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出家功德与优秀出家人的必备素质


 2010/8/7    下载DOC文档    

    在无限生命的生生轮转中,最难得的莫过于得到暇满人身并能够修学佛法,而能够以出家身修学佛法更是希有难得!如《释迦如来行迹颂》说:言人身难得者,如经云:如人乘舟入于大海失针,于中觅之不得,后复行舟忽得其针,得人身难复甚于此。……言出家难得者,众生多劫轮回六趣,备受诸苦,良由无始贪爱所缚。贪爱之本乃是妻子,若无妻子,烦恼则除,可易出世矣。昔齐高氏见负炭兵形容憔悴,悯其辛苦,劝令出家,唯有一人乐去。齐王叹曰:人皆有恩爱眷属,故未能脱去也。且如早出家者,尚退还为俗业者多矣。出家为难,理可知也。(卷下)

    六道之中,人最珍贵,因为人身最容易学修和成就佛法。要得到人身是需要很大善根的,也就是说过去生要造过很大的善业,今生才能得到人身。同样的,只有具备很多的善根福德因缘才会信受佛法。从整个世界看,有佛法的国家并不多,全世界60多亿人口,据西方人统计,佛教徒只有4.5亿人,还不到世界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但是佛法在印度已经基本消失了。中国被称为佛法的第二故乡,两千年来佛法在中国已根深蒂固,有很深的底蕴和相当的内涵,已经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所以我们能生为中国人,又能信受佛法,是非常难得的。 

  既遇到了佛法,是不是一定就能学得好呢?不一定。《四十二章经》说:豪贵学道难。人一旦富贵了,就会被福报所迷。为什么会被福报迷住呢?因为他过去生只修福而不修慧,叫他做一点善事还可以,叫他学习佛法就头痛,或者坐在那里腰痛,不然就是打瞌睡。如果今生不努力学习佛法,这辈子结束时,随业力去投胎,万一生到没有佛法的地方,要想学就更不可能了。如果堕落三恶道,就更难听闻和修学佛法了,邪见颠倒或盲聋喑哑的人也很难修学佛法,因此今生能学佛又能出家实在是希有难得,值得好好珍惜。何况人命无常,就像一部汽车用久了就要报废一样,我们的血肉之躯几十年就坏了,因此要珍惜出家的善根福德因缘,努力修学佛法、弘扬佛法。

  住持和弘扬佛法,出家身是非常殊胜的。如《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说:佛法二宝,赖僧而住;僧义既失,佛法岂存?(卷第四)《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说:佛法二宝,并假僧弘。(卷第一)佛陀在世的时候,出家的法师是同佛陀最亲近的人,天天追随佛陀出家、学法、修道、成就。佛陀灭度以后,佛法都是要靠出家法师住持、传续,一代又一代,从印度到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也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人发心出家,佛法才能够得到传承。尤其在末法时代,三宝形像对于佛法的住持很重要,如寺庙、佛塔、佛像、佛经、僧众等等,都是佛教的代表,称为住持三宝。《归戒要集》说:言住持三宝者:佛在世时,树下成道,为佛宝;说四谛法,为法宝;度五比丘,为僧宝。佛灭度后,范金合土、绘画丹青为佛宝;纸书、贝叶三藏圣教为法宝;剃发染衣、绍隆佛化为僧宝。此三住持不绝,故曰住持三宝。(卷上)有出家人,三宝才算具足。所以传持和延续佛法,出家至关重要。

  个人修行也是如此,出家人是专业的学佛者,可以用所有的时间和全部的生命去学习、实践和体验佛法,而在家学佛则很难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有很多局限和障碍。如《大智度论》说:问曰:若居家戒得生天上,得菩萨道,亦得至涅槃,复何用出家戒?答曰:虽俱得度,然有难易。居家生业种种事务,若欲专心道法,家业则废;若欲专修家业,道事则废。不取不舍,乃应行法,是名为难。若出家离俗,绝诸纷乱,一向专心,行道为易。复次,居家愦闹,多事多务,结使之根,众恶之府,是为甚难。若出家者,譬如有人出在空野无人之处而一其心,无思无虑,内想既除,外事亦去。如偈说:闲坐林树间,寂然灭众恶,恬澹得一心,斯乐非天乐。人求富贵利,名衣好床褥,斯乐非安隐,求利无厌足。纳衣行乞食,动止心常一。自以智慧眼,观知诸法实。种种法门中,皆以等观入,解慧心寂然,三界无能及。以是故知出家修戒行道为易。(卷第十三)出家人弃舍世俗安乐,追求自利利他的深广佛法,容易成就殊胜的戒定慧功德,所以称为僧宝。如《释氏要览》说:法苑珠林云:夫论僧宝者,谓禁戒守真,威仪出俗,图方外以发心,弃世间而立法,官荣无以动其意,亲属莫能累其想,弘道以报四恩,育德以资三有,高越人天,重逾金玉,称为僧宝。(卷中)

  信解出家的珍贵,发起出家之心,即使还没有出家,功德都不可思议。如《难陀出家经》说: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于一大劫中布施儿女所获功德,不如有人发出家心,向寂静地一步所获功德。因为前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世间有为功德,而发出家心可以成就无为功德,两者从本质上说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自己出家,或者成就别人出家,功德就更加殊胜了。如《贤愚经》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中。尔时世尊赞叹出家功德因缘其福甚多。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听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无量。布施之报,十世受福,六天人中往返十到,犹故不如放人出家及自出家功德为胜。何以故?布施之报,福有限极;出家之福,无量无边。又持戒果报,五通神仙受天福报,极至梵世;于佛法中,出家果报不可思议,乃至涅槃,福故不尽。假使有人起七宝塔高至三十三天,所得功德不如出家。何以故?七宝塔者,贪恶愚人能坏破故;出家之法无有毁坏。欲求善法,除佛法已更无胜故。如百盲人,有一明医能治其目,一时明见。又有百人罪应挑眼,一人有力,能救其罪令不失目。此二人福虽复无量,犹亦不如听人出家及自出家其福弘大。何以故?虽能施于二种人目,此人唯各获一世利;又肉眼性,性有败坏。听人出家,若自出家,展转示导众生永劫无上慧眼;慧眼之性,历劫无坏。何以故?福报人天之中,恣意受乐,无穷无尽,毕成佛道。所以者何?由出家法,灭魔眷属,增益佛种,摧灭恶法,长养善法,灭除罪垢,兴无上福业。是故佛说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广于虚空。若使有人为出家者作诸留难,令不从志,其罪甚重。如夜黑暗无所睹见,是人罪报亦复如是,入深地狱,黑暗无目;譬如大海,江河百流悉投其中,此人罪报亦复如是,一切诸恶皆集其身;如须弥山劫火所烧,无有遗余,此人亦尔,地狱火烧,无有穷已。譬如迦留楼醯尼药,极为毒苦,若等斤两比于石蜜,彼善、恶报亦复如是。听人出家,若自出家,功德最大。以出家人以修多罗为水,洗结使之垢,能灭除生死之苦,为涅槃之因;以毗尼为足,践净戒之地;阿毗昙为目,视世善恶,恣意游步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以是义故,放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胜。(卷第四)

    出家有无量功德,而又如此难得,应该希求出家、庆幸出家!但是出家之路要走好并不容易,如《大智度论》说:佛法中出家法第一难修,如阎浮呿提梵志问舍利弗:于佛法中何者最难?舍利弗答曰:出家为难。又问:出家有何等难?答曰:出家乐法为难?既得乐法,复何者为难?修诸善法难。(卷第十三)出家之后,在世俗社会中的工作艰辛、人际矛盾等痛苦减少许多,如果不深入思维苦谛内涵,就缺少了修行的紧迫感,求道离苦之心渐趋微弱,饱食终日,空费光阴,佛法闻、思、修没有力量,信心、道心不能增长。有的人初出家时很精进,时间久了,看不到进步而退失信心;有的人出了家,却又经不住情欲诱惑而还俗;有的人出家后,总看到师友环境的种种过失,自己痛苦、失望而还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缘:一是出家的发心模糊、动机浅陋;二是出家后没有良好的师法友环境。出家的因缘,人与人的差别很大,有的是体悟到世间苦、人生无常而出家;有的是深信三宝、为报亲恩而出家;有的是信随善知识而出家;有的是被父母送来出家……不论是哪一种因缘,出家的动机发心是最根本的,倘若动机不纯或者不清楚,遇到不好的外缘就会随业流转。因此一开始就要把什么是出家、为什么要出家、出家后学什么、学了以后做什么,这些关键的问题思考清楚,而且出家后还要不断地思维、体会,让内心越来越笃定,出家之路才会走得越来越踏实,稳步增上,有所成就。

    真正出家者要明确高远的志向、树立纯正的动机。广义来说,要对自己有崇高的期许,期许成为一位优秀的出家人。优秀出家人的素质可以从五个方面去衡量,即志、道、德、才、学。

    第一是。就是要立志。儒家谈立志,佛家讲发愿。世间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先有远大志向的。身为出家人,就更加要有志向。没有志向就没有方向,生命就没有向上的动力。志向有多高,成就才会有多大。因此第一要立志。

    立志是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志向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能轻易放弃,所谓锲而不舍,志在必得,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退却,要矢志不渝,终身努力去追求。《憨山老人梦游集》说: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又曰:隐居求志。果何求欤?轲之言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此圣贤教人,披肝露胆处也。夫螳螂怒臂以当车辙,此其志果何如哉!吾尝观世之学者,每曰有志于功名,或曰有志于富贵,或曰有志于忠孝,举似可佳,及乎稍遇挫辱忧患、饥寒贫病、不如意事,则气消神沮,呻吟困苦不可言;稍有忤逆,则忿不顾身;酒色YIN荡,则乐以忘生。是则居常所云志者,未见如孔之所教不可夺,孟之所教持之也。此无他,盖隐居未尝求之耳。嗟乎!挫辱忧患、饥寒贫病、拂忤酒色不大于车辙,而人不小于螳螂也,竟无一怒以当之!此何以故?学者深求此,可与言志。(卷第十二)

    出家修行就要转凡成圣!就要行菩萨道!就要成佛作祖!应该有这样的胆识和气魄!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成佛作祖的出家人就不是一个优秀的出家人。有人可能想:我条件这么差,哪里敢谈成佛作祖!这是不相信自己的潜力,其实也是不相信佛法。

    隋朝智者大师在《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中说:大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必当成佛。(卷第五)

    《央掘魔罗经》说:

    文殊师利语央掘魔罗言:如来藏者有何义?若一切众生悉有如来藏者,一切众生皆当作佛;一切众生皆当杀、盗、邪YIN、妄语、饮酒等不善业迹。何以故?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当一时得度;若有佛性者,当作逆罪及一阐提。若有我者、我界,当度一切有,是故世间无有我、无有界。一切法无我,是诸佛教。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复次,文殊师利!譬如有一调伏子,迦叶如来为授记言:却后七年当为转轮圣王,正法治化,我亦却后七日当般涅槃。时调伏子闻授记已,欢喜踊跃,作是念言:一切智记我当得转轮圣王,我今不疑。即白母言:与我鱼、肉、乳、酪、麻、豆种种美食,我当有力。彼并食杂食肉故,不能自活,非时而死。云何文殊师利,彼佛为妄语耶?为非一切智耶?为彼实无转轮圣王善根果报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本恶业,故致此死。佛告文殊师利:勿作是说。彼非时死耳,非本恶业报也。文殊师利!彼佛不知先恶业报而记之耶?无先恶业,今自作过,以致失命耳。如是文殊师利,若男子女人作是念言:我身中有如来之藏,自当得度,我当作恶。若如是作恶者,为佛性得度耶?不得度耶?如上所说彼调伏子实有王性而不得度。所以者何?以多放逸故。佛性不度亦复如是,以彼众生多放逸故。一切众生为无佛性耶?实有佛性,如转轮王报。为佛妄语耶?众生妄语,作诸放逸。以闻法放逸故,自过恶故,不得成佛。(卷第四)

    《菩提道次第广论》说:

    所得佛者,谓是永尽一切过失,毕竟圆满一切功德。我修一德、断一过失且极艰难,故我岂能获如是果?若实发起如此退怯,已舍发心(菩提心),过患极重。设未实起,亦应从初灭不令起。破除道理者,应作是念策举其心:佛、薄伽梵,定量士夫,是谛语者,是实语者,不虚妄语,不颠倒语,彼尚记说蚊虻等类能证菩提,何况我今生在人中,身报贤善,有智慧力观择取舍?故我若能精进不废,何故不能证得菩提?如(《入行论》)云:不应自退怯,谓不证菩提;如来谛语者,作此谛实说:所有蚊虻蜂,如是诸虫蛆,彼发精进力,证无上菩提。况我生人中,能知利、非利,不舍菩提行,何不证菩提?又于往昔过去诸佛及现在佛并未来佛,此等亦非先已成佛,次修诸道,初唯如我,由渐升进而得成佛及当成佛。由如是思,破除怯弱。《宝云经》云:菩萨应念所有如来、应供、正等觉,谓诸已现等觉、今现等觉、当现等觉,此等皆以如是方便、如是修道、如是精进,已现等觉,今现等觉,当现等觉。乃至说云:此诸如来亦非皆是成如来已而现等觉,故我亦当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而现等觉,我亦应发共同一切有情精进,普缘一切有情精进,如是如是策励寻求。《无边功德赞》云:虽诸已得善逝位,亦曾堕诸极下处;佛堕险时不自轻,不应自轻壮亦怯。生此怯弱是由善知诸佛功德无有边际,果随因行,故修道时,须无量门引发功德及无量门灭除过失,次观自身而生怯弱。若谓诸佛无量功德于修行时,仅由专恳修学一分微少功德即能成就,于道生此颠倒了解,则于现在全无所怯,然此非是贤善之相。是于修道之理未获定解,或虽少有散涣了解,然皆未曾亲切修持,总觉容易障覆所致。若至实行,虽略显示道之首尾、粗概次第、满分之体,生恐惧云:若须如是,谁复能修?而舍弃故。 ……于能得方便破除怯退者,谓念成佛须舍手足等,我不能尔,如此之苦应须堪忍,即不修行,自任运住,流转生死,亦曾多受斫裂、刺烧此等大苦不可说数,然亦未能成办自利。为求菩提难行之苦,较其前苦尚无一分,然能成办自他大利。如云:若谓舍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轻重,愚故自恐怖。无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烧及解裂,然未证菩提。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齐,为除腹内病,如受割身苦。诸医以小苦,能治令病愈,故为除众苦,小苦应堪忍。又舍身者初怖畏时,非可即舍,先于布施渐次学习,至于自身全无贪着,大悲心力开发之时,若有大利方可施舍,故正舍时全无难行。如云:如此治疗法,胜医且不用,以柔和仪轨,治无量大病。导师先令行,惠施蔬菜等,习此故而后,自肉渐能施。若时于自身,觉如诸菜叶,尔时舍肉等,于此有何难?是故有说波罗蜜乘须舍身命,故生逼恼,是难作道,今此教典善为破除,谓于发生难行想时不须即舍,如与菜等极易舍时,方可舍故。(卷第十二)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卷第六)

    佛语真实不虚,我们应该深心信受,即要深信自己的潜力,不要小看自己,更不要自暴自弃。俗话说:人穷志不穷。何况我们得到了易于修道的殊胜出家身!弘一大师在《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一文中说:不可说我是一个平常的出家人,哪里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萨。凡事全在自己做去,能有高尚的志向,没有做不到的。诸位如果作这样想:我是不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萨的,那做事就随随便便,甚至自暴自弃,走到堕落的路上去了,那不是很危险的么?诸位应当知道,年纪虽然小,志气却不可不高啊!

    第二是。世间的道、德两个字是连起来的,这里的道和德是分开的。有两种内涵,一是果道,即涅槃、菩提;二是因道,即到达涅槃、菩提的道路、方法。这里说的是第二种内涵,即达成志向目标的方法、步骤。

    出家要立志成佛,要精进修行,需要依循正确的次第和方法。如《大智度论》说:新发意菩萨摩诃萨,云何于诸法无所有性中,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用是次第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问曰:何以名次第?答曰:以须菩提意:若一切法无所有,初发心菩萨于是空法中,云何能渐次第学?以是故说次第。诸法虽空难解,次第行得力,故能得成就。譬如缘梯,从一初桄,渐上上处,虽高虽难,亦能得至。(卷第八十七)又说:问曰:若佛法得今世果,何以故佛诸弟子有无所得者?答曰:行者能如佛所说次第修行,无不得报;如病人随良医教,将和治法,病无不差。若不随佛教,不次第行,破戒乱心,故无所得,非法不良也。(卷第二十二)《究竟一乘宝性论》说:如种种果树,子芽不朽坏,种地中水灌,生长成大树。一切诸众生,种种烦恼中,皆有如来性,无明皮所缠。种诸善根地,生彼菩提芽,次第渐增长,成如来树王。依地水火风,空时日月缘,多罗等种内,出生大树王。一切诸众生,皆亦复如是,烦恼果皮内,有正觉子芽。依白净等法,种种诸缘故,次第渐增长,成佛大法王。(卷第一)这个次第渐增长,成佛大法王的道路即是成佛之道,亦即菩提道。我们要具体了解菩提道、信解菩提道、希求菩提道,然后才能行持菩提道、成就菩提果。

  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中讲述菩提道分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三个大的步骤:由下中及上,应知有三士,当书彼等相,各各之差别。若以何方便,唯于生死乐,但求自利益,知为下士夫。背弃三有乐,遮止诸恶业,但求自寂灭,彼名为中士。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尽者,彼是上士夫。下士夫是希求现世、后世得人天善乐,相应的下士道即是人、天乘佛法;中士夫希求出离三有、解脱生死,相应的中士道即是声闻、缘觉乘法;上士夫是希求成佛度众、永尽众苦,相应的上士道即是菩萨道。下士道是中士道的基础,下士、中士又是上士道的基础。上士道(菩萨道)的核心是大悲心、菩提心,生起大悲心、菩提心的基础是下士道和中士道的修习,如《菩提道次第广论》说:若思自于生死安乐匮乏、众苦逼恼、流转道理,身毛全无若动若转,则于其它有情流转生死之时,乐乏苦逼,定无不忍。《入行论》云:于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梦中尚未梦,何能生利他?故于下士之时,思惟自于诸恶趣中受苦道理;及于中士之时,思惟善趣无寂静乐唯苦道理;次于亲属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习,即是发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从此发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导令趣余途。(卷第三)《菩提道次第广论》说:修悲中,悲所缘者,由其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如其所应苦恼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离此苦?愿其舍离,我当令离。……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易于生起。若于自上思惟此等,则成引发出离心因;若于他上而思惟者,则成引发悲心之因。然未先于自上思惟,则不能生令至扼要。(卷第八)

    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学大乘,中士道的声闻法就不要学了,这是对成佛的道次第不清楚而产生的错误见解,如《菩提道次第广论》说: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办菩萨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弥勒菩萨)云:诸欲饶益众生,由道种智成办世间利。《胜者母》中亦云:以诸菩萨应当发起一切道,应当了知一切道,谓所有声闻道、所有独觉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诸道亦应圆满,亦应成办诸道所作。故有说云:是大乘人故不应学习劣乘法藏者,是相违因。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种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说诸道,此等何因而成应舍?故除少分希求独自寂静乐等不共者外,所余一切,虽大乘人亦应修持。故诸菩萨方广藏中广说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如是唯除少分别缘开遮之外,诸正至言极随顺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须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种类。……是故应当依善依怙,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成佛支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卷第一)《瑜伽师地论》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菩萨尚于外道书论精勤研究,况于佛语?无违犯者,为令一向习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说。(卷第四十一)

    虽然说下士道、中士道是上士道的基础,但也不是说要将下士道修圆满了,才能修中士道,中士道修圆满了,才能修上士道,而是三种道互相摄持、展转增上,如《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说:言有次第,行不前后。(卷第一)《菩提道次第广论》说:能知以四方道(如拎方巾一角,其余三角皆起)摄持一切圣教者,谓我师长。(卷第一)特别是修下士道和中士道时,最好一开始就要建立随顺上士道的发心,如《菩提道次第广论》说:如是恒长修习生死种种过患,见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证解脱息灭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学三学(戒、定、慧)道,能得解脱,脱离生死。又此解脱无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断过及所证德仅是一分,故于自利且非圆满,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后佛劝发当趣大乘。故具慧者,理从最初即入大乘。如《摄波罗蜜多论》云:无力引发世间利,毕竟弃舍此二乘,一味利他为性者,应趣佛乘由悲说。又云:知乐非乐等如梦,见痴过逼诸众生,舍弃利他殊胜业,此于自利何精勤?(卷第八)又说:此中下、中法类,即是发无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师长)亦当善为晓喻,弟子于此应获定解。每次修时当念此义:修菩提心发生支分,极应爱重。若不尔者,则此诸道与上士道别别无关,乃至未至实上士道,于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发生障碍,或于此间失大利义,故于此事应殷重修。(卷第三)

    因此在修道之前,对道的总体和次第先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信解,不可急急忙忙去修,否则很可能走弯路,或者走错路,事倍功半,甚至有反效果。如《五苦章句经》说:此三句者,不可为新学人说之。(彼)闻无所有,便旷其意,不复修戒,无所挂碍,于六德中事事懈废,言:一切空,当何所作?口但说空,行在有中。堕四颠倒故,言无功德。菩萨不应使闻无所从生法忍。夫善知识欲教新学,稍稍以渐教。语魔事,令护魔,因缘生死罪苦五道分明,令信罪福事事了了,乃可语道。

    第三是。就是依志行道过程中,内化于心、示于身口的品德、德业,它是更具体的一些德目,范围很广,可以说五戒十善、六度万行、儒家提倡的孝悌忠信等种种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对自己和众生有利的身、语、意三业品行,都可以算是随顺菩提道的。如《菩提道次第广论》说:正遍觉者,非尽少过、圆少分德,是遍断尽一切种过、周遍圆满一切种德。能成办此,所有大乘亦灭众过,备起众德,故大乘道遍摄一切余乘所有一切断、证德类。(卷第一)

    社会上各行各业都讲职业道德:当医生的要有医德,练武术的要有武德,做老师的要有师德。行医的人没有医德的话,哪天心情不好了,随便开药给病人吃,吃下去病可能会加重。练武的人也是一样,自己身上有功夫,如果不高兴的话,随便给人家指一下、点一下,人家就残废了。做老师的要教书育人,如果没有师德,对学生不负责任,就会误人子弟。不论哪一个行业,职业道德不好,这一行就干不好。出家学佛,要圆满福智二种资粮,更要从积功累德开始。福德不足,智慧就无法开启。

    莲池大师辑录的《缁门崇行录》中,针对一些修行人忽视德行、空谈智能的时弊,将出家人所应实践的德目分为十条:清素、严正、尊师、孝亲、忠君、慈物、高尚、迟重、艰苦、感应之行,其序文中说: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事。道孰为本?曰:德行为本。僧云:甚矣!子之固也。利以慧入,钝以福修,沙门者取慧焉足矣,德行奚为?予曰:先民有言:德行,本也。又云:士之致远者,先器识。况无上菩提之妙道而可以受非其器乎哉?师子之乳,非琉璃瓶,贮之则裂;举万钧之鼎而荷以一叶之舟,不颠趾而溺者几希矣!今沙门稍才敏则攻训诂、业铅椠,如儒生;又上之则残摭古德之机缘而逐声响、捕影迹,为明眼者笑。听其言也,超佛祖之先;稽其行也,落凡庸之后。盖末法之弊极矣!予为此惧。集古善行,录其要者,以十门罗之。何者?离俗染之谓僧,故清素居其首。清而不严,狂士之清也;摄身口意是诸佛教,故受之以严正。严正由师训而成,师者,人之模范也,故受之以尊师。亲生而后师教,遗其亲是忘本也,戒虽万行,以孝为宗,故受之以孝亲。忠孝无二理,知有亲(而)不知有君,私也;一人有庆而我得优游于林泉,君恩莫大焉,故受之以忠君。忠尽于上交,而惠乏于下及,则兼济之道亏,故受之以慈物。慈近于爱,爱生着,出世之碍也,故受之以高尚。高尚非洁身长往而舍众生也,欲其积厚而流光,故受之以迟重。迟重而端居无为,不可也,故受之以艰苦。劳而无功则苦难而退,因果不虚,故受之以感应终焉。十行修而德备,则任法之器也。地良矣而后佳种投,心醇矣而后至言入,无上菩提庶可希冀。不然一鄙夫耳,人道未全,焉知佛道?!即使利根多慧,而慧弥多(则)障弥重,将安用之?僧云:吾法一尘不立,十行何施?予曰:五蕴纷纭,四大丛沓,何谓无尘?僧云: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予与一掌曰:学语之流,如麻似粟,未在更道。僧无对,艴然而起。予笑曰:蔽面尘埃,子何不拭?慎之哉!毋升高不自卑,无妄谈般若(而)自取殃咎,无醉于虚名。修其德,殚其精诚,以致力于道。力极而心通,然后知不拨万行、不受一尘,终日不空,终日不有,夫是之谓真慧。愿吾子究心焉。予未闻道,兼薄于德,今为此书,惟务救时弊而酬佛恩耳。明达之士苟不因人弃言,幸展转以告夫禅者。

  第四是。就是才能、技能,它包括共世俗和不共世俗两部分。什么叫共世俗,什么叫不共世俗呢?有些技能和世俗的相同,有些技能则不同。比如说出家人有电灯、电脑、音响,在家人也有这些,至于电灯怎么修理,电脑怎么使用,音响怎么配备,跟世俗是一样的,我们不可能另搞一套。还有一些技能与世俗是不一样的,比如拿炒菜来讲,我们炒素菜,跟在家人炒荤菜不同,炒的方法、调料的配制都是不一样的。再比如说做海青、袈裟,寺院的建筑布局,殿堂里佛像的造型,各种供品乃至于寺庙里一花一草等种种的摆设,所代表的佛法内涵和寓意都是世俗上面没有的。像有的寺院门口的台阶特意做成三十七级,表示三十七道品,世俗人就不会这样做。可能也有三十七级的台阶,但他们不会特意用来喻示三十七道品。这些方面就是不共世俗的部分。

  共世俗与不共世俗的才能,出家人都要会一些。因为要住持一个道场,成就大众的修行,就要做事。要弘扬佛法、接引众生,就更要做很多的事。要做事就必须有才能,没有才能也是不行的。过去讲丛林四十八单执事,样样都要担,样样都要会,这就需要在承担、历练当中去不断学习,培养各种能力和才干。

    第五是。就是学问,也有世间学问和出世间学问两种。出世间学问就是戒、定、慧三学,世间的学问就很多了,理工、文史、哲学等等,尤其现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科越分越细,越分越多,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出家人出家以后,原则上是以出世间的佛法为主,以世间的学问为辅,因为世间的学问再怎么研究,也难识人生真相,解决不了烦恼的问题、生死的问题。世间人学问越多,往往知见越多,烦恼越重。佛法的学问则是越研究,对人生的真相越清楚,烦恼越微薄。因为佛法真正要解决的是生命苦乐的问题,要对治的是贪、瞋、痴三毒。一切烦恼都是从三毒分下去的,六根本烦恼(贪、瞋、痴、慢、见、疑)、二十随烦恼(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八十八使等等分下去很多很多,但根源都是三毒。佛法的学问,不论是哪一个宗派、哪一部经论,都出不了戒、定、慧三学的范畴,三学就是对治三毒的。皈依三宝,修学戒、定、慧三学,对治贪、瞋、痴三毒,然后才能清净身、语、意三业。出家人又名沙门,沙门是勤息的意思,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最终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因此佛法的学问与世间的学问有着本质的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都是不同的。出家学佛,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根本,否则即使教理学得再多,讲起来头头是道,却不能回归自己的内心而调伏烦恼的话,那所学的道理全部都只是知识,反而可能助长烦恼。如《净心诫观法诫观五停心观法第三》说:世人习多闻,未曾行一分,妄情取妄法,诤竞起纷纭。入道依次第,戒定自资熏,净命如迦叶,勿得同六群。(卷上)

    当然,为了降伏外道邪教、利益社会人群等目的,也需要特别学习一些世间学问,但不能荒废佛法正业,如《法苑珠林》说:又《菩萨善戒经》云:菩萨不读不诵如来正经,读诵世典文颂书疏者得罪。不犯者,若为论义破于邪见,若二分佛经,一分外书。何以故?为知外典是虚妄法、佛法真实故,为知世事故,不为世人所轻慢故。以此文证,佛法学人若一向废内寻外,则便得罪。纵解理行,唯可暂习,为伏外道,还须厌离,进修内业,务令增胜。若偏耽着,则坏正法。(卷第二十三)又说:今且略论中下之人,薄学浅识,谓智过人,起大憍慢,放诞形容,陵蔑一切,笼罩天地,踑踞师长之前,叱咤尊人之侧。道本和合,恭顺为僧,既心形乖反,岂成僧宝也?!或有专读外典,妉玩琴棋,讽读诗书,徒消日月。内教法药,救生为急,文奥理深,词华秘博,能解一句,演无量义。新旧经论,卷轴数千,曾不窥捡一句之文;外书不急之事,日夜勤学。若恐白衣笑我无知、不学世典者,何如俗人问我经义不能答?耻居内不娴于外,未足可羞;在内不解于内,耻辱弥甚。(卷第二十三)

    好心出家的同学,务必要牢牢把握住根本,出家人的正业就是修学佛法,以佛法来摄取世间法。如果不顾正业而一味去忙别的,就是舍本逐末,岂不是辜负了自己的初心?!

    以上五个方面的素质———志、道、德、才、学,可以作为指引和策励自己成为一个优秀出家人的要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