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海云继梦:四十华严 第五卷 第64讲


 2015/11/16    下载DOC文档    

  《四十华严》第64讲(2008年12月4日)A

  我们昨天讲跳过来两个偈子,我们应该要从九十七页最后的一行,我们把这两个偈子跟各位补充一下,先看一下经文。

  “大愿回向善御者。总持诸法坚固力。

  智慧周旋常遍转。令我载此速疾乘。

  交络普贤诸行网。悲心广运能徐转。

  所行无畏得安详。令我载此无上乘。

  任持坚固等金刚。妙智巧成如幻事。

  一切障碍皆能断。令我速载普贤乘。”

  好,我们今天讲这个部分。

  昨天把前面的两个偈子给漏了,这两个偈子是总说普贤乘,第三个偈子是普贤乘的结论。简单讲啊,这个也是普贤乘的基本定义,这三个偈子。

  我们通常不留意普贤乘从哪里出来,因为普贤乘大概就只有我们在讲了,不讲《华严经》你根本就不知道,那你讲《华严经》的人又没有,所以他就不知道有所谓普贤乘这个东西。

  这个经文里是这样子,经文里所讲的就是理,而且这个理还是果地理,所以通常理是一切佛智,是指这个部分。他是讲果地,果地的理在这里那就有因地的行,所以讲因地行的时候就要讲事相,那么华严讲果地理出现的时候,他一定有因地行。那因地行啊,你必须要具备这种基本的条件、基本的能力。这个就是他的语言模式跟他的思维模式。

  假如这个你解不开的时候,那你就变成只有在文字上转,你转不出为什么。因此你也会觉得,这一个经文讲的很美,可是呢,我做不到。不是做不到,绝对做得到。因为果地一定有因行,我们叫做万德庄严,那一定是万行圆满。这个德的产生就来自行嘛,所以我们就讲德行、德行嘛,德行具足嘛,这个人很有德行,所以我们很恭敬尊重。那你没有那个行,德不会产生,关键就在这里。

  那我们简单的把这一个词,整个定义,普贤乘的定义跟各位谈一下。

  第一个是,大愿回向。大愿回向的意思就是大愿的实践,愿一定要行,回向的意义本身他就是一个行持的状况。(这个有讲过吗?后面有讲,我们就从这里接下来,因为这三个偈子他是一对的,昨天我以为是前面讲过啦。)

  他整个的定义,是三个偈子在一起的,他首先讲的是什么叫普贤乘,第一个要先立大愿,然后去实践。这个愿行的本身是一个本质,他的本质叫做果地觉。先把这个果地的部分列出来,那我们叫因地心,果地觉跟因地心要能够相应。

  很多人说,“师父我要开悟”。开悟很简单,不难。开悟是果地觉,问题是你的因地心有没有?因地心就是因地行。你没有那个心,你假如说“我哪没有那个心?我就是要开悟,怎么没有开悟的心啦?”你那个心叫花心萝卜的心,那个花心不算。要坚固心,要虔诚心,那有坚固有虔诚,你一定有行。你没有行,光只有心不算。学佛修行讲真实理地啊,你必须真的去做,没有做不算。

  “我想开悟”,当然谁不想开悟啊?谁不想赚钱,谁不想发财啊,对不对?你跟财神爷讲“我绝对是想要发财,我不是没有发财的心,我绝对有发财的心。”财神爷一定知道,这个叫贪心。对不对?

  你想开悟的心,这个一定有,怎么没有?这个叫贪心。什么叫没贪心啦?“我想开悟”的这个行超过“我开悟的心”,那就叫做真心。你开悟的心大于开悟的行那个叫做欲望心,欲望。欲望就叫贪心嘛,那不是真实心。一听开悟,我也想开悟,然后就睡觉等开悟,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你一定要,行大于你的心。因为你初起所发起的心是一种欲望的心,欲望的心不是真心。所以你这个心一定要从行来,所以这个叫做“果地觉、因地心”。你假如怕弄错,就“果地觉、因地行”就没错了。

  那么在普贤赞偈里有“果觉因心相符泯”,果觉跟因心要相符。初学的人在这里求他相符、符合,要常常印证、印证。到这个相符到泯,泯是泯江的泯,当这个泯消失的时候,泯啊,就是果觉跟因心这种相符合的这种心,也就是你那个欲望自然会消失掉,这个时候,果觉跟因行就转变为你的生命因素,他是你生命中的一个东西,这样子你就成就了。要到双泯两忘。

  通常,果觉就是我们的法,因心就是我们的愿。像我们在学跳舞唱歌,这个时候这个叫做我唱歌唱到忘我,不但要忘我连歌也要忘了。不是叫你把歌词忘了,唱歌的那种情景啊,你都没有了。这个时候,那个情景,跟你的我双泯,这么样的一个歌手唱歌的人,光是坐在那个地方,那个歌声就自然会散发出来。那个叫美啊!真的美是指的那个,你要看得到。各位你有那个美吗?你坐在那里人家一看到你,“诶!远离开一点,那个人好凶哦”。那叫嗔心,嗔心已经嗔到我跟嗔双泯了,那就很可怕了。我们是跟法要双泯,你是我跟嗔都双泯了。这个叫果觉因心,你要做到。那么大愿回向直接就讲这个部分,果觉因心两个都提起来。

  “善御者”,善御是善调御嘛,善御其实是调御丈夫跟善逝世间解并在一起的,这个都是佛陀称谓。那各位你从普贤乘下手,把这个果地觉因地心相泯的这种情况一出现,佛德十号你就得到两个,一个善逝世间解,一个是调御丈夫,两个你就会具备了。为什么要具备啊,我们这里还没时间跟各位谈,因为这个谈开来还相当广,不要看经文两个字啊,这两个字最少可以讲二十个小时。讲那个行法的部分。

  好,下面第二句讲“总持诸法坚固力”。总持一切法,总持,就我们讲啊,陀罗尼叫总持法,陀罗尼又叫三昧法。这个都是总持的意思。总持是指什么?就指纲举目张,抓到他的重点,就是大原则的部分。那细节有没有呢?细节当然很多了。那我们讲这个法,普贤乘的这个法,他是这样子,你两方面要同时具足。

  第一个是宏观的。我们常常讲宏观,宏观的就是,你这个生命的“普庄严园”你整个都有。他波澜壮阔,非常的殊胜华丽。这,你一看就知道。

  但是呢,宏观以外他还有一个微观。微观是什么?在这个“普庄严园”里头,我举一个例子,他有很多树木、很多花草。但这个树木,他不是盆栽,花草也不是用塑胶套装着,拿来摆在一起摆得很漂亮,要摆一个说是“2008北京奥运会”,摆完,结束通通拔起来,回家再种在花园里。它不是那一种,它是怎么样?是真的经营让它在这里生根,生根下去,要让他生根下去。你这个部分是微观的。假如不会的话,你种一堆可能会死一堆,种两堆就死两堆了。那么如何种下去把它弄好,让他活得很好,这个是微观的工作。就好像七宝池,你要经营一个七宝池,他是微观的,这池要弄好,水要弄好,水不要臭啦,池不要塌了。对不对?那池要弄好,水要弄好,甚至于里面的莲花也要青色青光白色白光,那你这个要种的很好啊,要弄得都五花十色出来,那就不纯了,这个需要微观。

  现在呢,我们世间人如何不管,修行人就有这种毛病。一微观啊,他只弄一个,这个叫什么?叫分工、专业。好了,分工专业你可能通达。这个叫做什么,偏真,这叫微观。那一块你可以,那么很多块集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形成经常矛盾,会不和。有没有这种情况?你去留意看看,现在这个世间啊,谁都对。既然都对,在一起为什么要吵?分开那一块都没错,集在一起就战争。为什么既然大家都对,不能好好相处呢?可见你这种微观是错误的。微观的本身不错,那错在哪里呢?错在你相互沟通的。相互沟通的部分是什么?这是宏观的。

  普贤乘给我们的世界啊,宏观会很融洽、很和谐,微观又很真实。你知道吗?所以我们在讲那个微观的时候,是讲真实的存在,讲宏观的时候呢,那是一个重重无尽。你知道吗?所以你从修行上来讲,你要宏观,假如没有这个真实的宏观,你的所谓的世间行善会变世间善法,不是菩萨行;而微观要进行,假如微观不进行的时候,那你就浮在表面上。微观绝对是生命真实的存在,所以你微观、宏观同时要进行。这是我们所讲的。所以,既讲总持,他就是讲宏观的,讲诸法他就讲微观的。

  所以他这个词啊,很简单,“总持诸法”他就用“坚固”两个字来讲。宏观是真实的,微观也是真实的,踏踏实实去做。

  像各位,你在修行的时候,宏观有吗?一开始修行,大家都,对世间事都,无精打采。为什么无精打采?

  “因为我已经不贪、不嗔、不痴了,所以天塌下来我都没相应,哪里出什么事我都不知道。”

  人家说:“今年我们奥运办的很成功啊!”

  “阿弥陀佛。”

  “你都不知道啊?”

  “我已经一心向佛。”那就完了。

  这个微观是在进行,但在你完全没有宏观了。宏观我们知道,但是你不要跟人家谈起奥运办的很成功,你就三天三夜睡不着了,那个叫做过度激情,那个内分泌失常。是很成功,赞叹、随喜这样就好了,心呢,还是维持如如不动。人家一讲“哇!奥运很成功啊!”你每个细节都搞得很清楚啊,都忘了要吃饭要睡觉了,那是叫狂热,不必如此了。我们知道办的很成功,确实是这样就好了。这成功代表什么意义啊,你了解就好了。你不要一谈到奥运很成功,就忘了我是谁啊,不必。

  这个就,宏观的部分你要很踏实的去做,微观的部分你也踏实的去做。所以在接受宏观训练的时候,你一定要经历大风大浪的洗礼;微观的部分你一定要经过千锤百炼的锻炼,呕心沥血、刻骨铭心、大死一番啦,那都是微观的训练。所以,两方面,一个普贤行者就是这两方面在锻炼,有没有?经过这样的锻炼,那“总持诸法坚固力”,那个力呀,你才能有,才会发挥得出来。这是一个简单的跟各位做个说明。

  让我们再看第三句,“智慧周旋常遍转”。因为经过这些训练,宏观、微观、果地觉、因地心都具足了,智慧周旋,你在法界中就可以一直转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为什么我们讲华严的境界是永恒的,是恒动的,他不但永恒又是恒动。所以他讲的是什么?智慧周旋常遍转,无所不在都在转。因为是用智慧,所以呢他没有障碍,因为是用智慧,所以他光明又灿烂。有没有?你看看,讲出来了。

  我们一般人呢,想用智慧用不上,为什么?因为没智慧嘛,你怎么用?你有的智慧用到世间上来都不能用,那个就证明你的智慧只有微观,没有宏观。你的智慧你自己觉得有,那用出来为什么不能用?那就表示你刚才讲的那微观的修行是真的,可是你的真跟别人的真对在一起呀,不通。

  这不通,你有经验吗?我记得有一次,买了一只电风扇。电风扇嘛,会转的那个有风的那个电风扇。买回来啊,找不到地方插,看到这个插孔还不错,就把它插进去了。“嗡……”就停了,一会儿冒了一股烟。我说“这个不对,这个电风扇坏了。”就马上拿去换。

  卖的就在我对面,拿回来又把它插进去,“嗡……”,然后一会儿又冒了一股烟。

  我又拿去,我就跟他说:“不要卖这个牌子,这个牌子不好。”

  他就说:“那换个牌子给你,换个牌子加两百块。”

  我说:“要就买好一点的,差两百块不要紧。”

  回去要插的时候我就想,不对。为什么不对?那个孔啊,是冷气孔,空调机器的孔。因为台湾的电力是一百一十,电风扇插一百一十能转,冷气空调是二百二十。你把一百一的马达插到二百二的马达,当然转一圈就够了。我还怪人家是那个品牌不好。

  那你的对,它也对呀!他二百二十没错,你这一百一也没错啊,可是一百一接两百二啊,就“嗡……”就烧掉了。

  第二天他打电话给我:“可不可以用?”

  我不敢说,我说:“是可以用,可以用。”

  他说:“我已经把它退回去了,我跟工厂建议啊,说你这品质管制不当。”

  你对呀,他也对呀,但问题出在哪里?你没搞清楚嘛。

  我们人,世间事上这种问题常有的。我那个,会给我换回来,是因为那时候有点福报,才换得回来。你要没福报啊,老板只要一试,一闻到那味道,老板要精明一点一定说:“你插到两百二,不退。”对不对?那你就没福报的业相啊,对不对?因为你自己把人家插错嘛,你怎么换什么换嘛?这个就是问题了。

  所以我们常常有人会说,“啊,那我为什么这个样子可以?”那是那个时候你有福报。前辈子不知道怎么修,修到这种不讲理的福报。你要没福报啊,真的被他讲回来“你插哪里我去看”。那你真的插到冷气孔去呀,谁给你换,对不对?你自己使用错误嘛,对不对?这个就是福报的问题。人真的是什么都不行,靠福报的啊。所以当你被骂被揍啊,你就认了吧。前辈子造业,这辈子才被骂被揍。所以我跟你讲,一百零八拜。你会有那种情况是因为你有福报。

  所以我们知道,一定要有宏观。你假如只有微观修行的智慧啊…所以很多人讲说“我证阿罗汉以后,我再来讲经弘法度众生,才不会造业。”到那时候,我跟你讲,造的业才大!因为你的对,跟别人的对,你会对不起来。

  现在各位,你想想看,你在学佛的时候有没有那盲目跟迷信的现象?只要一个喇嘛一个谁,他证阿罗汉啊,你就迷得要死。这个叫什么?粉丝情结。挂个名啦,你怎么证明他是阿罗汉?他怎么证明他是阿罗汉?然后你就一个“不可说、不可说”,不能问上帝的样子,“人家证阿罗汉我们怎么知道?”你这不是盲目跟迷信吗?

  所以你在修学的时候,要懂得运用智慧。不要坚持,你只要坚持对的,就不对啦。你有信心认为这是对的。可是当一有冲突、一有出入的时候,我们马上反观,自己马上检讨自己。不是对错的问题,绝对不是对错的问题!你记得,不是对错的问题。每个人拿出来都对的,怎么会错呢?是沟通的问题。

  而沟通来自于宏观。你懂的去沟通,跟人家融洽、圆融,懂得欣赏、懂得聆听、懂得接纳别人的意见。接纳别人的意见,不是他对的,硬把他弄过来,你要弄清楚他是怎么对的。他错的不是要你承接受,他一定对,要不然他怎么会讲呢,对不对?那恶意的是另外的,那因果他要背。要不然呢,基本上大家都出于善意,都表达真的、对的。那这个时候,你要怎么接纳他?这个才是重点。那,你之所以不能接纳,是因为你的立场跟他不一样,你不了解他。所以我们华藏工程,在训练各位聆听、欣赏、接纳,是指这种情况。“诶,他的讲法怎么这样,他不是这样,他怎么这样讲?”那你一定要弄清楚他的立场,为什么要这样讲表达出来。当你训练好这种能力的时候,你一定有智慧,你在世间跟人家冲突的机会不大。

  我们现在冲突那么多,原因就是“我没有办法接纳他的意见”,那就是因为我搞不清楚,所以对立很明显,就是这个原因。这个叫智慧周旋。智慧周旋就是会帮你转,你的那个坚固执着顽固的那种心境啊,帮你转掉,可以帮你转掉。

  “常遍转”他还有另一个意义,他不是说遇到境界才转。“我会想一想”,你自己常常会这样想“怎么会这样?”自己转,在没有境界的时候,你也会自己转。不是因应对方而转,而是我自己有什么该转的去转他。这个叫常遍转。

  相应于境界而转的,我们叫随缘,随着境界自己转。“常遍转”有自己转,自己转化。

  常有同修说:“师父,我这样修这样做功课,一定会如何如何吗?”我说“一定会!”“为什么会?”就常遍转,你要自己转。你不要想“我这样功课一直做,佛号一直念,那阿弥陀佛就会伸一只手来”。那不是第三只手?对不对?不是。是因为你转,你自己会转,这个才是殊胜的地方。

  所以修行真的感受到,自己以为佛法很了不起的,自己感受到,“哎呦!我在什么地方怎么转,我在什么地方怎么转”。所以,一个真正觉悟的人,一个真正开悟的人,他绝对知道他是怎么开悟的,因为他自己转了,他知道自己转。所以,这是常遍转的意思。

  在经文里呀,这是没有定义的。他是一种语言的模式,是有这个意义。你说:“师父,你这样讲,语出何处啊?”因为没有辞典。没有辞典,那常遍转是怎么定义的?没有。也没有注解。我们现在跟你讲是,这个经文有这样的语言模式,因为你在修行当中啊,他有这样的境界会产生,他必然如此。这个地方没办法编辞典。即使要写注解,都不好写。所以讲经讲过去,比较简单啦。为什么要听经啊?不然我回家买一本书看就好了。看书会开悟没错,那是上上根器。要不然通通要听经,所以有听经的开悟,没有讲经的开悟。讲经的不会在讲经的时候开悟,都是听经的在听经的时候开悟。

  好,他说“令我载此速疾乘”。这个地方讲这一句话是说,普贤乘是可以很快成就的,所以叫速疾乘。第二偈讲“无上乘”,是说普贤乘是阿耨多罗、至高无上的,所以叫无上乘。那么他讲无上乘,他讲了这个词啊,很重要,速疾乘是讲这样修行,很快呀。

  那么无上乘是说“交络普贤诸行网”,普贤行要交络起来。这个交络啊,我们来讲就是叫沟通。也就是每一个,你在微观这个,刚才讲的这个,生命大庄严园里、大花园里,那个每个区块都有。但这些区块是,刚好摆在很适当的位置,他才殊胜嘛。那你摆不当,就没有用了。那个七宝楼阁出来“嘣”一块大石头摆在那里,那就不殊胜了。那个假山应该在哪里呢,跟你的门口有个距离。那七宝池在哪里?那我门槛跨出来刚好掉进去,那个地方就不当了。所以七宝池呢,跟你的门口应该有个距离,对不对?这个叫交络嘛。所以你的行法里,各个区块里头的专业、微观的部分,他是能够连接的。

  我们现在都只修一个法,有没有?有人提倡只修一个法,那其它都不要。没有那种法,那种法成就也没用,因为你会排他性很强。佛法讲的是圆融,你这个法他那个法要怎么接起来!你看,“交络普贤诸行网”,普贤一切行能交织在一起。我们为什么不能交织在一起?因为你的血管一条一条的,一条,晒干了,再一条,再一条。那条血走到那边停止,然后呢,怎么到这条血管来?那你每次都说“不可说、不可说”。那不行啦!

  生命是一体的,绝对都能够串联在一起。只是你对于他的连接关系,你不了解。普贤诸行,他成网络状。网络,有没有?网络那两个字知道吗?怎么写?就是这里啊,从这里来的,有没有?这是个网络,对不对?“交络普贤诸行网”,那网络不是新东西呀,我们普贤行三千年前就开始了,对不对?就有了,这里就有了,“交络普贤诸行网”啊。你现在像MSN,叫网际网路,那网络这里就有啦,《华严经》就有了。而且我们的网络比他的网络,比电脑网络还有效。电脑网络你一个键按错了,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跑不回来了,有没有?常常出国搭飞机的,你就知道,你的行李箱常常周游列国。你到了,就找不到啊,找了半天,找一个月才回来,它已经世界各国都去过了。回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行李箱四分五裂了。但是在这里啊,他很自在。

  你要注意到,修行的法门,为什么我们皈依的时候要发四宏四愿呢?“法门无量誓愿学”你怎么修那么多法门呢?但是有些人教你一个法门都学不好啦,还修那么多法?修普贤乘的时候一次总持,刚才“总持诸法坚固力”,有没有?你修一个法通通都修了,这个才叫做普贤乘。所以第一个讲“交络普贤诸行网”,这个法是无上的。

  “悲心广运能徐转”,悲心,关键就在拔除众生苦,这个愿你一定要有。你假如学佛一直问说“我怎么开智慧啊、我怎么明心见性啊、我怎么……怎么转识成智、怎么成就、怎么证阿罗汉?”。那种人叫做“yi shi ren juan xiao”,这辈子完蛋。他即使成就也是焦芽败种,因为他只顾他自己成就啊。

  这个法呢,悲心广运,叫你是,怎么样帮助众生、利益众生。你说“我没能力”,没能力是你讲的,你不要想你没能力。任何人到这世间来,不进佛门不知道,一进佛门要帮助众生绝对有。我跟各位讲,你想想看,你说你不能帮助众生吗?我们这里有几个人,你想想,看为什么有人会在外面听?你想想看,他布施给你啊。请你们到里面来,我在外面听啊,他有没有悲心广运啦,有没有?这个就,你可以啊!怎么不行啊?我发现有很多人很早就来了,为什么不进来啊?他就让给大家进来。这就是悲心嘛。“大家要听经,给他们进去嘛,我在外面不要紧,今天负二到负七度而已,不是负二十到负七十啊。”

  悲心饶益众生、帮助众生、拔众生苦,谁都可以做,不是不行。我们讲随缘、随分、随力,有没有?随喜嘛,大家要进来听,就给他进来听,我不要紧,我在外面听就好。悲心广运嘛。没有人叫你说,一定让你像观世音菩萨一样骑着一条龙。你要真的骑着一条龙在北京街头上出来啊,新闻报告你就制造头条新闻。那不可能啦!你不要想那么多。在现实生活里确实你是可以做的。

  “能徐转”,慢慢地去做啊,没有叫你一下子今天师父讲,回家想到天亮。“明天啊,我就早一点来,然后我就在外面等,让大家进去。”这叫神经啊,那不必啊。人家做过的,就给别人去圆满。你要做的,做你能做的。

  我常讲说,我们上公交车,你能不能让座给别人坐?我看到一个人坐在那里,还一只脚跨在椅子上。人家要坐呢,他就“怎样,我就要坐这样,怎样。”那这个就很恐怖啊,对不对?为什么白占个位子呢?你要看到年纪大的来,应该让座嘛!不是啊,一个人坐着还一只脚跨在另一个位子上。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啊?这个都是不当!当然他没学佛啊。

  那我们学佛人如何?怎么让座给人家,怎么样子来帮助大家?这个就是你悲心广运啦!没有叫你一定要什么,跟老虎讲“你不要吃他,我的肉割给你吃啊。”老虎还问你说“为什么要这样子?”,“因为释迦牟尼佛前辈子这样,这辈子轮到我了。”老虎说“不必了,你要给我吃,你就干脆讲了,不必说不要吃它,来吃我。”这个都不是,这个叫做模仿跟抄袭,不是真诚的。他是激励你,让你在你应该要做的地方做,这样就好了。

  一定是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基本上你会注意到,又做到,那就是伟大的。你不要去假设情境来做,那个不真实。

  所以叫“能徐转”,慢慢的。你就慢慢的,你会一直累积起来。所以我跟各位讲说,在路上,交错的时候,你能不能让一下。让是最好修悲心的时候。让一下,有意见的时候让一下。那个让一下,是训练悲心广运的时候。真跟各位讲,从日常生活中开始,那你就会学佛啊,非常灿烂。多让,多让不吃亏。

  好,第三句,“所行无畏得安详”。无畏,畏讲是畏惧,你在悲心运作的时候你不怕。真的跟各位讲,你多让的时候,晚上睡觉,你会非常安详。你要不让啊,晚上睡觉,风一吹啊,那家伙跟到我家来了,有没有?你会产生恐惧呀。你不让就是竞争嘛,竞争你就会有恐惧。你一让的话,晚上睡觉很安宁,“管他风吹啊,刚才,不管他,睡呀。”对不对?你要是争啊,争过以后你会去,你去注意看,每一个争的人他都会往后看一下。为什么要看一下?因为他不知道有没有人追来,对不对?所以你要争晚上睡不安宁。你要让的话晚上很好睡。万一真的他来敲门,他会说很感谢你,“因为你使我赶上时间,使我把那一百万找回来,所以我分五十万给你”。你放心啦,因为你让绝对有功德。那你争啦一定结恶缘。所以他讲,因为你悲心广运又能让,所以在这里呢,“所行无畏得安详”,这是结论啊。所以“令我载此无上乘”,这是最殊胜的最高级的。想一想看,佛法教我们一个很简单的,就是让。对不对?

  让,在很多地方啊!六度讲布施,对不对?四摄也讲布施,为什么一直讲布施啊,就讲礼让嘛。让,绝不吃亏。我们就缺乏礼让。所以前两天跟各位讲,我们要的是学一个礼让,在生命教育里是非常重要的,三礼在这里。

  好,第三偈,“任持坚固等金刚,妙智巧成如幻事,一切障碍皆能断,令我速载普贤乘”。这普贤乘就语出这地方。昨天跟各位讲了,今天就不再跟各位说了。那这里讲的就是,这个坚固,有没有?任持坚固,就是承担的意思。

  所以这三句,我们把四句起来做定义,普贤乘的定义,就是“智慧周旋常遍转,交络普贤诸行网,妙智巧成如幻事,一切障碍皆能断。”这就是普贤乘的基本定义,就这么四句。智慧周旋、交络普贤行网、妙智巧成的一个运作,那你从世间到出世间,一切障碍皆能断,这就是普贤乘的行法。

  那我们在跟各位讲,在理上如此,事上其实也很简单嘛:对三宝具足信心;发心行菩萨道;那遇有状况呢,一切都归零, 归零功课。就是这三条,叫圆融道,我们叫普贤乘的圆融道。你一切障碍皆能断,什么障碍能断啦,就是你已经培养出拒绝烦恼的基因,烦恼不上身。

  所以这里头在我们讲普贤乘的时候,有积极面,有消极面。他有理、有事,有宏观、有微观,有果、有因,他很具体。而且果呢,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这是很简单的一个行法,而且很具体。但他简单不会到“只有信我得永生”,这样子太没营养了,我们丰富一点,你会感觉到生命是非常灿烂,非常的殊胜,原因在这地方。

  好,后面两偈啊,就开始都是,“愿速令我载此乘”,载此乘的此乘就是普贤乘。那么第三句他讲的是“令我载此妙法乘”,妙法。这个是,昨天讲到这里。这个,主要都是在讲,形容这个普贤乘的部分。

  那么今天,我们就往下再继续,跟各位再说。

  我们先看看经文:

  “智慧境界等虚空,行力庄严遍法界,普满一切群生欲,愿速令我载此乘”。

  这个地方我们要看到啊,华严在讲行法的部分,跟其它的一般“权小二乘”不一样。权是权教、方便的意思。那华严讲的是真实法,是真实行。所以前面我们跟各位讲,真实行法有三个要领,你一定要抓住,一个是提疑情,一个是摸索,一个是解决你摆在眼前的困难。这个就是修行,修行真正在进行是这三个工作。

  至于念佛、持咒啊,这些都是方便门,都是媒介。透过念佛,你怎么解决你摆在眼前的困难?透过念佛,念佛“就这样念会达到目标,真的吗?”你这个疑情要带着,那你怎么念呢,可以达到目标?你要去摸索。在摸索的过程当中,有很多是要你去做,而要你去做的那个问题呢,其实就是你要解决的困难。

  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要怎么念?那你可能去思索,这个是疑情嘛,你要去思索。那个思索就是,疑情跟摸索同时在进行。同时在进行,你会想“嗯,我这样试试看”,去试试看,要试就是要,解决你那件事情的困难嘛,对不对?譬如说,好,我一个钟头念六千声,可以吧?六千声,有时候快有时候慢,这个不行。要怎么样一样快?这个叫心灵频率的稳定,要一样快,要怎么一样快?那我就十分钟一千声,可以吗?十分钟一千声,每个十分种都一千声,六十分就六千声了,对不对?那你又要控制这个每十分钟都一千声,那就是你要解决的困难了。那你要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那我就每分钟一百声嘛,可以吗?每分钟一百声嘛,那每分钟要一百声。那在这十分钟里面很稳定啊,这是你要解决的困难啦。那一分钟一百声,每一声不到一秒钟,对不对?不到一秒钟,念南无阿弥陀佛,已经一秒过去,南无阿弥陀佛又超过一秒了,那我要怎么样让它少于一秒钟完成?那就是一分钟六十秒要念一百次南无阿弥陀佛。那你可能会念到,“哇”,噎住啦。为了要赶那个速度,你就不会呼吸啦。一分钟不会呼吸没关系,十分钟不会呼吸,我看你就要急救了。那这里头呢,你会发现呑口水有问题,换气有问题,那都是你要解决的困难嘛。

  你不要来问师父说,“那我要怎么换气?”诶,你连换气都不会,师父怎么教你啊?这个是你自己要去解决的问题,不是来找师父啊。你问师父要怎么换气,师父说吐气、吸气就换了嘛。你回去搞了半天,会吐气吸气又不会念佛了,要念佛又不会吐气吸气了,要怎么办?这是要你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这个叫解决你摆在眼前的困难,修行就是这样啊。

  而那个困难是从你摸索中来的。可以这样摸索,是来自你的疑情的。所以这个就是修行啊。你说“我这样搞了半天,差点把命休矣”。那你就改为诵经好了嘛。

  那诵经也是一样,要怎么诵?那刚开始很高兴诵了三年以后,发觉不对啊,怎么“如是我闻”就一片空白,到“信受奉行”又醒过来。三年后,你就开始“这不对呀,我要用个什么办法不要一片空白呢。”那同样的问题又产生了,你要去摸索,然后又去解决那个困难,修行就是这样。修行没有什么奇特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嘛。

  那德行呢?德行就是在你摸索跟解决困难的当中,你的德就产生了。因为你行,德就出来了。你困难解决多少,你就多少德嘛。对不对?

  那你说“师父我怎么开悟?”师父怎么开悟?你欠揍啊,怎么开悟,就这么一条路。你应该这样讲,“师父,我在诵《金刚经》,我想透过《金刚经》来开悟。”这样讲比较具体一点嘛,那师父说,“好,那你就《金刚经》诵完一万遍,再来问。”那你说,“一万遍诵完你说不定就已经回老家去了。”那你怕就不要问嘛。

  修行只有去做,做了你就会到。做多少到多少,你像走路一样,你走一步算一步。不过,心行这一步,跟你走路的步法不一样。走路的步法一步一步照算,心行有时候走很多都不算。心啊,心在行,有很多你是什么?是空转。汽车掉到海边的沙滩上的时候,你再怎么加油,那就是空转,转到最后,四个轮子都在砂里面,那车子就悬在砂上面。那个时候你再怎么转都没用。那个时候你就会想,“我该怎么办?”该怎么办?我一直加油啊,油都加光了,车子还没动呢,那叫空转嘛。现在修行的同修们很多是这样空转的。这个就要你自己来了,要自己改了。

  好,现在我们跟各位谈的也是一样。当你记得,当你开始在用功在摸索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没智慧的,你记得没智慧,当你疑情带领你摸索找到问题,你要知道,找到问题开始解决问题的时候,你的智慧就开始在成长了。那你开始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并不表示你问题解决了,而且,当你找到问题的核心以后,要把那个问题给解决的时候,那真的问题才产生。你要怎么去做或解决那个问题,只有在那个时候,你会一再的跌倒,一再的跌倒,一再的挫折、失败、挫折、失败,你就在那里一定要,“这个明明就可以,为什么我就跨不过去?明明就可以为什么我跨不过去?”就在那一再的训练当中,那个就是修行。功夫是指那个部分,到哪一天翻过去了,“哎,原来这么简单。”当然简单了,困难都是前面那段时间啊,那段时间,你要一再的挫折、挫折、挫折,然后“这明明就对就可以,为什么我翻不过去?”修行就指这一段,这个是修行啊。当你翻过去了以后,再来。那就已经快了。

  所以我们再讲,一个成功啊,是因为无量的失败才得到成功;成功以后,还要无量的成功,才得到一个成就;成就还要无量的成就,才得到一个成熟;在无量的成熟才得到一个成佛!

  你以为成佛那很简单啦。你只写两个字啊,那个成下面好多个字啊,先成功,然后成就,然后成熟,然后成佛嘛。你要这样一步一步一直来呀,每一个成啊。所以我说,成就有什么了不起嘛,没有什么了不起呀。因为你讲的成就跟我讲的成就两个字是一样,定义不一样,对不对?你要无量的成就才能一个成熟呀,一个成熟还没用哦,要无量的成熟才能成佛啊,所以修行别急着成就,急着成就干嘛?所以你很踏实地就这样走过来,一再地解决困难、解决困难,这样,你的智慧呀,就会无量无边。到时候你说“你怎么那么有智慧?”谁知道我怎么有智慧,对不对?你就这样一直走过来嘛。

  我跟各位讲,你去看看每一个伟大的成就者,他都有一个特质,就是你念佛念一万声的时候,他念十万声,你拜佛拜三百拜的时候,他拜三千拜,就这么简单。你怎么修?人家怎么修?关键就在这个地方。那么他怎么修,里头你要成就大,关键就在于疑情、摸索跟解决摆在眼前的困难,你带进去,你成就就大,成就就快。关键在这个地方。你不懂得这个要领,那你只有用量来取胜。你懂得要领,这个要领你掌握的很扎实,那就不是量的问题了。你知道吗?那个很你扎实地掌握住,你轻轻一拨呀,那就四两拨千斤过去啦。这个时侯你就会发现,智慧境界等虚空啊,因为你四两能拨千斤啊,说不定不要四两,半两就拨千斤了,就在这里。

  遇到困难,你怎么去解决困难,你相信它一定可以。为什么做不到?因为那两个问题嘛:一个是我的智慧判断有问题。那你要是智慧判断有问题了,表示你没有信心啦,对不对?第二个呢,就是我功夫还没到嘛。功夫没到你就做不好,那你就做到功夫到嘛,就这么简单啦。

  所以,真的修行,不急。你这个要领抓住,一步一步下手,一定可以成就。我告诉各位,这个要领你要抓住,就算你这辈子没成就,下辈子来,就像惠能一样,人家讲一句,他就开悟去了。因为这个要领你已经有了,你掌握到。但是你还没有成就,不担心,下辈子来你就上路了。要是不想修行,下辈子来还没修行,连因缘还没到,在世间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绝对是非常卓越的、出色的人才。关键就在这个地方。所以你一定要懂得这个要领。

  这个智慧呀,为什么会等虚空,他是锻炼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天底下没有天生的。这辈子天生是因为前辈子这样努力的。你这辈子这样努力,下辈子你就天生的。OK!

  好,我们休息一下。

  《四十华严》第64讲(2008年12月4日)B

  好,我们再往下看经文:

  “智慧境界等虚空,行力庄严遍法界。”

  行跟力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很少。行是实践,这个没有错,实践有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是没有办法用大脑思维的。

  那么现在西方学界发明了一个词,还蛮能够形容的,叫做“蝴蝶效应”,有没有听过?北京打个喷嚏,那美国就刮龙卷风了。当然我们要这样讲,他原文不是这样讲的,原文是说纽约打个喷嚏,北京就刮台风了。所以你要会翻译嘛,翻起来就变成北京打喷嚏,美国就刮龙卷风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这就表示这两个之间的距离非常的远,你看起来好像没有直接关系,没有关系,但是事实上他有一定的关系在。而这个关系,没有办法用大脑的逻辑去思维跟推理。他的意思是讲说,北京的蝴蝶翅膀振一下那边就起大台风。那这里的翅膀振一下跟那里其实他有一个次序,他有一个次第,蝴蝶的翅膀振动一下,经过一定的时空转化以后,他就变成大台风了。这还是有一个逻辑。只是这台风到哪里去?没人知道。但是你发生大台风一定有前因就对了。这个蝴蝶效应实事上在讲的就是因果定律,只是这个因果你的大脑无法去思考。可能你前辈子翅膀振一下,这辈子你就被台风打中了,就是这个样子嘛。那空间、时间都一样。

  那我们的行本身有这种情况,当然你从不好的行来讲叫做业,那就叫业力。从修行来讲不叫业力,叫行力,你留意到吧。你不是有业力吗,业,业障,业也有很多啊,业,一个字,业力一个字,业障一个字。

  同样修行的行也一样,行,大家只知道到行,他有行力。行不会有障碍啊!

  因此我们就知道,从业来讲是从人生的消极面看。因为你造业啊,所以有业力嘛。

  行呢,他是积极面,他是往好的方向走。但是,行假如有障,那个障叫做障道,业障、障道。行不会有障。行走过去啊,只要你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里有障碍、有挫折,那是因为你的业障。行以后,他只有殊胜的功德力,因此我们叫做行愿力,普贤行愿力。那行愿力,行愿就是指这一种能力。

  那么行愿力比这个行力来讲,要大,要扩大。行是指你实践,实际实践以后的效果。就是你在修法,你现在不知道,修法就像蝴蝶翅膀,那有什么效果嘛?我这样念佛会有效吗?念佛能相应上,真的吗?蝴蝶这样子有什么用?想把那个大灶的火给弄大,就要蝴蝶摇两下,那蝴蝶翅膀的风要转几个世纪,那大灶的柴火才会旺起来啊?你不要紧,你就带着疑情做,你一直做,那个缘成熟的时候,他就到了,缘成熟他就到了。

  当然,你要是诵三句经的那种诵法,那缘就会拖很长,无限长。你去诵经,解决诵经,不是三句经,而让句句清楚句句明白,心不离经。这个,不但口到、眼到、手到、心也到,那这样的话,行的力就很大,这个叫行力。

  第二个,当我在解决一个问题。好,这个诵经的方法解决了,大概花了三年的时间。我来解决念佛的方法,我告诉你三个月。再来解决拜佛的方法,打坐的方法,那时间就越来越短,到最后,一想这个法门脑筋转一圈就完成了。这个就叫行愿力。知道吗?这个叫加持力。加,加上去,一直加上去,这个地方叫加持力,应该来讲啊,叫相乘力。本来是持,加持嘛,这是古代的语言,现在叫相乘效果。

  一件事你可能三年才会弄好,做第二件可能半年就完成了,第三件可能三个月就完成了,第四件同样的这种通过和成就啊,可能一个月、两个礼拜就完成了。你越来越多,越来越多,那个已经很熟了,这个东西该怎么做?那马上你就转过来了。这个叫行愿,行愿力、加持力。

  行法如此,世间法也一样。我们这里放了很多花,很多水果,有没有?大概你所看到的花,都已经被那些食品改良所、什么农业试验所里面的专家,把你动过手脚了。怎么动过手脚?本来只开一朵,现在会开很大。本来一朵,现在也一朵,原来这么小,现在这么大。有没?那个什么玫瑰啊,叫波霸玫瑰,一朵花就够了,不要再一堆啊。

  这个水果,也都被动过手脚了。本来没那么甜,现在怎么那么甜?以前我们那边的人说,“这苹果里面被打针。”我说“怎么被打针?”“你看这里有个洞。”我说“那是什么洞?”结果看了半天啦,那不过是树枝压到的洞,他说打针啦。其实不是打针啦,打针就已经很土很笨的做法,为什么要打针啊?而且苹果打针进去,水也不会留在里面了,对不对?他叫基因改良,它改造了嘛。

  那你要知道,第一个他改造苹果,第二个改造香蕉。但改造苹果他可能整个科学界在改造水果,第一个的时候,可能花了几十年都不一定。可是当他通过以后,改造第二个就很快,对不对?一个专家在做实验也是一样。第一件事情难啊,等到他那个模式弄好以后,再套第二个就简单了,再套第三个就更简单了。等到他很熟的时候,他再带学生,学生一问,“而那个简单啦”。学生就不简单啦,学生第一次不简单啦,可是教授他已经很熟了,是不是很简单?

  同样,你今天修行也是一样啊。第一个法门很难,就跟学生一样啊。第一个法门通过了,你就可以当博士了嘛,对不对?那你来第二个法门,就快了;第三个法门,几次你就熟了。这就是所谓的,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老油条。搞几次你就很清楚了。修行,其实都一样。这叫真功夫,这种功夫会产生行力,产生行愿力。

  好,当这行力一产生的时候啊,他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对你的生命会一再的产生庄严。就是这里讲的“行力庄严遍法界”。所以我们再回想过来,当我们开始在做第一件事的时候,不讲别的,你到广化寺来就好了,刚进来也不是偷偷摸摸,跟偷偷摸摸其实差不多啦。探个头,问一下怎么样怎么样,有没有?你想想看你第一次。第二次,诶,这样走进来,好像没错啊。第三次,嗯,没问题。再来,咚咚咚就走进来了,当然就这样走进来了。有没有?生命就是这样啊!第一次很生涩,一点都不庄严嘛,想一想那时候鬼鬼祟祟,越来呢,你就越庄严了,再进来就很大方走进来,那是大菩萨进来了。牌子上写着“香客请勿进入”,“我不是香客啊”。可是第一次来看到“香客请勿进入”,哇!好像不是这里。“此路不通”一样,为什么?你去想想看。生命其实都是这个样子。

  而你在第一次的时候,能够很勇敢的走过来,那叫勇士啊,对不对?而其实第一次要走过来呵,满头包啊,我们都有很多的失败与挫折的经验,这是必然的!所以,经过这样锻炼的生命啦,你才会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知道吗?

  你没有这样锻炼,那个生命啦,我们叫什么?叫做饲料鸡。吃饲料长大的鸡,那个鸡肉不好吃。不是鸡肉不好吃,那种生命没价值。而今天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就是这一种生命。这种生命没有韧性,不灿烂,没有光彩。关键就在这里。

  所以,每一个人都想把自己的生命拿出来锻炼一下。锻炼,你现在把锻炼是当作很美的一个句子。锻炼是怎么锻炼你知道吗?有没有看过打铁店打铁啊?把一个铁块放在火炉里一直烧。那火还要很旺,一直就有一个打风的,那个有没有?让那个火一直旺,旺……,把它烧红了以后,又拿起来“当当当……”,两边一直打。你的生命试试看,打几次!你能打几次?这样一再地训练,这个铁训练到成型了,就刀子、一把剑打出来以后,还要继续烧,烧完以后干嘛?拿起来以后就放水里,“嘘……”把它降温。降温以后再拿去烧,烧完再降温。这个叫什么?百炼成钢”。这边火那边水,这边火那边水,叫水火来锻炼啦!我们的生命,你愿不愿意接受这种锻炼?修行就是这样啊,这样的生命才庄严啦!

  我们都想“不要了,你去锻炼就好了。”你去锻炼,我来庄严啊?所以世间话讲,死道友,不要死贫僧。不是。你一定要下去锻炼。经过锻炼的生命,才会知道世间的可贵,才会知道生命的宝贵。

  不经过锻炼的生命啦,刚才我跟大和尚在谈,为什么还有人在教自杀的?还有人把自杀当娱乐的?为什么?好玩啦,拿个焦炭在家里烧一烧、聊聊天,然后就一直睡着了,通通往生了。为什么?因为他不懂得生命的可贵,他没有经过真正的训练。现在很多人,自闭,有没有?忧郁、吸毒、酗酒、飚车,都是这个情况,因为他的生命没有�土豆运恢牢O铡U馐呛芸膳碌南窒蟆?雌鹄瓷缁岷芊比伲侵稚缁幔绕淠歉錾缁岣@胶玫牡胤剑庵挚膳碌那樾卧窖现兀褪牵钭诺纳疾欢蒙目晒螅呕嵊姓庵智榭觥�

  好,这个,我们讲行力,各位一定要去实践。而实践一定要经过一个过程。失败不要紧,不要怕失败。没有说一定要成功的。但是你整个过程走一遍啦,去历练,即使失败,你都会感觉很灿烂。但是你没有完整的,单一事件来看,那个失败对你的打击啊,你会窝囊,会觉得很怄气。为什么这样?不用这样想,一定要走过一遍,整个过程走一趟。整个过程走一趟,不管处事,不管为人,不管做什么。那个一趟走过,你的生命不一样的。

  好,这个叫“行力庄严遍法界”。法界的意思不是指多广,是在你生命中所产生的记录。

  第三句讲“普满一切群生欲,”满一切群生就是一切众生的欲望。

  修行人,你记得,对自己要检验真心,真心不要被好恶所取代。我刚才讲,“师父我要开悟”,你那种要开悟是一钟欲望,不是真心。那么对众生来讲啊,我们很难要求众生有真心,他之所以为众生就是没有真心,他只有欲望。知道吗!你要留意啊,这个距离要判断出来!这个距离很重要。

  开车的人呢,我有一个形容词,你要有距离感。没有距离感,常会撞人家。撞人家不是被撞啊,被撞那就当然不用说了,撞人家才麻烦。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距离的感觉。对方的速度已经慢下来,他还不知道啊。那就是,等到你发现要停车已经来不及了。这叫缺少距离感。你一看,“诶,对方的速度怎么降下来了?”你马上降,当对方的速度已经降下来,假如你不知道,你会以原来的速度前进,当你发觉奇怪,那已经来不及了。这叫距离感。

  我们的心,是真心还是欲望心,众生的心,是真心还是欲望心,的这种距离感,你要分辨得出来。分辨这个部分,它有两大功德:

  第一个,“你知道我在修行,他不是在修行”的这个,“我要如何修行”的功德,你有,你要得到。所以你的修行会真修行。假如你这个距离感没有的话,你到底是真修假修,你不知道。那别人也在跟你讲修行,你也分不清楚他到底在修行还没在修行。所以很多同修们在讲那个语言的内容,语言的表面是知道,语言里面的东西你不知道。那,你是一个修行人,你要能够判断得出来。这是第一个部分,第一个功德。

  第二个功德,你要能够分辨这个部分啦,能够去告诉想跟你学的人来讲,那你就能够把佛陀的DNA给传承下去。这个就是前面讲的,七宝楼阁、七伏藏跟七宝芽。你把七菩提分不但自己成就这个叫七宝楼阁;能够教给众生,这个叫七伏藏;那众生再去教给其它众生、下一代的众生,这个叫七宝芽。那你懂得自己真心与欲望心的差别,也能够辨别众生的真心与欲望心的话,那你把这一个功德‘这个体会的部分去告诉大家,那你就把佛陀法身慧命的DNA给传承下去了。

  这个话我讲过了啊,你回去要整理出来啊。我跟各位再讲一遍,这一个自己真心与欲望心,不是妄心,欲望的心,跟众生、我们同修间的真心跟欲望的心能够分别得出来,当下的这个成就,注定你往生兜率内院。这个功德是很大的!你要去体会去感受这种东西,真心跟欲望差别在哪里。

  大家都在讲“学佛人那个不想成佛?”你是真心成佛还是贪心成佛?哪一个不想往生极乐世界?但是,你以这个世界的苦作为基础而要去极乐世界,作为你逃避这个世间责任的,那一种就叫欲望。

  假如你能够很真实的看到,这个世间就是苦空无常无我嘛,而极乐呢,这个净土呢,他是一个不求自己的这一种世间的名与利,而能够一心办道。虽然办道不见得为众生啊,但总是一心办道,不沾染世间的这种名与利,那以此故,那我要去。这不一样啊!那我要怎么去?你一定会去找,要去极乐世界的一些条件。那是一种情况,才叫真心嘛。

  因为在这个世间,昨天中奖,今天被偷了;昨天交到一个女朋友,今天她跑掉了。老是这种人啦,那算了吧,极乐世界怎么会要这种倒霉鬼来啊,对不对?他是要清净心的人来,不是要倒霉鬼来。

  所以你要懂得,真的能够分辨的出来,欲望的还是真心的?这个能够分辨的出来。光能够分辨的这个部分呢,你绝对是在净土里,最起码兜率内院。因为会分辨这个部分呢,龙华三会都是第一会的。

  好,这个是提供给各位看,“普满一切群生欲”,当然是众生的欲望。你知道众生欲望本来是如幻事,前面讲的如幻事,那为什么要满足呢?你知道吗?刚才已经知道,这是众生的一个欲望,那你不能够一来:“我是菩萨,我告诉你那个欲望是贪嗔痴。”那个众生一定把门一关:“混蛋!什么菩萨,这世间不是要工作赚钱吗?我赚钱有什么不对?”你说那个叫什么贪嗔痴?那你不能这样讲啊,因为他的基本欲望在那里呀!这个欲望讲的是基本欲望,不是过度欲望。你要留意到。所以,要满一切众生的欲望是,他的生存欲望。

  不是常讲那个故事吗?先生捡到一个鸡蛋回来,老婆很高兴啦,晚上有鸡蛋可以吃。他说:“不,这个鸡蛋要孵小鸡。”

  “噢,那很好,这样就有鸡肉吃了。”

  他说:“不,小鸡长大要生很多鸡蛋。”

  “哇,那有吃不完的鸡蛋。”

  他说:“不。”

  “那为什么?”

  “那要通通孵小鸡。”

  “哇,那这样有吃不完的鸡肉。”

  他说:“不,鸡长大之后通通卖出去,就有很多钱。”

  “哇,那我就有钱了。”

  “不。”

  “那,有钱要干嘛?”

  “我要讨小老婆。”

  那老婆,“嘣”一下,哇,“小老婆”死了。这叫非分之想嘛。对不对?既然你要讨小老婆,我还给你讨小老婆,我干脆吃鸡蛋好了。

  一个正常生存的一个条件,佛菩萨都会满你的愿望。那你要是真修行啦,那有修行的愿望,那个欲望,这个欲望就是愿望。修行的话就叫愿,不叫欲啊。你讲生存边缘的,那都是欲。一上修行路的时候,那个叫愿。愿本来就大愿,刚才第一句就讲大愿啦,大愿就是你这辈子做不到的。可是在这大愿上所要的一些资粮道,绝对满你的愿望。你要留意到啊。所以他会“普满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这个地方讲的是九地,应该来讲,七地以下的菩萨。因为华严讲的八地以上,就通通成就了,叫“不动地”以上的。七地以下的菩萨。所有的愿都能够满足。那么从其它的宗派来讲是,等觉菩萨以下的愿,那佛都可以给你满足。华严在这边的定义,因为你是法身大士,到了八地以上、不动地再过去,就要到“法云地”了。这些菩萨都已经到无功用行以上的层次了。七地以前是有功用行。有功用行,就是你作意要修行的,因为有作意就有愿。八地以后是愿成就,七地以前是方便成就。所以方便成就圆满,就进入愿了,那就不再满愿了,愿已经满了嘛,对不对?所以七地以前的任何的欲望或愿望,行菩萨道所要的一切资粮道,这个法都会满足你。要不要?给你啦。

  因为八地以上,他已经无功用行了,他已经不作意修行了。他一切,所有修行的一切法门,通通是他的生命因素,也就是所有的生命因素跟性德都已经成长到九十六、九十七分了,八地是九十七分开始算的。所以这个时候,他的成就不是快,他是,我们叫什么,很悠游、很自在,。他是完全是随缘的。因为他不作意修行,八地以上。那七地以前是作意修行的。

  所以这个各位要留意一下。这是三句话,“智慧境界等虚空,行力庄严遍法界,普满一切群生欲,愿速令我载此乘”。这个,从修行上来讲啊,普贤乘的一个很殊胜的状态。

  好,我们再看下一偈:

  “志樂清淨量難窮,無明愛見皆除滅,利益一切心無盡,願速令我載此乘。”

  “志乐清净量难穷”,基本上我们讲普贤乘是果觉因心,那,随着你的功夫,才能谈到相符不相符,而且果觉因心泯不泯的问题。那,到泯,相符泯的时候,就八地以上了。你还不相符的时候,就是还没入法身位,还在十信位这边。一相符以后啊,就进入到法身位了,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就到七地这个地方。是指在相符的状态。那看你相符的情况,到达哪个程度。但基本上一相符以后,就叫清净。因为他是法身啊,所以叫清净。这个叫“自乐清净量难全”。因为他已经进法界了,都不是你大脑所能思考的。

  所以我跟各位讲说,把我们的命运把我们的业力转寄到法界去,不要你一生扛着。一生扛着你就累了。那怎么转过去?最好是用行力。这个行力就是我们讲的,普贤乘来讲,叫三昧力。透过三昧力能够转化你的业力。这是不可思议的地方。

  那这个一进到相符的阶段,就是“志乐清净量难穷”。

  “无明爱见皆除灭”,“无明”跟“爱见”,这个“爱”怎么讲啦?我们讲的这个爱是指烦恼、烦恼障,“见”是指所知障,就是烦恼惑、见思惑,是指这个部分。这个无明、烦恼惑、见惑、思惑皆除灭,这“爱见”是指这个部分。

  那要把这些除掉,在一般权教来讲,这个功夫就大了,八十八品啦要怎么破,要怎么转啦?这个有很多,我们刚才讲,从微观的区块里头来讲,要破这八十八品无明,八十八品见思惑,那没那么快,他要一步一步来。这是从微观的训练上来讲。

  可是从我们普贤乘来讲,是不直接谈这个如何从一个一个去破的问题,不谈这个。透过你那个圆融道,直接就转过来了,就转啦!只要你调到相符的阶段,入法界了!这个是圆融道跟圣解脱道不同的地方。

  你一宗一派在讲这个东西是完全不同的。那我跟各位标明这个问题,也是要给各位提这疑情。假如你有在精进,不管你在哪一宗派,在哪一个范围努力,你都可以带着疑情去求证。圆融道,为什么可以不要经过圣解脱道的方法,破这些烦恼惑、见惑、思惑,直接就可以超越而皆除灭?这是怎么搞的?你自己要去求证。而我是这样讲,不是说信不信由你啊。那你要带着疑情,因为每一个人来自不同的范围,有不同的立场,你所见的、所学的、以往所见闻的,那你都可以去印证。因为这是经文的东西,你绝对可以印证得出来。那带着疑情啊,是绝对足够的。

  第三句讲“利益一切心无尽”,这个也是普贤乘跟一般,你讲权小二乘所不同的地方。因为权教跟这个小乘教,就原始佛教所指导的那一种求解脱的心境不一样。那种求解脱的心境啊,是自利。“我要断惑解脱嘛”,要断惑解脱,这个问题就出来了,你只为自己。普贤乘呢,是利益一切众生,这个心是愿无尽。这个心是指真心,不是刚才那个群生欲的欲,不一样。当他这一种利益众生的愿无尽的时候,那就跟你修次第道不一样了。

  这有点像什么?你知道吗?我们要当官,一节一节的升上去,一辈子要这样子才踏实嘛,对不对?要本来就好好读书,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功名成就。那就麻烦了,这一朝功名成就看你朝到哪里去,成就到哪里去。比如贡生或者是秀才,再来进士,再来是状元嘛,对不对?那你去考了半天说不一定才考了进士回来,不一定考个状元回来。她,这不管,你得到了。这个是一条路很辛苦地爬上去啊,什么时候爬到宰相?不知道。不是每一个十年寒窗苦读的都当宰相,对不对?这一个,这一条路就有点像圣解脱道一样的爬上去。

  而,这个普贤道是什么呢?告诉你不要修,不是告诉你不要修,他修另一个。就当什么?去皇帝那里当王子,还是当公主,有没有说考试通过当公主的?有没有?没有啦。只有当驸马的没有当公主的。我们产生了一个驸马被抓去关七年了。

  这是两条路。基本上来讲啊,修普贤乘的都是法王子,直接就是法王子,就是到皇宫里当王子啊。你要是修再加一点福报,就当太子了。太子知道吗?太子就是要当皇帝的,王子不一定当皇帝呀,所以当了皇帝叫万岁万岁万万岁嘛!我没有一个万岁就是了。那你当王子啊,大概是八千岁,好一点的九千岁,差一点的七千岁啊,最后剩下八百岁。那是什么?那是你的福报问题。

  那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修行其实有这两个方式。这是一个举个例子啊,用大乘的进阶方法跟直接修进去就是等于那个果报的意思,举个例子,不是很恰当。但是你应该可以意会得到。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普贤乘。

  你会觉得这很不公平啊,我们修得要死。那没有办法啊,你修得要死,那你就修得要死,不要死就好了。那你一定会成就嘛。但那成就只是一部分。为什么一部分?因为你一定在六部里头当部长嘛,吏部、刑部,对不对?你就当个部长,当个外交部长、内政部长啊,类似这个状况。

  但是,当个王就不一样。王子以后,长大都是王啊,亲王嘛,不同。这个,才是真正的宫廷教育。知道吗?所以你学华严啦,基本上学得再笨、再不好,下辈子来一定可以受宫廷教育。宫廷教育是一个很特别的。这是一个因,你要懂得这个因。不是什么私人名校那个教育,他拥有足够的资源。它的资源就是,真正当时在世界上,这个国度里最优秀的老师来教你,而且课程很完整,而且大家都会很尽心的教。因为他不是要把你教好,他要给皇帝看,不是给你这小王子看的。这个法就有这个好处。

  所以我们看到,普贤乘在修法的方式,是跟我们一般的圣解脱道不一样。这个,你看到了,啊!

  因为他用这两句对啊,“无明爱见皆除灭,利益一切心无尽”,大家在念的时候,就直接念过去,其实在修法上是有很大的不同。假如你能够冷静看,你就会发觉很不公平。这不是不公平。法界,法而如事。我们不是在跟大家在比较说,我的宗派好,还是你的宗派好,不是这个问题。而是有这样的状况,就跟娑婆世界有这样的苦一样,提出来给大家看。那,你自己选择。你假如认为说“这个不可靠,那我还是修圣解脱道好”,也无不可。但是我们必须告诉你,今天学佛,他就有这个福报,这个因缘有这么多的资源、信息公布给大家,那你要怎么选择,这是你的事了。没有好坏,没有对错。你记得,我们不论对错。只要跟你相应就好,只要你透过这样修行能成就就好。

  我们在讲大学小学也是这样,能够透过大学训练成为个通才,擅长于经营跟管理,那你就走这一条路。假如你不行,“我不会写计划,我人生如何规划,事情如何组织我不会”,那你就走专才,专攻小学。小学就是技术,当个工程师,对不对?当个IT并无不好啊。但是你要当个经理,那就不一样了。工程师就把份内事做好嘛。

  所以你会看到,这些专家生活是很没有章法的,因为他不会管理他的家。那工程师睡觉有一个最大的特色,跟蜜蜂很像,就一个洞钻进去,尤其这种天气早上起床啊,就从那个洞里爬出来,晚上回来就又钻那个洞进去。我不是说你啊,工程师,很多这种情况。因为他懒得去叠棉被、翻棉被怎么样。晚上袜子脱下来,明天换一双,后天再换一双,翻过来穿。这是,小学工程师的一个特。我们讲专家都是指这种工程师的这一类。

  那,管理人才就不一样,管理人才不同。经营管理的人,你看啊,他有个最大的特色就是穿西装打领带,然后天天都要在镜子面前照来照去,抹一抹,抹一抹。因为他要管理自己,自己都管理不好怎么管理别人啦。所以他穿西装跟铠甲一样。可你看那些专业人员就是小学,专业就是指小学啊,那些人看起来好象邋里邋遢,乱穿一通啊,不知道是穿裤子还是穿衣服都不知道,反正挂在身上的就是啦,他很随意。这种人不太会管理自己,更不会管理别人,对不对?这是有区别的。

  同样的,在修学上也一样。学普贤乘的他不但要会管理自己管理别人,他也要会专业啊,所以修普贤乘本来就很累啊。但是呢,当然他有他的要领。那是到了微观训练的时候,我们再讲。我们前面,都,这样的跟各位带过来。

  我们再看下一偈:

  “願力如風速疾行,定心安住恒無動,普運一切諸含識,願速令我載此乘。”

  这个偈颂,他都是两面同时讲。你看,“愿力如风速疾行”,这个,观世音菩萨在第二十七参,我们会讲到,他的法门叫做“大悲速疾行解脱门”。大悲,不是慢慢来,坐在那里等着你来拜我,我再大悲呵,那就500CC的,大悲速疾行,那行动要快。所以,你没有看过哪个菩萨说“五点已到,今天已经打烊,明天从早。”没有啊。他都二十四小时服务,他没有说现在已经打烊了,没有啊。为什么?救众生苦难,必须要快。

  同样的,修行人对于自己的行法、所定的目标,愿力如风。这个,就像疾惊风一样,很快速。今天北京的风就是这样。在刮的时候你就有这种感觉,真的那么冷吗?是风冷,不是天气冷。愿力如风,他形容那种快速。

  但是“定心安住恒无动”,心要定啊,愿力是像风那么快,可是心是安住不动的。这两个你要弄清楚啊。你不要“我心如如不动,那你要我帮忙,对不起,我心不动。”有求于菩萨,菩萨说他如如不动,那他到阎罗王那边去要怎么办?

  你知道故事吗?我这个老和尚学太多法门,有时候会记不太对啊,我讲一遍给各位听。有个罗汉啦,他已经证得阿罗汉。这员外很高兴供养他,这罗汉也就住在家里,住在员外的家里。那员外因为供养一个阿罗汉,员外就很高兴啊。

  那么有一天卖猪肉的就把猪肉扛来,他就跟他讲,这猪啊,要供养阿罗汉。

  卖猪肉的说:“真好,什么时候我可以供养阿罗汉?”

  这个员外就骂他:“杀猪的,还供养阿罗汉,你一身臭味怎么供?”

  他说:“我没有一身臭味,你怎么吃猪肉?”

  “好吧,你把家里弄好,再给你供一天。”

  你看看,这个杀猪的、卖猪肉的就回家跟老婆研究,花了一年的时间把家里都装修了。那个,就如期的把这个阿罗汉请到家里来。

  阿罗汉就应供以后啊,这个杀猪的就问说:“师父啊,我要怎么消业障,我杀猪业障很重啊。”

  这阿罗汉一看,这业障这么重,跟你讲也没用,他就如如不动。如如不动,他就定心安住恒无动,“跟你讲也没用“,不讲了。这个卖猪的等半天也没讲。没讲,他回去啊。

  那两个夫妻就很感叹,感伤以后啊,就没事了。继续杀猪啊,继续卖猪肉给人家吃。对不对?卖猪肉是不是给人家吃的?都是给人家吃的嘛。怎么都用看的?你买猪肉回家是挂在那边看的吗?

  所以死后,就到阎罗王那边去了。阎罗王说:“你有没有做什么好事啊?”

  他说:“我也不知道,我就供了阿罗汉,他也不讲话。”

  他说:“怎么有供养阿罗汉,还到地狱来的?”

  他说:“是这样啊”

  “那叫地藏王菩萨来,那这怎么谈啦,供了阿罗汉的人是不能下地狱的,他怎么下地狱啦?”因为供了阿罗汉,你供养阿罗汉以后,你要跟人家转*轮。那你没有转*轮,那因果算你这里。因为他有…

  所以各位你要弄清楚啊,师父我跟你请法,你不要乱请啊。你请法,师父要转*轮啦。结果我转了,你也不轮。你要请师父,跟师父请法,师父转*轮,那你要起作用,你不起作用因果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呀。对不对?你说要来请法,师父说“不行”,那我要背因果啊。虽然你乱问一通,我也要背因果啊。你现在这问题就在这里啊。

  他跟阿罗汉请法,阿罗汉如如不动,这个麻烦了。他没有受到熏习。那有供养是个缘而已,供养是个缘。那你请转*轮,只转你自私的轮,那就不行啦。要两个轮,一个是法身慧命的轮,一个是利益众生的轮,是这两轮啦。那你是自私自利的轮,一直想发财、想升官,那个轮是没用的。

  好,那他现在讲,请地藏王菩萨来,因为他有缘,有缘就要请个菩萨来。只有地藏王菩萨吃饱饭没事,就穿梭地狱的,其它菩萨是不去地狱的。地藏菩萨就来,阎罗王就问:“你弄清楚了,到底是怎么搞的?不然我要怎么判刑啊?”对不对?好了,就请这位大菩萨去看。

  这菩萨一进法界去看阿罗汉在哪里。诶,他也死了。死了就在山上,他就去问啊,地藏菩萨问:“那卖猪的杀猪的有没有供养你?”

  “有啊。”

  “他有没有请转*轮?”

  “有啊。”

  “那你呢?”

  “我看他杀猪,转什么*轮,算了。”

  “那不行。”

  “为什么不行?”

  “因果算你啊,你下辈子也去投胎。现在呢,阎罗王马上就要把他放去投胎,你也去投胎,你要去度人家。”

  好了,阿罗汉,菩萨讲的,阿罗汉就要照做啊,对不对?他就去投胎了。这阎罗王也判这两个夫妻呢,也去投胎了。投胎以后还是继续杀猪,因为他是专长,前辈子修的就是杀猪嘛,这辈子继续杀猪啊。

  好了,杀杀杀啊,有一天,这个阿罗汉又来了。因为他毕竟是阿罗汉嘛,来的还是阿罗汉。这是人家上辈子请法,所以他这辈子要来转*轮。所以你不要不转*轮,不转*轮你这辈子还是要来。

  他就来了,他就问杀猪的:“日子好过吧,生意好吧?”

  他说:“不好,嗨,这个资金很紧促。最近金融海啸啊,这个没办法。”

  “好,那怎么办呢?”

  “哎,假如有个一百两黄金就好办。”不是,白银啦,不是黄金,他没那么贪心啦,一百两黄金啊,我就可以电动屠宰场,怎么做了。

  他说:“好,那我就借给你一百两。”一百两白银,“那白银给你啊,不过,什么时候还我?”

  他说:“什么时候还?”

  他说:“这样子,也不用还,一个条件。”

  他说:“什么条件?”

  “我要肉的时候你要给我肉。”

  他说:“那这没问题。”

  他们就签合约,到法院找律师公证。古代人讲话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啊,对不对?讲话就算话。好了,那阿罗汉就走了,钱给了。他当然就扩大了,变成电动的了,屠宰场从德国进口机器了。好了,过……

  诶,有一年皇帝生日,下令三天禁屠,禁止屠宰。古代没冰箱嘛,那第一天的肉啊,第二天卖完了,第二天第三天就没肉买了。

  正在要死不活的,阿罗汉来了:“给我十斤肉”

  “你什么意思啊,皇帝生日不能杀猪诶。”

  他说:“不能杀猪,我们合约签好,我要肉你就要给。”

  “那没肉怎么办?”

  “没肉,你一身不都是肉吗?”

  “你知不知道割肉会痛啊?”

  “割肉会痛?”

  “会呀?你不知道?”

  “会吗?”

  “会呀。”

  “会吗?”

  “会呀。”

  “那会怎么会?”

  “怎么,难道不痛吗?”

  “你有没有问过,你每天杀猪,猪痛不痛?!”

  转*轮啦,当下就开悟了!他就把刀子丢掉了:“我跟你出家。”

  转*轮不像我,像我是笨蛋才这样转*轮。你看人家阿罗汉一句话,杀猪的都开悟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这个,你不要这个阿罗汉定心不动,啊!愿力如风,一定要这样搭配。

  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你要记得,个人的心不受外尘影响,不受尘境的,昨天讲的那个业惑尘不受那影响,这个叫做“定心安住恒无动”。但是呢,众生的这种情况,一切众生的欲望很多,他苦就苦在他生存边缘上的那些人苦。那你要怎么样子去协助他,这个叫愿力如风速疾行,自己的心不为尘境所扰。但是众生在红尘中生存,宅府那种生死轮回,你要怎么样让他觉醒,免除生死轮回的逼迫,那种苦与烦恼的逼迫,要怎么样免除?那你要愿力如风,要速疾行。要不然你就跟那阿罗汉一样,还要多跑一趟。

  当然阿罗汉转*轮很简单。人家才一句话,“天天杀猪,猪痛不痛?”哎呀,人家开悟啦。这句话我们也常讲,可是我们讲,人家不开悟。因为他没杀猪,你跟他讲,他会痛。“你天天杀猪,痛不痛?”当下悟啦。所以这个叫做对机施教,应机说法。当下就有效。阿罗汉都是效果很猛烈,one by one,他都是一个对一个。他不像我,一个对这么多,通通不开悟,都差一点点就开悟啦。你看这逼上来很有意思啊。

  “普运一切诸含识”,运是运载,把一切含识啊,含识就是众生有识性的人,有识性的众生,通通运到彼岸去。此岸都用识性,运到彼岸用根性。要运用前面这两个,自己要如如不动,面对众生呢,愿力如风速疾行。做什么?普运一切诸含识。从此岸运到彼岸。愿速令我载此乘。这个是普贤乘的功夫啊。

  各位,您的愿力发起来了没?嗯?学佛是真的很好,在普贤乘里啊,你考虑到众生,不要太在意自己。但是你自己的基本人生运作是要正常的。你假如五大人格性,不具足的话,不健全的话,那你假如说一切为众生是有点过分。因为那不是真的。那是一种贪欲,不是真心。有没有?这前面都讲很清楚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首页华严经浅释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