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无量寿经(第34集)
「礼佛现光品」很重要。因为这个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一个是法门深奥很难信,这是一方面,超情离见;再有,末法的众生他就是信不及,极乐世界谁也没看见,这就怀疑。所以在这个经里头,不只这个经里头,都多次的让大家都看见极乐世界。所以这个意义在这方面讲是十分深刻。除了这个经,咱们地球上两万的人亲自看到极乐世界,听到十方诸佛在那称赞阿弥陀佛,这都证明经上的话。从另外的经,我们这引证了几种,恐怕还不止,事实上绝对不止这几种,今天我就翻到还有一种,没有看到的恐怕也很多,这几种都有亲自见到极乐世界的记载。最主要的是净土三经里头的《观经》,《观经》国王要杀父亲,母亲就去探监,身上擦了点什么果子酱之类的东西,和点面,国王吃了就可以不死,就查出来了,是母后所做的事,大怒,就要杀母亲。这个母亲就非常愁悲苦恼,就求佛,她皈依了释迦牟尼佛,佛就飞到她那去给她说法。她说这个世界我是不想待了,我想求到一个别的佛国,佛就给她现出了很多佛国。她说我愿意去西方极乐世界,就特独了,就把极乐世界现给她看。在这个法会上,韦提希皇后见到阿弥陀佛,「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欢喜赞叹之至,过去所没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所以这是根器。 所以出家人、在家人的根器不是一定要这么划分,说出家人必定要高於在家人,在《无量寿经》两万人的大会里头没有这个记载。韦提希夫人之后当然就豁然大悟,得无生忍。有人说念佛就是临终往生,这个不就是现身得无生法忍吗?所以说有的时候大家常常有这种情见。念佛主要的作用是在临终才表现出来,但是在生命未终了之前就得大受用,就证入无生的人,自古至今还有很多。只是大家用功得不够,情执深重,所以就不能豁然。你都捆住了,心里都捆住了,捏得太紧,就放不开。五百侍女同时看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经中常常记载,把发菩提心做一件大事记下来,这就是发菩提心的重要。於是乎这五百个侍女都会往生,而且到了往生之后都得诸佛现前三昧。这是到了时候就得三昧,当然不如王夫人。这是一件事情,在《观经》的记载,这是五百多人亲自都见到了,同时见到,而且得大受用。 第二个,《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里头有这样一段:「时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会中」,咱们这个世界上,释迦牟尼佛的法会之中,「所有诸菩萨摩诃萨(一万二千人),苾刍(二万人)、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梵王、帝释、护世四王」等等等等,「悉能见彼极乐世界」,这二万比丘,还有优婆塞等等等等,都看到极乐世界,「及见无量光如来,菩萨、声闻大众围绕。光明炽盛,如妙高山。」佛光明炽盛如妙高山,妙高山就说的须弥山,须弥山那是高极了,微妙极了,不是砖头瓦块所成,乃是众宝所成,须弥山是高大极了。这个又是这个大会上就是都见,光是比丘就二万人。 再有《十往生经》,「佛告山海慧菩萨:汝今应当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观阿弥陀佛国,愿见阿弥陀佛」。就教给他,你应该这么做:向西,正念,不要有任何的邪思,观想彼国,而且发这个心,愿意见阿弥陀佛。因为这一说,山海慧菩萨是当机,全体都站起来了,都合掌,都在做这个观想。就在这个时候,「阿弥陀佛现大神通,放大光明」。本来大家没看见,这一起立一合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即就感应,这中间不需要时间,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萨身」。尔时山海慧菩萨和一切大众,「即见阿弥陀佛国,所有庄严妙好之事:皆悉七宝、七宝山、七宝国土;水鸟树林,常吐法音,彼国日日常转法轮」,都见到了极乐世界一切一切。 不过这里头需要解释一句,免得将来遭误会。他这说七宝山、七宝国土,极乐世界是地平如地,没有一切山,这说个七宝山怎么讲?哪位能回答这问题?不是一部经,多少经都说没有一切山,地平如掌。而且《观经》是观想那个水上冻了冰,冰上一层玻璃就是大地。当然水上冻了冰当然是平的,平平如镜。怎么这个地方说极乐世界地是平的,没有山,这出了个七宝山?所以就是说这些问题,我们都应当很清楚。首先要知道地上没有山,第二还要能够解释经里头的这个山。有一部假的经,不是经,《西方极乐游记》,那天有个人拿来,很不服(我说这个是假的他还不服),他说你找出证据来。我一翻就翻出了这个证据,他说到了极乐世界,首先看极乐世界中央一个大黄金山,我说这还不就是假的吗?极乐世界地面上没有山,他怎么看见山了?没有山,那这怎么又说山?他又提出反证,你看这部经还不是说有山?所以我们就是要深入。七宝山、七宝国土,《观经》刚才说了,琉璃地观想之后,要观想琉璃地的地下有金刚七宝所成的金幢,金色的宝幢,撑著这个地。这就很像我们的供盘,七个圆盘,底下有一个撑著它的。这个幢是八方,八个面,有八个楞,「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它的底撑著整个极乐世界这个宝幢,就是这所说的七宝山,高大,撑著这个地。地下就有这个山,地面以上是琉璃地,是平的,没有山。这附带说一下,将来就可以说明,万一有人在这个地方搞不清楚。佛法没有说不清楚的,只是现在人不清楚,众生不清楚,没有不清楚的,你放心好了。答话的人也可能不清楚,也是你答话的人目前不清楚,是你不清楚,不是佛法不清楚。这个地方不能怀疑,所以举了这些证明。从这些事就告诉我们(今天还看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授记等等),这些经里头都含有类似的这些内容。所以我们还有很多没看到的经,而这些记载也是很多很多的。 刚才谈到,除了本经之外,还有其他的经有类似的内容。我们再回到本品,本品这些示现具四悉檀。檀是印度话,悉檀可以翻译为成就、翻译成宗,以什么什么为宗,四悉檀就是四种成就、四种宗。再有,后来南岳思他有一个解释,他说悉字是咱们这的话,悉者就是普遍,都怎么怎么,如来悉知悉见,皆知皆见,悉是这个意思,是咱们中国的话。檀是檀波罗密,檀波罗密是布施,悉檀是普遍的布施,就是普遍的饶益有情。有两个讲法,不过前者好像是这么说法,大家尊崇的人更多一些。这是为了成就众生,这四个方面。四悉檀,第一是「世界悉檀」,世界悉檀就是要说这个世界,能够说出来,让众生生欢喜心。极乐世界,整个的世界现在大家之前,这世界悉檀,大众都欢喜,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为人悉檀」,对人有帮助,为了大家,大家看了之后都踊跃欢喜,都愿意往生极乐世界,都作礼,都念佛,这个就是为人悉檀,这第二个悉檀。第三「对治悉檀」,大家破了疑。所以最坏是疑。密咒有很多,唐密里头很多咒的功德,里头可是有一句,它说「唯除於咒生疑」。你对於它怀疑,你念这个会有用吗?有这么大的功德吗?它有这么大的功德,我念行不行?都是有疑,一有疑,所说的那些功效不显现,你自己给它否定了。不要以为这个事不重要,你怀疑就是否定。你就是佛,你要否定,它功德就显不出来。它是唯心所现,你的心就是否定它,它还现什么?它就现出那个否定的结果,你自己现的。所以这个对治,断疑生信。「疑根未断,即是罪根」,大家不要以为疑根没有断没关系,那个疑根就是罪业的根。「信力圆时,全成佛力」,等到你信力圆满的时候,你的力量全成了佛的力量,也就是佛的力量全成了你自己的力量。 第四就是「第一义悉檀」。上面说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都是初步,真实要普利的是第一义悉檀,第一义谛。所以这里头就显出「心佛不二」,感应道交,「妙感难思」,事和理也不二,从事上说十万亿佛土,现在如对目前,本来就没有空间。现在科学的话,空间是错觉。这就是理体,现在在事上,十万亿佛土的这个世界就在当前、就在当下,这个事跟理就不二,显出第一义谛,就说明这一切都是你本来所具有的。所以托彼依正,显我自心,就假托著极乐世界依报怎么怎么庄严,正报怎么怎么庄严,显示你自心如何如何庄严。不然你不能信,你也无从去想,这是借著他而显自,正为「令入实相故」。这是第一义悉檀。第一义悉檀,我们如何来领会这第一义谛?彭二林的《起信论》,他这里有这样一段,「极乐娑婆同一法界,本无彼此,安有东西?」极乐世界也遍娑婆,娑婆也遍极乐。这一切一切大地山河、森罗万象,都是众生眼睛里头有了翳子,眼睛要出了毛病就看见。现在这个青光眼就看见种种好看的东西,巴建明就有青光眼,他说我要感谢我的青光眼,我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好东西,就是现种种好看的光,很好看的色。这也叫病,它就是眼中有翳所成。「若能一念入佛境界者,无量光明,普周尘刹」,这无量的光明,尘尘刹刹无不遍满,「三涂六道同时解脱」。所以这是顿法,有如染丝,一成一切成。「不独阿难以佛威加被」,可以看见阿弥陀佛的身及种种依报正报的庄严,不但是阿难当时,「即今末法众生」,也就是我们在座的大家一起,「但能入此法门」,你只要能入这个法门,「不离当念,疾得见佛」,就不离开你当下这一念,很快见佛。 「《华严经》云:诸佛一似大圆镜」,佛就像大圆宝镜,「我身犹若摩尼珠」,佛是如镜,我如一个摩尼珠,「诸佛法身入我体」,我这个摩尼珠中可以现一切一切的品相,诸佛的法身,诸佛的这些圆镜,我这个摩尼珠都摄尽,都入我体中,「我身常入诸佛躯」,我的身体就常入一切诸佛的身躯之内。所以互融互摄,都是我们摄一切佛,我们也融入一切佛为诸佛所摄,诸佛也融入我们的自身、自心。所以说无毫厘许间隔,没有一毫一厘那样的地方是间隔处,「是知诸佛众生,本来不二。」刚才举了《华严经》的例子,那还是二吗?水跟牛奶倒在一个杯子里头还是二吗?你还拿勺子舀点水出来、牛奶出来,谁也分别不出来了。「本来不二,名为见佛」,什么叫见佛?这叫做见佛。所以大家的见解这个地方要扭过来,不一定是见佛见光,我看见光、看见佛了,这个是见佛,而是你真正的了达诸佛众生本来不二,这叫做见佛,「实无见者」,实在说没有见者,这就高了。所以不是说见佛见光的人没有,那个水平低,在第一义谛之中这样的见佛,实在没有见者,「何以故?不可於一体中互相见故。」既然是一体,谁见谁?你的眼睛就从来没有看见过你自己的眼睛什么样,你谁看见眼睛什么样?你有没有眼睛?你要瞎了就什么看不见,你要没瞎你就有眼睛,什么都可以看见,你的眼睛什么样?你的眼睛不能看见自己的眼睛。所以这就是须菩提,那个比丘尼能变成转轮圣王,排在头一个来接佛,佛说你没有先见著我,而须菩提第一个来见我,他见著我了,他是头一个。须菩提当天,他也知道佛要从天上下来,他在山洞里头修行,今天佛回来,他说很多都去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无所来无所去,我们又何所接?佛也无来,我怎么接?不动,不去,他这不来的人先见了佛。排队排在第一的人真正先见了佛,佛说你没有先见我。这才是佛法,不然你就是附法外道,附在佛法里头的外道。 《无量寿经》这部经确实是很殊胜,它一直一直没有一个地方松懈,一步一步加深,一直到最后。底下就是现在的佛和未来的佛在那看极乐世界,俩人正在那说,就非常生动。刚才说无所见。这个说的什么?这个说的是法身境界。须菩提没有来,看到佛是法身境界。那天有一个问题,他看了黄檗《传心法要》,一段他拿出来,里头说,你们这一切都无所来无所去,临终看见有什么你也不要跟著走,他说我们往生怎么办?他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说禅宗修的是法身境界,法身还得向上。所以须菩提,如来无所来无所去,你临终跟谁走?我说你要知道,净土宗的往生是凡夫的事,你是凡夫,你反正得有所去。所以不能不受后有,就不如受这个往生的后有。真能不受后有,你自由自在了;你不能不受后有,那只有随佛往生。所以他要往生,不问不问,他说明白了,这是不同的境界。所以往生有四料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生是决定生,去就没有去。「去则决定去,生则实不生」,去我是决定去,可是生没有什么叫生,证无生,什么叫生?这有四料简,「生则决定生,去则决定去」是一句,「生亦实不生,去亦实不去」又是一句,这四料简。所以这些意思我们都要圆融,各个按照自己的,所谓量体裁衣,你要做衣服你得先量一量,合乎你的身体,合适才对。再进一步说,纵然就是证了虹光身,来去自在,就是文殊、普贤,他还要示现求生极乐世界。所以就是说,「八十翁翁舞」,八十老翁在这跳舞,「教导儿孙故」,为了教导儿孙,八十老翁也要跳跳舞。因此你不管是上贤下智,都应当示现往生,求往生,得到往生。 底下就是这个意思,要用这个法门来度脱,一切众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脱。佛就问阿难跟慈氏菩萨(慈氏菩萨就是弥勒),敢当不敢当?「汝见极乐世界宫殿、楼阁、泉池、林树(七宝树),具足微妙、清净庄严不」,你们看见没看见?一切一切清净,具足庄严等等的,你们看见没有?「汝见欲界诸天,上至色究竟天」,这是色界天,拿了香花洒到佛刹里头,看见没有?阿难就回答说看见了。佛又问,你听见没听见「阿弥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他的法音流布,告诉一切世界,来教化众生,你听见没有?是,听见了。佛又说,你看见那个佛国,那些在净行之中的大众,在虚空里头在那游,有的在那住,他们可以把宫殿盖在虚空里头(不是在地上,在虚空中可以盖房子;也不用盖,自然出现的),而且这宫殿可以随身,走到哪宫殿随到哪。「游处虚空,宫殿随身,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不」,看见没看见?他在虚空之中,宫殿就随著他,可以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及见彼等」,这句话要紧,「念佛相续不?」看见没看见极乐世界那些人他们都在念佛,相续在念佛,不是说我念佛往生我就不念了,这恐怕也往生不了。这是尽未来际,这很自然,他就是自然念佛相续。所以这个念佛,我到了极乐世界就正好念佛,没有这些干扰!在我们这个世界,难得念几句好的。还有众鸟在虚空中出种种的法音,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你们看见没有?「慈氏(弥勒菩萨)白言:如佛所说」,他这个总回答,如佛所说这一切,「一一皆见」,每一样每一样我都看见了。 这就是现在佛、未来佛在这一次法会上,对於极乐世界做个证明。为什么佛经上就专指这两个人?因为阿难是结集经藏的,弥勒是当来下生。佛灭度之后,佛法要存在於世间靠这个经,阿难是结集经藏的。所以阿难大家不要小看,他很重要,结集经藏的是他,传佛心印的是他,迦叶之后,二祖就是阿难;传授密法的还是他,莲花生大士,阿难得到释迦牟尼佛预先嘱咐,要传的法。所以佛把这个微妙法门嘱咐给这两个人,这是大事因缘。所以种种,这就不再重复了。佛说「上至色究竟天」,色究竟天是净居天,这是天界上一个特殊的地方,是三禅,禅天,证三果的人;这是外道也可以到这个地方,只要是证到三禅。阿罗汉证第三果不还果的人在净居天,所以他不到地球上来了。所以净居天都是修行人,都是圣人所住之处,这个圣人包括小乘的圣人。 「佛告弥勒:彼国人民有胎生者」,这特别指出胎生的,那里头有胎生的,你看见没有?「弥勒白言:世尊,我见极乐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弥勒说:是,我看见了,我看见极乐世界的人所谓住於胎者,他的享受跟夜摩天一样。夜摩天这个天的天人时时就在那高兴,快哉,快哉!夜摩天是非常愉快的一个地方。在胎生者,他们跟夜摩天人一样,在宫殿之中。同时我又看见,有众生在莲华中结跏趺坐,是自然化生的。什么因缘,他们极乐世界的人民,有的是胎生,有的是化生?所以魏承贯他会集的书为什么不好?他就说彼国无有胎生,就跟这个经就抬杠了。你会集你不能够自己出主意,这明明说有胎生,他在会集本里说没有。所以夏老师只有再会集一遍。不能改人家东西,你不能改,你不能强加於它。这里胎生,他也是化生,但是借这个胎来说明,胎是还没有成人,所以人的功能他还没有;还有是他这个暗,没有出胎之前不见天日。说明这一类的众生,他如同胎中的小儿一样,说明什么?愚痴,这样管叫胎生。他的能力、智慧,就是说他的疑惑没有尽,障碍还存在,他不能够见佛,他要见佛闻法他也听不懂。所以就用胎做譬喻,不是真正有父母胎之所生,都是自然化生。所以所谓胎生就是这个意思。 底下弥勒就问,他说何故彼国有这两种?底下佛就回答,这是第四十品,「边地疑城第四十」。「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这就说明为什么会有胎生,这就是他的类型。有的众生他是很做功德,可是他心中的疑没有断,他要求生净土是实在的,但是他「不了佛智」,不能了达佛的智慧。这一句是总的,对於佛智不能了达。不能了达哪些?底下就分成四个,就开广的说了,他对於「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这四种智慧他不能了达,他疑惑不信。可是他还相信,相信有罪有福,相信因果,修善得福,造恶得罪,不敢做坏事,多做好事,「修习善本」,善本就是念佛是善本,善的根本,最重要的善,来求生其国。就是这个水平,这是胎生。 底下是昙鸾的话,他说「又有一种往生安乐,不入三辈中」,还有一种往生极乐世界,不在这个三辈里头。他这种人怎么样?这种人「於五百岁中常不见佛」,要五百年(这个五百岁以后再解释,到底是指哪的时间),「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就有这样一种人,他不在三辈往生的三辈里头。他是往生了,可是五百岁里头见不著佛,听不到经法,也不见菩萨大众等等的,这样的话,在这就叫做边地,也叫做胎生。就分别於三辈往生,对於这一类的人称为是边地,或者是胎生。所以边地和胎生是同体异名,指的一件事情,两个名称,就是这样。底下又说,「边地者,其言五百岁中,不见闻三宝」。这个咱们说八难之一,或者说八难。学佛不容易,他说五百岁中不见闻三宝,生於边地,没有佛法的地方叫边地。他到了极乐世界也不见闻三宝,这个困难和咱们世界上边地的情形一样,因此就管它叫边地。也或者,昙鸾他没有把它肯定,也或者它这个地方就在安乐国土正边边上。昙鸾大师为什么不肯定?因为极乐世界你说有个边,这个话也不大好说,所以这个就没有肯定。但是对於有疑惑的人,他就疑惑出来个边。所以昙鸾大师没有把它肯定。不过底下根据懈慢国来说,那就是在边上,也是完全很对的,到懈慢国就是到中途就不前进了,这就是到了边上。这些说法,你往生之后才会完全清楚。所以就是说边地是难闻佛法(咱们世界上是如此),他生了之后,还五百岁中很难闻,因此管它叫边地;也可能它就正在边边上。胎生也是做譬喻,小孩还没出胎。所以边就表示这个难,胎表示他暗,眼睛、耳朵、鼻子都没用,胎儿这个有什么用?他都有,还没出胎,没用。所以这两个各说了一边。 疑城,刚才说了边地、说了胎生,这是疑城。人如果在疑心之中念阿弥陀佛,「则生极乐边地之七宝宫殿中,五百岁中不得闻三宝之名。乃疑人所居」,所以称之为疑城。「《守护国界主经》云:若人命终之时,预知时至,正念分明,洗浴著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见佛相好,众善俱现,定知此人决定往生净土」。这个决定了,种种吉祥的相都现出来了。「若人念佛持戒无精进心」,他没有精进的心,「命终亦无善相,亦无恶相」,有恶相是决定不往生;没有善相,也没恶相,生前也不是很特殊,这种人「地府不收,安养不摄」,阴间不收,三辈往生里头也没有他,他就如睡眠而去。所以我们给人证明就根据这个,就根据这些经上的话。不能离开圣言量,离开圣言量,按自己的思想办事,有时就会说错话。「如睡眠去,此人疑情未断,生於疑城,五百岁受乐,再修信愿」,这五百岁都干嘛?他还要修,修能生信,能够发大愿,「方归净土」。这就是生於边地疑城。生於边地疑城,我们还说他生了净土。所以夏老师说,边地我要去还去不了,现在要去去不了。所以生到边地上,就是没有这些特殊的相。这一点大家给人家证明的时候,所知者都不能按自己的思想办事。总之「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老得记著,只能根据圣言量,没有圣言量,你自己的意思就是不能信,要跟人说绝对是错,他要不是绝对是错,佛干嘛告诉你不要信?这错是错不完的。只有是豁然大悟,那就猛一下子揭一层皮,但是他也没完,没有那么容易。这就讨论边地疑城的景象。现在很多人就都依靠这个,说老实话,你生到边地疑城人家给你道喜!不是容易事,都不是容易事。所以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这样的人都摄受。 还有一个懈慢国,在咱们这个国土和极乐世界之中,十万亿佛刹,就在五万亿佛刹的地方有一个懈慢国。生在这个国的人就贪著这个国土的快乐,快乐极了,都满意了,他就懈怠,我够了够了,也就骄傲,我行了,不更前进。要修信修愿,还要忏悔,你要出这个边地疑城要大大的忏悔,忏悔到轮王赦免你的罪,你才能出这个边地疑城。所以称为懈慢国,懈怠,我慢。「《菩萨处胎经》曰: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他,有懈慢界」,有这么一个地界,「国土快乐……前后发意众生」,前前后后过去的、未来的,就是前后,「欲生阿弥陀佛国者」,到了这个懈慢国,都染著这个国土,「不能前进生阿弥陀佛国」。这还没到边地,因为他在中途已经傲慢了。这个罪是现行的,所以他比边地还差。「亿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很多人都到这个懈慢国,「何以故?皆因懈慢执心不牢固」,他一定要往生的心不牢固,到这就不前进了。这么看来,懈慢国也属於边地疑城的一个种类。这四个原因,就是由於这四种智慧,所以底下我们就要讨论这些智慧。 「不了佛智」是总的,对於佛殊胜的智慧你不明了。底下《净影》的话,什么叫「不思智」?就是「佛智渊深」,渊广、渊博、深奥,「余不能测」,除佛以外其余的人是没有法子去测度,你猜也猜不到,你想也想不到,所以名为不思智,你的思是不能达的,达不到的。佛的智慧很多,非言语所能尽,所以就「不可称」,你用言说来称称不全,就说不可称。「於诸法门,知之穷尽」,对一切法门,穷其根源,尽其所有,没有不能够了达的,没有剩下的,所以名之为「广智」,广大。「位分高出」,这个智慧很高,所以名为「无等伦最上胜智」,没有能比的,最上胜智。 底下是海东元晓师,就是现在的高丽、朝鲜,当时朝鲜有两个大德,都是净土宗的,一个是元晓,还有一个是憬兴,他们都有著作入了藏。所以当年这些国家到中国来学佛法,都是出很多人才。禅宗也出了很多,高丽的禅宗出的人好像比日本人强。所以地藏就是朝鲜来的,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王子。佛教很不错,高丽。元晓他的好处,他就把这个四智配了大家都知道的转八识成四智这四智,就不是又一个有什么智慧,这个结合结合得很好。不思议智就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我们都懂,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这叫识,转识成智,就成了成所作智。他说这个智能够做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这一念称名,不管多劫的重罪永灭。「十念功德,能生界外胜报」,出乎三界之外叫界外,界外殊胜的果报。这些事情都不是人所能测的,这样来度众生是成所作、是不可思议,所以称为不思议智。 「不可称者,是妙观察智」,这个智慧能够观察不可称的境界,「谓一切法,如幻如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这个妙观察智是什么?它就是告诉我们,一切法都是如此,都如梦如幻、非有非无,别落在二边;离言绝虑,凡有言说皆无实意,你思虑是达不到的,绝虑。所以我后头的注经偶颂:「立论唯依圣,得旨在忘情」。你要立一个论,有个所说,这个论点是什么,唯依圣,唯独是要依圣言量,不是自己独出新裁。唯独者依圣,完全依止於圣言量。你要能得旨,圣言量它是一句一句经上有的话,你把它都抄出来,你是不是能得旨?得旨在於什么?得旨在忘情,你把情忘了才能得旨。你在有情见之中,有是非、有邪正、有分别、有众生、有佛,都是情见,你懂不了了。都忘掉,忘情,情见扫光,你才能得旨。不可称智就是不是追逐言语者所能够称量的,所以称为妙观察智。妙观察智是转什么?转意识,意识就是分别,你都有分别,你就不可能了解实际情况。你分别就是错的,妄生分别,无分别中你妄生分别,根本就错到底了,那又怎么能够有智慧?你就是识。所以要依智不依识,你依识不行,脑子里都是识,要忘情。所以不可称智就离言绝虑。 「大乘广智者,是平等性智」。所以它这个,大家再念下去就不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个你就好接受,跟咱们这四个都说得通,这个论可以成立。「此智广度」,平等性智这个智可以拿来广度一切众生,「不同小乘」,小乘就是自了,这是无量无边的众生,尽未来际,没有间歇的时候,没有厌倦的时候,没有疲厌的时候。他为什么?「谓游无我」,在无我中游泳,这游就是游泳的游。所以不要再用别的字了,就是在无我里头游泳。你看在游泳池里游泳多么舒服,在清波中游泳,现在这个清波就是无我。由於无我,同时也没有不我,也就是也无无我,不但无我,无我也无,也没有我,也没有不我,所以就可以平等的来摄受,就可以普度。平等性智,你怨亲平等,什么都平等,善恶平等,邪正平等,这一切都平等。现在我们还有些不平等,看见这些人根器太困难,这我没办法,我告饶了。也是没办法,确实没办法,也是众生,没有离开众生。平等普摄,只有佛有这个智慧,才能真正做得到。我们起码应该心向往焉,应该是这样去等摄。「以此同体智力,普载无边有情,皆令同至无上菩提,是故名为大乘广智」。都到无上的菩提,而且广度一切,这就是平等性智。 「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正是如来大圆镜智」。这个时候他转了本识,本识是阿赖耶识,前头就把各种识都转了,到这剩下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转为大圆镜智,「方皈心原」,你才真正归到本心之原。「一切种境」,一切种、一切境,种是心里头的种子,境是种子发现而出了外头的境界;在心内是种,发现为外就是境,种和境没有不圆照,所以叫做大圆镜智,一切种、一切境无不照见。这个智慧中有五个殊胜(所以朝鲜人议论都很不错,大家要知道),他说前头这三个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这是菩萨渐渐得到的,一点一点修持,智慧一点点增长;大圆镜智是「唯佛顿证」,只有佛一个人能证到,而且是顿证。「更无余类」,没有其他能够达到这个的,所以称为「无伦」。这是无伦,还有无等。无等是第一个殊胜,这是得到解脱之身,二乘也能得到这个身,这是彼此共同的;大圆镜智是法身,不是二乘所能共的,所以叫做无等,这是第一个殊胜。前头三个智是菩萨渐得,现在大圆镜智佛是顿证,这又是一个殊胜,所以叫做无伦。无等无伦讲了。第三个,他说「过於不思议智为最」,它超过不思议智,所以它是最;又超过「不可称智」,所以它是上;「宽於大乘广智」,所以称为胜。「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这三个字,最是超过不思议智,又超过不可称智为上,又广宽於大乘广智称为胜,无等无伦最上胜就都讲了,这每个字的含义都讲了,总之就是大圆镜智。《会疏》里头结合到净土,我们就不再说了,书里头写著有了。 於这些不能生信,以疑惑心,经里头说了,他不能信这个智慧,生了疑惑。他疑什么?这个疑什么,我们也从四方面来说。这是综合昙鸾、元晓、峻谛(日本人),兼取憬兴(他也是朝鲜人),这些人的解释。这三个都是外国人,外国人的汉文究竟大家读起来很困难,所以用他的意思,没有用他的原文。所以疑惑,因为他不了胜智,就疑惑心。他说怎么个疑惑?第一,他「不信不思议智」,他就怀疑,我就念阿弥陀佛能生吗?他不知道这个不思议智是有大威力。这种人很多,我没有做什么功德,我就念念我行吗?这一句名号的功德非思议所能及,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要是广说起来,一切万法都是「自力他力、自摄他摄」。总之是要信自信他,他力自力,自摄他摄,「千变万化,无量无边」,出种种法门。你怎么能够用你凡夫有碍的情识,你是情见,你这是没有离开心意识,你这是识是有碍的、有限度的,用这种情识来怀疑如来无碍的妙法?拿你这样很有局限性,根本是不正确的这种情识,你来怀疑如来无上殊胜的妙法。你知道不知道一小面镜子,能够现一万种相?「千年积薪,一火烧尽」,千年堆的柴火,一个洋火头就能把它都烧尽。岂但堆的柴火,那个森林大火,你看看。「故至心一念称名,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十念必生又何足异。」第一个就破这个,因为他不相信这个不思议智,觉得这种持名,他就怀疑。所以有的人就说,我念一句佛,希望死了之后阴间多个元宝;还有些人说,我就是希望,那人死了,我念佛,他能得到点好处。他都不能相信这个有如是的功德。 「二者,不信不可称智」,他不知道佛智是没有对待,是「离过绝非」,所谓「离四过,绝百非」,众生都在这四过百非之内。昙鸾师的话,不可称智是什么?「言佛智绝称谓」,不可称,绝了对待,没有对待的,不是有相形相待的东西,也不可称量。「何以言之」,为什么这么说?「法若是有」,你就有个知有的智慧;「法若是无」,你也要知道这个无。对於这个是有是无你可以知,可是这个法它是离於有无,离於有无「故佛冥诸法」,放下诸法,放下诸法你这个知有的智、知无的智就没有对待,它没有对立面,所以我们绝对待。所以,「以知取佛,不曰知佛」。拿那个知说佛就是什么?佛就是知,这就是神慧的立论。所以胡适写哲学史,后来写不下去了,只写了一本。先是批判佛教,看到六祖就不行,搁笔了;看到神慧,决定不写了,写不了了。因为他不肯向佛教来磕头,他就不肯写了。「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你说佛就是知,你不知道佛;「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你说佛就不知,你也不知道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双非,也不是知、也不是不知来取佛,佛是这样,也不对,「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你看就这四句,知、不知、非知非不知、非非知非非不知,总之是在四句之内。四句之内就有过,四句都有过,都不正确。离四句再说一句来,众生就没得说的了。所以众生就这么点本事,你那全不对,告诉你。离了四句就离百非,这个法,这个本体,是离开了对待。 所以《楞严》里最好的话,佛问文殊,你是文殊吗?所以有人说《楞严经》是假的。我偏偏要抓两头,抓一个先灭的《楞严》,抓一个最后灭的《无量寿经》。文殊说:「我真文殊,无是文殊;若有是者,则二文殊」。我真文殊,没有什么叫是文殊;如果说是文殊,就俩文殊了,绕过来了。所以说是说非,都早已经成了对待。我真文殊,无是文殊,没有什么叫是文殊,是文殊就两个文殊,两个文殊就成了虚妄,直截了当。所以这个智慧,离四句,绝百非,绝诸对待,思量所不能及,不可称,也就是不可说,这个智慧不可说,从这个智慧流现出的念佛法门,其功德也不可说,所以它产生的作用也不可说。对於这样,以这个智所成的念佛法门,你不能生信,怀疑,就叫做不了不可称智。这是第二。 第三是「不了大乘广智,疑佛不能实度一切众生」,这么多众生,佛一个人怎么能度得了?也怀疑一切念佛的众生哪有都能够往生净土?所以对於阿弥陀佛就起了一个有限度的想法,这么多世界的人都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那装得下吗?超情离见的事情,十方诸佛国土都叫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一切用言说总是表达不清楚。「大乘广智,此智无法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这是大乘广智。「欲明佛智,无不运载;运载一切,皆入无余」,所以说是大乘的智慧,叫大乘广智。至於所运载,这个法门是能运载无余的,所运载的是无限无际,没有一个所谓就是到头了。限是到了限度,有了边际。无量无边都能度,所以称为广智,广大。又一方面,「於诸法门知之穷尽,故名大乘广智」。对於一切法门所能够知,知是到穷其源、尽其有,彻其根本,所以叫大乘广智。正因为对於一切都能知道这个程度,所以才能「广契群机」。你了解得很深,对於某一个法能够适合什么人、度什么人也无所不知,所以能广契群机,「悉皆度脱」。对於众生你也是知道的,要穷其根,尽其所有,无所不知道,他的这些劣根性。但是众生本来是佛,所以各个方面都知道,没有不知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可以度,可以无尽无余的度尽一切众生。所以就能「开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义」。这个大乘广智,这两句话,有一个比丘尼,在前几十年,她死了之后天灵盖烧不坏,上面显了四个字「心作心是」,这都是祥瑞。重要!心作心是。 现在有这个法门,就是令一切有情因为这个念佛法门,从这个念佛而入无念,这是念佛法门最巧妙的地方。你说了很多第一义谛,说了很多理,凡夫是无从下手。有很多人就以为说这个高尚、这个对,你们那都是肤浅,我要从理入,实际他又是妄生分别,那个理你入不了。还有的人他自欺,以为我这就是,还是很好佛经上的话,我就是「当相即道,即事而真」。这位老先生岁数太大了,我只是婉转的给他指了一指,用不上。话是不错,你用不上。这一切环境之中,随时随地,你怎么用?我没有直说用唯识观,弥勒菩萨的唯识观,一切都是识所现。凡夫你就说这个道里就都是识,保险你吃好的时候你高兴,吃不好的时候你皱眉,你这不就是骗了自己吗?你这还叫修唯识观?那只是理论上的,我就联系联系实际而已,使不上。「当相即道,即事而真」,那都得达这个境界。他就是要从这个,从有念而入无念。所以《弥陀要解》有一句话,「从事持达理持」。理持是大家做不到的,事持是人人可以做的,你从这个事持,你不知不觉暗合道妙,达到了理持。所以阿弥陀佛大悲慈父,大恩大德,这个是最巧妙的方法。 我在二十岁的时候看《金刚经》,自己悟出一个道理来,那就是无住生心,但是凡夫怎么办?凡夫用不上。后来想,只有念佛还是最能行的办法。又一转念,那时对密宗一点不懂,可能持咒更好,因为念佛还多个佛字,你就有佛见;你念咒,佛脑袋里没有了,就这几个音,这个音没假,你不要去想它了。这就是「从事持达理持,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潜通佛智」,潜水艇的潜,潜通佛智。那些自命为高明的人我们没办法,我们并不舍弃,就是说叫你自己先修著,不说服你。净嘴说是不行,那天下就是大乱,就斗诤牢固,我说我的好,说你的不好,跟他们一样。你要以身弘道,以身弘道不是说你要显什么神通,那又是错误,那更大的错误;要真正你是明白,你是慈悲,你要信心坚定。你真正一天天明白、一天天慈悲,那就不会放弃这个法门,坚决的修下去,这个就是给大家做榜样。不是要去跟人说去、去抬杠,那就陷入争论。所以是非就这样,愈扯愈多。首先咱们说对於这个带业往生,有人现在还在争论。有人劝我写论文,我说我不介入,这个扯不清的。只有自己真正坚持信念,我们就是事持、就是有念,但是你可以暗合道妙,你可以巧入无生,潜通佛智,殊胜就在这,「以念佛入无念,因往生证无生」。后来我把《弥陀要解》的话摘了两句,「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这是蕅益大师的两句话,在他的文里头,这是一副对子,而且至理都在这。从事持达理持,凡心就是佛心,直截了当,比现在这个地方的两句好。所以就能令念佛的众生都生净土。这就是大乘广智。 四者,所谓疑惑是疑惑什么?「不了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怀疑佛没有得一切种智,好像不是这么明显。总之对於佛的智慧他测不到,他没有想到能到这样的境界,他就是以他的这种思想来看待佛,你不恭敬佛,佛会生气。就这个话你想想,对於佛他理解不理解?他认为很对,你这个样子佛要见怪。佛还会见怪?对於佛的智慧一点也不理解。佛还会嫌脏,要挑干净,要这要那,要上供,等等等等的,都是不了佛智。不是在这说一定是不相信佛的一切种智,对这个名词他也没有概念,其实就这个意思。佛的一切种智还有这个?这句话大家听了还是不明白,举个例大家就明白了。佛看的也是跟平常人一样,还是人情世故,还是喜欢说好的,你给我磕头,就是这一切一切干干净净。不知道秽迹金刚那就只管脏,什么脏都只管来,愈脏佛愈放光。修秽迹金刚有往生的,就是显神通很厉害,一个姓李的,我见过这个人。他念秽迹金刚,他试试,秽迹金刚真来了,吓得藏在桌子底下。他说你请我来什么事?他也说不出来,在那发抖。一声雷就不见了,他吓死过去了。释迦牟尼佛的化身。所以对於佛的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大家不能生信。因此对於佛这种智慧所流现出来的净土法门就没有产生正信,正因为如此,所以就感受到胎生之报。那怎么办?对於这些佛的智慧,众生你是不会理解的,仰信,应当仰信。 彭二林也说,「一切境界本来一心」,这是一心的显现,「离於想念」,这是离想念的境界。众生用妄见境界,这个境界是你妄见、错见。这就跟科学家的话很类似,这些物质是众生的错觉,你错误的感觉。现在我们这不是这么说吗?一切境界,物质不就是境界吗?这是众生的妄见。本来是无一物,因为这样的虚妄所见,你就产生一些分别、一些分歧、一些界限,一些等等的差别,因为这些境界是你妄念起而显现。因为它不称法性,它不符合於法性,因此对於净土法门你不能觉了,你所想的这些是不称、不符合於法性,对於符合法性的你就没有决定的信心。「诸佛如来离於见相」,无所不通,「无所不遍」,他没有这些。「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他是离於这个见相,诸相都非相,他没有见,因为他离了这个见,所以就无所不遍;你有所见,就有所局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真实的自心就是诸法的本性。自性自体能够显、能够照一切妄法,有大智慧之用。所以我们自体,就是它显出妄法,它也能够照了这些妄法。有无量的方便,有大的智用,能够随众生你所应得的解来给你开示种种的法义。因为诸佛如来离於见相,无所不通,他心真实,心真实就是诸法之性。於佛这样的真实心,这个自体所显现的,就能显一切妄法、照一切妄法,也能显也能照,对於众生都能了解。众生也都是妄,哪里有众生?因为没有众生,所以无众生可度,这都本来是佛。但是这个妄,虽然是妄,佛也能照见,能够照见就有大的智用,有无量的方便,能够随众生所应得的解给你开示悟入,让你得到种种的法益。这是一切种智,佛有一切种智,能够无所不知、无所不穷、无所不尽,有这样大的智用。所以佛的神通,什么是佛的神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佛神通。所以那些禅宗的祖师,都是佛神通,搬山倒海那是末技。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就无所见,无所见就无所不见,拿这个就正好来对治第四疑。众生有疑惑,是哪些疑惑?就这些疑惑。 元晓又说,「若人不决如是四疑」,这四个疑你不能把它排除,「虽生彼国」,你就是用其他的功德生到极乐世界,你只能到达边地。总之就是你到了极乐世界,所谓边地也是一个譬喻,就是说你在宫殿之中,不能见佛闻法,这就叫做边地。不是佛不叫你闻法,实际自己是如聋如盲,你听到跟没听到一样。所以难闻,更进一步的是指的这个。那些阿罗汉一直跟著佛那么多年,一直到了最后佛说《法华》的时候,还有五千弟子要退席,不能听。所以就知道众生多难度,他听不下去,培养那么久。很多弟子就哭,云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一直跟著佛,别人无量无量的都成佛,都大解脱、大成就,而这些弟子不知,跟没看见一样,他无动於衷,不关我事,跟没听见一样。所以不是真瞎真聋,他就是如聋如盲。到极乐世界也是这个情况,你听阿弥陀佛讲经跟没听见一样,与你无关,你所关心的不是这个事。一定要等,要等到几百年之后,你要忏悔,增加你的信愿,忏悔你的疑惑,把疑惑的罪忏悔清除了,你才能得出。 怎么办?就说大家,有人对於上面说的这四种智慧还不能够完全明解,但是你要能够自谦。所以是不要我慢,不要骄傲。要印《谷响集》的那个人,最近我有两年不给他回信了,我就看见他露了点骄傲的根。骄慢不行,要自谦。如果你能够自谦,你知道自己心眼实在没有开,眼也没开,心也没有开,只有仰信,只有相信佛,佛所说是对的,我信佛的话,接受佛的话。不能自己出一点主意,你出主意你是最大的我慢,你怎么能自出心裁出主意?一切听佛的,我不知道我查书,唯佛所说的为依据,这样叫做仰信。佛说的我就是不敢还价,就是如此。我不懂我就说我不懂,但是我仰信,这个很好。「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国,不在边地」。你能够自谦,能够仰信,虽然不能明白佛这样的智慧,你到了极乐世界之后,你可以往生彼国,你不在边地上停留。「生著边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因为他疑惑,疑惑是怀疑,刚才我说的,不按佛说的办事,自己这种种的,也都属於这一类。总之对於佛的智慧没有深信,也因此我慢,我疑惑。所以贪瞋痴慢疑,总之说是五毒,又在贪瞋痴外加一个我慢,要谦下,要都断疑,贪瞋痴慢疑这是最严重的。后来有人把贪瞋痴慢疑改成贪瞋痴慢嫉,妒嫉的嫉。你要没有疑了,第五件事就是妒嫉。如果你还有怀疑,怀疑比妒嫉还严重,还应该回到贪瞋痴慢疑。所以如果能够仰信,你还可以九品往生。这就是刚才讨论,若生疑惑。 底下这一段,若对於这个智产生疑惑不信,还相信罪福,他还修习善本,肯念佛,发愿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往生边地的人的情况。这个已经解释,我们就不再说了。所以这一类的人是什么?是「信福不信智」,对於福的事情他相信,对於智慧他信不及;「信事而迷理」,事他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有因果,理他是迷的,他不懂,所以堕在疑城。 「复有众生」,又是一类,对於佛的智他能信,他「积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这是信他,这三种智慧他都能信(这三种是代表以前的四种),可是对於自己的善根不能生信。「故於往生清净佛国,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然犹续念不绝,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这是一类,他对於佛的智慧是信了,他对於自己不够相信,这就是另一类,信他不信自。《弥陀要解》里头说六信:「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这个人虽然知道求佛智等等,但是他不相信自己。所以还是信不深,六信之中不能信自,这个信理也就不大行。 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就是前面说了四个智,这说了三个智,这是文字的问题。前头四种是《魏译》,这里的文字是《唐译》,《魏译》中提出四种,《唐译》就合并成三种,只是译本的开合不同,实质是一回事。这么说,威德广大不思议智就是前面不可称智、不思议智这两种,普遍智就相当於大乘广智,无等智就是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的简称,这三种智就是前头的四种智。总之,不同时代的译本、不同的人,所采的文句,这个字会有不同,开合也会不同,这个不主要。就是说这种人能够知道希求佛智,能信他佛,但是对於自佛不能生信,「是心是佛」的道理他有疑情。告诉你「是心是佛」,这个心是你自心。所以只信他佛,而不信自,你就是对於「是心是佛」这句话不能生正信。 又是彭二林,彭二林这个大居士是很不错的,他一段议论很详细,他说必须要了达佛智乃至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这才叫做真信。因为一切智都不离自心。信了佛这些智,这些智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就是从自心所生的。「无我,无我所」,这些智慧根本是无我,也没有我所。有我和我所就是识,就不是智,智慧之中没有我和我所。「凡圣一如」,凡也如此,圣人也是如此,「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你要信你的自心就是一切智,「本来成佛」。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很难,连圭峰大师对於本来成佛还信不及。他注解《圆觉经》的时候说这一句,他说本来是佛好一点,对於本来成佛还信不及。他是禅宗开悟的人,华严宗的祖师。所以真正能够承当、能够信是不容易!你这个心本来成佛,在自己的心之外没有另外一个信佛的心;这句话换句说法,也就没有一个所信的佛,因为心它就是佛,它本来成佛。所以自心之外没有另外有心,也就是自心之外没有另外有佛,心就是佛,是心是佛,不另外有心,就是不另外有佛。「如是回向,是名唯心净土」,这才有唯心净土,真正是唯心,很快能见佛。所以这个快慢就都是从这个地方生,你往生的品位也从这分。你念得风吹不入、雨打不透,甚至於不能往生。所以我老说不要论功夫就在这,要重见地。密宗就是见修行果,必须有正见,才有正修,才有正行,才有正果。你没有正见,你的修行是盲修瞎练。「若於自心诸智,犹滞疑情」,对於自心的智慧,你还存在著疑情。你看看,你这就是难免於心外见佛。所以禅宗说,「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你去修佛,修个有形有相的佛,你求那个有形有相佛和你不相似。与汝不相似,这个汝是老几?这个汝确实提不起来。汝的自心是了不起,汝的自心那就是佛,一切佛从你自心流出。你对於自心滞了疑情,你不免就会心外去见佛,你不信自心,心外觅佛。所以禅宗老骂,说你们净土宗是心外求佛。不是我们心外求佛,是有些修净土的人心外见佛。不但修净土的人心外见佛,修密的人也都是心外见佛。我这次从美国回来,我说学密的人通病是太执著。「虽修诸善,乘愿往生,不得见佛」。你修诸善,凭这个愿力你可以往生,但是你不得见佛。为什么?「以不契佛智故」,因为你不符合佛的智慧。你没有契佛的智慧,因为你做了很多功德,你可以勉勉强强的往生。 所以《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这是彭二林引经典,说「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这些个经和论我们要重视。「唯依自心」,都是依,唯是依靠你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修行的菩萨们如果能够了知诸佛和诸佛的一切法皆是唯心所显现,皆是唯心知量,就可以得随顺忍。所以见了菩提树可以得三种忍:柔顺忍、音响忍、无生法忍。「或入初地」,或是初地菩萨,「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所以就是说要相信。这就说你信佛智不信自心的,毛病有这么大;要能信,你就可以入初地,或者生极乐世界。「故知有决定智,方能决定信」,你有这个决定的智慧,你才能产生这种决定的信心。有了决定的信心,才能够决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千万要慎重,不要因为疑惑而失掉大利。都到了极乐世界还不能闻法,那是失大利。所以,信他不信自,还是智慧很短浅。没有决定的智就没有决定的信心,所以「意志犹豫,无所专据」就这么来的。总是犹犹豫豫,总是没有专据,一会高兴,一会又发愁,拿不定,自己也没有准稿子,也没有把握,这就是对於自己信不及。「信愿不坚,依据不专」,这种人信愿就不坚定,他所依据就不专一。可是他能念佛相续,念佛是不可思议功德,「以念佛力及发愿力,仍得往生,但滞边地」,暂时在边地待著。这就是信他不信自。 「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这些人以这个因缘,就刚才说的这个因缘,念佛力、发愿力种种的,生到极乐世界,不能到无量寿佛前头,他就只在佛国界边。所以昙鸾说或者就真是指的在边边上,这也是他的依据。「七宝城中,佛不使尔」,佛并不叫他这样,他是「身行所作」,他自己的身行所作,他就是到这,「心自趣向」,使他的心去趣向。「亦有宝池莲花」,跟极乐世界一样的情况,七宝池、莲花,也是「自然受身」,不要经过父母,不要住胞胎。「饮食快乐,如忉利天」,快乐极了,像忉利天,比欲界天快乐,这很快活的天。「於其城中,不能得出」,他在这个城中,就是他的范围,他出不来。因为你有疑惑,你就有限度,就把你框起来,你就有框框。这框框不是别人,是你自己框出来的,作茧自缚。「所居舍宅在地」,不能在虚空中,也「不能随意高大」,想它大就大,他也不能。「於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这就是它这个边地,在疑城中的缺点,五百年常不见佛,不是绝对的不见佛,时常不见佛,很难得见佛。也不知道这些都是这样,都很稀有。「其人智慧不明」,这个人的智慧不明白,「知经复少」,知道的经又少。「心不开解」,心里头没有开解,所以意也就不欢乐,他不能够享受大乘的法乐。生活、饮食上的快乐超过天,那是快乐极了,在心中他没有享受大乘法乐,他没有见佛闻法,还有这个缺陷。「是故於彼谓之胎生。」这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所以对於这种人管他叫胎生。所以不可以疑惑,总是两种生出来,一种是化生出来,一种是胎生出来的,不可以这么去理解;都是化生,但是这一类他有局限性,愚昧,就像个小胎儿似的,他眼睛、鼻子没有起大作用,所以管他叫胎生。他要是忏悔,他要是增加他的信愿,他才能够见佛闻法。见佛闻法还要慢慢的,还有个过程,大家要知道,也是久久。 「是诸人等」,就是指上面所说的这两种人,「道止佛国界边」,五百岁。这是心自趣向,就是《华严经》的话,「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都是心造。这五百岁,憬兴(就是唐朝时候的朝鲜人)他根据《汉译》本,说这个五百岁是指咱们这个世界的年岁。他的话有根据的,因为《汉译》本说:「於是间五百岁」。所以这都是不能随便出主意,它都有根据。《汉译》为「於是间五百岁」,这个「是间」就是於这里的五百岁。释迦牟尼佛於是间五百岁,於这里的五百岁,这里是释迦牟尼佛说经的地方,是咱们这个地球,地球的五百岁。这个说法《汉译》有这句话,《魏译》本的没有。没有说彼国的五百岁,彼国的五百岁绝对是指极乐世界的五百岁,那就远去了。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是指的是间。但是也不可以把它执定,你要把它执定,《观经》十二大劫花才开。所以这个五百岁是常情,很多就是指的一般情况,这个五百岁是咱们这个世界五百岁。但是长的,要到《观经》五逆十恶,第十六观,就要入地狱了,念了十句佛往生,这种人要十二大劫花才开,那就远去了,那就是最长的。 明朝的袁中郎作了《西方合论》,以这个功德往生,一去的时候是边地。不久,因为他智慧,他听经可以听得懂(所以问题在这,你听不懂,到那去你去干什么?你听也白听),袁中郎很快就从边地出来,就见佛闻法。又把他弟弟召去,介绍这个情况,叫他回来劝大家好好持戒,要吃素。没有天天日启鸾刀还能往生的,口贪滋味,你杀了别的身命来贪自己的滋味,连这都还解决不了,你还说什么慈悲?那不都是骗人吗?所以自己家里头不能再杀,这一点要注意。南方人有的时候喜欢吃活的,家里头不要杀生,而且不吉祥。许多鬼神喜欢吃刚死的动物流出来的血,他就跑到这来享受这个东西,所以不吉祥。他是不到五百岁,他弟弟还活著。袁中郎说,我没有想到极乐世界是如此的快乐。他刚出边地,他还不能到虚空,但是他可以到各处去参加种种的法会,快乐极了。因为他不到五百岁。所以我们这说五百岁是指咱们这的五百岁,但是也有不到五百岁就出来的,也有还得十二劫才出来的。总之就是说你得识其罪本,你才能出来。这个长短是活的,估计为一般的情形之下,这么念佛,五百年你也应该识其罪本了,就是这样。所以就是忏悔之后断了疑,是出离边地的关键,时间不是绝对的,可长可短。但是这说有五百岁,也可以说是统计数字,一般都是五百。 最后这段,「其人智慧不明」,其人就指生边地的人,智慧不明就是愚痴、少智,所以他不信自己,对於是心是佛这个他没有真能信。「知经复少」,大乘经典他知道得很少,就是宗说俱不通。「宗说俱不通,黑漆皮灯笼」,黑漆皮灯笼就是念佛念到往生之后也不能够见佛闻法。「心不开解」,垢染很深,不能心开意解;「复疑虑重重」,这样的人叫做胎生。 另一方面,好的就是这样,「若有众生,明信佛智」,相信佛的智慧,乃至於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都能相信。「断除疑惑」,这些疑惑都断了,「信己善根」。所以「外慕诸圣,内重己灵」,对於外要仰慕诸圣,一切诸佛菩萨,对於内要重己灵,这两句话少一句都不行。「作诸功德」,作种种功德。「至心回向」,以至诚的心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皆於七宝华中自然化生」,都在七宝莲华中自然而然的就化生出来。「跏趺而坐」,都跏趺坐。「须臾之顷」,须臾之顷就是几刻钟,三刻钟。「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你看看这个跟那个差多远,那个就是不能见佛,这个就马上身三十二相等等的,放出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一切成就都具足,一生就具足。上品生,当下就随一切诸佛往生诸佛刹土得种种陀罗尼、分身尘刹去度众生,起码是地上菩萨。所以往生是大事因缘。 佛又告诉弥勒,「弥勒当知」,弥勒你应当知道,「彼化生者,智慧胜故」。为什么他化生?他智慧高。「其胎生者,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无因奉事无量寿佛,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对比,这样的身相光明具如诸佛,弥勒你要知道,这些人他就是智慧胜。那些胎生的就五百岁中不能见佛,不知菩萨法式,因为没有闻法,他也没有正式的按著所闻的法来进行修习,他也不能来奉事诸佛,也没有机会来种这个善根,这种人就是因为他过去生中没有智慧疑惑所造成的。所以不光是净土宗,禅宗也是一样。所以《金刚经》一上来那个偈子就是四句,「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先断疑,断疑才能生信,断疑生信才能绝相超宗,这些相才能够绝,你才超出去,超出这一切宗。顿忘人法解真空,顿然间人法全忘了,才能理解真空,有人有我你没法理解真空。所以开悟是无心三昧之后的事情。这个经文很清楚,不必再说。 四十一是「惑尽见佛」,疑惑尽了就见佛。佛又告诉弥勒,他说「譬如」,打个譬喻,「转轮圣王,有七宝狱」,转轮圣王拿七宝做成的监狱。「王子得罪」,转轮圣王的儿子要得了罪就关在这个七宝的牢狱里头,把他禁闭在里头。「层楼绮殿」,高层(多层)的楼,很华丽的殿,七宝做的帐子,金子做的床。「栏窗榻座」,那个短榻的座位,比床矮一点、小一点,有格子的窗户。「妙饰奇珍」,种种都是装饰奇妙的珍异之物。他在那吃的东西、穿的东西跟转轮圣王一样,这个王子。但是拿金锁拴住两只脚,禁闭,不能随便跑,把他上了锁。「诸小王子宁乐此不」,问弥勒,这些王子对这他高兴吗?地方也好,吃得也好,穿得也好,享受也好,就是锁起来,不让走。「慈氏白言」,弥勒就说,「不也,世尊」,当然不高兴。「彼幽絷时」,他在受著禁闭,心里头不自在。「但以种种方便」,他用种种的方法,「欲求出离」,想求能够出来。「求诸近臣,终不从心」,拜托近臣,跟父亲近的,总达不到目的。就得等轮王自己(父亲自己)欢喜了,他才能得到解脱。这是弥勒答的话。这些王子他不高兴,他必须求著求著,最后得到轮王答应他,放他出来,才会解脱,他才真得自在。这些譬喻很简单,我们就不再说了。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这些在边地疑城的众生也跟这些王子一样,也是这样。「堕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这个人要是在疑悔之中,他希求佛智,但是对於佛这些广大实际的智慧他并不能信得及。「由闻佛名起信心故」,闻了阿弥陀佛的名字他起了信心,而念佛而往生,虽然生到了彼国,「於莲华中不得出现」,就如同在莲花里头不能出来。实际上他并不像咱们想像的是在一个花朵里头,其实他在宫殿里头,很大的宫殿。他在这个胎里头,就是他的胎,还是园苑(园林)、宫殿。为什么?「彼中清净,无诸秽恶」,没有脏,没有恶的东西。「然於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这个就是苦,不生欢乐。「若此众生识其罪本」,众生明白他自己这个罪的根本,「深自悔责,求离彼处」,他就自己忏悔,知道这个罪的根本是疑惑,要求离开现在这种边地疑城。等他过去生中,来生极乐之前的生中,所有的过失都尽了,就出来了。佛告诉弥勒,就是这样说的。 讲到底下还有一小段,「识其本罪」,识其本罪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昙鸾,他说这些人很悔责,求离开边地,出了边地,他跟三辈往生的人还是一样。这个事情将来什么时候?是五百年之末,在五百年之末他就知道了罪,他就忏悔,他就出来了。这种说法的也有人,昙鸾是一个,还有其他的人。另外一种说法的是嘉祥。昙鸾是净土宗祖师,嘉祥是三论宗的祖师,唐朝的。他是不同的说法,他说「深自悔责」,不管哪一种,不限定一格,能够悔就出来。他这个年岁就更活动了,不一定非得五百岁后你才悔,因为这有说五百岁。嘉祥大师的意见,就是说他只要能悔,把这个过失悔掉,真正改悔就出来了,不必一定五百岁。这个两说可以并存,等到五百年末才能够认识罪,才忏悔,这是边地中多数的情况;嘉祥所说的,在这中间就能忏悔、就能出去的,这个是边地里头的上根,像袁中郎。所以这两种都存在。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无量寿经(大经解)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第三十四集) 1991 档名:51-001-0034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