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门 五
三、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的名词太多、经典太多、论书太多、教理思想的派别也太多,初进佛门的人,颇有望洋兴叹而不知何取何舍的困难。即使是专门以研究佛学的学者而言,也很难找到几位精通全部佛学而了无疑问的人来。因此,佛学两字,对于一般人来讲,的确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其实,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宣讲的佛法,是将他亲自体证到的如何成佛的方法,告诉了我们。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的人,都能依照他教的方法来修学,他没有希望他的教义,被视为一派哲学的体系,当然不会希望学者们把他所证得的佛法,看作一门学术,放到研究室和图书馆里去,让人家用科学方法去研究它。
所以,从佛教的根本之理而论,只有学佛,没有佛学。学佛,是信仰佛教的目的,唯有学佛,始有转凡成圣而至成佛的可能;佛学,是研究的一门人文科学,它能告诉我们佛教在形态和地域上的演变,以及在思想上的发展,也就是将佛教的教团史和教理史,作各种角度的分析和考察,而视之为佛教的考古学、社会学、文学和哲学,它并不负有劝人信仰和实践的责任。
一般人所说佛教的难懂,应该是指的佛学,而不是学佛。因为,释迦牟尼佛当时向弟子们宣说的佛法,如果是难懂的话,他的教化,便不可能普及到各阶层去,即使现在,我们从比较原始的佛经中,仍可体味到,释迦佛陀的教义,相当朴实,与一般人的生活行为有密切关系。所以,我敢向诸位肯定地说,学佛很容易懂,大家以为难懂的,是指佛学。凡一桩事物,历史久了,在它上面堆积的东西,必然越来越多,清理这些堆积物,便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假如要想从这些堆积物里,找出最简单、最根本、最平实的方法,来让大家实行,便是学佛的工作,可是,要做这番找的工夫,也非普通的人能够办到。这就是我们身为法师者的责任,法师们应从难懂的佛学之中,找出易懂的学佛的方法,来告诉广大的群众及佛教徒。
因此,我们要弄清,佛学虽难,学佛却易。佛学的研究,虽非释迦佛陀设教的目的,站在文学的立场,对佛教作学术性的研究,仍是值得鼓励的。不过,对于广大的信众而言,佛经不是让你研究的,而是教你照著去实践的,实践佛的教义,便称为学佛。
学习成佛的方法
佛教,当然不是唯物论的宗教,却是无神论的宗教。不像其他一神论的宗教,虽然也有各种对于道德生活的教训,那是为了求得神的眷顾和救济,信徒们才去遵守那些所谓神的启示,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所信的经典中记载的神,是宇宙间唯一的、至高的、至大的、至尊的,人们除了接受神的启示,没有别途可以选择。
所以,他们是为信仰神有权威,而遵守道德生活的教训,他们无权因为遵守道德生活而求达到与神同等的地位,甚至也无权向神要求,非把他们救济到天国去不可。
这在佛教,颇不相同,佛教以为,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由我们生活在这环境中的每一个人的业力感得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的无数生死之中,造作了相同相类的行为,结果,便形成一个让我们共同来接受和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佛教不承认宇宙间有任何绝对权威的神。
佛教,同样强调信仰的重要,那是信仰释迦佛陀所说的法──成佛的方法,绝对正确,绝对真实。可是在你信仰之后,便该照著佛陀所示的方法,来实行于你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佛教徒虽将佛陀视为崇拜的对象,与他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宁可说是佛陀的教法。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方式来做,渐渐地,便能达到解脱一切身心苦恼的目的。佛陀,是从一切的身心苦恼中得到了解脱的人,也是至高、至大、至尊的超世界和超宇宙的伟大人格,但是,佛陀的伟大,虽充满于时间与空间,却不占固定的时空位置,所以,人人可以成佛。
释迦佛陀在世的时代,随缘开示,应机教化,所说的佛法很多,归纳起来,不出戒、定、慧三个项目的范围,我们学佛,其实就是学这三项。世间可学的东西很多,那些都是苦乐相对的、有限的、得失交替的,变动无常的,所以佛教称其为有漏之学。戒、定、慧名为三无漏学,学这三项东西,可以防止所得成果的漏失,继续学到佛的程度为止。戒、定、慧虽分三个项目,事实上有连锁的关系,如同一物的三个支点,缺一不可。要想求得智慧,须先有禅定的工夫,如希望得到禅定工夫,须先有持戒的宗教生活;持戒的宗教生活越清净,越可助成高深的禅定,在深定之中,便能产生超人的智慧;回转头来,再以智慧的判断和选择,来指导持戒的宗教生活,来监别禅定工夫的深浅和邪正。
戒
戒的定义是:有所不为,有所不得不为,它含有训诫、规劝、警告、指导等意思。通常的人,仅以为佛教的戒是消极地防止犯罪,事实上,那只是就有所不为的一点而言。这点固然重要,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场,有所不得不为的积极态度,更为重要。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佛教徒不可有,此为消极的要求;自利利人乃至损己利人的行为,佛教徒不可没有,此为积极的要求。一个初信佛教的人,当做到第一点要求,信佛学佛较久的人,必须从第一点进展到第二点,第一点是止恶,第二点是行善;止恶是自利,行善是利他,有了自利的基础,而不推展利他事业的话,便无从达到成佛的目的。因为,戒的内容,是从「贪」、「嗔」、「疑」的凡夫行为,净化复转变为「喜舍」、「慈悲」、「智慧」的圣者行为。
佛教的戒,虽因出家与在家的分别,而有繁简不同的要求,对在家居士而言,共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条,称为五戒。此与其他宗教一样,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从开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时,便也接受了作为佛教徒行为标准的五戒。因为这五戒是「贪」、「嗔」、「疑」三种心理行为,藉身体四肢及口舌行为所作的具体表现,故其虽为在家戒,实际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准。佛是人格的究竟完美者,没有完美的人格作基础,便无从成佛,因此,佛教的五戒,也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共同要求。
(一)不杀生:
佛教的戒杀生,虽与素食主义有关连,却并不等于素食主义。佛教鼓励少吃动物的肉乃至不吃动物的肉,是基于戒杀的要求。如果不是我亲手杀的,不是特别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人杀的,不是他人为了我想吃肉而杀的,便不禁止。而且,佛教的戒杀,固然是为了对一切有生命的,施予爱护的慈悲心,最主要的是不可杀人。假如你不预备将来杀人,希望将来不犯杀人罪,这条杀戒是应当受持的。
(二)不偷盗:
除了以正当的谋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润报酬之外,不贪取不义之财,乃是不偷盗的定义。为了警策我们,勿要从贪图小便宜,在金钱方面与他人纠缠不清,而演成吞没公款、收受贿赂、侵占他人财物等的罪行,这条戒是应该受持的。
(三)不邪YIN:
除了正式夫妇之间,正常的性关系之外,不乱伦、不破坏他人的家庭、不沾污他人的妻女、不妨害社会的风化。总之,把男女的性关系,视为夫妇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乃是不邪YIN的定义。为了维护家庭的和乐、子女的幸福、社会的安宁、自身的健康,这条戒是必须受持的。
(四)不妄语:
此可分为大小两类,通常的说谎、戏笑,是小妄语。为了名闻利养,自己不是圣者而妄称是圣者,是大妄语,在家居士冒充圣者的不是没有,可能性却很少的。因此,诸位居士也能受持这条戒了。况且,为警惕我们不要变成搬弄是非的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赖的人和口不择言的人,也应该受持这条戒的。
(五)不饮酒:
酒的本身并没有罪恶,饮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以酒来作为人和神之间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饮酒能使人的心智浑浊,过量则能使人趣于狂乱如兽或愚疑如泥的状态。佛教是个强调求智慧的宗教,酒性与智慧的原则背道而驰,所以主张禁酒。事实上,也唯有不饮酒的人,能够经常保持头脑的清明。在今日的社会中,多一分清明的头脑,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性,既然要求在驾驶交通工具之前不可饮酒,在有重要的会议之前不可饮酒,在重大的决策待考虑之前不可饮酒,又何妨乾脆把酒戒掉呢?
与戒、定、慧的三无漏学,对照起来,贪、嗔、疑被称为三毒,由于这三种毒物为害,不易行善,纵然行了善,也不能持久、不会达到纯洁的程度,三毒好像是三个大漏洞,能把善行的功德漏掉,为了补好这个大漏洞,唯一的方法,便是修学三无漏学。最初著手修学之处,便是持五戒,能持五戒,至少能将三毒的毒焰压住,然后再用禅定和智慧的水,来把三毒之火彻底熄灭。
五戒是戒除五项恶行,五项恶行与三毒的相互关系,即是身、口、意的相互关系,可用一张图表来说明:
由贪、嗔、疑的三种心理行为,表现为身及口的动作,便成为五种恶行。五戒的功能,是从外表的身及口的动作,加以禁止,使三毒的心理活动,得不到向外表现的机会,同时用禅定的工夫使它平静,又用智慧加以观察、分析,渐渐地使之转变为喜舍、慈悲、智慧的活力。这便是戒的定义:从「有所不为」而做到「有所不得不为」的地步了。其前后的关系,也可用图表加以说明:
定
贪、嗔、疑的特性是由心理活动,而表现于身及口的动作,再藉身及口的动作,发泄于人、事、物等的对象。戒的功能,是约束身及口的动作,定的功能,是将向外散漫的种种心理活动,拉回到内心,并且使之安静而至于物我合一,乃至物我双亡的心理状态。但是,定的功夫,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因此,定的修学,可分为九个要点和两重层次来加以说明。
第一重层次-在平常生活中用功
(1) 坚固的信念:无论做任何事,无信则不立,当在对自己的立场和能力了解之后,也会明白何者能做与何者不能做了。不能做的事,不要动妄念,能做的事,应该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去了。同时要考虑到那件事的本身,是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当听听他人的忠告。如果对那件事的了解已够深切,那么,对于那件事的一定要完成,一定可以完成,建立信心。有自信和信他的信念之后,便可冲破一切难关,百折不挠地来进行你的事业了。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坚固的信念,可产生无比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