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慈诚罗珠堪布:企业文化必备的六种准则


 2013/7/29    下载DOC文档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

  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年历史的年轻文化。虽然出现时间悬殊几千年,但在这两个文化之间,却可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若能将二者相互融合,则无论对企业的运作,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指导,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正面、积极的作用。因为佛陀的智慧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光明,佛陀的爱心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温暖。

  从文化结构上来讲,企业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构成的。其中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当中最核心的灵魂。而精神文化,又建立在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企业的价值观,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存亡与兴衰,所以非常重要。

  佛教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融,并不是要求所有企业家都要去学佛、信佛。有没有信仰,都没有关系。能借鉴佛教的智慧,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用于维护员工的心理健康等等,都的确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与手段。佛教当中的绝大多数思想,确实是跨世纪的伟大思想。即使跨越了两千五百年的漫漫长路,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佛教思想仍然充满了活力与新鲜感,并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总说六度

  浩若烟海的佛教文化,用简短的文笔实在无法一一尽述,此处只能用有限的笔墨,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大乘佛教的六度,也即六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是外来词,为古印度梵文音译。意即“从此岸到达彼岸”。当然,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个词汇所包含的内容更为深广。

  对我们而言,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从无到有,从有到发展壮大,都可以比作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那么,该怎样利用六波罗蜜多,来充实企业文化呢?

  六波罗蜜多,也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一,布施。也即给予。在企业宗旨、企业使命以及企业文化当中,给予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二,持戒。所谓持戒,并不是要企业家们都到寺庙去吃素、念经、受斋戒。持戒的内在含义,是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准则。是要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今横行于世的地沟油、毒奶粉等问题,就是道德沦丧的结果。持戒,是企业的道德底线。有了道德底线,就不会有丧尽天良的事情发生。

  三,忍辱。对现代人来说,忍辱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境况,就是物质生活空前发达,心灵自愈越来越弱。心灵危机,已经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不和谐,所以,我们非常需要忍辱。

  四,精进。无论做任何工作,若能热爱自己的事业,努力用心去做,就叫做精进。精进,是企业文化的动力。如果高层管理者和员工都很热爱自己的公司和事业,企业一定会蓬勃发展。日本在十九世纪以后的一百年中,原有的一百多个企业,最后只剩下两个。为什么企业的生命力竟如此脆弱?为什么企业的寿命都如此短暂?就是因为内部没有凝聚力、向心力。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缺乏精进。试想,连在公认为凝聚力最强的日本,都是这样的结局,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五,禅定。虽然了解的程度可能不一样,但想必所有人都听说过禅宗、禅文化这几个字。禅文化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尤其是近几年,禅文化已经由东方慢慢进入西方,并引起了西方人的高度重视。事到如今,禅文化已经普及到全世界,成为妇孺皆知的心灵文化。但多数人的所谓“知道”,只是对名词的了解而已,至于禅文化当中有些什么样的东西,如何在生活、工作当中合理地应用禅文化,我想了解的人可能并不是很多。

  大家都知道,乔布斯(Steve Jobs)之所以能推出全世界一致推崇的苹果系列产品,他的很多重大决策,都与他的修禅密不可分。关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乔布斯的传记当中了解到。禅定,完全可以把一个人的头脑训练到清醒、智慧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去做选择,一定会更加出色地完成企业运作与产品开发。

  禅定不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与重大抉择有着高瞻远瞩的指导性意义,而且对企业领导者与员工的精神层面,更有着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试想,在没有禅定的情况下,企业高层如何去面临那么多的应酬?如何去化解那么多的压力?还有心灵空虚、浮躁的痛苦,失眠、抑郁的困扰,以及效率低下的现状?在压力重重、事务繁多的情况下,想做出一个万无一失的重大决策,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通过禅修,就能缓解甚至消除这一切的不如意。而我们平时一直推崇备至,拼命努力去挣的钱,在这个领域却是无济于事的。

  六,智慧。所谓智慧,并不是指我们平时所说的在读书、赚钱等方面很有才干等等的聪明。智慧和聪明不是等同的,它们的层次和级别都不一样。智慧有着更广更深的内涵,对人生、世界的认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等,都与智慧密切相关。有信仰的人如果没有智慧, 他的信仰就会变成迷信。

  爱因斯坦在晚年的著作中曾说过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的确如此,任何一个宗教,都要有智慧与证据,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那就是盲目的崇拜,就纯粹是迷信。同样,科学要正常发展,也要取决于人心。而人心,却需要用古代的智慧来纠正、挽救,这样才是完整的。

  同样,发展企业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发展经济、造福人类,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如果缺乏了智慧,这些想法都会变成幼稚的空想。

  心灵演变的规律,是一个自然规律。它不是由上帝、造物主、万能神在控制,也不是由其他鬼神在控制。释迦牟尼佛也不是规律的创造者,而仅仅是发现者,他只是发现了这些自然规律,发明了相应的调整方法,并将其推而广之而已。

  无论是否信仰佛教,这些调整方法,我们都可以学习。看看佛教的书籍,打打坐、修修禅,并不意味着学佛,而只是博取众家所长之举。就像某些宗教团体制造的药物,只要有疗效,能够治病,我们也可以服用一样。

  我们承认,当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基本需求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肯定大多数人也不会感到幸福。仓廪实而知礼节。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吃喝的层面,而应该去追求精神乃至心灵层面的富裕。此时,哲学、艺术、宗教等精神乃至心灵食粮,就应该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了。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把赚钱的过程,转化为比较幸福的过程。无论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在追求利润与收入的过程中,如何能开心一点、幸福一点?

  每个商业界、企业界、娱乐界的名人,都有两个空间。一个是大众看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充斥着钱财、地位、荣誉、辉煌,大家都很羡慕、很渴望。但这些人同时还有一个更小的、属于自己的空间。除了成功者自己与身边极少数的人以外,没有人知道这个空间里面是什么样。或许,在这个小空间当中,陈列着旁人所难以相信的压力、痛苦、彷徨、狂躁、焦虑、抑郁,很多高层人士在小空间故障过多的时候,就会在无形当中,把自己不好的能量,传递到下属每个员工的身上。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传递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不开心,严重的结果,甚至会导致某些人走上绝路。

  虽然普通老百姓因为不出名,知道的人非常少,所以没有太多层次的空间。基本上只有自己的空间,而没有外围的空间。但即便如此,让自己的小空间保持良好的氛围,也会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与平安。而作为一个企业家,若能先理顺自己的空间,再把这个良性发展的空间复制到每个员工的小空间里,就能让公司上上下下的所有人,都体会到经济富裕与内心幸福的双重快乐。企业也会更有向心力、凝聚力与生命力。

  如何打理、创建一个优良的内部空间,取决于当事人的智慧。在这个空间中,依靠聪明而创造了外在辉煌的人,却不一定能成功。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用智慧来解决。因此,智慧就是企业的向导。此时,佛教智慧就派上用场了。

  可能有些人会想:佛教不是吃斋念经吗?企业不是赚钱吗?这完全是两个相反的方向,怎么会有关系呢?虽然佛教也提倡吃斋念佛,但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不同的是,大乘佛教是非常开放、非常人性化的。我们不能认为,菩萨就是高高在上,没有七情六欲,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其实,就像一个人的照片并不是这个人一样,我们在寺庙里看到的泥塑或绘画的佛菩萨像,也并不是真正的佛菩萨,而只是佛菩萨的象征。真正的菩萨,就是愿意为了其他生命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活生生的人。无论是谁,只要修学大乘佛法,都有可能变成菩萨。这与吃斋念佛不一定有关系,与工作、外貌、身份也没有关系,而是与内在的思想有关。过去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佛教当中,“人”这个字要换成“生”,“毫不利己,专门利生”,如果利益的对象单单只有人类,范围就有点狭窄。此处的“生”,是指所有的生命。若能做到这一点,就变成菩萨了。老百姓形容一个好人,往往会说他是“菩萨”。其实,好人和菩萨还是有一定层次上的差异。可以说好人就像菩萨的种子,好人一升级,就变成菩萨了。那么,如何才能成为菩萨呢?

  一、布施

  关怀、认同、理解、宽容、真诚,都是布施

  虽然企业的目的,肯定都是为了利润、赚钱,但如果企业的宗旨单单就是追求利润,而没有其它成分,这个企业一定不会生存很久,因为其中缺少了爱心,就像只有硬件,而没有软件的电脑一样。

  如果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都唯利是图,员工心里装的也只是钱,所有人都仅仅是向钱看,大家就会变得非常自私。爱心缺失的结果,就会尔虞我诈、互相欺瞒,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凝聚力。而凝聚力,又产生于爱心与给予。生产企业能够给予社会的,就是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行业能够给予的,是给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老板给员工给予的,就是各种关怀与福利。

  当然,作为刚刚起步的小型企业老板,不可能一下子给员工大把的钱,但至少应该对每个员工的工作给予认同,并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企业出现问题,也不一定源于经济问题,解决精神上的后顾之忧,也是发展与稳定的必要保障。

  我们一贯的想法是:只要跟钱没有关系,精神上的所有东西都没有用。

  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这都是“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时候的想法。所有的动物,都有生存的需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举个例子,当一个人不吃不喝被关了五六天,一下子放出来的时候,在他的心目中,只有食物才有价值,吃喝以外的其他东西——金银、珠宝、音乐、哲学、宗教都不重要。因为这些都不能解决当下肚子饥饿难耐的问题。但如果他吃饱了甚至吃撑了以后,他的价值观就会慢慢发生转变。

  同样,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乃至每一个人都是一样,在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没有保障的时候,大家当然都会向钱看,因为生存需要钱。但如果生存问题已经解决,我们却仍然抱持这样的想法,就会出现问题

  就像身体在受到创伤的时候,有自我恢复的能力一样,精神在遭遇伤害的时候,也能通过逐渐调整,从而修复创伤。实际上,在很多时候,精神的力量可以超出想象,制造出神奇的效果。

  譬如日本的稻盛和夫,他一手创建了两个世界500强。在他的京瓷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曾有十一名员工集体辞职。辞职理由,是担忧未来得不到保证,所以要求加薪水、发奖金,否则就集体辞职。当时的稻盛和夫,正处于最艰难的阶段,连公司周转的资金都成问题,又如何满足他们的要求呢?钱财上一筹莫展的他只有打出感情牌。

  他把这十一名员工叫到家里,推心置腹地谈了两三天,并诚心实意地向他们发誓:将来公司如果有一点点利润,他一定会和所有人分享;他的一切抉择,都会考虑到所有人。听完他的一席话,这十一个人感动万分,含着眼泪回去了。从此以后,他们和他一起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最后他们的公司上市了,并成为世界500强之一。

  作为企业老板,一定要学会理解、宽容。如果员工设计的方案失败了,也要承认他们的辛苦与心血,给予一种精神上的认同,让对方心里至少能得到一种安慰。这样对待员工,大家就愿意和老板一起同甘共苦。

  若能做到与员工风险利益共担——有利润,是所有人的利润;有损失,也是所有人的损失。平时与员工平起平坐、加强沟通。这就是凝聚力与信任感的基础。

  虽然钱也可以制造一种凝聚力,但这种凝聚力只能保持一个阶段,很快就会分散。而在真心付出、给予爱心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凝聚力,却永远都不会过期。

  如何学会理解、宽容与认同?建立这些理念的最佳途径,就是佛教的平等观。同时,企业的宗旨与使命,应该包含着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

  付出,是获得的种子

  有人会问:如果只知道利他,那自己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其实,在这里面,有一个秘密,一个只有释迦牟尼佛那样的人才知道的惊天大秘密。那就是:当我们忘记自己,放下自己,一切都为他人着想、付出的时候,我们该有的一切,都会在无形当中源源不断地产生。

  举一个大家都能看到的例子,在地震、海啸等灾难发生,大家争相捐款的时候,有些乞丐、残疾人也加入了捐钱的行列,把自己仅有的二十块、一百块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行善的乞丐已经把所有的钱都付出去了,他自己顿时变得一无所有了,但或许因为他的这一善举,打动了其他人的心,结果他在之后得到的钱,反而是过去的几倍。虽然他在捐款时,并没有想通过这种方法去达到多挣钱的目的,他是真心实意付出的。但真心的付出,就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这,就是因果的奥秘。

  美国有五个最顶尖的市场销售管理者,其中有一个人叫乔?维特尔(Joe Vitale)。他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虽然书中洋洋洒洒地写了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诀窍,就是给予。

  付出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这是一个真正的赚钱秘密。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能对待员工很吝啬,有钱的时候,就要分享。要知道,分享,就是回报的种子。

  当然,也有人会有这样的投机心理,比如,有些人在掌握了这个秘密以后,不是为了利他,而是为了利己,所以也会做一些不是很纯洁的给予。但我们最好不要这样功利,功利的结果,其实是欺骗自己。先真心地付出,该有的,到时候都会不请自来。

  能不能真心地给予员工,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和修养。如果个人的素质修养达不到一定标准,就做不到无私忘我。但我们应该清楚,如果小空间中活得不愉快,即使大空间中拥有再多的辉煌,也是没有用的。学会付出与给予,才能打造出大小空间的完善与美丽。

  培植爱心,营造幸福

  利他的基础,就是爱心。不是为了利己而给予,也不是为了给予而给予,而是为了利他而给予。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有生、老、病、死,这种爱心永远都需要。

  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有不同层次的爱心。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包括毒蛇、老虎等凶猛动物在内,都有舔犊之情。但这种爱心的范围很小,其嗔恨心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爱心。

  我们的一贯做法,是先考虑自己,根本不管其他人;稍微好一点的,也是先考虑自己的问题,然后再去考虑别人。没有谁愿意完全放下自己而去付出。而真正无条件付出的思想,唯有大乘佛教里面才有。

  大小乘的区分,取决于所缘的范围。一切为了别人着想,爱心的范围广大无边,所以叫大乘佛教;在不伤害任何生命的基础上,只爱自己,只愿了脱自己的生死,不管其他人,因为爱心的范围很小,所以叫小乘佛教。

  在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思想中,有一个思想是最伟大,那就是大乘佛教的菩提心。

  所谓“菩提”,是指真正无我的奉献精神。打开任何一本大乘佛教的书籍,里面讲的都是真正的无私、爱心。大家都知道大乘菩提心很好,但如何才能在企业管理中,做到爱心与管理的互融呢?

  一个好的企业,除了有技能方面的培训以外,还应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心灵方面的培训。比如说,Google公司会在员工心理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仅允许他休息,而且还会给他提供一些高尔夫球、保龄球等娱乐活动,让员工彻底放松,从而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另外,日本的松下公司、丰田公司等大型公司,会举办打坐、修禅等活动,鼓励企业员工到寺庙里面去接受禅文化。同时,这些企业还会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或其他宗教仪式,由老板带头,每年为那些已故员工做亡灵祭祀,或者到寺庙里去为亡灵超度。这些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做法,可以让所有员工真正感觉到“企业是我的家,我的归宿”。不但自己活着的时候,能够得到真正的关心;哪怕自己已经去世,已经和企业的利润毫无瓜葛的时候,还能得到如此的厚爱。我们先不评价这是一种虚伪的手段,还是出于真正的爱心,但无论如何,这种关爱是非常有用的。当然,关爱最好是发自内心的,虚情假意的关爱,即使别人头几次没有发现,但兔子尾巴长不了,假的迟早也会败露的,我们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情。

  日本东芝公司的一个前老总是佛教徒,他就堪称爱心企业老总的典范。他每天早上起来以后,会念一个小时的《法华经》。晚上回去以后,也是念经、打坐,一般不出席应酬活动。无论工作再忙,他都这样坚持。他非常关心所有员工,七十岁的时候,都要坐好几个小时的车,到郊外去和最低层的员工交流。事实证明,站在一个平台上的沟通,是可以打动人心的。他的动力从何而来?就是佛教的爱心。

  爱心的缺失,现在正成为诸多社会问题的最大根源。

  前段时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生了一起重大血案——杀了一个医生,有三个人受伤。事发之后,网络搞了一次民意调查,有6161个人参与了问卷答案选择,不料结果却非常可怕:在高兴、愤怒等答案中,有4018人选择了“高兴”。还有更疯狂的帖子居然高呼:“鞭炮响起来,小酒喝起来,音乐开起来”,顶这个帖子的,都有5000多人。

  人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冷血、如此幸灾乐祸呢?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杀医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呢?大家为什么这么恨医生呢?很多人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医生不好。医生为什么不好呢?按理来说,医生应该是我们最需要的人,应该是最有爱心的人。如果医生都丧失职业道德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其他人又会好到哪儿去呢?这些很严峻的社会问题,都是爱心缺乏的后遗症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精神卫生中心曾发布过一个调查结果:中国目前患有不同层次的精神病的人,已经超过了一个亿!也就是说,每十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患有精神病。而且这个比例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其中患有最严重的精神病的人,已经高达1600多万,这个数据是多么可怕啊!

  另据2003年的《光明日报》报道:中国每年自杀的人数,平均为23万人左右。而据现在的有些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平均有28.7万多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也就是说,每年自杀的人数,相当于几个汶川大地震。而且每年还有200万人有自杀行为,照此下去,5年就有1000万,50年不就有1亿人有自杀行为吗?虽然没有成功,但却有自杀的行为啊!2003年的《光明日报》中说:专家分析认为,自杀未遂的人当中,有八成是抑郁症患者。

  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预测报告显示:在不久的将来,抑郁症会变成全球公众最大的健康问题。除了已经患上抑郁症的人以外,其他的人也都生活在自己的空间中,相互缺乏沟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冷淡、缺乏信任。孤独症、焦虑症等精神问题长期蓄积的结果,就是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间,不但会失眠、不想吃饭、拒绝沟通,甚至会极度哀伤、颓废到足以结束生命的地步。如果不解决这个危机,那即使有再多的钱,也同样不会幸福。不但不会幸福,甚至还有可能要了自己的性命。

  针对这一情况,专家推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并将之命名为“快乐处方”。所谓的“快乐处方”,就是要求每个人每天都开开心心、高高兴兴。但问题是,怎么样才能天天都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呢?这就是一个难题了。

  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惯用手段,是服用抗抑郁剂。但在服下这些药物的同时,人的心灵活动也会受到影响,思维会慢慢变得愚钝。

  其实,治疗抑郁症最好的方法,是打坐、禅修,这不仅仅是佛教的说法,而且也是有科学证据的。

  有一本书,叫《全球最幸福的人》。大家可以看看这本书,在这本书里面,描述了通过修禅而获得幸福的经过,也有令人信服的结论。从中我们可以知道,通过禅修,的确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在企业当中,爱心是最大的动力与凝聚力,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造福,都来自于爱心。而爱心的绝大多数,则来自于宗教。当然,根本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同时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有爱心的人。

  为什么有些公司会出现连续自杀的情况?就是因为企业管理理念中,缺少了爱心的成分。员工因缺乏关爱,加之精神的极度空虚与紧张,才导致当事人最后走上绝路的。所以,每一个有良知的老板,一定要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真心地希望,在每个企业的门口,每天都能看到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员工。

  换位思考,自他相换,造福利他

  想真正感觉到幸福,首先要学会佛教中讲的“少欲知足”。“少欲知足”并不是不能挣钱,不能去解决自己、家人和员工的生存问题,而是不能过度贪婪、奢靡,不能把所有的利润都留给自己,而给员工的利益大打折扣,使他们怨声载道。所谓的“知足少欲”,就是自己过得简单一点,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把更多的利润与员工分享。如果还有剩余的财富,就应该造福社会。就像比尔盖茨、李嘉诚等富豪一样,把财产的70—80%,都捐给慈善福利事业。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应该有这种奉献精神。

  如何做到无条件地给予、奉献、造福呢?如果能接受大乘佛法的理念,就比较容易。

  要打破自私心,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身为老板,在看到员工很辛苦的时候,应该这样想:除了少数人以外,多数员工的工资并不高,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宽裕,又住在很远的地方,为了几千块钱,他们每天都会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地疲劳奔波。

  之后,可以在员工当中,找一个平时身体不太健康,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的一个人,然后进一步换位思考:如果我现在不是这个企业的老板,而是这个员工,或这个员工的家属,那自己的感受会是什么样的呢?

  有些时候,我们还可以把自己非常不喜欢的一名员工观想在前面,并思考:如果我不是她的老板,而是她的父亲。那么,因为她不听话、不聪明,所以老板对她不好。现在她在企业中呆不下去了,这是多么地让人不愉快啊!

  这样一来,我们一定会生起一种特殊的感受——同情心。

  之后,再进一步思考:她虽然不是我的女儿,但跟我的女儿一样想过上幸福的生活,不想听到老板的斥责,也不想老板对自己不公平。如果我的女儿受到这种待遇,我心里一定会很不开心,那我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别人的女儿,并自认为天经地义呢?我真的太自私、太无情、太冷漠了!真是丢死人了!这样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若能每天都这样坚持训练,就能自然而然地培养出与员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理念,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一定会非常融洽。

  另外还有一种佛教的训练方法,也非常管用:静下来后,冥想将自己所有的幸福、健康等好的东西,变成白色气体从鼻孔里呼出,赐给所有的员工;吸气的时候,冥想将员工所有的不健康、不开心等负面的东西,变成一种黑色气体,从自己的鼻孔吸进去,并想象由自己一个人来承担他们的痛苦。

  大家可以试一试,不要担心肮脏的空气吸进来,会让自己真的生病,这都是不可能的,只是一种训练而已。但通过训练,一方面可以发现自己的自私自利原来那么严重,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摆正位置,与员工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可以让自己知道,世上没有身份的高低,只有分工的不同,这样爱心就会油然而生。随着爱心的滋长,爱心的范围也一定可以逐步扩大,并进一步给社会带来温暖。这,就是为社会造福。

  爱心从无到有,从有到成长的培养过程中,还有一种所向无敌的利器,那就是大乘佛教的菩提心修法。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是《入菩萨行论》。在汉文大藏经中,有此书的汉文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本书是大乘佛教徒必须要看的书,即使没有信仰,也可以去了解大乘的理念,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大爱与小爱

  佛教把爱分为两种:小爱和大爱。小爱就是对家人、亲戚、朋友的爱,是自私自利、有条件的爱。大爱就是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整个生命的爱心。希望所有的生命,都拥有幸福、远离痛苦的爱。

  虽然每个人都有爱心,但我们的爱心非常有局限。只是针对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将自己狭小的爱,锁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当中。尤其可怕的是,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爱心只是表面的,其真实的本质,却是自私。比如,曾经热恋的人一旦分手,有些人居然可以做出砍杀对方,把对方毁容等等的过激行为,这都是因为小爱——非常自私自利的占有欲造成的。当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会丧心病狂,就会歇斯底里。它的根源,就是自私。小爱不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即使暂时带来了幸福,但如果有一天对方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时,小爱立即就会翻脸不认人,小爱就会立即不复存在,所以,小爱是会过期的,是时有时无的。

  但是大爱,却能永远存在。在佛教里面,这叫做无量的爱——无量的慈、无量的悲等等。其中“无量”的意思,就是没有界限。佛教的爱不分种族、肤色、人种、国界,甚至不分人与动物,它是普及一切的大爱,这种爱永远都不会过期。

  佛教会用“慈悲”这两个字来形容“爱”。所谓“慈”,是指诚心实意、发自内心地希望天下所有生命,都能拥有幸福的念头;所谓“悲”,就是诚心实意地希望天下所有的生命都远离所有的痛苦。

  如果每一个企业家或成功人士都能拥有大爱,就能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员工、家人、亲戚、朋友,乃至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整个世界。

  二、持戒

  戒除、禁止、杜绝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行为,适当地规范、调整与约束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这就是持戒。

  现代社会真的非常需要自我约束。如果人人都自由散漫、无所畏惧、毫无顾忌,则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虽然每个人都很喜欢自由,西方思想尤其强调自由,但在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有自我约束。试想,如果全世界都没有法律法规、没有伦理道德,肆无忌惮、随随便便,这样一切都会混乱。

  佛教的自我约束,建立在因果与利他的观念之上。

  无论信不信,因果都在那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最基本的因果观念。做好事有好报,做坏事有坏报,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人做了违法的事情,却一辈子都没被发现,那他就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因果就不一样了,即使没有人发现,也一定会有果报,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无论是否有信仰,谁都逃不出因果的制裁。

  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法律,都是人为的法律。绝大多数,建立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约束。佛教讲的因果,却是所有生命之间的约束。无论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都必须遵从这一规则。谁违背了,谁就会受惩罚。

  有了因果的观念以后,我们做事就会有选择,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就会懂得取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里面的“善”与“恶”的界定,可以用非常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凡是对其他生命有害的事情,都叫恶;凡是对所有生命有利的事情,都叫善。把善恶作为企业的道德准则,就会培养出诚实的高层管理者和员工,就会达成一致共识:要对社会、客户负责,产品必须是合格标准的等等。取舍因果的结果,就是讲究诚信;有了诚信,就会产生企业与客户的双盈。

  交易可以分为三种层次:最下等的,是企业有利润,顾客遭损失。但这种交易是短命的,一两次受骗上当以后,就没有人愿意与其做交易了。这种企业一定没有前途,一定会瓦解崩溃。中等的交易,是企业亏损,但顾客获利;上等的交易,是企业赚钱,顾客也获利,这就是双盈的交易。做到双赢的企业,才是有前途的企业。所以,如果没有因果观念,一切都向钱看,不择手段地谋取暴利,这样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

  佛教的因果其实一点都不神秘,但因为很多人对佛法不太了解,反而把佛教神秘化。有些学佛的人也喜欢神通,整天神神叨叨的,把本来不神秘的东西神秘化,把稀松平常的道理神圣化,这样反而造成了其他人对佛法的误解。

  利他

  有些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去做?因为需要爱的付出。有些事情为什么不能做?因为这与爱有冲突。如果心中有了爱与利他的理念,就不可能做出违背良心、伤害他众的事情,就不会形成毫无规矩、不讲道德的市场机制,这不但对企业的良性循环有利,也对整个社会与所有生命都有利。

  三、忍辱

  佛教的忍辱,包含了三个方面:第一,是为了修行而吃苦;第二,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有其他人来侮辱、欺负、打骂自己,也能够安然忍耐;第三,能够坦然接受佛教的一些深奥观念,不惊诧、不恐惧。

  忍辱精神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则应该变通为以下三点:第一,是为了事业能吃苦耐劳;第二,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对竞争对手的忍耐包容;第三,当任何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新的技术与更新换代新产品出现的时候,都要有敢于接受、承认的勇气,不能因为违背传统或超越自己而一概否定,这也是忍辱包容的一部分。

  吃苦耐劳

  首先,吃苦耐劳的精神非常重要。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让欲望无限膨胀,继而千方百计地填补无限扩张的欲望。本来贫穷的时候,只求吃饱穿暖。一旦温饱问题解决了,其他欲望又萌发了。就这样一再扩大欲望的势力范围,自觉自愿让欲望成为自己的主宰。这样助纣为虐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的心越来越脆弱。永远没有满足感,对社会、家人、亲戚朋友满怀抱怨。

  比如,很多有钱的父母会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去上学,吃最好的食物,住最好的房子,坐最好的汽车,也不敢随意批评等等,本想把子女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不想却事与愿违,无形当中反而让孩子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弱。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不经摔打、不经磨练,没有任何心理训练,当他们面临社会的时候,稍稍遇到一点点工作、家庭、感情上的不顺利,就会经不起压力,很容易走上绝路。即使没有走上绝路,也很容易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等。

  当然,佛教所讲的吃苦耐劳的忍辱,并不是让所有人都去当苦行僧,但适当的磨练却未必是坏事。很多时候,痛苦与坎坷反而会成为我们坚强的动力。

  佛教导我们:要适当地学会面对痛苦,痛苦是无法逃避的,要打开心胸接受一切境遇,要学会拥抱痛苦,这样就能把痛苦转化为一种力量,或者是把痛苦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

  世俗传统文化一直都在拒绝痛苦、排斥痛苦。但世界却随时都在变化,不会因为我们的排斥而改变。谁都无法彻底掌控自己的企业、事业、家人的未来,甚至自己的未来。所有的未来,都是未知的领域;所有的变化,都取决于今天的各种因素;而今天的各种因素,也会因为其他各种因素而变化。

  所以,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轮回是痛苦的、是无常的,我们要锻炼自己,要有勇气面对这个世界。我想,如果真的能把这种忍辱精神传播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就不会连续不断地发生跳楼事件了。

  如何把我们的心训练到有勇气面对痛苦的程度呢?

  第一,不能完全按照欲望的要求去做。如果它要什么就给什么,就会把欲望养得又肥又壮。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能力满足它的时候,它就会接受不了,就会报复我们,让我们难受,让我们无有尊严,这样就能让人跪倒在物质的脚下。

  大家都知道,困难的时候,很少有现在的文明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等。文明病的来源,就是自己吸收的东西太多。因为人的内心、身体,都有一个承受界限。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就会出问题。

  其实,幸福感的获得,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有些时候,那怕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也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而且这种幸福感,会远远超过昂贵的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感。所以,适当控制欲望,确实很有必要。

  第二,不要把人生、世界过分理想化。要尽量去发现世界的不足、丑陋与不完美,要有预知与超越痛苦的心理准备。对名利、情感的执著与在乎不能超标,否则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第三,要有爱心与责任感。很多列入世界五百强的上市公司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老板也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成功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爱心。爱所有的生命,愿意无条件地奉献。有着这样的精神动力,就能百折不挠,就能勇往直前。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则稍稍发生一点点情况,就会自暴自弃:我创立这个企业所能挣到的钱,只给我带来了微乎其微的一点点幸福,但我如今却要去面对如此的痛苦,我凭什么啊!还不如放弃算了。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关闭企业、申请破产。但如果心中有爱,开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某个群体,乃至为了全人类或所有的生命,则即使面临再大的压力和辛苦,也愿意付出、挺住,这样坚持的最后,就是成功。任何事情就怕坚持二字,只要能够坚持,就必定会成功。

  包容忍耐

  企业之间有竞争,是常见的事情。面对竞争对手,要有包容之心。即使对方不守诚信、不讲道德,做出损害自己的事情,也要宽容相待。在竞争过程中,即使有一两次失败了,也要保持冷静,竭力寻找内心的平衡。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违背因果的事情,从而造成更严重的问题。在与竞争对手或客户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学会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

  开放宽厚,扶持新生力量

  当任何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新的技术与更新换代新产品出现的时候,都要有敢于接受、勇于服输、接受挑战的勇气,要尽自己的力量,去扶持新生事物,即使暂时做不到,也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压制新生力量。即使竞争对手的做法违背了传统,超越了自己,有可能抢走自己的客户,给自己带来一些利润的损失,或者因对方降低了成本,比自己赚得了更多的利润,也千万不要因嫉妒而拼命打压,制造障碍。

  身为企业家,自己先要有修养,然后再把爱心和面对痛苦的方法传递给家人、员工乃至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这样的人,才能在世界上找到幸福。此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精进

  佛教的精进,是在学习、修行等任何善法方面,都很用功、很努力。

  精进,是企业的动力。有了精进,企业就会有发展。

  如果企业的动力,仅仅来自于赚钱,就很难持续发展。如果企业的动力,是因为爱心,大家就会很喜欢自己的工作。

  人的追求,就像金字塔。绝大多数的人,位于金字塔的最底层,他们追求的,是物质、温饱;再上面一点,一部分温饱得以解决的人,会去追求超越物质以外的音乐、艺术、哲学、宗教等等;位于最顶层的极少数人,才有福报去追求佛教所讲的那些博大精深、融合了智慧与慈悲精神的心灵奥秘。

  人一辈子不能只是赚钱,人的价值观,应该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当我们走向成熟,能够打开心胸,拥抱世界的时候,就会心甘情愿地无偿付出。只要对其他人有利益,就一定会去做,哪怕再苦再累再有压力,也毫无怨言。因为其中蕴含着一个强大的力量——那就是爱心。

  谁都知道,没有爱心的人干工作,并不是出于热爱,而为了薪水。当有了爱心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干工作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可以利益更多的人,就会热爱自己的工作。有了热爱,就一定会勤奋、积极、主动地工作。

  如果企业上上下下能有爱的理念,就肯定会越来越好。同时,企业存在的价值也不一样了。这样的企业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可以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企业也会持续良性发展。

  五、禅定

  禅定的目的,就是净化人心。在如今这个时代,外在物质的诱惑非常强烈,我们的心根本静不下来。每个人都非常浮躁,在这种情况下,禅定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静心手段。

  我们不要以为,禅定只是僧侣的事情。其实,禅定是调整自心、减轻压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有信仰的人可以修,没有信仰的人也可以修。

  前面介绍的日本东芝公司的前老总就说过,他每次在念诵《法华经》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都能获得一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感觉。他是通过念经来解除疲劳、消除压力的,而并不是通过喝酒、跳舞等等来解除疲劳、缓解压力的。本来就是这样,一方面,通过念经,自然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另一方面,佛经中的很多词句不但优美动听,而且意境深远,若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专注在经文上去念诵,也肯定可以放松心情。但是,诵经需要有信仰,如果根本没有信仰,就不会愿意念,也很难有效果。

  但禅定就不一样了,因为它已经脱离了信仰的范围。任何因压力太大而长期失眠或情绪暴躁的人,无论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明星,还是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每天早晚一小时左右的修禅来得以缓解,使内心达到非常清静、纯洁的状态,从而改善睡眠、调整心态、消除烦恼。所以,我们应该学习禅文化,修禅定。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支柱,压力的蓄积,必将超标,以致让人不堪重负。

  我想,佛教的很多理念和调整心态的方法,一定会对现代人带来很多的帮助,只要我们能打开心胸去接受它,就绝对会有效。在过去物质匮乏的时候,心灵的问题还不是那么突出。现在物质发达以后,精神层面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这时候,佛教的方法就显得更加不可或缺了。

  禅定的具体方法,详见《慧灯之光》。

  六、智慧

  佛教真正的核心,就在于智慧。佛教与其他任何宗教和学科的最大不同,或者可以说佛教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智慧。

  走中道

  无论企业经营还是管理,都要走中道,不能走极端。比如,如果企业的管理制度太严厉,员工无法承受,就会出现跳楼等难以掌控的现象;反之,如果管理制度太松,员工就会很松懈,没有任何规矩,这也不成样子,企业也得不到发展

  分清善恶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分清善恶。什么钱可以赚,什么钱不能赚,一定要是非分明。如果在赚钱的过程中,会对社会、人类、生命构成伤害,那就是恶,就不能做;如果对人类、生命、社会不但没有损害,反而有利益,那就应该去做。分清善恶,也需要智慧,光是聪明是不够的。聪明只能让我们学会赚钱,智慧才能让我们学会取之有道。

  准确认识金钱

  前面也介绍过,金钱本身不是什么罪恶的东西,同时也不是万能的东西。我们必须要知道该怎么样去利用金钱,不让自己走上为富不仁的道路。本来幸福感就不一定完全依赖于金钱,当自己的收入超过某一界限之后,金钱就会变成账户上的几个数字而已,和我们的幸福感,已经完全没有关系。所以,我们不要误以为,如果发财了,就一定会非常幸福。这种观念本身,都是不了解金钱的误会。如果对金钱的期望值过高,把金钱美化、理想化,总有一天我们会失望。

  美国曾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方式是这样的:以美国最富裕的400个人,和另外1000多中、低收入者以及穷人为对象,让他们从1到7选出一个数字。1代表“我感觉非常不幸”,而7代表“我感觉非常幸福”。最后的统计结果显示,超级富翁们的幸福指数是5.8,而居住在寒冷的北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的幸福指数也是5.8。还有一个更惊人的结果是,肯尼亚的游牧民族马赛人,他们生活在简陋肮脏的草棚内,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他们的快乐指数,同样也为5.8。

  所以,我们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金钱之上。

  我看过一本书,作者是美国一个著名跨国公司的老总。他的事业发展得非常好,但这些看似辉煌的事业,也耗费了他一生的时间。最后,在身体检查的时候,发现他已经癌症晚期。医生告诉他,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在三个月的时间当中,他快速地把公司的所有事务交待完毕,便静下来感受了一段真正的生活,并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他在书中说:在我的一生当中,只有这三个月,才真正感受到了人的生活。在此之前,一直没有时间陪家人,没有时间去放松,天天都在加班,为了事业忙碌,所以从来没有感觉到轻松。

  这是多么令人悲哀的事情啊!为什么我们要等到癌症晚期的时候,才感觉到生命的真正价值,才能放下很多不必要的牵挂,才有更多的时间去陪家人,跟朋友聊天呢?

  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是钱还是幸福?想要二者兼得,那是很难的事情。即使有一些福报,可以通过努力挣到一些钱,也不一定能过上自在的生活。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修行境界很高,怎么能够做到在琐事繁多、忙碌不堪的同时,仍然保持内心的平静呢?作为普通人,我们往往只有选择一个了。

  无我

  佛教所讲的无我,是很深的。佛教最精彩的无我含义,是《心经》里面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里的“色”,是指物质。所有的物质,都是幻觉、空性。就像《黑客帝国》所描述的那种世界一样,一切都是一个电脑程序。在程序瓦解以后,整个世界都会彻底崩溃。佛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只是一种幻觉,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包括自己以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但我们现在还不一定要了解这些,对我们来说,无我就是忘记自己。虽然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做到彻底的无我,但尽量不要自私自利,尽量少为自己考虑,多为别人着想,这应该不算难。当有一天我们能做到无自私地奉献,把自己奉献给企业,再把企业奉献给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时候,这就是佛陀思想的具体体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