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谈念佛


 2009/7/9    下载DOC文档    

谈念佛
资料来源:佛法飘香尘世

经典统说不外经、律、论。经乃定学,律乃戒学,论乃慧学。但每部经均含此三义,决不能截然分开。犹如三无漏学是一而非二非三相似。经传到中国后,方分出宗、教、律、密、净几大宗。此并非佛意而为,是后人为修习方便,为适合众生的根性渐趋而成。其它宗门教下修习方法入手都较难,尤其当今之人,根性、因缘远远劣于古人,欲修业尽情空之法,更是可望而不可及。唯独净土宗是最简单、最直捷,只要坚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至一心不乱,即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极乐。利根、钝根都能成就。

但必须诚心念佛,念佛的意义就是求得现前一念心的觉悟与明白(佛号乃本心,念佛乃始觉之心),一念具足十法。“一念念佛,一念觉悟;念念念佛,念念明白”。人们所以不觉悟不明白就是心里存着糊涂想,以此支配身体做糊涂事。

糊涂想:意三业,贪、嗔、痴。

糊涂事:身三业,杀、盗、YIN;口四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正因身口意三业不净,所以整天六根对六尘,分别色声名利是非好丑,在所知所觉上做活计。念佛就是刻苦弃熟就生,放下这些所知所觉,离开能知能觉,而恢复到本知本觉上去。恢复本觉就可成佛。成佛并非另外增添了什么,把心里肮脏的东西扫净,佛性也就现前了。“乌云散,晴空显”。

人心本来是觉悟的、光明的,其体周遍法界。只因无始暗动,被六尘所遮蔽,人的知觉偏在一方面去,只认识色身的小我,而忽略了尽虚空、遍法界的觉性大我。小我乃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识假合而成,如将他们分散开这个身体也就不存在了。身体本是不净之物,是“我”的一个极小的支配物,决非是我。如我之后加一“的”字就恰当了。凡夫则不然,对这一不净的肉体爱得尤甚,化妆保养真乃愚痴颠倒之甚!

一般错误的观点以身体为我(我相),我以外的便是人(人相),许多人合起来就是众生,亦众缘合和而生(众生相),众生无不想多活几年(时间的要求,寿者相),其实就是相续相(我、人、众生相续不断故)。此点看破了还能找到我吗?

我乃主宰义。我人之身自己做不得主,饿、渴、冷、热、生、老、病、死……主宰不了。此外日常生活也无主宰之能,好看的多看几眼,好吃的不由多吃几口,贪着五欲难放下。这统统全是生命上的事情,生命是有生有灭的。人除了一个生命外,还有一个慧命,它是永无生灭的。慧命就是人人本有的知觉性。它无形无相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有,无处不是,“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念佛就是培养自己的法身慧命,靠佛力、仗自力求生西方极乐,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

净土法门的好处就是当生成就,此为最大的利益。见佛后诸上善人聚会,共同熏修,慢慢业尽情空,由凡圣同居土上到方便有余土,再到实报庄严土,直到常寂光净土,方可见佛的真身。如上乘根性生任何一佛土,自性弥陀,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是一个土,一码事。

《法华经》、《无量寿经》为广说,《阿弥陀经》为略说。这三部经都是全事即理的话,其境界和意义都是理无二致。所以一句“阿弥陀佛”是最上乘法,包括无量法门无量咒语,是一切经典之髓。如能将一句“阿弥陀佛”念得相应,当下即得六根清净。

成佛并非难事,佛和众生都是一种观念功夫所成:佛一念具足十法界,众生一念也是具足十法界。若一念贪心起,就是饿鬼;一念嗔心起,就是地狱;一念痴心起,就是畜生;一念疑慢心起,就是阿修罗;一念落于五戒,就转人道;一念落于十善就生天;一念有四谛十二因缘就是声闻、罗汉、缘觉;一念以六度为观念就是菩萨;一念以自利利他、万行平等清净为观念就是佛。

可见观念什么就是什么。想佛成佛,忆鬼见鬼,心邪必着魔,想病病就来。这就是万法心想生,一切唯心造。所以念佛人只要明白此理,就要从心性上起修从念头上开始。每天眼里看佛,嘴里念佛,身体拜佛,心里想佛,耳根听佛。时时刻刻想到极乐世界去,又怎能不成佛呢?

佛法能否兴盛,在于后人守持戒律如何。大家如能严守戒律,佛法可久住世间,否则佛法必随着时代渐渐被魔法替代,最终而趋灭亡。这即是佛在世大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可见戒律与佛法住世是有何等重要的关系。基本的五戒到任何时绝不得改动。改动者即灭佛法者。可见持戒与念佛是同等重要的。



附:

发心与持名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于念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无念而念,念而无念。

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

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一句佛号,念得纯熟,万缘放下,能所顿空,即是无住;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即是生心。

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开。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唯此念佛法门,上下兼收。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华严奥藏,法华精髓。



功 德

功德乃“阿弥陀佛”一句圣号也。古德云:“万德之本,全德立名,以名召德,名外无德。”

功,是功夫,即一心专念弥陀的深浅程度。

德是身体力行为德解。

修性依赖命的能量供给,没有修命的能量,修性只是一句空话;若修功不能贯通五脏六腑,仅表现经脉的联贯,则修命也是枉自劳神。

极化“元音”,元即是道,道即是我,我即是真,真即是心。

佛说:“行大智慧,度于无极。”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



念 佛

若要念得真,只要真的念。不走形式,不求目的,无非分之想,老老实实,恳恳切切,信愿持名,这就是真念;不攀无求,行住坐卧一声佛号不间断,即是真念;念时心无旁杂,自己清清楚楚听得真切就是真念。此即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与不念的念头全舍掉就是真念,久之功夫成片,往生在握。

修行有一特殊规律,即“以无所得心修一切法,一切法皆可得;以有所得心修一切法,一切法皆不可得”。念佛无计量,清净平等心就是佛。

佛说:“贪多业亦多,贪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

知法入法全赖自己观察,信得切,心无旁杂,即得圆满,而非是处境所闻所得。只有“现观”、“自观”方能对佛法体验深、信得切,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持名法名契理处

在于“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念所念,能生所生,能行所行”,皆是实相的正印。此法门单绝亦契机系根机与时机,持名一法普被三根,广应群机。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方便之义全在利乐众生,故可称大乘之究竟。此法门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离佛法,而行世法。只要深信切愿,一向专念,必得往生。



信深、愿切、行专

诸佛菩萨的发心,无异无别,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方称感应道交,我们的信才深、愿则切、行则专。如能明理修行,方不枉为此生,否则无量劫难脱轮回矣!

纯印老人常讲:“世间本来没烦恼,烦恼全是自己找,凡事不走心,就不会有烦恼。”

烦恼即无明,只要看得开、放得下,心必清净,可转烦恼为菩提。其实烦恼与菩提是一件事的两方面,迷时称烦恼,悟时称菩提。众生只要用佛号伏住烦恼,必得大自在。老人家所说的“不走心”,即是看开、放下的修行方法。当然其中包含忍辱法门。



普贤菩萨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听此偈吾心不寒而栗,人生受八苦之迫实无可乐。

此偈妙绝,在岁月更替的日子里,人犹如少水的鱼,应感到生命流逝哀痛。

佛说“人命在呼吸间”,我们怎会知道无常什么时候为我们的生命划上句号?既然如此,理应为自己的生死大事早作准备。哪一天不见阿弥陀佛,哪一天这个心就不能放下,切不可轻松啊!


净土以念佛为主

念佛若能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不旁杂,诸罪障可消,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经典虽多,但只要倡导“以忆念佛,称弥陀号,愿生极乐”,即可视为同类经典,修净土持之无妨,但宜以五经为主。



佛法在哪里

佛在自心,法在自身。佛要自己做,功要自己修(功即诵佛号的功夫深浅),所以佛法靠自修、自证勿外寻。学佛学的是一种境界,决不是神通,也决不是练成什么功夫,有人看似没有用功,实际境界很高,能说他修得不正吗?境界是内在的,但能表现出来,待人接物、举止言谈,此即内外一如,诸法空性。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无生无灭无形无相的才是真如法身佛,万物有坏有变,虚空无变无尽,永恒如是如是。



佛号一直念下去

本觉佛号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无念,“若然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然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应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言思路绝,不可名状,唯是一心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得杂乱。此层次较高,乃达理一心不乱也!达此境界破一分无明,则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土,乃佛矣。



一句佛号具足三种般若

一、文字般若——四字或六字在心中生,口中出,耳中入,循环不休故。

二、观照般若——心不外驰,句句降伏乱心,使自性显露即回光返照,久之智慧即生,明心也。

三、实相般若——能念所念为体即空,性相一如。所以一句佛号可圆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般若波罗蜜从一句佛号生。能死守一句佛号即上上根性人。



当代人修行“三要”

现代人修行法门以精纯为要,此即百年前来娑婆示法“纯印”名号也!因现代人贪心甚重,一经一号恰对治贪心故。若庞杂博览群经,统称诸佛菩萨名号与贪法相应,净心难现,焉有成就之理。

道场以寂静无愦闹为佳。信徒络绎非佛门之兴,乃佛法衰相也,因无人摄心守念真诚求道,当生难成就故。

称名以专称弥陀名号为殊胜。因法界圣贤无不向往极乐称赞阿弥陀佛故。

世人若能接受此理者,决非等闲人,乃善根、福德深厚,历劫精修而未成就者。



十法界的因——烦恼

妄想中包括分别,有妄想就是无明烦恼;有分别就是尘沙烦恼;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有妄想就有四十一品无明。有分别才有十法界,执著就有六道,执著严重的贪嗔痴就是三恶道。

对五欲六尘执著最严重的财色名食睡,出不了欲界;对财色名食睡、声香味触法看淡了,但对色相执著就脱离不了色_界;两方面都淡薄了,但还有习气就出不了无色_界。六道轮回是怎么形成的?是自己业力牵引,与外界毫无联系。犹如做梦,决没有第二因素参与。这就是诸法缘生,缘起性空,了不可得。

佛法无人说,念佛成佛,虽智莫能解。佛菩萨只能告诉你成佛的方法,能否成就全凭自己,所以佛未给我们什么,自己本来具足的。欲成就无上菩提达一切种智,要亲近善知识,它是一切种智的因。“遇缘不同,成就亦不同”。对净土法门法师,有些出家人不相信他的话,这些人身虽出家,心却不净,无成佛的缘。念佛成佛法门,实在说是佛为末法在家二众讲的,善根福德欠缺的人又怎能相信呢?



菩提心

学佛在自心,成佛在净心。心佛众生不二,菩提心从大悲心生,大悲心是众生心。由此可知菩提心即众生心。一心、一切为众生的心就是菩提心,如何为众生呢?成佛之愿即是。

欲成佛有善根福德,能看破放下,三个条件具足必当生成就。看破是善根,对佛的教诲信解;放下是福德即愿行,必能一向专念,念佛成佛。否则怎能够众生无边誓愿度呢?

声闻修四谛“苦集灭道”,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佛修清净平等。



万缘与念佛

万缘所包括的内容非常多,它是造成生死轮回不息的业因。业遇到种种缘而产生果报,每个人所造的业不同,所得的果报亦不同。自作自受,共业共受,任何人都替代不了,改变不了。

万缘分内外两方面。外则宇宙万有,人我是非;内则身心世界,妄想杂念。这些看不破放不下,则万般烦恼挂心头。归结就是外在的繁杂境遇和内在的烦恼,称之为万缘。

念佛心不清净,就是业力作怪。“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得人身太难太难了,必须下决心全身心地投入当生成就。念佛关键是一切放下,一心念决不能二心念,要一句佛号从心里清清楚楚念出来,要明明白白听到心里去,念念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这才是会念。世尊灭度的五百年是持戒成就,像法一千年是禅定成就,末法一万年是念佛成就。除念佛一法门外,再也找不到出三界的法门了。《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末法不易修的主要原因,障道因缘甚多。交通方便了,科学发展了,生活充实了,这些外界干扰太大。出家人更不易修,衣食丰足,四事不缺,内心必烦躁不安,苦恼重重,又欠看开放下。所以唯有念佛才是对治散乱心的最好法门,念佛修净心,净心由念佛生。




老实念佛

真实履践佛陀教诲的人决不贪图虚名,而是奋发无上菩提之心,深入弥陀愿海之中,唯修念佛。在念佛妙法之中,唯修持名念佛;在持名念佛之中,唯有老老实实单念一句佛号,“不求一心,不求速成,不立消妄念之想,不贪净境,不求神通感应(此五者称念佛五大秘诀)”。

佛号连片即是无上深妙禅,藕益大师讲:“一句弥陀名号,即世尊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此即是本师真传。统摄三藏十二部,系一切咒语之大成。功德不可思议。



念佛往生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

此即上、中、下之根性人,最有善根或平平常常乃至于最愚痴者,但能念佛皆可往生。极乐世界优中劣的层次不一,但具信愿即可入学。学位以念佛功夫深浅而定。念佛成佛法门,是十方佛“出广长舌”无不赞叹弘扬之法门,是殊胜、速效、便利的法门。



呼吸念佛

常人念佛用意(分别识),很难功夫成片,尤其睡觉时,佛号停歇,临命终时处于昏沉不能念佛,岂不是麻烦……如日常将佛号与第七识“末那识”结合起来,呼吸融于佛号,即一呼一吸时随着呼吸加入“阿弥—陀佛”……使善能往阿赖耶识搬运的执著识——末那识,培养成出息入息不离佛号功德,就不愁佛号不连片了。此方法最可修,三、五个月即能达“呼吸即摩诃”。佛号成片,焉有不往生之理。

选自《佛法飘香尘世》 作者:犟牛老居士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首页佛教知识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