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贤法师:心经讲记
(壹)题前概述 一、判教 判三时教 根据《解深密经》所讲,佛说法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阿含教时期。佛以“四谛”理论,宣说“人无我”法,专门指示小乘声闻弟子如何修行、如何清净身心,回小向大,达到无余依涅槃而脱离生死。所讲经典以《阿含经》为主。 第二,般若教时期。佛为发心修菩萨乘的大众讲“一切法空”,是为了破斥“有”见,以“隐密相”宣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指示小乘“回小向大”(即转声闻乘向菩萨乘),空除“人我执”和“法我执”(即不执着所谓“主观的我”和“主观的我所对待的客观的法”),进而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最终以无上菩提证无住涅槃的境界。所讲主要经典有《大般若经》等。 第三,深密教(属于唯识法相中道了义之教)时期。佛在报身土广为发心修一切乘的大众开显“真空妙有”之真实义,以“显了相”宣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方面讲“遍计所执”是“假有”,一方面讲“依他起”(染净因果缘起)是“幻有”,同时倡明“圆成实”是真如法性,是“胜义有”。讲“空”就是空除“人我执、法我执”,但不否定“妙有”,否则就会堕入“顽空”之见。佛以“四无畏”(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说障道无畏,说尽苦道无畏)发狮子吼,止息一切争论。所讲主要经典有《解深密经》、《华严经》、《楞伽经》等。 中国大乘八宗 佛教在东汉初年正式从印度传到中国来后,发展到唐朝时形成了大乘八大宗派。其中偏重行持的有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偏重阐教的有三论宗(空宗)、慈恩宗(讲唯识法相,又名“唯识宗”或“法相宗”)、天台宗(讲“一心三观”)、贤首宗(讲“一真法界”,又名法界宗、华严宗)。 “八宗”之中属“般若空宗”的有三论宗、禅宗、天台宗;属于讲唯识法相(一切唯心造)的有慈恩宗、贤首宗、密宗、律宗、净土宗。 不管哪个宗派,佛法五乘所共通的就是讲因果和因缘生法。一切事物的生起都要有主因和助缘才能产生所谓的结果,不论是精神的物质的、善的恶的、苦的乐的等等,都是因缘生法。佛法的中心是建立因果,说明因缘生法的要义,唯识法相中道了义经教在这方面阐述得很详尽。 二、本经缘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的译本有十余种之多,我们现在学的是玄奘法师的译本。根据其他人的翻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有序分和流通分,本经在这里为了记诵方便而节略了。 《心经》是佛在灵鹫山说的,是由于舍利弗启请佛开示观世音菩萨的禅定境界而宣说的,其主要部分翻译成汉字仅二百余字。 舍利子三义 “舍利子”指代的事物有多种。 一是佛菩萨及大德高僧入涅槃后火化的灵骨,很坚固,且异色异状。佛涅槃后有很多舍利子,很多大德圆寂后都有,如太虚大师(太虚大师的心脏没有烧坏)、虚云法师、弘一律师等。这是学佛人修行功夫的明证。 二是指《阿弥陀经》中的舍利鸟,译为鹙鹭,即它的声音像百灵鸟一样美妙灵巧。 三是代表人名,指舍利之子——舍利弗。舍利是舍利弗母亲的名字,她身形端严、聪明灵巧。据历史记载,舍利原先并不聪明,怀了舍利弗后突然变得聪明灵巧了。 舍利弗依止佛修行的因缘 舍利弗同目犍连在佛的十大弟子中地位非常重要。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二人最初都是学婆罗门教及外道哲学的,但感到不满意。 有一天他们在路上遇到马胜比丘,见其威仪严肃、行为端庄,觉得很奇怪,就上前问他:“你是学什么的?” 马胜比丘答道:“我是学佛的。” 又问:“学哪个佛?” 马胜比丘答:“学释迦牟尼佛。” 问:“佛指示些什么?” 答:“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因佛常讲一切法是因缘生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当时舍利弗和目犍连就有所领悟。又问:“佛在哪里?” 马胜比丘说:“佛在灵鹫山说法。” 于是他们就去找到佛并皈依出家,依止佛修行,后证得阿罗汉果。舍利弗因“回小向大”修菩萨乘,经佛陀授记,将于未来成佛。 三、《心经》概论 《心经》是《金刚经》的精要 《心经》是佛在第二个时期所讲般若空宗的经教之一,其他经典主要有《大般若经》、《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金刚经》)等。《大般若经》共六百卷,篇幅很庞大,教理很精深,注释也颇多,其中就有龙树菩萨造的《大智度论》。由于《大般若经》的篇幅繁多,佛又演说了《金刚经》。《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简缩,《心经》又是《金刚经》的简缩,义理部分只有二百多字,因此该经是《金刚经》的精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忏悔最好持诵《心经》 根据高僧大德们的解释,该经说明了般若的功德,若持诵此经,其功德能消除业障,增长福德智慧。所以当我们忏悔时,最好持诵《金刚经》、《心经》,并仔细思考其甚深真实之义。只要能诚恳持诵,就能逐步业消智朗,达到忏悔的目的。有一首偈言: 罪性本空由心造,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罪由心造,亦由心灭。心造业是由虚妄分别起惑,从而才有罪业,你若能去掉虚妄心,破除“人我执、法我执”,就能恢复真实心体,真正达到业消智朗。 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哪怕是个嗔恨心很重的残暴的人,只要他消灭了嗔心,知道放下屠刀,就可消除虚妄心,慢慢修行就可恢复真心。如此积累下去,就有功德并消除业障,恢复自性,即可走向成佛之路。比如我们在受戒时,只要能真实求忏悔,认识自己的错误,并痛下决心悔过,就能在刹那间使清净心恢复而得到戒体。这点很重要! 众生境界痛苦很多,在座的很多老年人经历丰富,应该深有体会。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叫做“五浊恶世”,是个痛苦很深的世界,原因是众生起惑造业所感。“心染国土染,心净国土净”,学佛要抓根本,我们这么多烦恼痛苦,完全是由自心所造。比如现在打击刑事犯罪分子,为什么把他们抓住送进监牢,受镣铐之苦呢?其原因就是他们的心不善良,贪心重、嗔心重、损人害己的心重,不顾他人的痛苦、只图自己享乐,穷奢极侈,处处损人利己,触犯了法律,结果自食其果。因此一切痛苦都是由心起惑造业所得的果报。 我们学佛人在修行过程中一定要多听经教,多闻善知识的开示,增长自己的正知正见,以巩固正信,这样才能彻底消除虚妄心,不起无明烦恼,不造恶业,才不受生死痛苦。佛法是以“无我慧”为先导。所以忏悔时,最好持诵《心经》,这样可以开启智慧,破除执着。智慧的威力很大,功夫用好了,可明心见性,消除一切业障。 玄奘法师取经成功的两件法宝 玄奘法师在去印度求法的路途中,在一座庙子里碰到一个印度僧人,那个僧人生了病,身上长疥疮,很多人都不理他。玄奘法师一向对老年师父都很恭敬,于是就去照顾他,照应他穿衣吃药。后来这僧人深受感动,就把《心经》传授给玄奘法师,教他读熟,多持诵。 在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说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跟随他,这是虚构的。实际上最初是有几个人跟随他,是骑了马的,后来因这些人病的病、走的走,最后就只剩下他一人,克服一切困难,坚定不移地前行,前后共十七年。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在历史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是靠他坚定的信心和两件法宝取得的成果。我读过《慈恩传》,其中提到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是靠观世音菩萨圣号和《心经》这两件法宝,把在途中沙漠地带遇到的鬼怪、风暴、饥饿等各种困难消除掉。 因此,诚恳恭敬地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持诵《心经》的功德很大。在称念持诵过程中,自然会得到感应。这种感应的事迹很多,古今中外各国都有记载,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在座的有不少居士亲自受到过感应,我本人在最近三十年来的苦厄中,能维持生命、保持正念,也是因为称念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和《心经》而得到观音菩萨的加持。所以大家要坚信观世音菩萨的威力及《心经》的功德。 明了持诵《心经》和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功德,再进一步理解这些道理,就能真正恢复自己本来的佛性,最终证得菩提、涅槃。这是《心经》的真正力量所在。 乘般若船到涅槃岸 观世音菩萨不但有大智,还有大悲,由大智产生大悲。观世音菩萨如何产生大智,《心经》作了重要的叙述。 “智”在印度语为“般若”,学佛人就是要靠智慧一步一步趋向无上菩提。“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意谓靠伟大的智慧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彼岸。我们众生在这娑婆世界中遭受着种种痛苦和烦恼,众生处在生死苦海的此岸,要达到菩提涅槃的彼岸,就必须乘坐般若船。 “般若”分三种: 一是文字般若。即佛说的教法,教典有三藏十二部,都是为了使众生明白真理、破除愚痴的方便法门,故又名“方便般若”。 二是观照般若。即实际修行,修习止观,在明白佛法真义的基础上不舍无上菩提心,由持戒到修禅定而产生智慧,运用观察功夫来观“我”,观“执着”,这叫“观照般若”。 三是实相般若。由观照般若的功夫观察照见一切法的真实相后,证得真如法性,同时也证得无漏无分别的根本智和后得智,由根本智和后得智洞彻真如法性的境界,从真显俗,二谛圆融。 这三种功夫对学佛人都很重要,你们在座的有些居士,不要因自己没文化就灰心丧气,佛法讲熏习是“种因”,讲“闻、思、修”三慧,先能多听闻正法就很好。 宗喀巴大师的三士道 西藏宗喀巴大师是黄教的祖师,达赖、班禅两支就是他的后代。他精通教义、显密圆融,是西藏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在大师以前,有白教、红教、黑教,但戒规不严。宗喀巴大师从学佛到出家,建立了密宗黄教,使西藏佛教得以复兴。大师一生著作很多,其中《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把修行分为三品,即下士道品、中士道品、上士道品。 “下士道品”讲修人天乘果,皈依三宝,修五戒十善;“中士道品”讲修解脱行,观“四谛”、“十二因缘”而证解脱果;上士道品,讲修菩萨“六度四摄”之行,观真空、证无我慧而证无上菩提果。 宗喀巴大师在讲到“下士道品”时,根据佛法提出,学佛人首先要保持人身,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无常到来时至少要保持人身。这里有几个法则:一依止善知识,二多听闻经教,三皈依三宝,四明因识果。这也是下士道品的精要。 多听开示,多闻经教,多读经书,可开启智慧,由此才能生起正知正见,逐步去掉虚妄分别,遇到事情才能洞察明了,临境不迷。“闻、思、修”三慧,是所有出家众在家众在修行过程中的必备环节。多听闻佛法,没有文化的也要多听,从听闻中启发自己的正知正见,逐步去掉迷惑与无明,开发智慧引生正见,从而巩固正信。 因此,文字般若很重要,三藏十二部教典哲理深邃、篇幅宏大,都属文字般若。其中讲的全是因果、四谛十二因缘、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的真理,这些真理能够破除人我执、法我执,去掉迷惑,从而达到解脱自在的涅槃境界。故佛法不是迷信,而是智慧的信仰。这都要靠多闻熏习的功夫。 观照般若在修禅定时体现 由文字般若达到观照般若。观照般若就是能够观察照见一切事理、一切真相,洞明其真理。这主要靠佛教禅定,即修止观的行持功夫。学佛人的行持包括念经、拜佛、修禅等。 禅定的力量很大。中国禅宗祖师达摩,从印度到中国来,一苇渡江,到了少林寺,面壁九年,修习止观。我亲自去看过达摩洞,当时还现了达摩祖师的影子。周总理曾作诗云: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忘蹈海思英雄。 达摩祖师静修禅观进入很高的境界,并传衣钵与弟子,还把坐禅余时练的武功也传了下来。 坐禅是一种了不起的功夫,禅修好了能调身调息。现在的气功是一种科学,能治病,在过去还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才发现气功岂止能治病,还能发出神通呢。印度有一种瑜伽功,练好了可以发挥奇异的功能,耳能见、眼能听,甚至入水水不能淹、入火火不能烧,这是事实,但这只不过是禅功一角。 禅定功夫真正很深了,能调身调心,再结合修止观,就能够发生智慧,进而发出神通。故禅定的力量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这里边有观照功夫,就是观照般若。观照般若离不开禅定境界,入禅定才能修止观,才能观察一切事理、启发智慧、开发神通。罗汉的神通就是由此产生出来的,一般人认为很神奇,其实它是一种特异功能,到了佛菩萨境界更高。当然,神通不是用来随便耍的,而是为度众生才使用的! 悲智双运的菩萨心法 由观照般若可证得“实相般若”。“实相”就是诸法的真实性,亦称法性、实性、真如性等等,见真实性才叫做有智慧,又叫无漏智、无分别智、根本智。 《心经》就是讲观世音菩萨在因位修行中,由于多闻熏习,进一步修观照般若,不为主观的我、客观的法所转移和牵引,不为一切外境所转移,不为六尘境界所动摇,消灭无明烦恼,断除恶行,证得空性,消除我执、法执,达到人我空、法我空,然后就能自度度人,度一切苦厄。这是这部经的重点。 上次“打七”讲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重点讲了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心之功德,以大慈大悲解救众生的苦厄。《心经》是讲观世音菩萨有大智,由大智产生大悲,有了大悲才能度脱一切众生的苦厄,即由痛苦的此岸达到菩提涅槃的彼岸。这就是悲智双运的菩萨心法。 《心经》重在“破” 佛法一方面讲“立”,一方面讲“破”。“立”是建立言教,不否定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因果法则,承认因缘生法是有的。“破”即否定、破除之意,对一切妄情执着要彻底加以否定,破除“人我执、法我执”,进一步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 佛教的“破”与“立”是要在了解“真空妙有”的中道实义的基础上才能通达的。《心经》一方面讲“空”,另一方面承认“有”,但主要是讲“破”。《大般若经》、《金刚经》、《心经》主要都是“破”。“般若空宗”的祖师龙树菩萨、提婆菩萨,他们弘法也重在“破”。 中国的祖师大德们运用的方法很灵活,除了参禅打坐外,教诫弟子还用棒打、喝斥、瞪眼睛等方式方法,所谓“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吼下息狂机”就是禅宗的风范。吼你一声、用棒打你一下,从中使你警觉、破除妄情执着,当机得悟,这完全是“破”的实际体现,也是“般若空宗”的主要精神。 《心经》注重“空”、“不”、“无”三字。《金刚经》里有两句精要的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它的“无”和“离”是与《心经》中的“空”、“不”、“无”三字相通的。“空”即空除人我执、法我执,“不”就是不要有所执着,具“无所得”的精神。 佛法涵摄一切法,不出于“世俗谛”和“胜义谛”,即世间和出世间的真理。有一首偈: 佛说一切法, 不离于二谛, 一者世俗谛, 二者胜义谛。 佛说的法门包括两种,即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真理。世间法的真理叫“世俗谛”,出世法的真理叫“胜义谛”。《心经》里说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属于世俗谛;“四谛”、“十二因缘”、菩萨般若智(其中包括六度和所证的菩提涅槃果)就是“胜义谛”。所以“空、不、无”中的“无”指学佛者先破除对“世俗谛”的执着,进一步破除对“胜义谛”的执着,达到心如太虚、无挂无碍、点尘不染的清净境界。这是学佛人应具有的广阔心胸和远大目标。 佛教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 学佛人讲的“无我慧”有两种,即“人无我慧”和“法无我慧”。唯识法相也讲修行者要达到“人无我、法无我”的境界,转“八识”成“四智”,证得无我慧,才能恢复“三身四智”。因此我们学佛决不是盲从迷信,是讲智慧的。 赵朴初会长曾在我们开会期间有一段很精要的话,他根据佛的哲理来说明佛法的精神,其内容主要关于佛教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 佛教的宇宙观,时间上讲无始无终,空间上讲无边无际,从生物关系上讲,包括飞、潜、动、植之间,都有着广泛的因果关联,彼此之间互为因果,这就是宇宙的因果网。一个人的心念及行为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所以佛教徒要注重自己的心,在行为上更要起好的影响。这是佛教的宇宙观。 人生观,就是说明我们流转生死和解脱生死的原因,要注重因果,转恶成善、转染成净,要解脱自己、也要解脱他人,就是要自度度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此为佛教人生观。 其方法论是:阐明一切佛法真理是有理论根据的,要注重现实、明因识果,这是科学。要讲唯识法相、讲现证,也要讲因明、讲推论,这是一种科学方法。 以上这几点论述是赵朴初会长的见解。这说明他很有智慧,若没有智慧就不会有此见解。 (贰)经题与译者 一、释经题 般若 《心经》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是印度语,汉译为“智慧”,不同于凡夫的世智辨聪,指的是“无我慧”,即“人无我慧”和“法无我慧”。“人无我”是指对所谓主观上的东西不起执着;“法无我”是指对主观所对待的一切客观现象了了分明,不起执着。“摩诃般若”和“金刚般若”是分别形容“般若”的功德和功能。 “摩诃般若”是形容般若智慧像大海一样广大渊深。“摩诃”,是大的意思,形容般若的功德很大。 “金刚般若”是形容般若像金刚一样能斩断一切坚固的东西,能破除一切无明烦恼。有些经上说:要以金刚剑斩断魔军。一方面是指护法神金刚菩萨手里拿的法器,象征能护持正法、降伏一切妖魔鬼怪;另一方面指学佛人应修智慧、具足“正见”,才能破除无明烦恼。无明是众生的生死根本,像恶魔一样,使众生沉没在生死苦海中,不能解脱。学佛人不怕外面的妖魔鬼怪,外魔只要好好的行持即可降伏。而无明这一内心的妖魔鬼怪不破除,就会永沉于生死苦海中,不能由此岸到达彼岸。所以佛说以金刚剑降伏魔军,就是以智慧来破除无明这个魔,就可到达解脱生死的彼岸。 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汉译为“到彼岸”、“度无极”等。你们从朝天门过河来,须乘轮渡,那边是此岸,这边是彼岸。不过这里的“岸”有所不同,是指众生沦落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充满着痛苦的此岸,要到达解脱痛苦的清净境界的彼岸,如何去?那就要乘般若船,靠自己的“无我慧”长时间地从今生至后世,乃至生生世世(佛经讲要经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可稳坐此船,冲破一切风浪到达彼岸。此般若船包括“戒、定、慧”三学,以“戒”约束自己,以“定”消灭虚妄分别,以“慧”洞见、观察事物的真实道理,否则就经不起风吹浪打。有些人信了佛还有反复,信仰不坚定,就是因没有般若慧,没乘般若船,就达不到彼岸。 心、经之义 “心”在此表明“最精要”、“最重点”,此经是般若空宗最精要的部分;也指明我们学习佛法要消除虚妄心,恢复真实心。 “经”音译为“修多罗”,汉译为“契经”。“契”者谓此法门上契诸佛之理,下应众生之机,既契合于诸佛菩萨所说的道理,也很适应众生的根机,并有一定的法则和组织。众生若能依此方法修行,就有规可循,信守此法可得解脱。 已释经名。该经名说明要以智慧到彼岸,使修行人有法可依。 二、译者简介 本经译者是玄奘法师。他是中国唐代学识广博、道高德重的法师,十三岁出家,由于聪明过人被朝廷破格选为出家人(在当时出家,必须通过国家考试选拔,还有年龄限制,他年龄不合格)。出家后,他随师学习大小乘经典,把当时全国已译出的经典都学完了,但未满足,且感到有些经论残缺,有的文意不能明达,于是发心去印度学习。 他二十九岁时去印度,依止中印度那兰陀寺戒贤论师学习唯识法相宗、空宗等经典。他学习了《瑜伽师地论》及唯识十大论师的著作,还学了《大般若经》、《大智度论》以及戒律和小乘佛学等。他不单单是钻研佛学,还学印度的古典哲学及其它学说,可见他是一个真正的博学多能之人,为求学问孜孜不倦。在离开印度前,戒日王为他在曲女城举办了无遮大会,有万人以上来参加。当时玄奘法师把他的《大乘真唯识量》贴在外面宣布:若谁能破一字,愿给他当徒弟!结果没有一人能破。当时小乘人称他为“解脱天”,大乘人称他为“大乘天”。后来戒日王礼送他回国。 唐太宗听说玄奘法师回来了,很高兴,就派大臣去迎接。玄奘法师回国后翻译了很多大小乘经典,如《大般若经》六百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等等。 《大般若经》共六百卷,是玄奘法师最后翻译的一部经。他在译此经时,由于白天译经,晚上还要给弟子们讲经,很辛苦,体力透支。后来他快支撑不住了,就在佛前发愿,求佛菩萨加被他译完这部经,终于译完了,去世时才六十余岁。 我们学佛人最珍贵的是法宝,这是众生的法身慧命。玄奘法师为了去印度取经求学,愿意舍身;回来后又昼夜不懈地译经、讲经,就是为了使法宝能够传播下来,令众生闻法得解脱。他临终前仍能够保持“空”的精神。一般人临逝时很痛苦,而玄奘法师却很泰然,一直念《心经》,最后不能念完时就念“色不可得,受不可得,想不可得,行不可得,识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以彻底“空”的精神空除我、法二执,空掉一切虚妄分别,真正达到无碍解脱的境界。 (叁)释正文 一、总纲 [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离一切相,修一切善”为本经总纲 此段总摄观世音菩萨在因位上的成就。“离一切相,修一切善”为《心经》的总纲。“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即是离一切相,“度一切苦厄”即是修一切善。 何谓观自在 “观世音菩萨”是《普门品》中的称号,这是根据菩萨大慈大悲的殊胜功德而称颂的;而“观自在菩萨”是就他的大智慧来称颂的。这要加以区别。观世音菩萨以大悲心为体,观自在菩萨是以大智为体。 在《普门品》的重颂中有言: 真观清净观, 广大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 常愿常瞻仰。 这几个“观”字把“观自在”解释清楚了,说明观世音菩萨有广大的智慧。观世音菩萨就是“寻声救苦度群迷,千处有苦千处应”,即观照世间的音声而救度,体现了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心。 根据佛经记载菩萨早已成佛,只是为救度众生才现菩萨身应机说法。据《千手千眼大悲经》载,观世音菩萨有不可思议的威力,在无量劫以前已成了佛,名“正法明如来”。成佛后以大悲愿救度众生而现菩萨身。 据《大乘悲华经》记载,观世音菩萨在宝藏佛时,是转轮圣王的第一太子,发心供养三宝,修设供养了三个月。在广修供养的过程中,菩萨于佛前发愿:愿世界所有苦恼众生在受苦时,若能称他的名号,他即以天眼遥观、天耳遥闻,进行救度,若不救度,即不成佛。当时,宝藏佛就赞叹他:你一定成佛!并称他为“观世音菩萨”。另据《大佛顶首楞严经》记载,观世音菩萨在因位修行过程中,以耳根反观闻性,因修此观照方法而悟道,悟此闻性即众生本来的心性。 “观自在菩萨”一称,是从菩萨大智的殊胜功德方面来讲的,是第八不动地菩萨的境界。为什么称做“观自在菩萨”呢?“观”是观察、观照,即能观一切法的空性,如实了解缘起性空之理,能做到这一步就必须靠一切智。 以三智修三观 以天台宗讲,“智”有三种: 第一是“一切智”,即能认识“空”的道理,有一切智才能空除人我执、法我执,才能认识“真空”之理。故又称之为“真观”。 第二是“道种智”,即能观察世间法、出世间法的因果现象,不否定因缘生法,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实相,认识到妙有。菩萨具备“道种智”,能以出世的精神而入世,在世间为众生多做善事,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处污泥而不染,达到三业清净。故又称“清净观”。 第三是“一切种智”,即广大智慧观照力。既能观真空,又能观妙有,于真空中见妙有,于妙有中见真空,亦即“中道观”。“中道观”才是广大的智慧观。 要具足此三智就须修此三观,观行功夫深了,进一步修“悲观”及“慈观”。悲能拔苦,慈能与乐,运用在行动上对众生就能修“无缘慈,同体悲”,以慈眼视众生、以悲心度众生,广修六度万行。故据此“观”字就能概括整个佛教教义,其内容很深奥。有了这个“观”,具足了观照般若,也就无挂无碍、无烦恼无颠倒,即可得自在。 真正的自在 众生境界岂有自在可言?众生身有痛苦、心有烦恼,有牵累就不会有自在。有人说,钱多了就自在,地位高了就自在,孰不知这还是不自在。钱多了怕盗贼偷、土匪抢,弄得心神不安,故不自在;地位高了怕遭刺杀,如现在有的总统国王被刺杀,为了名利你杀我、我杀你,哪个自在了?几千年来都如此。又有人说吃得好、穿得好就自在。这似乎自在,其实不自在,一时的感觉过去就完,丝毫不能停驻,且为追求过度享受就会逐步造业,而失去这种享受时又会倍感痛苦,所以都不自在。 真正的自在必须具足佛的智慧,能正观一切法皆是真空妙有的道理。所谓“真空”者,即能破除“我见”;“妙有”者即能明因识果,相信一切因缘生法的道理,不起无明和颠倒妄想,做到离挂碍相、烦恼相、颠倒相,即不受一切牵累,那就真自在了。菩萨在因位中入了第八“不动地”就得到此境界,达到无功用行的境界,即凭观照般若修无相观,住于无相观,不为外境所动摇;长住于定中,无能取相、所取相、爱憎相、得失相、取舍相。以这种“观”行,就真正能够不为“八风”所动。苏东坡曾作偈赞叹佛: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此“风”不是指自然界吹倒房子、吹走人的风,而是比这更厉害的称、讥、苦、乐、利、衰、毁、誉之八风。具体讲,就是无论受了称赞讥讽、遭受痛苦享受快乐、得到利益或是地位降低、财产增了失了、受人敬仰或鄙视等等,都不为之所动,这就要保持相当的定力才行啊! 何谓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汉译为“觉有情”,并含有“勇力”之义。即学菩萨之人不但要自觉,还要使一切众生都要觉悟,并且勇猛精进,这才叫菩萨。有些人把城隍、土地等都称作“菩萨”,其实不然,他们在神道,也是佛菩萨度化的对象。真正的菩萨要发大悲愿、修六度万行、具无上菩提心。 三种般若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此开显三种般若:其一,“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属观照般若;其二,“五蕴皆空”属实相般若;其三,“度一切苦厄”属方便般若。这三种般若又是密不可分的。 “行深”,即观照功夫在此时已达到微妙甚深的境界。“深”有二义:第一,就“行深”讲,到了此时内心忘记了能取相和所取相,达到了无相的境界,去掉了主客观上的虚妄分别,就是佛教讲的无我相、法相。第二,就“境深”讲,境界高了就不受时空的限制,时空都是有限的,都是凡夫虚妄心所建立的。一个人活七十、八十甚至一百多岁,总要死,是有限的。在空间认识上也仅限于家庭、国家、社会乃至国际、自然、宇宙,受时空的限制境界不会高深。有些人不懂此道理,以世间学问来衡量佛菩萨的境界,认为这很神秘,是迷信。实非如此!这是一种实证境界,不是语言文字能表达的,是思想所不能想到的,所以不可思议。观世音菩萨修此智慧,功行与境界到了微妙甚深的时候,故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具足一切种智 “照见”,“照”即朗照,照得明明白白的。“见”就是看见、观见,但不是肉眼见,佛教讲有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肉眼”指一般凡夫的眼,有眼珠、眼球、视网膜等,看东西有限度,患青光眼或有翳病的眼睛根本看不见,近视眼看不见远处的东西,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东西。一般凡夫的肉眼只看得到眼前的花花世界,看到有权有势的人就羡慕,你说因果轮回,种善得乐、种恶得苦,他不相信,因他眼睛看不远,只看到眼前,看不到过去和未来,不相信因果,不知培修功德,所以称“肉眼”。 能明因识果,明白修五戒十善,叫有“天眼”。 “慧眼”能进一步了解因果的道理,知道苦海滔滔,回头是岸,知道修厌离心、修解脱行,如声闻、缘觉之眼就叫“慧眼”。 “法眼”就能进一步洞彻“真空妙有”之理,能发大悲愿,能修菩萨行,是菩萨具备的眼,称“法眼”。 “佛眼”圆证了一切智,具足了佛的“三身四智”,就如佛的十种名号之一“正遍知”,这就叫“佛眼”。 这里的“照见”,具足一切种智,包括慧眼、法眼、佛眼,以慧眼观“一切法自性本空”之理,以法眼观“一切妙有”之理,以佛眼观“真空妙有”之理。这就不是一般的眼睛所能看得到的了。 五蕴包括一切物质精神界 “五蕴皆空”,“五蕴”是世俗谛,代表一切法、一切现象,包括精神的、物质的。 狭义讲,“五蕴”就指我们的五蕴身,色、受、想、行、识。“蕴”者积聚义,人身就由这五种“元素”合成,如“色蕴”包括肉体五根、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受、想”就代表“心所”,其中“受”是对外境的感受,以领纳为性,“想”即心中之相,所谓的思想,以想象为性;“行”是内心造作潜流不息,意志上的行动,所以“行”是以造作为性;“识”是各种根、境相触而产生的了别作用。 任何人的生理、心理现象都离不开这几种。《大乘百法明门论》里讲“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心法指八个“识”;心所有法指“受”、“想”和四十九个相应行法;色法有十一个;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个;无为法有六个;合计百法。所以,色受想行识就代表了人的本身,指肉体和精神的结合。 广义讲,“五蕴”包括一切物质界、精神界。如“色”,一般人解释为颜色、美色,也有解释为色空,大观园的美景最后是一场空,色情空叫色空。其实这是片面的、狭隘的。佛教中的“色”以质碍为义,凡是物理现象都有障碍。依法相唯识学的分析,“色”有多种,具体讲有十一种,五根和六尘,其基本元素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流动为性,火以暖和为性,风以飘动为性,这是物质的性质。而后有所造色十一种: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其中,法处所摄色是意识之对境,包括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定自在所生色、遍计所起色等。 极略色,指分析物质而至于极微,眼睛看不到的很微妙的东西,如现在科学上讲的分子、原子、粒子之类的;极迥色,指分析影、光、明、暗至极微,如现在讲的光波,如X光等;受所引色,受是领受,引是引取,由感受引起的,如受戒过程中得了戒体,受了恶人的引诱就种恶种,因此造善造恶是有体的,又名无表色;定自在所生色,指在定中自在变现出生之色体,由修禅定产生的神通;遍计所起色,指由第六意识之妄分别所变起之空华水月等无实事之诸色相,如我相等。 色又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照见五蕴皆空”,即说观世音菩萨在因位修行到了不动地,修观照般若的功夫达到甚深微妙之时,能照见五蕴皆空,证见一切法的真实相,即一切物质、精神之法,本体即空。 “空”代表实相般若 关于“空”的含义,有人误会地说学佛人万事皆空,出家人一切皆空,什么都不要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他不知“空”的真实含义。要认识“空”的含义,首先要了解因缘生法的道理。佛法讲一切法都是因缘生法,没有主因和助缘一切现象都不能生起。从时间上讲,一切法是有变化的,不是永远存在的,换句话,就是没有常恒不变的实体;从空间上讲,一切法不是孤立的,是法法相望、法法平等的。佛教的宇宙观就是如此,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但却是相望的,有因果联系的,这是佛教的法界观。既然一切法是因缘生法,是变化的,故说“空”。 一般凡夫不了解这个道理,从主观、客观上生起无明烦恼,产生虚妄分别,主观上执着我、客观上执着法,于是有自他、人我等种种差别、种种界限,因而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见不到此真理。 所谓“空”者,即因缘生法,本体即空,从“空”中破除“我、法”二执,证得“我、法”二空,此智叫般若智,有此智才能见到真实相,即“空相”。“空相”又名真如法性、法身、佛性。空掉了妄执,见到了诸法真实相,才能恢复真实性,即真如法性。所以“空”就代表实相般若。 观世音菩萨以微妙智广救众生 “度一切苦厄”,即方便般若,修四摄六度广救众生。观世音菩萨具足此智后,修大悲心方便行,随类现身为众生说法。故《普门品》云: 众生被困厄, 无量苦逼身, 观音妙智力, 能救世间苦。 众生处在各种艰难困厄痛苦之中,有七难:水难、火难、鬼难、王难、罗刹难、枷锁难、怨贼难;有三毒:贪毒、嗔毒、痴毒。因有这些难和毒就会受苦,人生本来就是苦,加上这些灾害,更是痛苦不堪。佛经讲人生本具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所以人生是在苦难中,这一点老年人深有体会。 “众生受困厄,无量苦逼身”,众生被很多痛苦残害身心。“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观世音菩萨能以微妙的智慧,度一切苦厄,只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才具有此功德。 美国有个金玉堂居士,是中国苏州人,很信观世音菩萨,她年轻时就学佛,小时常随祖母上寺里。在未出国前,因是个大资本家,做了许多生意,到了一定时间要去结账。有一天晚上,她梦见自己落在水里了,从空中下来一位老婆婆把她提了起来。第二天,她就准备去结账。刚要上火车时,觉得自己有什么东西忘拿了,于是马上回去找,回家耽误了时间,没有赶上火车。后来这火车出事了,她跑脱了。她写有一篇文章叙述了很多观世音菩萨感应事迹。她的丈夫叫应行久,也很信佛,在联合国工作,建寺、印经书、赈灾等凡是功德事业他俩都尽力而为,在政治上维护和平,经济上广积功德。他们在美国买了六十亩耕地修大乘寺,还修了一个观音阁。金玉堂居士专门供养观世音菩萨,每天要用一个多小时从观音阁外拜到阁内,有人认为她是迷信,其实是因亲自得了感应。 在北京潭柘寺观音阁内的石地板上面有双脚印,据说是元世祖的女儿妙严公主留下的,因她出家后,在潭柘寺里天天礼拜观世音菩萨,一直到死。现在寺里还建有她的塔。 这是信仰观世音菩萨得到感应的古今实例。 二、明所观境 [经文]“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真空妙有之真理 此句明真空妙有之中道义,于真空中显妙有,于妙有中显真空,色空不二。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破执。从凡夫到二乘,对诸法实相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凡夫执着一切现象是常恒不变的实体;二乘人虽主张无我,但承认法有,对法的空性没有彻底的认识。大乘人中,持“空见”论者,片面强调“空”,认为“空”就是一切都没有了,否定因缘生法,结果成了“断灭空”。这里是破除凡夫、小乘和一部分大乘论者的执着。 “色”与“空”不是相对的,是二而一的。“色”是因缘生法变化之色,了解了“空”的道理才能了解“色”,故“色”同于“空”。“空”是从因缘生法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妙有中建立起来的,可说“空”与“色”是相等的。于妙有中见真空,于真空中见妙有,二者不相离。凡夫及小乘论者执着色体实有,故不能见“空”;一部分大乘论者认为空是“断灭空”,否认因缘生法(妙有)的存在。 故不能执着“一切法实有”或“空无”。“实有”即“常见”、常恒之见,从而产生我见、法见;“空无”就生起“断灭见”。真正的真空妙有要远离常见、断见这二种边见。太虚大师有首诗云: 佛法欣闻坦荡途, 人人在握有灵珠。 四边莫触真般若, 中道何曾落有无。 这首诗指,你听到佛法就是走上了光明大道,因为“人人在握有灵珠”,听闻佛法就是要把灵珠发现出来,此灵珠指我们众生的佛性、法性、真如性。我们学佛的目的就在于此。“四边莫触真般若,中道何曾落有无”,要发现灵珠就须修般若慧,不执着“有、无、常、断”。如果落于“有、无、常、断”,就是愚痴、无明,反之才是真般若、真智慧,这就是“中道”。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妙有真空就叫中道。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进一步解释因缘生法的妙有之色为真空,当体即空。显现的现象既是色,又是妙有之真空,真空即是妙有。此句是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真理。一切因缘所生之色,因其变化而显现出本体是空,空体所显现出的现象就是现见的色。色空不分,并不是不同。此句破执着,因此不执着实有见和断见就是中道。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在五蕴中,“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精神方面),也是与色法(物质方面)一样: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在究竟的理体上“行、识”同理。既不执着物质,也不执着精神,去掉我法二执,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达到我法二空,才是真正见到了真如法性,才能发现我们的灵珠,恢复我们的佛性。众生个个都有灵珠,只是不知道而已。我们学佛就是发现它,使它发光,这就要修无我慧,即观察真空妙有的道理。 三、解空相 [经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空相是诸法实相 此句明空相即是诸法实相,其本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 “诸法”即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或有为法和无为法,或世俗谛和胜义谛。五蕴、十二处(六根及六尘)、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是世间法;四谛(又叫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十二因缘(又叫十二有支、十二因生等,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是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菩萨“四摄六度”乃至菩提涅槃都是出世间法。 “是诸法空相”,上述这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本性即空。这里的诸法空相之“空”是“自性空”。佛法讲的性空是体与相“二而一”,性是体性,相即现象。“空相”就是由空的自性显的现象,即诸法实相。空相在其它地方又叫法性、空性、真如性、佛性、圆成实性。法性代表实相,空相就观察缘起讲的。即从因缘生法中认识一切法自性本空称为空性,一切法的真如性(本体)叫法性,佛所证的真如性,也是众生本具的佛性称真如。真如之“真”谓“真实”,“如”谓“如常、不变异”,所以无妄曰真,不变曰如。如来所证的妙觉明心是法身,佛的“三身”之一。唯识法相学里讲转“八识”成“四智”,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大圆”形容智慧广大圆满,象镜子一样能朗照森罗万象,即佛圆满的智慧。此是“二空”(性空、相空)所显,去掉了遍计所执(人我执、法我执),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所证得的。圆成实性者就是圆满成就的真实法性,必须具有无我智才能证得,故此空性是二空所显之性,是去掉了妄情分别所见的诸法真性,要证此真性就必须要了解因缘生法,进一步破除我法二执,要经过实修实证。 学佛修行的菩萨要经过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直至究竟位,共有这“五位”。禅宗讲“直指本心,见性成佛。”这“见性”二字不能理解成实证真性,并不是修禅之人马上就成佛,只能经参禅打坐悟理而趣入成佛之路。菩萨在见道位(初地)见了实相后,从初地到十地,进一步修行,分分断、分分证,断掉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现行”和“种子”,由金刚道进入等觉,由妙觉入佛果,才能圆满证得法性、圆成法身。 须菩提修空观第一个见到佛 佛出世刚刚几天,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此后由姨母摩诃波舍波提抚养。他非常思恋母亲,出家成道后仍如此。佛成道后,知道母亲在忉利天,便去忉利天为母说法,其母听法后得了解脱,佛就回到人间。很多弟子知道后都去迎接,其中有一个名叫莲花色的比丘尼有神通,她很想第一个见到佛,于是她就化身为国王,身后还有许多文臣武官跟随着,很神气的样子。此时佛的弟子须菩提(解空第一、十大弟子之一),知道见佛要见佛的法身,要了解性空的道理就要修空观,于是稳坐不动。 佛下来后,弟子以及国王大臣把他迎接到了,莲花色比丘尼就恢复了原形来礼拜佛说:“佛啊,我今天很高兴,第一个见到你。” 佛微笑了一下说:“莲花色,第一个见到我的不是你,是须菩提,尽管须菩提不在,但他以修空观见了如来的法身,而你只是以形象见佛,没有见到真身佛。” 《金刚经》言:“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真正的如来是法身,即二空所显的真如法,不是形象可以代表的,而佛当时是化身。 现在寺庙内所供养的佛菩萨像,有泥塑、木雕、绘画等,不能代表如来的真身。“文革”时期红卫兵毁佛像,有人认为佛菩萨遭难了,于是很悲悯,其实真正的佛菩萨怎么会遇难呢?红卫兵毁的是自己的慧命。这是以形象来看佛,很有限、很不究竟。 天女散花的故事 《维摩诘经》中有个天女散花的故事。 维摩诘居士是个在家菩萨身,其智慧很大。有一次他示现疾病,佛就派弟子去看他,最先派罗汉僧的迦叶、阿难、优波离等去,但他们都不敢去,说:维摩诘居士的智慧很大,我们辩不过他,因我们曾经与他辩论输过,故不想去看他。 后来,佛就派文殊菩萨去。维摩诘居士住的房子长宽才各一丈(方丈室的来历),当时去的菩萨很多,有千位以上,这时他的房子变大,把所去的人都容纳下了。文殊菩萨与维摩居士的问答说的都是大乘无相之法、大乘圆觉之法。在说到精要的地方,空中有一天女散花,此时天花乱坠,花落到菩萨身上就掉下来,落在声闻身上就粘住不掉。 舍利弗问天女:“你散此花,为什么散在菩萨身上掉了,落在声闻身上不掉?” 天女下来说:“因你在著花,花就不落。”因声闻境界有法执,而菩萨没有此虚妄分别执着。 舍利弗又问:“你为什么现天女身?” 天女答言:“男女相是你的执着。”天女就立刻现神通使舍利弗变成天女相,天女变成舍利弗相。 天女又问:“你是舍利弗还是天女?” 舍利弗想了一下即刻悟到无所谓天女相、舍利弗相、男相、女相。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在《金刚经》开头,须菩提请问佛:菩萨修行应如何住心?如何降伏其心? 如何住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对一切境界都要无所住、无所贪恋、无所执着,就叫无所住。无所住,即是离一切相;生其心,即修一切善。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菩萨应如是住心。 如何降伏其心?“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结合实际行动修六度四摄,对所有卵、胎、湿、化等都要救度,使其证得无余涅槃。这就需要不著于相,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样才能降伏其心,能如此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为了能证得菩提涅槃,在修行过程中就要真正调心、降伏心,应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远离一切相就可证得空性、空相、真如、佛性,可使妄心转为真心,这是《金刚经》、《心经》之精要。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原来是打柴卖柴的,很有孝道。有一次途经旅馆,听有人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就有所开悟。此后就坚决要出家,回去把母亲安排好后,就去依止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学佛。禅宗也是般若空宗的系统。 有为法与无为法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生灭、垢净、增减是有为法,形容一切有漏(世间)法,都是有生灭、垢净、增减相的。有生就有灭,就体讲有生灭,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生住异灭。就相讲有垢净,以众生境界来说,一方面修善法是清净的,另一方面行恶是染污的,垢净相对。增减就数量而讲,其势力增长时曰增,减少时曰减,如一个资本家钱多时曰增,钱少时曰减,数量上有差异。生灭、垢净、增减相都是世间有为法,就体或相讲都有变化。 有为法是相对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有苦就有乐。而空性、法性、真如、佛性,远离一切相对,不能以世间有为法来衡量,不能以语言文字来衡量。语言文字包括胜义谛,如四谛、十二处、十八界、四摄六度等都是佛所说,都是以语言文字建立,但不能执着,因它不能代表真相,不过像船一样,过了河就无用了。因真如本身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无生灭之体;本来清净,不能另外分出它的垢净相;本无所增减。所以真如法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凡夫的佛性并不因是凡夫就减少了。故佛说众生佛性平等,本来有佛性,只因无明蒙蔽了这颗夜明珠,虽不能显现出来,但确实是存在的。只要我们勤修戒、定、慧三学,就可去掉明珠上的灰尘,无明烦恼去掉了,夜明珠就显现光辉了,佛性就自现了。 见空相即见如来 空相、空性又名“如来藏”。即说我们众生本识中含有如来性,但众生境界被无明障蔽,不能显现,故称“如来藏”,又叫“妙明真心”,此真心代表如来的法身,其本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空相如何显示?《思益梵天所问经》言: 诸法从缘生,自无有定性, 若知此因缘,则达法实性。 若知法实相,是则知空相, 若能知空相,则为见导师。 导师指如来,能了解空相,就等于见了如来。前面讲须菩提迎接佛,坐到洞里修空观见了如来的法身,就是根据因缘生法明了空相。故我们学佛人要了解因缘生法,就要相信因果,破除我法二执,遣除虚妄分别,消除无明烦恼,扫除一切尘垢,使我们人人本具的这颗灵珠发光。我们学佛人就是要恢复灵珠见空相,《涅槃经》言:“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见空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故智慧很重要。 众生的心力很大,能竖穷三际,横遍十方,量周沙界,可发挥广大的神通。只是由于我见很深、自私心重,被无明所障蔽,不能发挥妙用,一切行为都在造业,像制造出有巨大威力的原子弹,杀伤力很大,严重到能毁灭整个地球。还有少数坏分子捣乱社会秩序,更有甚者,像希特勒、东条英机、墨索里尼等纳粹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生灵涂炭,这些都是因为心力用得不正,一切为“我”而服务,我的民族、我的国家、我所爱、我所贪,全是“我执”、“我见”在作怪,因而社会秩序就混乱,环境遭到破坏,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依佛教唯识学讲,唯有转八识成四智,彻底消灭染污意识,消灭末那识的我见,心胸广大,心力才能发挥妙用,这个世间就能真正成为一个清净、平等、庄严的人间净土。 四、明破执 [经文]“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心经》之精要“空、不、无”三字 此段是破执着。我们对内的虚妄执着不破,则正理不显;无明不除,则智慧不彰。就如天上有乌云,若不经大风猛吹猛刮,乌云就不散,明净天空就不显,太阳光也射不出来。这是譬喻修行要用的功夫。 《心经》之精要集中于“空、不、无”三字。文中“空”字有七个、“不”字有八个、“无”字有十七个。“空”就是从因缘生法上证得缘起性空达到实相般若。“不”即显空相、真心的道理。什么是空相?什么是实相?什么是如来性?这是不能以普通凡情来计度的。“无”就是无所得,不要有所执着,“以无所得故”是总的原因,即要有无所得的精神。此“无”,不是说一切皆空,什么都没有了,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因果现象是有的,不能否定,不能说世出世间法都没有了。“无”指夺情不夺法,即把虚妄之情遣除干净,但世出世间的因果法则,一切三界五趣、四生九有、六凡四圣是有的,情是虚妄之情,就是要破此情。不管执着世出世间法,还是执着世俗、胜义二谛,都要破! “空”的种类很多,诸家所作空之分类有:二空、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二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十九空、二十空。诸分类中,而以《大般若经》中讲的十八空为著,即: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 总之,讲“空”是空除一切执着,空除对世间法、出世间法的执着,空除对世俗谛、胜义谛的执着,若有一点执着就达不到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如虚空一样,一尘不染,无挂无碍,若有尘垢,就不能显出光辉。心如太虚、量周沙界是佛的境界,也就是“空”的意思。 应怎样认识一切法如幻如化呢?《金刚经》言: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法是梦幻泡影,无自性,不能执着,有执着就遣迷不尽,妄情不除,境界不高。《金刚经》言:如来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如来说布施,即非布施,是名布施;如来说忍辱波罗蜜,即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这些“非”是破执、遣相、夺情的。为何夺情?因众生境界里的我见很深,心胸很狭隘,必须破除。 梁武帝与达摩祖师的问答 梁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佛教徒。他当皇帝后大兴寺庙,大建法会,大兴布施,大修供养,九次舍身。按佛教因果律讲,其功不可谓不大。但他的功德只局限于人天境界内。当年达摩祖师西来时最先来见他。 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修了很多寺庙,斋了许多高僧,举办了好多法会,度了很多僧人,请问大师,我有什么功德?” 达摩祖师答言:“你这不过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有什么功德?”这给了他一记当头棒喝。 梁武帝又问:“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祖师回答道:“廓然无圣!”即说什么都是空洞洞的,有什么圣不圣呢。 梁武帝又问:“那你又是哪一个?” 师答言:“我认不得。” 达摩祖师见与梁武帝话不投机,一苇渡江就到嵩山少林寺来面壁。 实际上达摩祖师说话处处是在破除梁武帝的执着,使他心胸广大,但梁武帝没有这个境界,领悟不到。尽管他是个佛教徒,但没有大乘心胸。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公案。 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面壁十年期间,慧可前去拜见他。慧可站在达摩祖师面壁的洞前很久,但达摩祖师在定中没有理他。很长时间过去了,冬天下起了大雪,慧可满身是雪花,为了表示求法的决心,他就割掉一只胳膊,血在雪里到处流。 达摩祖师出定后,看他这么诚心,就问:“你要求什么?” 慧可说:“我的心不安,乞师给我安心。” 达摩祖师道:“你说你的心不安,你把你的心拿来我看一下。” 慧可想了半天,东找心、西找心,然后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说:“现在我已给你把心安了。”慧可言下大悟。 以后,达摩祖师把衣钵传与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禅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我们平常东想西想的心是分别心、虚妄心,不是我们的真实心。我们本真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若有一点执着,就找不到此心,唯有以“无我慧”才能扫除一切执着。若从生理上来分析,那是肉团心,还有人认为脑神经是心,其实那都不是佛教讲的心,而是色法的范畴。佛法讲一切世间法都如幻如化,是变化的,不能执着,包括大小乘教法也不能执着,有执着,心胸就狭小,相就不能遣除,心量不大所得的功德就有限,也达不到佛果。“破”就是破这些虚妄认识。 一切法都是假法 唯识法相教法讲“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在依他起(因缘生法)上遣除遍计所执(人我执、法我执),证得人我空、法我空而契入圆成实性(真如法性)。这是唯识法相教法的宗旨。此中道了义与般若空宗步调完全一致。 《唯识三十颂》认为一切法(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是“假法”。“假”分为“有体施设假”和“无体随情假”两种。“有体施设假”就是因果法则,乃依他起性上假施设之我法,世出世间是有体的,若要了解它,只能根据语言文字来代表,这语言文字是假名安立,所以称“有体施设假”。“无体随情假”,指在依他起上众生周遍计度的一切心、物是根本就没有的,是随妄情认为才有的,主观的我执和客观的法执都是由妄情产生的。 山河大地、宇宙万物、世出世间一切知识学问都是有体施设假。世间我法如士农工商、各种民族、国王大臣及科学、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世间学问,出世间我法如阿罗汉、声闻、独觉、菩萨等都是名称的安立。世间法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出世间的法如四谛、十二因缘、四摄六度等,一切都不离语言音声,是假安立,不能执着,要遣相去执,才能见到真实相。所以“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其中包括就世俗谛和胜义谛,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代表世俗谛,四谛、十二因缘、般若、涅槃、菩提代表胜义谛。 无所得可见真空 “以无所得故。”指学佛人修般若就要扫除一切执着,不能执着世俗谛,也不能执着胜义谛,在修行过程中,不要有所执着,要有彻底空的精神,以无所得的精神才能真正见到空,才能生起智慧。故佛法言:“实际理地,不立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 “实际理地,不立一尘”,指在真如境界一尘都不能沾染它、执着它。一尘即一微尘,真如境界、法性境界、空性境界都叫实际理地。 “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指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不能舍弃一法。不管是人天善法、声闻清净解脱法,还是菩萨大士行,一点都不能弃舍。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恒不退转,其精神就伟大了。 本段分别遣凡夫、二乘及一部分大乘对世间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出世间法(四谛、十二因缘、菩萨、菩提涅槃)的执着。 遣除凡夫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执着 首先遣除凡夫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执着。 “五蕴”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代表物质,是肉体;“受想行识”代表精神,由物质和精神组成五蕴。“蕴”者“积聚”义,即身体是由色受想行识五个元素组成。众生执着五蕴身为“我”,其实离开这五个元素有什么“我”?佛说五蕴意趣,就是指出人身由五蕴和合而成,无我可得,既无“即蕴”之我、也无“离蕴”之我。要破除我执、众生的妄情执着。有执我就有追求、贪求,故佛宣说五蕴、分析五蕴,是为破我执、破除即蕴我和离蕴我。 “十二处”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缘境后在意识中产生印象,就叫法尘。佛说十二处也是破“我”的。我们的见闻嗅尝触知都是由于根尘相触,六根与六尘相触,无此缘就不能见闻嗅尝触知。并不是我在见、我在闻、我在尝、我在触、我在知,并没有一个我,这也是在破除我执。 “十八界”就是十二处加上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世间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蕴、处、界”三科,“蕴”以精神为主,“处”以物质为主,“界”以六识为主。我们能认识客观世界完全是心的作用。这里强调心体的作用离不开六识。 佛经主要讲“识”,《心经》讲转虚妄心为真实心,这是心体的作用。“十八界”主讲六识的作用,密意说“一切唯心造”,其中无人我、无法我。心并不是万能的主宰,它能认识一切、辨别一切,还是靠缘生法而建立。没有一个万能的创造一切的上帝,万法是靠因缘变现而建立,其中也找不到一个我体、法体。所以“蕴、处、界”在佛经里主要是分析世间的法相。小乘讲七十五法,大乘讲百法。 “蕴”是积聚义。人身是由五种元素集合而成;“处”是生长义,由六根缘六尘可生起六识,在唯识法相中,六根缘六尘起六识,离不开种子而生,故为“处”;“界”呢,就是种类之义,精神、物质的种类分成十八种,各自性能、作用都不同,故称为“界”。 这里首先破除对世间法的执着。 “是故空中无色”,了解空的道理,知道外境如幻如化,就不执着;“无受想行识”,不执着精神界有个我。这就是空除五蕴。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不执着十二处,因它们都没有实体,是变化的。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指不能执着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都是有变化的,无一实体。 如此讲“蕴、处、界”来破除众生的我执、法执。主客观的“我、法”都是妄情,这种执着很普遍。所有的人谁不会贪恋我、谁不追求六尘境界呢?讲某个社团,他就有个社团的我,讲民族,他思想里就有个民族的我,讲国家就个国家的我。由我执造出若干的界限,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认为他们日耳曼民族最优秀,应由他来统一世界,于是发动世界大战,这就是由于我执造成的。凡夫境界我执甚深,有种种的我。而佛法讲慈悲和平,是本着无我精神的。 以上是空除世间法中一切精神的、物质的、自然的、社会的执着。有执着就有虚妄分别,有执着小则害己,大则害人、害国、害世界。所以要有“无”的精神。要夺情不夺法。 破除独觉对十二因缘的执着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破除独觉的执着。小乘分独觉(缘觉)、声闻,即通常指的“二乘”。声闻是闻佛音声而证道,如跟随佛的千二百五十人都是经常听佛说法的,阿难、迦叶、舍利弗、目犍连等都是声闻乘。独觉是指生长在佛前佛后,能在水边林下或山洞寂静处观察世间一切法,看花开花落,由自然现象看到人生现象,看到生老病死的流转而觉悟,他认识到,要远离生死,就要修无漏因,这就是十二因缘的范围,也是独觉所观察的。 什么叫十二因缘呢?十二因缘是众生流转世间的十二种原因或条件。无明缘行(就是“行”以“无明”为条件,余缘类似)、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行”是过去因,迷于出世解脱之理,有无明就起惑造业,表现于行动上叫行,包括善行、恶行、不动行。善行是修人天的因,恶行修三恶道的因,不动行是欲界以上色界、无色界之世间禅定的因,这些都属世间因,感世间的果报,这是众生流转生死的原因。“识”指投胎之识即第八根本识,也叫生命识,有此因才能投生,才有生命的识体。“名色”是指入母胎后最初和合的肉体,包括精神。“六入”即六根逐步具足,从婴儿到儿童、壮年都要具足。“触”指感触,刚出母胎的小孩对外境也有感触。“受”有苦受、乐受、舍受。感触不好的境界称苦受,感触好的境界叫乐受,感触不好不坏的境界名不苦不乐受即舍受。“爱”指对好的境界有贪爱心、追求心。“取”就进一步以实际行动体现,由于贪爱心,想去追求。“有”就造了业,潜伏了因,有了种子,就会有未来的果报。“生”和“老死”就是未来的果报。 由过去的无明、行,就有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继而由现在的爱、取、有,就召感未来的生、老死。这样轮转,无穷无尽。这是三世两重因果,说明现在的“果”是由过去的“因”感得,未来的“果”是由现在的“因”感得,所以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就是缘觉所悟的十二因缘的境界。 十二因缘都是世间流转,那如何消灭流转之因呢?首先要消灭无明、根除无明,这叫“无明尽”。“无明尽”需明因识果,知道厌离生死而求解脱的道理。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强调由下士道至中士道,再由中士道至上士道,鼓励我们学佛人首先要保持增上生,需修五戒十善;进一步修中士道的出离心;再发菩提心,具足真空之见,为上士道。“无明尽”是中士道的解脱道。 要消灭生死苦就要消灭无明,转无明为明慧,才能解脱生死。这样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即从无明尽到老死尽都称“还灭门”。从无明、行、识到生、老、死叫“流转门”。这就是缘觉修的十二因缘。修了十二因缘后,不要执着,有了执着境界就不高了。进一步要修菩萨乘,由小归大,就要有空的精神。“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加“无”字表示不要有所著。 破除声闻对四圣谛的执着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这是对声闻和菩萨讲的。“苦、集、灭、道”是佛最初在鹿野苑讲的“四圣谛”法。 佛出家未经他父王同意,半夜越城而走。当时只有一个叫车匿的车夫跟随他。出城后,自己削发以表决心。其父王舍不得,便派五大臣跟随他,从苦行林到雪山,五大臣都跟随着释迦牟尼佛。后来佛离开雪山在尼莲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的供养(为了继续修行,身体必须恢复。佛法讲借假修真,饮食卧具衣服等还是离不开的)。五大臣认为佛退失了道心,就离开佛去鹿野苑修行。佛成道后,最初就在鹿野苑为五大臣说四谛法,这五大臣即是最初的僧团。 “四圣谛”包括世间、出世间的因果真理,谛即真理。 “苦”是世间的果报,代表世间的一切痛苦现象。“苦”有“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还有“一百零八苦”等等。“集”代表世间的因,包括惑业。“苦集”是世间的因果现象。“灭”代表涅槃境界,“灭”者,消灭了一切无明烦恼,到了清净解脱的境界,这是出世解脱的果报。“道”是解脱的因、解脱的道路。 如何得到解脱的果报,有种种修行的方法,简单讲有“戒、定、慧”三学,广一点讲有“八正道”,再广一点就有“三十七菩提分”。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称为“道”。“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三十七菩提分”指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由修这些可得灭谛,证得涅槃。 “四谛”是佛对小乘声闻僧讲的解脱行。佛初说法即三转四谛法。小乘以《阿含经》为主,讲四谛法的有印度世亲菩萨的《俱舍论》二十卷,《大毗婆沙论》,其内容很丰富,是佛教的根本教。声闻依止修行可证得罗汉果。但是小乘境界对“谛有”起执着,要破此执,故说“无苦集灭道”。 破除菩萨对菩提涅槃的执着 “无智亦无得”为明菩萨道。“智”代表般若慧,修般若而不执着般若,要空掉它,对“胜义谛”的执着也要空。因菩萨境界还未到佛果,还不圆满,有所执着,内心就不“空”,心胸也就不够广大。 “如来德相”分为“智德”和“断德”两种。“智德”由智慧证得菩提,“断德”由断烦恼证得涅槃。消除无明证得明慧,即由智慧证得菩提果,是“智德”;消除烦恼使内心清净,得解脱证涅槃,叫“断德”。智德和断德是菩萨必须证的果报。但菩萨大士行,虽修般若而不能执着,遣相去执,才能达到心如太虚,量周沙界。 “以无所得故”,是总的原因。学佛人对世间法“蕴处界”不能执着,要破除妄想分别;二乘人不能对“四谛”、“十二因缘”起执着;菩萨不能对般若(包括六度万行、菩提果)起执着。因此结合我们的修行,修了布施就不要执我在修布施,某人的某东西是我给的,我应如何如何,这样就达不到空的境界,达不到“三轮体空”。修布施如此,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要如此。如果没有“空”的精神,尽管修了六度,功德也是有限量的,说不上不可限量。当然“三轮体空的精神”,并不是否定修行种因,不然因果现象就不成立。 五、明般若果 (一)涅槃果 [经文]“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种悲心 我们学佛不但要求自身觉悟,同时也要本着大悲心、大愿力使众生觉悟,所以要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大悲心广度众生。凡能发大菩提心、救度众生的都是菩萨。如文殊菩萨具足大智、普贤菩萨具足大行、地藏菩萨具足大愿、观世音菩萨具足大悲,各有其殊胜功德。有大悲、大愿、大行、大智的就是菩萨,能大利众生,对胎、卵、湿、化等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像对自己儿女一样,以大悲心去救度。 《华严经·入法界品》言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普陀山参礼观世音菩萨时,观世音菩萨告诉善财童子修大悲心法门,以大悲心救度众生。这是观世音菩萨的殊胜功德,也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殊胜法门之一。 观世音菩萨具足大悲心,有众生悲、法缘悲、无缘悲。“众生悲”就是视众生如父母,众生无始以来都是我们的六亲眷属,我们觉得苦恼须解脱,众生也如此,因此要救度他们。“法缘悲”,即视众生平等,消除一切差别之相,如自他、人我、富贵贫贱之相等。“无缘悲”,修了菩萨行的事业,不执着有能施之人、所施的对象及布施之果,达到“三轮体空”就叫“无缘悲”。大悲与大智相合,即“悲智双运”。观世音菩萨就具足此种功德。我们现在应恭敬供养、礼拜、称念观世音菩萨,以菩萨之心为心,以菩萨之行为行。 学佛人修悲心,首先对生物要做到戒杀,进而放生,爱护众生的生命就不要因好吃专门杀生。学佛人纵不能吃素,也要做到戒杀放生,以此来巩固我们学佛的根本——悲心。其次要敬老怜贫,对自己的父母、师长要恭敬,进而扩展到对一切老年人都恭敬,对一切贫苦人要怜悯、帮助他,这也是巩固我们的大悲心。再次,要随喜功德,就是看到别人做好事、塑佛像、讲经说法等都应见善随喜,修随喜功德,不嫉妒人、不障碍人也是修大悲心。还有就是随顺众生,普贤十大愿里说,“九者恒顺众生”,即以一切力量修布施,满足众生的愿望,众生有疾苦、困难、危险等,能想办法去解救,这就是实际的行动。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言:“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所以大悲心是根本,发了菩提心必须以大悲水来滋润、辅助它,这样才能最终圆成正等正觉。因此我们要修大悲心,巩固大悲心,能这样做就是因位菩萨。 五种恐怖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此明修涅槃果。菩萨具足大悲大智,依于广大的智慧,内心无挂碍,消灭了烦恼就证涅槃果。众生有业障、烦恼障、异熟障,故处处有挂碍,身心不自在。菩萨由于有真空慧,经过修行能逐步消除三障,离障碍而消灭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无挂碍就无恐怖,有恐怖就有多种痛苦逼恼身心,得不到安宁,众生无时无刻不在恐怖之中。 《杂阿含经》中说恐怖有五种:不活恐怖、恶名恐怖、众中恐怖、死恐怖、恶趣恐怖。一是“不活恐怖”,怕自己无穿、无吃、衣食不足、生活困难、难以养活自己而产生恐怖;二是“恶名恐怖”,怕人毁谤、伤名誉,怕自己的名声不好;三是“众中恐怖”,在群众中生活引起的恐怖,因自己才学差、德行差,怕言行有失;四是“死恐怖”,到死时,生死关头生起恐怖;五是“恶趣恐怖”,知道三世因果的人,怕死后堕恶道,堕了恶道的众生是很恐怖的,地狱有八寒八热、刀山剑树之苦,有恐怖就有痛苦,由于痛苦逼恼身心,不得安宁就有挂碍。 执着“常乐我净”为四颠倒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无挂碍就无恐怖,也就远离颠倒梦想。所谓“颠倒”就是执着“常、乐、我、净”,无常计常、不乐计乐、非我计我、不净计净,这是大颠倒,称为“四颠倒”。“梦想”是虚妄之想,对一切万法非真计真、非有计有。不起颠倒就可去掉一切执着和妄想分别。菩萨证真后,可远离这些颠倒梦想,达到“究竟涅槃”,即达到究竟圆满的涅槃境界,身心都证得解脱、不生不死的境界,无挂无碍自在逍遥的境界。菩萨的涅槃是无住涅槃、实相涅槃,即大涅槃,虽处生死而不为生死所扰。 以上说明菩萨是由修般若波罗蜜多所得的涅槃果报。所以学佛人要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具足菩萨之慧。若只求死后趋善道、求无灾无病、求转来世好、求儿孙多福等,这些追求心胸狭小,真正学佛是求解脱,学菩萨自利利他。 (二)菩提果 [经文]“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明由修般若慧证的菩提佛果。佛、菩萨离不开般若慧,必须修般若慧才能证得佛果。 “三世诸佛”的“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佛法分为三大劫,即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三大劫中各有千佛出世。我们现在正值贤劫,有释迦牟尼佛出世,将来还有弥勒佛出世。石刻造像里经常塑有三世佛,以迦叶佛、释迦佛、弥勒佛分别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这里的“三世诸佛”是指十方世界一切佛。 这一切佛都依于般若波罗蜜多而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在因位中广行四摄六度修智慧,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语,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指“无上”;“三藐”是“正等”,其智无邪曰正,无偏曰等;“三菩提”是正觉,谓如来之实智,简别不是凡夫外道之邪觉。“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觉”,彻底觉悟之义,简称“菩提”,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无上菩提。 三身四智 依唯识讲,佛具有“三身四智”。 三身。“法身”代表真如法性,是佛最高智慧证得的妙觉明心;“报身”代表佛的最高福德智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了很多福德、智慧资粮所达之境界,即福德圆满的境界;“化身”是佛成道后为救度众生所现,是本着悲、愿、行救度众生所现之身。化身又有“应化身”和“变化身”两种。应化身是释迦佛“八相成道”,从诞生至入涅槃所现之身,变化身是随众生根机随类示现之身。 四智。“成所作智”,是转眼耳鼻舌身五识所得之智,可依此为广大众生行度化之事。“妙观察智”是转第六识所得之智,第六意识在众生境界不能微细观察,所见的道理也不正确,转为妙观察智后,能微妙地观察诸法自相、共相以及因果现象。“平等性智”,是由第七末那识转得的智,末那识在凡夫境界处处执着“我”,转识成智后能平等待众生,消除我法二执。“大圆镜智”,是由第八阿赖耶识转得的智,此识在凡夫境界含藏的种子是染污的,被染污所障蔽就像镜子被尘垢遮着一样,不能明照一切。到了转成大圆镜智后,就消除了污垢,纯留清净种子,如太虚能朗照一切,如镜子去了尘垢,把一切照得清清楚楚,这就证得菩提了。 我们学佛,就是要恢复三身四智,若能这样,学佛的功德就算圆满了,这就是最高的佛果。 六、明般若之功德 [经文]“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密咒的含义 这里以咒名经,说明般若的功德。佛教分显密二教。显教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密教讲行持可具足无上的威力和功德。所谓修密,设坛作法、手结印、口诵咒、意观想,这中间有很大的威力和功德。显密二教互不相离,即“显密圆融”。持咒要知其意义,还要体会其精神。 “咒”印度语为“陀罗尼”,汉译“总持”,总摄教理善法和功德,具足此威力。咒多为密教修的,是佛的心印。佛成道后,有些道理不能以语言显示,就以咒之音声代表这最高的道理,此功德和威力能使修般若的人具备无我的空慧。要做到无我,就要按照佛所说的法门修行。 这是个很有威力的咒子。玄奘大师去印度求学就是用《心经》和观世音菩萨圣号两大法宝,就表明了该经咒的威力和功德。 念心经等于念咒 佛最后说,你们要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神咒者具有无限的威力,能成菩萨,能毁灭一切业障、妖魔鬼怪。 “是大明咒”,是从智慧方面讲的,超过了声闻、独觉,证得了人我、法我二空,断除了烦恼、所知二障。六祖大师言:“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心经》注重讲般若慧,念此经就像大明咒一样,可消除愚痴,增长智慧,由智慧证得菩提。 “是无上咒”,无上者菩萨之境界,超过了声闻、独觉,证得了我法二空,消除了人法二我的境界,断除了烦恼所知二障,故称无上。 “是无等等咒”,这是形容佛,由般若证得佛果。佛是不能以“等”来类比的,在世出世法中,是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故称“无等”,而在佛位平等平等,故又称“等”,合起来“无等等”。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能够解除一切忧悲苦恼,经文第一句“度一切苦厄”,即说不但自己能出离痛苦,而且还要解救众生的痛苦,让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般若的功德力。 你们能念此《心经》就等于念了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这是真实不虚的。佛说法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教的五戒中有一条就是不诳语。佛说法是真实不虚,所以世间好语佛说尽,这是佛自证的境界,是真实不虚的。 七、以咒作结,赞颂般若之功德 [经文]“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是以咒作结语,赞叹“般若波罗蜜”之无边功德。此咒语是梵语之音译,表示对这部心经所阐扬之法义的总持。 学佛注重修心,消除虚妄心,恢复真心。这部《心经》就是《大般若经》之精髓、般若空宗之精要。你们能够听此经是很有因缘的,听讲经、吃斋、念佛、拜佛、参加七天拜忏,功德很大。能从第一天坚持到今天,生活也不像在家那么舒适,为了求忏悔、拜佛、消业障,这种精神很值得赞叹。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