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满法师:人生需要宽容社会才有和谐
一、包容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间不知不觉学佛三十年了,然而感觉到学佛成就微不足道,惭愧之余,不禁彷徨,道业何在?德行微薄,何能度众生呢?佛教的宗旨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其中“自净其意”一句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管一个人做什么事,善的也好恶的也好,他的目的、动机和心态,也就是佛教说的“发心”是很重要的,只有净化自已的心态和发心,才能获得心灵的平和清净、幸福安宁。
人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佛教四宏誓愿就说: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只有自我时时进行自我批评,我们才能发现自已和他人的错误和不足,才能戒骄戒燥,防微杜渐。古德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现代人心不古,人们总是用自己的眼光投放到别人的身上,看人家的短处,挖人家的痛处,说人家的坏处,看到人家比自己好眼睛就红,就嫉恨人家,妒忌人家、不分青红皂白、不讲良知、就会去害人家,去曝光人家,害得人家庭破碎等等。尤其是当今社会有一些人,不是为损人利己的事去干,而是不为自己的利益也去干,这样的思维也不正确。动机不纯、居心不良、心态极坏,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网络和媒体,对他人进行捕风捉影式的揭发、举报、诋毁、诬蔑,而政府为了给民众一个交代,对之进行调查,使得有些人禁不起压力的打击,而跳楼自杀等等。所以说:一句好话能帮人上天堂,一句坏话能害人下地狱。因此,最近党中央非常英明针对于这种网络乱象进行了立法,并加强了管理,限制所谓“文革式”网络反腐。这样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社会、祥和社会、幸福社会。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孰能无过。做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全方位看问题,要正确看到人家会有缺点、犯错误,允许人家改造错误、改正缺点,要用善意的心态来帮助人家,改正错误、改正缺点、这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情。不要一抓住人家的把柄尾巴,就一棍子打死。况且毛主席都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没有出生的人,一种是已经死去的人。所以我们学佛要学弥勒佛那样,笑口常开,心宽体胖,包容一切。不仅要包容人家的缺点、毛病和错误,更难能可贵的是要包容他们对于我们的伤害甚至是迫害。因为只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胸的人才是最伟大、最值得尊敬的。
然而,具有包容心量的人,必定心地善良。这样的人一定有独特的调节心理的能力。因为,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这叫身心健康。
二、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一个不会宽容、心胸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烦恼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和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就会生病。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装上了调节阀。
宽容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人生追求在深层上的定位。有了宽容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求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宽容的心态可以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例如:耳根似飙谷投音,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静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当代著名医学家、教授洪昭光撰写的《健康快车》一书,提到“养心八珍汤”慈爱心一片、好心肠二寸、正气三分、宽容四钱、孝顺常想、老实适量、奉献不拘、回报不求。
又例如:看得惯是心明,心明则清;想得开是心宽,心宽则乐;忘得快是心静,心静则顺。所以,对人对事想开点,保持一份好心情, 开开心心地过日子;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态;“宽容”是养心,多么完美的人也会有缺点,多么好的制度也会有缝隙,多么好的环境也会有缺憾。没有一颗宽容之心,连一套舒服日子也过不上。
世界上没有一片树叶是相同,完美是一个错误的执念。生活中,有多少失落、痛苦和不幸正是源于它。诚然,追求美好和完善是人之常情,但正如俗话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若是过于执著且不肯变通,必然会陷入完美主义的心理误区。而完美主义者一定是失落最多的人,也一定是最痛苦的人。因为在他们的眼中看到的大多是不完美,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也永远找不到二片相同的树叶。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凡事力求完美的人,只能是跟自己过不去,让旁人也跟着受苦,也会给社会造成不和谐的气氛,一生与快乐无缘。反之,不苛求完美的人却处处可见完美,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成佛做祖,也是要一天天的修行过程、不是一下子就成佛成菩萨。学会接受不完美,则凡事都会完美,连残缺也成了一种完美。能接受自身的不完美,也能接受他人的不完美,这样的人才活得自在、快乐、潇洒。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完美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恩惠。如果一切都是完美的,也就没有了发展空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这里的“更好”,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是要靠努力奋斗才会得到的。接受不完美,是生存的智慧,是营造快乐人生的技巧。善于接受不完美者,必定会随处有缘,拥有幸福的人。
人生需要宽容,社会才能和谐。心中的执著,你的六根、六尘、六识;把这些统统放下,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放下是一种洒脱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高深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智慧。《金刚经》上说“离一切相”,这个“离相”就是放下之意。因为一切法都是缘起缘灭。
佛教讲:法无定法。我们学佛人就应当以一颗顺应万缘、随缘不变的心,来应对一切外境。这就要求我们放下心中的执着与妄念,不生起烦恼、爱憎与分别之心。
人生需要随缘。“花开花落花满天,情来情去情随缘”。人世间的一切,不管是好的坏的,得到的失去的,我们都应以一颗随缘的心来面对。福祸随缘,苦乐随缘,贫富随缘,得失随缘,生死随缘……随缘人生、要认识到人生苦短。如果能够以一颗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心来看待生活的起伏变化,这样的人生就能够获得内心的寂静与安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