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7集)


 2016/8/2    下载DOC文档    

  大家下午好。我们上一节课主要谈「陈情表」,谈《八德故事》里面孝的「绪余」。今天一开始我们接著看《论语》里面谈到孝悌的教诲,在我们《古文读本》十六页。提到这个孝悌,我们很熟悉一句话,「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尧舜传下来的道统其实都是阐明孝悌的德行、道理而已。为什么孝悌这么重要?我们看到《论语.学而第一》第二章这段经文,我们来看一下: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个经文事实上每一句其实含义都很深远,所以我们不只是看到这些文字而已,文字背后的义理我们要用心去体悟。有子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而且跟孔子长得很像。所以祭祀孔子的时候,请有子上座,因为他跟孔子长得特别像。当然,跟孔子特别像,「相由心生」,修养应该也是很不错的。而我们看到经句一开始就说,『其为人也孝弟』,这个人做人处世非常有孝悌的德行。我们想到《弟子规》开头就说,「弟子规,圣人训」,《弟子规》是孔子、孟子古圣先贤传下来的教诲。而这些教诲当中都是谈做人,而做人当中最重要的首先就是「首孝弟」。我们应该是第一节课有跟大家探讨到,这个孝是德行的根本,「德之本也」。而且是孝心开,百善皆开。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我们上次画了一个图,根是孝,悌忠信是本,礼义廉耻是枝干,仁爱和平是花果?大家的表情好像没有听过,这是很正常的。一般统计要听二十一次才会记住,才听第二次不记得太正常了。所以,孝悌是人的根,忠信是本,礼义廉耻是枝干,仁爱和平是花果。这棵果树就好比是一个人的人生来比喻,它要开好花,结好果,它得从根本好好的培养它。我们之前也跟大家探讨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悌是从孝心流露出来的德行,忠亦如是。一个人能尽忠於父母,他才能尽忠於他人。他连父母对他的期许他都吊儿郎当了,他怎么再去为他人尽忠?不可能。忠是「亲所好,力为具」,都是从孝当中流露出来的德行,孝心开了,他各种德行也会开。

  我们看到,这个孝悌忠信,很重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冷静去看,其实所有的教诲都不外乎这五伦八德,不外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看这一段经文,他抓到了修身是本。而怎么修身?孝悌是修身的根本。所以《大学》里面说,「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老祖宗修养自己,成就自己的家庭,成就自己的人生都要把根本先找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自己的学问才能成就,自己的家道、自己的事业才能成就。根坏掉了,这棵树铁定是死了,哪怕它现在看起来很漂亮,撑不了多久。

  我们看到这个经文里面讲,「其为人也孝弟」,这个「孝弟」就是抓到修身的根本了。『而好犯上者』,这个「犯上」是指在家庭当中。他有修身的基础了,他能齐家。一个人孝悌了,孝顺父母,恭敬长辈,他不可能对他的父母跟长辈无礼。而好犯上者,『鲜矣』,这个「鲜」就是很少,其实意思就是不可能。他有孝悌的存心了,恭敬长者了,不可能冒犯、忤逆他的父母跟长辈。这个再延伸,就是他不可能去忤逆他的师长,这个是在学校,不可能忤逆师长。延伸到社会团体,他不会忤逆他的领导,忤逆他工作里面的长者。所以我们看到,为什么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因为一个人处世待人的态度是从家庭当中形成的。大家感受一下,这孝悌二字很微妙。在家是对父母,对兄长;到学校是对师父,对师兄、师弟;到单位去,他不管学哪一门技能,他到哪一个行业,他跟著这个师傅学,还是待他就好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恭敬,跟著他一起学这一门技能的,那也是他的师兄弟。都是孝悌二字延伸到学校,延伸到社会团体,都是一个家道的延续。而人真正能孝悌存心了,他走到哪里,真的把所有的朋友当兄弟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对他有恩的领导、长者,他像自家的长辈、父母一样的回报他的恩德。

  诸位学长,我们现在讲到这里,感受到这种心境没有?很难感受。可是我们看我们父母那一辈可以感受得到。我们父母那一辈可能,比方说他学剪头发,他学修汽车,他们很可贵在哪里?能力有了,常常都去看望教他的师傅,给他送好吃的,送好穿的,一辈子都不忘这个恩,这是有孝悌基础。像我们现在年轻人一学会了怎么样?好,终於学会了,马上对著干,跟他抢生意,是吧?所以有孝悌存心,感恩、恭敬,终身保持不失,他立住了做人的根基了。不忘恩负义才有根基。所以在家庭里面不可能冒犯他的长上。

  而一个人不冒犯长上,『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这个「作乱」就是在国家、团体里面搞破坏,作乱,这个是指在一个国家天下当中,他不可能作乱。因为他已经有尊重、恭敬的态度了。他的心境,就好像我们想一想,今天父母长辈有错了,我们只有一个心境,「亲有过,谏使更」,为父母长辈好,只有这个目的;「怡吾色,柔吾声」,想尽一切方法,非常柔软、恭敬、善巧方便的去协助父母、长辈改过。有没有哪一个儿子很有孝心,父母做错事了,然后这个儿子说,好,把他废了,我跟他断绝父子关系?有孝心的人不会这么干的。所以,真的有孝心、恭敬心,有忠诚的人,他怎么可能会作乱?他把父母视作一体,把领导也是视作君父,一体的态度。就像《孝经》里面说的,「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时时刻刻都想著,我怎么协助我的君父、我的领导,尽心尽力。连离开朝廷了都还在那里想,怎么样善巧的提醒领导人他的问题在哪里。领导者有好的理念,不断的协助他、辅助他;有不对的地方,怎么样去匡正、辅正他。所以,其实这一句话里面都已经提到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都在孝悌的德行上。

  现在整个社会说找不到忠臣,都是犯上作乱的人,问题出在没有孝子。所以没找到根,怎么也解决不了问题。就好像一棵树,问题在根上,然后出来的叶子、果实不好,我们就想方设法在叶子、果实上处理,怎么处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得从根上解决。而社会出不了人才,家庭也很有责任。一个人德行的根基从家庭扎好的。所以《三字经》特别告诉我们,「养不教,父之过」,父母过;当然,「教不严,师之惰」。父母、老师都有责任把孩子教好。这里提到「君子务本」,一定要抓到德行的本、做人的本,「本立而道生」,他的学问、道德,他的家庭,才能够立得住,才能承传下去。

  所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且,我们其实处世待人,都要行仁道,仁慈待人。而一个人仁爱心的根也是从孝悌当中延伸出来的。他连父母、兄长都不爱,他怎么可能会去爱别人?而我们中国人,我们这个民族,特别重视教育,而教的最重要的就是教孝悌,就是教仁爱,所谓「爱的教育」。整本《论语》提仁爱提了超过一百次。而仁爱的根我们也找到了,就是在孝悌上。好,这个是有子给我们有关孝悌的一个教诲。

  再来,是第二个:

  【孟懿子问孝。】

  在孔子那个时代,孔子是鲁国人,鲁国那个时候已经被三家大夫掌了权,反而君王比较没有权。三家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这三家专权。我们讲到专权,就提醒我们,其为人也不孝悌了,所以才会犯上。这个孟懿子,他的父亲临终的时候就交代他要跟孔老夫子学礼,所以他也是孔老夫子的学生。因为他的父亲曾经有一次不懂礼,做出来让人家很羞辱的事情,所以他终身很难受,赶紧交代孩子要跟孔老夫子学礼。而孟懿子问孝的时候,孔子说,「无违」。

  【子曰:无违。樊迟御。】

  『御』是驾车,樊迟驾车载著孔老夫子。结果孔子回答孟懿子『无违』。接著樊迟驾著车载孔子,孔子就告诉他:

  【子告之曰。】

  告诉他:

  【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

  结果樊迟这个学生说,什么意思?

  【樊迟曰:何谓也。】

  在这里我们看到孔子跟学生的互动,是孔子主动问樊迟:我刚刚说「无违」,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樊迟说:不知道。这个也提醒我们,樊迟当学生,好不容易跟著夫子出去,遇到一个机会,他的同学孟懿子问孝的道理,这么好的机会,是学习的一个难得的因缘。结果这个樊迟连问也没问,不懂算了,就不懂了。还得孔子主动的问他,你懂了没有?所以《弟子规》告诉我们,「心有疑,随札记」,每一次学习的机会都很难得,一有不懂,记下来,赶紧请教。所以「学问、学问」,要学著主动问。假如不主动学习,常常在孔夫子旁边,还帮孔夫子驾车,每天还陪著,能不能学到东西?还学不到。所以这么好的因缘他当面就错过了。

  而我们现在,其实有疑问主动请教发问这个习惯没有养成。我们想一想,我们都不主动问,请问我们的孩子会主动问吗?我们时时要想到,哪一些好的习惯我们养成没有?教育最重要是身教!我们常常在那里,「你要好学,你要好学」,都是要求孩子的,不是要求自己的。要求学生、要求孩子,自己不做,会形成学生跟孩子不服气,「你都不做,只叫我们做」。可是我们先做了,这个德行就像一阵凉风吹过去,孩子很容易接受的。结果这个樊迟不知道什么意思,孔子就讲了: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其实就是最强调的,要守住为人子的规矩来侍奉自己的父母。你说,那『生,事之以礼』是什么意思?怎么做?其实我们学过《弟子规》之后,再来看这些《论语》的句子就很容易理解了。怎么「事之以礼」?「父母呼,应勿缓」,这才是礼敬;「父母教,须敬听」,这都是「生,事之以礼」。「父母教」,讲我们一句,我们顶九句,「一言九顶」,这个就有违了,违逆父母,不是「无违」。「父母责,须顺承」,而且是「冬则温,夏则凊」,这个都是事之以礼。这么去做了,父母一定会非常的欣慰、欢喜。『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都能照礼行事,那父母生的时候,非常的欣喜有这样孝顺的孩子;而他往后的大事,生死大事,他知道孩子一定会尽心尽力去操办,以至於都能够「事死者,如事生」,「祭之以礼」。

  而这个祭祀,其实不只是展现了儿女、子孙的一种孝思,更难得的是把这个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心境传承给了后代了。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可以绵延五千年不衰?跟孝道、跟重视祭祀,缅怀祖先,饮水思源,有很大的关系。连祖先都不忘,怎么可能会忘了自己的父母?这个是《论语》里面「为政篇」教导的孝道,「无违」。所以我们要做到无违,也是时时依照《弟子规》的教诲,依照礼的教诲。这个礼其实就是天地之序,人与人当中很自然的道理,自然的一个伦常,都包含在这里面了。

  再来,下一句是: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和颜悦色来侍奉父母是不容易。我们刚刚讲的「无违」,都是「生,事之以礼」,「冬则温,夏则凊」,「父母呼,应勿缓」,都是按照礼去做。但是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颜悦色去做的?我们之前有举《德育古鉴》的一个故事,一个人学问挺好的,文章也写得非常有水平,结果他的一个朋友刚好有机会看到录取的榜单,才知道他没考上,非常诧异,他这么有学问怎么考不上?结果答案是,因为他看起来很孝顺父母,可是他的内心都是怨恨的,都是不耐烦的,这个叫做腹诽,这个就不是发自内心欢喜的去侍奉父母。假如内心不恭敬,不欢喜,这个不只没有功德,还造罪孽。

  这里强调和颜悦色很重要,而且因为父母、子女、家人每天朝夕相处,人没有真正的孝心,常常一些情境出现,可能火气就上来了。所以我们跟父母相处,有情绪上来了,不自欺,我们自己的孝心还没真正发出来。而且人到老了,假如子女摆脸色给老人看,可能老人几天都睡不好觉。这个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去感受看看。我们曾经听过长者讲,你说给我吃多好,穿多好,这个我觉得够用就好了,差不多就好了,可是拜托你们这些孩子不要给我老人脸色看,给我摆个脸色,我一、二个礼拜都缓不过劲来。我们听到老人的心声,再来看这一句『色难』,有多重要!「我都买那个名牌给我妈穿,这么多好吃的给她了,我多孝顺!」其实说坦白话,会讲这种话的人铁定不孝顺,会说自己孝顺的人铁定都不孝顺的。为什么?愈孝顺的人愈觉得方方面面都要体恤,愈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所以孔子接著讲到:

  【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什么事情,当弟子的、当学生的尽心尽力去协助配合。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有好吃的东西了,这个『先生』是指教书的老师,先让老师吃。以前真的『有酒食,先生馔』,三、五十年前,很多家族还有请教书先生到家里的祠堂当私塾老师。老奶奶七、八十岁了,很懂道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赶紧通知这个小孩,来来来,拿去给,闽南话讲,拿去给教书先生吃。很恭敬教书的人。那当然,父母、长辈恭敬老师,老师最重要的,要教导子弟、教导学生要孝顺父母,尊重长者。所以以前长辈很懂得跟老师做很好的教育配合。刚刚这一段主要是侍奉师父,事师、尊重。「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都是恭敬、尽力。但是,侍奉父母这样还不够,还要和颜悦色。因为不是每天跟老师住在一起,所以跟著私塾的老师求学了,跟师父求学了,当下很恭敬的听课、很恭敬的侍奉,并没有住在一起。而父母是每天住在一起,这个时候更要要求我们和颜悦色的态度,不能摆脸色给父母看。所以只做到「服其劳」,只做到「有酒食,先生馔」,还不能算做到了孝,还得要加上和颜悦色。下面讲到:

  【或谓孔子曰。】

  有人对孔子讲。

  【子奚不为政。】

  这个意思就是,孔子,你何不为政?何不从政?孔子曰: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人家问他,你何不从事政治?孔子接著回答,『书云』,这个「书」是指《尚书》里面提到了,『孝乎惟孝』,这个「孝乎惟孝」是对孝的一个赞叹,展现孝是非常重要的,孝是做人的根本。而且『友於兄弟』,其实这一句话就是阐明了孝悌的重要。而一个人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友爱他的族群、他的家族,自己在家庭里面都能够落实孝悌,叫『施於有政』,去力行孝悌。而自己在力行孝悌的时候,『是亦为政』,这个就是从事政治最重要的工作。这里突显的就是为政当中第一重要的还是教育。所以《礼记.学记》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古代对於教育非常的重视,而且它的教育是包含了四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

  而家庭,祠堂教孝道、教伦理,祭祀祖宗教伦理,饮水思源。学校,以前学校的教育,至圣先师孔子,学校承传孔夫子、古圣先贤的教诲,教道德。社会教育,我们很熟悉的,社会教育的设施,当然有很多种,其中一个最突显的,城隍庙。古代人不识字,都能够懂得做人的道理,他在很多寺庙前面看到那些艺术表演,《三国演义》、《杨门女将》,都是演出这些忠孝节义,他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很有智慧,都用这一些设施来传承最重要的做人道理。城隍庙,社会教育,教得很重要的,忠孝节义的人有好报,为非作歹的,祸国殃民的,断子绝孙。彰显了《易经》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所以这个教学的伦理、道德、因果,而这个宗教谈的范围更大了,它谈的是宇宙人生的道理,它还包含了哲学跟科学的范畴。

  而这个家庭里面教伦理,孔庙教道德,伦理、道德的基础也是在孝悌。所以一个人他假如在家族里面孝悌传家,他已经在给社会做最好的榜样了。我们看到整个历史当中,周朝承传了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最久的一个朝代。而我们谈到孝道,《德育故事》里面,周文王对待他的父亲王季的孝顺,然后周武王侍奉他的父亲文王,文王生病了,十几天,连帽子、衣带都没有解开过,尽心尽力照顾他的父亲。他孝传家。再来悌,周朝王季的两个哥哥,泰伯、仲雍,为了成全父亲的心意,把能当天子的机会,把这个国家,让给了他的三弟王季,友爱。所以他是孝悌承传下来。周公跟武王是兄弟,武王病得很重的时候,周公向天祈祷,折我的寿让我的兄长能够命更长。甚至於他这个做叔叔的做到,连自己的侄子生命有问题了,他还向上天祈求,折我的寿给我的侄子。所以他周家这一家的孝悌做得非常的彻底。「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孝悌,一国兴孝悌。

  而且在古代,特别重视德行,人们都是以这些圣贤,以至於以当代的这些有德行的人,做榜样。在宋朝的时候,可能大家去买菜的时候,不是探听有什么八卦新闻,可能他们在打听的时候,「最近范仲淹家有什么事情没有?有什么我们可以效法学习的没有?」真是这样。历史当中记载,老百姓都在效法。假如听到了,这个贤人去世了,整个菜市场哭成一团。这个不只是一个人、二个人,历代都是这样。我们看到史书上记载,像范公、司马光去世的消息一传开来,连菜市场都不做生意了,太难过了,就像死了自己的父母、家人一样。所以古代人那种社会的教化非常尊崇道德,这个时候人能真正落实孝悌,他们家就变榜样了。孔子这里也讲到了,那这样就在给社会很好的影响了,『奚其为为政』,何必一定要当官才叫为政?

  而这一段,我们想起了《孟子》有一段话,孟子说,「道在尔,而求诸远」。这个道应该是我们想要实行的大道,世界大同、社会安定的这个目标,其实它并不是很遥远的,可是我们反而向远处去求。「事在易」,事情并没有这么复杂,我们把它想复杂了,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对事物的分析特别透彻,我们一看就觉得很有道理。每一个人都孝顺、亲爱他的父母,友爱他的兄弟,那每个家不就安宁了吗?不就和乐了吗?那每个家都和乐了,国家、天下会怎么样?不就平了吗?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离我们远不远?不远,就在身边。难不难?又不是要上天,是吧?好,所以我们不要舍近求远。而这里其实也是告诉我们,一个家庭安定了,就是对社会很大的贡献。而一个从事政治的人,真的要治理好老百姓、人民,首先最重要的一定要教孝悌。

  好,我们接著看下一段: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里最后讲到,这样的人可以算是孝顺了。所以也代表这一段话可以判断、看出一个人孝不孝顺。我们看第一句讲到的,『父在观其志』,他父亲还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心态、他的心志状况。比方他很多事情不会自作主张,一定会向他的父亲禀告,以示尊重,敬禀。而且他这个心境会顺承父亲,父亲很多对的、好的,他都会顺承,然后去实践。父亲有不对的地方他会去劝谏。他有这样的心境,可以观察得出来,他是个孝顺的人。我们一开始讲到,处处恭敬,然后禀报他的父亲,他不会自作主张。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德育古鉴》二十八页。「顾态」,这一位孝子,「性至孝。父娶妾」,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妾,「生二子,钟爱之」,他不会嫉妒这两个弟弟,他父亲亲生的孩子,他也是尽他一个兄长,尽心尽力去爱护。「态每岁束修」,每一年的束修,就是他教书,然后这些学生的家长给他的供养叫束修。束修的典故,在孔子教学当中,每一次学生来拜师,会拿束修过来。我们跟朋友讲,说孔子教学是不收费的。结果他们就很激动,「哪不收费,要束修?」这个心境不妥,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个束修是礼节,不是说孔子一定要有条件才教,孔子是坚持那一分恭敬的礼,而不是说一定要有钱、有这个东西才教。我们以这种心去理解圣人很不妥当。有一些学生虽然拿了几串干肉,束修来了,家里没钱,孔子还扛米去给他,这么爱护学生,怎么可能会去跟学生谈条件的?这个束修背后是一种师道的表现,恭敬老师的意思。所以,「悉以奉父」,他每一次拿到这个束修,他一定给他的父亲。

  庚子年春天,「馆於张氏」,他到这个张氏来教书。「赴馆之日,张知其孝行」,这一户人家的家长知道他很有孝行,一次就把一年的修金「送之」,给老师的供养就给他了。「告以:今日之银」,我今天给你的银两,「公父未知也」,你父亲不知道,刚好我们这里,「此间有田欲售」,你可以拿著这个银两买这个地,然后等到秋天到了,你再拿这个租地的租金,又可以多得一些租金的钱。这个家长在帮他出主意,反正你一年以后再把这个钱拿给你父亲就好了,你现在还可以去买块地,还可以收租金。结果,顾态曰,「不可,岂可为几石米易其心」,怎么可以为了多收几石米而改变了我对父亲那一分存心?他就是,只要有钱了,绝不私藏,赶紧交给他的父亲。所以古代人都是时时守住这一颗心,我要对得起我的良心,不能做出我良心不安的事,不然我这一生都会很难过。「且欺吾父哉?」这样好像在心理上不尊敬父亲,还有点欺瞒他了,不告诉他。所以最后他还是拿著去献给他的父亲了,并没有去买地。「生子际明,少年进士」,他的儿子很年轻就考上进士了,而且还做到翰林,像这种大学士,很有成就,很高的位子。

  这个故事让我们感觉到,他对他的父亲非常的恭敬,绝不会做出一些不告诉他父亲的话。所以大家想一想,这一分存心,「福田心耕」,有恩田,又有恭敬,敬田,所以他的后代很有福气。现在的人往往不看这一颗存心,只想到眼前之利,看起来很会算,事实上会不会算?他们忘了一句话,叫「人算不如天算」,这个天也是自己的良心、孝心。而且现在人特别会算这些小利,反而他生出来的孩子比他还会计较,最后反而家产都被这些孩子给算走了。

  所以这里我们举到的,父亲在的时候看他这些态度。其中有一个态度是父亲不对的时候懂得劝谏。这里,「里仁第四」,《论语》的「里仁第四」里面有提到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里提到侍奉父母,这个几谏,谏是劝谏父母,而这个几字就是,父母的行为有不对的徵兆显现出来了就要劝了,不能等父母养成很不好的行为的时候才劝,那就很难劝了。所以这个都是很体恤、体贴,防微杜渐。父母有一些不好的徵状出现的时候就赶紧劝,而且劝的时候,见到父母的心境不能够接受,「不从」,不要硬劝,赶紧停下来,「谏不入,悦复谏」,是等高兴的时候再劝,不要硬劝。心都是很柔软的。而且,劝了一次、劝了两次,没有听,劝了几次,没有听,对父母的恭敬态度丝毫没有变。不能劝了两次,在那里跺脚,「气死我了,都不听,真是的」,那这个心态就不对了。「又敬」,不违逆父母,「劳而不怨」,这个劳就是再找机会再劝,尽心竭力。也是很辛劳,但是绝没有任何埋怨父母的存心,一心一意只想著父母好,让父母能够改过回来。所以这个纯孝不掺杂这些情绪在其中。这个是「父在观其志」,他懂不懂得事事恭敬、禀报,懂不懂得顺承父母的善,去效法、学习,懂不懂得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去劝谏。

  『父没观其行』,父亲去世了,观察他的行为。观察他什么行为?他能不能「事死者,如事生」?假如他父亲去世了,他态度马上变了,他那个孝一定是假的。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父母去世了,还没有安葬,孩子就在争财产了。那一看就是,这个是不忠不孝了。所以观察他能不能「事死者,如事生」。尤其,比方说他们家庭是有做一些事业的,甚至於他是一个国君或者是一个大夫,一个大的家庭,那他的父亲之前一定有很多的政策,怎么来治理他的国家,治理他的家族。假如今天他父亲刚走,他马上,「我爸以前那一些都不对,全改」,那这个他对他父亲还是不够恭敬。所以对於父亲对的、好的,不改;然后没有所谓对跟不对的做法,他也不改。为什么?因为他还思念著他的父亲,看到那些做法,甚至於看到家里的那些摆设,那都是他父亲在的时候这么放的,他父亲在的时候这么做的,他绝对没有心要去动这些东西,反而看到这些让他缅怀他的父亲。所以他不会去乱改他父亲以前的做法。这可以看出他,虽然父亲不在了,二年、三年都还在怀念父亲。

  我们看最后一句: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

  曾子说,我曾经听孔夫子说过。

  【孟庄子之孝也。】

  这个孟庄子他也是鲁国的大夫,叫仲孙速。孔子说到这个孟庄子,说,他的孝顺:

  【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就是这个孟庄子的孝行,大部分可能一般人要做到也不难,都可能。但是他最难得的孝是做到什么?他不改变他父亲在位的时候用的那些臣子,还有用的那些政策,他完全不改。他自己接了父亲的位置之后,四年都没有改动父亲的政策跟他的臣子。他都一直在想著,这个就是父亲以前这么做的,这个是父亲以前用过的臣子,这一分孝思非常的难得。今天父亲不在了,我们马上改这个、改那个,其实都是可能父亲在的时候我们就看不顺眼了。

  接著说了,『三年无改於父之道』。这个三年,服丧三年,都缅怀父亲,都没有改动父亲的家道、家规、家业、家学。这个是孝心的表现。当然,我们每一名经句,我们体会它的义理了,但是它并不是死的,它还是可以权变的。所以假如父亲的做法是错误的,对人民不利的,这个还是可以改。这里主要讲到的就是,对的你不能改,那个无关对不对的,你还很快的想去改,那都代表都没把父亲放在心上,才会这么做。所以是,旧的规矩,非善非恶的,不会去更改,会希望继续下去,也是缅怀父亲做的这些事情。

  再来,我们看下一句: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当然,我们从这几句可以看到,孔子教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问的,答的都不一样。显然是针对他每一个学生目前的状况来教育、来提醒他。可能这个孟武伯身体不是很好,所以孔子讲,『唯其疾之忧』。诸位学长,我们看到这一句最关键的字是哪一个字?这个「唯」字很有味道,当然「疾」也是很重要。但是为什么用「唯」?就用「父母疾之忧」就好了,还用「唯」?我们从经典当中来学习孝道,而孝道是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标准。这些道德标准不会因时代而变,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句子都要效法这些精神。今天假如孔子说,「好,孝道,我这一代降一点」,那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开始降了,降到现在会变成什么样?标准不能乱变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些经句,都要承传这些精神,不然我们说,「不行了,我这样就好了」,那我们的下一代呢?那就只有这样就好了。那以后就不像人了,二、三代下去就不像人了。

  我们看,儿子的标准,是唯有生病的时候父母才担忧他,平常没生病,不担心。那就代表孩子的德行让父母不用操心。我们今天去工作了,父母还得要,「会不会跟同事不高兴,吵架了?」那都是不孝!还要让父母说,「现在娶妻了,会不会跟媳妇吵架?」不孝!「现在都生孩子了,会不会教孩子?」还得让父母这么挂虑,不孝!但是,大家冷静去感受一下。我自己的父亲,因为我是从小,我们是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看著我们长大,从我的感受跟记忆当中,三十多年来,我的爷爷奶奶没有因为我父亲哪件事让他担心,皱一下眉头,我没有看过一次。所以以前的为人子,尤其是长子,特别有那种担当。他是要让父母早点过好日子,他扛起来,他怎么还忍心让他的父母操心他的事,操心他的工作、夫妻、孩子,他不愿意让父母操这些心的。这个就是标准,不能让父母多操心,要赶快成就自己的德行,还有工作能力。不然还父母在那里,「我这儿子的能力我看找不到工作,混不下去了」,这都是不孝了。以前的人为什么道德、才能能提升得这么快?他有一个责任心,他有一个孝心的动力,自强不息。

  所以,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生病,除非他完全照《黄帝内经》去做,活到一百多岁。一般可能不注意到了,感了风寒什么的,饮食没有平衡,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失调了,还是会生病。生病了,这个时候父母才担忧,其他不担忧。所以也告诉我们,德行父母不担忧,更不可能因为犯法而让父母操心、痛苦,他更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行为。所以这个「疾」,除了生病以外,你今天说,他去赌博了,父母会很痛苦、担心,没面子。他吃喝嫖赌了,这个都是人家公认不好的,父母一定会操心的,不会不操心的。所以,不可能去犯法,也不可能去做这些不好的习惯,一般人看到的不好的习惯他不会去做。

  可是,父母除了生病的一种担忧之外,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现在人比较容易忽略掉的,就是,这个「疾」就是他一些习惯会损害到身体,父母会担心。其中哪一个习惯?就是夫妻之间相处要懂得节制欲望,这一点父母也会担心。这个在现代特别严重,因为西方东进,人对欲望愈来愈开放。所以大家想一想,现在男人能够安享天年的,十个里面有几个?九个半都不行了,是吧?以前的妻子懂这个道理,夫妻都懂这个道理,互相爱惜,不会放纵欲望。

  在《寿康宝鉴》这本书,这本书大家要看,很重要,里面就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个读书人上京赶考,结果还没考完,太想他太太了,考不下去了,跑回家来了。诸位女士,你的先生太想你了,都不干了,跑回来你高不高兴?高兴,「心里只有我」。所以现在人情歌听太多了,有时候认知、判断都错误了。一个男人没有远大的志向,你跟他一辈子铁定完蛋。结果赶回来,晚上才赶到,而且是连赶好几天,路途遥远,在那儿累得半死。他爸爸一看到他非常生气,把他抓起来,关起来,关到一个房间里面去,然后还骂他,明天我好好修理你。结果隔天天亮了,他爸爸很晚才去开门,结果开了他的门,也没骂他,也没处罚他。他正在那里莫名其妙,我爸昨天气成那个样子,怎么今天都不打我了?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他的一个同学一起去考试,结果他这个同学也太想他太太,两个人一起跑回家。

  所以诸位学长,人的念头是会互相感染,所以人连起念头,起不对的念头,都在造业。比方说有一个人打呵欠,你会突然觉得,怎么二、三个人好像接二连三?比方说有一个人打瞌睡了,会起连锁反应。不过我们都是一家人,打瞌睡没关系。因为,最想打瞌睡的时候不打瞌睡,可能后面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在那里晃,不如痛痛快快睡他个十分钟,是不是?边际效应最好。你后面还可以赚半个小时,好好听,是吧?不过有一个规定,打瞌睡的时候只能前后打,这样不会影响前面的人的灵感,你在那儿点头,他愈讲愈起劲。你假如打瞌睡是摇头,那他会没灵感。好,所以会互相影响。

  所以他这个同学跟著他一起赶回来。隔天早上他听到了一个消息让他非常震惊,就是他这个同学赶回来之后,隔天就暴毙死了。他突然明白到为什么他爸爸昨天要把他关在那个房间里面,今天出来又不打他。其实他爸爸就是怕他,赶了长途连夜跋涉,那个身体状况是非常的耗损,这个时候夫妻还行房,会有生命危险。他爸爸懂,赶紧把他关起来,先让他缓下来。结果隔天,你看他的同学不懂,家里也不懂,没提醒,他的同学就这样就死了。所以《寿康宝鉴》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包含,不管男女,生病没有调养好,再行房的话,都会让病更严重。所以人往往就是在不经意当中身体有很大的损伤。比方说人最容易病情加重就是在他觉得病快好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再加重。所以至於夫妻相处还有哪一些要注意的,请大家可以看这一本《寿康宝鉴》。懂了这些道理,父母才不担心,才懂得怎么样互相爱惜。好,这个是父母唯其疾之忧。再来: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个是对父母恭敬,我们在前面跟大家谈过了,你是发自内心的恭敬、孝敬父母。不然那个『犬马』拉著主人,不就跟那个「犬马」侍候它的主人一样了吗?所以,人侍奉父母有恭敬,畜生侍奉主人,它缺了这一个恭敬的态度,是有差别的。

  好,这个是《论语》里面讲到孝悌的这些经句,这个要背。我们现在要背的是「礼运大同篇」,然后「陈情表」,孝的「绪余」,还有这里,《论语》,「论孝悌」这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有没有学长觉得这么少,太小看我了,放马过来,是吧?这个多读,很受用的。因为我们读熟了这些教诲,我们遇到境界的时候就很能提得起来。

  接著我们来看,因为我们谈的都是孝道,为人子之道,我们接著来谈为人父母之道。父慈子孝,父母懂得慈爱,懂得教育孩子了,孩子就有德行。我们翻到七十四页,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先生我们是比较熟悉了,魏晋南北朝,三国时代的人,是在汉朝末年,三国鼎立的这个时代。而诸葛亮先生,他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思想家、教育家。这篇文章是他五十四岁的时候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篇文章。

  《易经》里面六十四卦,其中有一卦叫家人卦,这个家人卦里面讲到,为人父母要「言有物,行有恒」。言有物就是父母讲出来都要有东西,都要是圣贤的教诲,都要让孩子听了受益,懂得怎么做人。一个人讲出来的话都是符合经典的教诲,孩子会打从心里佩服父母的修养。当然行有恒,不只讲的是道理,做出来一定跟自己讲的相应,言行一致。而且,这个恒还表现在说出来的道理都是做给孩子看,而且是终身保持这些德行。我们接著来看,诸葛亮他讲的这些道理,他自己确确实实是完全做到了,传承给他的孩子了。今天假如他做不到,谈出来,心里都发虚。好,我们也从这一段教诲当中,可以体会到诸葛亮他的人生态度,以及他求学问的心境。我们把它念一遍,大家一起来念一遍,预备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YI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讲到,君子的德行,他的风范,『静以修身』,这个「静」,静思、反省。以前有德行的人他常常会静下来反思自己,就像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看到的,要求自己,在君臣关系当中有没有尽忠?在朋友关系当中有没有守信义?传不习乎?在师生关系当中,有没有把孔夫子的教诲能够真正去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世待人当中?人能这样去反思,才叫修身。为什么?修身是修正行为,能够时时冷静下来反省,才知道错在哪,才能改正,所以「静以修身」。我们旁边刚好有一个湖,静水照大千,人静下来,就好像那个湖面很平静,才能把周围的这些树木、东西照得清清楚楚。相同的,我们的心真正静下来了,才能看清我们今天这一段时间有哪里做得不妥当的地方。所以人的一天再怎么忙,都要有静下来的时间。所以修行人常说要做早晚课,早上提醒自己,晚课反省,今天有哪些做得不妥当的,对照对照,这个也是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节俭,人就不会纵欲。一个人假如欲望很多,他不可能有德行,他每天就为了这些欲望去追求。比方说喜欢吃,在上班的时候就想到晚上我要去吃什么,嘴里还在那发抖,怎么还不下班,慢吞吞的?你说他心神不宁。人欲望很多的时候,保证心神不宁。比方到机场去看到那个新款式出来了,赶紧跑到百货公司去找啊找,就找那一件,结果翻了整个百货公司,那件还找不到,然后回到家里累得半死,躺在床上。你们笑什么?你们曾经这么找过是吧?所以人常常都要这样去找吃的、找穿的、找化妆品,找一大堆,你说他还有心思修身,还有心思把孩子教好?不可能。

  我们从这里看,人不俭,很重视欲望的时候,很重视享乐,他每天就是在追逐这些享乐。所以叫「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君子他拿著世间这些物品是为他所用的,他懂得用这些物品去孝顺父母,去利益人群,去发挥他的爱心。可是小人重视个人的享乐,其实都被这些物欲给控制住了,不能自拔。我们从财色名食睡,那个守财奴,不是用钱,是被钱给控制住了,被钱给玩弄了,财色名食睡,被这些欲望给驱使了,好像控制了,不能自拔了。所以人要寡欲,欲望要淡,物质慢慢能淡,他的精神、灵性自自然然能提升上去。一讲到修身,从《大学》里面讲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欲致其知者,先格其物。这个格物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对治这些物欲,让这个欲望能够愈来愈淡,不要放纵它。格物是修养自己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功夫。这个俭里面也是强调格物。

  而这个俭,不只是在钱财当中要俭。我们说「俭约、俭约」,这个约字就是节制,有分寸,不会太过,不会放纵。一个人很懂得自我节制、检点,不单是财物当中的节俭,包含讲话也要懂得俭约,话不要太多。「话说多,不如少」,言多必失,包含,「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包含吃东西也要懂得俭,「俭於饮食,可以养脾胃」。现在的人一天吃太多餐,还有吃宵夜的,把身体都吃坏了。你看吃宵夜,那些东西都还没消化,你就去睡觉了,放在胃里面这么多个小时都烂了,臭了。所以吃也要懂得俭约。再来,面对欲望,自己的很多欲望也要懂得俭约,这样精神、身体才会好。言语俭约,可以养气。话讲太多,伤气。然后「息非」,息非就是因为话少了,反而是非就少了。

  再来,交朋友也不要泛泛的交,「俭於交游,可以择友寡过」。古代的人分析这些处世的道理很细。一个人说朋友特别多,有时候都泛泛的,甚至於很多变成酒肉朋友。所以「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选择朋友要谨慎。在《论语》里面说,「无友不如己者」,交的朋友最好是他德行、才能比我们高,我们去效法他。你不要交了一大堆,结果都坏习惯互相影响,这样就不好了,所以择友寡过。应酬少一点,俭於应酬,这样子可以养身,身体可以照顾得比较好。再来,俭於饮酒。古代男的还是喝点酒,但是也不能够喝太多,这样才能「清心养德」。再来,还要俭於思虑,不要胡思乱想,叫做「思多血气衰」,想太多,血气都受损。没事好好读经、听经,就对了。这个是俭当中,其实包含的范围还是很广。

  好,我们这一节课先讲到这里,大家先休息一下,喝点儿水。谢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