所讲的心安理得。道理明白,心就安了,无论什么样的生活,心安;心安就快乐,心安就满足,就知足常乐。世间人什么样的人最苦?不知足的人最苦,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这种人苦。

  所以佛家教学第一个目的,是教给我们断恶修善,这是修因,修行。果报?人天福报,因为你造恶,你决定感受三恶道的果报,断恶就是断三恶道,修善就是修人天福报。这是没有出六道,是指亲近明师,亲近善友,就得到这样殊胜的果报。如果再好学,那这果报就更殊胜。学能开悟,学能明理,对於宇宙人生真相,逐渐逐渐通达明白了;明白之后,那个果报殊胜了,可以超越六道轮回。所以要想超越六道轮回,不能不好学。

  世间真正的乐,可惜现代人没有注意到,没有想到。真正的乐是什么?读书乐。可是如果读现在书店里卖的那些书,读起来不乐,我看愈读愈痛苦,现在学校里教的那些课本,我看也愈读愈苦。所以我讲经的时候,曾经说过几次,来生不能作人,为什么?上学念书背了个书包,都苦死了,何必干这个事情。从前人念书乐,念什么书?圣贤书。所以诸位晓得,念圣贤书乐。佛经,佛是大圣大贤,你们现在读经,天天读佛经,读的时候快不快乐?我看也不见得。为什么读佛书不乐?没有入进去,只是读的字面,里面的义理没有体会到。如果体会到里面的义理,那就有乐趣了。哪一种乐是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之乐决定比不上的,真乐!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乐此不疲。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我们难以相信,跟释迦牟尼佛学的人有多少,这些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在中国这些祖师大德们,各个都乐此不疲,我们应当要细心去体会,要细心去观察,这是真正亲近圣贤,这里头有大乐。如果没有真正之乐,没有大乐,那些人为什么跟释迦牟尼佛学,为什么不在这个世间追求名闻利养,为什么不追求财富,追求权力,追求地位,他为什么不干?他跑到深山跟大自然为伍,那个乐绝对不是世间人所能够体会得到的。

  更进一步,刚才讲了,心量拓开了,真的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念念为一切众生著想,为虚空法界著想,这个心量在佛法里面就叫普贤行,无论他修学什么法门,这个法门都叫普贤法门,是以心量把他自己修学功德拓展了,拓展到最圆满、最究竟,圆成佛道。这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断恶修善,脱离三恶道,得人天福报。第二个阶段:脱离六道轮回,往生到四圣法界;十法界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破迷开悟了。最高的一个层次,就是拓开心量,没有一样不能包容的,心地真正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跟诸佛如来完全相同,超凡入圣。「凡」是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圣」是一真法界,《华严经》讲的华藏世界,净土经里面讲的极乐世界,那是圣,超凡入圣了。所以这桩事情是属於教育,是属於教学,你要不教,不肯学,你怎么能成就?

  佛菩萨、善知识愿意教,他在教学里是大受用,得大快乐。可是有没有人来学?哪些人来学?佛家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只要有一个人肯学,佛菩萨都来教。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有当机众,当机众是来当学生的,除他之外别人是旁听的。你别看一个法会,来了几百人、几千人,真正来学的也不过两、三人而已,其他一律是旁听生。真正来学的人得利益,来旁听的旁听生结了一点法缘;换句话说,听到一点佛学常识,佛学的知识,真正的利益得不到。怎么说?佛讲了这么多道理,劝他断恶修善,他懂了;恶断不掉,善不肯修,这是旁听生。真正做学生的人,那就得真干,真的断恶,真的修善,那是正科生,那个在佛法讲当机众。所以佛的教学非常慈悲,只要有一个人,他就住世,他就肯教。教学的成果,要把恶人教化变成善人,要把坏人教化变成好人,把迷人教化变成觉悟的人,这是教学。不是说这个人坏,开除掉他,不要他了,那个教育是失败的教育,那不是成功的教育,成功的教育变化气质。众生可不可能变化?决定可能,肯定是可能的。但是众生的业障、烦恼、习气很重,善知识要有耐心,不是一天、两天就把他转过来的,我们自己本身也一样。我学佛四十七年,四十七年才转过来、才回头,可见得不是一个很用功的人,不是佛经里面所讲的上根利智。可是天天学、年年学,锲而不舍,不知不觉就转过来了。真转过来了,你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决定不会再为自己想,为自己想没转过来,为一切众生幸福著想,为一切众生消灾免难著想,那真的就回头了。所以我们的学习,要跟老师相应,老师是佛菩萨,佛菩萨虽然没在我们面前,经典摆在我们面前,经典就是佛菩萨的教诲,读诵经典就是亲近诸佛菩萨。

  这一次到这边来,时间虽然不长,同修们要我把《了凡四训》跟大家略略介绍一下,这个也很有必要。《了凡四训》内容是「深信因果,改造命运」。现在这个世界,我想同学们也许都看过很多中国外国的预言,现在这个书,书店上好像很多,都说一九九九年、两千年是世界末日,是不是真的世界末日?很难讲,灾难肯定是有。《了凡四训》来读读,来研究研究,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以这个问题做为中心,我们用《了凡四训》来探讨。西方很多预言家,像最有名的是十六世纪的,法国的诺查丹玛斯,这是最有名的。我们读了他的传记,看了他的诠述之后,他是什么角色?《了凡四训》里的孔先生,他跟孔先生一样高明,算得非常准,算得很准,没有法子改变。了凡先生以后遇到云谷禅师,就改变了。所以灾难是有,能不能化解?能,你懂得道理,懂得方法,就能化解这个劫难。如果不懂道理,不懂方法,那就没法子了。诺查丹玛斯不懂这个理论,不懂方法,他看到这个现象提出警告,说是众生造罪业太重,上帝发脾气了,要惩罚众生,那就没法子了。这是把这个责任推给上帝去了,实际上不是如此。所以我们这几天,有这么一点时间,在一块研究、谈谈,也是好事情。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谢谢大家,我们明天见。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