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佛遗教经讲记(三)
三明戒能生诸功德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意思是,戒体只是一种,所谓的无作戒体;而戒相很多,所谓的五篇七聚。这里只举平常最易犯的来说,因此是“略说戒相”。 戒是随顺解脱的根本,所以叫做“波罗提木叉”。原因是:依靠守持别解脱戒,就能得三昧;由获得三昧,就能证得无漏智慧;以证得无漏智慧,就能灭一切苦。《律本事》说:“恒时持戒,则能住于三摩地;能恒住三摩地,则能生起智慧明;恒修智慧,则自心定于贪嗔痴中得真实解脱。” 四说劝修戒利益 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这是佛劝导我们应当守持净戒,不要使戒毁破、穿缺。能够守持净戒,就会有定慧等无量善法;失去净戒,定慧等功德就无从产生。所以要懂得戒是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这里有五劝: 第一“当持净戒”,是劝导不失清净戒体。 第二“勿令毁缺”,是劝不舍护戒方便。也就是要先熟悉、明记学处,在了解了开、遮、持、犯之后,平常时时以正念、正知对治放逸(就是不忘记取舍的所缘和行相,以正知恒时观察自己身口意的行为,了知自己是在做善法还是做恶法,这样来对治放逸),或者以知惭有愧的善心和畏惧破戒堕落的心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不让身口意放逸。又要观察自己哪种烦恼炽盛,努力地修对治法。万一有所毁犯,也要立即忏悔还净,诸如此类,就是“不舍护戒的方便”。 第三“能有善法”,是劝我们常常积集功德。依靠守持净戒就能产生禅定、智慧,产生世间和出世间的无量功德。而且由守持净戒,杜绝了身、口、意的恶行,功德会广大地增长。这样守持净戒,一生常常得到善法功德,一生日日夜夜都在安乐吉祥当中。所以有戒就有善法,就有安乐的受用。清净的戒就像如意宝,会给予自己无量的利益安乐,会圆满一切暂时和究竟的所愿。《教诫比丘经》说:“此戒最胜乐,此戒解脱道,此戒功德本,此戒成佛因。”《法集经》说:“世间出世间一切胜妙果报,皆由持戒而得,依因净戒根本力故。” 第四“若无净戒”,是劝我们多了解破戒的过患。如果没有戒,就不会产生任何功德。戒是基础,如同大地是一切万物的所依,戒是一切功德的所依,只有持戒才能产生善法,失坏了戒就好比断了脚的人,什么现前、究竟的安乐处都到达不了。戒又像宝塔第一层,戒一旦毁坏,往上任何一层都建立不起。戒又是储存功德的坚固容器,戒一破损就成了漏器,什么功德都存留不住。失坏了戒,不但不能产生功德,还会带来无穷过患。 要想到:如果我放任自己的身、口、意造恶失坏了戒律,那只会损坏自己、损坏他人、损坏现世、损坏来生;因为破戒的缘故,被大师佛呵责、被同梵行道友呵责、被护法呵责、被施主呵责(原先施主供养自己,现在已经破戒,就不再供养,说某人已经破戒,不再是我们供养的境了),乃至被十方呵责(破戒的恶名传到十方,被十方的人呵责);因为坏戒的缘故,丧失威德。以前具戒时生活各方面顺利,现在破戒了,穷困潦倒,生活非常艰难!越到后面越恐惧堕落恶趣,到临终时内心被忧恼的火焚烧,有堕恶趣极大的苦受。 要像这样多思维具戒的利益、失戒的过患,然后策励自己努力护戒! 第五“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这是劝导安住在安稳处,不要住在不安稳处。 所谓“第一”,是指安稳功德的住处虽然有智慧、精进、禅定、慈悲等,但是以持戒为第一,因为无戒就一切善法都不能产生。意思是,如果破了戒,以破戒的罪过会堕落,所以是不安稳处。如果持戒,就能得安乐、就能随顺解脱乃至成佛,所以是安稳处。因为持不持戒有这样的得失,所以应当住安稳处,不住不安稳处。 总结: 总的以上讲了对治邪业的法要。大家必须明确,对于修解脱道,哪些是同于凡夫增长过失的邪业,必须远离;哪些是同于外道损减智慧的邪业,必须远离;哪些是守持身口意净戒的障碍,必须远离。这样一一了解之后,就应当随顺世尊的教导,努力对治身口意的一切邪业。 二对治止苦法要三:初根欲放逸苦对治;二多食苦对治;三懈怠睡眠苦对治。 这里讲的根欲放逸苦、多食苦、懈怠睡眠苦,都是直接障碍修道的因素。在修出世间的法要之前,首先必须对治掉这三种苦。 初中二:初根放逸苦对治;二欲放逸苦对治。 今初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 如果已经能安住在清净的戒律中,接下来就要恒时以正念守护好自己的五根,来使清净的戒律得以坚固。所以接下来的重点就是以正念防护五根。 所谓的防护就是控制好五根,不让它入在五欲当中放逸。一般生烦恼造业都是在根境相对时,没有护好五根发生的。失坏戒律、使戒穿缺破露,也都是五根面对五境时,放任自己的心缘着喜欢的境界生贪心、缘着不喜欢的境界生嗔心,或者生嫉妒心、骄慢心等等,这样身口意造很多不清净的业,就会使戒律失坏。所以要严格地管住五根,不让它入在五欲里放逸。 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 这是用比喻说明怎么控制自己的五根,不让它放逸。 牧牛人比喻比丘。手里执持木杖,比喻心里一直要有正念。“视之”就是眼睛看住牛,比喻用自己的心看住五根。“不令纵逸,犯人苗稼”,就是不让牛放纵,跑到田地里踩坏庄稼,一见牛往田里走,就要用木杖打,不让它跑进去毁坏庄稼。这是指常常以正念看住五根,不让它跑在五欲里放逸,这样来守护好清净戒,守护好自己的功德。 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埳。 第二“恶马比喻”。 这里讲了:首先放纵五根会使欲望无穷,最后会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前面讲的五欲是指色等五种欲尘,这里五欲是指对五种欲尘的贪欲。如果放纵五根在五欲里受用,欲望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因此说“将无涯畔”。 对治贪欲的方法是控制它,不放纵它。如果放纵它,就会像盐水越喝越增干那样,只会让贪欲的病越来越深。对这一点大家要有足够的认识。现在物质这么丰富、欲尘这么诱人,每天在面对的时候到底是放任自己的贪欲,还是控制住贪欲?这是时时要面对的问题。这一点抉择不清楚,一碰到好的色、声、香、味,就放任自己的五根去受用,结果只会让贪欲无限度地增长。 这里说的其实是对我们修行最切身的教诫。“五根、五欲”就是指我们的感官跟丰富的物质世界接触!“放纵五根,过患无穷”,也是指我们纵情享受五欲,就会带给自己无穷的后患。世界上没有人愿意受苦,大家都是愿意求快乐享受!但如果只短浅地认现前的乐受是安乐,然后以放纵为快的话,那就对自己的心太不了解了,对烦恼太不了解了,对惑业苦的滋生太不了解了。贪欲是以受用五欲的因缘而滋生、而增长的。只要在无明的状态里,不断地享受,贪欲就会不断地增长,最后增长到无法自控的地步,人就会毁灭。所以大家一定要警惕,当烦恼增长到极强盛的时候、已经难以扭转的时候,也就是自己堕落的时候! 有谁是因为享受过后而停下来呢?反而越是放纵贪欲,求取的冲动会越来越强,让耽著的心越来越深,妄动的力量越来越大。就这样,烦恼在不断地加强、业在不断地加重,堕落的势力也就越来越大,未来的苦难也就越来越深。这样会在往后一遇到相关的境,就现起难以遏制的冲动,有欲罢不能、很大的欲望。这时心就完全被欲望占据了,会在毫无理智控制的状况下,肆意而为,这样坏戒、堕落就在所难免了。所以贪欲的病越发展越严重。 到后来,心里现起的冲动越来越强,会不顾一切地求取,没求到就死不甘心!身体坐都坐不住。这就是贪欲习气加深了,一遇到境界就现行,想求取到的心越来越强,扰动的力量越来越大,以至于最后无法自控!这时,人就会不顾一切地求取现前的境,就像酒鬼的酒瘾一旦上来,就不惜一切也要喝到酒! 目前这个世界,五欲的诱惑力极强,对人心的冲击力非常大。像这样享受五欲的美酒,人很快成瘾,进一步加深、强化,就会陷落,无力自拔。这就是经文所说“不可制”的意思。 所以要高度警惕。尤其现在这个时代,毁灭性的结局来得非常快,因为五欲的诱惑力极强、感染极深、发生得极频繁,这样受用一次,短时间内生起的贪心念头、心里波动的强度远远超过以往。修行人陷溺在里面,经过三番五次就会往下堕落。到了烦恼深化时,身不由己,明知道不好也照样去做,就像明知抽烟不好,还照抽不误。 很多人认为我没上过网,落后时代了,就想上网到处看,这一发展,变得没有止境!不会因为今天上了网,已经尝试过了就彻底放下。反而有一次,就有十次、一百次、一千次,上网缘取欲尘的贪欲没有及时地控制、管理,往后就会频繁地发生,让上网变成使妄念、烦恼、业力迅猛增长的恶性现象。 所以不能放纵五根。要知道现在认为好的这个色,比如电视、电影、都市里的五光十色、美男美女等;所谓的声,像世间的流行歌曲、音乐等各种声音,乃至种种香味触,都是引人堕落的外缘。没有护好根门,一旦陷进去了,就会没有止境。 现在尤其要注意网络和影视。这两条没有自控能力,可以说就不会有清净戒,有这么严重!古时候没有网络,佛制戒时也不提这一条。今天一旦入了网络、电视,里面有多少不清净的境界!作为求解脱的人,在这上面流连忘返,增长的是贪、嗔、痴、绮语、恶口等等,这里面的男女声色、世间的邪论、绮语都是海量!葬身在里头还认为没什么罪过,还认为在享受现代高品质的生活,真是可怜悯者!只要在这上面串习到了十次、二十次,人的习气变得坚固,再往后就会发展到无法克制的地步!那是极可怕的!就这样随随便便就把宝贵的法身慧命断送掉了! 到了欲望漫无止境无法控制时,人就只有直线堕落了!因为已经上瘾了,无法自控了,这时还能想起什么三宝、教言、还有守戒的正念吗?最初进去时,隐隐约约有正念提醒自己:我要管好自己!进一步就放松了,骗自己:我就看一下,我会好好把握!十分钟以后,已经完全晕了!这时就只听从贪欲的驱使,在里面不断地起妄想杂念。这一卷进去,半天出不来!三番五次下来,习气已经非常厚重,障蔽了自心。人也变得暗钝、麻木、痴呆,根本想不到什么持戒、什么堕落,眼睛就只死死盯着所欲的境。这样子自己清明的心已经被贪欲蒙蔽,被贪欲完全控制住了,最后连微弱的理智都会丧失!在失控的状态下,任由贪欲的野马带着疯狂地奔驰,那就会把人带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们的心就是一匹恶马,无始以来各种恶劣的习性非常可怕!如果不严格地控制它、调伏它,这样在没有正念管束的情况下,放任自己的心,那是必然堕落的! 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 第三、劫贼比喻。要想到面前的五欲实际就像一条条昂首探头的毒蛇!人看到蛇昂起头来时,会非常恐惧,害怕自己被蛇咬死。五欲就像这样,它显现在我们心前,看起来非常悦意,时时微笑着招引我们趣入。实际上这一进去,就会被五欲的毒蛇咬住,会断掉解脱的命根。像这样,得到的只是根境接触时短暂一刻的虚幻感受,过后就一无所有,留下的却是今生、来世无穷无尽的苦患!所以对这一点要有深刻的认识,要像认识吸毒的过患那样。 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去吸毒。吸毒有超常的快乐,为什么不求吸呢?就是害怕,这一吸上去就会上瘾,会难以控制,为这短暂的快乐毁坏自己的身心,到最后无法自控时走向毁灭,这是非常不理智的。人到了被毒瘾控制时,到了毒瘾发展到极强烈时,就只想满足毒瘾了,其它什么都不顾。这时已经从正常的生活中脱轨了,已经丧失了做人的资格。 目前我们遇到的很多声色境界都像毒品一样,一旦吸上去了,享受只是一点点,最后瘾加重到无法自控时,就会完全失坏修行,因为已经没办法修行了,连最简单的修行都做不到,最后连静下心来坐一坐都成了难事!所以这不是在说很遥远的事,而是在很多人身上已经发生的障碍。 很多人上网放逸,一下网,心已经乱了,拿起书已经看不进去了,思维就更不用谈了,念诵也成了有口无心地念念。习气发展得这么深,如果还不努力戒除,进一步发展下去,恐怕这一生就完了,所积的业没有多少是善趣的因。 问问自己,在网上随便散乱,放纵烦恼。这些念头里有百分之几是善趣的因?里面有多少善心、善行?所以,五欲的过患超过抢劫的强盗!强盗只是害人一世,只是害人的色身,五欲是害人累劫、害人的慧命,这种过患是极大的。 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所以真正毁灭自己的敌人,就是自己内心的贪欲。不能控制的话,一定会带给自己今生、来世无穷无尽的苦难。这样认识之后,就要极力地控制贪欲。所以智者对待五欲的态度是控制而不是放任,就像防贼一样看住它。智者能够认识什么是有危害的事、会损坏自己的事,他知道放纵五根会招来很多过患,所以就自觉地管制五根。 修行人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舌头不乱尝,就是因为他知道烦恼和业是从哪里产生的,苦是从哪里滋生的,所以会护好根门,不让它滋生苦。所以常常管制五根。 “持之如贼”,就像对待盗贼,比如某片地区经常遭到盗匪抢劫,那里的人会高度警惕,加强各种保护措施,就因为盗匪一旦趁虚而入,就会偷光自己的财物。人们意识到自己可能会遭到伤害时,就会格外警惕。但对内心世界的事却表现得非常无知!如果真正相信现世毁坏自己法身慧命、来世让自己堕进恶趣的后果,就是由现在放纵贪欲所导致的,那一定会像看待贼一样,时时严密地防护五根。这是家贼,比外在抢劫的贼要严重无数倍。所以会非常严密地看管它,不让它轻举妄动。不然假使放纵五根,很快就会灭亡!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