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素食文化的传承之悠久的历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素食文化也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记载了许多谷物和植物。食素的传统也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 春秋末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子,他认为上古时代,人们就是吃素的,因此在《墨子‧辞过》说道:圣人教导男子种植庄稼果树,作为人民的食物,这些食物足以使人民强身健体。 古代当时的人们以素食为主,对屠杀动物也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屠杀动物来吃。《礼记‧王制》明确指出:“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没有特殊的原因,即使是诸侯,都不能无故杀牛,大夫不能无故杀羊,士不能无故杀豬狗。当然,就不可能经常吃肉。 儒家 周公告成王:“舜之为政,好生而恶杀。汤开三面之网泽及禽兽,礼记所载,无故不杀生,无故不食珍,曰︰不伤胎,不破卵,不填穴,不覆巢,皆爱物之明征也。”名留千古的仁君舜王,他当政的时候,总是以宽恕之心对待一切,绝不随意赶尽杀绝。而到了商汤执政时,汤王有一次狩猎,见部下们张网四面并说:上下四方的禽兽尽入网中。汤命令去其三面,只留一面,并祷告说:禽兽们,愿逃者逃之,不愿逃者入我网中。汤王对于落入罪恶陷阱的生灵网开三面,仁德被及禽兽,对人就可想而知了。 《论语‧述而篇》裡孔子认为:吃粗米饭,喝水,弯着手臂当枕头睡,樂趣也在其中了。以不合理的方法求得富贵,对我来说,只像天上的浮云一般。孔子更说:“子之所慎:齐、战、疾。”齐即斋戒,孔子最关心的就是“斋戒、战争、疾病”三件事。 《礼记‧王制》曾说:人到六十岁才能吃肉。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解释说:老百姓没有到七十岁,是不能吃肉的。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说:“七十非肉不饱”。《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提到:保证老百姓七十岁以后有肉吃。孟子更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为什么君子要离厨房远远的呢?因为君子对于禽兽,看见牠活着,就不忍再看见牠死去;听到牠臨死的哀鸣,就不忍再吃牠的肉了。 《大戴礼记》说:“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慧而巧。”食肉的人,勇猛、强悍、凶暴;食素的人,聪慧、机智、头脑灵活。 道教 《太上老君戒经》“勿食含血之物”明确指出:“一切众生,含气以上翔飞蠕动之类皆不得杀。”《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第三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太微仙君功过格》指出:“食肉故杀性命食之为六过,买肉食之为三过,违禁肉故食为六过,误食为三过。遇斋日食之为十过,食后入坛念善为十过。” 佛教 佛教众多经论之中,都明确禁止肉食。 《梵网经》说:“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亦说:“…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 《楞严经》说:“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楞伽经》说:“大慧,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生同罪。” 佛教以“不杀生”为根本五戒之首,是得人身的首个重要条件。 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一些出家人就奉行素食。真正的中国素食则源于南朝梁武帝萧衍(四六四—五四九年间),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读《楞伽经》,经上曾经说过,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心吃众生肉。他被感动,深知万物皆有灵性,发愿终身茹素。他于五一一年颁布《断酒肉文》,以皇帝的权力命令天下所有僧尼不得食肉,举国上下,素食之风悄然流行。梁武帝萧衍是中国最早的佛教素食、宫廷素食的倡导者。 中华民族本有的素食传统,加上佛教、道教的大力倡导,得到极大弘扬。据史料记载,从南北朝、隋唐开始,经宋、元、明,到清朝,我国多次出现素食鼎盛的时代。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