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索达吉堪布:慈悲心不切与文殊菩萨擦肩而过


 2016/1/18    下载DOC文档    

  四无量心中,“舍无量心”已经讲完了,从今天开始讲“慈无量心”。

  修持四无量心或菩提心非常重要。以前好多修行人,要么没有这方面的理论基础,要么只懂一些理论,却没有将其融于自心,从来也没有串习过。这样一来,法就是法,人就是人,正如噶当派大德所说,法与人之间可以过一匹马。如此一来,法虽有调伏烦恼、趋入解脱的能力,可因为我们没有修行过,就一直不能与之相应。所以,修行非常关键。现在很多道友在修加行,这相当不错。尤其是菩提心,一定要认认真真对待,否则,错过了,以后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戊二、修慈无量心:

  修慈无量心之前,舍无量心最好要修到量。当然,完全到量的话,作为凡夫人恐怕不太现实,但一般来讲,也要尽量做到自他平等,对敌人的怨恨和对自方的贪著不是很强烈。不然,对自他贪嗔极为猛烈的话,从这种行为中,也能看出来你的境界有多高。

  舍无量心修到量之后,接着再修慈无量心——将一切众生平等作为大慈心的对境,之后要像父母养育小孩一样对待。父母亲哺育幼儿时,全然不顾孩子的颠倒行为、脾气不好,也不顾自己的艰辛劳累,只要能让他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舒舒服服,就会想方设法去做,这是父母唯一的目标。

  父母对子女的慈心,相当强烈。前几年发生汶川地震时,有个母亲在生死关头,用身体支撑塌下来的房子,保护着自己的孩子,结果孩子毫发未伤,母亲却永远闭上了眼睛。后来救援人员在孩子的襁褓里,发现了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现场顿时一片抽泣。

  还有,某个国家大地震时,一个埋在瓦砾下八天多的3岁女孩,被奇迹般救了出来。人们发现,这个小孩之所以能熬过既无食物又无饮水、阴湿寒冷的八天,完全是因为母亲刺破了手指,让孩子吮吸自己的血液。这位伟大的母亲,用她全部的生命,换来了孩子存活的机会。甚至在动物界,也有很多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

  了解这一点,对我们修菩提心特别关键。倘若遇到刚强难化的众生,我们对他特别好,他不但不领情,反而还恶言相向、百般侮辱,此时我们也要义无反顾,像母亲疼爱孩子那样,身语意要竭尽全力,用各种方便令他今生来世获得安乐。

  《本事经》中曾讲过,仅仅对于一个有情,若能修持慈心,福德也是无量无边,更何况是一切众生了?在这里,慈无量心的对境就是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获得快乐,是慈无量心的定义。这一点,每个人在修行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思维。

  ◎ 慈无量心的具体修法

  具体怎么样观修呢?世间上任何一个众生,都希望快乐幸福,唯一追求的,也是自我幸福快乐,谁都不希望痛苦哀伤。可他们根本不知道安乐的因是奉行善法,反而一度造十不善,所求与所行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看到这样的现象之后,我们心里要这样默想:“这些希求安乐反而唯受痛苦的众生,若能都各随所愿、各得其乐,那该有多好啊!”屡次三番这样进行观修。《涅槃经》中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哪怕对一个众生不生嗔心,想尽办法让他快乐,这也是所谓的慈心。

  最后观想:“三界中的所有众生,不单单是我渴望安乐,其他众生也同样唯求安乐,这一点跟我没有任何差别。”一直修到真正生起这样的定解为止。

  华智仁波切的金刚语,的的确确有甚深意义。我们修发心时,要一边念发心偈,一边这样观想。

  ◎ 慈心在身语意中如何体现

  正如经中所说:“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我们的身口意应以慈心摄持,口中所说的话、手中所做的事、心中所生的念头,绝不能损害众生,自始至终要真诚慈爱。甚至目视其他众生,也应当和颜悦色,不能怒目而视,就像《入行论》中所言:“眼见众生时,诚慈而视之。”若能如此,就会感得身相庄严,佛经云:“慈目视众生,得大威妙色。”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丑陋,也跟往昔损害众生有一定关系。

  从前,一位专横跋扈的官员,一贯斜着眼睛看别人,结果后世生为一户人家灶下吃剩饭的饿鬼。在佛经中,也讲述了反目视圣者而堕入地狱等的过失。佛陀在《入定不定印经》中,还告诉妙吉祥菩萨:假如有人以怒目来看菩萨,其罪超过挖出三界众生的眼目等。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没有什么特殊密意,一般来讲,对众生应语气和蔼、目光慈悲,这是菩萨最基本的行为。

  现在有些人,入定修慈心、悲心、菩提心时,境界还算不错,但出了定以后,常以嗔恨心来对待别人,所行与所修大相径庭。就像一个人在学校里读书,学的都是善力量,但到了社会以后,全部都是恶行为,那这些书就白读了。所以,我们修大乘佛法的话,入定不入定、闭关不闭关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平时的行为。

  平时若能把众生当成父母,或者视为自己的独子,说明你的修行比较成功。反之,假如与众生交往的过程中,嗔恨心非常大,脾气也特别暴躁,不管是说话、做事、想问题,全部处于恶的状态中,那我们百分之百可以断言:你的修行境界特别差。

  一位修行好的菩萨,身体的威仪会温文尔雅,给人一种舒心悦意之感,彻底杜绝了危害他众,全心全意利济有情;口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实实在在、悦耳可人,不带有藐视、侮辱、讥讽他人的意味;心里也是同样,处处饶益众生,不望自己得到好处,如《入行论》云:“一心乐利他,不望得善报。”

  (《大圆满前行》的文字很简单,没有什么不懂的,但若想将每句话落实到行为中,就要靠自己的修行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凭着虚伪的调柔威仪、温和语言等,让别人把自己看作菩萨、高僧大德。原来有个人刚出家,行为特别寂静,总看不惯一些老修行人,喜欢对他们评头论足,说走路应如何如何,说话应如何如何……其实,刚出家经常会有这种热情,但若过了一二十年,行为还能一如既往的话,那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有些人到一些上师那里,求得大圆满之后,两三天中口口声声都说光明境界,讲这些也特别舒服,但用不了多久,他的光明境界就慢慢变“黑暗”了。所以,偶尔的行为、偶尔的出离心,不代表一个人的真实境界。

  若想变成名副其实的修行人,首先就要发自内心,唯一渴望利益他众。在念发心偈时,可以有时候观想皈依境,有时候观想慈无量心的内容,有时候心里反复发愿。因为你一点分别念都不起,也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就要尽量安住在善的境界中。

  那么,该怎么样发愿呢?“但愿我在辗转投生的生生世世中,连其他有情的一根毛孔也不损害,一心一意利益他们。”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这辈子不一定能解脱,那么在广大无边的轮回中流转的话,就千万不能害众生。《分别业报略经》亦云:“慧者应当知,慈愍不害生。”一个人一生中若能守持这一条戒,我觉得就已经非常圆满了。但现在的这个社会,做到这一点相当困难。你们若实在做不到,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励力忏悔,发愿生生世世不害任何众生。

  尤其是,对于依靠自己的眷属、奴仆、旁生等,都要满怀关爱之情。乃至看门狗以上,也万万不要随意殴打、过分役使。我们每个人都说“要悲悯一切众生,度化所有众生”,如果连最近的众生都不爱护,跟父母的关系都特别不好,那根本谈不上什么大乘菩提心。

  当然,这里也并不是说,要只关爱自己身边的人,而是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培养真正的慈悲心,随时随地、一言一行、心心念念都要以仁慈为本。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位姓董的比丘尼,在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买了很多很多供品。当她摆设完供品之后,感到有些疲倦,便靠着供案暂歇片刻。

  恍惚之间,梦见观世音菩萨对她说:“你不给我上供,我也饿不着。但寺外有四五个难民,快要饿死了,希望你把这些供品拿去给他们吃。救活他们的命,比给我上供的功德要大十倍!”这位比丘尼惊醒,打开寺门一看,果然有四五个饥饿的人,便忙将供品布施给他们了。

  所以,关爱十分可怜的众生,有时候比供养佛菩萨更为殊胜。现在不管是汉地、藏地,很多人对高僧大德的供养特别多,对一些弃儿、病人、孤寡老人,却不一定愿意花钱去帮助。当然,假如你供养的对境,是真正有菩提心、离贪欲的大德,肯定有很大功德。但一般而言,这些大德也不一定很缺钱,锦上添花不太有必要,倒不如以悲心、慈心布施给可怜众生,这个功德应该远远超过前者。

  对那些可怜众生来讲,如今投生为这样,受到众人欺凌嫌弃,也是往昔身为有权有势的人时欺辱、藐视他人的报应。(现在有些一国之君或有财有势的人,看起来福报很大,但他们前世有可能是仆人;今生的仆人,前世可能是高官,这就是轮回的本性。若能看清这一点,就会明白轮回极其恐怖。但没有宿命通的人,却一直在盲目追求,盲目做很多事情。)如果我们现在也仗势欺人,后世同样会变成奴仆来偿还宿债。所以,对那些身居自己之下的众生,我们更应多一分仁慈、多一分爱心。

  现在很多人对高高在上的人,比较恭敬尊重,忠心耿耿。而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众生,哪怕是一丝微笑、一句安慰、一点钱财,也吝于施舍。作为大乘佛教徒,不少人口口声声说是佛陀的追随者,但看看佛陀因地时对众生的行为,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以前法王如意宝常说:“我在世时,你们不一定知道我的功德,一旦我离开这个世间,你们才可能觉得依止我是最大的福分。”的确,当上师圆寂之后,我们才发觉他的所作所为全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我们呢?反观自己确实惭愧。所以,大家应该对众生有一分爱心。当然,这种爱心该怎么样付诸实践,就要看个人的境界了。

  特别是对父母双亲、久病患者等,一定要关心、照顾他们,三门尽力做利益事,如此功德不可思议。诚如阿底峡尊者所说:“对远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与实修空性大悲藏者相同。”

  比如,有人从远方来到藏地,没有熟悉的人,高山反应很严重,气候也不适应,在此无助之际,你给他一瓶温水、一点食物,他可能会终生难忘;还有些久病不愈的患者,不仅仅是我们,连佛陀也会照顾他,这在很多公案中都讲过;尤其是父母,对儿女仁至义尽、恩重如山,如果在他年事已高、老朽不堪时,刺伤他的感情,实在是大逆不道,罪过特别严重。

  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曾经为报母恩,前往三十三天为母说法,这在《心地观经》中有过描述。

  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中说:儿子将父母扛在左右两肩上,转绕大地承侍,也难以报答父母之恩。但若使父母趋入正法,则能回报恩德。

  《毗奈耶经》也讲过:将父母各安置于自己两肩,转绕南赡部洲,供养无数珍宝,都不能报答父母恩德。唯一能报恩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他们无信心者令其生信心,无戒者令其受戒,吝啬者令其布施,无明者令其产生智慧,这样才能报答父母之恩。

  佛陀在《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中还说:“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令父母心入正法。

  而且,莲花生大士曾言:“切莫让老人忧伤,要恭恭敬敬加以维护。”父母健在时,我们若没有好好孝敬,一旦他离开了人世,作为子女一定会后悔的——“当时应该多打电话,不该让他那么孤独!”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所以,我们平时对父母,务必要慈爱、随顺、关心、照顾。

  前两天,有个出家人问:“我想给父母寄点钱,可不可以?”我说:“应该可以。世亲论师在《俱舍论》中讲过,父母即使不是圣者,但对他们供养的话,功德也是无量无边。所以,就算你是出家人,把化缘所得的财物供养父母,实际上也合情合理。”

  那么对病人也是如此。佛在《毗奈耶经》中开许,僧众的钱财可以分给病人。比如有些人因为生病,不想去念经,僧众的念经钱就可以算他一份。不过,假如他没病装病,那就另当别论了。真正是病人的话,照顾他有时候比供养圣者还有功德。

  从前,有一位明勖法师,想到五台山拜见文殊菩萨。他到了五台山以后,遇到一个长相奇特的僧人,认为应该是文殊菩萨,就向他礼拜;那人也以为他是文殊菩萨,也向他礼拜。两个人拜来拜去,结果才发现弄错了。后来他们结伴同行,一连三天形影不离。

  (法王去五台山那年,我和慈诚罗珠堪布带着干粮也转过五台,当时好像只有南台没去。在北台,很多放羊牧马的人,操着浓重的口音问:“你们到哪儿去哦?”到了中台,我们有点困,一直睡了很长时间。晚上才来到东台,住在那里时,我们两个都不会烧煤,结果煤气中毒,头痛欲裂,差点不是死了。第二天迷迷糊糊的,下山都很困难。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有时候谈起来,我俩仍记忆犹新。)

  有一天,他们来到东台顶,看到一座寺院,里面有几个出家人,可个个都很难看,气质不好,也没有什么威仪。明勖生起了骄慢心,瞧不起这几位僧人,但天色已晚,也只好将就寄宿在这里了。

  睡到半夜,那位跟他同行的僧人突然生病,而且一下子病得很严重,整个晚上呻吟不停,周身也散发出臭秽之气,令人难以近身。

  这个僧人看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就对明勖说:“我病得这么重,本来有意陪你共同参拜,现在恐怕不行了。你先走吧!”“可是你——”因为三天来的相处,明勖不忍心不管。

  僧人坚持道:“别管我,朝圣要紧,你来这里是见文殊菩萨的,不是照顾我的,不是吗?”“好吧,等我游访礼拜过菩萨后,再回来照顾你。”

  他离开之后,才走了几步,忽然听到背后有声,回头一看,刚才的寺院、没威仪的僧众、卧病在床的病僧,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文殊菩萨冉冉腾空而去。他才猛然意识到,这些是菩萨试探自己。

  明勖特别后悔,回去跟一个老和尚讲了自己的经历。老和尚告诉他:“你的过错有两点:一、看见面容不好、行仪较差的僧人,起了我慢之心;二、不该在友僧病重时舍弃他,只顾自己去朝圣。如此一来,文殊菩萨观察到你慈悲心不切,就‘远走高飞’了。”

  所以,照顾病人、照顾父母、照顾可怜人,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所在,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切记。否则,很多人把修法当成终生最有意义的事,而饶益众生则认为毫不相干,即使有人做了,也是自己的一种爱好,不知道这与证悟一味一体,这样的话,大乘菩萨的精神就失去了。故我们的行为,应该像《华严经》中所说:“若见诸贫穷,老病众苦逼,无所归依者,大悲普慈念。”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前行广释》第九十三节课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