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贤法师:华严经要义 第五章《华严经》的内容
第五章 《华严经》的内容 第一节 明万法唯心 佛教是修心法门,能够清净其心,则能明心,明心就能见性,性是什么?如来性!这个心,不是一般说的肉团心或者神经中枢,也不是一般人讲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虚妄分别,落于言诠、相对之中。而这一颗心,是广大、真实、平等、清净的真心。《楞严经》里第一大段,七处征心说得很清楚。学佛就是由妄归真,要恢复真心,山河大地,一切一切,都在真心包摄之中,不过众生境界,真心受了蒙蔽,因为众生背觉合尘。佛菩萨的境界是由真心显发出妙用,这是因为佛菩萨经过修行,背尘合觉,但都离不开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平等。 《华严经》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其中《八十华严》在《十地品》中的现前地讲了“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十二有支,皆依一心”,说明三界虚妄,皆是一心作的道理。《六十华严》之《菩萨明难品》里讲:“一切世间法,唯以心为主。”另外也有一首偈讲: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这颗心像绘画的画师,能画这样也能画那样,色法、心法等森罗万象,心这个画师都能画出来,所以说心如工画师。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是由于心的业力所感的总报或者依报,这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说宇宙的森罗万象,不管心理现象、物质现象、自然现象,都是唯识所变。 《华严经》是唯识法相六经十一论之一,而且是主要经典。唯识所变,一是转变的变,二是变现的变。这个变不是变戏法,为什么能变?由于种子,种子就是潜在的心力,一切离不开能力,宇宙万法出不了能力,没有能力就没有万法,跟现代科学讲的“物质的推动完全由于力,没有力物质就无法转动”是一样的道理。 种子就是力,就是能,一种是亲生诸法的种子,叫等流种子,又叫名言种子。另外还有两种,是构成生死、业果相续的种子,即我执种子、异熟种子,也叫业报种子。由我执种子、异熟种子,感生死相续、生死轮转;由等流种子(或叫名言种)产生一切现象,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其中属于染污的就构成染污的现象世界,属于清净的,就逐步使如来藏现行,恢复真心,经过一定的阶段,构成正觉世界。这些内容是很深、很有条理的。 “识”变一切,“识”又缘一切,以所变为所缘,《成唯识论》有一段:“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这不是变戏法,也不是上帝来决定,因缘力故。一切讲因缘,有因有缘才有果,这不是一般宗教讲的,也不是一般的自然现象,当这个现象已经成功后,又以这个现象为所缘,内心变成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见分”是能缘,“相分”是所缘。这个相分,又有亲相分、疏相分。山河大地,是疏相分。眼中影像,是亲相分。清不清楚靠自证分,自证分清不清楚,靠证自证分,即心力的反射,分析得很详细的。所以关于讲识变,唯识法相详细解释了这个道理。佛法讲自净其心,有情世界、器世界都是由心所造,圣者世界是佛菩萨的真心体现,无不由心。《华严经》讲的“法界缘起”也叫“唯心缘起”,这听起来有点玄,但是没关系,听一下熏习一下,多思维,多学习,慢慢就懂了,就怕不熏习,那就没有办法。 第二节 明法界缘起 法界缘起,界者,一种是性,一切心物的体性,那就是真心;另一种代表事相,有分界,有很多差别,宇宙万法,森罗万象,事事物物,都有差别。法界一方面讲心,一方面讲事,体现了心与事物的综合,在真心融通之下,一切心理现象、事物现象互为缘起。佛教的缘起一般讲,有业感缘起、阿赖耶缘起、性空缘起、真如缘起、六大缘起(六大缘起是密宗所讲的)。《华严经》讲法界缘起,是缘起教义的高峰,它不离开一切现象,不离开现实,讲真心在现实中找,讲道心也在现实中找,讲开悟也在现实中找,比较实际,世间哲学是讲不到的。 四法界 《华严经》所讲法界共有四种: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第一,事法界。讲的是事相差别,其中:宇宙森罗万象各有差别,地水火风,地是地,水是水,火是火,风是风,是不同的。 第二,理法界。这就是心、性,不管多少事法,森罗万象,都是同一心性所现。离不开心,这心就代表理。 第三,理事无碍法界。此具“性”、“相”两义,性相代表本体与现象,虽然是两种,但是二而一,不能分开,现象由本体所成,本体由现象所显,事由理成,理由事显。可以理事融通无碍,叫理事无碍法界。 第四,事事无碍法界。专门讲事,事与事间都是通达无碍的,这一点世间哲学、自然科学在讲的时候,把它分得很严格,事物是独立的,各有差别,因此难免矛盾,难免是非,难免争斗,事与事之间不能融合。《华严经》所讲之事法界,事事无碍,一切都是因缘,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缘之有,离不开众缘,众缘之有,离不开此缘,缘缘无尽,这叫做无尽缘起。大家想想这个思想好伟大!这就是现代讲的辩证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讲:“讲到辩证法,只有佛教徒的思想达到了最高的水平!” 但是佛教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又有差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同是讲矛盾,自然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事物永远都在矛盾进化中”。佛法讲的就不同,佛法讲一切事物在真心融通之下,法法相资,法法平等;真俗圆融,二谛融通。 真就是真谛、胜义谛,属于真心;俗就是世俗谛,属于缘生法;一个性空,一个妙有。二谛圆融,这是最高的智慧,由二谛圆融产生的行动是什么呢?由于真谛就有大智慧,不着一切,不染污泥,不贪恋世间;由于俗谛讲缘起,非断非常,住于中道,不否定因果,由缘起就可认识到法法相资、法法平等,那么众生对我都有恩德,我就应该报众生恩,众生在苦难中,我就应该生起悲心,拔苦予乐。因此以真谛性空生起大智慧,以俗谛缘起不否定因果,从而生起大悲,救度众生,这就是法界缘起的真义。 发菩萨心,修菩萨行,就根据这个宇宙观,沿着菩萨的阶梯,学普贤菩萨修十大愿,结合六度万行。《华严经》讲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缘缘无尽,众生无尽,菩萨愿行也无尽。这个法界缘起观,内容很高。那么在真心融通之下,一切分歧差别的事法,大如须弥,小如芥子,或如毫毛,得理法界之融通,皆具理性而普遍,彼此不相妨碍,如性融通而重重无尽,一摄一切,一切入一,一切是无量的诸法、无量的事相,入一呢,归于真心,为真心所融通,叫一切入一。 一心摄万法,万法只一心,所以说“一切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一摄一切,一切就包括有数量、大小、长短,一切世法分不开这些。 从数量来讲,一可以摄一切,一切就包括在一中,就是一多相即,一与多是离不开的,多由一来,一离不开多,多离不开一,都是相即、相入的。 从事相来讲,有大有小,由小到大,小如微尘,大如须弥,在真心融通之下,大小相容,小不离大,大不离小,所以叫“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 从时间上来讲,长劫、短劫,一念之间,分为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而过去里面又分三世,现在又分三世,未来又分三世,加上现在一念,叫十世;一念通十世,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离不开一念间,所以说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修行人在定力中,转瞬之间经历若干世,但一般人来看呢,不晓得有多长,很长很长的时间,修持禅定者的感觉却是非常短的时间。 以上说明在真心融通之下,虽然有差别,差别而无差别,都是相应的、相通的,虽然讲真而不失俗,讲俗而不失真,二谛圆融。菩萨行就在中间,不舍真不离俗,修莲花行,具体讲修普贤行,不舍普贤大愿,不舍普贤苦行。这就是整个法界观的思想。 所以法界观的中心还在事事无碍法界,能够了解这个道理,我们人与人相处,就应该舍小我顾大我,舍大我成无我。小我离不开大我,大我最终还要无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有国家,国家就有我,我有世界,世界就有我,我有众生,众生就有我,这就融合在一起了。还有什么不平等?还有什么差别?还有什么斗争?还有什么是非啊?这就是《华严经》中菩萨的和谐圆融的宇宙观。以此观来指导菩萨的行动,愿人人成菩萨,人人都是毗卢遮那佛,人人都是文殊菩萨,人人都成普贤菩萨,人人都成弥勒菩萨,就是这个中心思想。所以《华严经》岂只是为菩萨讲,是为一切众生讲,希望众生都成菩萨,这是佛的大慈大悲。 十玄门 十玄门专门解释事事无碍法界,有智俨大师的十玄门、澄观大师的十玄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智俨大师的十玄门,即老十玄门。 为什么叫玄,就是说比较深,虽然深,若肯学肯修,多想多思议,还是能了解的。这十种是:(1)同时具足相应门;(2)因陀罗网境界门;(3)秘密隐显俱成门;(4)微细相容安立门;(5)十世隔法异成门;(6)诸藏纯杂具德门;(7)一多相容不同门;(8)诸法相即自在门;(9)唯心回转善成门;(10)托世显法生解门。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 这个相应,即前后相应,就是有此就有彼,有因就有果,这中间包含很多内容,这里只举因果来讲。譬如毗卢遮那佛的果位圆满,功德很多,就是以文殊菩萨的智慧为用,生起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心坚定,就在这个同时,发菩提心,经上讲“一初发心,即成正觉”。 发心与成正觉是相应的,发心是因,成正觉是果,所以说学佛就看你发不发心,看你是否坚定信心。你若能够坚定信心,发菩提心,也就是求成菩提,只要有这个信心,就与菩提相应,与果报相应。就像禅宗讲的“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普通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你能够放下屠刀,你就能成佛,就转过来了,因果相应。其实事物是联系的,不是单独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缘缘相应,所以经上讲“一初发心,即成正觉”,又说“悉成正等觉,不舍初发心”。虽然得了佛果,但是回转过来看,不要把初发心割断了,就是由于初发心的关系,才能完成正觉,说明信心与发菩提心的重要。所以希望大家坚定信心,不舍菩提心。信解行证,有行最后必定有证,这是有连带关系的、是不能分开的。 二、因陀罗网境界门 这是以譬喻来讲的,就是说缘与缘的关系是连带起来的,此缘离不开彼缘,彼缘离不开彼彼缘,以此推下去,等于像珠子一样是连串起来的。 这里介绍的是帝释的因陀罗网,据说在帝释宫殿,罩有因陀罗网,网上有很多珠子,珠子灿烂光辉,明朗夺目,珠子与珠子相照,这个珠子里有那个珠子,那个珠子里有这个珠子,珠影重重相映。就像一室燃灯,中供佛像,四面悬镜:中间有个灯,周围上下也安起灯,佛像在中央,上下周围都有佛像的影子,影子里面又有影子,重重无尽。与因陀罗网的珠子是一样的,一珠为首,其余众珠的影像都影现其中,一切珠子都是这样的。 一切事相由因缘所成,此缘由彼缘成,彼缘由彼彼缘成,一缘望多缘,多缘望一缘。一个事物的缘可以成功多缘,而多种事物的缘也可以成功这一缘,彼此相望,互为因缘,法法相资,以此相推,重重无尽,如《楞严经》讲的“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轮”。毛端很小,但是可以现出宝王刹,佛的法会,可以现其中;一个微尘虽小,可以转大*轮,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都在里面;小中有大,大中有小。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就是说我们的正报可以摄持依报,正报小,依报大,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有关系。 “坐微尘里转大*轮”,就是说微尘虽小,微尘与各种微尘相接,就是无量无边的世界,就是无尽的缘起,也代表无边的空性,从一微尘中说明缘起性空,就代表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八万四千法门,所以说“坐微尘里转大*轮”。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即“微尘剖出三千界”,微尘也可以显出八万四千法门,以小转大,以小摄大,我们这个心包括万有,万有归于一心。古圣人孔子讲到的“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被宋朝朱熹誉为“孔门传授心法”,可见心量放大,可以摄到十方世界,缩小呢,就是很微,很隐密。心包万有,万有归于一心。你们读那个焰口,里面有一句“心融妙理虚空小,道契真如法界宽”就是这个意思,心包万里,万里又归于一心。我们修道,与真如相契,则法界就广大,宇宙就广大,小中有大,大中有小。 法藏大师在为武则天讲《华严经》宗旨时,以殿前金狮子为喻,后著说为《金狮子章》,里面有一段比喻性的论述:“狮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狮子;一一毛处狮子,同时顿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狮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狮子,还入一毛中……。”以金狮子作譬喻,狮子是金质的,本身是金的质量,因此狮子身上的毛也代表金狮子,狮子身上的眼耳鼻舌,各种肢节也代表金狮子,狮子整体也就是金狮子,而这一切,一根毫毛就可以代表,从小见大,小的可以包括大的,大中含小,就是这个意思。 三、秘密隐显俱成门 这是从缘起来讲,佛说法的缘起,因机制宜,因时制宜,不管说小乘教、大乘教、般若、唯识法相教、显教、密教、权教、实教,都是归于一乘——佛乘,这是秘密的,目的就是要成佛。但是从明显来分,就有大有小,有显有密,有渐有顿,有权有实,这是根据众生的机缘来讲。说小乘教,大乘教就隐;说大乘教,小乘教就隐;说显教,密教就隐;说密教,显教就隐。像月亮一样,这边看是缺的,那边看是圆的,但是不管是大小、显密、顿渐、权实,终归一乘,这是秘密的,意思就是大小显密等是圆融的,是无碍的,是相容的,最后都要达到佛乘。 四、微细相容安立门 这是从相方面来讲的,相,有小有大,由小到大,一微尘即成世界,所以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金刚经》上“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这是胜义谛,讲空,微尘是各种分子合拢来的,本性是空,世界由微尘组成的,还是空。但从世俗谛来讲,就有小有大,有细有粗。 真心融通之下,大小相融,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不能分开,所以事相、小大、微细都是相容的,相即相入,如上面所讲的“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澄观大师譬喻的好像一个大琉璃瓶,里面装很多芥子,大小相容不能分开,佛法讲真心融通,大小相容,也就是此理。 五、十世隔法异成门 隔法就是时间隔开了的,但是相通。就三世来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又各有三世,在现前一念中出现共为十世,看起来是隔了、分开了,实际是相通的,有短劫就有长劫,长劫包括短劫,所以叫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彼此相通,佛法讲空间无量无边,时间无始无终。佛教的世界观很宽、很长,生命不断延续,相即相入,而不失先后、长短,故云隔法异成。澄观大师有个譬喻,说有个人晚上做梦,梦是三更半夜,时间很短,但他在梦中的经历就长了,有一百年的经历。 道教有个掌故叫“黄粱梦觉”,出自《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书中记载:书生吕岩(即吕洞宾)去应试,在旅馆里遇到道士钟离权,道士向吕岩化一顿斋饭吃,并与之谈话。吕岩忽然觉得有些困倦,便接过道士递过来的“如意枕”睡去。在梦中,吕岩中了状元,并且由州县小官逐步升至朝廷大官,最后还做到了宰相,简直不可一世,曾两次娶富贵人家女儿,享尽荣华富贵;不料五十多年后,因犯下重罪,被罢了官,抄了家,顷刻之间,妻离子散,孑然一身,穷愁潦倒,风雪之中,又看见一队人马穷追不舍,吓得他一身汗出,恍然从梦中惊醒。醒来时道士钟离权煮的黄粱饭还没熟,这就是心力的作用,时间长短相入,转瞬不过百年,“一夕之梦,翱翔百年”啊! 六、诸藏纯杂具德门 这是从修行十度来讲,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到方便、愿、力、智。修布施度,财施、法施、无畏施,能够做到三轮体空,一切万法、一切善行都叫做施,具有空慧,不管哪方面行持,一切都叫施。但是在修行过程中分阶段,就具体行持各有不同特点。初地以布施为重,另外持戒等属于杂,纯施中附有杂行,是二而一,都是属于佛法修行之宝藏,所以叫诸藏纯杂俱德门。 七、一多相容不同门 这是从理方面来讲,从缘起的道理来讲,缘起法从一到多,多中包一,重重无尽,一切缘相即相入,彼此相容,有一就有多,有多就有一,一摄一切,一切摄一。 从事相上讲,一多相即相入,虽然有一有多而相容,但数字不会混乱。澄观大师举了一个譬喻,譬如在一个讲堂点燃千盏灯,不管一盏灯、十盏灯,或是百盏灯、千盏灯,虽然数字不同,但是灯光互相交融,光光相网,相摄相入而不相碍,所以叫一多相融,这是从缘起的道理来讲。这个譬比很生动,一室千灯,光光相网而不相乱,从一到千是一体不会乱的,光光相网,互相容纳,是一体的,互摄互入。 《八十华严》之《普贤行品》有这么一句话:“一切众生身入一身,一身入一切众生身。”相容而不相碍,不失一多之相。这个道理很明白,那就是我中有你,你就有我,我中有众人,众人就有我,我有众生,众生就有我,相即相如,彼此无碍,这是大我,大我到无我。这叫一多相容不同,虽然不同而相容,即依缘起的道理来讲的。 八、诸法相即自在门 这从作用来讲,你发了心就起很大作用。你不要以为只发了一点心,没有什么作用,“一初发心,便成正觉”,只要一开始发心,就与菩提正觉相应!经上又讲“彼一念功德,无量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不可尽”,你能发一念,这个善念,功德既深且广,没有边际,如来说,假如分开来讲的话,长劫都讲不完,这是心力的作用。 心力不可思议,你发了愿心,就要坚持,有愿必成,发了信心,只要坚持,也必成菩提,力量很大的。移山倒海都做得到。你如不发心,哪怕一点小事也做不成功,就是这个道理,发心之用,不可思议,即始即终,一即一切,相即相入,无有穷尽。虽然是相即,从初到终,不失菩萨行的阶段。 九、唯心回转善成门 这是从心方面讲,一切唯心造,心外无别物,善恶随心,顺转就成涅槃,逆转就成生死。顺于真性,就是顺于真心,众生是逆于真心,佛菩萨是顺于真心,这叫唯心回转。善成就是你能有真心,结果就好。这是以心来讲的,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尽管是生死,你转过来,消灭烦恼,消灭了妄心,就是涅槃;尽管是烦恼,你能转烦恼,消灭贪嗔痴,就成菩提,都是在一心之间。 十、托事显法生解门 这是从智慧方面来讲。《华严经》世尊说法放光,从智慧方面来理解有二个意思:放光就是佛说法,佛证了果位才放得出来,才有这么大的光;这种光周遍法界,无处不入,只有佛的功德才办得到。所以由放光就显示佛果的功德、佛果的伟大。放光,就在说法,托事显法嘛,如禅宗祖师棒打拳打交加,“七尺竿头开正眼,一声吼下歇狂心”。临济祖师,你问他一下他就打你一下,托事显法,就是把你无明去掉,使你觉悟,又比如善财童子,登了弥勒楼阁,见到各种殊胜境界,重重楼阁,庄严美妙,这就是法界的境界,这都是托事显法。 以上十门,说明一切事物,不管各种心法现象、事法现象,在真心容摄之下,都是相融通的,都是圆融无碍的,这就是事事无碍法界。 六相 六相,这是从形体相状来分析事物,说明缘起法在整体的各种相之内,互相依存,和合无间,圆融无碍,六相就代表事法界的内容,也是事法界的补充。 六相成为专章,是因为华严宗第二祖智俨大师有一次在梦中,有位印度高僧指示他:你要阐扬法界缘起,必须在《华严经》的《十地品》中,把其中的六相加以阐述。智俨大师根据这一段梦中指示,就在《十地品》中的第一地“欢喜地”,找到这段原文“又发大愿,愿一切菩萨行,广大无量,不坏不杂,摄诸波罗蜜,净治诸地。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所有菩萨行,皆如实说,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 在这里,佛告诉弟子们:“你们要弘法利生,必须善于解释六相!”而且指出了哪六相,缘起是什么样的。所以,六相是说明事物的整体关系,每一个事物都有六相,人有六相,一栋房子有六相,一部机器也有六相,每一相都相连,不能分离。 下面,我就解释一下六相。哪六相呢?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每一个缘起的事物都具足这六相,就成为一个整体。 第一,总相。用人来举例:人体就是总相,这个五蕴身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内部有心肝脾肺肾,表面有皮肤、毫毛,这样子成为一个总体,现在生理学家分析得很详细:人脑有一百四十亿个神经细胞,人体有二百零六根骨骼,六百九十多块肌肉,一样都不能缺少,就成为人的总相,否则不能成为一个人体。 第二,别相。就是在各种根门中,各个有别相,体虽然是一种,但是根,五脏六腑不同,各有各的相,差别不同,这叫别相。 第三,同相。就是由于诸根和合而成一个整体,离不开和合,这中间就有心灵的支配,假如眼睛没有看,耳朵没有听,鼻没有嗅,舌没有尝,则眼见不到色,耳听不到声音,鼻闻不到香,舌不知道味。没有这个根,就没有这个识,各有各的作用,由各种根门合成的法,互不相违,虽然各有特性,但同心协力,分工合作,而不相妨碍,成为一个整体,这是离不开的。同相,其实也就是和合相。 第四,异相。异就是不同,虽然诸根和合构成一体,但是各个部门,作用不同,形状不同,像眼睛不同,耳朵不同,鼻子也不同,嘴也不同,虽然不同,但是分工合作,成为一体,在一体之中,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各有其功能。 第五,成相。成功的成,不管你总相别相,最终要成才行,由不成到成的阶段,这也就是各个根门、各个部门互依互存,相互而合成一法,到了成功的时候,就叫成相,成为一个总体。 第六,坏相。专门指自相自体讲的,在总相中,只就某一个部门来看,就不成为成相,也不成为总相,如单从眼睛来看,只能看,光凭眼睛不会成为总体,从这方面来讲,叫坏相,这个坏不是破坏的坏,是指不能成为一个整体。 所以每一个事物:人、动物、生物、物质、有机的、无机的,都是有六相。总的说来,因缘生法,彼此相依相存,缺一不可。从人来说,这根毫毛很小,但你扯一根试试?拔一毛而动全身;牙齿也很小,你拔一颗看看?痛得不得了,而且缺了牙齿,吃饭、说话都不方便。所以,小中有大,大中有小,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就是这个道理。小可以成大,大可以涵小,小大不相离,有和合性在其中,不是绝对分开的。 另外从修房子来举例,一座房子是个总体,在总体之下有别相:柱子、横梁、桷子、天花板、地板,细到一块砖、一片瓦都不能缺,否则就不能成为房子。譬如机器,大零件、小零件,哪怕缺一颗螺丝都不行。譬如飞机、火车、汽车,螺丝钉出了故障就会发生危险。所以大小不相离,因为有个和合关系在其中,缘生法就是和合性,佛说缘生法是以慧眼观察一切,不像世间上差别相太大,界限森严,你我他分得那么严格,结果就斗争、造业。 法界缘起的中心思想是和谐、和合,了解缘起,从缘起中了达性空,与真心相融,一切事物相依相存,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因此菩萨就具足大智慧、大悲心,誓愿度众生,以此成佛道,这是佛说法界缘起的意思,《华严经》的重点就是法界缘起。 海印三昧与大圆镜智 《华严经》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有些人半信半疑,世俗的人不相信。众生都在生死流转的大梦中而不知是梦,真正要彻底相信,要完全了解这个道理,必须是经过开悟以后的初地菩萨,开悟以后,回顾整个众生境界,才知是大梦一场。就好像晚上睡觉一样,梦中有各种形象、各种经历,但是身在梦中不知梦,到了梦醒以后回想一下,才知刚才的境界是梦,才知一切唯心、一切如梦。 法界观是佛说的,佛在什么境界中说的?是在海印三昧中,发了大圆镜智而说出来的。何为海印三昧?三昧,就是定、禅定、止观,又叫奢摩他。大家设想一下,我们在大海边,当清风明月之夜,天上是月亮星星,或者有点云彩,那个时刻大海风平浪静,天上的月亮、星星、云彩清清楚楚地映在海中,海中就出现各种形象。这个大海,有影子映上去,它是这个样子,清清楚楚的;没有影子,它还是这个样子,清清楚楚的。他把天上的各种东西照得清清楚楚,就好像一面大圆镜一样,把森罗万象、事事物物都照得清清楚楚的,这种定就叫海印三昧。 法藏大师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讲到:“言海印者,真如本觉也,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大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象不现。起信论云:无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所以名为海印三昧也。经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言一法者,所谓一心也。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讲:“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众生平时的心是一种意识的妄心,属于染污的,有妄念、有我执、有烦恼,就像海水一样,起了大风浪,波浪滔天,在此情况之下,对万象森罗,对事相和道理,如何能清楚?无明障蔽,心中黑漆一团,因此造业受苦,在生死中轮转不息。真心不显,妄心作怪。 在唯识来讲,转八识成四智,到了成佛的境界,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何为成所作智?在凡夫境界,我们的根门:手、脚、身体,不会正用,很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坏他人的利益,眼耳鼻舌身乱动。到了成佛的时候,叫成所作智,就是说那时我们的根门,我们的动作,一切为了成就众生,众生有所要求,就成就他们的各种愿望,这时的身体作用就不同了。 转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意识在凡夫境界,虚妄重重,颠倒重重,看问题不清楚,戴有色眼镜,所以发生颠倒、造业的行为,到了佛的境界,就转成妙观察智。就是对于诸法,一切共相、自相、总体、别体都能够善于观察,哪怕是万象森罗,都能在观察中了解得清清楚楚的,因此对于众生,根据妙观察智而说佛法,给众生予智慧。 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第七识叫末那识,在众生境界,执我、执法,执生命的主体为我,执一切法为我所,贪心重重,这是生命的祸根,是痛苦的根本,因此有许多差别相,如《金刚经》里讲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非法相,各种差别相都生起来。转成平等性智之后,就可以消灭差别相,把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自他同体,心境一如,平等平等。 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第八是阿赖耶识,在众生境界是染污性,受熏习也是染污的,执持的种子亦是染污的,当然它也不只是受染污的,也有清净的受善法熏成的善种,但这种人还不多。若能修学正法,熏习善种、清净种子,从而克服、消灭了染污种子,到了佛地,转为大圆镜智,像大圆镜一样,朗照虚空,无物不现,清清楚楚,这就是从海印三昧这种定力中才能产生出来的智慧。 要证得海印三昧,发大圆镜智,必须要注意几点: 第一消灭第六意识的妄念。要根据文字般若,生起正见,能分别是非,分别善恶,分别邪正,相信因果,这离不开文字般若。 第二破除我执,破除烦恼。我执是根本烦恼,必须要以观照般若,修定才能破除,没有定是不行的,百千三昧都是一个定。 第三要达到海印三昧,生起大圆镜智,必须彻底拔除异熟果报的根,离开生死。生死分为两种生死,一种叫分段生死,一种叫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菩萨修行的第二个阿僧祇劫——七地位断除俱生烦恼障的现行才能结束。分段是什么?就是一辈子一辈子的分段受生。七地以后进入八地,由于还有俱生的微细所知障,其现行和种子还在,从第八地一直到十地,种子、现行时起时伏,就像生死一样,在变易中,叫变易生死。必须离开两种生死,圆证佛果,才能够证得海印三昧,发出大圆镜智。 有些人会说:这么深、这么高,我们怎么办得到呢?你不要怕,只要你深信三宝,深信因果,就开始走这条道路,逐步就可以提高,这是有阶段性的,如果不经过踏实的修学功夫,那是不行的,所以法界观是佛在海印三昧中发生大圆镜智而说出来的。你要学佛,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能够静下来,善于观察,逐步提高,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上升,就没有多少困难,你如果怕难就没有办法。 第三节 明菩萨修学阶梯 菩萨修学阶梯,是菩萨修行的路线图,《华严经》正宗分的各卷都说明此内容,分为七个阶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大乘五位 其中,又分为五位:(1)资粮位,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名资粮位。(2)加行位,谓四加行位菩萨,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3)通达位,亦名见道位,谓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故名通达位。(4)修习位,谓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而复修习根本之智,故名修习位。(5)究竟位,谓妙觉,佛证此果位,最极清净,更无有上,故名究竟位。 十信 信,要凭理智对于佛的境界有所认识。《华严经·菩萨问明品》是专门说明十种信心: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护法心,八回向心,九戒心,十愿心等。 第一,信心。是指听到大乘经典,大乘佛菩萨的境界,没有疑惑,坚定信念。 第二,念心。经常忆念三宝的功德,念持不忘。 第三,精进心。不要懈怠,要策励自己:身业、口业、意业,不能放松,身拜佛,口念佛,心想佛。 第四,慧心。慧就是智慧,要善于观察,检查善恶邪正,不起恶心,不起邪心,而要起善心、正心,这要靠智慧的心灵。 第五,定心。内心要随时保持定力,不要散乱,不要随随便便的,时高时低的。 第六,不退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不退!困难是多种的,有些朋友、儿女、亲戚,拉你的后腿,有些外人要讽刺你一下,或者有其他什么阻碍,都要遇难不退! 第七,护法心。知道三宝的功德,佛法的伟大,就要护持正法,时时护念正法。 第八,回向心。就是要随时把你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不是为了人天小果。 第九,戒心。就是在信仰过程中,要严守三皈,奉行五戒,内心常常要提起警惕,保持三业清净。 第十,愿心。要发大愿,要发四弘誓愿,学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的大愿,不要失掉愿心。 以上就是十信,根据智慧的认识和拣择,对于佛果功德,深信不疑,从而发菩提心。具备这十种信仰,学佛才走第一步,是最基本的。 十住 什么叫住,内心要安住,心猿意马,要开始收拾。安住于菩提境界,就必须要有般若正见,菩提是由般若而生的,般若首先要有正见。有正见就与般若相应,有般若就可发菩提之心,证菩提之果。十住就是: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第一,发心住。发心就是以正见发菩提心,这是很重要的,学大乘经,学菩萨,菩提心不可缺少,“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一初发心,即成正觉”,这叫发心住。受菩萨戒,必须发菩提心,菩萨戒又名金刚光明宝戒,价值非常高,与无漏真如相应。 第二,治地住。治就是治理的治,地就是心地的地,为了度众生,要治理心地,开阔心地。因为地能生万物,心能够治理,就能生出种种功德,种种善法。 第三,修行住。要安心住于修行,安心行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为了度众生,要修六度万行,一心专注,不要二用。 第四,生贵住。就是能坚持这种行动,就好像生在佛的种族家,很珍贵;世间上的人生在王宫,就很尊贵,能够学佛法,依法而行,就是生在法王家,法王比帝王更高贵。 第五,方便具足住。就是世出世间,二谛圆融,弘法度生,既要有原则,又要有善巧。真就是真谛,真如、法界、真心,是真;俗就是世俗谛,一切缘生法,一切世间法,都在其中,真俗并用,方便善巧,接引众生。 第六,正心住。就是心要正,光明正大,不忘佛法,不忘佛恩,虽然遇到恶境恶缘,其心不动。 第七,不退住。就是走上正道,对于三宝、因果、三世、佛菩萨境界,坚定信心,修学不管什么恶缘现前,不恐惧,不后退,要有大无畏的精神。 第八,童真住。童真是形容像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保持这种童真之心,不被污泥所染。 第九,法王子住。能够从真入俗,由俗入真,不失真谛,也能善于用俗谛,真俗圆融,与佛心相合,就可以绍隆佛种,就像法王子一样,成为佛的儿子。 第十,灌顶住。成就了智慧,住于十地的十智,即将成佛,就像王子登位,首先举行灌顶之礼。 以上就是十住,说明具备正信以后,要把心意收拾起来,安住于十方面,就有正见,具备正见后,由正见就可启发般若慧,安心地住于菩提道路上,故称为十住。 十行 上面讲了以智慧心,于佛的菩提道,安心而住,接着在行动上实践万行,做到自觉觉他,自利利人: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恚行,四无屈挠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住行,八难得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第一,欢喜行。就是能够行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解决别人的困苦问题,使别人从忧恼中感到欢喜,予乐拔苦,是最使人欢喜的事情,菩萨就要这样,不要烦恼别人,干扰别人。 第二,饶益行。要严守菩萨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指不要损害别人,要严守戒律;摄善法戒就是要广修善法,不管小善、大善,还是世间善、出世间善,都要修;饶益有情戒是以悲悯心修四摄六度饶益众生。 第三,无恚行。恚就是嗔恚,人一定要消灭嗔恨心,烦恼火一起来,那罪就大了,“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所以要修忍辱。忍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耐怨害忍,就是对冤家仇敌要宽容忍耐,以德报怨,冤家宜解不宜结;安受苦忍,生活中有痛苦,遇天灾人祸,能够忍受;谛察法忍,对佛法深刻信仰,坚定不移。这三种又名:生忍、法忍、无生法忍。《金刚经》讲“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佛是赞扬无嗔无恚的,修行办道,不修忍辱是办不到的。 第四,无屈挠行。就是要精进于正道,坚持正法,不屈不挠,有威力加到你身上,不怕,不退,不屈服。 第五,离痴乱行。心中随时要保持一颗定心慧心,铭念不忘,对一切外境无所惑乱,临境不迷,假如临境迷了,就会迷失正路。 第六,善现行。就是经常要读经,要有正见,随时要与般若智慧相合,洞察一切,就像日光一样,朗照一切,这叫善现,这就必须要了解二空——人空、法空的道理。 第七,无住行。一切遭遇,随缘不变,保持真心,真心就是随缘不变,有两句话: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就是在一切缘中保持真心,不变随缘就是在一切缘中发挥真心的妙用,真心不失,心无所住。 第八,难得行。做到善根智慧都能坚持,达到自他二利,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很难得。 第九,善法行。以微妙的善法之力,有智慧,有辩才,说法利生,令他生解,这就有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辩无碍解”,到了善慧地就具足这四无碍解。法无碍解谓能通达一切世出世间的法;义无碍解,对于文字的意义都能了解;辞无碍解对一切名字辞章都要通达;辩无碍解,就是辩才无碍,能够四通八达,信手拈来,皆成妙语。善法行就必须要以一种微妙善法之力,具足四无碍解,说法度生,令他生解。 第十,真实行。就是根据佛的真实智慧,在心中,语言中、行动中,做到说真实话,但重点是在行上。要言行不二,理论与实践一致,不要诳惑别人。 以上就是十行,就是指在般若正见的指导下,结合实际行动,修饶益众生的菩萨行。 十回向 回向最重要的是悲智兼修,心要广大,不能自私,不能处处为我。自己在修行中积累的功德、培养的善根要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回向真如境界。 十项回向重点一是回自向他,把自己的功德不占为私有,布施给别人,这叫法布施,以法施人。二是回俗向真(回事向理),就是修行的目的要达到真如境界,要像佛一样契证真如,达到一真法界,常住不变。三是回因向果,修习善法的因,目的是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有这个远大的、崇高的志向,不是修来世,不是人天果报,而是无上菩提。 回向共有十项,《华严经·十回向品》是正说十相名的,一是救生离相回向,二是不坏回向,三是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坚固回向,七等顺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著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 第一,救生离相回向。救生就是我们的心,处处要想到众生,想到众生的苦难,不离众生,要救度众生,必须要以大悲为根本,广行济度,在广行济度中,有功而不自居为功,有德而不自居为德,心无所住,这是有大智慧,有大智慧同时必定要有大悲心。悲智兼运,就包括四无量心、六度四摄。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慈能予乐,悲能拔苦,见善随喜,平等施舍,叫慈悲喜舍,这个心很广大,功德也是无量无边,所以叫无量心。我在读《大般若经》的时候,看到佛在此经中赞扬四无量心,心无量!行无量!功德无量!能够修此四无量心,可以降天魔,伏妖怪,除灾害。所以修此四无量心,在修学菩萨行中很重要,大悲广济,大智无住。 第二,不坏回向。对于三宝功德应该扎根信仰,坚定不移,不要破坏,若失掉对三宝的信仰,断了善根只有下堕,要自己和他人都不断善根。 第三,等一切佛回向。这就是《普贤行愿品》中的常随佛学,我虽然未成佛,但是我要向佛学习,我的行动,等同佛行,不管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佛是怎样修的,我就怎样修,所以叫等一切佛回向。 第四,至一切处回向。就是心胸要广大,我的礼拜供养不是一个佛,而是十方诸佛、法界诸佛。至一切处,就是到一切十方世界三宝之前修供养,饶益众生,为众生谋利益,叫至一切处,这就是悲愿广大。 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就是境界无量,功德无量,果报无量,不离众生,广修善根。“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要把真心奉献给尘尘刹刹的境界、尘尘刹刹的众生,这就有无尽的功德。我的身体存在,是为贡献三宝而存在,为救度众生而存在,不是为我自己。所以《华严经·法界观》的中心,要处处想到众生,众生中有我,我与众生打成一片,如此,无尽的地方,无尽的众生,无尽的功德,成了无尽的宝藏,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而不是世间上金银财宝的财富。 第六,随顺坚固回向。什么要坚固呢,善行要坚固,悲智要坚固,六度要坚固,不能有一点动摇,像金刚一样的不坏。 第七,等顺众生回向。等顺就是以平等心随顺众生,破除一切执著,铲除一切障碍,消除一切相的分别,平等平等,随顺饶益。 第八,真如相回向。就是说回向要顺于真如,修慈悲行,在修行中要无住生心,不要有所住相,就达到与真如境界相合。 第九,无著无缚解脱回向。要修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既不住,也没有缠缚,既不住于相,也不住于见。在修行中,不为名利,不为自己,专利他人,这样就住于无缚,有住就有缚,缚就是束缚你,无住就无缚。 第十、法界无量回向。定心纯净,远离垢秽,以法施、清净心施于众生,心胸广大,等同虚空,周遍法界。总之,要心胸广大,修悲,修智,修行,其中真俗并融,悲智兼运,普周法界。 十回向中,每一个回向分为入心、住心、满心。从你发起心以后,最初叫入心,进入心的境界了,入心以后就是住心,就是安住于一段时间,功夫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是满心,就是说这心已经要圆满了,要进入另外一个阶段了。 以上十住、十行、十回向在菩萨的阶梯上都是属于资粮位,即准备成佛的资粮,这叫顺解脱分。什么叫顺解脱分?就是能够如此行持,就顺于涅槃菩提的道路,是在走解脱的道路,而不是世俗的道路。 四加行 就在第十回向中,满心之后接着就是加行位。什么是加行位?即加功用行,勤修止观,要把内心知见纯正起来,由于错误的知见生起的人我执、法我执,要将其扫荡干净,就必须要加功用行,修止观,止观就是禅定,有四个阶段,就是暖、顶、忍、世第一。 《华严经》是属于修心的,必须要通过修心观阶段。其他各个宗派,不通过这个阶段也不行,为什么?大家要知道,佛法讲修心,内心要净化,净化功夫就是要遣除我执、法执,建立我空、法空,否则,真空见就树立不起来,般若慧无从发生,你则无从开悟。开悟就是破我执、法执,才能把生死根本拔掉,就如禅宗说的打破黑漆桶,因为我执、法执在,胸中是黑漆一团,见不到光明。所以这个止观禅定的功夫,相当重要。 加行位分四个阶段:暖、顶、忍、世第一。这里解释一下,暖就是暖和的暖,温暖的暖;顶就是山顶的顶,头顶的顶;忍就是忍辱的忍,忍可的忍;世第一就是世间上第一,数第一。小乘、大乘都是同样的称呼,但是境界不同,这叫四加行,由四加行才能入于见道,进入通达位,也就是一般说的开悟。 有些人动不动就说我悟了,我开悟了,哪有那么简单!有些居士好像很聪明的样子,说我悟了,悟个什么,悟的什么境界啊?没有经过前面几个资粮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些没有锻炼好,开什么悟?还没有修加行位,悟什么悟?顿悟的功夫,是从渐修来的,由渐到顿,哪有一步登天的道理,所以学佛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这里有几个定,在暖位修明得定,顶位修明增定,忍位修印顺定,世第一位修无间定。 什么叫暖,就是说你最初有点智慧、智火了,智火显发,很温暖的,叫暖。顶呢?智火显发进一步提高了,增加了,就像爬山,登到山顶了,叫顶;忍就是继续忍可下去,又要加功用行,巩固已有的成绩,转入一个新的境界;世第一呢,到了这个时候,做到能取、所取俱空,达到二空境界,世间是第一的,修道是第一的,叫世第一。这就是暖、顶、忍、世第一。 明得定,就是最初心里明白了,了解了,也就是智光出现。明增定,就是继续修,继续观,这种智光智火继续增加。印顺定,能够印证前面境界,又顺于后一步境界,前面证得所取空,后面就要进一步证能取空;所取就是境界,不执著境界叫所取空;能取,也不要执著内心,执著一个心、一个我,那都是错误的;所以印前顺后叫印顺定。进入无间定以后,功夫就差不多圆成了。经过此四位,加功实行,取证道果,进一步可证入见道位,那就是悟的境界了,这时就已经踏入十地中的第一地——欢喜地。 以上道理,根据《成唯识论》再作重复补充。 《成唯识论》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暖等四法,依四寻思、四如实智,初后位立。四寻思者,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如实遍知此四离识及识非有,名如实智。名义相异故别寻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初获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获道火前相,故亦名暖。” “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明相转盛故名明增。寻思位极,故复名顶。” “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顺忍时,总立为忍,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忍境识空,故亦名忍。” “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如是暖顶,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下忍起时,印境空相。中忍转位于能取识,如境是空,顺乐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双印空相。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彼相灭已方实安住。” 一般人执著外境实有,分别、执著种种差别相,实际上外境并不是实有的,是假名安立的,观一切境相不离名、义、自性、差别,都有其名称,有其内容,有其自体,有各种相,一切众生就在这个名、义、自性、差别中加以执著。我们修唯识观,就要对“名、义、自性、差别”善于观察,善于寻思。 何谓寻思?寻就是粗了解、粗了别,在最初进行大概的观察;思就是细了解、细了别,在最后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经过寻思以后,更加明确肯定名、义、自性、差别都是假的,是假名安立的,一切外境相如幻如化,如梦幻泡影,于是就再也不执著,这时就有了智慧,就叫四如实智。 第一位,暖位。由下品寻思观,粗略见到外境不实,不过是名、义、自性、差别,假名安立而已,就印见所取空,一切境界是假的、空的。此时修明得定。 第二位,顶位。又继续深入寻思,细微地寻思,加深对所取空的认识,认识和了解更加进一步,叫上品寻思,进入顶位。再经过反复拣择、分析、推论、辩证的寻思,明确了,决定了,没有疑惑了,到此时内心得到决定了,就发出下品如实智。此时修明增定。 第三位,忍位。由下品如实智就进入忍位,不单是观所取空,进一步观能取空,能取的心、能取的我还是空,不要执著一个我,不要执著一个能取的心。讲唯识,识也是空的,等于般若讲空一样,空还是空的,讲不可得,不可得还是空的,一切都不可得!把妄情杂念空得一干二净,彻底扫除掉,才是真正的智慧,万里无云万里天嘛!所以由下品如实智就进入忍位,得了印顺定,既印证前面所取空,又顺于观察能取空。 第四位,世第一位。由上品如实智进入第四位,即世第一位,双证能取、所取,人、法二空,所取的境界既空,能取的心识也空,不要执著心,心也是空的。这样才将妄情执著扫荡得很彻底。此时修无间定。 佛法讲神通,大家注意:真正到了这个境界,才有“通”,没到这个境界,内心有一点私心杂念,你通什么?障碍多得很,你还证什么“通”!所以搞外道的,没有经过这些阶段,一上座,就想神通,飞这里飞那里,想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结果走火入魔,我相、法相,种种魔相就生起来了,他得什么“通”?只能说邪通! 所以学佛不要首先想得“通”,首先必须要好好修习,像菩萨修行一样,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悲智兼修,积累福德智慧资粮,这样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到了世第一位,就由无间定进入见道位,也叫通达位,这就是开悟境界。这个境界在禅宗来讲,忘我忘人,遣除诸相,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超越时空,非言语所能表达,非思维所能想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时进入十地的第一地——欢喜地。何为欢喜?内心得了法喜、轻安,有这个基础,就可悲智兼运,饶益众生,所以叫欢喜。到了这时,就断了由后天邪师、邪友、邪见熏习的三界见惑。 从第二地开始一直到十地,为菩萨的修道位。此时继续修行,要彻底断除烦恼障、所知障的现行和种子。何为地?这是个譬比,到了这个阶段,福慧比较圆满,悲智也上升,就可生一切佛法、一切功德,就像大地能生万物一样,所以叫地。 十地 十地依次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真正到了初地,开了悟以后,才晓得“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真理。 何为欢喜地?就是由见道进入初地,此时生起无漏无分别智,契证了真如,悟得了人、法二空,再由无漏的有分别智,断除分别的烦恼障、所知障,这二障属于后天熏习、邪分别生起来的。能够断掉分别二障,就能够自利利他,生大欢喜,广修布施,施而不执,三轮体空,圆成施度。 二是离垢地。垢就是污垢,到这第二地,心性清净,具足清净见,在行动中远离烦恼污染,严持戒律,菩萨的三聚净戒,圆成戒度。 三是发光地。成就胜定即殊胜的禅定,证得微妙的法乐,生起慧光,心胸广大,忍辱柔和。一个心胸广大的人,能忍辱、柔和的人,是能发光的。此地修行圆成忍辱度。 四是焰慧地。由定光发出智慧的火焰,如火烧薪,慧焰增盛,在修行中精进努力,安住于菩提分法,即是三十七菩提分: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能够把身见、边见、一切邪见除掉,慧焰增胜,圆成精进度。 五是极难胜地。就是难能可贵,很殊胜的,至此世俗谛与胜义谛,同时俱起,真俗互融,非常殊胜,修行禅定,圆成禅定度。 六是现前地。般若智现前,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在此时,缘起性空之义了了分明,圆成般若度。 七是远行地。何为远行?从初地到七地,观一切诸法无相,都是用力观察,加功用行,从时间上讲,即是第二阿僧祇劫,是很长的阶段。这时加功用行,诸法无相的观察,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故叫远行地,这时修习方便般若,圆成方便度。 八是不动地。观诸法无相,由勉强到自然的阶段,是任运观察,任运自如,修无相观,观我、法二空,一切内境外境现前,做到如如不动,不为无明烦恼所障,叫不动。读《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实际上是第八不动地以上的菩萨。到这一地后,菩萨悲心很深,智慧很高,观察诸法空相到了甚深微妙的境界,任运自如。这种智慧相续不断,一切内境外境都干扰不了,真正是到了“八风吹不动”的境界。这时完成愿度,真正才有大愿,普贤菩萨的大愿,文殊菩萨的大愿,观音菩萨的大愿,到这时才能真正体现。 九是善慧地。经过八地以后,就成就了殊胜微妙的智慧,叫善慧,有这个智慧,就具备四无碍解:法无碍解、辞无碍解、义无碍解、乐说无碍解。法无碍解就是通达一切世出世间法,就像现在说的知识广博,这是佛法的知识,不是世间上的知识,是智慧发出来的;辞无碍解就是通达一切名相、言辞,为文字般若;义无碍解就是名相中的内容能够通达;乐说无碍解,就是能够善巧地左右逢源,因机说法,又叫辩无碍解。此时就能说法利生,完成力度。何为力?智慧才是力量,所以说大势至菩萨有大智慧,不是说双手能举千钧,而是指大智慧的力量。 十是法云地。就是十地圆满,具足众妙功德,断除一切烦恼障碍,已经进入法身圆满的境界,法云是个譬喻:证得法身,智慧就像天空的云一样,布满天空,降大法雨,使众生得到滋润,大地得到清凉。这时进入金刚道,彻底伏除烦恼障、所知障的现行和种子。 等觉 金刚道以后就是第六位叫等觉,此时就是成佛的预备阶段,即是一生补处,弥勒菩萨的地位,也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的地位,所谓等觉,就是等同于佛果,但是觉行还未圆。 妙觉 等觉以后是第七妙觉,就是佛位,此时圆证菩提,证得无漏的智果和涅槃果。智果就是菩提,涅槃就是真如,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无量功德。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