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23集)


 2016/9/1    下载DOC文档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翻到三十六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教育哲学,《礼记.学记》。上一次我们讲到前三段,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化民成俗的目标。而且教育的重要性,「人不学,不知道」,透过学习才知道怎么做人处世。领导者有这个认知,他就非常重视教育,「教学为先」。他也能洞察到,假如不办教育,人心会堕落的。第三段讲到,必须要深入学习经典才知道经典的可贵,才会珍惜,而且也透过教学能够相长。所以「学学半」,教跟学互相促进,利益别人一定利益自己。第四段讲到古代的学制,「家有塾,党有」,你们没有反应,第二节课要背,「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所以这个国学,主要是十五、六岁,年龄比较大的这些贵族,以至於在这些塾、庠、序读得比较优秀的,甚至於是通过考试,比方考上秀才了,可以到国家办的学校读书。

  接著讲到的,国学它办学的一些规矩。每一年招生,「比年入学,中年考校」,隔一年考试。接下来是在学习当中的目标,「一年视离经辨志」,所以从这里我们了解到,一开始要深入经典,从经典当中他才能够分辨是非邪正,才能分辨正确的志向。而学习首重也是立志,立的志向跟仁义相合了,这个是大志;假如立的志向是要去报仇,这个叫危志,很危险的志向;假如立的这个志是为了满足自己很多的欲望,跟欲相合,这个叫卑志,很卑微,这人生没有意义。真的很多人,「我立志就是赚大钱,好好花钱、好好享乐,这个就是我的志向」,那这样的人生是很没有价值的。所以学者自己要分辨自己志向正不正确,同时教学者也要分辨这个学习者的志向是否得当,是否跟他的特质很相应。

  「三年视敬业乐群」,非常恭敬他的学业。其实这个恭敬很重要,学问一定是从诚敬中去求来的,真诚恭敬的心,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而且谈到诚敬,我们常说,俗话讲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至诚感通」,这个通是时空都可以超越。孟子学孔子,孔子已经不在了,但是他非常诚敬的心读孔子的教诲,孟子学得最好,孔子的学生都比不上他,孟子称为亚圣。从这里我们就感觉得到,学习当中志向很重要,恭敬心是学习非常重要的根基所在。那孩子对学问的恭敬受父母的影响,我们希望孩子好学,父母自己要好学。假如你们家有圣人的圣像,每一次你要读书以前都恭恭敬敬给孔夫子三鞠躬,你的孩子从小看到大,他怎么可能不恭敬?以至於今天每一次我们要读经典,焚香,恭恭敬敬把经书请出来,孩子都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且你读书的时候还读得摇头晃脑,非常法喜,都在影响家人,尤其影响下一代。

  现在印刷术发达,拿到经书容易了,以前要求一部经书求不到,还得到书院去抄,自己抄回来,一字一句抄,非常珍惜。那现在印刷术这么发达,经书很多,有的还把书放在厕所里面,到处乱放,那小孩看了,怎么可能会尊重经典?这一些都是环境的教育,身教。所以长学生恭敬的态度。这个敬也是专心致志去学。

  「乐群」,跟人相处得很融洽。我们说,读了一大堆书,结果不会跟人相处,那就书呆子了。孟子有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结果他读了几十年的书,居然不会跟人相处,那都读死书了。我们看到在大学里面、国学里面的学习目标,都不是看他能背几本经,都是看他实际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他用出来多少。而我们儒家讲,「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他胸怀国家天下,很远大的目标。那要完成这么远大的目标,从哪里下手是根本?就是从「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格物最重要的就是格斗自己的坏习性,对习性要赶尽杀绝,不可以妥协,不可以有坏习惯,说「明天再改」。那明天来了呢?又再明天再改。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所以一个人素质很好,却不能成就他的道德学问,主要还是因循苟且。因循就是一天过一天,都不愿意下真功夫,就糟蹋了他本来很好的素质。所以要从对治习气下功夫。

  但是问题来了,人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问题?比方说,《弟子规》有一句叫「倘掩饰,增一辜」,那我们可能面对一些事情,掩饰、解释、找藉口已经习惯,自己不知道。比方,我们跟人家约定、约会,结果迟到了,一进去,「你又不是不知道吉隆坡的交通,塞车了」,惯性,这个也是「倘掩饰」,就「增一辜」,错了还得要找藉口。所以德行、学问要提升,首先要打破不自欺,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已经不在经典、不在《弟子规》当中,还要找藉口。而当我们很习惯找藉口,身边的亲朋好友一看我们找藉口,「算了算了」,就摇头,人家也不想劝我们了。勇於认错,反而值得人家尊重。所以其实要看自己的问题并不容易。孔老夫子教我们一个好方法,「见不贤而内自省」,「不善者而改之」。所有的人就好像演一出戏给我们看,看到忠臣,效法;看到奸臣,不可以跟他一样,甚至是想一想,我有没有跟他一样的问题?别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提供我们反省的机会,不然人要反省不容易。

  我们在跟同学、朋友,跟他人相处,这个就是群的意思,能够很和睦、合群,那这个就代表我们内心的对立、傲慢、嫉妒、坏脾气调得愈来愈少了,跟人就愈来愈融洽了。假如还是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高兴,所以一个人的学问有没有上升,有没有提升,还有没有看不顺眼的人,还有没有不能忍受的事情?都没有看不顺眼的人,都不跟人计较了,这个才有修养,才能合群。所以学问首先要先扎根,扎德行的根,「君子务本」,根本,「本立而道生」。扎根之后,怎么看自己的根基牢不牢固,就看跟人相处有没有坏习性现前。所以这个是乐群。学习者自己要观照自己,教学者也要从这里看到学生他的真实学问有没有提升。

  「五年视博习亲师」,这个博习主要的还是要求贯通。而博是深入经典,习是练习、是实践。学问是从哪里提升的?解行并进,解行相应,这个很重要。你说一个人的德行根基能不能扎稳,也跟解行相应有关。你说我把《弟子规》学十遍,我根基就扎好了,是不是?听十遍是解,落实多少是行。所以《弟子规》说,「不力行,但学文」,他只有解,解到最后没有落实在生活上,「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只是拼命去做,但没有对照经典,可能就「任己见,昧理真」。而在这个博习的过程当中,还要亲近他的老师。而这一分亲近,最重要是效法,效法老师、效法古圣先贤。比方说亲近孔老夫子,最重要的是以孔老夫子为榜样,这就是亲近孔老夫子。起心动念就想,夫子会怎么想?言语造作,夫子面对这个事他应该会怎么做?都以孔子为标准,那时时就生惭愧心、羞耻心,「差夫子的境界太多了,要赶紧用功」。

  所以亲近老师最重要的不是每天跟在旁边而已,那是形式的东西;是真正能依教奉行,这是亲师的实质。假如每天都跟在旁边,最后是阳奉阴违,那老师是最痛心的。比方我们跟在老师身边,对老师很恭敬;离开老师,对其他人很傲慢。真正老师知道了,摇头。老师前一个样子,老师后一个样子,愈学言行愈不一致。所以学习最重要的大根大本,真诚心。《中庸》谈的就是这个诚,诚跟自己的性德相应。怎么提升自己的诚?言行要一致,人前人后要一致,台上台下要一致,上班下班要一致,有人没有人要一致。所以儒家很强调慎独的功夫,道家讲「不欺暗室」,没人在的时候要坦荡光明,这样才对。

  「七年视论学取友」,能论学,对学问可以把它用在生活、工作、处世待人,可以分辨是非、善恶,甚至分辨流弊,「这么做了,往后会产生什么副作用?」他可以深谋远虑,他可以防微杜渐,他学问学到这个能力了,可以见微知著。我记得有一次,刚好跟卢叔叔在一起的时候,看到一个打火机,结果这个打火机上面是女孩子的照片,比较暴露,卢叔叔就说,「从这一个打火机就看到社会风气要乱」。以前的人都有这个能力,他到这个地方去听,现在这个地方的人唱哪一首歌,就知道这个地方的风气会怎么样。诸位学长,现在吉隆坡市区都唱哪一首歌?假如唱「跪羊图」,那不得了。所以有学问的人确实是这样。像春秋战国时代季札,那有真学问,他到郑国去,听到那个国家的音乐说,这个国家要亡,后来没多久确实如他所说。

  取友,这个就要有相当的判断力。因为取友是找好的朋友,那要有智慧才能判断。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首先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连自己都看不清自己,要看得清楚人就不容易了。而真正看得清楚自己,心地就清净。因为清净才能看得到自己的念头、自己错误的思想在哪里。进而心清净了,照自己照得清楚,照别人也照得清楚。所以心浮气躁要看清楚他人,看清楚自己尚且不可能,怎么可能看清楚他人?

  孔子在《论语》当中有讲到看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人焉廋哉」重复两次,重复也是有意义的。那就是只要能这么去观察,人怎么可能隐藏得了?这个廋就是掩饰、隐藏,人不可能隐藏得了他自己的。我们从这三个地方去观察,可以观察一个人观察清楚。「视其所以」,这个视就是直接看到的,比较是他当下、他眼前所做的、所发生的事,我们去判断。「观其所由」,这个观字又比视更深入。由,我们说经过、经由,就是不只看他眼前的情况,还了解他的整个以前的家庭状况,他以前整个工作状况。因为这个时代人不是故意要应付,可是已经应付习惯了,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是这样。

  你比方说在学校教书,领导视察,老师跟学生忙成一团。然后赶紧把一些东西,那个printer唰唰唰,好几个礼拜拼命把它印出来。然后早上二、三个小时,领导检查完,下午走了,吃顿饭走了,吐一口气,明天所有那些作品统统收起来。这应付。所以孩子他在无意识当中,在他的家庭、学校,他习惯应付。包含家庭,有客人要来了,妈妈赶紧把垃圾堆整理成皇宫,那小孩一看就知道,有人来的时候才整理。应付习惯了。所以我们都觉得,现在的孩子真鬼灵精,都察言观色,谁教给他的?所以变成他应付习惯了。要看一个人的真实心态你还得花点时间,不能马上下判断。你不能说这个人给我的印象挺好的,那不一定看得准。你觉得印象挺好,那可能是跟他前世关系还不错,不代表他这一世很有德行。

  大家看现在的男女关系就好了,一见钟情的最后都是什么?我看一半以上都是离婚。为什么?一见钟情就不是理智,都是冲动,冲动不是真心,容不容易变?变得可快了,早上结婚,下午就离婚,这现在在很多国家都有,所以大家不相信的话去调查一下。哪个国家讲I love you讲最多的,那个国家离婚率最高。都是冲动,都还没有了解他就爱得死去活来,他到底在爱什么我都搞不清楚。不了解一个人就爱得死去活来,就睡不著觉,那叫欲望。我怎么讲这来了?

  所以,人世间很重要的决策往往在用人、在取友、在择偶,都是大关键。你用一个重要的合伙人、用一个重要的干部用错了,可能几十年的辛劳付诸东流水。所以孔子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不了解人是很大的忧患。所以从观其所由,他的整个家庭背景、他的整个社会工作背景,了解他就比较全面。人世间有很多重要决策,没把握不要轻易下,不然最后都是「哎哟,错了」,有一些错了就不好处理了。

  有朋友结了婚,我跟他们交流找对象,讲完,他一下来说,来不及了。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不是来不及了,这个时候只要记住一句话,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不要把责任推到我身上,「就是因为蔡老师太晚给我讲,是他害的。」只要有经典,有智慧,人世间所有的事都不是坏事,都是好事。大舜遇到对他这么不好的父母,好事还是坏事?成就了他的德行,成就了他的智慧。让你遇到好不好?你们没声音了。「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请问大家,这一段什么时候用?写作文,是吧?你要有志气,我是要承担为往圣继绝学的,早点来考验,我才能够去真正有智慧处理事情,来,放马过来,是吧?泰山崩於前不改於色,要锻炼这样的气概才对。

  「察其所安」,这个是去审察、去细细的评估什么?他做的这些事情,不管是他现在做的或者以前做的,他做完以后,他的心安不安?比方说他以前做错事,然后现在非常忏悔,那这个人是有善根。假如他以前做错事,还自以为有本事,那这个人铁定是不能用的。假如他做了善事,他觉得心很安,我应该做的,人家称赞他,他诚惶诚恐,「这算得了什么」,那这个人就安在良知,安在善行,这个人修养就好。比方说他做善事了,结果他的心就怕别人不知道他做好事,见人就讲他做了哪些好事。那他是安在名利当中,希望别人知道他有多好,那这样的心境也是不妥当的,他是为了虚名才去做好事的。等没有虚名了,他可能就不做了,或者没有人赞叹,他可能就不高兴了。那这样的人也要考虑。所以夫子这一些让我们知人,都是很重要的教诲。

  而夫子在《论语》当中又有提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我们上一次讲的是益者三友,今天跟大家交流损者三友。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可是我们学就是要学仁慈博爱,那这些没有德行的人我们应该都去影响他,让他变好。有没有道理?有。你要帮助他,你要度他,你不要帮到最后被他给度走了。所以处世还有一个叫「量力而为」,你的功夫能转变他,那没问题;我们功夫还没到,会被他影响,那就还不行。人家真的有道德学问的,他可以到舞厅里面去给人家讲经典;我们到舞厅里面,眼花缭乱,心乱如麻,那怎么帮忙?所以自己几两重要有自知之明,真的接触这些人会受他影响,要敬而远之,还是恭敬,对他没有看法、没有对立。你可不要跟他讲,「我才不要跟你在一起,孔子说损者三友」,那就麻烦了,他可能就很不高兴,就找你麻烦。所以对一切人都要恭敬,而且心里面要相信一切的人都有「人之初,性本善」,那期许自己赶紧成就道德学问,可以做他好的缘分,增上缘。

  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这个便辟就是很会应付,但内心并不真诚。比方说讲话态度很好,当那个人一走,他的脸整个就是换另外一个样子。这样的朋友你要注意了,那就变虚伪,不是真诚。友善柔,就是很会虚情假意,他很有目的的,他要达到那个目的,对人很殷勤、很热情,善於谄媚讨好别人,这个是友善柔。友便佞,这个佞就是口才很好,很有辩才,但是没有真实的学问,尤其要把死的讲成活的,把黑的讲成白的,用言语要把人家硬压下去,友便佞,这个也不好。而且大家要了解,我们一听都知道这样不好,可是接触这样的人会不知不觉受他影响。你说谄媚好不好?不好。可是你看人要不谄媚容不容易?「勿谄富,勿骄贫」,那个谄媚的态度无形当中可能我们就受影响。看到有钱的,看到有地位的,看到漂亮的,看到有外在很好条件的,可能我们这个媚就会产生。所以学好终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说实在的,一个人口才非常好,一般的人一接触,生起什么心态?「好羡慕,口才这么好」,羡慕他,佩服他。孔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尤其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跟海峡两岸的华人比起来,口才是比较差一点。这不是坏事,依孔子的标准是好事,「刚毅木讷,近仁」。你们可不要把好的丢掉,把坏的拿进来。您假如有机会到大陆、到台湾去,你注意去看,五岁的孩子,海峡两岸的五岁跟马来西亚的五岁不一样。在大陆跟台湾的五岁,眼睛转,鬼灵精怪;马来西亚的五岁,憨憨的。请问大家,哪一个好?你不细细去思考这些问题,真的会被这个社会风气给影响。很羡慕口才,很羡慕,「好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辈子老实厚道那是最可贵的,老实学不来!

  所以我们看到孔夫子这些教诲,其实对我们都有很重要的提醒。一个人他假如很注重修养,他言语不敢讲得太快,所以言语都能留三分的,这是比较有修养。言语都会讲超过十分,还十二万分的,那个都有问题。这不是我讲的,我们之前讲过言语这个专题,光是言行一致的态度,夫子在《论语》就不知道讲了多少句。「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子贡口才最好,子贡问君子,夫子,怎么修养自己的德行成为君子?这么多君子的教诲,孔子为什么要挑那一句给子贡?因为子贡口才最好。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你要说出来的话先去做,做到再说,「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觉得最羞耻的事情是他自己言过其实。告诉大家,不要羡慕口才很好,要看说话很实在的,那才好。你比方说女孩子,就特别喜欢口才好的,讲那些甜言蜜语会让她三天睡不著觉的。所以有时候人为什么这一生会遇到很多灾难?就是判断力不够。有这个判断力,灾难就不会掉进去了。好,这个是讲到有智慧找好的朋友。

  「谓之小成」,他学问能贯通,又有判断力,有知人的智慧,那他等於是面对人事物都有智慧去分析、去拿捏,谓之小有成就。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这个『知类通达』就是触类旁通。这个「类」,就是他对於道理、义理非常的深入了解,然后又达到旁通的一种境界。而这个「知类通达」是解,他对道理的理解贯通。下面这一个『强立而不反』,那是他把理解的东西真正用在他的人生处世当中。用出来能「强立而不反」,这个才是真正的大成就。我们看到古代很多读书人写文章、讲话特别厉害,引经据典,别人听了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他禁不起很多诱惑,那他只有解,他没有行。就好像刚刚我们提到的口才好,假如不厚道,讲话都会苛刻。那苛刻就跟孔老夫子的仁慈相违背了,那纵使他对学问很渊博,也是没有成就的。

  有一位读书人叫王用予,他有一个机会,刚好在梦中,见到有人跟他讲,这一次科举考试你不会考上,这一次考第一名的是周家的周吉。他就很惊讶,他说我们这个地方有两个人学问特别好,一个还是孝子,怎么他们没考上,我也没考上,反而是那个看起来比较老实的人考上?人家跟他讲,周吉他曾祖父就开始行善,他的家庭往后要兴旺三代。当然,假如他的下一代又继续行善,那就是世世代代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因为他的曾祖父劝印《忍经》,劝人一切都要忍。家庭要忍,才能和谐;人与人要忍,才不会冲突;国与国要忍,才不会战争。结果梦中人家就告诉他,那个孝子是看起来是孝子,事实上他内心里面常常埋怨父母。虽然讲话都很恭敬,内心对父母不耐烦,可是又怕人家看到,所以都装著让所有的人觉得他是孝子,但是心地不善,尤其是对父母不敬。他本来可以考上,现在已经被削掉这个功名了。

  另外一个是十六、七岁就考上秀才,那文章写得无人能出其右,怎么他也没考上?结果就分析,另外这个人虽然学问真的很好,但是讲话刻薄。已经统计出来,他讲话伤害别人有二千四百七十多次。所以告诉大家,我们人间有警察在管,整个天地之间有天神、神明在管,那个系统比人间还严。你在家里面干什么坏事,警察管不了,但是「举头三尺有神明」,统统都记,起个歪念头都记,所以这个慎独重要。所以,本来他可以做到皇帝的老师,五十几岁就当皇帝的老师,但是因为造的口过太多,已经考不上了。假如他再不改善,他的口业超过三千条,他的孩子跟孙子要被记在乞丐簿里面,「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诸位学长,讲话最容易积福,也最容易折福。所以话到口边留半句,想一想,这个是为后代谋福利了再讲;讲出去有伤仁厚,那就不要讲了。

  所以这里,知类通达,学问贯通。但是更要完全落实在他处世当中,强立而不反。这个强,非常坚强;立,屹立不摇,任何境界来都不能动摇他。所以他面对境界不迷惑,不被这些境界所诱惑。就像孟子说的,「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那我们现在想一想这三句话,我们想像一下,我们现在是大富大贵的人,我们会不会受污染?观察到那些高官,有一些国家元首,太太的鞋子真的超过一百双,一百双我看是少的了。我说他们真是富贵烦恼多。为什么烦恼多?不要说别的,光穿鞋子就是烦恼。我们一双、两双都不烦恼,就穿出去了。告诉大家,有钱,钱太多挺麻烦的,知足常乐,够用就好了。所以富贵能够不沾染这些贪著不容易。贫贱,还很有操守,不动摇,不做不道义的事,不做任何谄媚巴结,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威武不能屈,纵使是面对生死存亡,绝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

  上次跟大家举过范氏的妻子,大家记不记得?她生病了,说要一百只麻雀,喂药,喂到第几天,最后要吃这一百只鸟的脑。她面对她的生死,她觉得我一条命居然要让一百条命没了,这个事我不干,赶紧叫她先生把鸟放掉。「上合天心」,上天有好生之德,她病就好了。南宋朱熹夫子,他有一个旧疾,好像是脚不舒服,很难受。结果有一个人就帮他治疗,治好了,他非常高兴,就写了一首感谢他的诗送给他。结果这个医生走了以后,过没几天他的病又犯了,然后他就很难过,他就赶紧,「把我追回来,我要把他那一封信拿回来。」结果人家就问他,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他说我不是生那个人的气,我是怕他拿著我写的东西人家就信任他,他可能又没有把人家医好,或者医错了,那我就对不起那个病人了。所以不简单,都是想著自己做的事会不会贻害到他人,结果这一念心都是念念为人著想,这一念心比针灸还厉害,他病没多久就好了。

  所以老祖宗讲得很有道理,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一个人健康长寿真正的真因是时时爱护生命,时时为人著想,让人免於恐惧。所以诸位学长,无畏布施好不好做?每一个人每一天随时随地都能做,保持微笑,叫「面上无瞋」。你面上有杀气,可能今天你这个朋友已经心情很不好,又看到你的这么不好的脸色,他可能三天缓不过气来。真的,我们曾经听一个长辈讲,他说儿子对他一个不好的脸色他要三天才缓得过来。你说为人子的怎么能够不柔顺?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又比较不好,情绪比较容易波动,这正常的,这个时候为人子要时时「怡吾色,柔吾声」才好。

  所以,这个强立而不反是真正落实了圣贤的教诲。而这个不反是任何情况都不违背经典、违背师长的教诲。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以《大学》来讲就是明明德。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这里『化民易俗』,就是跟《大学》相应的,「止於至善」。『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就是「亲民」,亲近人民,然后教化、感化人民,变化风俗,变成善良的风俗了。我们看,他有了这样的真实学问,这叫正己,正己自然可以化人。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一接触他,被他唤醒这一分善良。这个在历史当中,很多成就道德学问的读书人都有这样的行谊。

  在《德育故事》里面,有一个读书人叫许衡,平衡的衡。他刚好遇到乱世,宋朝末年元朝初年之间,战乱。结果他刚好经过河南,那时候天气又热,很多逃难的人在那里停下来。刚好旁边有梨树,水梨,大家就蜂拥而上,摘梨子下来吃。结果许衡坐在那里如如不动。然后这些吃的人看著他没什么动作就觉得怪怪的。其实这个感觉怪怪的就是人的良知,是吧?自己做的不是很妥的行为,看人家做对的,怪怪的,不好意思了。其中有一个人就去跟他讲,你怎么不吃水梨?都赶那么多路了,渴死了,你赶紧去摘。结果许衡说,「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非其有,那不是我拥有的东西,那不是我的,去拿,不好。其实从许衡先生的话,很厚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不是很好。他没有说「非其有而取之,盗也!错也!」没有这么强烈。所以以前的人讲话含蓄,因为人都有羞耻心,点到为止,不可也。

  结果这个人接著说了,现在兵荒马乱,没人的,没有主人,这个树没有主人。许衡说,「梨无主」,这个梨树没有主人,「吾心亦无主乎?」树可以没主人,我的心可以没有主人吗?他有没有说人家错?没有。他只是在这一个境界当中,他守好自己的心,这叫正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会影响身边的人。所以他这样的一个德行、行持,没多久他待的那个地方就非常讲廉耻,小朋友看到水果从树上掉下来都不会去捡,连看都不看,都受到许衡的感化。所以教化一方。

  那以前读书人连一方都能教化,能不能教化一家?所以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连家里的人都不认同,问题出在哪?你们怎么没有声音了?我们刚刚才说要有自知之明,遇到这个情况那要检讨自己。所以《增广贤文》里面说到,「亲戚不悦,无务外交」,连亲戚跟我们都处不好,先不要急著结交一大堆朋友,因为我们连自己身边的人都相处、照顾不好,那又去结交一大堆人,那都是虚荣心。「事无终始」,一件事都做不好,就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还差得很,就不要想著要做好几样事业,就要真实面对自己是五分钟热度,得要专注的把一件事情做好,从做这件事当中看到自己不足,赶紧改正,提升自己。

  古代在感化他人都不是用道理压人家的,都是做出来的行为让人家打从内心佩服。管宁先生,他也是教化一方。刚好他在的那个地方,人们一同到一个水井去打水,只有那个水井,都会发生在那里争吵,抢位子。管宁看到之后,他就去买了好几个桶子,然后把水打好,放在旁边。所以乡亲一来,本来要抢位子,一看到都帮他打好了,不好意思了。没有去指责,给乡亲方便,就把人家的善心给唤醒。结果有一天,他发现一头牛没有管好,跑到人家田里,把人家的庄稼踩乱了。他是当地的父母官,他自己把那头牛牵到路旁,然后自己站在那里等主人来。等那个主人到了,又看到管大人,真是很羞愧,不好意思。都没有指责,都是协助、提醒他。然后自己家里其实都已经快没有粮食了,但是都是宁可自己没得吃,都拿去给乡亲吃。见人子,用孝鼓励他;见人弟,用悌鼓励他;见人臣,提醒他要忠。所以这种风范在当地也形成很长远的教化。

  「近者说服」,这个「近」跟「远」,一来是指他治理的地方是近,不是他治理的地方是远,这是一个说法;另外一个说法是离我们比较近的,接触到我们的是近,没接触到我们的,但是听到我们的这些行持、风范,他非常感动。所以这个「说服」是打从内心佩服,叫「心悦诚服」。真的,在这个时代,一个有真实德行的人,比方住在某一个社区,会有很多的人搬去跟他住。比方说你今天打听到,像大舜一样德行的人住在某某社区,你搬不搬家?你们没什么反应。闽南话说,「千金买田,万金买好邻居」。有大舜这样的德行,那聚人可快了。「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稀有、珍贵,「仁之所在,天下爱之」。许哲女士当你邻居好不好?「义之所在,天下畏之」,这个人非常有道义,接触他的人对他非常的尊重、敬畏。

  「远者怀之」,这个就时时念著他的风范,希望来归附他,来跟他生活在一起。范仲淹的德行,是到连敌人最后都迁徙过来接受他的教化。范仲淹死的时候,那些敌军哭声传得很远。「远人不服」,他们不服气我们,「则修文德以来之」。范仲淹虽然是当将军,但是他用仁慈心对待敌军,用德行、用教化,帮他们安家。所以连敌人都能感化,哪有我们身边亲朋好友不能感化的道理?

  【此大学之道也。】

  整个国学里面,国家办的大学,要教的就是能达到这样的目标,「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远者怀之」。这个目标,就跟《四书》的《大学》是完全相应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记曰。】

  这个『记』指古书。

  【蛾子时术之。】

  这个字念「蚁」,跟蚂蚁的蚁是相通的。这里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蚂蚁的小孩,比较小的这些小蚂蚁,『时』就是非常勤奋,时时,这个『术』就是它学习衔土的能力,它练习熟了,它就能够做窝了,蚂蚁做窝就是把土衔出来才能把窝做成,它就是学这个功夫。而这个「时」就代表它很勤奋不懈,也是呼应了刚刚讲的,一个人学习九年的目标,而且是绝对不可以中断,中断可能就不进则退,可能就前功尽弃了。

  【其此之谓乎。】

  所以目标要坚持不懈的去努力。接下来这一段是指大学里面施教的七个原理,就是给学生教育很重要的七个原理原则。

  【大学始教。】

  这个『始』也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醒,今天学生来到大学,他刚进来,就给他最重要的教育、提醒,「慎於始」,他可能就一直保持下去。假如一开始没有把他导正,等他养成错误的态度,再要教就不容易了。所以为什么教育要趁小,那也是「慎於始」。所以整个我们民族的教育从胎教就开始了。上一次好像有跟大家谈过「求子三要」,有没有?你们最起码要给几个亲朋好友讲。这么重要的道理,结婚还没生孩子的一定要跟他讲。不然到时候他已经有小孩了,你才跟他讲,他会怪你,这个时间点要抓住。首先要培养德行,要积福,方以类聚,有德的就感好子孙。再来,「胎幼善教」,从胎中就要做好胎教。接下来整个三、五岁以前,父母给他的身教,扎他的德行的根基。

  所以有一句话叫「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有没有道理?这个都是「始」,一开始正确了,对方他就循著这个方向去做;一开始没教他,他错了,要再导正就很辛苦了。所以媳妇嫁过来是始,一个人刚到某一个单位也是始,是不是?你今天跟这个人刚认识、刚交往,也是始。你第一次见面,自己就吊儿郎当,很轻浮,人家以后都瞧不起你,你别怪别人。包含我们的孩子第一天去上课,这都是我们要抓住这个时间点去教育他,或者是他第一次拿到《弟子规》的课本,都是教育的好机会,让他珍惜经书。所以,刚开始入学的时候,『始教』。

  【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大家看,这个恭敬的『敬』字已经出现几次了?提醒我们学习者,恭敬是重中之重。『皮弁』是礼服,专门在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时候穿的。『祭菜』是指芹菜、苹、藻这类的东西,苹果的苹,藻类的藻,芹藻这类的植物、菜,来祭祀孔老夫子。这是表示在开学的一开始非常恭敬圣人,恭敬圣人传下来的学问,当然也是要恭敬教学的老师。『示敬道也』,尊师重道,从一开始重视。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他要一开始学习了,他学习的心态非常重要。这个『宵』通大小的小,是指《诗经》。《诗经》分「风、雅、颂」,它的整个题材分这三种。《诗经》的写法是赋、比、兴,文章的写法是赋、比、兴,文章的题材是风、雅、颂。《雅》又分《大雅》、《小雅》。《小雅》前面三篇诗是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大家有《诗经》的话可以翻一下,我们图书馆有《诗经》,大家来得比较早可以进去翻翻这些古书,然后坐在《四库荟要》旁边,沾一些书香之气。「鹿鸣」是指天子宴请群臣的一首诗,叙述那些景象。「四牡」、「皇皇者华」,「四牡」的背景是指天子迎接出使的大臣回来,「皇皇者华」是天子送大臣出使,其实都是在叙述为国服务。所以等於是,他要进大学读书,他的目标就是为国服务,这些诗就启发他那爱国情操跟目标,要向这些古人学习,那这个等於也是重视一开始的立志。所以《论语》讲的「学而优则仕」,学习学得好,出来为人民、为国家服务。所以『官其始也』,就是一开始就让他立定要当个好官、要为国服务的这个目标。

  【入学鼓箧。】

  到学校去,『鼓』是敲鼓,大家看那个鼓声,咚咚咚,很收摄人心。所以那个鼓就让人杂念都没有了,专注,今天开学典礼。然后在这些礼仪当中,人很专注要面对学习。敲鼓把学生集合起来,然后,『箧』是书包、书箱,打开来把书本拿出来。

  【孙其业也。】

  这个『孙』就是很恭敬的去面对学问,今天要求学了。这个「孙」其实都跟恭敬有关,我们在接受圣贤经典教诲,非常恭敬、谦退、谦卑,才能受教。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这个『夏』是指楸木,山楸,这样的植物的树枝。『楚』是指荆树。『夏楚』,教鞭、棍子,挂在教室的某一个地方,上课不可以乱来,要有规矩,所以叫『收其威也』,这个「收」就是他收敛,不敢造次,要守规矩,然后建立起威仪出来。而且假如学生有大的错误,可以用教鞭处罚。现在好像不行了。其实为什么不行都有原因的,一定是发生某些事才会有这些规定。发生什么事?发生有老师打小孩,小孩不能接受,告到校长,告到哪里去。好,这个话题比较敏感。

  其实,一个老师假如是真爱这个孩子,教育他,他会不会恨你?往往是我们处罚他的时候是情绪,他可能就不能接受了。所以我母亲教书教了三十多年,她们那个时候比较幸运,从没有说不可以体罚。结果我妈说,奇怪了,教了这么多年,那个打得最凶的,在路上远远看到就,「老师好!老师好!」热情得不得了。为什么?他知道你是爱护他,在教他。我母亲说,反而那个成绩很好的,远远看到就躲起来了。她觉得这些孩子,成绩不好的孩子反而比较有感情。那孩子知道你为他好,他怎么可能去告你?所以处罚孩子不能动气,而且处罚完孩子还要让他微笑离开,因为他理解你是为他好,你是爱他的。然后处罚完,还要告诉他方法,怎么改善,「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更好」,他又被鼓舞了,是带著欢喜离开。他带著怨恨离开,那铁定会出状况。但我们还是要体会到,在一个教学的地方,他还是要有威严在,不能让学生随便。所以一来,教学者的德行要有一种威仪;再来,整个班级都要讲究秩序、规矩。现在很多风气说,让孩子活泼一点。活泼到根本就是乱成一团,那都是错误的。

  这一节课先跟大家谈到这里,我们待会再继续,谢谢大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