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自省己过,善覆他罪,乐修慈心
诸位法师、诸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第二届志工研习会的圆满日,今天晚上我就以几段与志工精神内涵有关的法语来和大家共勉。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无量寿经) 自省己过,善覆他罪,乐修慈心。 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稳欢娱受乐, 为他受苦心不生悔。 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 终不自为恒为他人。 自舍己事先营他事,营他事时不择时节, 终不顾虑辛苦忧恼。(优婆塞戒经) “为诸庶类不请之友”这段法语,出自于《无量寿经》。 志工就是这样“为诸庶类不请之友”,为所有的人──不分别对象,只要他需要帮助,我们就主动为他服务、为他承担,希望假藉这样的方便因缘,能够让他了解阿弥陀佛的爱心。 在做志工当中,是抱着恭敬的心,好像孝子在敬爱、孝顺父母那样,低下的、谦卑的、无我的掏空自己,敬重对方;甚至把所有的人都看成自己,能这样的话就会觉得不是为别人做的,是为自己做的。 以上是第一段法语的大意,之前已为大家讲解过。 今天晚上要和大家共勉的是第二段,这段法语出自于《优婆塞戒经》。 “自省己过,善覆他罪,乐修慈心”,这个“乐”字应该是读“一ㄠˋ”(“要”之音),好乐、喜乐之意;意思就是很喜欢、很好乐修行慈悲心。 学佛就是学佛的慈悲心。慈悲如果只存在内心之中,那只是一种爱心,一种怜悯的感觉,慈悲也好、爱心也好,都必需有行动,必需实践落实了才是真正的慈悲与爱。 “愿为众生趋走给使”,愿当所有众生的仆人。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不是来享受的,是为服事别人、为别人服务,一则消除业障,再则学佛悲心。佛、菩萨都是为众生做马牛的,他们内心是没有自己的。 “令彼安稳欢娱受乐”,但愿众生远离恐惧苦恼,或得到安稳快乐。 “为他受苦心不生悔”,只要对方能够安稳,能够安乐,自己再怎么样受苦也都无怨无悔。好像母亲抚育婴儿,只要婴儿能健康、平安、快乐,母亲再多的心血,都认为是值得的,而且是甘之如饴的。 “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身口意业所做的都是为了让众生得安乐,都不是为自己考量。比如志工们去为人助念,那时候就是“自舍己事先营他事”,助念第一、助念为大,自己的事情先放着,因为这个时候是对方上生佛国,或者下堕三涂的关键时刻,自己不重要,完全以对方的利益为考量。所以呢,“营他事时不择时节”,不管白天晚上,或刮风下雨,也愿意立刻出门。因为此时此刻是对方千钧一发之际,至为重要,稍有延误就来不及。因此“终不顾虑辛苦忧恼”,正想睡、正要睡,都要牺牲自己的享受与需求,因为没有比对方的出轮回生极乐更重大的事。 如果以世俗的眼光来分析,这几段看起来好像不近人情,怎么说呢?比如:“愿为众生趋走给使”,现代一般人都是讲对待、对等关系,付出多少就要领回多少,哪有“为他受苦心不生悔”的?这是颠倒世间观念的。 所以佛法在这方面来讲是与世间的观念背道而驰的──不过那是世间观念颠倒,不是佛法颠倒。佛法是真理不可能颠倒,比如佛陀说这个世间没有“常乐我净”,可是众生却把世间看成是永恒的、快乐的、是我所有的,是清净无染的,因此才汲汲追求、计较、争夺,这都是颠倒。其实,这世间是罪恶生死凡夫的拘留所,黑闇牢狱,痛苦刑场,除了贪瞋痴与恐惧悲愁,没有真善美与平安喜乐。 接下来我们就来细讲这段法语,不过因为时间的关系,今晚就先讲第二段的前面三句:“自省己过,善覆他罪,乐修慈心”。 自省己过 “自省己过”这个“省”是什么意思呢?“省”就是视察、反观自己的意思。众生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有一个相应的对象,也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一般眼睛是向外看外境的,现在呢,要把它反过来看自己,看我们自己的内心,这个叫做“省”。 要看自己什么呢?不是看自己很伟大,或者自己是一个善人、会修行的人,而是要看自己的过失。因为以前都是睁眼在看别人的种种过失,没有看到自己的过失,即使自己有过失,也认为是别人陷害才会这样,凡事都认为错在别人不在自己。佛陀却告诉我们,一个修行人首先要“自省己过”。 《优婆塞戒经》的“优婆塞”是什么意思呢?优婆塞也称为“近事男”,优婆夷称为“近事女”,是指在佛法中受持三皈五戒而亲近奉事三宝的在家修行人。 在家的修行人首先要受三皈五戒成为“优婆塞”,一个受持三皈五戒的优婆塞首先就要自省己过。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虽然众生人人都有佛性,但是被贪瞋痴掩盖,所以我们现在既不是佛,不是菩萨,也不是阿罗汉;既不是圣人,也不是贤人或是君子,而是一个实质的凡夫。 如果是君子,他对自己的三业行为会很严格的要求;如果是圣贤,他的过失会很少;如果是阿罗汉,他已经断除了贪瞋痴,没有分别执着,也没有妄想杂念,因此身口意自自然然不会有过失;至于菩萨跟佛,更不可能去造作三界六道轮回的过失,因为他们没有贪瞋痴,没有见惑、思惑、尘沙惑,也已经断除无明了。 所以,对一个修行人来讲,首先要知道我们十足是一个有过失的人;尤其净土法门的念佛人更要如善导大师所讲的:“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虽然我们都有佛性,但被业障覆盖,我们没办法自己掀开这个覆障而成佛。我们必需先能够这样的肯定信受,才能够契应阿弥陀佛的救度,出自内心通身靠倒、彻底归命阿弥陀佛的救度。总之,我们要自认、要自觉自己是凡夫,而且是罪恶生死凡夫。这是净土宗的基本教理与观念。 如果是圣道门的修行者他的观念就不是这样。因为圣道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修行成佛的,所以首先要先肯定自己一定可以成佛,不是罪恶生死的凡夫,而是善根利器的人,不然修行圣道门就毫无意义了。 佛法就像一面镜子,有了镜子就能藉着镜子看出自己的美、丑、净、秽,有污秽自然就会去洗净它。所以自省己过之后,既然看出了过失就要改过,因为省过的目的,就是要知过改过。 我们的见(眼睛所看的)、闻(耳朵所听的)、觉知(脑中所思维的)是属于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晓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迷,什么是悟;什么是凡夫的境界,什么是圣人的境界;什么是天台华严的教理,什么是禅宗开悟的境界。如果有在听经闻法,或者深入经藏,这些道理都能够了解;然而,这对我们的修行虽然会有帮助,但更重要的是必需会归自己,藉此改造自己的业习与无明,否则只不过是第六识里的一个观念,只是学问、学识而已,对我们的贪瞋痴、妄想、烦恼、习气的改变一点帮助都没有。 因为习气是第七识,第七识是旷劫以来就有的,而且生生世世一直都在累积,所以第七识里面的贪瞋痴、烦恼,很多、很大、很广,而且很幽深、很坚固,不容易消除。头脑知道什么是五戒、什么是十善、什么是三十七道品、三学六度,道理都了解,但了解了并不表示我们内心的境界就是那个样子。如果没有随文入观、藉境练心,没有把那些道理融为骨髓、化成个性,成为自己的生命,那即使深入经藏,八宗兼学,第七识的习气一点也没有改变,还是原原本本的自己,一个不折不扣的凡夫。所以,自省己过是修行最根本的基础。 有句话说“失败为成功之母”,也可以说“过失为完美之本”,众生都有过失,除非是圣人或阿罗汉以上才可能没过失。就是因为有过失,发现到过失,才会知道去改过,改了之后如能不再犯,那就永远没有这些过失了。所以发现过失、改正过失,才能够完美。譬如说上台演讲,预先要准备,要写讲稿、拟大纲,不可能第一次所拟的大纲就是完美的,一定要修修改改,改改修修,经过几次失败,最后才会成功;甚至第一次上台觉得内容、言词、台风,方方面面都不尽人意,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失败历练,之后才会更趋完美。 修行也是一样,必须藉境练心。如果没有藉境练心,大都是在原地踏步。 什么叫藉境练心?比如事情发生之后,就检讨过失在哪里?然后坦然面对,不推诿,下一次就不会再犯了;如果没有经过人事的历练,就会永远都是在原地踏步,等到因缘一来,再面对同样的人事,还是重蹈以前过失的那个状态。再者,所谓“静中培养,动中考验”,在静中思维、领悟,然后应用在动中,在动中考验是否历缘对境时能如同所理解的道理一样。因此,修行过程中都必需经由人事磨练。 禅宗神秀大师有一首偈子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有人听了就说,错了,应该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没有树,也没有台,本来空无一物,哪还要去拂拭清洗改过呢?。这首偈是谁说的呢?是六祖惠能大师说的。但是千古以来,惠能之前没有惠能,惠能之后也没有惠能,都是下劣凡夫。因此下劣凡夫还是要老实,要按部就班,因此没有渐悟就没有最后的顿悟,所以对一般人来讲还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否则满尘埃”。 以上是有关自省己过。 善覆他罪 “善覆他罪”,“覆”是覆藏、掩盖的意思,掩盖别人的过失,隐藏别人的罪恶,这也是修行人的基本德目,也是学佛大悲心的一种悲心的内涵。一般人是善覆己罪,自省他过,而修行人则是自省己过,善覆他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都是凡夫,都有贪瞋痴三毐,因此一定都有缺点、过失、罪恶,我们如此,他人也如此。将心比心,当我们有了过失甚至做出恶事之后,我们会怕别人知道,甚至怕人家张扬,因为那是可羞可耻的,万一被宣扬出去,事小还好,若事大恐会身败名裂,甚至导致家庭失和。我们是如此,他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因此对于他人的过失与罪恶,不是用义正词严的指责,而是遮盖隐密它,这叫做“善覆他罪”,这是“忠恕之道”,也是“不忍之心”,也是“悲心”。 有一首偈子说: 恒须隐密有三事:隐密自己之功德,隐密他人之过失,隐密未来之计划。 恒须隐密有三事,第一点“隐密自己之功德”。为什么要隐密自己的功德呢?功德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凡夫的有为法;一种是属于圣者的无为法。 我们做一件善事,不管内容是什么,都是一种“德”,可以带来福报。但“德”分阳德与阴德两种,如果自己将善事功德宣扬出去让他人知道,属于阳德,阳德的果报比较小;为善不欲人知,这是阴德,阴德的果报比较大。能够隐密自己的功德,就是将阳德转为阴德。而隐密自己的功德也是谦虚不骄慢的一种态度,一般人会想将自己的优越、才能以及自己所做的善事、好事显扬出来让人家知道,这其实是因为贪、瞋、痴、慢、疑的骄慢个性在作祟。因此,我们要降伏骄慢,培养谦虚,对自己所做任何功德,不论大不论小,都要隐密。 与此相关的性格是“稳重”的个性。培养自己稳重的个性很重要,个性不稳重修行就不踏实,因此修行人要有稳重的性格。有的人做点好事,就像小人得志或爆发户一般,巴不得赶快宣扬让人家知道,这也可看出个性轻浮急躁。这是讲有为方面的功德。 什么是无为的功德呢?就是所做的任何大、小善事都认为是自己份内之事,是为自己做的,不是为别人,因此也没有什么可以宣扬的。他体悟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一切众生都是一体性的,没有自他、你我、亲疏、恩怨,所以他对任何人所做的善事、好事,都觉得是为自己而做的,这就进入无为法、无功用、无分别,也就是所谓的“三轮体空”──没有我,没有对方,没有所做的这件善事。 这样的境界,凡夫是做不到的,所以也不用高谈阔论,就先依我们凡夫所能做得到的去做就好,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就一方面向往佛菩萨,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然后一步一步的学习,这样才不会成为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人。以上是就“隐密自己之功德”来说。 第二点“隐密他人之过失”。也就是刚才所说的“善覆他罪”“忠恕之道”。 我们有过失会怕他人知道,同样的,别人有过失当然也会怕他人知道,所以我们要为他掩盖。一个母亲,如果自己的儿子有什么过失会不会为他掩盖?一定会,因为是自己的儿子;那如果是仇人的儿子有过失,会不会为他掩盖?就不一定了。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体谅心,把别人看成自己。 小的过失我们要为他人隐匿,大的过失更要为他人隐匿。因为小的过失影响比较小,大的过失影响比较大,如果一旦宣扬出去的话,对人产生难以弥补的伤害那怎么办呢? 女众在某一方面属于弱者,所以不仅对于男众的过失要掩盖,对于女众的过失更要掩盖;一般人的过失要掩盖,父母、祖先还有师长的过失更要掩盖,因为一般人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可是祖先与师长是我们的亲人、恩人;个人的过失要隐匿,团体的过失更要隐匿,因为个人的过失影响是一个人,团体的过失则是影响整个团体;下劣者的过失要隐匿,高德的过失更要隐匿,因为一般人的过失别人不一定会注意,但对于一位众望所归的人,如果把他的过失讲出来,影响范围就会很广。 所以学佛人要自省己过,善覆他罪,最好是自己的过失看的一清二楚,但对别人的过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看到别人的过失,听到别人的过失,也要忘记别人的过失,忘记别人的负面缺点,尽量想别人的优点。每个人都有缺点,但也一定有优点,修行人应想对方的好事,想对方正面的事。 近代有一位王善人,他说存人家的坏处就是“存阴”,存人家的好处就是“存阳”;存阴就像亏本,存阳好像获利,是存金存银。真的是如此。 我们心中本来并没有对方的好与坏,心是平和的,突然间存进了对方的坏,岂不是我们内心的仓库突然间增加了垃圾,而且放在里面发霉发臭,甚至会影响仓库内的其他好东西。所以对他人的过失不要看、不要听,若是看到、听到了就将它忘记。尽量看他人的好处,听他人的好处,在观念之中尽量存他人的好处,这是修行人的基本德目之一,也是培养慈悲所必须的。平日这样,日后有因缘见面的时候就不会浮现这个人以前做了什么坏事的影像,而是会以正面来看待他,这样散发出来的就是正面的磁场,彼此之间就会有好因、好缘,就会很好相处,所以尽量要存阳,不要存阴。 一个修行人不管别人对他怎样,甚至骂他、诽谤他、伤害他,都是逆来顺受,是不会记恨,也不会以牙还牙,思维将来要怎么样报复他,修行人是不会这样的。 学佛的人不但要善覆他罪,也不记他人的罪,更不会想将来去报复他;即使他发生事故了,譬如发生车祸或是生了大病,或生意失败亏本,我们也不会幸灾乐祸,这是悲心的德目之一,也就是六度当中“忍辱度”的“忍”。甚至如果能进一步去援助他,比如他生意失败亏了很多钱,我们刚好有一些钱可资运用,就援助他;或者他生病住院,没有钱,我们就替他付医药费。能够这样的话,就是布施恩惠。这样的悲心德行是学佛人应该要学习的。当然这违反常理,违反人性,可是我们是学佛,就要了解佛性,了解佛的慈悲,我们是凡夫当然不可能学得到位,但就是尽量薰习。 宗风有讲,要“让美归功、分怨共过”,一般人讲“隐恶扬善”,隐恶扬善是德,让美归功更是阴德,分怨共过则是盛德;如果能够“善覆他罪、为天地包荒掩过”,这样的德更是盛德;如果能够不惜自己受污染,也要利益他人,甚至救他人,那更是盛德中的盛德。 一般人都是爱惜羽毛,爱惜自己的名节,希望自己永远被人赞美;但假设能够利益对方,自己被他人误会也能够承受,眼中所想的都是对方的好处,以及如何给对方带来离苦得乐,自己再怎么样牺牲名节都在所不惜,如果能够这样的话,更是一种接近无我的境界。 凡夫的本性都是自私自利的,起心动念都是先为自我,也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对“自省己过、善覆他罪”“隐恶扬善”“让美归功、分怨共过”“为天地包荒掩过”甚至“不惜污染自己利益他人”这样的内容就要常常去薰习。还是那一句话,要“融为骨髓,化成个性”。 另外,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十重之中第七条说:“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有过失自己承担下来,不但不去指责对方、批评对方,反而是体谅对方,更要为对方承当。这是戒律,是佛陀对我们修行人的规范;尤其是出家人,依佛出家,在佛前郑重宣誓,誓守戒律。因此,出家人应该忠于佛,敬重佛的戒律,忠于自己的誓约,敬重自己的誓言。所以这条戒律我们应该好好吟咏学习。 乐修慈心 “乐修慈心”,对修学佛的慈悲心很好乐、很喜欢、乐此不疲,不觉得厌足,再怎么学都觉得不够,这个都是好乐的乐。我们学佛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成佛;学佛是为了成佛,但如果不了解佛是什么,要如何学起呢?所以学佛的目标就是学佛的心,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成佛。 那佛的心是什么呢?《观无量寿经》有一段经文说: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佛心就是大慈悲,什么是大慈悲呢?就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也就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来救度众生。所以这一段经文若用白话翻译,就是:“以大爱心,无条件的救度众生。” “无缘”是不讲对象、不讲条件、不讲种种因缘的,它本身就是慈,就是爱,它的本质就是大慈;这个大慈也含盖着大悲,也就是说,它本身就是大慈,本身就是大悲。 大慈大悲的定义,就是将所有众生都视如自己,所以,佛要拔除所有众生的轮回之苦,要使所有众生跟他一样获得成佛之乐,这个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摄诸众生”,也就是对众生拔苦予乐。所以“摄”就是救度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拔苦与乐的意思,把在三界六道轮回的众生救度出来,使他离开三界的魔掌、六道的苦海。把众生救度到哪里呢?救到能够成佛的“涅槃界”。 善导大师说“极乐无为涅槃界”,极乐世界就是涅槃界,涅槃的境界是无为的,是不生不灭的,他的本质,是一到那里就不退转,就一生补处,一进去就成佛。如果不是这样,就还是有为的境界。 我们是凡夫,当然还体会不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内涵,但我们可以先体会爱心。那爱心的内容又是什么呢?以世间来讲,首推父母对孩子的爱。要体会爱心就是先体会父母对婴儿的爱,接着将体会到的父母心推己及人,把对婴儿的那份爱推广出去,把所有的人都看成是自己的婴儿,以爱自己婴儿的心来对待所有的人,甚至动物。基督教是爱人如己,爱邻居、爱敌人,爱所有全人类。佛教的爱,则是爱所有的生灵──包括动物,看得到的有形动物,以及看不到的无形三恶道众生。这个就是乐修慈心。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