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育儿不就是一场修行吗?


 2015/3/24    下载DOC文档    

一位来咨询的妈妈看过我的博文,基本认同我的理念,但也直率地谈了她的疑虑:有时候会觉得,如果都要像您的博文中写的那样去做,是不是活得太处处小心了呢?

我博文中所说的理念大部分来自于我的亲身实践,所以,我对执行这些理念时的感受,应该是有发言权的。

一、知敬畏,行谨慎

的确,按照我的理念教育孩子不能随心所欲,尤其在初期不是轻松的。在处理和孩子之间的事情时需要考虑孩子的心理,需要照顾他的感受;“管教”孩子也需要艺术和方法,改变孩子需要有策略、有步骤;需要克制、纠正自己的不良情绪,脾气最好少发;不但要恰当地立规矩,还要有弹性,不能简单地一刀切;事到临头要想着“理解”二字,在事后还要不断地去反省、思考,改变自己的认知.......

育儿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正如英国著名教育伯特.斯宾塞所说:“如果父母从来没有受过养育孩子的教育,但却大胆地从事教养儿童这个艰巨的任务,就好像一个做生意的人不会算账,一个没有学过解剖学的人做外科手术一样.....” 所以,如果我们想在教育孩子上有所作为而不是“听天由命”的话,就需要对教育孩子有敬畏之心,要去好好学习,这相当于一场修行。当你还是一个“生手”的时候,自然需要处处考虑、小心了。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像一个没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却大胆、不加思索地去给患者动手术,后果会如何呢?

二、学习教育孩子是一场自我修行

教育孩子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它考量的是父母的智慧、心理,是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很多人放着身边的修行机会不用,而跑得远远地向外求,岂不是可惜吗?

很多父母也许在职场上看起来还很成功,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就暴露出心理、修行的不足来。动辄发火、打骂孩子;育儿方法简单、粗暴、生硬、不灵活,缺乏智慧;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紧张、焦虑,心态不能平和.......

所以,看起是学习教育孩子,实则需要提升的是自己,这就是一场自我修行。

如果认为“理解尊重孩子”的理念对育儿有好处,而以前的观念由于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思维,那么改变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一件件事情上反省自己,需要逐步纠正自己的观念,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养成新的行为习惯,这不就是一场修行吗?

修行的结果还是不错的。很多父母告诉我,他们学习我的博文、理念,不但对教育孩子有帮助,而且自己和家人的心态也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连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有了进步。因为学会了理解孩子,也就学会了理解同事,理解他人,就更加宽容了;学习了认知疗法,各方面的心理、性格都有改观,不知不觉中各方面都会有些许进步。

自我修行是一个渐悟的过程,与灵修和禅修一样,是需要下功夫的,看似较累,但是可能给孩子带来幸福、快乐,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严格的方法倒是简单直接,家长也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行使“权力”,费脑筋较少,但其结果可能孩子的逆反、冲突、压抑,以及紧张的亲子关系。

自我修行是一个自我约束的过程,听起来不自由。其实,我们不是一直提倡对孩子适当约束吗?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就不喜欢了呢?

三、自我修行也是一个快乐的走向自由的过程

自我修行其实是学会适当约束自己言行,使之归于科学合理的轨迹。

在育儿方面不去修行,看似随心所欲,很自由,但是其结果可能是家长所不愿意看到的:紧张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压抑、孩子不良的情绪、对学习兴趣的丧失......家长最终是不轻松、不快乐的。

而用心去修行,用“理解尊重孩子”的原则去约束我们的行为、情绪,当我们感觉做得不好的时候,及时去反省,改变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孩子越来越幸福快乐的时候,是多么有成就感和幸福的事情;当“理解尊重孩子”已经成为习惯,就不再感到束手束脚,一点儿也不感到累,相反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孩子快乐的笑脸,此时感受的是真正的自由、轻松。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自由地以家长的派头对孩子发号施令,我们自由轻松了,孩子也许就不情愿、不自由,也要处处小心翼翼了吧。

不要把我们的自由建立在孩子痛苦的基础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幸福人生育儿教育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