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我与学佛网:禅悟之旅


 2014/5/5    下载DOC文档    

作者: 苏要文

      喜欢旅行。更喜欢一个人的旅行。这样的旅行更显从容。

      对我来收,禅悟之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的,一种是动态的。

      动静结合,不仅是身体力量的调剂补给,而且是精神境界的学习体会与反思。亲力亲为地参与佛学盛事,让你在愉悦静穆的氛围中充实自己,理想得以升华。

      认识学佛网是在2010年的一天。学佛向佛礼佛之心让我有了学习之的冲动。学佛网的研习,是一种静态的禅悟游历,天南地北,一打尽。修心养性,心无旁骛,是无以伦比的静态感化之美。

      上网冲浪,一个人的关于学佛网的旅行就此开始。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搜索中关于佛经的传说与经典,让我在空灵的意境里,享受温馨。学佛网告诉我,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学佛网还告诉我,如果佛国里面只有圣贤,没有凡夫那也就不成为佛国了。因为这样的佛国,菩萨们没有可行菩萨道的地方。大家都是圣贤了,没有问题需要解决,没有人需要帮助。这又堕入八难的另一个难——长寿天难,在这里所有的人都在享乐,忘记有修行这件事了。随顺世缘,帮助后面的人开悟解脱。世间的因果净土,是成佛的根本。我畅游在菩提文海”,剖析世间百态,打开学佛感应的玄机,以执着的毅力戒除邪YIN;沉迷于网络皈依,洗耳恭听佛教故事,然后虔敬的精进念,树立积德改命正确的人生观。

      多少个日日夜夜,我在学佛网,不止一次地跟净土法门法师促膝长谈,净空法语殷殷如梦,都是指点迷津的人生信条。

      惩恶扬善,慈悲为怀,是性情的扭转;赈济百姓,热心公益,是行动的果敢。我学到的是言行一致的佛学善举。

      为了进一步吸收消化学佛网所恩赐的典籍,我从静态中走出,手捧经纶,迈上漫漫的人生旅途。颂扬的心经,无不彰显对佛学的如痴如醉。这几年里,我是在学佛网与佛教圣地间,游学佛法,心无杂念,心存感激,完善着人世间的美好信仰。

      南来北往。南有普陀北有红螺,及至颇有威名的嵩山少林寺,我曾到过不止一次。想必是对佛教文化的一种崇尚,是对个人灵魂的陈述和比照,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生命永恒的追思。庙宇佛像佛塔就一再定格心澜。走在圣域,亦如走在佛的大足边,连头顶的阳光,都感觉沐浴的是佛光了。人的感悟和灵性,在他一步步靠近佛的时候,骤然开启,我不是完全的佛教徒,但却是一个思想者。除了祭拜,我更乐于聆听。一个人静静地聆听。没有嘈杂,清心寡欲。听禅思禅悟禅。大师的佛理,总在有意无意间诠释禅意,让你心生慈善宽容的超脱情怀。这正应了学佛网的禅宗理念。

      于是每每一个人的旅行,我都圈定了禅宗佛学之意境,心向往之。持之以恒,禅悟之旅印象单纯。一亭。一人。一庙。一树。一池水。构成了朝圣之地一幅草图,时空变迁,岁月流光,过往的情景,总是一不留神深深铭刻在未来记忆中。总觉,所到之处,身旁汹涌水流,是否吟诵着另一种经文,以其美妙的声音,唤起人之心灵久远的圣歌。
  于是,我发现自己身处茂林怀抱中,空旷的山寺风貌其实就是这胜境的人间烟火,可我分明听到了朗朗天地之间有一浑厚凝重的声音: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有次,在普陀山。那禅寺钟声,那木鱼呢喃,着实又让我痴迷了一回。

      一个人走着,思着。
  城市永远不会宁静,而置身这方浸染着凝重历史的净土,心便远离了喧嚣与浮动。霞光涂抹着参天古木,涂抹着栖于林上的鸟儿振动的翅翼,使那掩映在丛林中的雕梁画栋生动了不少。古楼依着浩渺的水天,在暖暖的夕照里,灿若慈祥长者的脸,微风掠过池面,舒展一脸皱纹,舒展一池祥和笑容。立于池边,有微风自池面款款而来,搽了水的世界里的胭脂,扑你一脸芬芳。那暖馨而厚重的气息,拂过古木,拂过廊檐,也拂过系在飞檐颈上的风铃。
  于是,风铃便叮咚叮咚。叮咚叮咚。木鱼也适时和鸣。

      静立很长的时间,眼中无物,心中无念,却听得见细细的木鱼声从远处轻飘下来,我循声而觅,发现声音是从寺庙的某个房间里传来的。为什么此时寺庙里没有钟声呢?难道非要等到夜半才能听见。虽然此刻没有黑夜的来临,可是却让我在风铃木鱼夹杂的韵感里享受到了月落乌啼夜半钟声的禅境之妙。佛寺的风铃悠悠地唱响生命的挽歌。

      关于风铃,我很肤浅。曾从《宋史·礼志》中读到过明堂庭树松梓桧,门不设戟,殿角皆垂铃的句子,才知道风铃有警惕,平和之意。后从《风铃偈》中读到浑身似口挂虚空,不论东西南北风,一律为他说般若,叮叮咚咚叮叮咚的句子,得知所谓叮叮咚咚是为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佛理。在这里,我不敢多言,总之,风铃实实在在就在眼前,且于风中叮咚着。
  在风铃下席地而坐,有风无风,总能听到风铃之声风铃之韵,自然,人就融入在一派音符的交织中了。此时,把心交给风铃,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心予风铃,至少你能成为风铃的一位知音,就能感受到,那串串叮咚叮咚之声,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如一位调皮的孩子,信手把玩着光阴疾驶的飞轮,把时光舞弄得不顺风水。乍听,叮咚之声很是随意:微风起,如花雨飘落,丝丝之音,延绵婉转,细细脆脆;风稍疾,如金针击石,脆脆之声,珠玉跳跃、叮叮咚咚;疾风至,如鸣泉飞溅,呯呯之响,踢踢踏踏,哗哗啦啦。日子总是在风起风落,亦或无风的交错中逝去,那些音音韵韵,声声响响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是自然的了。屏息,用心与之交流,便能悟出那清澈如泉,晶莹如玉,情深如血,深沉如海,慷慨如歌,激昂如宏,警醒如钟的叮零叮零之声是极有章法的。
  闭目,让心随风铃博动,就有千余年随风飘散的日子,步了风铃之韵鲜活而来,舞动着幕幕动人心魄的瞬间。嘈嘈之声,切切之韵,如歌如诉。山寺庙宇的前身委婉如约。据历史记载,风铃是古战场阅兵的前奏,是对战争与掠夺的警醒抗衡的呐喊。和平年代的庙檐风铃似乎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韵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由是,风铃最先承纳的便是戒律森严威猛顽强象征,而相继更多的则是轻歌浅咏、诗篇华章了。乾坤沉浮,人古不再,此中真意,试问谁能领会来得?唯有这风铃了罢?!风铃叮咚叮咚,风铃————————”,她用那纤尘不染的音韵,深情演绎着风和日丽亦或凄风冷雨的岁月。听吧,细细地听吧,就有硝烟滚滚、就有战旗猎猎、就有烈焰长空、就有抚栏太息、就有百废俱兴、就有忧乐关情、就有仙人饮醉、就有渔舟唱晚……而此情此景,无不栩栩如生。
  风铃之声是灵动的,在那如线如丝的生命里,我们可以触摸到它的细腻光洁,也可以触摸到它的浑重古朴和沉着酋劲。那些生动的细节,其淋漓尽致,非文字所能承载;其惟妙惟肖,非丹青所能点染。不是么?且看楼旁碑石匾额,其上文字虽还清晰,但那些文字只是寂寞而热闹地聚在那里,它们是无论如何也演绎不出历史所背负的几多风云与沧桑的。唯有风铃,唯有自始见证古楼、穿梭于时间隧道的风铃,承纳了战火硝烟与豪歌浅咏的风铃,才能密密细细地述说出千年往事。
  风铃见证着历史,风铃也在铭记着现实。在宜人的夕照里,满脑洋溢着颂世华章,可不经意间,却冒出了学士院深严,悬铃索备警的句子,细细思量,便觉得,那叮咚叮咚的韵律,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它深刻的思想,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静心养性,或祈福的目的。铃声常见于佛教中的法器、乐器及塔寺,有着惊觉、欢喜、说法三义。

   我喜欢寺庙掩映着丛林,喜欢寺庙、高塔阁角悬挂的钟铃,风吹钟铃发出的声音带着水质的梵音,不染一丝尘埃。风铃扬音闹苍嘘,真相堂堂照膏火,教音默默鸣风铃。说的是佛法中象征的涵义。

   学佛网所获的知识,在这里得到深切的体会。由衷的感激油然而生!

      都说佛界博大精深,当跨进庙门后,我才深深体会到自己知识的贫瘠,匍匐在宝殿前,我知道我不是苦海的行者,只是生命的流光,但佛国世界怎不是我们精神的理想天堂呢?哪怕就算一个唯物观点的人,都会在佛眼注视下,去杂念,纯境界。
  晨钟暮鼓,打板声声,仿佛一下走进了另一世界,在寺里,我们用心去体会每一细节,去发现不同于我们现实的生活,斋饭、早殿,灯会,无不拨动我们灵魂中那根或以麻木的心弦。所有庙堂之上的琉璃瓦,采日月之光华,是否已经告诉我们,来世人人都愿做琉璃光呢?
  古老的禅寺里,从佛光袅袅,演化到现代哲学的思想,追古思今,我们不得不惊叹华夏文明的灿烂历史,同时明了时代赋于我们的使命感,传承和发扬,亦如佛家理论,延伸最美好的未来。
  微笑中,佛学法师以其妙趣横生的讲解,诠释了一个凡人到僧人的过程,以及僧俗共雅的境界,同样的理念,都让我们去扣问:我们的心到底安放在哪里?

      禅悟的豁然开朗,不妨对着空旷哼几句歌,或者面对鱼儿戏水如泣如诉,在生活紧张压力颇大的现代,应该不算是什么怪事。古人云:心之忧者,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看来古人也有这习惯,心情郁闷的时候,奔向自然,奔向原野,或歌或谣,可见无论古今,人生都渴望理解。遁入佛国,千年蕴积滋养,阅尽了多少红尘心事,无言的水天永远的菩萨,看透了多少世间悲欢。此时无声胜有声,芳草之间,清水潭潭,我感到这草、这水忽然有了灵性,像是在说,原本,我的花草自开自谢;原本,我的心中无垢无尘;原本,我与世无争;我存自我在,不是任何人的图腾;我,只感谢自然的造化。无怨、无悔、无尘的心,单纯而又宁静,不为人世,只为自己。我的心顿悟,拈花说禅,尘外的一水一草,彻悟虽只一刻,非神清心静不得。此时,想起禅诗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注释:云在青天,水在瓶中,正如眼横鼻直一样,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未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瓶中之水,犹如人心一样,只要保持清静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万千梦想如出一辙啊!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听禅悟语,一个人的旅行,收获的是大彻大悟的思绪。我来,无人知晓,我走,撒下一地思想。

      学佛网所学,禅悟游历所悟,学以致用,合二为一,印象深刻。动静之旅,日益感受倾情营造佛学情怀的心灵家园也是一种幸福!更欲发扬光大之。爱我学佛,爱我圣洁之旅!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网站征文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