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51集)
尊敬的法师、诸位长辈、诸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看到大家都是充满喜悦的脸庞,额头都发亮。额头发亮是结果,原因是增长智慧,法喜充满。这几天听好几个同仁、朋友都说,好像是春节过年一样的热闹,我们迎来了师长老人家,以及刘素云老师、钟博士,还有陈瑞珠老师、陈大惠老师,诸位大善知识来给我们传经送宝,这几天我们听师长开示,都感觉到有智慧真好。 家庭社会甚至世界的问题,都能透过师长的智慧,从根本找到问题,进而可以化解、可以解决。而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好学来的,好学近乎智。这几天我们听到刘素云老师谈到的「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从刘老师的课程当中,我们深刻感觉到她非常老实、听话、真干,听了师长的教诲,她马上就去力行。所以师长在课程当中也有提到,一百个学生一起听课,每个人的受益不同,问题不在师长这一边,在每个人的诚敬程度不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而很重要的是放下,师长一直强调要放下,我们感觉到刘老师什么都放下了,反璞归真,像孩子一样天真。我在听几位老师讲课的时候,自己都生惭愧心,觉得我的脑子怎么这么复杂,怎么不跟他们的脑袋换一下,这样我就轻松多了。 所以要真得自在,还得要放下自己的执著、自己的分别,提起真诚慈悲的心。我们听陈瑞珠老师的课程,她对於所有的学生,她都是坚信「人之初,性本善」。那天听到陈老师提的几个例子,都让我们非常感动。其中有提到一个九岁的孩子偷窃,多次进出少年管护所,因为他还没十八岁,还不可以判刑,但是就是用管护所来教育他。陈老师看到这个孩子,因为一般这些讲课的老师到管护所去,是不能把资料电话留给这些孩子的。当然,这个也是对老师的保护,怕这些孩子会不会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来危害到老师,这个也是一片善意。但陈瑞珠老师看到这样的孩子,非常心疼。了解他的家庭状况,父母从小就不管他,结果九岁的孩子,行为这么偏颇。陈老师告诉他,你只要出去就来找我,把电话资料留给他。而我们听到这个孩子,现在二十几岁,正在英国留学。我们听到这里都感觉,那是把一个人从地狱拉出来,接受圣贤教诲。这样一个孩子得救,这个老师都功德无量! 更何况陈老师跟余老师,他们已经在耕心莲苑办学十三年,受益的孩子是无量无边。而且她们现在把一个社区,落实了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落实了大家庭的伦理教育,整个社区像个大家庭一样。这样的经验已经开始向全球传播,所以能做出榜样真的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我们想一想十三年前,两位老师是一颗善心的种子,十三年后,这颗种子发芽、茁壮,又结出很多的种子,这些孩子们现在很多都大学毕业,又回来当老师。而且这样的经验,听说去年底,还有美国州立大学,不是华人,是州立大学的这些美国学生教授,组团到台湾三重,跟他们请教社区学校的经验。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善的种子,可以对自己的人生,以至於对整个大众的人生,都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好的影响,只要我们发的是真心。 几位老师的课程,我们感觉到,他们都是非常恭敬古圣先贤的教诲,恭敬师长的教诲,所以他们会有很大的受益,以至於能给大众做好的榜样。每次听钟博士讲课,我都感觉孝道差他非常多。而且钟博士确实心忧天下,因为这次钟博士谈的题目是「天下太平之根本」。什么是天下太平之根本?女教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因为所有的圣贤人都是女人教出来,所以教女子比教男子更重要。诸位朋友,您生女儿的请举手。你们怎么迟疑了?你有没有女儿还要想一下吗?还是大家都入定了,还没出来?刚刚举手的,摄影机有没有拍下来?这些人都是天下太平的负责人。他们把女儿教好了,他的女儿又教出圣贤,像范仲淹这样有学问的人,那这个世界就有救了。 我听钟博士讲这个主题感动在哪里?因为女人的课程没人教男人也出来了,舍我其谁,当仁不让。其实,我觉得教女教,我们马来西亚的女士很适合。真的,华人当中,我们观察的结果,最温柔的是马来西亚的女士。大家应该信任我,我这个人不会谄媚。因为刘素云老师强调,修道一定不能讲谎话,要讲诚实话、大实话。一个人心性要提升,也必然是从不妄语开始。这个话不是我讲的,我记得我们二00七年的时候,非常难得,我们全国校长职工会,他们所带领的有九百八十四所华小,等於是马来西亚下一代孩子的教育,都是他们在领头的。虽然只有包括西马九百八十四所华小,可是因为落实《弟子规》的教学做得很好,这两年东马也来参与,所以现在不止九百八十四所华小。而且这是在华人的国家地区里面,从全国的一种高度下来推展伦理道德教育,马来西亚是唯一从全国面去教导的华人。告诉大家,我们什么时候在写历史?Anytime,anywhere,随时随地,在写我们人生的历史,对家庭、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历史。 我们到底要写什么?今天早上我们见到校长职工会总秘书李金华校长,他前几天退休了。他见了师长,跟师长讲到,他说他要专注编一套小一到小六专门教《弟子规》的教师手册,让每个老师都能够有很好的资料、经验,他就心有底,不会慌。这个我们听了非常感动,这叫好人要做到底,送佛要送到西天才算数。我们看刘素云老师:不能做自了汉,要多带一些人回老家见大慈父。我们看到这些仁人志士,他们的心境都是慈悲为怀。很微妙的一件事情,我们听师长讲经,就了解这个道理。每个人起一个念头,周遍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都收到这个频率。这个道理我们细细想想,起的是善念,利益全宇宙,真有善心的人,他当下起的念念的善念,都在利益全宇宙,他一定坚持纯净纯善的存心。只要他听懂了,他明白了这个真相,当下我就可以利益全宇宙。让我们警惕的是什么?假如我们起的是一个邪念,会怎么样?Hello,这个问题这么难吗?那就污染了整个宇宙。我们想到这里,非常戒慎恐惧,这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 克念作圣,能把这个邪念转成纯净纯善的念,当下这一念转得过来,念念保持,就是圣人。圣人跟凡人就在一念之间,进而把它保持,正念分明。陈瑞珠老师,他们是几个月前起了个念头,就是要编小学到初三,教《弟子规》的教师手册。起个善念!今天又听到李金华校长说要编这样的教材。所以大家看,善念有没有感应?这个是科学,这不是迷信。在科学界有一个理论,叫百匹猿猴效应,就是科学家发现有一个小岛,那个岛四面环海,这些岛上的猿猴,它们世世代代都是吃番薯过生活。它们把番薯拿起来拍干净,然后就开始吃,世世代代这样传下来的。突然有一天有一只母猴心血来潮,它看到河水,动了个念头,可不可以拿河水把番薯洗一洗?结果它洗完咬的第一口,所有的猿猴都没有洗过番薯,也不知道吃是什么味道,全部看著它,然后看它愈咬愈快乐,愈咬好像愈好吃。 大家有没有经验,看一个人吃东西,就很想跟著他吃。他吃起东西来好像很美味,会让人家很动心,好像很好吃。会唱歌的人也是这样,唱一首好歌,人家听了之后就跟著他唱起来。会教书的人也是这样,我们师长教学五十三年,多少弟子都以老人家这一生的榜样,自己来效法,跟著师长一样从事教学工作。这叫「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学者使人也想跟著他学,这是我讲的。就是说你自己学《弟子规》学得很欢喜,你不用去叫人家学,人家说你最近怎么高兴成这样,到底发生什么事,可不可以给我讲讲?人家主动要了解、要深入。 所以这只母猴愈咬愈起劲,旁边的猿猴一判断,可能很好吃,纷纷跟著它一样,洗番薯,统统开始咬,确实好吃。为什么?因为以前咬起来还会咬到沙子,口感没那么好,现在洗干净了,口感更好。结果很有意思,大部分的猴子都来用水洗了,只剩下几只不愿意洗。为什么?因为那几只曾经当过村长、当过酋长,它很有身分,我怎么可以学它?不干,宁可咬沙子都不干。所以谁累?执著的人累,分别的人累,放下的人自在!结果有一天,这河流干掉了,没水了,这只母猴很聪明,跑到海里去洗,更好吃,因为那个海水还有咸味,加了调味料。结果,科学家意外发现,当这只母猴开始用水洗之后,整个附近岛屿上的猴子,本来都不知道用水洗的,突然如雨后春笋般,统统都用水洗。猴子有没有大哥大?它没有行动电话、没有无线电,为什么统统都开始洗?有看不到的东西,是什么?思想波传出去了,产生共鸣。 后来科学家就观察人类社会,比方说这一个化合物被发现了,这一个研究室:这是我的专利,不要告诉别人,我赶紧整理好资料,几天之后发表。突然他要发表以前,世界其他很多实验室统统都发现了,就是他们那几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发现。那就是有一个人开窍之后,那个思想波传过去,也把那些快开窍的人给撞开了。这个大家应该可以体会,比方说有一个人打哈欠,旁边突然很多人就打哈欠,这个都有连带关系,都收到那个频率了。所以真的真正为了他人、为了这个世界,首先最重要的,让自己的念头纯净纯善,这是最直接的利益。大家都是正念,都是为祈求世界和平,那个力量太大了! 师长这几天讲到美国布莱登,这个科学家就讲到,只要弃恶归善、弃邪归正,可以端正心念,可以转迷为悟,这样的心念可以化解世界的灾难。可见得思想波的力量非常大。昨天刘老师也讲到,我们身为圣贤的弟子,都要以天下为己任,一定要尽力化解灾难,就从我们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来做起。今天李金华校长谈到要编教师手册,就让我想到百匹猿猴的科学实验,我们把它改一下叫百位善人效应,就开始传递开来了。李金华校长还提到,他每个礼拜,都要深入到这些学校去了解他们的情况,然后他们有任何需要,赶紧支持他们。用心良苦,都退休了,念念不忘教育事业,不忘文化的承传。所以我们马来西亚有这么好的校长,是整个国家华人的福气。 从二00七年,我们校长职工会连续五年在九百八十四所华小推展《弟子规》,当时我们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一位参赞,他上台来就说到:马来西亚的女士特别温柔、柔顺,所以他希望大陆的男子到马来西亚来娶太太。他这个方法不错,促进文化交流。所以诸位马来西亚的女同胞,要舍我其谁。但是又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真做到的这些女子,她们都很含蓄,你叫她上台,她整个脸都红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当然,她们一生落实的这些美德,确实值得我们效法。所以我们假如有机会跟大众交流,可以去采访这些真正做到的女士,把她们如何为人女儿、为人妻子、为人媳妇、为人母亲,这些德风了解了,进而去供养大众。 我们今天跟大家进入古文另外一个重点,就是「礼」的部分。我们之前跟大家谈四个大单元,孝、悌、忠、信。忠信是做人的动力,孝悌是做人的根本,礼义是做人的标准、规矩。我们有了礼义的规矩,我们就能循规蹈矩,成就自己的道德学问,成就自己的人格,所以礼教在家庭社会当中非常的重要。师长这几天给我们很重要的劝勉,提到这个世上现在有最重要的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能真正让世界、让社会能安定下来,能化解灾难,第一个大事。第二件大事,是传承中华民族以及其他民族他们承传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文化是思想,是人的灵魂,没有这个思想灵魂,人活著是纵欲,是行尸走肉。所以文化的价值太重要! 我们自己很冷静的来感受一下,传统文化失传,差不多这三十年左右是最严重的。我们自己小时候,七、八岁的时候,都感觉人情味非常浓,出门都不用关门的,都是守望相助,敦亲睦邻。怎么才短短的二、三十年,人心堕落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文化没传,造成人心快速堕落。所谓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所以师长强调的这两件大事,我们每个人都听了,听了以后要怎么样?要承担!假如听了以后,不去做,良心有愧,叫见死不救。你们怎么没什么反应?孔子讲,「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学习要当什么?要当个君子。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不是拿来娱乐娱乐,好像挺有气质的,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是要办大事,是要修大道。修大道,成就自己的道德学问;做大事,利益人民、利益民族社会。我们学传统文化是要干这个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是小心量的,勿为小人儒。 我们都是明白因果的人,大家想一想,见死不救的果报在哪里?你们怎么又无辜的看著我?大家听了这么多年师父讲经,我们想一想,见死不救到哪报到?所以告诉大家,你们没有后路可以走了,人就是要破釜沉舟,才会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而我们真的要办大事,要修大道,绝对离不开要拥有道德,拥有学问,拥有能力。你光有学问,没有才能,办不了事。而有好的道德学问,以至於有好的能力,都跟礼教有绝对的关系。道德,非礼不能实行,满口道德,落在实处,就是这些处世待人的礼教,就是五伦大道的落实。对父母恭敬,对老师诚敬,对他人友爱、诚信,就是礼教的落实。学问也要守礼,守规矩,才能成就学问。 比方刘素云老师这几天一直强调的,求学问要成就智慧,要能「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个专精,也是守规矩。《礼记.学记》里面讲到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你一下学得很杂、很乱,就成就不了,要精进,要专,才能成就学问。而且,学问是要开智慧,因戒得定,戒就是规矩,佛家叫戒,儒家叫礼,其实它们的精神是相通的。这是道德学问的根本,没有戒,佛家的教诲就没有根;没有礼,这些道德学问也没有办法成就。所以孔子才讲,「不知礼,无以立」。没有办法立住学问,也没有办法跟人和睦相处,因为他不懂礼,失礼就冲突了,所以学礼非常重要。因戒得定,怎么样产生定?守规矩,心很有规律在做事情,在治学问,不会杂,不会急躁,不会散乱。所以连做事都要能循序渐进,循规蹈矩,你不可以乱。所以这个定当中都是从守规矩,才能开慧。包含做事,做事假如没有规矩,乱了,一定把事情给搞砸。 《弟子规》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都离不开礼教。比方礼教的本质,「礼者,敬而已矣」。恭敬,我们看「入则孝」,对父母恭敬的落实,内心诚敬,在外面的一举一动,「冬则温,夏则凊」、「出必告,反必面」,恭敬的态度落实在生活的应对进退当中就是这些经句。「出则悌」,对长者的恭敬,以至於对师长的恭敬,都在其中。「谨」,谨的范围就很大,包含对时间的恭敬,「朝起早,夜眠迟」。事实上不只对时间恭敬,他还是对自己的恭敬,不要糟蹋自己的岁月跟人生。古人,历代像大禹这些圣人都讲,要爱惜光阴,寸金难买寸光阴,珍惜时光。珍惜时光,也是对父母的恭敬,父母给了我们这么宝贵的身体,我们怎么可以拿来糟蹋?包含对自己身体的恭敬,「晨必盥,兼漱口」,尊重自己。其实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别人,我们假如三天不洗澡,对人家恭不恭敬?所以这些礼教不是谁规定的,它是顺著人情自然流露出来的。我们今天很恭敬一个人,要去见他,你一定会斋戒沐浴。大家今天要来见师长,比方大年初一要去拜访所有的长辈,你一定斋戒沐浴,换上恭敬的衣服,然后去拜见他们,这很自然的。 这个谨的恭敬不只对人,礼教不只是对人,甚至於是对事情,「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这都是对事的恭敬态度,包含对物品的恭敬。所以《曲礼》告诉我们,礼的精神是「毋不敬」,对一切东西都恭敬。诸位朋友,我们希不希望早点开智慧?你们的声音好像不是很希望。我了解你们其实是希望的,但是好像信心不大够。所以首先要自敬,尊重自己。这个字也可以,这个自尽是自己尽心尽力。所以字都是活的,活在哪?心,从心想生。自己信任自己,也是对自己的恭敬,因为天助自助者,天救自救者。你瞧得起自己,老天爷帮你,你瞧不起自己,谁也帮不上忙。所以叫天弃自弃者,你自我放弃了,谁就帮不上忙。 所以《曲礼》讲「毋不敬」,我们今天信任自己,但也要透过好学、深入经藏才能有智慧。而要深入经藏最重要的就是诚敬的心,真诚恭敬,这是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我们怎么样真正做到诚敬?什么时候做?对谁做?对领导诚敬,对下属凶巴巴,可不可以?对客户恭敬,对妈妈无礼,诚不诚敬?不诚敬。对学传统文化的人很恭敬,对不学的人很凶,那这样能不能诚敬?所以诚敬里面要练不分别、不执著,分别就没有诚敬。诚敬里面,平等的慈悲在里面,我们要提升诚敬的心,就是对一切的人真诚恭敬,随时在练自己的功夫。 行行出状元,每一个行业事实上都是在为这个社会奉献,我们可不能用薪水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这就是不恭敬。面对别人的服务,我们都是非常感激,感谢他们。事实上,一个人带著诚敬的心,跟任何一个人相处都是结善缘;假如不诚敬,反而是傲慢的心,那就结恶缘。比方大家去餐厅吃饭,看到服务人员,你跟他:「谢谢你,感谢,谢谢你的服务」。可能你吃完的时候,你准备要走了,他还跟你说,「等一下,我给你加道菜」。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都没有。但是假如我们被污染了,自己有钱,财大气粗,「赶紧给我过来,怎么慢吞吞的」,挑三拣四,人家很不受尊重。但是你是来吃饭的,他也不敢给你摆脸色,「对不起,对不起,是是是」。等他走进厨房,马上「有什么了不起,就只是有几个臭钱而已」。所以等他要把你的菜端出来以前,他会说给你加点调味料。大家有没有去吃东西,吃到一半觉得味道怪怪的? 所以我们既然了解到诚敬是成就智慧学问最重要的钥匙,什么时候把这把钥匙拿到?一切时、一切处!告诉大家怎么练?明天,不用明天,right now,从现在开始,对你最看不顺眼的那个人诚敬,那你的学问会成就得很快。告诉大家,假如我们这个诚敬只对喜欢的人,你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诚敬。真的,那不是真心,那是分别的心。告诉大家,只对某些人好,那都是情执,那不是真情,而且那种情会变化。对他很好,改天,他做了哪件事,我不能接受,马上变仇人。大家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人说,我恨他,这个恨前面是什么?爱,是不是?假爱,不是真的,真的不会变。今天一个陌生人瞪你一眼,你会不会回去说,我跟他没完?我这辈子跟他没完没了,会不会?你说算了算了,他昨天心情不好,可能股票下跌。可是假如是另一半瞪我们一眼,三年都不放过他。明明是同样瞪一个白眼,为什么结果差这么多?到底是他们关系还是自己的关系?是自己的执著所产生的。 所以真正要能平等爱一切的人,这才有诚敬。所以陈瑞珠老师,她连面对行为这么偏颇的孩子,都能这么有耐心陪他们成长,这是真心的诚敬。所以她曾经讲过,她说她就是要证明师长老人家讲的是真理,她要把它做出来,让世间的人相信师长讲的话。这样的弟子真的是给圣贤人脸上贴金。所以十三年走过来,余素华老师一辈子的薪资,八百多万台币,全部放进去了,无私,诚敬的心。所以我们现在要不断提升诚敬,对一切人诚敬。 再来,对一切事诚敬。交代我们的事情,尽力去做,绝不随便,绝不应付,绝不马虎,那就在做事当中不断提升心境。还有《弟子规》讲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是对东西的恭敬。很奢侈,东西不爱护,乱扔,诚敬的心不可能提升。所以《曲礼》讲的「毋不敬」,这是下手处,一切时一切处就是道场,就是提升自己的机会。所以我们刚刚讲到的礼,它落实在对事、对物上面。 李炳南老师有一个「办公室规约」,这就是对人、对事、对物的恭敬落实在工作当中,跟大家分享一下。「四维上下一律清洁,器具整齐」。大家看,改一个习惯不容易,字写得大,习惯了,现在要变小。所以要时时观照,才不会苛求别人,其实自己改得都很慢。所以一个人的宽容,是从自己是过来人当中自然生起的,因为他自己体会到不容易。「器具整齐不离原处」,物有定位。「事按次序今事今毕,各负专责互相协助。爱惜公物体念施舍,办佛家事即是益众」。 我们看到对一切物品、对事都恭敬。「四维上下一律清洁」,对桌椅板凳都是恭敬,把它用干净。而且有感应,你愈爱惜这个东西,它就用愈久,你愈糟蹋它,它很快就坏了。第二个,「器具整齐不离原处」。我们看物有定位,到时候临时要拿,就不会找不到。假如没有这个习惯,往往在处理一些事,临时找不到东西心慌意乱,紧接著还发脾气,有没有?自己找不到东西,全家人都被他责怪。你说这样乱发脾气的人,那还有功夫?定慧都没了,火烧功德林。所以要养成这个好习惯,这个就是恭敬、诚敬的落实。 「事按次序今事今毕」。做事有条理,有条理才不乱,不乱才能定,才能开慧。做事,我们有没有一个工作日志本?明天的工作,今天先把它安排妥当;下个礼拜的工作,这个礼拜就先思考、安排,都把它记录清楚,都不会忘记。我们有没有经验,答应人家一件事,最后忘了,等发现的时候内心很内疚?这样的事情多了之后,也是会让自己很难过,但是我们要找方法来克服,不要再让这样的事发生。因为我们要落实《弟子规》,「凡出言,信为先」,答应别人的事不能给人家搞砸了。「各负专责互相协助」。虽然在团体当中各有各负责的事情,但是分工不分家,分了工以后,不要看刚好这个部门特别忙,我们在旁边喝凉水,拿著扇子,在那摇啊晃啊,这个就不妥当。都是我们自己的事,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帮忙,就对了。 再来,「爱惜公物」。所有的物品,尤其我们是在公家单位,是在公益团体,这个都是国家、都是大众的支持信任,有这一分恭敬心,绝不糟蹋东西,更不能挪为私用。这个就麻烦,挪为私用,比方公务员,你私用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整个国家老百姓纳税的!所以当公务员贪污产生最严重后果的可能是在中国,因为有十三亿人口。贪污了,那欠多少人?那不好还,怎么还?我记得小时候听过一句俗话,叫做「一世为官九世牛」。你们没有听过?有。我听的时候有点发麻,因为我属牛。所以我们常说「天经地义」,什么叫天经地义?很简单,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所以明白这个道理,绝对没有念头占人家一点便宜,更何况是占国家社会的便宜,那更要不得。而且不只不能占便宜,还要念著给国家信任,多高的荣誉!给大众信任,多难得的因缘!要珍惜。公务员当国家跟老百姓最好的桥梁,让老百姓完全信任国家,团结整个国家的力量,这就对了。所以体念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再来,这是李老师在台中莲社写的,所以是「办佛家事」,也可以是「办公家的事,即是在利益大众」。我们在团体里面,不管扮演哪个角色,尽心尽力,就是功德圆满,尽忠那是最可贵的。这是李炳南老师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办公室规约。我们刚好新的一年开始,要把这些宝贵的教诲,从当下开始落实。 我们翻开一百五十页,《古文读本》。刚刚我们提到,「不知礼,无以立」,这个立,是道德学问立不住,在人群当中没法立足,以至於他的事业没法立足。我们思考一下,一个人傲慢无礼,他怎么跟人和睦相处?一个人无礼,他做什么事业都做不成。你说做买卖的,本来要进他们店里买东西,看到他的脸就退了好几步,他生意就做不成,所以事业一定也是建立在礼义当中。包含社会的安定,没有礼做不到。我们很冷静来看,现在的家庭社会冲突很多,就是缺乏礼教。现在不是冲突而已,杀害的事情每天都有,可见得礼教是防微杜渐,等到形成一些不好的态度,要再来教育就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礼它的源起,它的来源,从哪里来?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诲是天人合一的学问,都是取法天地。所以在《礼记.礼运》里面提到:「夫礼」,这个夫是发语词,「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则死,得之者生」。这是在《礼记.礼运》里面提到的教诲。礼,先王承天之道,效法天地。而这个先王,我们在四千多年前、三千多年前的政治都是圣人政治,他都是被推举出来有德行的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这些先王他有高度的智慧,我们传统的教育,它很核心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而从尧帝那个时候,他就洞察到人需要教育,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就麻烦了。所以在《孟子》当中,孟子有提到,尧帝看到人民饱食暖衣,吃得饱,睡得好,也穿得暖,逸居而无教,「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很安逸的过生活,却没有教育他的话,「则近於禽兽」。所以圣人他洞察了这个问题,他有担忧。 紧接著,尧帝吩咐契为司徒,就是现在所谓的教育部长。教育人民最重要的教育核心,五伦的教育,教给他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我们冷静看,现在人与人的冲突不会离开这五个关系,所以解决所有冲突的根源,靠的还是教育。你好好教他,人心善良,不可能冲突。但是我们冷静来看,现在家庭把什么摆在第一位?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接触到人群,比方说有一个大哥哥去工作,然后其他的那些长辈看到他工作了,第一句话都问他,你一个月赚多少?其实这个问是什么?让他重视什么?利、钱。我们要冷静,孔子讲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怎么我们无形当中,给予下一代的教育都是钱钱钱钱钱,那是把什么教出来了?把小人教出来了。 所以现在的下一代自私自利意不意外?真看明白的人,从这些细微处,从人心看的人,一点都不意外。是糊里糊涂,只看著钱,看不到其他东西的,才搞不清楚。所以我们可不能活成什么人样?不能活成穷得只剩钱而已。我们从小处观到整个社会问题,一个家庭把钱排前面,把财排前面,那是叫舍本逐末。《大学》告诉我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小到家庭,大到整个社会,统统强调赚钱、经济,把本给忽略掉了。本忽略掉的时候很恐怖,人都是竞争,自私自利。昨天我们好像看访谈的时候听到,十岁的孩子,他同学出车祸去世了,他回去跟他妈妈讲,我同学死了,太好了,我少一个竞争对手。诸位朋友,这个意不意外?现在都可以跟父母对簿公堂,你看欲令智迷、利令智昏,这两句话的厚度有多厚。祖宗都提醒我们,我们没有重视这些道理。包含我们昨天听到刘素云老师讲的,香港的富婆,第一富婆,她钱都花不完,她怎么还这么爱钱?我这个穷人实在无法体会他们的心情。 所以那一天,听一位长辈说,大家这几天学习,愈来愈提升,像牛市。我说什么叫牛市?我才知道股票有一个说法,上涨叫牛市,下跌叫熊市,狗熊的熊。大家知道我为什么都不知道那个东西吗?因为我的存摺从来没有超过可以买股票。所以有钱多烦恼,还要随著股票起起伏伏,很辛苦。当我们听到香港第一富婆,她的先生被杀害,她都这么多钱,还跟她公公婆婆抢她先生留下来的钱。我们听了都打冷颤,就是人只有利没有义到这种程度!大家想一想,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失去了儿子,你说那有多痛苦。人生三个最悲哀的事情,老年丧子,中年丧妻、丧夫,幼年丧父、丧母。很可能她的公公婆婆就是这种感受,她完全顾及不到两个老人肝肠寸断的心,而且可以马上跟公公婆婆打官司,人残忍到什么程度,完全没有感受别人的心,你说教化有多重要!请问大家这个富婆她没读过书吗?大家去调查,可能她还有荣誉博士学位,可是为什么是这样?因为教育也舍本逐末。教育是德为本,不是知识、学历为本,所以颠倒了,这些乱象才会产生。 我们再从这几个社会现象,再回到刚刚我们讲到的,尧帝使契为司徒,教育部长。假如有教夫妇有义,有那一分道义。我们在大陆有一位女士,她的先生去世了,她先生负债几十万,对一个农村的女子来讲,那不是小数目。然后家里的人,亲戚朋友有的劝她,你赶紧找一个人再嫁,这个钱你不要去负责。结果她说,我先生生前最重视信誉,我不希望世间的人骂他,用他们东北的话叫戳他的脊梁骨。一个人生前最重视信誉,死后还被一大堆人批评,他的太太不忍心这样侮辱她的先生,这叫「事死者,如事生」。后来,她就这样一个女子,扛起她先生的事业,建筑、装潢,开始还钱。而且打电话给那些债主,你等我多久,我一定还你钱,主动去跟人家联络。最后感动当地很多的人,工程都给她做,说这个人值得信任。她的孩子看到母亲这样守信义,而且是为自己的父亲的名誉。结果有一天,学校来电话,说她儿子昏倒了,送医院。到了之后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昏倒?因为他已经一个礼拜左右没吃东西了,他看他母亲这么辛苦,他把他母亲每天给他的钱都省下来。结果等他母亲到了医院,这个孩子握著两百多块钱,他说:妈,这是我这一段时间省下来的钱,你赶紧帮我拿去给父亲还债。在孩子的心中,他哪知道那两百多块钱产生什么作用?可是他被母亲的精神感动了。后来这一幕被她公公婆婆,还有自己的父母看到了,动容,全家都来帮她,几年的时间,把债都还完。她的先生过世三年,这些债主统统到他们家慰问,三周年的时候都到他们家去慰问,很感佩这位女子的德行。所以我们从这里看到,有传统文化教育的人,他是道义、情义的人生,就不会有社会这些现象产生。 而这些古圣先贤他们最难得的,就是他的智慧高瞻远瞩,《易经》里面告诉我们,「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此之谓也」。礼教它是不治已乱治未乱,跟中医一样,不治已病,最重要的治未病,还没有产生的疾病,它就懂得把它预防。我们看《易经》这句话,非常慎重每一个开始。这个开始很广,比方说建立一个国家,建立一个政权,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全部都是首先制礼作乐,他不这么做,这个社会一定乱,而且会乱得很离谱。汉朝,在我们历史当中,非常强盛的一个朝代。我们常说「再创一个辉煌的汉疆和唐土」,唐汉这两个朝代。不过,我发现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好像弘扬儒道释传统文化的,好像姓刘的跟姓李的很多。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汉朝是刘家的人创的,唐朝是李家的人创的。你看这有没有感通?他们的祖先可能在天之灵,调兵遣将,不能让文化在这个危急存亡的时刻断送掉,要把它承传下来。 所以一个朝代是这样,一开始就制礼作乐,把整个人心定下来。汉高祖刘邦,他是平民打下天下,结果他一开始也不懂,所以大家要了解,打天下靠机会,你有福报,可以打下天下。大家注意去看那个皇帝长什么样子,耳垂都这样,脸都很大,他有福报,有机会打下天下。但是守天下靠的是智慧,都要靠真正深入圣贤书的人,才能帮他辅佐。所以刘邦一开始不信,不懂,结果他这些大臣一来,那得喝酒,在那里争功,在那里乱喊,甚至有人喝了之后有点醉醺醺的,拔起剑来在那里砍,整个朝廷乱成一团。他才赶紧找当时候有一位读书人,叫叔孙通,召集了一百多个读书人,定下汉朝的礼,然后整个朝廷才循规蹈矩。朝廷都乱成一团,那怎么治理人民?这是一个朝代,一定要重视礼教。 小到我们看一个家庭,礼在哪?《弟子规》里面讲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是生活很平常的地方。但是才二、三十年的岁月,都反过来做了。比方说我小的时候,是我去请爷爷奶奶吃饭,请回家了,请老人坐好,我们给老人盛饭、端饭,请他们先吃,接著我们吃。请问大家,现在谁叫谁吃饭?差很多!可是问题是几个人在看到这些社会现象的时候知道完了,以下犯上,不尊重父母长辈的现象快要产生了。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慧眼?以前没有,现在要有,你懂道理,你要开慧眼,看什么事情,能防微杜渐,看得到。最根本的在什么?人心。我们做了这件事到底对孩子的心,对我们自己的心起了什么变化,我们有没有冷静看到到这一点?孩子的心很敏锐,妈妈很欢喜的煮爷爷奶奶喜欢吃的菜,「爸、妈多吃点」,当下这一分孝心不就传递给孩子了吗?孩子笑呵呵的,「奶奶,赶紧吃」,不就落实了吗?给孩子好的影响。但是假如我们都只想著孩子,夹菜都夹给孩子,不夹给爷爷奶奶,那给孩子的心又是什么影响?他就觉得所有的人都得替我想,他就自私了。所以我们所做的任何事,到底给了我们身边的人什么心理影响,我们清不清楚?我们不能做得糊里糊涂,活得不明不白的。 所以道在哪里?都在这些生活的细节当中,是顺道而行,还是颠倒了,违背了。才二、三十年,产生这么严重的偏差。我记得长辈到我们家来,我们一听到声音,就赶紧来行礼。现在长辈到家里来,那个小孩坐在那里看电视,也没有问好,只是转四十五度,笑一下。差那么多,二十年。结果有一个家长说,他对你笑不错了。有没有道理?有。好,请问大家,下一代是转四十五度,笑一下就不错,再下一代变什么样子?再下一代就是叔叔阿姨到小朋友面前,「小朋友好,要不要喝水」,是不是这样?一代不如一代,就崩掉了。所以圣贤人制礼作乐这些智慧,我们要好好深入,好好从当下我们的家道、家规建立起来;教书的人,从班规建立起来;搞企业的人,要先把企业文化建立起来。这样子,我们的孩子、下一代、下属都在这种正确的环境当中成长他的善心,就对了。 好,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次再继续来探讨,谢谢大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