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圆瑛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2015/7/23    下载DOC文档    

  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明蕅益大师要解

  清圆瑛法师讲义

  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

  圆瑛法汇序

  弥陀要解讲义序

  弥陀要解讲义序

  二种题目

  译经法师

  解经大师

  著解序文

  解经玄义

  正释经解—序分

  正释经解—正宗分—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

  正释经解—正宗分—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

  正释经解—正宗分—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正释经解—流通分

  蕅益大师跋

  校勘及重新排印说明

  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

  佛法难闻,凡情忽之也;净宗难信,旨奥罔解。佛法者何?净而已矣。所净者何?根尘识皆是也。故群经蕴义,无不在净;学而习于净,扼乎佛法之要矣。然三藏烟海,畏繁求专,得阿尔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古德汇而辑之,曰‘净三经\’;近德益以华严行愿品、楞严势至圆通章,曰‘净五经\’。前汇专之专者也,各明一义;后益选其专者也,自行化他之加行也。依圣言量,末法惟净成就,又云普被三根。姑无论其探源析流,遍饮其水;盱衡当时,果能贯彻三经者,宁多乎哉?仅弥陀一经,闻者较广,但亦依其文,而作讽诵,鲜能达其义,如法实修。虽有圆中钞及疏钞等,非不浩浩渊渊,探赜索隐;第以辞藻典雅清铄,非夫人尽能受;仍如宝珠裹衣,贫子不富。佛法难闻,似又不一其障也!蕅益大师要解出,文润而质,言简而精;性与相,双彰其谛;禅与净,融而无诤。求解者,豁显其义;求行者,详示其端。十三祖叹为观止,良有以也!古闽高僧圆瑛法师,复虑格于教相者,或犹难入,又随文逐句,增以讲义,使解若疏,讲若钞也;如是,则弥陀一经,三根庶普被矣!宁知尚有不然者:末世版本不竞,流通典籍,亦复为一障焉!台省净学,习是经解者,乃为上海锓版,序有‘壬午暮春\’。迭次翻印,皆依原书摄影为之,后始察知多讹;凡所翻,无不讹也。虽亟思而正之,惟艰于校勘之求,罔须胜其事,细其心,且当恒其德也。辛亥夏,古粤许宽成教授,慨而任之;复得郑胜阳居士之助,遂铸铅易型,自成新版;并拟遍搜旧刊而封之,不使重出于世。嗟夫!无圆公讲义,要解不彰;无要解,阿弥陀经之秘不显;无阿弥陀经,净土之普不被;无净土,无量佛法不能济其穷矣。稔其事重大也如此,又安可再容鲁鱼亥豕,混淆于人心耶?闲尝省其咎由,其辞至无可遁,其事至无可委者:何以未先塼本于上海,后不肇末于台湾,任其悠久流讹,垂三十年也?不知而翻,是其疏;知而仍之,是其慢。信奉弘护云乎哉?今之刊也,在正其讹;讹正而后流通,冀少补既往之愆也。若因之忽者不忽,弗信者信,是又今刊之所切愿者矣。

  中华民国六十年辛亥仲秋稷门李炳南谨识

  圆瑛法汇序

  闽中山川磅礴。灵气所钟。高僧辈出。黄檗心要。百丈清规。古德流风。至今犹有存者。圆瑛法师。籍隶古田。蚤岁脱俗。真参实学。孜孜弗懈。卒能成就其德业。光明俊伟。与先哲同揆。乡人士皈依座下者。如水趋壑。比岁卓锡浙东。先后住持七塔天童二寺。法雨覃敷。三根普被。余今夏曾诣天童。参承道席。是时方演讲楞严。缁素翕集。法师阐明义趣。机辩纵横。听者无不悦服。又以持戒为学佛之要。每反复诰诫而不已。信乎宗说兼通。行解相应。足为学者之模楷也。今上海佛学书局。以法师平生撰著。汇刻行世。征序于余。夫我佛设教。法门虽广。无非使人解黏脱缚。明心见性而已。学道之士。真积力久。有悟于第一义谛。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虽不立文字。可也。其或明宗弘教。发为文辞。等身著作。亦可也。何以故。此心既空。则文字与实相。不相违异。故法师愿力宏毅。所至修废举坠。钜细靡遗。至于挺身卫道。处事变艰危之会。不怵不挠。尤为难能可贵。惟其真理既彻。应物无方。虽炽然有为。而不著有为之相。故观法师之文。即事即理。圆融无碍。而佛法之体用彰明。具可于言外得之。呜呼。魔说害教。鱼目混珍。大法之陵夷甚矣。有如法师言句。引经据论。涵义深广。而归于平实。是能灿真灯放既昏。续慧命于将坠者。余安得不为之往复赞叹也哉。

  闽侯林翔敬撰

  弥陀要解讲义序

  法门无量。统如来随机而说。众生既各入门。终令圆入佛道者也。夫弥陀经。乃释尊普被三根。群摄利钝之法。故佛于方等中。不俟请而矢口告舍利弗。广赞极乐妙境。深叹弥陀光寿。劝人坚固信愿。专持圣号。定得往生。终成佛果。斯经也。乃世尊以平等心。运无缘慈。放无量法门。开出方便中最方便。捷径中最捷经者。良由末世众生。善根闇钝。世缘嚣杂。摄心尤难。若非至简至捷。奇妙方便法门而圆收。岂易入道。是故佛经自东渐震旦以来。持诵之盛。往生之验。无尚此经。由此。自古先达注疏殊多。皆如日星具丽于天。江河皆汇于海。故诸缁素。其起信者。并持而专切者。由来盛矣。迄明智旭大师。特著要解以释此经。更超前贤之不逮。发所蕴奥之未发。析义判教。劝导信愿。若画龙之点睛。宛转精耀。彻净宗之骨髓。达佛意之普周。类六方之共赞。同诸佛之广长。厥趣幽深。若非再添注释。今人岂易入室。顷圆瑛法师。受天津居士林请。讲斯解全文。欲使众闻了若指掌。特先编辑讲义。普令或闻或见。一目贯通。夫荆山之玉。务须剖释。衣里明珠。总赖指示。师为现代知识。明眼宗匠。舒胸中之真彩。发矿里之精金。俾达要解而入经义。由经义而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则极乐莲花不外当人一念。当念果证。步步皆是已矣。稿成付印而问序焉。余虽不敏。聊叙片言以弁其端。庶广起信云尔。时壬午暮春。兴慈谨撰

  弥陀要解讲义序

  夫净土之教。无相而无不相。无为而无不为。理超象系之表。智绝有空之境。是诸佛不思议解脱。大乘不二法门。故一切大士本行。皆始于发心。终于净土。兼具万善。成就众生。功莫有先于此者矣。大化东流。庐山远公创弘禅戒。首勤净业。三睹圣相。沉厚不言。神鸾继起。精修净观。流风益扇。及智者大师。以无碍解。说天台教。圣行道力。专志西方。自时厥后。弘一心三观之旨者。罔不以净土为指归。如四明尊者之观经妙宗钞。慈云大师之决疑行愿二门等。皆研穷理奥。曲畅玄风。即考之扶桑净土法门之开启。亦智归功于慈惠之九品义。源信之往生要集。源空之选择本愿念佛集。此诸师者。皆天台宗人也。亲鸾上人既受源空选择集之付嘱。乃以非僧非俗之身。竭精弘阐。而斯教益盛。故净土法门之与天台宗义。其关涉之深。有如此者。中土自宋元而降。天台诸祖。亦莫不盛弘净土。灵峰大师崛起于明季。大明台教。因宗妙宗圆中二钞。而造弥陀要解。所云要者。谓心要境要法门要。心要有破有立。破则破缘影之妄心。立则立即境之真心。境要有破有立。破则破缘影之妄土。立则立即心之实境。法门要者。有事有理。事则净土横超三界。胜过一切竖出法门。理则心境圆融。自具十乘观法。以天台性具法门。释甚难希有之教。诚为甚深法要。净土资粮。顾其文约义丰。语近旨远。讲贯者众。精诣罕觏。圆瑛法师为当今龙象。大乘司南。讲席之盛。四方向往。既以高座敷扬之语。录成弥陀经讲义。玆又录成弥陀要解讲义。俾未获亲侍讲筵者。亦得均沾法乳。开启愚蒙。大慈悲心。善巧方便。引领玄模。不胜庆喜。乃承 不弃。索为序引。粗述所怀。藉资赞劝。仰冀世贤。普共流通。传灯无尽。同栖神于安养。指大觉以为期尔。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一日靳云鹏敬序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明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

  上海圆明讲堂沙门韬光圆瑛讲

  弟子芬陀利子明旸日新录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今讲此解。略分为六 一二种题目 二译经法师 三解经大师 四著解序文 五解经玄义 六正释经解 今先讲二种题目

  (讲)前佛说阿弥陀经六字。是经题。后要解二字。是疏题。

  甲一经题分二 乙一别题 二通题

  (讲)经题六字中。复有通别之分。前五字是别题。别者辨别。与诸经之题不同故。后一字是通题。通者通同。凡是经藏。智名经故。

  今初别题

  (讲)别题。按古德七种立题中。乃是单人立题。诸经别名无量。不出七种。以人法喻三字。有单的三种。即单人。单法。单喻。复的三种。即人法。人喻。法喻。具足一种。人法喻三字。智具足故。

  单人立题。如本经佛说阿弥陀经。能说之佛。所说之佛。皆是大觉悟之人。是娑婆极乐。两土教主。已证究竟极果之人也。题中无法喻。○单法立题。如大涅槃经。涅槃是不生灭之法。题中无有人喻。○单喻立题。如大宝积经。譬如大宝积聚。题中无有人法。○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人。般若是法。题中无譬喻。○人喻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人。师子吼是喻。题中无法。○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题中无人。○具足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最上一乘之法。佛是一切智人。华严喻以万行因华。庄严果德。具足人法喻三字。诸经虽多。总不出此七种立题。

  再将经题六字分讲。先讲佛字。梵语本有佛陀二字。译为觉者。即大觉悟之者。中国人有好略之习惯。单称佛之一字。我等信佛念佛学佛之人。第一要明白佛字意义。此字意义无穷。说不能尽。今且略请。佛者觉也。觉有本觉。始觉。究竟觉。佛即究竟大觉之人。又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佛即觉行圆满之人。又有法报应三身佛等。信佛念佛学佛之人。所应深知而解悟也。

  何谓本觉。即吾人本有之觉性。此性本来自有。不假修成。觉即是佛。乃人人本具之佛性。今在凡夫迷位之中。称为本觉。迷此本觉。而为不觉之众生。虽然不觉。而本觉之性未尝失。如醉汉衣里明珠。贫人宅中宝藏。诸大乘经云。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又云众生本成佛道。又云一切众生。本元真如。与十方佛。无二无别。金刚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皆谓此也。是本有觉性。故名本觉。

  何谓始觉。因众生本具佛性。迷而不觉。忽逢善知识开导。或看经书。方始觉悟。本具天真佛性。此性有称本来面目。或呼无位真人。一向迷之。今始觉悟。故名始觉。

  何谓究竟觉。前本觉属理。始觉属智。一切众生。由本觉内熏之因。遇善知识开导。及看经书。外熏之缘。因缘具足。依理起智。方始觉悟。既觉悟已。则以智照理。时时回光返照。照破一切妄惑。惑尽智圆。复还本有心源。究竟清净。朗然大觉。是名成佛。堪称究竟大觉之人。

  何谓自觉。即前所云。本觉内熏为因。善知识与经教。外熏为缘。发起始觉之智。了知吾人本具佛性。生灭身中。自有不生灭性。称性起修。必得无上菩提涅槃。成佛有分。此为自觉。

  何谓觉他。即以自觉之理。辗转教化他人。令他人亦得觉悟。亦能发心修行。不同二乘。无利他行愿。自觉之后。不肯觉他也。

  何谓觉满。即自觉觉他。二种功行圆满。自觉圆满。断五住烦恼。得四智菩提。则慧足。觉他圆满。经三祇练行。住百劫修因。则福足。福慧满足。为两足尊。是名成佛。堪称觉行圆满之人。

  又有法报应三身佛。身者。积聚之义。凡夫则积聚业报以成身。佛则不然。业尽识空故。

  法身佛。是理积聚。积聚真如理法以为身。真如圆净。遍一切处。法身亦然。故曰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梵语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

  报身佛。是智慧积聚。积聚一切种智以为身。真智圆满。妄惑干净。故曰圆满报身。卢舍那佛。梵语卢舍那。此云净满。惑净智满也。

  应身佛。是功德积聚。积聚无量功德以成身。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时至机熟。应机示现。故曰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

  今此能说之佛。即释迦牟尼佛。此佛名号具悲智二德。自他两利。释迦译能仁。属悲德。能以仁惠。度脱众生。此为利他。牟尼译寂默。属智德。寂照分明。默契至理。此为自利。

  说者。古德云悦所怀也。以佛有此圆顿法门。时未至。机未熟。秘而不宣。不畅本怀。今时至机熟。观众生于此圆顿法门。自能信愿修行。故以八音四辩。畅悦本怀而说也。

  阿弥陀。译云无量寿。本经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此无量之称。有有量之无量。与无量之无量。二种差别。弥陀法身。无始无终。及报身。有始无终。皆无量之无量。而应身有始有终。乃有量之无量。应身寿量虽长。亦有涅槃。正法住世。劫亦无量。无有像法末法。正法上半夜灭尽。下半夜观世音菩萨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世界不名极乐。名为众宝普集庄严。更胜极乐。

  阿弥陀。又译无量光。本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佛有智光身光。智光遍照法界。是无量之无量。身光虽然彻照十方。尚属有量之无量。

  又自性弥陀。亦具无量寿。无量光二义。自性竖穷三际。即无量寿义。自性横遍十方。即无量光义。又弥陀法身真理。常住不变。即无量寿义。根本实智。遍照法界。即无量光义。此约理智而论。

  若约事相而谈。弥陀之无量寿光。亦属修成。乃由愿行功德之所庄严。弥陀因中。为转轮圣王。闻世自在王佛说法。从佛出家。名曰法藏比丘。对佛发四十八愿。庄严极乐。依正二报。第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第十二愿云。设我得佛。光

  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因愿后历劫修行。行满果圆。故寿光悉皆无量。弥陀如是。我等若能发大愿。立大行。亦可随愿所成也。上讲别题竟。

  乙二通题

  再讲通题经字。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乃是我佛。契理契机之教。上契诸佛所说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故曰契经。有教经。行经。理经之别。此经能诠之声名句文。与所诠之信愿持名。皆是对机之教。为教经。其中所授执持名号。清净三业之行。为行经。所有依正庄严。不出一心实相之理。为理经。经题六字讲竟。

  甲二疏题

  疏题。要解二字。要是重要。纲要。蕅公老人。智慧宏深。不事广释。但著要解者。欲将弥陀一经。重要之纲宗。提挈以示人也。略讲本经要义。一直诠无上心要。此经。佛说西方极乐。依正庄严。即是唯心之净土。自性之弥陀。一切依正。不离吾人心性之外。此心非肉团之假心。非意识之妄心。乃是包太虚。周沙界。竖穷横遍之真心。生唯心净土。即是生现在极乐世界。唯心所现之净土。非别有一净土也。见自性弥陀。即是见现在说法。唯心所现之弥陀。非另有一弥陀也。若依报。若正报。皆不离心。此为本经之纲要。

  二直示法门要。此经。佛教人专持弥陀名号。以修净土之行。行由信愿而立。故经中先详陈依正庄严以起信。次特劝应求往生以发愿。三正示执持名号以立行。以一念消除种种妄念。而得一心不乱。即此信愿行。三种资粮具足。便可横超三界。往生极乐。圆证三不退地。。此为法门之纲要。大师之解。即解如是要义。故名要解。一二种题目讲竟。

  二译经法师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讲)此经结集天竺。流传中华。姚秦。是纪时也。纪传译之时代。拣非符秦。乃是姚兴在位时。故名姚秦。亦名后秦。前秦。即符坚称王名符秦。时有异星现于西北分野。太史入奏。当有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龟玆国。有鸠摩罗什法师。得非此人欤。即遣骁骑将吕光。率兵伐龟玆。临行谓曰。朕非贪地用兵。若得法师。即日班师。驰驿送归。龟兹王既悉。即劝请法师入秦。以解国难。光迎师回国。至西凉。闻符坚为姚苌所杀。乃自据凉上。即三河王位。苌闻师名。属请入关。光皆不允。姚兴继父位。复请不允。于是起兵伐凉。吕光卒。侄吕隆嗣位。无力抵抗。兴乃得迎师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延入西明阁。乃集义学沙门八百人。从什受学。什师所译经论。九十八部。凡三百九十余卷。此经亦所译之一。时在姚秦。故以纪之。

  三藏法师者。显德也。三藏者。一修多罗藏。此云契经。为定学之藏。二毗柰耶藏。此云善治。又云律。为戒学之藏。三阿毗昙藏。此云无比法。又云论。为慧学之藏。○法师有二义。一以三藏之法。为我之师。即依法为师也。二深通三藏之法。自行化他。可以为人师范也。什师博通三藏。七佛以来。为译经师。堪称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标名也。原名鸠摩罗耆婆什。译云童寿。谓童年而有耆德也。有云此名。乃连父母为名。父名鸠摩罗琰。母名耆婆。什者。善识此方文字之称。○译者。易也。易梵语为华言。周制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北方曰译官。汉时译官兼善西语。圣教西来。请其译语。故以称焉。

  什师家世相国。其父鸠摩罗琰。弃官出游。至龟兹国。王美其德。以妹妻之。生师。母即出家。得证初果。师年七岁。母亦令出家。日诵千偈。一日随母入寺。见铁钵。即举加颈。俄念钵重。我年少力弱。何以能举。力即不胜。遂悟万法唯心之旨。慧性过人。九岁随母到罽宾国。依槃头达多法师。习小乘经论。十二岁其母携还。至月氐北山。有罗汉见而异之。谓其母曰。此子当善守之。如过三十五岁不毁戒。度人当不减优波毬多。若破戒。只为才明□艺法师而已。博通四围陀典。五明诸论。阴阳星算等术。莫不穷微尽奥。又从须利耶苏摩。咨禀大乘。乃知从前学小乘之非。于是传习大乘。广求要义。复到罽宾。为其师槃头达多。具说一乘妙理。达多感悟。反礼为师。什师不敢受。其师曰。我是汝小乘师。汝是我大乘师。受礼何妨。及还龟兹。名震诸国。其母知龟兹运衰。辞往天竺。进证三果。临行谓什曰。方等深教。当阐秦都。但于自身。少有不利。奈何。什曰。菩萨之道。利物亡躯。大化得行。虽当炉镬无恨。乃留龟兹。止新王寺。后为大秦。请入华夏。一生所译。咸共流通。

  昔道宣律师。问天人陆玄畅。什师所译经论。何以迄今。受持转盛。答曰。此师七佛以来。为译经法师。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什师临终自誓。若所译经论。不违佛旨。当使焚身。舌根不坏。迨火化后。果然一舌独存。此师之舌。当与六方诸佛。广长舌相同。其所译此经。自应可信也。二译经法师讲竟。

  三解经大师

  明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

  (讲)明是朝号。大师生于明朝。俗姓钟。字振之。名际明。又名声。始祖由汴梁南渡。世居古吴。母金氏。父岐仲公。持大悲咒十年。梦大士送子。遂生师。七岁即茹素。十二岁就外傅。闻圣学。即以千古自任。誓灭佛老二教。开荤酒。作论数十篇。辟异端。至十七岁阅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乃不谤佛。取所著论焚之。二十岁注论语。大悟孔颜心法。是冬丧父。闻地藏菩萨本愿。发出世心。二十二岁。专志念佛。焚窗稿二千余篇。二十三岁。听楞严经。二十四岁。一月中三梦憨山大师。师往曹溪。不能往从。乃从憨山大师门人。雪岭师出家。命名智旭。二十五岁。住径山悟道。二十六岁。受菩萨戒。二十八岁。母病笃。四刲肱不救。悲痛无限。丧葬尽礼。誓往深山。掩关修道。关中大病。乃以参禅工夫。求生净土。三十岁出关。始述毗尼事义集要。三十二岁。方究心台宗。三十七岁后。宏化诸方。著述各种经论疏解。计四十八种。约三百余卷。五十七岁。圆寂于灵峰。越三年。门人开龛荼毗。见趺坐巍然。发长覆耳。面貌如生。火化后。牙齿俱不坏。与罗什法师。舌相不坏。同一征信。大师生前遗嘱。荼毗后。将灵骨研磨。和面为饼饵。散放山水之中。以结众生之缘。后众门人。不敢从粉骴遗嘱。遂奉骨。塔于灵峰大殿之右。

  西有。是大师之别号。此号根据本经。佛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即是西方依正二报。皆是实有。故号西有。并非寓言。亦非理想。因无人知。故佛举告舍利弗。实有西方极乐之依正。不可偏理而废事也。

  沙门。为印度出家修道者之通称。译云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又曰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此二字实不易称。○沙门有四种分别。一胜道沙门。三乘圣众。修证道果者。二说道沙门。代佛宏化。说法利生者。三活道沙门。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四污道沙门。破戒比丘。玷污佛门者。蕅公是前三种沙门。

  蕅益。乃是大师精修净业之号。蕅为莲之因。由蕅而生荷。开华。结莲。莲即蕅之果。意以种蕅。有得莲之益。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自有往生九品莲华。横超三界。直趣菩提之益。

  智旭。是大师法讳。旭为清晨东升之日。其师以其智慧。譬如东升之日。能破大夜之昏。光明遍照也。

  解。即解释。将本经重要之义理。纲要之心宗。一一解释。令得显明也。三解经大师讲竟。

  四著解序文分二科 甲初序法门 二序注疏 初科又分二 乙初总序多门 二别显净宗 今初

  《序》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

  (讲)原夫。是起语之辞。诸佛者。诸是众多之谓也。即指过去现在。十方一切诸佛。佛佛道同。同以无缘之大慈。同体之大悲。悯念众生。悯者哀悯。即大悲之用。念者护念。即大慈之用。群迷范围广大。指九法界众生之多。六凡众生。于本来无我。妄执此身为实我。迷却我空之理。于本来无法。妄执心外有实法。迷却法空之理。二乘之人。灰身泯智。趣向偏空。迷却真空之理。权教菩萨。未悟真如。所修不能离相。迷却圆中之理。九界之迷虽分轻重。其为无明所覆。一也。随机施化者。诸佛转八识成四智。有妙观察智。能观察众生。是何种机。为说何种法。是随其机宜。施以教化。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

  又。诸佛称为无上医王。能医众生各种心病。如医师对症。开方授药。自可药到病除矣。随机施化。为度生之唯一方法。如不净错施于炉犕。数息不利于冢人。皆不能受益。

  昔有二人。投佛出家。一是制炉犕之人。一是守冢墓之人。佛弟子授制炉犕者。以不净观工夫。授守冢墓者。以数息观工夫。二人依教修观。皆不得益。遂同欲还俗。佛呼而问之。汝二人何欲还俗。乃将依教修观。不得益之故。禀明于佛。佛嘱不必还俗。汝二人易观修之。自能得道。要制炉犕者。修数息观。守冢墓者。作不净观。二人不久。皆得道果。此即随机施化。易于得益之明证也。

  凡为善知识者。应当通达。大小偏圆。权实顿渐。一切法门。随众生机。而为宣说。因众生根性不同。乐欲各异。只得俯就机宜。曲垂方便。而饶益之。是为善知识。○若偏执一门。自是他非。排摈异己。无论法门如何。皆非善调物倩。广行化导者。如世专科医师。其利不溥也。

  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者。诸佛说法。无非指示众生。一条归元之路。元即本元真心。众生最初。一念迷情妄动。乃迷真起妄。背本逐末。所以流转生死。长劫不休。诸佛说法。示以归元之路。一归本元。无有二致。惟一清净本心。而所教方便。修证法门。别有八万四千。故谓之多门。如千径九逵。皆达王城也。初总序多门讲竟。

  乙二别显净宗分二科 丙初净土横超胜 二特显持名胜 今初

  《序》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讲)然字。转语之辞。上云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法门之中。拣择其至直捷。而不纡缓。至圆顿。而非偏渐者。莫若念佛法门。求生净土。念佛法门。但持洪名六字。可以横超三界。径登不退。疾趣菩提。其直捷圆顿。为何如耶。

  横超三界。带业往生。为净宗特点。一切法门。皆竖出三界。不能横超三界。竖出则难。横超则易。今有一喻。喻如虫生竹中。若从竹节。一节一节咬穿。向竹梢而出者。此喻竖出三界。何等为难。若从竹边。咬穿一洞而出者。此喻横超三界。何等容易。此即直捷圆顿之譬喻也。初净土横超胜讲竟。

  丙二特显持名胜

  《序》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讲)念佛一门。而分四种。一实相念佛。二观想念佛。三观像念佛。四持名念佛。本经即释迦如来。教人专持名号。于四种念佛法门中。此为至简易。至稳当者。

  何谓简易。但持一句佛号。何等简单。一教便会。何等容易。不必参究。不劳观想。与夫观像。何等简易。

  何谓稳当。略说有三。一念佛众生。常得弥陀光明。之所照烛。常为十方诸佛。之所护念。自始至终。可以不遭魔事。二念佛之人。一生精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可免隔胎之迷。世有修习他种法门。一生功行未圆。欲望来生。继续再修。一经转胎。迷却前生志愿。是为隔胎之迷。三念佛之人。只要信愿行。三种资粮具足。纵使一生念佛。不得开悟。亦得往生净土。永明寿祖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其稳当为何如耶。

  《序》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研究推重。)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

  (讲)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辞。净土三经。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与本经。皆为净土法门经。虽然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推重本经。列在日课。无论何宗寺庙。皆早晚二课。念佛经行。是以持名念佛。为尤要也。岂非二字反显。古人有见于持名念佛一法。可以普被上中下三根。如一雨所滋。大根大茎。中根中茎。小根小茎。皆得蒙润也。

  念佛一法。若智若愚皆有分。是男是女总堪修。上焉者。如文殊普贤。不能踰其阃。文殊发愿偈云。愿我临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普贤偈意全同。每句加二字。曰。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下焉者。铁匠屠夫。亦得臻其域。昔日衡州有一王打铁者。一家四口。以打铁度日。一日不打。即生活费无著。自怨前世不修。今世吃苦。总想修行。不知修法。一日见有一位游方僧。请入其铺奉茶。请教修行之法。告以穷苦。要求示以不花钱。不妨工作之法。僧即传授持名之法。可不花钱。不妨工作。煨铁时。将风箱一掣一声佛号。一推一声佛号。要打铁时。一槌一声佛号。并告以一生持念不辍。则临终时。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其国。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王甚喜。即依之而修。其妻谓曰。打铁本来辛苦。再加念佛。岂不更苦。王告其妻曰。是法极好。往日站在炉边。觉得火热。念佛则不热。往日打铁。觉得臂酸。念佛则不酸。晚间念佛亦好睡。如是益加精进。数年后。一日理发沐浴更衣。谓其妻曰。我今天要回家去。妻曰。此不是汝家。汝家在何处。曰我家在西方。妻笑曰。汝去好了。少顷又站在炉边煨铁。高声念佛。铁煨红取出。说偈曰。“钉钉铛铛。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举槌念佛一声。敲下即立亡。异香芬郁。面不改容。天乐鸣空。众所共闻。当知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无疑。衡州从此。人多念佛。迄今念佛之风仍盛。

  昔日屠夫张善和。一生杀牛为业。将终之时。见群牛竞来索命。乃呼其妻。请僧救度。妻请一念佛僧至。谓善和曰。汝杀业甚重。惟有念佛可救。随我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善和依教念佛。念不多声。则曰牛去矣。僧云再念。复念多声。曰佛来了。一手拈香。含笑而逝。其带业往生。自可为证。乃至八哥念佛。亦得往生。其被机之广可知。

  摄事理以无遗者。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何谓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念念无间。行住坐卧。惟此一念。更无二念。不为内惑外境。之所动乱。名得事一心。○何谓理念。了知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佛一如。无有二相。唯是一心。寂然不动。名得理一心。故曰摄事理以无遗。

  统宗教而无外者。宗乃直指向上宗乘。不落思量分别。念佛法门。专持一句佛号。绵绵密密念去。念到一心不乱。而得念佛三昧。梵语三昧。译云正定。即是禅定。又古德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此即统宗。○教者教相。有大小偏圆。顿渐权实不等。按天台宗。分藏通别圆四教。今念佛之人。以能念心。念所念佛。能所分明。不离事相。此藏教意。○念念念佛。念念明了。能念所念。皆不可得。此通教意。○始从有念。念至无念。不住有无。而归中道。此别教意。○能所情忘。有无见泯。湛然一心。常住不动。此圆教意。净土一门。而该四教。此即统教。故曰统宗教而无外。

  尤为不可思议哉者。尤者更也。此句对其余三种念佛比较。持名更为不可思议。其理深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莲池大师云。口欲谈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本经六方诸佛。各出广长舌相。同声赞叹。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经不可思议。即持名念佛法门不可思议。一序法门讲竟。

  甲二序注疏分二科 乙初序古疏 二序今解 今初

  《序》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讲)自古以来。弥陀经注疏。历代不乏其人。第时世既经久远。便就湮没者多。而所存无有几家。此序古疏。○云栖下序近疏。云栖在杭州。是莲池大师道场。师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县人。俗姓沈。官家后代。年三十一岁。闻说万物皆有无常一语。忽然觉悟人生亦是无常。遂发出世心。参拈花遍融禅师。笑岩宝祖。有省。大明隆庆五年。至杭之五云山。见五色彩云。栖于西坞。复观山明水秀。遂结茅居焉。后以道德所感。远近来归。成为丛林。名云栖寺。文殊菩萨。化为童子。来参大师。师见问曰。两脚有泥。必是远来客。童子曰。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师曰。莲池深万丈。不怕淹死你。童子曰。两手攀虚空。一脚踏到底。○今称云栖和尚者。不敢直呼其讳。重其人也。梵语和尚。此云力生。以有力能生弟子智慧。蕅公从其塔前受戒。故称和尚。

  著为疏钞者。将此经著疏解释。恐浅智未了。复著钞解疏。婆心特切。足见其为法为人之处。广大者。文言浩瀚。精微者。义理明妙。一经要旨。阐发显了。可谓尽美矣。又尽善也。

  幽溪师伯者。幽溪地名。即天台山幽溪高明寺。传灯大师道场。大师俗姓叶。少从映庵禅师出家。后弘扬念佛法门。每临登座。天乐鸣空。大众俱闻。蕅公是其侄辈。亦以地尊称其人。曰幽溪师伯。○圆中钞者。圆中。是圆融中道之理。真俗中三谛。圆融无碍。故名圆中。幽溪大师。以圆中之理。钞释弥陀略解。称为弥陀圆中钞。略解是苏州北禅寺。大佑法师所著。

  高深洪博者。赞圆中之理。是最上第一义谛。如须弥之高。是无边无尽法界。如沧海之深。洪博即广大也。圆中之理。包太虚。周沙界。故曰洪博。

  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者。以喻二书并行于世。如日月之丽中天。凡有目者。皆能睹见两轮并耀。光华焕发。若无目者。则日月虽明。彼亦无见。意以二书利于夙根有智之者。不能及于下根无智之人。

  《序》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

  (讲)此数语。即著述要解之发起因缘。承上弥陀疏钞。与圆中钞。特以文广为富。义多曰繁。边际涯畔。莫能测度。或致初机之人。依之生信发愿为难。程度不及。故曰信愿难阶。上序古疏讲竟。

  乙二序今解

  《序》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也]。

  (讲)承上发起因缘。故不揣自己庸碌无能。愚暗无智。再述要解。此大师自谦语。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贤。不敢与二翁。竞争其异彩。亦不必与二翁。强唱其同调也。

  《序》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将释经文。五重玄义。]

  (讲)此举喻。其喻是苏东坡游庐山诗。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有事有理。事者。事相。此山横看成岭。侧看则成峰。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山势各各不同。皆非尽见庐山全境。故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之中故。不能尽见庐山真境也。后云纵然不尽庐山真境。也许各各亲见庐山而已。

  理者。理性。东坡为五祖戒禅师后身。乃悟道之人。欲即事以显理。故吟此诗。以庐山喻理性。若峰若岭。皆不离庐山。喻若依若正。无非唯心所成。不识庐山真面目者。不识心性本来面目也。只缘身在此山中者。身亦在心性之中。故不见心性之全体。虽不见全体。亦许各见心性而已。楞严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即法法唯心之理。东坡乃即事显理。以诗说法也。

  蕅公引此诗。喻弥陀经疏。以庐山喻弥陀经。以峰岭喻疏解。或谈理高远。或解释浅近。总是阐扬此经之理性。纵使不能将全体和盘托出。亦许亲见佛理。不失佛意也。四著解序文讲竟。

  五解经玄义分五科 甲初释名 二辨体 三明宗 四明力用 五明教相

  (讲)玄义。即经中玄妙之义。乃一经之纲要。先行提挈在前。发挥明了。至后经中余义。易于领会。天台宗解经。总以五重玄义在前。贤首宗解经。则用十门分别居先。此乃二宗解经之家法也。

  甲初释名

  《解》第一。释名。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

  (讲)第一重玄义。即解释此经之名。佛说阿弥陀经。此题即前七种立题中。单人立题也。以能说所说。娑婆极乐。两土果人为名。释迦弥陀。皆是究竟极果。大觉悟之人也。

  《解》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

  (讲)此土。指吾人所住娑婆世界。以释迦牟尼佛。为能说教利生之主也。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者。诸佛虽大悲平等。而我佛偏悯极苦众生。故发愿生此娑婆。五浊恶世。示现成佛。以先觉下三句。即成就佛道之义。前云必要三觉圆满。方得称佛。

  以先觉者。即自觉。自己先能觉悟也。觉后觉者。即觉他。觉悟其他一切众生也。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即觉满。觉行圆满。觉至一心本源。是谓大圆满觉。入佛知见。佛知真知。无所不知。佛见真见。无所不见也。

  此三句。即解佛字要义。佛字。乃超九界以独尊之号。自觉。超六凡法界众生之不觉故。觉他。超声闻缘觉二乘法界。不能自觉觉他故。觉满。超权实教菩萨法界。虽能自觉觉他。而觉行未曾圆满。乃至等觉菩萨。喻如十四夜月。比之十五夜。尚差一等故。惟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为三觉圆。万德具。超九界以独尊。堪称世尊。

  《解》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

  (讲)悦所怀者。乃畅悦所有怀抱。佛惟以度生为怀。今众生成佛之机已熟。可以为说。念佛成佛。难信之法。令得究竟脱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故悦也。

  此二节解。即解成佛说法二事。如本经后文。佛呼舍利弗而告曰。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佛说此经。能为甚难希有之事也。

  《解》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讲)阿弥陀。是本师所说。彼西方极乐世界之导师。导是引导化导。弥陀过去为转轮圣王。于世自在王佛会下。闻法出家。发四十八种大愿。第一愿。国中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乃至第四十八愿。他方菩萨。闻佛名号。即得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总之以四十八愿。成就极乐依正庄严。接引信愿念佛众生。生彼世界。永阶不退者。即永远登不退地。而直趣佛果也。不退有三。一位不退。趣入圣流。不退坠凡夫地。二行不退。恒常度生。不退坠二乘地。三念不退。任运增进。证入如来地。凡生极乐者。皆得三不退地。本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故曰永阶不退。非独上品不退。乃至十念功成。带业往生之者。亦得不退也。

  《解》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

  (讲)梵语指印度语。劫初光音天人。下降于印度。因食地肥。足不离地。留为人种。光音天是梵天。印度人。称为梵天苗裔。故彼土语言。称为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但将寿命光明。二种而说。已解在前。要之弥陀功德。具有恒沙称性功德。智慧。已证一切种智。神通。具足三明六通。道力。已得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法。依报正报。种种庄严。说法。则转一切*轮。化度。则度一切有情。故云一一无量也。

  《解》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

  (讲)金口。指佛口为金口。以佛全体阎浮檀金之故。一切佛亲口所说。通名为经。经字是通题。对上佛说阿弥陀五字别题。是通别合为一题。教行理三。各论通别。今佛说阿弥陀经。经中所诠。信愿持名之教。与诸经不同。为教别。同名为经。故教通。依教所起之行。非观想观像二种。乃是持名之行。故行别。同归极乐。故行通。依行所契之理。有唯心四土。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净土。四土差别。故理别。四土不出唯心。故理通。教行理三经。其义甚广。具如台藏所明。五重玄义第一重。释名讲竟。

  甲二辨体

  《解》第二。辨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

  (讲)第二辨体。即辨明此经所依之体。大乘经。对小乘说。乘是车乘。有运载义。法华经。有羊车。鹿车。牛车。以譬喻大中小三乘之法。更有大白牛车。譬喻最上一乘佛法。羊鹿二车。指声闻缘觉。可从凡圣同居土。运载至方便有余土。牛车。指大乘权教菩萨。可从前二土。运载至实报庄严土。大白牛车。指一乘实教菩萨。可从前三土。运载至常寂光净土。

  诸大乘经。谈理深广。故皆以一乘实相为正体。如妙法莲华经。以实相为体。楞严经。以如来藏为体。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体。其余不必广举。名异体一。如来藏。一真法界。亦实相也。

  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之体最深。最关紧要。不得不详细讲明。静心察听。自能领会。若明实相。是为悟大乘理。

  先讲无相之实相。无相者。离虚妄相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非相即离相。意谓若见所有虚妄诸相。能离虚妄之相。即见真实之相。真实之相。即是法身如来。故曰即见如来。此即无相之实相也。

  次讲无不相之实相。无不相者。不是没有真实相也。诸法虽妄。妄中有真。诸法生灭。生灭之中。有个不生灭性。凡虚妄生灭者。皆差别相。真实不生灭者。乃平等相。此即无不相之实相也。

  如上所讲二种实相。今以譬喻明之。经云。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譬喻者。以易知之事相。譬喻难知之理性。令难知者。亦成易知也。且试举金与金器。譬喻无相之实相。及无不相之实相。世间所有一切诸相。种种不同。如金器各有相状不同。有生有灭。一一金器。皆可改造。所有诸相。皆虚妄不实之相。无相之实相。无字。当作离字解。若离却金器。瓶。环。钗。钏。虚妄之相。即见金之实相。法中。若离却世间。诸法虚妄之相。即见真如实相。故曰无相实相。○又。一切金器虽然千差万别。于差别异相中。不是没有平等之一相。瓶。环。钗。钏。差别相也。真金。平等相也。真金是一。能成无量器。无量器。不出一金。即依金作器。器器皆金。诸器差别相上。不是没有金之平等相。法中。即世间诸法差别。虚妄相上。不是没有真如平等真实之相。故曰无不相实相。是实相。为诸法所依之体。亦为诸大乘经正体。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者。此正指现前念佛之一念心性。心有灵知之用。性乃不变之体。用不离体。故合称心性。下不在内外中间。过现未来等。是教人必须深研痛拶。自有一番消息。不可徒落语言。作道理领过。今当以二义释之。一本空义。即无相之实相。以现前一念心性。本自空寂。故不在内外中间三处。如二祖神光。断臂求法。求初祖达磨。为他安心。初祖伸手云。将心来与汝安。二祖即时回光返照曰。觅心了不可得。初祖云。与汝安心竟。不可得。即本空义也。

  二常住义。即无不相之实相。以现前一念心性。常住本然。不属过现未来三际。此之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不生不灭。故三际悉皆不属。此常住义也。无生论云。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体即法界。达此者。由持名念佛。而悟实相也。

  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者。离一切虚妄相也。如楞严经。空如来藏。空诸一切妄染之法是也。古人悟道云。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此中即香味触法。而非香味触法。且道是甚么。试参看。

  《解》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其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讲)此即不落空有二边。全归中道。承上不在三处。不属三际。故曰觅之了不可得。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也。又古德云。内外追寻一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故曰不可言其无。此不落空边也。

  具造百界千如者。具是理具。造是事造。理即心性不变之体。事即心性随缘之用。谓吾人一念心性理中。本具百界千如。喻如海水本具百浪千波也。若约随缘之用。事上则造作百界千如。喻如水随风缘。而起百浪千波也。

  喻中虽明。法中未了。何谓百界千如。吾人一念。具足十法界。四种圣人法界。一佛法界。二菩萨法界。三缘觉法界。四声闻法界。更有六种凡夫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合为十法界。每界各具十界。则成百界。○千如者。一界有十如是。法华经云。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百界各具十如。是则成千如。复有假名一千。正报一千。依报一千。共有三千。复有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古人云。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也。不可言其有者。以百界千如。种种差别。惟一真如。各无自体可得。故不可言其有也。此不落有边也。

  《解》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非离此别有自性。

  (讲)上二句言性离妄相。下三句言相不离性。缘虑分别者。是心缘念虑第六意识能分别心也。又此心能攀缘尘境。思虑分别也。此心有明了意识。独头意识。二种差别。明了意识。同前五识。俱时而起。缘五尘境界。又名五俱意识。独头意识。缘法尘独影境。即前五尘落卸影子。二种意识。俱有分别。又名妄相心。上二句即起信论所云。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

  而缘虑分别下三句。一切诸相。不能离此心性。别有自性可得。喻如水若无风。本无波相。因风波起。波相不能离水。别有波之自性也。

  《解》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讲)此段结成圆融中道。实相妙理。以要言之。实相。离一切诸法之相。实相。即一切诸法之相。离约真谛真空说。离一切幻相。故为无相之实相。即约俗谛妙有说。即一切诸法。故为无不相之实相。正说真空无相。不坏俗谛。即真不碍俗。正说俗谛妙有。不坏真谛。即俗不碍真。真俗圆融无碍。无名立名。不得已强名实相。

  《解》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讲)实相之体。不落二边。寂是空义。照是有义。非寂非照。即非空非有。不落空有二边也。又。寂是不变义。照是随缘义。而复寂而恒照。即不变常随缘。照而常寂。即随缘常不变也。

  《解》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

  (讲)此四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即是如来身土。照而常寂。此句重寂字。寂者不动之义。故强名常寂光土。土亦有不动义也。寂而常照。此句重照字。照有随缘义。故强名清净法身。身亦有随缘义也。

  常寂光。是四土之一。前三土。不离常寂光土。常即法身德。常住不灭。寂即解脱德。寂然不动。光即般若德。光明遍照。清净法身。有自性清净法身。一切众生之所同具。有离垢妙极法身。十方诸佛之所独证。

  《解》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

  (讲)此二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又即如来法报二身。法身清净不动。故合寂义。报身光明遍照。故合照义。○问。上科以法身合照。此科以法身合寂。岂不自相矛盾。答。法身有随缘无相二义。上科身土对论。法身随缘合是照。寂光不变应属寂。此科法报对举。法身无相合是寂。报身有相应属照。并非前后相违。

  《解》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照寂。名报身。

  (讲)性德属性具之德体。如在矿之金。修德属修成之德相。如出矿之金。法身本有。不假修治之功。故性德寂照。名法身。报身修成。惑净智圆方显。故修德照寂。名报身。

  《解》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

  (讲)又修德照寂。照属智。寂属理。用始觉智。照本觉理。照彻心源。得根本智。又名理智。又名实智。成自受用报身。依根本智。起后得智。又名事智。又名权智。现他受用报身。故曰照寂。以智契理。始本合一。依法垂报。名受用身。

  修德寂照。名应化身。寂照者。即不动寂场。而游鹿苑。仍现丈六比丘相。为小乘弟子。说四谛法。名应化身。

  《解》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实相无二。亦无不二。

  (讲)上文所举寂照。身土。性修。真应。理具。事造。悉皆不二者。因不出一念心性故也。无非实相者。即楞严经所云。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

  实相无二者。以实相之理。本是平等一相。放曰无二。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亦无不二者。从理起事。事应无量。故曰亦无不二。上句约理。下句约事。

  《解》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讲)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辞。承上亦无不二之故。实相举体随缘。作十方国土之依报。作十界圣凡之正报。作法报二身。作自他诸相。乃至超略之辞。超略其他不说。但就本经而说。作能说之释迦。作所说之弥陀。能度之佛。所度之生。能信之心念。所信之法门。能愿之愿乐。所愿之极乐。能持之身口意三业。所持之阿弥陀佛号。能生之三种资粮。所生之四种净土。能赞之释迦诸佛。所赞之极乐依正。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现。

  此科作字。应贯下诸法到底。喻如依金作器之作字。一金能作众器。众器不出一金。喻实相能随缘。而作依正等诸法。诸法无不是实相。故曰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此段之理。与诸大乘经同。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古德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皆此义也。故随拈一法。体即法界。以此而知。一句弥陀名号。亦复体即法界。此经亦复体即法界。故以实相为此经之正体也。五重玄义。第二辨体讲竟。

  甲三明宗

  《解》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辨宗。

  (讲)第三明宗者。五重玄义。此当第三。须当显明。此经之宗旨。宗者要也。即经中所立之行。故曰宗是修行要径。行门无量。必择其要。古德云。念佛是修行捷径。持名念佛。又为径中之径也。

  会体枢机者。体。即上科所辨之正体。有谓宗即是体。体即是宗。此言不当。要知体是理。宗是行。体为宗依之体。宗是显体之宗。宗体不即不离。故曰宗是会体枢机。门之开闭由枢。弩之发动由机。以枢机喻宗。则宗是会体之要行也。

  而万行之纲领也三句。而字转语之辞。此经以信愿持名为宗。余常言持名一法。为大总持法门。三学全该。六度具足。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故此经之宗。为万行之纲领。纲者。网之纲也。提其纲。则网中众目自张。领者。衣之领也。挈其领。则衣之襟袖自至。故辨体之后。应须辨宗也。

  《解》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讲)此经信愿行三资粮。为修行之宗要。三资以信为首者。以信为道源功德母故。又五根。十一善法。亦皆以信居先。至吾人学佛阶级。信解修证。亦必以信为入门。三资若非有信心。不足以启愿。若非有愿力。不足以导行。若非有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明所信。即平日所信。西方极乐。依正庄严。皆为弥陀愿行之所成就。既念佛往生。亲见胜境。乃证所信也。

  《解》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

  (讲)经中佛呼舍利弗。而告之曰。西方有极乐世界。有弥陀现在说法。复广陈行树。栏楯。罗网。楼阁。宝池。莲华。天乐。金地。天华。众鸟风树说法。皆广陈极乐之依报世界。种种庄严。○经中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下。征释无量光。无量寿。罗汉菩萨。亦复无量。众生生者。皆得不退。一生补处菩萨甚多。皆广陈极乐之正报主伴。种种庄严。广陈依正种种庄严者。正欲令闻者以生信也。

  次劝发愿以导行者。经中佛告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此即佛劝众生。发愿导行之文。有愿方能起行故也。

  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者。经中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即示持名念佛之法。从一日至七日。克期取证。而得一心不乱。临终蒙佛接引。往生净土。以径登不退也。

  《解》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讲)此总标信愿行三资。能信之心是一。所信自他因果事理不一。愿则厌苦欣乐。行则但持一句佛号。求得一心不乱。即求证念佛三昧也。

  《解》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

  (讲)信自者。以心性为自。乃对其他一切而说。即是信我现前一念真心。以为自也。此心本不是世人所认。四大身内之肉团。亦不是世人所认。缘尘分别之影事。此二种皆非真心。世人多皆认假为真。及认妄为真。学者须从这里。好好研究一番。死尽偷心。不可草草过去。

  何谓认假为真。世人皆认身内肉团假心。以为自心。且试问于人曰。汝心在何处。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这里。此即是认胸间一团肉。状如倒挂莲花。昼开夜合者。以为自心也。此肉团心。是假非真。有生必灭。终归烂坏。非不生不灭之常住真心。此肉团心。亦无作用。我说此言。定有许多人不信。必曰此心能知。何以说为无用。我曰无知。不妨试验看。若是有知。此心在人身内。未烂未坏。皆当有知。何以世人乍死。此心仍在。即不能知。足证能知者。非此心。说有知者。非事实也。何谓认妄为真。世人皆认缘尘分别影事。以为自心。且试问于人曰。汝有心否。彼必答曰。谁人无心。再问曰。汝以何为心。彼必曰。现前能缘尘境。种种分别者。即我心也。此正是认妄想为真心。是为不觉之凡夫。同楞严会上。佛问阿难。曰汝目可见。以何为心。阿难答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言。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此即认妄为真。致受长劫。生死之患。

  现今信自者。即信自己本有常住真心。不是肉团之假心。亦非缘影之妄心。乃是竖穷三际。无有初后。横遍十方。无有边涯。之真心也。真心具不变随缘二义。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喻金体不变。随缘而成众器。虽随缘成器。金体依然不变。吾人真心。终日随缘。终日不变。亦复如是。

  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者。真心包裹太虚。周遍沙界。楞严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又曰。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当知空界。本自心所现。西方极乐世界。亦自心所现。

  《解》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讲)真心本来广大周遍。我等虽然在迷。此心不失。昏谓昏于无明。迷谓迷却真俗中三谛。起种种颠倒。五住地惑。依惑造业。依业受苦。轮转不休。苟能一念回心者。回昏迷倒惑之心。专持佛名。横超三界。持至事一心不乱。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凡圣同居。方便有余。二种净土。持至理一心不乱。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实报庄严。常寂光。二种净土。更无丝毫疑虑。是名信自。即信唯心之净土也。

  《解》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讲)信他者。以教为他。信释迦无诳语。佛具五语。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弥陀无虚愿。四十八愿。愿愿圆满。方成正觉。果后一定不违本愿。六方诸佛。广长舌相。乃因中不妄语。所感之果相。无二言者。即诸佛异口同音。故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者。即依诸佛所说。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决志求生净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解》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

  (讲)信因者。以念佛为因。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故曰犹为成佛种子。又佛世一老人。投佛出家。舍利弗以慧眼观察。其人八万劫来。毫无善根。不度出家。老人闻言。自悲障重。放声大哭。佛呼而问何故。老人即以尊者之言。奉白于佛。佛饬舍利弗。度其出家。舍利弗言。佛前谕嘱。无有善根之人。勿许出家。此人八万劫来。毫无善根。佛何以许度出家。佛云此人。八万劫前为樵夫。在山采薪。见一虎来。即攀上树以避之。虎过。念南无佛一声。即此念佛善根。今已成熟。可度出家。后得阿罗汉果。散心称名尚然。反显念佛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况字。即反显义。是名信因。

  《解》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讲)信果者。以往生为果。深信净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皆从念佛三昧真因。而得往生实果。文中四种譬喻。二喻依因感果。二喻果不离因。决无虚弃者。有念佛之因。必得往生之果。决定功无虚弃。但肯念佛。必得往生。是名信果。

  《解》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

  (讲)信事者。以境为事。境由心现。深信心无尽故。依心所现之境亦无尽。实有极乐世界。在此土之西。最极清净庄严。虽云过十万亿佛土。亦非心外。○不同庄生寓言者。寓是寄寓。又托也。寄托之言。虽有其名。实无其事。如庄子南华经云。有人名混沌。生而无七窍。人怜而凿之。七窍有而混沌死。有其名。而无其人。故为寓言。佛说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有。非寓言。亦非理想。故曰信事。

  《解》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

  (讲)信理者。以法界为理。深信十万亿土。无量事境。实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介尔者。微小之谓也。以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虽然微小。体即法界。本来广大周遍。实无有外。喻如虚空广大周遍。虚空无外。一切世界。皆在虚空之内。心性广大周遍。心性无外。极乐即心内之极乐。故曰不出。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讲)此文具四法界。一念心性。是理法界。所现极乐。是事法界。全事即理四句。是理事无碍法界。我心遍故三句。是事事无碍法界。一室千灯。即喻事事无碍之义。

  又深信西方。依报世界。正报佛生。主即弥陀。伴即菩萨声闻人天。皆吾人现前。一念心性所现之影。性心如镜。西方依正。如镜中之影像。全事即理者。事依理成。事不离理。故即理。如一切金器。依金而成。器不离金。故众器即是真金。○全妄即真者。妄依真起。妄无自体。全体即真。如冰依水起。冰无自体。全冰即水。○全修即性者。修德属始觉智。性德为本觉理。依理起智。全智即理。如依镜有光。镜光即镜。○全他即自者。他指诸佛众生。自即自心。谓不独我之正报身心。与我之依报世界。是我自心所现。即诸佛菩萨。以及一切众生。他之依正二报。亦即是我自心所现。此中四句。皆是事不碍理。理不碍事。理事无碍法界。

  我心遍故下。事事无碍法界。我之心性随缘。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佛心。众生心。亦随缘。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故事与事。亦得无碍。故立一譬喻。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相遍满。重重交相摄入。一光遍多光。多光遍一光。多光摄一光。一光摄多光。光光相融。不相妨碍。即法界十玄门中。一多无碍法门。如是信者。是名信理。上六种信讲竟。

  《解》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

  (讲)此明二种愿。愿离娑婆。愿生极乐。娑婆极乐。两土秽净。皆由自心染净业所感。觉林菩萨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古德云。娑婆心险。感陵谷之高深。极乐心平。致宝地之如掌。此皆即理之事。自心所感之秽。应生厌离。自心所感之净。应生欣求。欣厌二字。即是愿。

  厌字。是修行基础。若无厌离。那得欣求。如世人不厌生老病死苦。自然不会求出生死。不思修行。世人对此世界。不生厌者。皆是不觉悟也。第一不觉悟。人生是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外。还有种种诸苦。说不能尽。身是众苦之本。为众苦所集故。○第二不觉悟。人生是空。任汝功名富贵。无非大梦一场。“万贯家财带不去。一双空手赴幽冥。”○第三不觉悟。人生无常。人生上寿。不过百年。善导大师云。“任汝千般快乐。无常总是到来。”佛问弟子云。人命在几间。一曰人命在旦夕间。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呼吸间。佛言子知道矣。○第四不觉悟人生无我。个个都认此身为我。处处爱我。贪著五欲。贪财为我受用。贪色为我娱乐。贪名为我荣耀。贪食为我滋养。贪睡为我安息。不知此身。四大和合。假名为我。毕竟无我可得。果能觉悟。人生苦。空。无常。无我。深生厌离。则厌堪为入道之门也。

  《解》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

  (讲)前四句明有欣厌。便有取舍。厌秽者。厌娑婆浊恶之秽。欣净者。欣极乐庄严之净。欣厌二字。即是信愿行之愿。既厌秽。必须愿舍。既欣净。必须愿取。如何是舍至究竟。方无可舍。必须求出娑婆。横超三界。则永离众苦。方是更无可舍。如何是取至究竟。方无可取。必须求生极乐。直上九莲。则但受诸乐。方是更无可取。以现前方便欣厌取舍。而至究竟不取不舍也。前欣厌取舍。是即理之事。后取舍究竟。是即事之理。

  故妙宗下引证。妙宗钞问云。至理微妙。不垢不净。无取无舍。今立垢净令人取舍。既乖妙理。即非上乘。答云。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辙者车路。此中问意。乃偏理而废事。答处乃即事而达理。

  我等发心修行。但老实念佛。求出娑婆。求生极乐。从事实上做起。最为稳当。千万不可执理废事。莲池大师云。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

  《解》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

  (讲)设使世人念佛。不从事相发愿。舍秽取净。但重理性。不取不舍。此即执理废事。亦是不离取舍。何以故。执理就是偏取于理。废事就是偏舍于事。取舍宛然。既废于事。理亦不得圆通。岂是大乘。理事无碍之道耶。

  若达全事即理下五句。谓若能了达全事即理。具大乘正信者。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全体法界。此文当举喻以明之。若能了达全波是水。则水是水。波亦是水。水波虽有二名。同一湿性。而念佛舍秽取净。正是起大乘正信。而发大乘宏愿。故次信而明愿也。

  《解》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讲)此正明妙行。执持名号。即是求生净土之妙行。行深则得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固难。而理一心不乱尤难。事理一心不乱。详讲在后若七日下。持名是修法。不乱是成功。

  名谓假名。德乃实德。名以召德者。用佛之假名。呼召佛之实德。如念阿弥陀佛。光寿即佛之实德。佛之实德无量。略举光寿二者。佛器亦贵重。器依金成也。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者。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上二句。六字洪名。万德具足。下二句。一心念佛。六度齐备。故曰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也。

  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者。散乱心称佛名号。已纳佛种于八识田中。时节既至。善根成熟。亦有成佛希望。执持。即一心执持佛号。念念相续。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登不退地。故曰执持登不退也。

  《解》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

  (讲)此下校量行妙。先示诸行。然诸经中。有示净土之行。种种不一。故曰万别千差。观像。即般舟三昧经。示观像之法。观想。即十六观经。观想西方。依正诸法。礼拜。供养。五悔。即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此两愿。摄属礼拜。既礼拜。必恭敬称赞也。三者广修供养。此愿属供养。

  五悔者。一忏悔。二劝请。三随喜。四回向。五发愿。后四亦名悔者。以五者皆能悔过灭罪故。四者忏悔业障。此愿属五悔第一忏悔。五者随喜功德。此愿属五悔第三随喜。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此两愿摄属五悔第二劝请。既请佛说法。必请久住世间也。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此两愿。摄属五悔第五发愿。十者普皆回向。即回向众生。同生净土。同证真如。同成佛道。此愿属五悔第四回向。

  六念等者。一者念佛。为慈悲导师。二者念法。乃诸佛所师。三者念僧。是人天福田。四者念天。得长寿安乐。五者念戒。能清净三业。六者念施。能普济有情。此六念是十六观经。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之一。三种者。一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等字。即等前二种。以及万善。皆可庄严净土也。奉劝念佛。必宜正助双修。以念佛为正修。以余行为助道。所修余行。回向发愿。亦得往生。故曰。一一行成。皆生净土。

  《解》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

  (讲)此显持名。先示诸行不及持名。以持名具足事理二妙。堪称妙行。唯者独也。独显持名一种法门。收机最广。普被三根。下手最易。但持六字。此二乃事妙。下三为理妙。方便者。对机修法也。持名念佛一法。念念即佛。不落三乘诸行。故为第一方便。了义者。大乘显了之义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第二义门。故为无上了义。圆顿者。圆融顿超之法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偏渐阶级。故为最极圆顿。

  故云下。譬喻清水珠。能清浊水。珠到水清。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以喻佛号能治乱心。故曰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阿弥陀经浅释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