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四十华严 第三卷 第41讲
《四十华严》第41讲(2007年11月30日)A 今天,我们看经文,就是第七句跟第九句,我们才讲到六句而已。现在看五十三页第四行,昨天讲到“世界海”这个部分。今天我们从“觀察如來不可思議入一切法幻智境界。”对不对?从这里开始,我们先看这一句。 我们前面跟各位谈的这个部分,你一定要弄清楚。现在这个是在狮子频申三昧里头的境界,这是第七大类的境界。 狮子频申,你从文字上看你就知道,他一再的出现,跟你大脑想象的是不一样的。那么有这么一大类。这一大类叫做“幻智境界”。 “一切法”是指有为法,生生灭灭的法。“一切法”中的每一法,都是如梦幻泡影,都是有为法。这“一切法”都不是真理。知道吗?但是这“一切法”,你要留意到,这“一切法”,整个的这个“一切法”,所有的法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就是真理。 你转得过来吗?“一切法”当中的每一个法都是有为法,都不是真理;。但是这“一切法”,一提起“一切法”的这个时候,他就是真理。知道吗?这“一切法”都在真理里面,他每一个生生灭灭都是如梦幻泡影,可是他都在真理里面。你要留意到。 你这个色身是有为法,是虚幻的,对不对?但他还在真理的范围里。你的大脑很难接受这个东西。 拆开每一个都假的,并在一起的话,他又是真的。所以哪一法出此法界呢?你能够轻视哪一法呢? 为什么这经文,我们跟各位讲,你只要听两个钟头就够了。两个钟头的法你带回去,你一辈子修不完的。那还要再跟你一直讲,讲了那么多还要讲。那你也听得很高兴,还要一直听下去。 你要听什么?你要听的是知识。听了很多知识,你就是业力。你不是要听知识,你要听的是真理,不是要听知识。 真理在哪里?也就是那一切法的整体性。这一句话我们是样讲,很简单,讲完就过去了。但是这一句话,你要去体会。他不是深不深的问题,真理没有深浅的问题。真理没有深浅。你能不能感受到,从宏观的立场跟微观的立场怎么看? 这个是很多人对学佛常常在那边闹不清楚,“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又哪样?”那你就用了大脑,你就用了大脑。 哪一法不是佛法?对不对?可是,又每一法都如梦幻泡影,到底佛法要跟我们讲什么?这才是昨天讲的“祖师西来意”,到底佛陀要告诉我们什么? 你要去感受那个部分啊,那个。你不要再问那个是哪个,那个只有去感受的。当你感受到,很简单,就是这样。当你没有感受到,那就如丧考妣。当你很清楚掌握到,那就这样了。就这样怎样?又是如丧考妣,那你就搞不过了。所以,这个立场,你要先弄清楚。 那么现在,从这一句话来看,“入一切法”,两个状况都有。 “入一切法”中的每一法,这是一个状况,对不对?这个每一法如幻,这叫“如幻三昧”。你要留意到。佛菩萨到这个时候,入每一法,他都知道如梦幻泡影,如幻,但是呢,他如幻起用,这叫“如幻三昧”。 梦幻泡影,他没有让你扬弃,他是叫你不要执着。我们现在学佛学颠倒了,既然佛陀都喝斥这些“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对不对?那,你不能执着,要不然你就“不解如来真实意”。结果你把他转过来,变成扬弃他,那你弄错了,你没有如幻智,没有这智慧。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入一切法”,总的,不是每一法。那你观察到真理的现象。真理是什么?一切法生生灭灭,此起彼落。所以在佛陀来看一切法,即使众生在业海里,业海知道吗?《地藏经》上面有讲业海,头出头没。佛陀也是平等度众生,因为那里是真理的一部分啊。你知道吗?你能逃避嘛?你自己要造业掉进去,你为什么逃啊? 佛陀只是告诉我们说,你要造这种业就得那种果。他是要你不要造那种业,不要得那种果。只是这样而已啊! 那你为什么意识形态一直把你扭曲过来?你恐惧他也没用啊。你既然造了那个业,他必然现前嘛。你恐惧有用吗?那你为什么不欣然承受呢? 问题在哪里?在你的大脑里头,闹矛盾。你要找一个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有牛排吃,三分熟、一分熟。既要吃牛排,又要往生极乐世界,那你矛盾啦。那矛盾的时候,你既要这个又要那个,然后果报又不受,那你当然痛苦啊。你要造恶因一定受恶果嘛;你要造善因,那就得善果嘛。叫你造善因,又舍不得,又要造恶因,那造恶因想要求善果,那你当然矛盾。 尤其在这个时代,杂讯特别多,又要上战场。什么战场?股票战场,然后呢,心急如焚,像火在烧一样。然后呢,又要念阿弥陀佛,保持心灵的平静。念阿弥陀佛,又要手中的股票涨停板。想要涨停板就想要卖,想要卖。想要卖的时候,再等一下,还会再涨,明天会更好。那你会得什么果报?然后跟师父忏悔的时候说“我一直在念阿弥陀佛。”然后你在股票市场的那种心情状况,你一概不谈。然后要师父加持你、保佑你平安。 为什么?你的矛盾,你的可怕,你知道嘛?你不知道。因为你认为那是正常的,“师父说,赚钱的时候要认真赚,所以呢,这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个也不必跟师父说,”你怎么忏悔得掉啊? 那你为什么没看到这一点?你不知道,这就是现代人的复杂化。 师父也很单纯,尤其那个五岁就出家的,那就更单纯了,他不知道你的生活那么复杂。他在道场里就每天两个点半起来,做完功课,做到六点去吃早餐,吃完就出坡。出坡完毕,又回来做午供。午供做完,有的小睡一觉,没有的,又继续在做功课,直到晚上。那你要跟他讲,师父说你是如语者实语者,他怎么知道你包藏祸心?对不对? 古代人很简单啦。他在家人是种田种菜。一斤几两东西卖完,钱收回来,遇到困难跟师父讲。师父说忏悔,他就忏悔。他有效啊,因为他很单纯。 但是你现在不是啦。你有很多复杂的东西在,把你表达不出来。 所以你说“我也同样念佛,师父才说念一万声就好,我一天念十万声,为什么无效?”你那十万声都是毒药,因为你里面的毒没有清干净。古代的人一万声够了,因为他的瓶子里没有毒。你的瓶子里,你这个器,这个法器,毒太多了。所以你很麻烦啊。 所以告诉各位说,一定要把自己弄清楚,你一定要把自己弄清楚。你要怎么样把自己弄清楚?你一定要想办法。皈依佛门最好的。可是你皈依佛门以后,没有把自己弄清楚,反而把自己弄得更复杂,那不行啊! 所以我告诉你,学佛以后重新来过。你跟别人学我不管,你要来这里学,你要重新来过。重新来过,知道吗?把一些杂讯,以前所学的一些佛教杂讯,通通丢掉,这个才叫做说你跟我学。 你跟谁学都一样。你要去跟A法王B活佛,还是甲上师,甲乙丙的甲,就跟谁学都不要紧,你必须从新来过,把以前所学的通通放下。他不是没用,但是现在会障碍你,你必须全部放下。当你学成以后,那些都可以起作用。但是你现在就不能拿进去。一拿进去,他就干扰。 有谁要重新来过的没有?都没有,你看?不要光鼓掌啊,要做到才算。欢迎你重新来,几乎你到哪里都一样。 为什么要皈依?皈依就是回来嘛。你要皈依这个师父,就是回来这个师父这里来,依靠这个师父嘛。皈依之下就等于签了合约。你说“师父,我现在法身慧命信托给你。”师父说“好,我给你法名。”那这个法名就是合约成立了,合约就成立了。那你就要完全放下,重新来过。当你不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的信心不能建立的。那么以前的所有任何法名,也要全部放下,重新来过。对不对? 那你脑袋不清一清,脑袋里头的毒一直在起作用,怎么成就呢?对不对?弄清楚啊。 所以跟各位讲,你不要成为佛教界的盲流,不要成为佛教界的老油条,就是这样。因为你毒中太多了,脑筋已经没用了。看到师父,“他好看,长得蛮帅的,皈依。”皈依一下,拿个法名。你又要见师父的时候,皈依证赶快翻一翻啦,这个师父给的法名叫什么。然后就去了,“师父,我是谁。”师父怎么认得你是谁? 你必须从新来过,要不然这你看不清楚。 这幻智境界是一种三昧。这里讲的都是境界,三昧的作用。三昧的少分境界嘛,所以幻智境界就是三昧的幻智境界。这是不可思议的。 那我们叫你放下其他的,他也是幻智啊。你放得下,当你学成以后,他自然都会起作用,不会有障碍的。但是你放不下,这个时候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会障碍你的。 所以真想修行的人,真想改造生命的人,这一点你要做好。要不然这些毒,不会毒死你的色身,但是他会麻痹你的什么,法身慧命。这些杂讯,他会一再地干扰你,使你意识形态一再起作用,你完全僵化。 那个,下午在跟安杰先生在谈的时候,他说这叫“麻木”。这个字用得很好。你是完全麻木了,眼睛什么也没看到,景深太浅,整体性看不到。这个就是,用大脑过度开发的结果。 好,这是不可思议的,自性有这种本能。如来入一切法的幻智境界,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你的自性能起这样的作用。这两个部分你要弄清楚,交互可以看得到。 第八句。“觀察如來不可思議”,就是自性不可思议的部分,“普現三世一切諸佛悉皆平等。” 普现三世,我们现在跟各位讲,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是同时存在的。你感受不到,你对未来根本就不知道。那你这个不知道,你会产生一种干扰。因为对未来无知,所以你会一直恐惧。对未来期望越大的人,恐惧越大。 对未来没有期望的人,不是死心的那种情况,对未来不寄予太大的期望,那这种人是什么人?对未来完全不去勾引设想,这种人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人不会有恐惧。 你要留意到啊,你对未来的期望、目标性越强越大的人,你的恐惧越大。 所以越有理想的人,讲到现实问题了,人没有理想,人生特别苦,对不对?人的理想越大越好。所以我说啊,孙中山先生说“人人都可以当皇帝”,我跟他算了多少遍都算不出什么时间轮到我能当皇帝。你活一百年,也不过三万六千五百天。假设每个人当皇帝当一天好了,你只当一天可以吧?你这一辈子也只能够有三万六千五百个人当皇帝了,那你排名第几号?中国十三亿人口,你门都没啊。那只是个概率而已,对我们来讲这个概率太小了。只要当一天皇帝,连个概率都没有。你知道吗?但是每个人都这样期望。所以当你期望越高,你的恐惧就越大,你的失败率就越大。 古人为什么容易成就啊?他没什么期望。反正只要太阳出来,我就起床。起床以后就下田工作,太阳落山我就回家。脚洗一洗就上床睡觉。他每天都这样。活到什么时候,什么节气,刮风下雨,天热了,天冷了,他很正常。所以他适合修行,他成就很快。 我们呢?这个时间,因为你有那个预期,所以对未来的恐惧就产生了。因为你没有预期,时间有什么关系,时间就不存在了。知道吗? 因为你有预期,而各位要留意到,当你预期未来要如何的时候,请问你,你是活在未来还是活在过去?想想看,当你对未来冀望越大的时候,我告诉你,你是活在过去越厉害。 像各位,你大概对极乐世界的描述,没有人会去想说“我往生的极乐世界是一百零一层。然后,电梯嗖嗖嗖嗖上去了。”没有,你只有七重栏楯、七重楼阁。然后那里有没有电梯?没有。假如有电梯那是三菱还是奥迪斯,对不对?你没办法去想象,因为你还活在过去。 所以我跟你讲,你放心,当你死的时候保证你往生投胎到过去,你不会投胎到未来去。因为你一直活在过去的时代里,你没有活在未来。你对于未来,都是把过去的剪影,剪贴以后,接成你自己想的未来。你怎么知道未来是长那个样子?你是凭着你的记忆,你对过去的记忆,期望未来怎么样。对不对?所以你根本就活在过去,你没有活在当下。 然后你说是憧憬美丽的梦想,人类有梦想才伟大。那是狗屁啊!你那怎么梦想,根本就是过去的乱想嘛。你知道三十年后长成什么样子吗?你想我们结婚,然后生个孩子,三十年后,他们长大,那我们就可以怎么样。你要想到三十年,你连活着怎么样都不知道,你想三十年。这是什么?当你这种期望越来越强的时候,你的恐惧就越强。而且你都活在过去。你知道吗? 这是人类最愚蠢的一项工程。你活在过去,你都以为活在未来,这梦想吗?这个叫乱想,不是梦想,绝对不是理想,是你自己编织的一套理论。不对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对时间的观念是完全错乱的。 活在当下的人,过去现在未来是同时具足的,没有恐惧的。而能够活在当下的人,你去注意看看,他的心很静,而且他很神。他对什么事情感应,他会感应。而那是真的感应,不是幻境,因为他的心很平静。 当你妄想很多的时候,你就完了。你的大脑起作用了,僵化了,麻木了。这个要留意到啊。 那么你的自性啊,本来具有这个能力,“普现三世一切诸佛悉皆平等”。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佛是一切觉悟,一切诸佛就一切觉悟。因为他一切诸佛嘛。 那其实他“普现三世诸佛悉皆平等”就好,为什么还要“一切诸佛”? 他讲两个东西,重复讲,你的一切觉悟,所有的觉悟是一样的。换句话说这生命是一致的,一致性,绝对的。我们跟各位讲,这真理是绝对的真理,他不是相对的。你留意到这一点。 那现在我再跟各位谈一下,“幻智”的这种境界提出来以后。那你从这个观点来看,佛法中所谈的,像这里讲三世,从佛法的本质上来讲,他是没有三世的,从真理的本质来讲没有三世。但是,有为法中讲是有三世。那么这个三世在这里讲的意思,跟前面讲的一切法的意思一样。他有这两个意义。 当你动用大脑的时候就有过去现在未来。当你不动用大脑的时候,根本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他只有当下。知道吗?所以如来不思议,就在这个地方。自性,他显现的时候,性起法界就是真理的这个状况。可是缘起法界还有为法在运作的这个部分,他也是大脑造的。 所以真理是有性起法界跟缘起法界。真理所存在的部分,有真理的这个部分,也有你所知道的非真理的部分。非真理的部分也在真理里面。 这点是你很难用大脑去体会的。你的大脑是有真理、有非真理。有真理、有非真理的那个真理是相对真理。 我们跟各位谈的是绝对真理。在绝对真理里头的,那就刚才所讲的那种情况。分开一切法这个有为法呢,如梦幻泡影。可是当这些有为法全部集合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是真理啊。你要留意到啊。 譬如说,我们这辈子是虚幻的,对不对?是假的嘛。那前辈子呢,下辈子呢,都是虚幻的。那你的这个生命洪流,从无始劫以来的这个生命,是不是这一切假的连在一起?那个是不是真的?那就是真的。对不对?你自己去想想你自己就好了。只是你迷惑颠倒,还没证身嘛。是不是这样? 所以你从整体来看,这里面的生生灭灭、成住坏空、生老病死、生住异灭的这些变化,其实他在这个锅子里面啊,都是真的。从单一事项,他是生灭变化。这生灭变化海是不离真理的范围。有没有?体会到吗?所以用词都有这种情况。 这种经典,他的语言模式就是这个地方。 为什么我们一再跟各位讲说,你一定要破解华严经的语言模式。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我想,讲经你也听很多了。单刀直入,直接跟你敲起来了,语言模式思维模式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对不对?我跟你讲,不用大脑、直接用生命,修行才能成就。我跟你讲,仅此一家别无分号。(众鼓掌)再有的话都是仿冒。 仿冒,假如有青出于蓝,我们也鼓励他。因为仿冒是最佳的称赞如来。听过没?你要怎么样称赞如来,你还不是仿冒嘛,对不对?佛怎么样,你就怎么样。这叫学佛嘛。学佛不是仿冒吗?对不对?但是不用仿冒,常随佛学。对不对?你就把佛陀的copy过来,这不是仿冒吗? 但是呢,当仿冒的时候,你要知道那只是知识,一般知见。你要变成你自己的,见性知见,而不是语言文字这样copy哦。你自己要经过一个那个、这个,有没有?那个过程,那就变成你的了,那就不叫仿冒。而事实上,走这条路都一样,一定要走过。 那你有没有办法,从心法上绕过一遍变成你自己的语言出来?这个才是根本。 假如你不能够自己从这个里头去转一遍,然后变成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话,那不算。那还在仿冒的范围里,你不是真正的学佛。这是一个关键。 这是第九句。 第十句,“观察如来不可思议”。这个是这六句基本的这种语言模式。哦,我忘了,刚才讲,这总共只有六句而已。我们昨天讲三句,后面还剩三句。我一直以为十句,所以看到后面三句,就想到前面七句了。其实前面只讲了三句。所以这个不是第九句也不是第十句,这是第五句跟第六句。我讲错,你们应该提醒一下,还好呆好呆一直听下去。我讲错,你也跟着一直错一直点头,奇怪。 “觀察如來不可思議無量無邊諸語言道開悟一切諸法門海。” 后面这一句是比较难解释。“无量无边诸语言道”,那语言就很多了。他不是中文、英文、日文的问题,你知道他什么语言吗?是你讲正法还是不讲正法。你要留意到这点啊。你讲很多,什么国论、女论、戏论,有没有?这些,只要不触及生命真理这一块的,通通叫做戏论。那你不管谈什么,你谈国家大事,什么企业经营,谈什么专业领域,那些都跟你生命无关的。你要留意到。 这些呢,只要你能够透过这些东西,触及到生命领域的话,那通通叫做开示。知道吗?不管什么专业领域都不要紧,你谈论的什么企业经营,或者运动,或者艺术,或者登山,或者是什么行销理论啦。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你在专业领域里,真的深入专业,而不是讲不负责任的话,真的深入。然后在这个过程里,自己本身有非常的投入,有自己的见地提出来的时候,你去注意到,我提供给你,你去留意一下。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书。那一天,我们一个简单的统计,平均每个月,北京的书本市场上面,大概有一万二千本新书发表。我跟各位讲,光是念书的名字,封面的名字,你大概就念不完了,不要说看内容啦。 这么多书里头啊,你会发现会畅销的书,他一定有一种状况,就是专业。然后从这个专业里头,他跨领域。你去留意到。所有的专业跨领域,那你大概会说,假如我讲电学专家,电学跨领域跨到哪里去?跨到力学,还是跨到光学。那个都不叫跨领域。 你去注意看,所有跨领域的书,一定从他的专业领域跨到生命的领域来,一定要讲到生命或者人性这个东西。你去留意看看。 假如只有在专业领域里头,讲得再好,经典之作。经典之作是什么,你知道吗?就是教科书啦。你去留意看看,经典之作是不是教科书?换句话说,一个最伟大最了不起的这些专家到最后,也只是写教科书而已。你知道吗?专家,最大的成就他就是写教科书。 真正的成就,他一定跨领域。跨的不是另一个专业领域,一定跨到人性的领域来。 那你就要知道,任何专业领域的,也就是“无量无边诸语言道”。佛陀这一点很高明,完全承认你的专业领域,没有否认你。 这样佛教界麻烦的就是这样,你是专家,“什么专家,专家没用啦,学佛才有用。”有没有?人家佛陀不是那种品性。佛陀的品性多好啊,对不对?“无量无边诸语言道”,他尊重他。然后你要能够转化过来,跨过那个栏杆,跨领域,涉及人性的部分。这里就讲“开悟一切诸法门海”,就过来了,就涉及佛法了。 今天你假如,佛教里头,心胸不能打开,对于专业的不能接纳,而采取一种排斥、拒之佛门外的话,那个佛教即将被消灭。你必须接纳。 我们同修里头,有这样的专家,那你就应该开导他,引导他涉及人性,涉及生命。这个时候,他会有更大的空间去发展。你要知道,所有的专业都在服务生命的,没有一个专业领域不用来服务生命的。你去留意看看。假如那些专业领域用完以后,只归专业使用的话,那根本就没用的东西。知道吗?他是要拿来服务生命的的,服务人类的,服务人性的。假如他不能服务人性生命的话,那你那专业要干嘛?对不对?所以当一个人,不管你在艺术领域里头,在运动领域里头,或者在任何领域里头,到最后一定回归到人性的层面来。 那天,那个谁,悉尼奥运的时候,得四面五面金牌的人是谁啊,一个女运动员。她把它通通缴回去了,因为她用了兴奋剂。禁药,不能用的。 你要知道,第一名要做什么的,就只有第一名这样吗?第一名是生命的展现嘛。所以你一个运动员,应该要具有生命感,不是一个机器呀。兴奋剂以后,让我的能力超过我的生命,那你的生命是假的。对不对?你要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更远,这些都好,那你的生命的极限展现出来,那是生命。你用一个假的东西去促进你那样子,那就不对啦。那是假的生命,不是真的生命。一个运动员,他都有这样一个规矩。 今天,你作为一个专家,你的专业领域不能服务人群,不能服务人生命的话,那个专业有用吗?留意到这一点。 所以,你看佛陀,多么了不起啊! 那我们呢?我们竟然搞错了。“唉呀,当什么专家,下辈子还不是三界轮回。”要不然要怎么办?要不然去死啊?你要鼓励他,专业成就以后,回归到生命的领域来,那个专业才叫有用的专业,不是没用的专业嘛。 所以告诉各位,家里要有专家的话,你要感到高兴,那是菩提种,那是菩萨种。赶快学成就,再进一步,不要说现在完全隔离,现在开始接触人性,去了解生命。那这样子,他的成就会更大,更具有生命感。这个才是一个健康的、正确的、佛教的知识观。这只是知识的领域,知识观啊。 这个,理论上是这样讲,这叫理论。但事实上我们怎么做呢?理论,华严讲理事无碍。事上面,我们在四大过程里头,就叫做BQ广场。 BQ是佛智,对不对?IQ、EQ、BQ,我提BQ的时候,EQ这本书还没有写。BQ就是佛智,《华严经》里头强调的佛智。 这个广场是什么?我们要邀请这些社会上的有成就的专家,把他的专业领域跟我们讲,他有什么发现发明。然后,我们来提问的就是“那你的专业跟我们有关吗?跟人生有关吗?生活有关吗?生命有关吗?”这在做什么?激发科学家,激发专家,让他去想一想“我发明这个有用吗?”当然他有用,他在专业里面有用,但是他不知道跟我们怎么接轨。知道吗? 生产线刚成立的时候,工业革命以后,生产线刚成立。有很多人就专门做一件事,上班去,就夹个东西进去,有没有?夹东西去做什么他不知道,反正到后面到哪里去也不知道。有些人在一个地方工作就一直做一件事情,他也不知道做那个干什么?但是就把他做好就对啦。然后每个月领薪水,领薪水。领到他死啊,他不知道做什么。有没有?他做得很好啊,也得奖金,也升官啦什么,但是他做什么他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很多这种人。 你去看,也有这种情况喔。我不是说你,说到你纯属巧合,不过情节绝对真实啦。 很多人一生在做,认真做,但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当然知道他在做什么,可是他做的东西在干什么,他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呢?因为他的专业,他不知道,他不知道在哪里起作用。他只知道把那个东西用在哪里有效,这样而已。而有效以后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他不知道。 但是你要知道,身为一个专家,不是钻在那个洞里头的家。而是他能够拿出来把他的专业知识贡献给人类,那个专家,那才是有用的专家。专在洞里头,死在胡同里有什么用?要把他的专业知识拿出来奉献给人类,产生积极的作用。那有很多活路可走。 怎么引导他,这个就是我们的重点。怎么引导,这个就是BQ广场的作用。 有理就有事,事要有人去发心,尽行寿去完成他。我相信我们同修里有很多人可以做这些事,有很多人有这种经验,也有这种可能。在你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范围里,都可以做这种事。我想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好吧,这是第十个。 我们每一个部分,要怎么讲,每一个都可以讲很多啊。他把这个狮子频申三昧分六大类纲要,跟你提出来,这个里面其实还有好多好多,狮子频申三昧。 你看看,我们在讲三昧再讲定。有没有?你定到那里啊,你的定就是坐到那里,如如不动。那个定,你一定输给佛像。佛像最厉害。摆在那里,几千年都不动。那个不叫定,三昧是很活的,在生活中可以起大作用。 那这个部分,我们就跟各位讲到这里。 那么,这个普贤菩萨要把这个部分讲一下,现在我们也把他简单讲一下。他真的要讲的是“而说偈言”后面的这个偈颂的部分。 这个地方我们要跟各位谈的,这里有一个密码。这段话是谁写的?是普贤菩萨讲的吗?还是释迦牟尼佛讲的? 经文我们常常这样读过,“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此如来所入狮子频申广大三昧少分境界。承佛神力。一心瞻仰。”这个没有问题吧。这个我在旁边看,我也知道。 但是,“观察如来不可思议菩萨众海”一直到“观察如来不可思议无量无边诸语言道开悟一切诸法门海。而说偈言”,这六句谁写的?谁讲的?你有没有留意到,这经文走到这里,他是一个公案啊?对不对? 这六句到底谁讲的?无解。对不对?你读书大概都这样读,所以你也成不了专家。对不对?这经文就是这样走过来,你也这样诵过去,大家都这样念。我告诉你,不止《华严经》,很多经典都有这种情况。 我问你这是谁写的?嘿,嘿,阿难写的?是不是?还是摩诃伽叶写的?还是文殊师利菩萨写的?这是个密码,公案哦,每个公案都是密码。他就放在那里给你看。那你就好呆好呆,就把他念过去,念完就算了。 这个,两个人。一个叫经家,写经的人,做记录的。一个是译家,译经的人。觉得你们这个地方的人应该要了解,所以,我就把你加上去。就这两个。 经家,我们统称叫龙树菩萨。因为他自己从龙宫把人家背出来的嘛,对不对?译家呢?这部经是般若三藏翻译的,是般若三藏加进去。 这两个人,到底是龙树呢?还是般若呢?那我们现在就不知道。但是我跟你讲。绝对离不开这两个人。但是绝对不会是佛陀。 但是这两个人不要紧。这两个人为什么要加这个?这个你也不知道。但我告诉你,他们知道,必须要加这个。因为他把这六句讲出来了,让我们对狮子频申三昧的内容就有了了解。 我在讲这经典的时候,你会很奇怪,我怎么会知道。不是我知道,因为他们都讲了,不是我讲的。只是他用的语言跟我们用现代的语言不一样,这是唐朝的语言。 当时般若三藏在翻译的时候,觉得你们唐朝人应该要把这个,就是把你整理一下。那么以龙树菩萨来讲,当时经家。当然龙树菩萨是个代表。那个龙树菩萨这个意思是指,大智慧、有大建设的、觉醒的人,就可以叫龙树菩萨。 这些人把这经典记录下来的时候,他在当时的情境里,他有描述这些东西,但是可能不像现在这六句这么完整。那么,般若三藏在这个时候,他把他确定下来,把他定案。所以你看得很清楚。 这个部分是很需要的。一个有责任的人,在处理事情,觉得你这个地方需要我做补充的时候,我就跟你补充。而这个补充,绝对不是私人个人的好恶之心。他是依循正法而来的。你知道吗?这是可贵的地方。 这一点,我提醒各位。你在读诵经典的时候,多带一点疑情,疑问。经典读诵下来有很多这些疑问。这些都告诉我们,这些译经家他们的用心,跟经家他们的用心。 那我们,我可以告诉各位,你有很大的福报,你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接受了,吃饱就好了。你都不知道,那个厨师在做饭菜的时候,是多么用功夫。对不对?假如我们大家吃饭的时候,吃菜跟吃饭一样,都是白水煮开的,那天下早就太平了。知道吗?就是这些厨师多变化,才会加油添醋,对不对?五味令人舌头都麻木了。对不对?天下大乱也是这样。 但是,经家所加的东西,是真理,是符合真理的需要。这一点,你要绝对的信心。 好吧,这个密码我跟各位提到这里。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讲。 《四十华严》第41讲(2007年11月30日)B 好,我们现在直接看偈颂的部分。这偈颂,就是普贤菩萨直接讲的。这个就很清楚了。 那么前面那一段呢,很显然他不是普贤菩萨的。除非普贤菩萨是跟译经家说,约译经家偷偷地说,呵呵,那偷偷地说,不在现场,不算,都只能算经家自己记录的。下面就是普贤菩萨的语言。 要讲普贤菩萨的语言之前呢,我们要先跟各位讲一些,这个都是你自己应该可以发觉得到的,普贤菩萨跟文殊菩萨有很大的不同。不止他们两个有很大的不同,观音菩萨跟文殊菩萨也有很大的不同。 观音菩萨的眼光里都在看众生有没有困难,这个菩萨很奇怪,这个,好象巴不得每个众生都很苦,他才好救苦救难。 在文殊菩萨的眼光里,看众生大概都是基本条件具足,都是幸福快乐的人,所以他就一直要破他。他的语言都是破的,都讲空的。 这个普贤菩萨的眼光里看众生,都准备好了。什么准备好了?手里工具、铲子、锤子、钉子、锯子都准备好了。来来来,要干什么?要盖房子啊? 所以这个就是菩萨的性德。因为他因地修法的情况,跟你修法的不一样。你现在是一头雾水,你要怎么修? 你要找的菩萨,是什么菩萨最好?第一个是地藏菩萨,第二个是观音菩萨。这两个菩萨是吃饱饭没事,专管众生闲事。所以,他们就是专门等在路边等你来问。问什么路怎么走,什么路怎么走?他很热心地指导你,要怎么走。因为你是迷失的,法界中迷失的生命,需要有人来帮你指导。那这两个菩萨就像交通警察一样,专门帮你处理这些的,其他菩萨很少发这种愿。所以这两个菩萨是,因为众生苦而发心。 假如你说是因为众生苦,而发菩提心的话,那就以这两位菩萨为本尊,在密法修法上这叫福德门,从这里修福德。 那你是文殊菩萨跟普贤菩萨这种性格的人,他是不太管众生苦难,他不是不慈悲,他是智慧型的人,叫智德门。从密法上来讲,他从智德门进来。那你有没有什么盖障啊?第一个就是除盖障菩萨,你要以这个为本尊,金刚萨埵为本尊,要普贤菩萨为本尊。除盖障,要破嘛,就是文殊菩萨,文殊普贤为本尊。由这一方面的情况来入手的。所以他们的语言都不一样。 很简单讲,你要是选择观音、地藏菩萨法门,就要多修柔软语。跟众生讲话的时候柔软一点,要多赞美一点。“啊,你好乖啊!你好精进啊!你修得好不错啊。”要这样一直赞美,你要赞美到他不好意思,“我都一个月没做功课了。师父还说我修得很好。” 那你要修文殊法门的,那你就小心一点,你师父修文殊法门的,你最好不要被给他撞上。他第一个就破,就骂“你干嘛?修到哪里去?边走边吃,东张西望。”他要破啊。破了以后再进来就是普贤菩萨。那普贤菩萨,“动作这么慢,快一点!拿个锯子干嘛?要据腿哦?你还不快点赶快去锯树,去锯木头。”那就会一直赶。这个两个菩萨,从智慧进来的。一个是破,摧枯拉朽,一个是立,拼命建设。所以你就不得安宁。 所以他们的语言各有他的模式。 现在,普贤菩萨要开口讲话了。那就是他的语言模式开始了,所以你看看他的语言有什么不同。我们现在不讲不同,先看他的特色。 “一一毛孔中剎海,等一切剎極微數 佛悉於中坐道場,菩薩眾會共圍遶” 这是他最典型的。“一一毛孔中剎海”,“毛孔”我们跟各位讲过的,是空间跟体积的最小单位。 每一个毛孔里都有佛刹,每一个毛孔里不但有佛刹还佛刹海。三千大千世界是最大的单位,空间跟体积的最大单位。他不但放一个这种最大的单位在最小的单位里面,而且还很多很多,像大海那么多,最大单位放到一个最小的单位里面去。那,这个在讲什么? 用文字解释,你知道啊,毛孔中有一切佛刹海,那你会觉得,你不会觉得吗?很麻木,对不对?毛孔里有佛国土,就念过去了,有什么感觉,你说“我怎么知道,”经文就这样写,我就这样翻。把文言翻白话,那你不就麻木了吗?你毫无感觉嘛。 这里面讲什么?你要提疑情啊。这毛孔里怎么可以把佛刹放进去呢?就像桔子要塞到酱油瓶子一样。你怎么塞进去啊?对不对?怎么塞啊?应该有这样的情况啊, 所以第一个就告诉你,不是你大脑想象的那一套。这里面在讲什么?这个叫做“小能容大”,叫大小无碍,大能入小。小入大无碍,这个大家都知道。大能入小,又能无碍,就是讲这个境界。这是十玄门里头的第一条。普贤菩萨也是第一个讲这个。这个就告诉我们生命中的状态。 前面讲过自性。自性有多大? 自性大概只有一点,一点,圆珠笔在纸上点一点那个点那么大,大概比那个都还小。但是,他能光照法界。这个点能够涵盖,整个法界就入那么一点嘛。佛刹海能入那个毛孔,就是指这个部分。而这个部分在经典里其实出现很多。自性无所不在。 自性为什么无所不在?你在你自己的生命里头,你找找看,自性在哪里?你说找不到,那不是非常小嘛。对不对?但是他穷尽整个法界。 所以,用一一毛孔中剎海,三千大千世界这样的佛刹刹海,入每一个毛孔里头,其实这个例子讲得是非常地含蓄。整个法界都能入一毛孔,换句话说讲,用世间的话讲,我从一粒沙子里面,能看三千大千世界,对不对?我从一粒沙子里面,能够看到红尘中一切森罗万象。这个你好像就感觉够大了。这个不大,但是你世间话大概讲到这里,就了不起了。 但是这个地方,形容得比这个大得多。你从一一毛孔中,能够看到法界真理。法界真理不要在那哪里看,毛孔中就能看得到,他意思是指这个。这是一个。 那么这个真理怎么样呢?你看,“等一切刹极微尘数,佛悉于中坐道场”。 “等一切刹极微尘数”,就是说,这个极微尘数的佛刹,每一个佛刹里佛都在里面。等就等这些毛孔中的这些佛刹。佛都在里面坐,你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每一尊佛都菩萨众会共围绕。共围绕是动,围绕是动的嘛,他不是全部罚站在那里啊,都在动。这就是生命的恒动性,佛无所不在。 换句话说,在一个非常小的点上,你都能够觉醒。佛是觉悟嘛,你都能够悟到什么,生命的存在跟价值。简单讲就是这样子。 而我们要一直在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你要到哪里找?生活中就可以找。生活中的事就小嘛。一一毛孔其实就是生活中的小事嘛。 洗衣服,什么大事呢?扫地、拖地板,大事吗?倒垃圾,大事吗?琉璃台擦干净,大事吗?告诉你,你都懒着做。“太太做,妈妈做,什么人都可以做,只有我不做。”“那么小的事,像我这种人,怎么可以做那种事?”你爸爸妈妈比你更唠叨的。你要留意到啊,生活中的任何小事,你大概不知道。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突发奇想,头发给人家理要钱,那个时侯还没出家,自己理总可以吧。对不对?自己怎么理啊?没理,怎么知道?试试看嘛。 小朋友抓来就先理了。没人看到,理了就很漂亮啊,他也“我的头是爸爸理的。”就很高兴啊。 他妈妈一回来,“头发怎么理那个样子?” 他紧张了。 “是谁剪的?” 他不敢讲了。他脑子里的啊,这个头一定很难看。本来剪完以后不管怎么样,我总是说很好很美嘛。反正在头上的发,他自己看不到啊,你给他讲美就美了。所以他很高兴啊,“嘿嘿,这是我爸爸跟我理的。”人家也不知道。 他妈妈回来一看,“怎么这…”.这么一讲,他信心崩溃了。然后呢,“哇”的就吵了,“我的头很丑。” 我说“头不丑,哪有丑?我又没给你理头,我只是给你理发。”搞了半天,没搞清楚。 他妈妈把他抓去再给人理一遍回来,然后剩下上面几根毛。 以后再说“我跟你理发。”他马上就跑掉了,那动作比孙悟空还快。 生活中一个小事,你没做,你不知道,这里面是有三千大千世界。对不对?你去留意看看,好多事都一样。理发不过是个小事嘛。是不是?花一点钱人家就给你摆平了。可是你自己来做的时候,是不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大事了?你能不能从一件小事里,去悟很多很多的东西? 有很多人,人生中的观念就一点一点转过来,你的人生改变了。有没有?人生、人性、生命,是非常重要的,有一点小东西就把你卡死了,你就完了,完了。什么完了,你怎么劝他也劝不回来。为什么? 那一点,使他崩溃了。他得忧郁症,他自闭,甚至想自杀。有没有?在那个时候,他有没有办法那一点想开了,哇,那个晚上马上变白天。对不对?一点想不开,白天马上变黑暗。那个想得开、想不开,只有一刹那间,那个就一点,一点就是毛孔嘛。这一转变整个世界变了。有吗? 普贤菩萨这两个例子你就看到。他都是从光明面看的,都是立的,有没有?都是立的。 我们跟各位讲,普贤乘,你从这地方来,从人生、从生命看,从人性看。不要太物化,不要追求外面的。追求外面的就是是物化,包括知识、包括物质、包括人家的赞美,都是物化。你自己本身向内,去感受那生命的存在,那是很丰富很美好的。你要有一种感觉,经常的。 你现在还没有到达像佛入三昧狮子频申三昧那样永恒的,在那个地方。你要经常的,有一种你是窝在,窝这个字,窝在佛菩萨的怀抱里。有没有那种感觉?好温暖啦,就像婴儿妈妈抱着的那种感觉。 你要怎么回到那个地方,那时候就会知道最幸福,最安全。对不对?没有恐惧,是不是这样?有没有?你留意看看。这一种美啊,不用外求。这种美啊,不用代价。不要说“我要包红包才能得到佛菩萨的垂怜”,不用。 而这个需要你的自己来,需要我们自己来。你自己要去感受,自己要去创造。人人平等的。这个就像阳光普照,不要成本。 但是,你自己要用功夫。你不能祈求别人施舍给你,但是你自己可以做得到。你可以每天在睡觉的时候,观想,不是包在被窝里而是在佛菩萨的怀抱里,可以吧?今天晚上就可以做到。(众鼓掌) 其实不一定啊,这是第一步。你随时随地你都可以这样起观,观想,都可以,就是你的。生命是这么样的灿烂,这个叫灿烂,那种芬芳,你可以感受得到。绝对可以,每个人都可以,你放心。不要摇头,对你自己有信心,回去自己去营造。 假如你能够跟家里共同进行家庭华藏工程,那营造这个气氛会更快。家人在聊天的时候,你就感觉“哎呀,这是菩萨海会啊。” 但是在一起,就好像是动物园一样,老虎碰到狮子,“嗯”,“哼”。那你要经过半年的时间去转化,大家把不满的情绪全部发完,那动物园、野兽园,那就过了。过了以后,“好啦,你讲吧。”“这样也对。”这个,大概要经过两年的时间。过了以后,因为大家彼此有了共识,彼此大家了解了嘛。即使有误会也过了,因为总是一家人嘛。 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两三年的时间,一定要耐着性子,等他来讲话。一定要等,耐着性子。 过了,你的业障会消很多。消了多少生死重罪,你要知道啊,你把那冤亲债主变成菩萨海会,对不对?这功德有多大,你想想看。要不然我们家里都是业障鬼。那些都是大菩萨,你都把他们变成业障鬼,你看你业有多重。 这个一定要自己来,在生活中都可以。 到这个时候,你会说“今生无所求,余愿足矣”。这个愿足矣,不是赚多少钱,不是买别墅,不是,都不是那些。而是你的生命真正的很踏实的,你满足了,这个生而无憾。真正的无憾是指这个。其他的你都会有憾,遗憾,赚了钱,没人跟你分享。成功了,也没有人懂得。对不对? 有很多人成功了。成功了,家里人不认同,那种成功有用吗?对不对?所以不在于成功,而在于圆满。家庭生活先圆满。 好吧,这是第一句,我要跟各位谈的。 第二句,“一一毛孔所有剎”。因为前面讲了,毛孔中刹海,这个都是普贤菩萨的语言模式,所以第二句就讲“所有刹”海。一一毛孔里头有刹海,那么“所有刹”。 “佛悉于中坐道场”,把前面给浓缩下来了,四句变两句嘛。 “安处最胜莲华座”,这个就比前面第一句更深入。前面只讲了“佛悉于中坐道场,菩萨众会共围遶”,现在讲到他坐在最殊胜的莲花座上。 各位知道莲花座是什么吗?就莲花座,谁也知道莲花座是座。佛坐在莲花上面,这也未免也太奢侈一点吧。莲花座怎么坐? 莲花是指清净。而这个莲花不是你想象的莲花。你要知道莲花座是什么?你要读《华严经》的经首。骑狮子座,那个座上有莲花座。那个莲花有须,知道吗?那个须啊,须是重宝所成。莲花有梗,那个梗是一切宝所成。 那这个事,就跟你想象的不一样。你的莲花是那个污泥里面长出来的。对不对?你讲莲花,你是想到那边去了。大如车轮,你也不知道那车轮是怎么来的,莲花那么大,大概品种不同吧,叫“波霸莲花”。 听说,玫瑰花有一种叫“波霸玫瑰花”,一棵只长一棵这么大。有没有看过?有没有?我在布里斯班旅(Brisbane)看过。那个师兄自己家里种了几棵,“喔,那什么花?” 他说叫“波霸玫瑰。” 我说“波霸玫瑰花,那么大,那么漂亮!” 他说“一棵只能长一个,开一朵花。” 不知道他不会还怎么样,不知道,那个也不能坐啊,坐上去马上它就烂了。 你要记得啊,这个成就,他是佛陀、佛菩萨经过千百亿劫劳苦修行、德行成就的结晶。跟你讲,他那个透过莲藕,根部就是莲藕嘛,莲藕吸收那种污泥,然后钻出来,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是不一样的。那是你物理现象的莲花。他这个莲花,是德行所成就。 他用莲花来形容是,佛在修学的过程里,他都是从污泥的世界里头来修的。他要修得成就,他是没有目标的。这句话讲的不对,不是没有目标的,没有目的性。他不是那种企图心、为了个人的目标而去修行的,他是指这个。纯粹是只有一个,单纯的,为众生、为正法、为觉悟这三个来的。他其他没有,他不会为自己为名为利。他没有这些所以叫清净。他不是为个人成就,为了打响知名度,为了做什么,没有。但是呢,又在这个污泥的世界里,就五浊恶世里。 那我们想想看,我们在五浊恶世里能不能修这个? 告诉你一个,你去类比看看。我们学佛人,“哎呀,现实生活不解决,怎么求佛道”。所以啊,(台语),第一先顾好肚子,第二再顾佛祖。先顾,顾肚子顾好,再顾佛祖。所以你在做回向、在祈求的时候,“佛陀啊,那我把世间先事弄好佛陀,然后我就会在出世间法中为你服务。”有没有?这个,你就已经占了污泥,你不能成就莲花座。因为你的基础上就不清净嘛,莲花座不成立。所以你“成佛”的时候,你放心,你一定坐在草地座。 那你现在发大勇猛心,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不必去考虑你自己的。我真的跟各位讲,不必太在意你自己的。但是这是有条件的,你一定,那三个资粮道要弄好。 不然,现在跟你们说,你不要在意你生活基本事件的时候,你一定是不负责任的,不是负责任的。我们讲这句话是负责人的。你不要说“师父这样讲,好,我就回去发愿说,佛、菩萨,现在通通交给你了,我只要一天念佛就好了。天天念佛,其它我不管了。”这是不负责任的。世间是要圆满,是你世间的事。可是跟佛菩萨我不祈求,不要求他什么,对我怎么样。你要留意这点啊。我们现在在语言上常常弄错,这个弄错就非常不好。希望,大家在这里弄清楚。 这一点,莲花座,最殊胜的莲花座,是你在发心的时候一定要彻底的清净。这个都是德行累计来的。那,我们现在刚开始,你放不下,不要紧。我跟你讲不要紧,因为你现在不要以这个为目标。 但是呢,现在可以以这个为目标,逐渐去锻炼自己。而且你一定要限定时间,三年或五年一定要做好。 有什么问题怎样,你都跟佛菩萨讲,“给你处理,我就守住正法,我修行。现在发生什么问题,请佛菩萨处理。我只跟你讲,是由你处理,那你派什么天龙八部去,你就叫天龙八部去。”你就记得这样。 但是你前面资粮道一定要做好,那个资粮道没做好的,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资粮道做好,才是尽责任,有使命感,那你就有可以把业力交给法界。你假如资粮道不做好,业力没有办法交给法界。丢出去,撞回来你更惨,再加一条罪名——不负责任。 好,“普現神通周法界”。这句话是大家容易弄错的。神通会有。这“普现”这两个字,我就要跟各位解释了,再讲一遍了。 有些人学佛以后,皈依呀,受戒啊,或者发大菩提心以后,就开始再找“神通境界”。 “我自从发心以后,自从皈依以后,自从受戒以后,或者自从结界以后,就一直生病。” 我跟各位讲,这个不叫前因后果。生病叫做生活现象,生活的境界,不是修行的境界,是??的。 常常有人这样讲,“噢,自从皈依以后,我一直不顺利。”你不顺利跟皈依有关系啊?你也不要这样牵托,通通赖到皈依上面来。 有的,“噢,师父谢谢你啊,自从皈依以后,得你的加持,我事业一直很顺利。” 这个都叫迷信。皈依那么厉害,皈依以后就叫你生病啊?这个都完全无关。这是生活境界。会生病、会成功、会失败,生活中常有的,跟你皈依不皈依有什么关系?对不对?你不要把他通通连在一起,这是迷信的。 生活境界是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不要通通赖给三宝。三宝那么倒霉呀。你只要赖一次,你就有一次业力,我跟你讲,三宝不会那么倒霉的。你要迷信也有业力。当然你这样迷信是有福报的业力。那你说你把不好的通通赖给三宝,那你自有苦报的业力,不是福报的业力。但是,这个总是不好的,是迷信的。 我们要讲的是修行境界。修行境界我跟各位讲,你一两个月不见得看得到,半年应该可以看得到。你学佛以后精进,不管皈依受戒,你真的是在调整自己,大概半年以后你会发现,有几个状况。 第一个,自己会感受到烦恼有没有减少?第二个,跟家人相处,谈话的时间有没有增加?这第二个。第三个,周遭的邻居、同事、朋友,经常在来往的人,对你赞美的逐渐增加。半年,一年你可以看得到。 假如你没有感觉到你的烦恼减少,假如你跟家人相处的时间没有增加,谈话的时间没有增加,那你怎么知道你的境界有进步?周遭朋友对你没有赞美,你怎么知道?所以我们自己都可以看得到。 他还有几个现象可以看得到。老板没有给我加薪,薪水并没有增加,可是我发现我的存款有点增加。我告诉你,你可以发现的到,为什么呢?因为你学佛以后,第一个少打手机,少讲电话,你看看,烦恼都减少了,然后因为一直做功课,没有去买零食,没有到处跑,所以钱就存下来了。对不对?薪水不一定加,但是你存款一定会增加。 因为你已经开始在认真了,所以跟人家计较也少了。因为计较一少,家人就看到你变化。因为你不计较,有很多变化,一个脸色比较好看,第二个呢比较春风,第三个笑脸比较多。所以人家都看到你变了嘛。他一定会说,“哎,你最近变了。”那变得好,变得坏?变得比较好,也说不出来的,那就是佛的气质。 这个是修行境界。 你会说,“这哪算?修行境界应该这里长长长,一直长出来了。”那个叫做变牛魔王了,那个不叫修行境界,那一定是病变。对不对? 所以,修行境界是在生活中转变的。那你,怎么跟你最近这种倒霉,这种皈依以后车子被偷了,早知道也不皈依。我告诉你,如果不皈依,不只车子被偷,房子也会被偷。那是生活境界的东西,不是修行境界。但是你常常弄错了。 因为修行境界会有这种转变,所以叫普现,这个叫神通。因为他是全方位变化的,所以周法界。有没有? 你那个核心点抓住啊。那个解读正确的话,这经文就很顺。因为你那个东西抓不住。弄错了,你的语言弄错了,所以不对。你要留意到啊。 这修行是非常好的,绝对是对你的生命有加深作用,不会有副作用。怎么搞到鸡飞狗跳、乌烟瘴气呢?一定弄错了。 所以,学佛人越来越有一种现象,就心结会越来越开,心胸越来越大。心脏越来越大,不是得心脏病。心量越来越大,这是正确的。当然,因为你心量大,所以吃亏的也大,但那个吃亏你会觉得“吃亏便是福”。修行就是这样子。 所以社会会因为我们大家积极学佛而显得更和谐,社会会因为我们认真学佛,社会会更祥和。原因就在这里啊。所以,自己的转变非常重要。 这是第二句。 第三句,“一毛端處所有佛”。你看,又在讲最小跟最大。所有佛,一个佛一个佛世界,一佛就一佛刹,都是从第一句那边来的。 “一毛端處所有佛,一切剎土極微數”,都是讲同样的情况。 “悉于菩薩眾會中,皆為宣揚普賢行”,都在弘扬普贤乘的行法叫普贤行。 这个《法华经》里讲,在三界火宅内,是不是这样讲?那么,长者劝孩子赶快出三界,说“屋子烧了”。火宅嘛,“快出去!出去!”“不要啊,这里好玩,有糖果吃啊。”“到外面去,外面有羊车、鹿车、牛车。里面糖果更多、玩具更好玩,快去!快去!”这个叫做诱骗,这个骗不是妄语的骗。诱导他出去嘛。经过各种,台湾话是“巧瓜骗”,“巧瓜骗”国语怎么讲?有没有人会翻译?“巧瓜骗”就是各种技巧,各种什么奇奇怪怪的方法,把自己修出去了,修到三界外去了。你修行你会用各种方法。 我跟你讲,你一定要用自己的方法,不要一直问师父,像个呆子一样,“师父,你说怎么样,我就怎么样。”那种呆子不会成就的。一定要自己用尽各种方法,你就会出去啊。 出去以后,大家都找长者说“哪有羊车牛车鹿车?都没有,只有陆地上一个大白牛车。”所以说,在三界内跟你讲,有小乘、有中乘、有大乘,出了三界以后呢,只有一佛乘。大白牛车,就是一佛乘。那你要像孙悟空七十二变,各种方法变出去,只要出三界就好。 这个,佛为了诱导众生,只要出三界就好,他用种种的善巧方便,让你去修行,搞到三界外去。到了三界外,没有小乘、中乘、大乘,只有一佛乘。所以他在这个地方讲的普贤行、普贤乘就是一佛乘,就是指那个大白牛车。 那么我们现在所听的佛法,都是三界内佛法。各位知道吗?三界内佛法就是从因向果修。那里面有一个,你要像孙悟空七十二变,这样子七十三变也要变出去,那个方法才对啊。那你现在,什么方法也不变,就是“师父你告诉我,这样比较快。”那个出不去。一定要自己完全投入,自己想尽各种办法出去。那这样出去以后就没有什么小乘、中乘了,出去以后通通到大白牛车那边去了,通通变一佛乘。这个叫从因向果修。 现在我们从华严来,是因为已经知道有大白牛车了,所以我们就锁定目标,这个叫从果向因修。 所以前面我一再跟各位谈过了,你要到原始佛教来讲就是从因向果修,这样修过去啊。那么我们现在是从果向因修,就是果地觉,因地心。从因向果,就是我们跟各位讲,“苦集灭道”的“苦集”为疑情的修法。现在我们从果向因是从“灭道”为疑情的修法。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从灭道这边来修的,不是从苦集这边来修的,所以这个叫普贤乘。 一直我们修法,就多变了,变化就很多啦。但是,这里面并没有否认说,苦集的修法是错。而且我们告诉你,原始佛教是你的基础。没有否认他,只是我们的行法方式有所转变。 这个是在这个地方,我们把普贤乘的部分,再一次跟各位做一个介绍。在经文里,这个地方大概首先看到是第一个普贤乘,是普贤行。普贤行,没有普贤乘这个字。下一卷经文就有普贤乘。 所以普贤行直接来讲,是指普贤之行。从文字上来解可以叫普贤行愿。但是从普贤乘的立场来讲,就不是这样解释。 “此是普贤行,此是普贤境”,有个普贤行、普贤境。这是第一个,从真理来看,一切行都是普贤行。 那你会说“那打人算不算是普贤行?”打人也算普贤行。他是这辈子被你打,因为前辈子打你。你打人就是前辈子打我,这辈子给我打回来,可以。 前辈子他要没打你,下辈子你就知道,你不要说人家陷害你,因为你这辈子乱编理由打人。所以下辈子你同样的理由还给,那要加好几倍。那你这样打他,他心里很不服,“这个,讲不过你嘛,下辈子…”嘿嘿,同样,你也会心里很不服,你别怪。所以,不要去做那多余的事。 此是普贤行,此是普贤境。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普贤乘有普贤乘的行法,从普贤乘来讲。普贤乘之下有普贤菩萨,很简单来讲,我们叫教主,就本尊啊,这个普贤菩萨。依着普贤菩萨发愿而行的人叫普贤行愿。那么,做一个实践普贤行愿的人叫普贤行者。对不对?有没有?都很清楚了。 所以这里面有一连串的,普贤菩萨是什么?这就是问题啦。普贤菩萨就是生命的原型。很清楚啦,生命的原型,是法界森罗万象的本来面目。森罗万象不是有为法吗?有为法是假象啊,他的本来面目就叫普贤菩萨。今天你我他,也都是假象。你的本来面目OK,只有一个普贤菩萨。就这么简单。 普贤行愿就是兑现本来面目的基本轨则。普贤行愿,这定义都很清楚啊,是法界运行的一个真理,一个轨迹。有没有?很清楚啊。 那普贤行者呢,是走在这条轨迹上面的人。你要边走边玩,也可以。你要很精进的,时速一轮一百、四轮四百公里冲过去也可以。你要快、要慢不要紧,你只要走上普贤大道,那就对了。那要快,要慢,无所谓。所以,基本我们不鼓励,各位一定如何如何,原因就在这里。但是你一定要走正,走过来,走到普贤大道上。 所以我们这里一再跟各位分析。你看,出离心,依出离心生菩提心;菩提心。依菩提心生菩萨心;菩萨心,依菩萨心生普贤心。有吗?一个一个上来,这普贤心。一路过来,出离心,菩提心,菩萨心,普贤心;出离行,菩提行,菩萨行,普贤行;出离道,菩提道,菩萨道,普贤道。有没有?一个一个一个一个。 所以,普贤乘是所有修法中的总结。他并没有把出离道的这个部分给除掉,并没有把声闻胜的这个部分给除掉。前面的定义,我们已经讲过很多,现在是从这个排比上面,你可以看得更清楚。 第一个出现“普贤行”,我们跟各位简单地说明一下。 再来我们看第四句。“如來安坐於一剎,一切剎中無不現 ,十方無盡菩薩雲,普共同來集其所。” 这个,我跟各位讲,这个真的都是生命的现象。如来安坐于一个地方,一个佛国土里,那么一切剎中无不现,就佛、如来不动本座而遍三千。有没有?如来在一佛国土成佛,一切佛国土皆成佛;如来在一个佛国土,他能够身遍一切法界中。 他从微观来讲,坐菩提树下,遍三千大千世界,这是微观看的。宏观看的,在一个佛国土里,他能够在整个法界中,无处不现身。这是这个部分。 所以你了解这个理论,那千处祈求千处应算什么?对不对?所以观世音菩萨,他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因为他有这种本事啊,所以众生只要有求他,他必有应。这不是变成小CASE嘛,对不对?这是小CASE啊,那有什么?本来我在法界中我无处不在啊。 我们是以为说,观世音菩萨一定住在办公室里,等着我打电话去求救,然后他就“嗖嗖嗖嗖”赶快过来了。你都不知道,原来观世音菩萨就在你旁边。就在你心里,你只要一动念,他马上“嘭”就跑出来了嘛。有没有? 这个理论讲的,比你想象的还不可思议呀!前面两句。 后面两句说“十方無盡菩薩雲”。“十方无尽菩萨”,我们前面十方的菩萨,有没有?“普共同來集其所”,只不过讲那个境界而已。但这两个句,这样念过去,你没感觉。 他们来干什么?哎!讲了一年多啊,对不对?是不是讲了一年多?你看吧,这两个句,要跟你讲,我这一年多还略讲。假如细讲 ,我看讲六年都讲不完。这两个句而已,就是前面的经文一直到这里啊,是不是讲这个?你看“十方无尽菩萨云,普共同来集其所。”就是这个啊。我们讲了一年,还挂在那里,“一周年纪念”啊,就讲这两句而已。 所以佛经有很多东西,你不把他翻箱倒柜倒清楚,你不知道内容有多少。这两句,很简单两句,就是前面的经文,两卷多的经文,就讲这个。有没有? 不是我啰嗦爱讲,是他本来如此。你看,这两个句把前面的讲得一清二楚。不是我讲的,是他写的,这是普贤菩萨讲的。你或许会说,你就跟他一样,都那么啰嗦,他讲够的不详细,你讲的比他更啰嗦。 其实我们在讲的只是举例,只是大纲。即使我讲的部分,还都只是大纲而已。所以要细讲,真的是…《华严经》听过吧?我们现在看的这是略本、小本。小本华严有十万偈,我们将将才五万偈而已啊。中本的那一千二百品,小本的四十八品。那中本的一千二百品,你看看差多少?大本的话,是须弥山磨成微尘数,一微尘一品。三千大千世界磨成极微尘,那么一微尘一个偈颂,这叫《大本华严》,你数都数不完啦,还念得完。那《衡本华严》,《普眼华严》那就更不可思议。那你看我们讲的,是不是纲要中的纲要?就是这种状况。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