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人的福分在哪里流得最厉害?口业
1. 人的福分在哪里流得最厉害?口业。所以《无量寿经》才说「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所以口为祸福之门,可以造很大的福,这个口可以时时随喜功德,称赞如来,修普贤行,这个口也可以破人家的和谐家庭,甚至於破僧团,造极重的罪业。所以为什么儒家孔夫子的教诲当中四门学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言语会摆在第二位?显得它有多么的重要! 2. 大家再冷静看看《弟子规》,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内容统统讲的是学习如何跟人应对谈话。「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你看,见未真勿轻言,我们都没有看到真相,乱去讲,到时候损害了人家的名节,很可能人家想不开去自杀,那我们的罪业都很难说。甚至於这个口业造下去了,让人家家庭一辈子都不和,那个都是太折福了。「知未的,勿轻传」,这个道理我们都不了解,轻易就跟人家讲,害人家对宇宙人生误解了,断了人家、坏了人家的法身慧命,这个造业都不轻。 3.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现在这个时代一定是团体一起做事,所谓众志成城,才能把事情办好,我们在弘扬正法的过程当中都要有一大批的人一条心弘护正法,而团队最怕的就是是非人我,流言蜚语。曾经子贡就问夫子,「君子亦有恶乎?」君子有没有非常厌恶的事情?有没有厌恶的人事物?夫子说有。当然这个厌恶决不是圣人跟人家对立、跟人家矛盾,不是,是当有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出现,对整个社会团体影响特别不好,产生很大的流弊,所以君子、圣人非常的戒慎恐惧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孔夫子接著就说,「有恶,恶称人之恶者」,就是处处拿著别人的过失到处讲,那是不对的。拿著别人的过失到处讲,那是破坏人家的形象,甚至於断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然后又让其他的人对他有看法,团体之间的芥蒂、嫌隙愈来愈多,那就失和了。所以应该是当他人有过失的时候,我们应该是「善相劝,德皆建」、「扬善於公堂,规过於私室」,要私底下跟他讲。 4. 所以我想起师公李炳南老师有一段很好的教诲,提到「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不只不能嫉妒,要随喜,甚至於要帮助他、成就他,要请佛住世。所以在《论语》里面也讲「君子成人之美」,这个成人之美就是随喜,就是协助他,绝对「不成人之恶」。所以君子跟小人就在我们一念之间,随喜就是君子,嫉妒就是小人。而且一嫉妒,对方不会有损失,很可能是障碍整个法缘,那这个不得了,影响的是一大群人闻法的机会,果报在三恶道了。所以师长曾经讲过《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就是告诉我们在修学的正法团体当中,绝对不能障碍他人的法缘。 5. 「见人有恶,不批评」,因为我们一味的批评只会让他情绪化,闹得都不愉快。当初我们在正法团体当中绝对不是要来搞破坏的、要来跟人起冲突的,这不是我们的初发心。所以人要保持冷静,要提醒自己时时不忘初心。我们到僧团、到正法团体来,就是为了自行化他,跟自行化他无关的事不干。相同的,我们成立自己的家庭是为了追求幸福美满,绝对不是结婚的时候就想著我就是要来跟我先生或跟我太太吵架的。有没有人要结婚的时候说我就是要来吵架所以来结婚的?绝对没有。所以不忘初心能让人保持冷静。相同的,比方君臣关系,跟领导之间起了一些冲突,我们绝对不发脾气,因为那也不是我们的初心,我们是来尽心尽力回报公司、回报领导对我们的恩德,这叫「恩欲报,怨欲忘」。甚至於是朋友,有没有我们交朋友的时候说我就是要跟这个朋友过不去的?绝对没有这种心,所以应该是珍惜这段朋友的缘分。 6. 愈熟的朋友,甚至於自己最亲近的先生、太太,都应该要互相恭敬,都应该要「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甚至於是用对方比较隐私的东西,都应该要尊重一下,「用人物,须明求」,不然有时候他找不到东西已经担忧半天了,我们才漫不经心说那是我拿去的。一次、二次可能脾气还不会爆发起来,往往几次之后,当我们没有这分恭敬心对人,迟早起冲突。所以人跟人发生情绪冲突了,我们都要反观自己,一定是我的恭敬心不够。 7. 「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我们在规劝的时候不要说我这个人就是比较正直,然后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他的问题讲给他听,你说我都没有批评你,我是直接规劝你,然后对方已经气得牙痒痒,自己还了然不知。人还是要柔软、还是要敏锐一点,所以应该是在私底下劝他,因为人情不可拂,人都比较顾面子,你不要把他的面子给硬撕下来,这样会撕破脸,所以规劝也要是没有人的时候私底下规劝。甚至於当我们要规劝他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对方对我们的信任,假如信任不够,能不能劝?我们不能只是拍著胸脯:你能认识我这个朋友太难得了,因为我就是正直。人情世故还是要懂得。很多人很善良,但是没什么朋友,就是这种分寸不知道。所以师公教我们要规劝或守默,信任不够的时候不轻易开口,所以规劝别人还要有时节因缘。所以讲话是个大学问,要学。 8. 《论语》里面就告诉我们,君子「信而后谏」,相信以后才劝谏,信而后谏,「未信」,还没有信任的时候你就在劝谏他人,「则以为谤己也」,他会觉得你这个人是不是特别看我不顺眼?他会误会你是要毁谤他。真正信任,他觉得你是真正为我好,这个劝就没有问题。而且说实在的,纵使劝,能不能一次把十大罪状都列出来?不行,要循序渐进。甚至於要劝以前,还要说你最近有哪些真的做得比我还要好,「先美其长」,还要先夸个几句,让人家高兴。你不要今天一大早,人家好像都还没有睡醒的时候,「我今天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告诉你」,然后他就很紧绷,你说你昨天哪里做错了你知道吗?这都不够柔软。应该是「先美其长」,先肯定他的付出,你先美其长,「盖人喜」,他生欢喜了,我做好事人家都有看到,他心情好了,则善言易入,你劝他的话就比较容易听进去。 9. 所以当我们了解这些道理的时候,要伤害一个人很简单,你打下去就害他受伤了,但是要帮一个人很不容易,真是要煞费苦心。所以今天我们冷静来看看,身旁有很多好朋友都是苦口婆心在劝我们、在帮我们,那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要珍惜。当他们要来劝我们,我们可不能又摆了一张臭脸给人家看,福在受谏。现在很多年轻人旁边还是有很多好的长辈,但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比较不受教,人家批评个一、二句嘴巴就翘起来,所以长辈只好敬而远之,看我们什么时候比较肯受教了再来提携我们。所以人生不要怨自己没有贵人,根源还是在我们谦卑、恭敬的态度不足。所以这是师公讲的,「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你看,这都跟口业有关系。 10. 「见人错事」,这个事情错了,比方他端个东西走路有点急,把盘子、碗给摔破了,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协助」。或者办理一些事情出状况了,我们当下又在那里「哎呀,你怎么搞的?乱七八糟,你知道你这样造多少业吗?」又在那里批评半天,然后你愈讲他愈紧张,那个不对。要先把情况妥善做最后的补救工作,都做好了,对方会感觉你非常替他著想,都是尽心尽力的在帮助他。由於这分信任,这时候我们再针对他做错的部分给他一些规劝、给他一些方法,他会一辈子记住这件事,他会一辈子感谢你给他的这个方法。所以人情练达皆文章。我们在团队当中都是为了来成就团队,绝对不能因为嘴巴的过失恼害了众生,甚至於破坏了团队的和谐跟工作就不好了。 ----转自网络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